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流水施工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流水施工原理
1.流水施工的特点:
一)实质
1 将劳动对象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同的施工段。
2 相同工序由专业队完成,专业队在不同作业面上完成相同的操作。
3 时间尽量衔接。
二)特点:
1 消除时间间歇。
2 实行生产专业化。
3 保证机械、劳力充分利用。
4 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2.流水施工的工艺参数
1 施工过程数:
把一个综合的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工艺特点的个别施工过程,其数量n为施工过程数。即工序数n。
施工组织应根据构造物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划分,不宜少,也不宜多。
2 流水强度:
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称流水强度。
3.某铲运机铲运土方工程,推土机1台,c=1562.5m3/台班,铲运机3台, c=223.2m3/台班。计算机械施工工程的流水强度
解:v=1×1562.5+3×223.2=2232.1m3/台班
4.人工挖运土方工程:q=24500m3 c=24.5m3 /工日r=20人,流水节拍t
求:t=?若r=50人则t=?
解:p=24500/24.5=1000工日
r=20人t=1000/20=50天
r=50人t=1000/50=20天
5. 流水步距的确定
①定义:两个相邻的施工队先后进入第一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
②确定流水步距的目的:保证作业组在不同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不出现窝工现象。
③确定流水步距的要求:
(1)保证施工工艺的先后顺序:垫层、基层、面层。
(2)保持施工的连续性。
(3)施工过程最好的搭接,工作面不拥挤。
(4)满足工艺、组织、质量的要求。
流水开展期:从第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起,至最后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止的时间间隔。t0=∑bij
6.施工段数m的确定
①定义:把施工对象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同的段。
②划分施工段的目的:保证不同工种能在不同作业面上同时工作,为流水作业创造条件。只有划分了施工段才能开展流水作业。
③考虑的因素:结构界限、劳动量大致相同、足够的施工作业面、考虑施工机械、人员、材料、安全等因素。
7.成倍节拍流总工期的计算步骤:
(1)求各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相当于各施工过程共同遵守的“公共流水步距”,仍称流水步距。
(2)求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队伍数目bi 。
每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ti是k的几倍,就组织几个专业队bi = ti/k 。
(3)将专业队数综合∑bi 看成施工过程数n,k看成流水步距,按全等节拍流水法组织施工。
(4)总工期:t=(m+n-1)ti =(m+∑bi –1)k
8.有6座类型相同的涵洞,每座涵洞包括四道工序。每个专业队由4人组成,工作时间为:挖槽:2天,砌基:4天,按管:6天,洞口:2天,求:总工期t,绘制施工进度图。
解:(1)由t1=2 t2=4 t3=6 t4=2,得k=2天。
(2)求∑bi :b1 =1 b2=2 b3=3 b4=1 ,∑bi =1+2+3+1=7
(3)按7 个专业队,流水步距为2 组织施工。
(4)总工期t= t0+ te=(m+∑bi –1)k =(6+7-1)×2=24天。
(5)绘制施工进度图。
9.某路面工程5公里,垫层12天,基层18天,面层18天,保护层5天,计算总工期。
解:t1=12天t2=18天t3=18天t4=5天
t2=18>t1=12 取b12=1天。
t2=18>t1=12 取b12=1天。
t4=5= t3=18 取b34= tn+ ta- tn+1 =18+1-5=14
t=t0+te =1+1+14+5=21天
10.现有一座桥梁分ⅰ、ⅱ、ⅲ、ⅳ四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又分为立模、扎筋、浇混凝土三道工序、各工序工作时间如下表。确定最小流水步距,求总工期,绘制其施工进度图。
解:(1)计算b12
①将第一道工序的工作时间依次累加后得: 2 5 9 12
②将第二道工序的工作时间依次累加后得: 3 7 9 14
③将上面两步得到的二行错位相减,取大差得b12
2 5 9 12
-) 3 7 9 14
2 2 2
3 -1
4 b12 =3
(2)计算b23 :
①将第二道工序的工作时间依次累加后得: 3 7 9 14
②将第三道工序的工作时间依次累加后得: 2 5 8 10
③将上面两步得到的二行错位相减,取大差得b23
3 7 9 14
-) 2 5 8 10
3 5
4 6 -10
b23 =6
(3)计算总工期t:
t=t0+te = b12 + b23 +te = 3+6+(2+3+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