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8% B.60% C.76% D.84%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
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
6.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
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
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
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
B KCl加入,加热
C NaCl过量盐酸,蒸发
D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10.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
A.<7 B.>7 C.=7 D.无法确定
11.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
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
1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
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A.A B.B C.C D.D
13.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下列叙述错误的
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
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
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
D.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
14.把一定量氧化铜和0.8g氧化镁的混合物投入到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的质量为120 g
B.a的取值范围为0< a<60
C.当a值为60时,b值为4.8 g
D.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7.0 g
15.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 B C D
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1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
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7.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点的固体有2种
18.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B.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
C.引淡水浸泡盐碱地 D.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A B.B C.C D.D
20.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A.85% B.80% C.75% D.70%
21.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 CO2足量NaOH溶液
B KCl KClO3MnO2,加热
C NaCl Na2CO3过量盐酸,蒸发
D O2H2O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22.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①实验②
A 探究碘在汽油和植物油中的溶解性
B 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D探究CO2的化学性质
A.A B.B C.C D.D 2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分离溶液中的NaCl和CuSO4
B.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C.检验CO32-的存在
D.测溶液pH
24.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溶液中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5.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二、流程题
26.利用某工业废弃固体(成分为Cu2S和FeS2)制备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固体B含有氧化铜、氧化铁②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1)操作I是_____。

为了提高废弃固体的反应速率,除将固体粉碎、提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写一条)。

(2)写出FeS2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溶液C中的溶质有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试剂y的作用是_____。

27.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

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航
空航天涂层材料。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氧化钇(Y 2O 3)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如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Fe 3+ 2.7 3.7 Y 3+
6.0
8.2
(1)在“共熔”前,将钇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

(3)写出加稀盐酸溶解过程时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生成沉淀物A 时的适当pH 范围是___。

(5)草酸钇煅烧时发生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化学方程式是__。

28.电子工业常用 30%的 FeCl 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电路板。

人们为了从废腐蚀液(含有 CuCl 2、FeCl 2 和 FeCl 3)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 FeCl 3溶液,设计如图实验流程。

已知:322FeCl Fe 3FeCl +=
(1)操作②、④的名称是 __; (2)滤渣中所含物质是 ___;
(3)在工业生产中,步骤⑥的通常做法是向 B 中通入氯气,而在实验室向 B 中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工业完成步骤⑥的反应属于 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实验室完成步骤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9.研究发现燃烧排放的气体中,CO 2浓度(用体积分数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

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具有排放CO 2浓度更高,易于收集的优点。

下图为利用镍元素(Ni )进行化学链燃烧的原理示意图。

(1)空气反应器中,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
H2+NiO 高温
Ni+H2O;CO+NiO
高温
Ni+CO2
其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3)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从燃料反应器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

30.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FeCO3、Cu2(OH)2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锰,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Cu2(OH)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任写一个)。

(2)加入生石灰将溶液pH调至4,此时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3)滤渣1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需要洗涤,检验二氧化硅固体已洗涤干净的试剂是
_______。

(4)在反应②中加入双氧水可将溶液1中的FeCl2转化为Fe(OH)3沉淀和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5)加入Na2S、MnS等硫化物,均可将MnCl2中混有的CuCl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但实际生产中选用MnS,其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A、Fe是活泼金属,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亚铁,铜不与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金属铜;
B、Cu(OH)2固体,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铜会被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铜;
C、HCl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过滤溶液中溶质只有硝酸;
D、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将气体干燥,得纯净的一氧化碳。

选B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C
解析:C
【解析】表面被氧化的镁条其成分有氧化镁和镁,其中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镁元素都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由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2-可得镁元素与氯元素的关系式如下:Mg---2Cl- MgCl2-2HCl,Mg--- -2HCl,设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x,Mg---2HCl
24 73
x 73g×19%
x=4.56g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6g÷6g×100%=76%
点睛: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计算使计算题变得简单。

3.B
解析:B
【解析】
硫酸铜易溶于水,而铁不溶,所以加水溶解过滤后可将二者分离,洗涤干燥后,可得纯的铁粉;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过滤后可将二者分离,洗涤干燥后,可得纯的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无法将其中的氢气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硝酸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但是由于硝酸钡过量,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钡。

选B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D
解析:D
【解析】A. 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B.
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杂质氯
化钠;C. 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将二氧化碳反应掉;D. 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只有氯化钙;选D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A
解析:A
【解析】A.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随固体溶解,溶质增多,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B.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以反应中固体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二氧化锰和锰酸钾的质量和。

C.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溶质硫酸铜转化成硫酸亚铁,二者的质量比为160:152,而溶剂不变,所以反应中溶液质量减少; D. 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

选A
6.D
解析:D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铜,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镁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然后锌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镁,固体中一定有铜;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有活泼金属,说明硫酸铜被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选D
点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B
解析:B
【解析】A.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酸性变弱,pH变大,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始终小于7;B.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成为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C.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反应速率更快,即金属M比金属N反应更剧烈,所以金属M比金属N的活动性强;D.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式:a=b>c,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b>c,升温至t2℃时,ab的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选B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8.C
解析:C
【解析】A、氧化钙、碳酸钙都能盐酸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反应;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后溶液中溶质只有
硝酸铜;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要求;选C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B
解析:B
【解析】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引入新的杂质;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盐酸有挥发性,过量盐酸可通过蒸发除掉;D氧气不与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

选B
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A
解析:A
【解析】根据硫酸与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质量与碱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然后分析改用氢氧化钾,判断酸碱的过量,再分析反应后溶液的pH。

解:设硫酸的质量为x,则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2×40
x mg
9880
x mg
=
解得x=98m 80
g
当改用m克的氢氧化钾,设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y,则H2SO4+2KOH═K2SO4+2H2O
98 2×56
y mg
98112
y mg
=
解得y=98m
112
g<x,
则酸过量,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故选A。

11.C
解析:C
【解析】A、如果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有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一般可循环利用;
B、把反应物研成粉末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铵态氮肥与碱供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结合实验目的判断。

解:A、观察上述流程,发现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因此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故正确;
B、将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故正确;
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M溶液是(NH4)2SO4溶液,因此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故错误;
D、为了得到较纯的K2SO4晶体,常洗涤反应所得晶体。

故D正确。

12.B
解析: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高温充分煅烧CaCO3,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
B. CaCl2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O2,正确;
D. HCl气体溶于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正确。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3.D
解析:D
【解析】由题意可知,E是氢氧化钙,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C 为酸、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能转化为E,A可能是氧化钙或水,是氧化物;A能与C反应,又C为酸或盐,A为氧化钙,故C为酸,B为盐,B能转化为A,B为碳酸钙,则D为二氧化碳。

解:A.B转化为A是分解反应;A转化为E是化合反应;E和D的反应及D转化为B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余都是复分解反应。

故说法正确;
B.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C.E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D.B是碳酸钙,D是二氧化碳,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故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选D。

14.D
解析:D
【解析】氧化铜、氧化镁和稀硫酸、硫酸铜、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MgO+H2SO4═MgSO4+H2O,CuSO4+2NaOH=Cu(OH)↓+Na2SO4,MgSO4+2NaOH=Mg(OH)2↓+Na2SO4,
2
A、由以上反应关系可知,H2SO4~2NaOH,
设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
H 2SO 4~2NaOH ,
98 80
x 100g×8%
9880100?8%
x g = x=9.8g , 稀硫酸的质量为
9.8g 9.8%
=100g , 该选项说法错误; B 、由以上反应关系可知,MgO ~H 2SO 4,
设氧化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 ,
MgO ~H 2SO 4,
40 98
0.8g y
40980.8g y
= y=1.96g ,
剩余硫酸质量小于:100g×
9.8%-1.96g=7.84g , 设剩余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多为z ,
H 2SO 4~2NaOH ,
98 80
7.84g z
98807.84g z
= z=6.4g ,
a 的值小于:6.4g÷8%=80g ,因此a 的取值范围为0<a <80,
该选项说法错误;
C 、当a 值为60时,和硫酸铜、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100g-60g )×8%=3.2g , 设3.2g 氢氧化钠完全和硫酸铜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铜质量为n ,完全和硫酸镁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镁质量为p ,
CuSO 4+2NaOH=Cu (OH )2↓+Na 2SO 4,MgSO 4+2NaOH=Mg (OH )2↓+Na 2SO 4, 80 98 80 58
3.2g n 5.6g p
80983.2g n = 80583.2g p
= n=3.92g ,p=2.32g ,
由计算可知,2.32<b <3.92,因此当a 值为60时,b 值不可能为4.8,该选项说法错误; D 、混合物的质量为7.0g 时,氧化铜质量为:7.0g-0.8g=6.2g ,
设氧化铜消耗硫酸质量为m ,
CuO+H 2SO 4═CuSO 4+H 2O ,
6.2g m
8098
6.2g m
m=7.595g,
则氧化铜和氧化镁消耗硫酸质量为:7.595g+1.96g=9.555g,
剩余硫酸质量为:100g×9.8%-9.555g=0.245g<7.84g,
该选项说法正确。

15.A
解析:A
【解析】
A. 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氢气,最终固体的质量都减少为零;
B.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C.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溶液的酸性变弱,pH变大,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不会等于或大于7;
D.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固体的质量最终为生成铁的质量,大于零;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6.B
解析:B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Ca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过量的Na2CO3溶液是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生成的氯化钠是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B
解析:B
【分析】
【详解】
A、a点硝酸银没有反应完全,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选项A不正确;
B、金属锌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到b点硝酸银反应完全,达到C点时,硝酸铜反应完全,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选项B正确;
C、b~c段固体为银和铜的混合物,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选项C 不正确;
D、金属锌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到b点硝酸银反应完全,达到C点时,硝酸铜反应完全,故d点时固体为3种,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8.C
解析:C
【解析】A.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质量,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加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量相同 B. 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水被吸收,气体质量减少;
C. 引淡水浸泡盐碱地,碱性变弱,但始终呈碱性,pH始终大于7;
D. 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两种立刻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选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9.A
解析:A
【解析】
A,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比铁反应快,先反应完,由于镁和铁足量,与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由盐酸决定,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一样多,符合题意;B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因溶剂增多,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时,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而减小,加热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时,会有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D、碳和氧气反应时,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反应中气体的分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选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20.C
解析:C
【解析】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设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x,则
12g×x×163
160
×100%=12g-9.3g,解得x=75%。

故选C。

21.B
【解析】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Na2CO3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故选B。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2.A
解析:A
【解析】
A、食盐和高锰酸钾都能溶于水,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由于温度不一样,因此无法比较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1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化学性质不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23.B
解析:B
【解析】A、氯化钠和硫酸铜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B、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即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正确;C、未知物中滴加盐酸产生气体,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还有可能是金属,错误;D、测定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湿润,否则使测量结果不准确,错误。

故选B。

24.D
解析:D
【解析】A、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
A、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减小,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等温度降低至常温后溶质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解度减小,溶质的质量减小,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的质量较减小,但不会减小到0,错误;
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等温度降低至常温后恢复至原来的状态,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减小,浓度减小,等温度降低至常温后恢复至原来的状态,正确。

故选D。

25.D
解析:D
【解析】理论上正确,要求物质的转化需符合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操作上可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