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500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500字1. 1842年8月29号,中英间签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3.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4.1844年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5.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6.近代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7.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更是根本的原因。
8.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11.新式学堂: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1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13.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毛泽东:“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17.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了两部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8.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19.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我深入的体验到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洞察力,让我有了一份独特的认知和情感,让我对这门课程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我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悟是:一是我们应该从史书中总结和记录下过去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与当下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方面的状况,以便我们下一代更好的了解和学习;二是我们应该反思历史,尊重历史,了解历史,以防止历史的重演;三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尊重他人的国家及文化,因为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四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总结好历史,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当今和前几代人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五是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学习它们和理解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是由中国教育部提出的,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为基础的一类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总体构架、重大事件和主要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中国百年变迁、世界发展的素养和审视社会现实的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方方面面,包括财政、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科技、社会等,以及其他相关历史事件。
通过这样,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历史,了解和学习其中的历史事件,进而对中国近代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时,应以崇尚真理、热爱祖国为主旨,以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思想观为目的,发扬民族精神,赞美祖国人民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感情。
要细心研究历史,及时归纳整理,把重要事件记录下来,以便我们后代能够从中受到启发,继承历史,为祖国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使我对中国近代历史及其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发现中国近代历史是复杂的,除了它本身的历史价值外,还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历史地理,军事,外交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_文档视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乐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d)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e)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f)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g)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最终走向新中国的成立。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也形成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国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也导致了国家的内部动荡和社会的不稳定。
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背景。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无数仁人志士和爱国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再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在这一时期,中国接触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纷纷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交融和碰撞,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动力。
最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作为一名中国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体验。
首先,我参加此次“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程的最初动机,是想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和探索。
课程的学习使我尤其关注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积淀和社会性创新三大方面。
在政治方面,我了解到清朝晚期的内忧外患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
首先是戊戌变法的失败,这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的改革措施无法推进,进而引发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
其次是辛亥革命,这一民主化的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变革,但在新政府成立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重大纷争,其中更是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纷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加扩展了我的视野,深入了解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政治家,以及不同政治时期的主要改革措施。
在文化方面,课程学习让我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这一点为我所熟知。
但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文化的变迁和中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例如,晚清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现代化以及从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中走出的过程。
而到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之全国范围也在大规模动乱,然而文化大革命也催生了新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创作。
了解文化的变革,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关键。
在社会方面,我也深刻了解到几个主要的社会变迁。
首先是农民工人的湖南花鼓戏起义。
这场暴动是农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不同层面上受挫的反应,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历史性的抗争。
当然,我也了解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中国带来了积极的变革,同时,我认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面临的问题也愈加复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了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通过学习近现代史纲要,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的发展过程和国家的命运。
以下是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的总结。
一、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民族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封建社会的腐败导致了民族的衰退和国家的危机,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我们通过学习和思考,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弊端,尤其是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经济制度的落后,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实地考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有机会实地考察了一些历史遗址和纪念馆,进一步了解了近现代历史的真实面貌。
例如,我们参观了中华民族园和辛亥革命博物馆,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民族解放的艰辛和英勇。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成就,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
三、文献研究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著作,我们了解了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中国近现代的转型和变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思想交流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还与其他团队进行了思想交流,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通过与其他团队的交流,我们不仅巩固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解,还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其他团队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成果。
思想交流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过程,使我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总之,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理论学习、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思想交流,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和方向。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一门的公开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
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总结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这半个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仿佛老师带着我们一同去畅游了那段从1840年至今的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血泪史!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使得我们这些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一代人更加清醒和客观的了解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史实同时也很好的弘扬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现在在这门课程即将结业之际让我们一同乘着时间的扁舟一同回顾一番我们的学习经历和心得体验,同时也再次去漫溯一下我们伟大祖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史!中国近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
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从此这个曾经屹立于民族世界之林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开始了她受压迫受侵略的屈辱史。
不过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积极的一方面。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广阔的虎门海滩上,人山人海。
下午两点钟,连续几声炮响,林则徐宣布销烟开始。
士兵们向挖好的池子里放满海水,投进鸦片,再撒上石灰。
刹时间,池水翻滚,烟雾冲天,万众欢腾。
满池鸦片很快化为渣沫。
就这样,从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起,花了二十三天时间,终于把二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2)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2)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篇3这个学期我们开始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
在近几个星期的学习中我对学习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就是我自己的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书记录了从1840至今一百年多年里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期间中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各种磨难。
其中有屈辱,有抗争,有懦夫,有英雄。
有令人唾弃言行,也有大量的令人感动的为中华民族发展而不懈努力地人和事。
这些历史在今天看来就像一个一个的故事,但现今有些人觉得这段历史并不是那么的清晰与深刻,更有甚者公开对历史进行诽谤,诋毁英雄的形象,这些都是历史知识的匮乏所造成的。
中国这一百多年经历的血雨腥风是绝对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百折不挠求发展的真实记录。
在这一百年的历史也为我们今天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值得我们去挖掘。
同时这不平凡的一百多年也使得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升华。
所以我们绝不能放弃对历史的学习,而且我们应给努力把它学好,在学习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升自己的爱国品质以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学会利用历史这份宝贵的财富为我们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这一远大目标提供借鉴。
总之学习历史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我们学习历史态度要端正,要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历史,努力学习好历史,并在学习中深刻总结中国历史上的所得所失,以史为鉴,并牢记自己的责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继承先辈们的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康老师的课上,老师经常以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对某个历史事件作解释,不仅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还使得道理浅显易懂。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能听到老师讲更多的历史知识,让同学们的大脑不断地充实起来,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我坚信经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多数同学的历史观念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2020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五篇
2020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五篇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1虽然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是高考之后历史知识就忘的差不多了。
大学后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开始以为会跟高中历史一样枯燥无味,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时间、事件。
但是后来发现,大学课堂展示方式多了,其中穿插着历史故事和视频,其实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挺有趣的。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学习历史不仅可以知前事,也可以鉴今,所以说,学习历史是很重要的。
通过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我不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兴衰、中国被压迫被奴隶的时代一些事,还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外敌面前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被他们的爱国情怀感染,也学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政策要符合这个国家的国情等,还更加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其实是来之不易的。
总之,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管是知识上还是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当然,仅仅上学期的学习,我还不能很好的深入了解历史,我会更加努力的学好今后的课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2我们学习历史,不只只在于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之后,得出对现在有用的东西,在未来的生活中,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历史不只是过去,更是未来,甚至,未来比过去更是他的内涵。
学习历史,知道发生的事,总结发生的事,分析发生的事,从而预测未发生的事。
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
说了这么多,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历史的熏陶。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3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近现代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关键并非只掌握知识而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这一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这种制度使得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而百姓则无法参与政治。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使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时进行军事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多次军事侵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导致了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割让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意识。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这限制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考试情况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考试情况总结大连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设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研室全体老师一致认为,考试具有独特的教育、导向和管理功能,深深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带动教学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科学养成。
为了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应改变单纯的以求知为主的考核目标为以全面提高素质为主的考核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该综合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严格执行统一考试制度,把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卷面成绩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考核工作的科学性。
在2007学年和2008学年的纲要课考核方式采用“三七”模式,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占总分的30%和70%。
期末考试中采取的是闭卷形式。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随堂测验和大作业(小论文)。
期末闭卷考试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闭卷考试具有一定的优点。
就考察学生对一门课的重要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来看,闭卷考试目前仍然是最简单最便利的手段。
然而,这种基本上可以称为传统的考试方式,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容易导致考试内容逐渐固定化。
纲要课的内容非常庞杂,涉及一百多年的历史,考前让学生全部掌握,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因此,学生希望划定考试范围,否则考试负担过重、分数偏低。
授课教师不得不逐渐把考试内容固定在一些基本知识上,闭卷考试逐渐演变成了学生在考前对一些固定内容的死记硬背,在考场上以默写的形式向教师复述这些固定的答案。
而考试内容的相对固定化,又对学生产生了一种负面的诱导作用,学生越来越习惯于用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态度对待学习和考试。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背一背, 也能蒙混过关。
一些学生对付考试的流行做法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丢笔记。
而一些平时用功的学生,面对这种以“死题”为主要内容的考试,反而找不到进一步发挥自己水平和能力的余地。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体会和建议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体会和建议体会:战争是人类的一种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残酷血腥的战争,普通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
特别是世界大战,是人类一种自我的毁灭,是人类的一种劫难。
战争所留给人们是废墟、仇恨、痛苦和绝望。
人类应从战争中吸取教训。
今天的日本,不仅没有没有诚恳反省二战中的战争罪责,却还在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其官员公开参拜供有战犯的靖国神社。
这样的国家,爱好和平的人民应警惕!这样的不敢承认历史错误的国家民族人民也是没有前途的。
可战争的悲剧仍在21世纪今天的中东、非洲地区上演。
美国仍在愚蠢的在利用战争维护自己的霸权,在其“反恐”、”先发制人”的战争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制造了大量的人类灾难,战争浪费了人类的大量的财富,为什么不用这笔财富去发展科技,救助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呢?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这个世界应多些理解合作,少些对抗,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应用智慧解决存在的问题矛盾以避免战争。
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要守时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献,尽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再需要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应得到弘扬。
在大学,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失去自我。
因为诱惑太多。
所以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干什么?”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应该先定定方向。
这就好象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00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00字近现代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对中国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学习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轨迹,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的面貌和发展趋势。
在我参加大学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实际经验,进行了实践报告。
首先,我的学习过程始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时间。
功略风气大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言而喻。
接下来,我学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与殖民化,对中国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局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政治和国际关系,我还深入研究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特别是在国内饱受战争、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困境。
这个时期的经济转型涉及的方方面面,例如工业、农业、商业等等。
陆续推出的一些改革政策如新文化运动、科技革命等,对中国的发展趋势有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近代中国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耗时、精力、财力大量投入,而这些都得益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学习近代历史,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中国人民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处理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不止是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它还提醒我们时刻保持感性思维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近代历史时期的影响还在今天影响着我们,如国家社会、政治中的人权问题等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也了解到了近现代史对自己将来的影响。
在未来,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会与历史的背景和历史参考相关。
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中国梦,也需要牢记历史并悉心运筹。
同时,我也决定利用所学知识,积极推进自我提高和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时期,可以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这是我们了解现代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时,研究近现代史也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教训并把它融合到未来的发展计划中。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
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
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为半封建的国家。
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状态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
因此,到了清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自恃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藐视世界抵制,抵制西方工业和科学,并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紧紧关闭。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
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
当时中国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富饶的古老神国,遍地是宝却不能收藏、没能力保护的国家,西方力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打开中国对海外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指导教师:班级:姓名: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
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
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二、关于永不称霸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
”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
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
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
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
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结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结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结近现代史是一门以近代和现代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内容也非常丰富。
在这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我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在这篇期末总结中,我将对我所学到的几个关键时期做一个简要概述,并总结出重要的几个历史事件和影响。
首先,我要谈谈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中,中国以弱势被迫与英国进行战斗,并最终经历了惨重的失败。
这场战争的后果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割让领土和开放一系列港口。
这让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的状态,直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另一方面,鸦片战争的失败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觉醒和变革,催生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和思潮,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我要介绍一下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改变政权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
这场革命也使中国逐渐走上了民主立宪的道路,建立了中国第一共和国。
辛亥革命不仅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为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石。
此外,我想提及一下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青年爱国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运动之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胜国的不满和对中国国内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追求。
五四运动的影响辐射到中国整个社会,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五四运动以反对封建文化和推动新文化运动为核心,同时积极探索了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这场运动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的革命和民主化运动培养了一代优秀的革命者和领导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网络1101 蒋志颖111406112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的时候,我完全颠覆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没想到历史课也可以如此有趣。
于是,我着迷了……
一开始,老师就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他让我们报名制作《历史上的明天》。
这是以一种PPT的形式在每次正式上课前向全班的同学展示历史上的明天,内容可以介绍这一天历史上所发生的种种重大事件,也可以就其中某一件事进行深入的探讨。
形式多样,以小组形式参加,每组不超过三人。
幸运的是,我同室友也参与到了其中。
我们俩制作的是历史上的4月25日。
刚开始时,虽然也找了很多资料,可是却找不到一个共同的主题,不知从何下手。
后来,我们又将所有的资料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这一遍思路变得清晰了起来,最终我们以艺术为主线,选取了安徒生、张大千、中央戏剧学院这三个典型来进行介绍。
因为主题是艺术,又结合当前流行潮流,我们为PPT取名为《那些年的4月25日》。
整个PPT是以电影的形式做的,加入了片头和片尾,理所当然,片尾就是用与题目相关的《那些年》作为片尾曲的。
当然在演讲的时候,也加入了新意,我们拉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当客串,为大家进行演讲。
对于参加制作《历史上的明天》这个作品,我发现历史的内容是永远也学不完的,就算是一模一样的内容,也有我们探究不完的奥秘,值得再花双倍的时间去钻研、探索。
同时,这也培养了我的创新意识。
当然,在这其中团队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亲身参与了这次的活动,使得我以后每次上星期二的《中国近现代史》课之前,都对即将要上演的《历史上的明天》充满了期待。
我期待别人要演讲的内容,我期待别人演讲的形式,我更期待别人所想到的种种新意……
除了《历史上的明天》,老师还会精心挑选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电影给我们观看。
在这其中电影《我的1919》给我印象最深,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
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
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
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
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就让我让我联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我们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作为新时代的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得铭记这一段段历史,从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俗话说:知史可以明得失。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将这句话常响耳畔。
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