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三首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三首》PPT17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后二句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 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 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 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 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 “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 感叹。
(二)小结:
这首咏物诗用暗示手法融会了诗人深沉 的感慨。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 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 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 之感。
(一)诗歌赏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首二句写(柳枝)曾在繁花似锦、令人陶醉的 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游苑的宴 会上随风起舞。“舞”,生动地写出了春柳的婀 娜多姿,也写出了柳枝的欢乐。乐游春苑,即乐 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长安全城, 是当时人们节日游乐场所。断肠天,指繁花似锦 的春日。断肠,即销魂,指美好的春日令人陶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后二句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 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 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 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 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 “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 感叹。
(二)小结:
这首咏物诗用暗示手法融会了诗人深沉 的感慨。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 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 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 之感。
(一)诗歌赏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首二句写(柳枝)曾在繁花似锦、令人陶醉的 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游苑的宴 会上随风起舞。“舞”,生动地写出了春柳的婀 娜多姿,也写出了柳枝的欢乐。乐游春苑,即乐 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长安全城, 是当时人们节日游乐场所。断肠天,指繁花似锦 的春日。断肠,即销魂,指美好的春日令人陶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销魂 乐游春苑断肠 天: ________ ..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无题二首(其一)》这首诗虚实相生,请找出回忆想 象的情景和眼前所见的情景,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本首诗首联和颈联是回忆想象,是虚写;颔 联和尾联是眼前真实的情景,是实写。首联明写昨夜, 颔联似应紧承而续写昨夜,却突然回到现境,抒写自己 与意中人相隔的现实处境,颈联又转写对昨夜宴席的回 忆,尾联又回到自己。这使得全诗虚实相生,富于变化, 并且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
栏 目 链 接
2.写对字形
骐jì 骥 双飞yì 翼 希jì 翼
转pé nɡ 蓬 nɡ 篷 帐pé nɡ 缝 隙 fè
舞yá n 筵 n涎 xiá n 诞 圣dà
水
栏 目 链 接
3.解释词义
像 走马兰台类 转蓬:________ .
可怜 夜半虚前席: ________ 可惜,可叹 ..
眼于其才华高超、议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第三句
栏 目 链 接
“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可叹, 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嘲讽的 对象。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
“可怜”一词的回应。
《柳》 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对生命的感触。首 二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写 (柳枝)曾在繁 花似锦、令人陶醉的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 游苑的宴会上随风起舞。后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
栏 目 链 接
(3)《柳》通篇写柳,但又不见一个“柳”字,句 句写景,但又句句写情,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栏 目 链 接
明确: 诗歌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句句咏物, 但又句句写人,通过描绘今昔荣枯变化的柳,寄 寓了诗人的迟暮之伤、沉沦之叹。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无题二首(其一)》这首诗虚实相生,请找出回忆想 象的情景和眼前所见的情景,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本首诗首联和颈联是回忆想象,是虚写;颔 联和尾联是眼前真实的情景,是实写。首联明写昨夜, 颔联似应紧承而续写昨夜,却突然回到现境,抒写自己 与意中人相隔的现实处境,颈联又转写对昨夜宴席的回 忆,尾联又回到自己。这使得全诗虚实相生,富于变化, 并且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
栏 目 链 接
2.写对字形
骐jì 骥 双飞yì 翼 希jì 翼
转pé nɡ 蓬 nɡ 篷 帐pé nɡ 缝 隙 fè
舞yá n 筵 n涎 xiá n 诞 圣dà
水
栏 目 链 接
3.解释词义
像 走马兰台类 转蓬:________ .
可怜 夜半虚前席: ________ 可惜,可叹 ..
眼于其才华高超、议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第三句
栏 目 链 接
“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可叹, 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嘲讽的 对象。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
“可怜”一词的回应。
《柳》 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对生命的感触。首 二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写 (柳枝)曾在繁 花似锦、令人陶醉的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 游苑的宴会上随风起舞。后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
栏 目 链 接
(3)《柳》通篇写柳,但又不见一个“柳”字,句 句写景,但又句句写情,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栏 目 链 接
明确: 诗歌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句句咏物, 但又句句写人,通过描绘今昔荣枯变化的柳,寄 寓了诗人的迟暮之伤、沉沦之叹。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填空。 这首诗是按照__由__近__及__远__的顺序写的,前两句描
写的是__近__景____,后两句描写的是_远__景_____。
词语理解 书: 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 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七月五日2020年7月5日星期日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477.5.202014:477.5.202014:4714:47:527.5.202014:477.5.2020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5.20207.5.202014:4714:4714:47:5214:47:52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Sunday, July 5, 2020July 20Sunday, July 5, 20207/5/2020
整体感知
1.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 莺啼 绿映红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南朝 四百 八十寺 ,多少 楼台 烟雨中。
2.填空。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晴天_江__南__春__天_的景色,抓住 __莺__啼__ 、___绿__树___ 、_红__花__ 、___酒__旗__、 __水__村__ 、 __山__郭__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卷。
二、填一填。 《浪淘沙》这首诗的作者是___唐____代诗人_刘__禹__锡___,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 黄河水奔腾万里的气势 ,后两句 描写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表现了诗人 奋发有为 的 精神和 豪迈浪漫 的气魄。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填空。 这首诗是按照__由__近__及__远__的顺序写的,前两句描
写的是__近__景____,后两句描写的是_远__景_____。
词语理解 书: 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 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七月五日2020年7月5日星期日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477.5.202014:477.5.202014:4714:47:527.5.202014:477.5.2020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5.20207.5.202014:4714:4714:47:5214:47:52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Sunday, July 5, 2020July 20Sunday, July 5, 20207/5/2020
整体感知
1.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 莺啼 绿映红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南朝 四百 八十寺 ,多少 楼台 烟雨中。
2.填空。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晴天_江__南__春__天_的景色,抓住 __莺__啼__ 、___绿__树___ 、_红__花__ 、___酒__旗__、 __水__村__ 、 __山__郭__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卷。
二、填一填。 《浪淘沙》这首诗的作者是___唐____代诗人_刘__禹__锡___,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 黄河水奔腾万里的气势 ,后两句 描写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表现了诗人 奋发有为 的 精神和 豪迈浪漫 的气魄。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

2021/3/12
8
赏析:
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
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2021/3/12
9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021/3/12
2021/3/12
4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021/3/12
5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唐代的虞世南的 《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 隐的《蝉》,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 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 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 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 “咏蝉”诗的三绝。
10
赏析:
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 到“青草湖”和“黄帝陵”?
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2021/3/12
Hale Waihona Puke 11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2
2021/3/12
6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 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 宾王“露重飞难进,风
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
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 声”,是牢骚人语。
2021/3/12
7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古诗三首
2021/3/12
1
蝉
虞世南
《大学语文李商隐》PPT课件

李商隐诗风及成因
李商隐的诗擅长用精美华丽的语言,含蓄曲折的表现方 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来表现心灵深 处的情绪与感受。在他的无题诗(包括以篇首数字为题而实 际仍为无题的诗)中,这种特点尤其显著。
这种风格的成因是复杂的,1.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 经历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的悲哀,当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李商隐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这种感情基调影 响了他的审美情趣。2.从文学渊源来说,他吸收了六朝骈文 用典精巧、秾丽绵密的特点,杜甫近体诗音律严整的成就, 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的长处;由于自身情感基 调与审美情趣的原因,也出于大诗人对艺术独创性的追求, 他把前人的这些特点融汇再造为自己独特的风格。
“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 水纹” ,说的是幽会男女,别离 后,看蒲草暗结,鸳鸯戏水,月下 孤影徘徊,来日悠悠,触景伤情的 事。
世间悲喜交加的人生,
正是因为在其中渗入了
柔情,才能让人们对生
也茫茫,死也茫茫,对自 己和自己心里有感怀的
人和事有顾念和寄情。
梁启超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情诗,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从晚唐韩偓等人、宋初西昆派 诗人、直到清代黄景仁、龚自 珍等都在诗的风格上受过他的 影响。此外,唐宋婉约派词人, 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的作 家,也都不断地向他学习。
《红楼梦》写林黛玉 曾经说:“我最不喜欢李义 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 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 又不留着残荷了。”林黛 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 诗?你喜欢吗?
李商隐年少时的才华为牛党令狐楚所赏识,于是 提拔他,他的仕途一度很顺畅,但令狐楚死后,他 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于是娶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 的女儿,从此,陷入了牛李两党的斗争中。他本无 意介入,却无奈造物弄人,背上了“忘恩、背义” 的骂名,这对他那样清高孤傲的人,是一个多么惨 痛的打击!而妻子在他39岁那年的离世则是他心口 一道永远的伤疤。他不像太白般花间一壶酒,可以 邀得明月对影成三人,所以,他的不甘、愤恨、无 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字字珠玑,行行血泪,伤 怀而不泣,欲哭而无泪。
《古诗三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书湖阴先生壁》
这首诗描写了庭院的清幽与干净 及湖阴先生对山水的深情,衬托庭院 主人生活乐趣的高雅。
主题思想
一、选字填空。 1.波簸(波)浪颠(簸) 2.崖涯 山(崖)天(涯) 3.莺鹦黄(莺)(鹦)鹉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量词。 1.(九)曲黄河(万)里沙 2.(干)里莺啼绿映红 3.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代曲名。
浪淘沙
九曲:用虚指的方指,指漫长的河道。
九曲黄河万里沙,
簸:颠簸。
浪淘风簸自天涯。
银河:天河,古人认为银河与黄河相通。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万里黄河弯曲折曲挟带着大量泥沙,经 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颠簸,从天涯一 直流到这里。今天我要沿黄河之水直上天 河,与它一同到达牛郎织女家。
《江南春》
这首诗不仅描画了明媚的江南春光, 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风景,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主题思想
唐代曲名。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杨德逢 的别号,作者退居钟山的邻居。
茅檐长扫净无苔,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花木成畦手自栽。 长:同“常”,经常。
《浪淘沙》
这首诗描写了黄河波涛汹涌的 美丽风景,表达了诗人不畏艰巨险 阻,逆流而上的豪迈气势。
主题思想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一首赞美江南春天美景的古 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 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 迷离。
千里:长江以南广大地域。
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赞美庭院的干净。
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画,而仅用“无苔” 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匠心。
无题李商隐优秀ppt课件.ppt

李商隐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 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 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 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 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 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 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 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李商隐
9、灵犀:指犀角。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这里 借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任职秘书省期间。李商隐曾经两度任职秘书省,第一次是开成四年(839),第二次 是会昌二年(842),第二次任职不久就离职服丧,直到会昌五年秋才重返秘书省。所以这首诗可能作于开 成四年或会昌二年,也可能作于会昌六年。从其中透露出的身世沉沦、漂泊无依的情绪来看,时间应该比 较靠后一些。 赏析: 这是一首纯洁的爱情诗。从诗中看,作者怀念的是一位贵家女子。作者从追忆昨夜回到现实,引出了诗人 复杂微妙的心理: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叹自己漂泊不定,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 寂寞乏味的工作。诗人描述了事件与场面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与情人时间太短,颇感无奈。 全诗跳跃变幻,感情真挚,情意深长,形象动人。
李商隐
演讲人
无题 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文解释: 昨夜星光灿烂,和风徐徐,在那画楼西边桂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翅可 以飞到一起,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有一线相通。隔着座位玩送钩 的游戏喝着温暖的春酒,分成小组射覆蜡烛分外红。可叹我听了报晓的更鼓要去官 署应卯,骑着马去兰台,心却像是飞转的蓬草。 韵译:
原创精品课件 李商隐诗三首精品

昨夜星辰昨夜风。当我无意间看到这一行的时候,蓦地 就顿住了,抬头仰望的星空,恍恍惚惚的若有所失涌上心扉。 当时璀璨的夜空,清凉的晚风,来不及回味,刹那间的不经意, 就已明白有一种叫哀愁的美丽。尘世间的万物,仿佛都将成为 遥远而不可拥有的黯然碎片。
某年某日,在草木摇落,冷香透寒的初冬,不因萧萧黄叶 的凋零而伤感,不为萋萋芳草的衰败而悲吟。使我为幽深的孤 寂感所包围,油然升起绵绵的愁思,竟只是玉溪生彩笔下寥寥 的数行,名为《无题》的诗歌。
读用意见跟同学老师对Fra bibliotek……品
句 意
虚 实
手 法
词
主 旨
手 法
悟
用思想跟诗人跟心灵对话……
无 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微风阵阵, 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 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象神异的犀牛的两 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 通的。 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 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后来,还几 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 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 不进宫去应付差事,唉,已经晚了,只好快马加 鞭地往秘书部跑,就像风吹着断了根的飞蓬一样 。
李 商
隐
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 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 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 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 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 商隐,伤隐…… 商——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商隐,即心 隐,心隐则义多,义多如山,字义山。
某年某日,在草木摇落,冷香透寒的初冬,不因萧萧黄叶 的凋零而伤感,不为萋萋芳草的衰败而悲吟。使我为幽深的孤 寂感所包围,油然升起绵绵的愁思,竟只是玉溪生彩笔下寥寥 的数行,名为《无题》的诗歌。
读用意见跟同学老师对Fra bibliotek……品
句 意
虚 实
手 法
词
主 旨
手 法
悟
用思想跟诗人跟心灵对话……
无 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微风阵阵, 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 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象神异的犀牛的两 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 通的。 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 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后来,还几 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 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 不进宫去应付差事,唉,已经晚了,只好快马加 鞭地往秘书部跑,就像风吹着断了根的飞蓬一样 。
李 商
隐
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 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 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 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 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 商隐,伤隐…… 商——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商隐,即心 隐,心隐则义多,义多如山,字义山。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ppt课件精要

提醒你夯实基础
加点字 读音
马嵬.
wéi
宵柝.
tuò
可 可.待 kě 可.汗 kè
更 更.换 gēng 更.加 gèng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二十二分。
2.解多义 锦瑟无端五十弦(来由,缘故) 东坡右手执卷端(事物的一头)
端 今有难,无他端(办法)
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理由)
不及卢家有莫愁(如,比得上) 望尘莫及(赶得上)
“徒闻”九州
首联
可叹
“此生”已休
“空闻”宵柝
颔联
可悲
“无复”报筹
马嵬(其二)
颈联 “六军”驻马 可笑
“七夕”盟誓
尾联 “四纪”天子 可讽 “不及”莫愁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二十二 分。
提升你的素质
深情绵邈、典丽精工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阮 籍旨趣遥深、难以猜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沉郁顿挫的诗风, 韩愈的雄奇奔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 丽。以《锦瑟》《马嵬》为例,可见其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特点。 构思缜密,情致深蕴。李诗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 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 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 《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生烟等典 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 达出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思的意境。
及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达到)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趁)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和)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二十二分。
李商隐《无题》三首

《无题》一
2 《无题》一
课文《无题》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当时诗人 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贵家女子,在一个 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 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 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2 《无题》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 《无题》二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 颔联追忆梦中情景。“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 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 之苦。梦中相会为的是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 相思。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 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被 磨浓。
夕相隔的现境,颈联又转道对对方处境的想象,尾联再回到 自身。这样大幅度的跳跃,加上实境虚写(如次句)、虚
境实写(如颈联)等手法的运用,就使得这首用赋法写成的 无题诗显得断续无端、变幻迷离,使读者感到困惑。其实这 可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
2 《无题》一(艺术特色)
2.用语清新,比喻新奇
整首诗语言流畅,不用奇字,不用新词。如首联用平淡的语言写 出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充满着温馨的气息。星辰 和风的点燃,画楼桂堂的映衬,烘托出一种温馨美丽、富于暗示性的 环境。
2 《无题》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解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 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 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 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感。“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 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 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 动了。此外,蕴涵着诗人对韶光易逝、盛筵难再的感慨。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分析诗歌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的方法
答题步骤:景、情、境 ①描画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的联想和想 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泛,要答具体。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 阔、萧瑟凄凉、怅惘感伤等。
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搜神记》载:吴王夫差小女紫玉 与韩重相爱,欲嫁未成,气结而亡。 后韩重前去祭奠,紫玉显形,韩重欲 抱,化烟而逝。其它见注释。
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 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 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 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 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 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 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 游移不定的成分。
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 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
• 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 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 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 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 于此时。
•
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这些回忆前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 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 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 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 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 爱恋和绵长的相思。我们可以相信李商隐 和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既缠绵沉痛,又极 其真诚的。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留下了 她的身影,毕生难忘。他的一生都在这段 回忆中怅惘与悲伤,直到李商隐晚年,还 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李商隐(ppt)

锦瑟。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锦瑟》诗。有人猜测“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 位侍儿,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她恋爱,但终于没有结果。
荷花。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在他进 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
王氏。王氏是李商隐的妻子。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
• 李商隐交往圈里的人物分为四类: • 与仕途生计有关的人物。 • 互相酬和诗友。 • 政见或信仰志同道合的朋友。 • 礼节性的交游或亲戚之间的来往。
精选版课件ppt
9
爱情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年的一组诗中。她很有可能是 李商隐的初恋。
宋华阳。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 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 “宋华阳”的名字。
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
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
加影精响选的版课结件果ppt。
4
•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 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做了王的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这桩婚姻将 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精选版课件ppt
12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 ,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 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李商隐诗三首·柳PPT11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夕阳西下,寒蝉凄切
内容总结
• 春:繁华得意 • 秋:零落憔悴
这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
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 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 之情;
表现方式
抒情
这首诗大约是大中五年(851)诗 人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 所作。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 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 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 情之惨苦可知 。
• “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 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 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 的蓬勃生气;“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 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意思对即可)。
一、李商隐 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政治诗。多借古讽今,批判 统治者的荒淫、愚昧、无能(如 《瑶池》、《贾生》。另外,《有 感》、《重有感》抨击宦官专权及 其残暴行为)。 (二)爱情诗。他的《无题》诗有 许多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相思的痛 苦。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典型 地表现 士兵大夫阶级爱情的特点和 弱点。 (三)寄寓身世之感受的抒情诗。 这类诗写行深沉蕴藉(如《锦 瑟》)。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人怎样的情感
所抒感情 =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田家炳实验中学 郑洁真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婀娜多姿,飘然起舞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 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 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 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 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 极高。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 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 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
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二首》之一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权臣令狐 楚,令狐楚爱(牛党)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 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后 得王茂元(李党)赏识,娶其女。当时牛李二党 相争激烈,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 排斥打击,这使得他一生沉沦下僚,抑郁不得意。 此后还郑州故里,46岁就因病去世。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1、实写: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2、虚写: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 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境) 4、联想:由此及彼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对于此诗主题理解各有不同,有说是 政治失意,有说是写爱情,有说是偷情, 但一般俱将此诗作为言情诗阅读。 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 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思考探究:
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情 达意?试作分析。(课后练习一)
(1)虚实结合。 (2)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虚写; 颔联写自己与意中 人相隔的现实处境,实写;颈联回想与意中人共同参加 宴会,虚写;尾联写诗人不得不“应官”报到的无奈, 实写. (3)表达了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背景简介:
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被贬长沙, 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这里,诗人 选择贾谊被召回长安时宣室夜对的情节入诗。 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 不任贤才,诗人借古事而抒发自身感慨。
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
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李商隐青年时就中 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 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 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 秋柳,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
对比,隐喻诗 人身世之感。
春日之柳 繁华得意 秋日之柳 零落憔悴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小结: 手法:拟人、对比、借景抒情 情感:借咏柳自伤迟暮、自叹 身世。
试分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 (1)情景交融。 (2)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 柳 ”字;句句是景,又 句句是情;句句咏物,又句句写人。 (3)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也正是诗人自 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生动地突出 了小人得志、 倚势猖狂的 丑态
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 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 析两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 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 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 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 情。(意思对即可)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这首诗的题材和写作 目的分别是什么? (1)怀古诗。 (2)借古讽今。意在借 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 才不遇的感慨。
贾生才调更无伦。
无伦:无与匹比
可怜夜半虚前席,
可怜:可叹、可惜
不问苍生问鬼神。
鉴赏· 探究· 练习第三题
现代汉语中“可怜”意为:值得怜悯、怜悯。下列诗 句中“可怜”的含义依次为: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 “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 表达效果。
“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 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 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 的蓬勃生气;“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 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意思对即可)。
作业: 学评《李商隐诗三首》
可怜楼上月徘徊: 可爱,指月光善解人意; 可怜春半不还家: 可叹,指岁月蹉跎而有情人难以相聚; 可怜身上衣正单: 可叹,令人怜悯; 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羡,惹人羡慕; 可怜夜半虚前席: 可叹,令人感慨万千,寓微讽之意。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逐、舞:拟人,写出春柳可爱、 充满生机及婀娜多姿之状。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如何、肯:加强反诘语气,抒发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相会的追忆(虚) 今宵诗心中所感(实) 宴会之热闹(虚)
如今无限惆怅之情(实)
昨夜——现在——最初相识——如今
情景叙写上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
领悟主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实结合的作用
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 诗的意境。或渲染烘托气氛,或形成强烈 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千古名句: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但心心相印, 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