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带有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在内环境中都能找到的是()A.促胰液素、多巴胺、血浆蛋白B.尿素、氨基酸、血红蛋白C.DNA聚合酶、葡萄糖、甘油三酯D.CO2、水通道蛋白、胆固醇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体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K+的含量有关C.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调与稳定。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B.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D.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两大类4.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①是神经元长而较细的突起,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D.②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③,构成神经纤维二、多选题5.神经元受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时,神经元外正内负的膜电位主要与K+外流有关B.刺激后,兴奋部位的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引起的C.刺激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D.兴奋后,神经元的细胞膜又会恢复到静息电位的状态三、单选题6.反射弧的结构如下图所示,①~⑤表示相应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B.图中的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C.图中的③是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D.刺激④引起效应器应答属于反射7.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泰默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血液排除了稀盐酸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情况B.斯他林和贝利斯刮下小肠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可有效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C.促胰液素的发现表明科学研究不能囿于定论,要敢于改变实验思路D.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且有助于食物的消化8.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分泌系统仅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构成B.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C.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D.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9.下列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B.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10.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代表器官,①②③代表相应激素,I、Ⅱ代表过程。

湖南省岳阳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湖南省岳阳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能进行新陈代谢B、能进行生殖和发育C、能进行光合作用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在细胞中,下列哪个结构主要负责DNA的复制?A、细胞膜B、内质网C、线粒体D、核糖体3、以下哪个生物过程属于有性生殖?A、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C、细胞分化D、光合作用4、在生物学中,以下哪个术语表示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A、遗传多样性B、生物进化C、物种适应性D、生态系统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哪个时期?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6、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水平?A. 转录前水平B. 转录水平C. 转录后水平D. 翻译水平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B. 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分解和ATP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C.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是作为还原剂参与反应D. 细胞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是氧化反应的产物8、以下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B. 生物膜上存在多种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表现为流动性9、在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 10、下列哪种物质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且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A. 葡萄糖B. 氨基酸C. 氧气D. 钠离子11、下列关于酶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酶具有高效性B. 酶具有专一性C. 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D. 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影响12、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中进行的过程B. 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C.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D.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关于细胞膜的功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细胞膜负责细胞间的信号传递C. 细胞膜能够完全阻止大分子物质通过D.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作为受体参与免疫反应2、关于DNA复制的过程,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RNA引物B. DNA复制的方向是从5’端向3’端延伸C. 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添加核苷酸D. 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过程,新合成的DNA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组成3、以下哪些属于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水E、糖类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C、光合作用需要光能,而呼吸作用不需要能量D、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反之亦然第一题题目说明:在研究一种植物的花色遗传时,发现该植物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红色(R)对白色(r)为显性。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详解】A、激素分泌后会随着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而并非定向运输至靶细胞附近,A错误;
B、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受体,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故能精准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B正确;
C、激素只能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不能起催化作用也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激素是信息分子,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就会失活,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D错误。
北京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在最后)
2024年10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支气管、肺部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患者血浆pH下降,严重的甚至引起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维持体温的恒定,但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D正确。
故选A。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大脑皮层的S区与讲话有关,H区与听懂有关,比赛时需要与队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听懂指令,因此大脑皮层的S区、H区等区域神经元兴奋性增强,C不符合题意;
D、比赛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因此血糖不会显著下降,D符合题意。
故选D。
4.当人体一只脚踩到钉子,同侧的腿立即收缩(屈反射)以避开损伤性刺激,同时对侧腿伸直(交叉伸反射)以支持身体,避免跌到,过程如图。图示脊髓有多个突触,甲-丁为其中的4个,“+”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以下哪个结构负责将染色体的复制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A、中心体B、细胞膜C、细胞壁D、纺锤丝2、以下哪种细胞器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密切相关?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3、下列哪一项描述了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合成蛋白质C. 存储遗传信息D. 进行光合作用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哪个阶段可以看到染色体最清晰?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5、题干: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细菌B. 支原体C. 蘑菇D. 水母6、题干:下列哪种细胞器在细胞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A. 线粒体B. 溶酶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7、在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仅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分子的分解8、以下关于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B. 酶具有高效性,一个酶分子在一分钟内可以催化数百万个反应C.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D.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9、在植物细胞中,以下哪个细胞器与光合作用直接相关?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液泡D. 核糖体 1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 DNA复制需要模板链C. DNA复制需要能量D. DNA复制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11、题干: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静态结构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全部固定在脂质双分子层中C.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可以自由流动,蛋白质分子固定不动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主要是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决定的12、题干:以下关于基因表达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 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D. 基因表达过程中,DNA序列不会发生改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生物膜是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隔层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在细胞的不同阶段是恒定的D、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通过扩散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交换2、关于酶的特性和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酶是所有生物体内都存在的催化剂B、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C、酶的催化效率通常高于无机催化剂D、酶在催化反应后会被消耗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但其流动性与细胞功能无关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不同细胞类型中是相同的4、关于细胞呼吸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C. 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D. 细胞呼吸过程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在以下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激素的调节。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某同学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他的做法错误的是()A.选择新鲜的葡萄先除去枝梗,略加冲洗后榨汁B.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入葡萄汁并留出约1/3 的空间C.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D.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2.(2分)果醋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对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速率有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醋酸产生速率逐渐增大B.随着溶解氧量的升高,醋酸产生速率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C.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醋酸产生速率持续增大D.醋酸菌耐酸,当pH越低时,醋酸产生速率越大3.(2分)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传统发酵利用的是天然存在的菌种,所生产食品安全性更高B.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对人体有害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4.(2分)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B.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马上密封C.泡菜酸甜香脆,令人胃口大开,可以长期大量食用D.发酵时间越长,泡菜的品质越好5.(2分)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原料和发酵装置都需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B.为了防止果酒变酸,应避免排气时空气进入及发酵过程中引起的温度升高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D.参与发酵的微生物呼吸类型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异养型生物6.(2分)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制作各种特色美食,如酒、醋、腐乳等,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B.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发酵温度最高C.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D.为了避免杂菌污染,乳酸菌发酵成酸奶时可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7.(2分)在微生物培养时需要制备培养基,下列关于其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称量好牛肉膏后将称量纸上的物质迅速倒入烧杯B.培养霉菌的培养基在灭菌后要将pH 调至酸性C.用温度计测量培养基温度待降到50℃左右时可以用来倒平板D.倒平板时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时,这个平板应舍弃8.(2分)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B.步骤℃在沾取一环菌液前后,试管口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C.步骤℃到℃的过程中,每次划线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D.步骤℃中平板与未接种的平板都放人37℃的恒温箱中培养9.(2分)下表是某同学培养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的KH2PO4,和Na2HPO4,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 稳定B.葡萄糖可被微生物分解丙酮酸,丙酮酸为该菌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C.此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后,生成的菌落周围可能会变红10.(2分)在鉴别培养基上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下列各项中,能揭示动植物细胞统一性的是( )A.细胞学说B.进化学说C.分离定律D.中心法则2.(2分)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B.Fe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C.人体的血钙含量过高会抽搐D.能维持酸碱平衡3.(2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的组成有差别,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内的是( )A.内质网B.叶绿体C.溶酶体D.线粒体4.(2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是( )A.-CO-NH-B.-NO-CH-C.-N0-CO-D.-NH-CH-5.(2分)已知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胰岛B细胞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属于下列哪种方式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胞吞D.胞吐6.(2分)供萤火虫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A.糖类B.蛋白质C.核酸D.A TP7.(2分)下列不属于酶的特性的是( )A.专一性B.高效性C.选择诱过性D.催化作用需要较温和的条件8.(2分)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的结构是( )A.核膜B.染色质C.核仁D.核孔9.(2分)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的时期是(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0.(2分)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B.细胞分化就是使细胞数目增加C.细胞衰老即意味着生物个体的衰老D.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11.(2分)胡萝卜茎部组织细胞经离体培养能培育成胡萝卜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 )A.专一性B.全能性C.恢复原状态的能力D.进一步分化的能力12.(2分)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生存斗争B.过度繁殖C.获得性遗传D.适者生存13.(2分)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4.(2分)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遗传系谱图,该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B.2号C.3号D.4号15.(2分)我国用60Co作为γ放射源照射棉花种子,培育出了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利用的育种方法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16.(2分)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DdB.DDRrC.DdRRD.DDrr17.(2分)生物的性状受到基因的控制,基因的本质通常是(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C.DNA片段D.氨基酸片段18.(2分)遗传学家摩尔根用哪种材料进行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噬菌体B.果蝇C.白鼠D.肺炎双球菌19.(2分)格里菲思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注射下列哪种物质后使小鼠死亡( )A.活的R型菌B.加热杀死的R型菌C.加热杀死的S型菌D.活的R 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20.(2分)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转录后,得到的mRNA的碱基序列是()A...—T—A—G...B...—U—A—G—...C...—T—A—C—D...—T—U—G—...21.(2分)下图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遗传密码位于图中的( )A.①B.①C.①D.①22.(2分)分析有关人体内部分体液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组织液B.B为淋巴C.C为血液D.D为细胞内液23.(2分)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主要是( )A.皮肤、黏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24.(2分)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摘除顶芽能使侧芽附近( )A.生长素含量减少,抑制侧芽发育B.生长素含量减少,促进侧芽发育C.生长素含量增加,抑制侧芽发育D.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侧芽发育25.(2分)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在一次大草履虫培养实验中绘制的种群增长曲线。

福建省泉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L
13.5×109 (4~10)×109
血钠浓度/ (mmol·L-1) 180
1பைடு நூலகம்0~160
A. 患者的体温维持在 38.9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因此血钠浓度升高 C. 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答案】D 【解析】
B、寒冷环境中温差大,因此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B 错误;
C、初进高原,血液中乳酸浓度短暂上升是因为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C 错误;
D、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量渗入淋巴,D 正确。
故选 D。
2.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B、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 错误; 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 V 区受损而看不懂文字,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C 错误; D、缩手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体检过程护士采血时,手未缩回说明脊髓的活动受 大脑皮层控制,D 正确。 故选 D。 6.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 4 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 B. 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 C. 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 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 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 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分泌胰液,因此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 腺,A 正确; B、根据实验①、③(无神经系统参与)可知,①③组实验胰腺都分泌胰液,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 支配,B 错误; 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C 正确; D、实验③说明,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 正确。 故选 B。 7. 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吃了过咸的食物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 饮水不足时,下丘脑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b到d的组成成分,与d到b的组成成分不同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甲状腺激素可以存在于b中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都只能生活在水中,并从水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B.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属于体液,其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D.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3.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由于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血浆的PH将由碱性变为酸性C.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HCO3反应D.AB段上升过程中人体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C段下降过程中主要进行有氧呼吸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引发疾病5.正确地运用机械刺激如抚拍、拉追踪绳等,能使警犬对所训练科目的口令快速产生条件反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产生的兴奋可以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内传导B.条件反射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C.反复仅给口令不给予机械刺激,该条件反射会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D.条件反射建立前口令称为无关刺激,条件反射建立后口令称为条件刺激6.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丁区是静息电位,因此没有离子的移动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7.神经递质作为信号分子,发挥完作用后其去向主要有两种,如图所示。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生物2024.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60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把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把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肠液B.人体内环境中的Na+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C.氨基酸、神经递质、葡萄糖、呼吸酶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X、Y、Z分别是淋巴液、血浆、组织液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X和YC.Z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若细胞3是肝细胞,则Z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Y处3.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在③处施加刺激,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活动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5.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蕾细胞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 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膜内外的电位不发生变化C.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不能感觉到苦味D.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不受意识支配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即时信息交流有关D.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在支配膀胱活动中表现出相反作用7.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B.若大脑的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C.抑郁症患者往往是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的浓度过低造成的D.“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8.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

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和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甲状腺中的细胞和下丘脑中的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C.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减小D.机体在寒冷环境下通过血管收缩等方式途径减少散热,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2、初到高原的人往往发生高原反应,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尿量减少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水肿;重返平原后会发生低原反应(俗称“醉氧”),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原反应引起的发热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B.肺水肿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C.“醉氧”是由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增多导致运输氧气能力过强D.“醉氧”患者发生严重腹泻时,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要补充无机盐3、帕金森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主要与黑质损伤、退变和多巴胺合成减少有关。

研究发现,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如甲图,其脑内的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表示抑制),二者相互调节会导致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增加(受体分布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多巴胺合成及分泌减少(受体分布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乙图是患者经某种特效药治疗后的效果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可能是b神经元释放过多乙酰胆碱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引起B.特效药物的作用可能是使患者的b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减少、a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增加,避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有关C.神经元a释放多巴胺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D.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多巴胺与神经元a轴突末梢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兴奋性下降,将增加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4、乙酰胆碱(ACh)的受体有M、N两种类型,位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与ACh 结合后,激活K+通道,引起K+外流;位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与ACh结合后,激活Na+通道,引起Na+内流。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B.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水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中C.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2.如表为人体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及其含量/(m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00 5.0025.00 1.50103.00 6.0016.001③147.00 4.00 1.25 1.00114.007.50 1.00④10.00140.00 2.5010.3525.00—47.00A.②属于血浆,其pH能够保持稳定主要与其中的Na+、Cl-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所以血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可维持正常形态3.研究发现,癌细胞会刺激神经细胞向肿瘤浸润,而这种浸润又刺激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将含有麻醉剂的纳米颗粒作用于癌变组织和神经元的接触点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显著减缓。

据此分析,该麻醉剂的作用机制不可能是()A.作用于神经元轴突,使其减少释放神经递质B.与释放后的神经递质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使其结构变化D.作用于神经纤维,阻止其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4.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全卷满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合理)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B.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2.线粒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过程受影响的有几项()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D)3.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答案:B)4.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C.pH=c时,e点为最高点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答案:D)5.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

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质内发挥作用②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③PCNA可能参与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的变化④PCNA可能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⑤肝癌病人体内的PCNA可能含量较正常人高答案:B)6.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无法判断,缺少选项)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全卷满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合理)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B.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2.线粒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湖北省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检测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24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以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生物B.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生物C.基因型为AaaBbb的个体一定为三倍体D.二倍体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答案】B【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

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

【详解】A、两异源二倍体植物体杂交,获得的二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体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B正确;C、单倍体、二倍体以及多倍体的判断要看发育起点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还是由配子发育而来。

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由多少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故基因型为AaaBbb的个体不一定是三倍体,C错误;D、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B。

2.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Aa),其精原细胞在有丝分裂中发生A基因所在染色体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四分体时期等臂染色体不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未发生改变C.等臂染色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其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a和a【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详解】A、等臂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段,可通过同源区段与正常染色体联会,A错误;B、染色体发生异常横裂后,染色体结构异常,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C、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有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环状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等,等臂染色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D、据题意可知,“等臂染色体”是由于A、a所在的染色体中有一条形成的,假定是A所在的染色体形成,则子细胞基因型为AAa或a,D正确。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二生物2024.11考试说明1.本练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选择题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4.其他题目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一、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2.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图。

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3.肠-脑轴(GBA)是指大脑和肠道以及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路,在沟通方式中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途径。

下列不涉及GBA通路的是()A.脑通过自主神经控制胃肠蠕动B.微生物刺激肠分泌神经肽影响食欲C.肠道炎症引起体温调节异常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血糖平衡4.小鼠禁食24小时后,血浆中糖皮质激素(GC)浓度显著高于自由饮食小鼠,禁食期间GC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

抑制AgRP神经元的激活可完全阻断禁食引发的血浆GC浓度增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注:“+”代表促进,“-”代表抑制A.禁食期间GC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禁食期间GC通过调节细胞内代谢活动维持血糖平衡C.AgRP神经元兴奋使BNST神经元对PVH区抑制加强D.AgRP神经元活性变化在机体能量不足时发挥关键作用5.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下图)。

山东省青岛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但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B.构成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而蛋白质分子大部分是可以运动的C.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D.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2、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B.两者都含有许多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C.需氧呼吸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中,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中D.两者都含有双层膜,且内膜的表面积均大于外膜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促进细胞质的分裂B. 确保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C. 合成DNAD. 调节细胞周期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中。

B. 氧气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产生的。

C.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不需要酶参与。

D. 叶绿素a和b是主要捕获太阳光能的色素分子。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核。

B、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

C、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壁。

D、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时间上和地点上都不重叠。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呼吸作用所需的原料。

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复制仅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DNA复制过程中不需要酶的作用;C、DNA分子完全解旋后才开始复制;D、DNA复制时按照半保留复制原则进行。

8、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糖酵解;B、丙酮酸氧化脱羧;C、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D、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血液中肌酐(血肌酐)含量是一项体检指标,其正常值有一定的参考范围。

血肌酐来自人体自身的肌肉代谢,还来自肉类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

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B.血肌酐含量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之一C.血肌酐含量会有一定的波动D.血肌酐含量偏高的个体应增加肉类摄入2.研究表明,缺少运动可能会使人体内Piezol蛋白失去活性,会降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密度,使血液流动受限而活动变得困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iez01蛋白合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B.肌肉组织中,CO2一般从毛细血管向组织液运输C.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淋巴液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导致高原反应B.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发生中暑C.肾衰竭导致水盐平衡失调、尿素氮升高等症状D.剧烈运动后体温暂时升高4.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c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对5.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蛋白质约为7%〜9%,无机盐约为1%,以及葡萄糖、激素等物质。

人眼的前、后房充满有组织液——房水,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为血浆中的8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物质之和,血浆渗透压90%以上来自蛋白质B.人体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连通为一个整体,各种成分含量基本相同C.房水中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明显低于血浆,可推测其无机盐含量也低于血浆D.利用可行的物理方法或使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措施之一6.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4)过程c和d依次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d处水分子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重吸收。
27.(15分)27.2022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在冬奥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中,冰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9.(13分)29.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
(1)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填序号),细胞________(填序号)在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________细胞。
A.酿脓链球菌表面抗原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由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表面
B.风湿性心脏病是由免疫系统功能过弱而导致的疾病
C.酿脓链球菌被清除有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的参与
D.未被抗体攻击的酿脓链球菌还可以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被裂解
25.(2分)25.关于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科学家们提出了“酸生长假说”(细胞壁pH下降,使细胞壁松弛,细胞伸长生长)和“基因活化学说”(IAA与细胞内受体结合促进基因表达)。如图表示科学家揭示的生长素(IAA)对细胞伸长作用的原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2.(2分)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促进植物体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
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C.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植物激素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人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静态结构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只起通道作用,不参与物质运输C、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动态分布的D、细胞膜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因为需要光能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水的参与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D、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3、以下哪项不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叶绿体4、下列关于DNA和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都是通过转录过程生成B、DNA和RNA都含有脱氧核糖C、DNA和RNA都是通过翻译过程生成蛋白质D、DNA和RNA都含有尿嘧啶5、题干: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B、光合作用不需要光能C、光合作用产生的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D、光合作用是细胞呼吸的逆过程6、题干:以下关于遗传变异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B、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基因数量变化C、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D、环境因素不会引起遗传变异7、在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是最终电子受体。

B.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分解成CO2和水。

C. 细胞呼吸过程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 细胞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发生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B.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C. 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D.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产生氧气。

9、以下关于酶的描述,正确的是:A. 酶是蛋白质的一种,可以无限重复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共65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5小题,每小题1分,35—50小题,每小题2分,共65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 pH值D.渗透压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一致地正常运行。

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D、泌尿、消化、呼吸系统3、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液D、淋巴4、正常人的血浆PH近中性,能保持相对稳定。

与PH调节有关的主要离子是()A、HCO3—HPO42+B、Ca2+、K+、SO42-C、Na+CI—D、乳酸、血浆蛋白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减少C 组织液增加D 淋巴减少6、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7、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倍数λ=1.3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1.3 N0B.1.69 N0C.2.3 N0D.5.29 N08、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DNAB、葡萄糖、胰岛素C、二氧化碳和氧D、乙酰胆碱、尿素10、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11、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C、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D、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有间隙的12、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虚线表示根,实线表示茎),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3、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14、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15、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to----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增长率16、在鱼的体内有多种内分泌腺,鲤鱼人工繁殖时,人们常取鲤鱼垂体研磨液注射到亲体内。

这主要是利用了垂体中的()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性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17、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18、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1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20、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盐的平衡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主要中枢在下丘脑21、对免疫活性物质的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B、淋巴因子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C、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也是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均由淋巴细胞产生22、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1)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2)有调节躯体运动和感觉的高级中枢(3)分泌抗利尿激素(4)可参与体温恒定的调节(5)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A、(1)(2)(3)(4)(5)B、(1)(3)(4)(5)C、(1)(4)(5)D、(1)(3)(4)2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甲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用琼脂块乙做同样的实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24、下列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研究的实验,以下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放M的胚芽鞘长得比放N的快B、放N的胚芽鞘长得比放M的快C、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D、放N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M的不弯曲25、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番茄D.促进香蕉的成熟2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记忆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C.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27、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肌糖原和肝糖原均可发生②过程B 、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C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D 、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28、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电流计偏转1次,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B.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C.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D.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29、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 .大脑皮层,下丘脑B .下丘脑,大脑皮层C .下丘脑,下丘脑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30.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造血干细胞B .T 淋巴细胞C .B 淋巴细胞D .吞噬细胞31、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 )A .大脑皮层B .小脑C .脑干D .脊髓32、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 .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 .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33、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 )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氧化分解 、某些氨基酸神经纤维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34、要得到番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

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B、花蕾期,去掉雄蕊C、开花后,不去雄蕊D、开花后,去掉雄蕊35、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36、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苗、小鱼和大鱼B.校园内所有的乔木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3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38、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了生长,这说明虫蛀的部位是()A、种子B、外果皮C、中果皮D、内果皮39、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3)(4)是锡箔小帽,不透光,(6)(7)云母片,不透水】A.(2)(3)(5)B.(2)(3)(5)(7)C.(2)(3)(5)(6)(7)D.(2)(3)(5)(6)40、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 ①③B ②④C ⑤⑥D ②⑤41、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B、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有正、负两方面影响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42、红细胞和肝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浆D.血浆和组织液43、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A 过敏性鼻炎B 血友病C 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44、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歪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发育着的种子通过生长素影响果实的发育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D、由于地心引力的影响向下部分受压力45、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46、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C.缺乏促甲状腺激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47、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D、生长素和赤霉素48、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是()A.与艾滋病人握手B.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C.住旅店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补牙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49.某—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