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史世界音乐史学术论文
近五年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研究综述近五年来,我国的音乐口述史研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领域,学者们通过采访和记录当代和过去音乐人的口述资料,探讨了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过程,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音乐口述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倾听音乐人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这种研究方式能够突破传统文献资料的限制,获取一手的口述材料,还原音乐人的真实生活和创作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历史演变。
在这一领域,我国有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致力于收集、整理和研究音乐人的口述资料,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
近五年来,我国学者们在音乐口述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以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音乐类型的口述资料,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一些研究聚焦于重要音乐人的口述资料,如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和歌手等,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创作心路,探讨了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创作思路。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音乐人的思想、艺术观和创作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研究聚焦于不同历史时期和音乐类型的口述资料,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音乐人的访谈内容,展现了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性和变革过程。
这些研究不仅帮助我们了解音乐的历史演变,还为音乐史的编纂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音乐口述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也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和关注。
通过音乐人的口述,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和艺术性,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共鸣和思考。
音乐口述史研究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普及音乐教育和推广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
近五年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音乐人的口述资料,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音乐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音乐口述史研究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我国音乐史的研究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音乐飞地,音乐人类学的“流散诉求”研究——_论郑苏“华裔跨洋流散音乐生活研究”及相关问题
引 言作为华裔美籍音乐人类学家和威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的终身教授,郑苏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华人精英移民历史的一部分。
她出生于上海一个音乐世家,母亲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指挥家郑小瑛,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纽约大学和威斯理安大学,师从音乐人类学家凯·谢勒梅(Kay Shelemay)教授,1993年任教于威斯理安大学音乐系至今。
威斯理安大学的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专业是北美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音乐人类学专业之一,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是北美学界逐渐从两大学派的分裂走向融合,在跨学科的激烈碰撞中衍生出众多学术前沿领域的蓬勃发展时期。
深受中国本土学术传统和北美学术思维双重训练的郑苏,在国际语境中对自己原生国家的音乐进行了另一重视野的审视和关注,以独特的研究身份将学术视野投向流散音乐研究、音乐与跨国性、音乐与现代性、音乐与性别研究等方面。
流散音乐研究是郑苏教授的重要学术领域,《流散诉求:美国亚裔/华裔的音乐与文化》(以下简称《流散诉求》)就是其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这项研究向美国社会展示了这个由多元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国家中的重要成员——华裔/亚裔移民对于它的重要意义。
郑苏教授在音乐的性别研究领域同样也有突出贡献,例如代表论文《女英雄和多变的爱人:近代中国歌曲中似是而非的女性身份》于1997年发表于北美学界第一本专门致力于国际语境中女性历史研究的期刊《女性历史杂志》,该文是最早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和性别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歌曲进行分析研究的英文文献之一,由孙焱翻译,发表在《音乐文化研究》2019年第3期;又如《再定义“阴”与“阳”——中国音乐中性别主义政治的转换》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来审视中国社会自身,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来分析国家民族认同和现代性问题。
2005年,在上海市政府和教委支持下,依托上海音乐学院的资源,创建了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声乐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学好声乐有很大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声乐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民间音发展趋势》摘要:民间音乐一直是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许多的民间音乐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禁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同时它的传承与保护也变的尤为重要。
通过对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及发展趋势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期望民间音乐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演变发展而日益繁荣,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发展趋势中华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音乐这种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的部分,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历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的音乐作品。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并且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伍国栋老师对其作如下界定“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①如此一来更有效地认证了民间音乐的地位。
二、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民间音乐是人类音乐中最丰富的宝藏,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员,它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具有独特的价值,如人文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音乐创作素材价值。
(1)人文价值,是指民间音乐反映的历代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等人文资料。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音乐?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最容易的回答可以是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或者是器乐和声乐,但这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不能说明问题。
如果按国家来计算,世界上就有100多种音乐。
但问题在于有些国家虽然不同,但音乐基本相似,有的虽是一个国家,但内部人种,民族,文化差别很大,音乐往往很不一样。
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世界民族音乐,仅供参考。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一、传承自1994年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在福建师范大学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民族音乐学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我们国家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音乐文献,包括各历史时期、各朝代的乐律、乐曲、乐谱等。
《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山东临清张传书法乐谱解读唐宋古乐谱》等研究通过对古代乐曲及乐谱的历史分析进行论证和总结,从而传承了丰富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成为亚太传统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宝贵资料。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二、.借鉴亚太地区的文化发展自古以来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同时又各有特色,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小国文化普遍个性突出,但最容易被大国文化团体同化。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一种文化都应保持独特性和原始性以此保护自己。
为此,韩国汉阳大学的权五圣教授在《2 1 世纪亚洲音乐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的发言中强调,中日韩传统音乐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应在个性中寻找共性,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强化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三、发现民族音乐学不能总停留在对已有学术问题的研究上。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事业的推广和支持,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潜在力量。
如近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师生在中国音乐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他们在深入挖掘中国音乐遗产的基础上,开展中国音乐遗产的保存、传承与发展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历史文物的挖掘与整理,以及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2000-2019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综述
2000-2019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00-2019年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音乐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互融合,地方性音乐与全球化音乐相互碰撞,网络音乐的兴起和影视音乐的发展为中国音乐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00年以来,中国音乐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要趋势,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音乐消费模式不断升级,音乐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摇滚乐、流行乐到嘻哈音乐,不断吸纳外部音乐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风格。
地方性音乐也在现代性的影响下发生了转变,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融使得地方性音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网络音乐的崛起给中国音乐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各种音乐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音乐人推广作品、建立粉丝群体的重要渠道,推动了音乐创作、演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创新。
影视音乐作为音乐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段时间内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众多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涌现,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贡献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1.2 研究目的近年来,中国的音乐产业发展迅速,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音乐市场日益繁荣。
对于这一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研究仍然相对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2000-2019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学术研究进行综述,深入分析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情况,探讨中国流行音乐的演变趋势,以及地方性音乐与现代性的碰撞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网络音乐的崛起和影视音乐的发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提供一份全面的综述,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国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传承。
1.3 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种学术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层出不穷。
欣赏世界音乐的多样性
添加 标题
融合不同乐器:将不同乐器如吉他、钢琴、小提琴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音乐风格
添加 标题
融合不同音乐元素:将不同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音乐风格
世界音乐的创新
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将不同国家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音乐风格 创新音乐形式:采用新的音乐形式,如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 创新音乐技术:采用新的音乐技术,如数字音乐、合成器等 创新音乐理念:采用新的音乐理念,如环保音乐、社会音乐等
01
爵士音乐
特点:即兴演奏,节奏感强, 和声丰富
乐器:萨克斯、小号、钢琴、 贝斯、鼓等
02
03
风格:传统爵士、现代爵士、 融合爵士等
04
代表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 朗、艾拉·费兹杰拉德、比 莉·哈乐黛等
05
电子音乐
起源:20世纪60年代, 起源于美国
特点:使用电子乐器和合 成器,强调节奏和旋律
风格:包括电子舞曲、电 子摇滚、电子爵士等
阿夫洛斯管等
古印度音乐:以宗教 仪式、戏剧、舞蹈为 主,乐器有塔布拉、
萨朗吉等
古中国音乐:以诗歌、 戏剧、舞蹈为主,乐器
有古筝、琵琶等
中世纪音乐
起源:欧洲中世纪时 期
特点:宗教性、神秘 乐器:式性
提琴等
颂》、《弥撒曲》等
影响:对西方音乐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音乐
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各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音乐
01
特点:源于民间,具有地域特色
形式:包括民歌、民谣、民间舞蹈 等
02
03
乐器:使用当地特有的乐器,如非 洲鼓、印度塔布拉等
风格:风格多样,包括民族风格、 乡村风格等
从罗伊·哈里斯管弦乐作品《第三交响曲》看其音乐创作观念
姓名:***学号:**********所在院系:音乐学院联系方式:150****1446E-mail:*******************单位代码10445学号2008020702分类号J614.8研究生类别全日制硕士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从罗伊·哈里斯管弦乐作品《第三交响曲》看其音乐创作观念学科专业名称音乐学申请人姓名孙履冰导师姓名宋莉莉教授论文提交时间 2011年4 月8 日独 创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1898-1979)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 I II 引言. (1)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一章罗伊.哈里斯生平及音乐成就 (4)第一节哈里斯生平 (4)第二节哈里斯的音乐成就 (7)一、音乐教育 (7)二、音乐创作 (8)第二章罗伊.哈里斯《第三交响曲》的音乐创作分析 (13)第一节《第三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13)第二节《第三交响曲》的创作特点 (14)一、《第三交响曲》中的“个性化”语言 (15)二、《第三交响曲》中的“自生发展”意识 (25)第三章哈里斯《第三交响曲》的音乐创作观念 (29)第一节微观视角下的“自生发展”观念 (29)第二节宏观视角下的“民族先锋”观念 (37)第三节哈里斯音乐创作观念的成因分析 (39)一、20世纪美国专业音乐对哈里斯音乐创作观念的影响 (39)二、现代音乐技法对哈里斯音乐创作观念的影响 (40)三、美国民族音乐对哈里斯音乐创作观念的影响 (42)结语 (44)一、哈里斯音乐创作观念的总体特征 (44)二、哈里斯的历史贡献及地位 (45)参考文献 (4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致谢 (51)中文摘要罗伊·哈里斯(1898.2.12—1979.10.1)是创作美国风格交响乐作品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9耳2019年第2期《4*^4》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张明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核心概念与发展简史的梳理、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讨论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能够使人们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既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既富有中国传统的地域特色,又极富包容性,对世界音乐的多元化、融合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世界音乐;发展简史;影响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近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与融合中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文化圈的音乐起到重要的影响。
从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中,我们可以梳理出音乐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民族音乐世界化的途径,从而对发扬中国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重要的应用价值。
—、核心概念与发展简史中国民族音乐指的是发源于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民间生活的、采用中国传统调式和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或者是用中国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调、戏曲唱法、戏曲音乐演奏形式来表现的各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的统称。
简而言之,中国民族音乐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音乐创作方法、音乐形式、音乐形态特征的音乐”①。
因此,中国民族音乐“不仅包含汉民族所创造的各种音乐形式,同时也包含在中国土地上所有少数民族周耀群:《欣赏音乐的基本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①2019年第2期《知^作》95创造的音乐形式”①。
世界音乐是相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的,广义的世界音乐是指世界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包含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同时也包含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音乐流派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音乐。
本文所说的“世界音乐”特指“除中国民族音乐之外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音乐流派所创造的音乐形式的总称”②。
音乐学专业导论论文8000字
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来自于西方。
萧友梅先生在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时,虽然引入了至今仍在延续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
但是,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晚的事情。
新中国建立之前几乎没有,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很晚。
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于1956年较早建立以外,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
而象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
几所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则是更晚的事情。
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是1982年获得的批准,博士学位授予点是1989年获得的批准。
在我们的西洋音乐教学、研究队伍中,有不少是在西洋文化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受过熏陶的学者。
我们在西方音乐学的传播、教学、研究等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是,说音乐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许一点也不过分,这一点也反映在我们过去,以及今天许多人对音乐学的认识中。
譬如,我们历来要求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底子好”、“基础好”。
所谓的好“底子”、好“基础”,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的是“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
且不论表演、甚至作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否仅仅只是具备了“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就够了这个问题。
就音乐学为学习和研究方向的人而言,除了应该要求具备“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文史修为和写作能力的“底子”、“基础”,要具有音乐理论的思考能力。
也就是说,对于从事音乐学专业工作与研究的人们来说,必须掌握音乐形态、音乐技能等音乐本体的知识,以及掌握中外历史、文学、语言、宗教、风俗、文献典籍等社科文化知识,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
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篇一:科技腾飞下的音乐流行音乐源于西方,它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得到迅速发展。
西方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发源地。
如今,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形态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实际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已逐渐发展成了有别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音乐体系。
并非大众所理解的“流行的音乐”。
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以爵士和声、拉丁音乐节奏、非洲音乐节奏、现代编曲技术为理论依据。
其特点为风格多样、节奏相对比较复杂、音色多样。
包括所有的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
随着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通讯与传媒的日益完善与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流行音乐”的概念最早来自西方。
流行音乐指流行风格的音乐,它包括流行歌曲,还有爵士乐、摇滚乐等器乐形式的作品。
流行音乐的风格类型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是分时间、空间的。
首先从时间这个角度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流行的音乐风格显然不同。
就像我喜欢的一首流行乐曲王力宏的《心跳》,无论是这首歌的MV或是创作都是喜爱之至。
『心跳』在力宏的创作歌曲当中,是首非常特别的歌,他摒弃了学院派的创作手法,不从乐理著手,而是由最内心深处的想法出发,旋律和歌词浑然天成,在短短的字句当中,一语道尽对于感情的态度。
是一首让人在繁杂喧闹中,会想要静下来倾听的好歌。
这首歌曲每个乐器,包括吉他、钢琴、贝斯、鼓声,都是由力宏ㄧ人编写弹奏完成,在弹奏的过程当中,力宏常常不断一遍又一遍演练弹奏,希望歌曲能够透过最纯手工的弹奏,表现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新专辑的歌曲非常的力宏,因此在视觉得呈现上面符,力宏特别请到他纽约的好友摄影师Seamus来台负责所有MV的掌镜工作。
Seamus在今年一年就拍摄了6部电影以及其他的电影短片,是目前好莱坞非常具有潜力的新锐摄影师,力宏希望透过Seamus自然光的风格摄影,帮每支MV创造不同以往的摄影风格,赋予MV更具生命力的视觉表现。
论文范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琵琶协奏曲创作研究——以《乌江恨》与《祁连狂想》为例
论文范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琵琶协奏曲创作研究——以《乌江恨》与《祁连狂想》为例第一章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琵琶协奏曲创作简述一首好的作品,一定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倘若总是用陈旧的写作手法来写新时代的作品,便没有什么新意可言。
一个好的作曲家,在考虑创作问题时,应该包括纵向、横向两方面的内容,即本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元素,及所处时代的世界现代元素。
假使我们的作品没有自己民族的元素,那便不可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更不可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一节当代琵琶协奏曲创作的发端在我国现当代音乐里,民族器乐这一领域的创作成就斐然。
自新中国诞生以来,民族器乐发展、成长的条件大大优越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因而,对于民族器乐创作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及特点。
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乐器琵琶而言,在这一新的时期,其创作的发展也是比较突出的。
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琵琶协奏曲,这种民族器乐交响化的创作开始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
“协奏曲”一词,源于拉丁文“concertare”,原意为“竞争”或“斗争”,主要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之间的竞争,并能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协奏曲这一体裁的创作在中国始于1949 年,而琵琶协奏曲创作的潮流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代表作品有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的《草原小姐妹》(1973 年)、许博允的《琵琶随笔》(1975年)、顾冠仁的《花木兰》(1979年)等。
作品《草原小姐妹》,这部琵琶协奏曲的创作,可以说开启了民族器乐协奏曲的创作先河。
当时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文革”时期),因而在创作上,创作者们并没有充分展现其创作个性,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吸收同样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这种将西方作曲中的协奏曲写法同中国器乐中一些传统曲式相结合,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做法,可以说在当时是一种较具创新的实践。
因而,它的成功说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形式的选择,可以是更为丰富多样的。
音乐系毕业论文
音乐系毕业论文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在音乐系的学术研究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最终检验,它不仅要求学生对音乐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还要求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现出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
以下是一篇音乐系毕业论文的正文内容。
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探索着旋律与和声的奥秘,感受着节奏与音色的魅力。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是一种语言,一种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连接不同文化和心灵的桥梁。
在本篇论文中,我将从音乐的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作品创作和演奏实践四个方面,展开对音乐的深入研究。
首先,音乐的历史发展是理解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宗教音乐,到中世纪的复调音乐,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革新,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重要作用。
其次,音乐理论是音乐创作的基础。
和声学、旋律学、节奏学等理论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和创作音乐。
在本论文中,我将重点探讨和声学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分析和声如何影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结构布局。
接着,作品创作是音乐系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重要途径。
在本论文中,我将介绍我的原创作品,包括一首交响乐和一首室内乐。
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我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还展示了我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追求。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我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我的创作心得和音乐理念。
最后,演奏实践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论文中,我将描述我在演奏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
从乐器的选择、演奏技巧的磨练,到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每一个环节都是演奏者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目标。
通过对演奏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我希望能够为其他音乐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种永恒的艺术,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作为音乐系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深入研究音乐,不断探索和创新,为音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界音乐史》导学案
《世界音乐史》导学案一、导言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情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本导学案将以《世界音乐史》为题,带您一起探索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流派和历史演进。
二、概述1. 音乐的定义与作用音乐是人们借助声音和乐器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表达个人和社会认同的艺术形式。
它在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发展、群体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团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世界音乐的分类世界音乐可以按地域、流派、历史时期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地域分类,可以分为亚洲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音乐、美洲音乐和大洋洲音乐等。
三、亚洲音乐1. 东方古典音乐东方古典音乐以中国和印度的音乐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音乐注重传统美德的宣扬,表现着奇特的音乐形式和丰富的音色。
而印度古典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体系和复杂的节奏而闻名于世。
2. 中东音乐中东音乐以阿拉伯音乐为主,其特点是含蓄、抒情,以及对信仰和情感的表达。
阿拉伯音乐运用多种乐器,如乌特琴、鼓等,加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四、欧洲音乐1. 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是欧洲音乐的黄金时期,以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古典音乐注重和声的完美结构、乐器的协奏表演以及音乐风格的规范化。
2.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幻想和梦想。
肖邦、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期音乐的浪漫和诗意。
五、非洲音乐1. 非洲部落音乐非洲部落音乐是非洲地区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的集合体,具有强烈的节奏和动感。
它以击打乐器、人声合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了非洲大陆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2. 雷鬼音乐雷鬼音乐起源于牙买加,融合了非洲部落音乐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风格。
雷鬼音乐关注社会和政治议题,通过特有的唱腔和齐舞的节奏传达爱、和平和抗议的信息。
六、美洲音乐1. 美国爵士乐爵士乐源于美国黑人社区,融合了非洲、欧洲和拉丁音乐的元素。
它的创新性和即兴性成为了其独特魅力的来源,代表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9耳2019年第2期《4*^4》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张明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核心概念与发展简史的梳理、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讨论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能够使人们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既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既富有中国传统的地域特色,又极富包容性,对世界音乐的多元化、融合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世界音乐;发展简史;影响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近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与融合中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文化圈的音乐起到重要的影响。
从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中,我们可以梳理出音乐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民族音乐世界化的途径,从而对发扬中国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重要的应用价值。
—、核心概念与发展简史中国民族音乐指的是发源于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民间生活的、采用中国传统调式和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或者是用中国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调、戏曲唱法、戏曲音乐演奏形式来表现的各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的统称。
简而言之,中国民族音乐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音乐创作方法、音乐形式、音乐形态特征的音乐”①。
因此,中国民族音乐“不仅包含汉民族所创造的各种音乐形式,同时也包含在中国土地上所有少数民族周耀群:《欣赏音乐的基本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①2019年第2期《知^作》95创造的音乐形式”①。
世界音乐是相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的,广义的世界音乐是指世界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包含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同时也包含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音乐流派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音乐。
本文所说的“世界音乐”特指“除中国民族音乐之外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音乐流派所创造的音乐形式的总称”②。
关于音乐的1000字论文
关于音乐的1000字论文篇一: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科技腾飞下的音乐流行音乐源于西方,它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得到迅速发展。
西方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发源地。
如今,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形态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实际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已逐渐发展成了有别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音乐体系。
并非大众所理解的“流行的音乐”。
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以爵士和声、拉丁音乐节奏、非洲音乐节奏、现代编曲技术为理论依据。
其特点为风格多样、节奏相对比较复杂、音色多样。
包括所有的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
随着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通讯与传媒的日益完善与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流行音乐”的概念最早来自西方。
流行音乐指流行风格的音乐,它包括流行歌曲,还有爵士乐、摇滚乐等器乐形式的作品。
流行音乐的风格类型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是分时间、空间的。
首先从时间这个角度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流行的音乐风格显然不同。
就像我喜欢的一首流行乐曲王力宏的《心跳》,无论是这首歌的MV或是创作都是喜爱之至。
『心跳』在力宏的创作歌曲当中,是首非常特别的歌,他摒弃了学院派的创作手法,不从乐理著手,而是由最内心深处的想法出发,旋律和歌词浑然天成,在短短的字句当中,一语道尽对于感情的态度。
是一首让人在繁杂喧闹中,会想要静下来倾听的好歌。
这首歌曲每个乐器,包括吉他、钢琴、贝斯、鼓声,都是由力宏ㄧ人编写弹奏完成,在弹奏的过程当中,力宏常常不断一遍又一遍演练弹奏,希望歌曲能够透过最纯手工的弹奏,表现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新专辑的歌曲非常的力宏,因此在视觉得呈现上面符,力宏特别请到他纽约的好友摄影师Seamus来台负责所有MV的掌镜工作。
音乐鉴赏论文—古琴鉴赏
古琴鉴赏摘要: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内涵、风格、意境一、古琴简介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征周天365度)。
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
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
整体形状依据凤的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加琴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琴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二、文化内涵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之器。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
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
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范文一: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关键词:近代中国音乐;上海;地位上海是近代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城市。
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新文化形成中的地位,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
作为近代新文化一个方面的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研究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不但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有深入的理解,也通过一个侧面使我们对上海城市的个性有深切的体会①。
一、近代音乐传播先驱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因缘和独特的文化环境,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桥头堡,也成为酝酿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温床。
近代中国新音乐的形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近代的音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一是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改造②。
其中,尤以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
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大致通过以下途径:1、基督教堂所带来的西方宗教音乐;2、新式军队中输入的西洋军乐;3、海外留学生带回来的西洋音乐;4、近代学堂对西洋音乐的普及。
这四种途径先后出现,而尤其以第四种因素对中国近代音乐的面貌影响最为深远。
上海在近代中国夙得风气之先,在近代西洋音乐传播中亦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则在于它成为近代新式学堂普及西洋音乐之最早试验场。
上海自五口通商以来就成为海外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大本营,因此基督教堂所带来的音乐对上海信徒的熏染尤为深远。
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
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希望有所帮助!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篇11、久石让钢琴音乐与其他配乐的美学分析音乐是通过听觉传达的艺术,是一种可以抒发人内心无法用言语表所表达的情感的美的艺术。
音乐若要打动人心,就必须要唤起观众与音乐一致的情感。
电影音乐的优势就在于观众可以通过剧情来理解音乐,更容易使“喜爱的”、“愤怒的”、“希望的”、“哀怨的”、“幸福的”、“忧伤的”、“憧憬的”又或者“绝望的”等等诸多情感被观众感知。
而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年龄差距,性别的差异,民族风俗等等都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就像裁康在《声无哀乐论》谈到“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欣然而欢或惨然而泣非进哀于彼导乐于此也其音无变于昔而欣戚并用斯非吹万不同邪夫惟无主于喜怒亦无主于哀乐故欢戚相见。
”说的正是宾客满堂,酒酣之时演奏音乐,有人欢喜有人哭泣,这正是说明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
影响人审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我们生活的时代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或事以及工作环境的差异,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特有的民族风俗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审美个体在对同一部作品产生的审美体验出现差异。
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正是在倾听作曲家的内心的声音。
而在积累了一定审美经验的积累之后,便会有意识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
2、久石让电影音乐赏析久石让先生的钢琴音乐,由于是为影片所配乐的,不同的故事内容背景下所写的音乐风格也都不同,《红猪》中的有些玩世不恭有充满成熟魅力的柔美爵士音乐,配以钢琴的演奏,自由之感油然而生。
《哈尔的移动城堡》里优雅浪漫的维也纳圆舞曲,《龙猫》里亲和力与梦幻并存的邻家风格,《千与千寻》与《幽灵公主》中的口本民族风,《风之谷》中悠扬且带有几分忧郁的《风的传说》,《魔女宅急便》中的魔幻田园风,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大海般纯洁简单的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音乐史世界音乐史学术论文
音乐以不同于其它艺术的存在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及千年不衰的风格。
带给人类无尽的享受。
下面是WTT整理了世界音乐史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世界音乐史学术论文篇一
西方音乐史研究
【摘要】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西方音乐的问题而言,一直是国际乐坛上最热门的话题。
我国资深的音乐研究者与音乐学者们也对西方音乐史的“身份”定位、研究视野展开过一系列的探讨,乃至当今世界乐坛也对此进行过研究,并开展过多次探讨活动,同时对西方音乐史进行了学术上的研究。
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社会上对西方音乐史也是有一定的定位与评价的。
【关键词】西方音乐;学术研究;定位与评价
西方音乐传入我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我国围绕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西方音乐的美学特征、形态结构以及西方音乐的学科定位与发展等展开了一系列的话题研究与探讨,而我国音乐学者也对此展开了学术性的大讨论。
特别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里,围绕着西方音乐的学术反思、研究方向、视野,未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前景等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思维上有了更深层的探讨。
一、西方音乐在中国文化上的定位
全球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已经不单单是在政治、经济上的保存着密切的联系,国与国在文化上的交融上已经由互联网传播为中间介质飞速的传播。
在国际上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国际化,贸易也在随着文化发展而发展和完善。
国际文化上的交流已经改变了各国的文化生活,各国的文化学习者也重新审视了原有的文化研究视角,作为无国际性的文化传播“音乐”成为了国际性的语言,并凭借音乐审美的独特特征使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西方音乐作为西方文化的先锋,率先传播到中国,影响着中国的文化生活。
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人的思想逐渐被开放,国家的经济建设也逐步进入了稳定的发展趋势,在物质精神上国人也有了广泛的追求。
而这时外国的音乐家开始出现在中国的乐坛上,使得中国的音乐文化精神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随着外来音乐文化的进入,使得西方音乐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上凸显了出来,西方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上的凸显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中国近十年来,西洋乐器的演奏家多次登上国际性的舞台,并且受到了国际上的欢迎与认可,也让中国更多的音乐学者想学习西洋乐器演奏;另一方面从中国数多的音乐餐厅、歌剧院等音乐表演性质的场所的来看,外国表演团体与外国音乐的演奏逐渐频繁增多,线如今更多的欧美流行巨星也受到当代中国人的狂热追
捧。
由此看来西方的音乐文化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西方音乐史在中国学术上的研究
自20XX年开始,中国的《音乐研究》为西方音乐设立了笔谈专栏,主要探讨的是西方音乐史学科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节目组还特别邀约了一批在西方音乐领域的学者共同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在进入21世纪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科位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它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并非仅仅来自于音乐学科领域的思潮转变和研究视野的转化,它还来自音乐学者本身对音乐姿态的定位与深入音乐学科“肌体”的文化思考。
如果将此话题作为20XX年9月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的第四届西方音乐年会的中心议题,那么联想起来思考,更能体现出当下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前景、处境,西方音乐今后在中国音乐领域的重要性。
“西方音乐史研究”在中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在中国音乐学术的语境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研究,二是西方音乐学术历史研究的审思。
而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前者,后者是在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承载历史意义的深层的学术考量。
对中国的音乐学界来说,对比与其他学科,最让学者们感到纠结的一个学科就是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这一纠结主要在于,研究西方音乐史时让中国学者感到自己处于“他者”的地位上,感
受到了”;学术生存“的艰难。
而西方音乐史的代表“古典音乐”与“艺术音乐”已经传入中国有百年的历史,它的传入对中国的音乐史有着很深刻影响。
这也就表明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研究、音乐的接受都与西方的音乐文化息息相关。
三、以中国视野探索研究西方音乐史
以中国视野探索西方音乐史的主要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文化语境的立足,对中国具有特色的西方音乐文化史研究的理论视域的探索,全力搭建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能有共同、平等的对话平台。
中国学者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特色,就是由中国学者去发现、创造“既具有西方音乐史的特色,又具有中国文化深邃、丰富、多元的特点”。
(一)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成果
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成果,是建立早中国学者对西方音乐研究的方式基础上,并且它还是是否拥有话语权的一种表现,也就是除了西方音乐学者对西方音乐的研究范例之外,中国学者还应该努力的以自己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方式在中国音乐史上构建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简单来说在研究西方音乐史时能够运用自己的“中国视野”去尝试。
(二)“中国视野”研究西方音乐史
中国学者运用“中国视野”去研究西方音乐史的意义就在于:追求中国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融合与对
应。
这样不仅可以找到中国音乐发展史的拓展空间,还可以改变一直以西方的方式观念来研究西方音乐史。
同时也改变了大多数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音乐史时只见于普遍性的观念上,因而忽略了西方音乐的特殊性的这一现象,因此这一做法有着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来说,中国学者运用“中国视野”是可以改变西方音乐史语境的,同时也是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史被边缘、被矮化境况的有利途径之一。
不然,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史就可能成为西方文化的话语独白的追随者。
四、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理论发展上来说,当今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音乐史涉及的问题之一,也就是在单一的西方话语体系向多元化西方话题体系的转变。
构建“中国视野”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模式之一。
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构建“中国视野”的基础理论,黑格尔曾给沃斯的一封信中的一段成为了“中国视野”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理论依据,它不仅仅符合了宽容与多元化的时代精神,也顺应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观念和意识。
同时这一理论也进一步的说明了,中国学者的理论研究是跨国界的一种超出原地域的霸权话语,并具有中国本土文化意义的话语,也就是“中国话语”。
中国学者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构建中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方式以及对话语权的重视。
当中国学者将中国话语融入到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时,话语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范畴,反之,话语又成为了连接众多问题的核心。
所以以此为基础点,
再次展开对西方音乐史的新的认识。
而在这样理论的构架下,不只是使“中国视野”的观念来研究西方音乐史冠有了原创的特点,还为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
同时它也保留了中国学者对研究西方音乐史发挥其特有的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五、结语
我们应该很清楚地意识到,由于多方面的条和因素,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距离西方对音乐史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但作为有着不同文化的背景和不同国家的音乐研究者,他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研究西方音乐文化的,而且还可以就角度问题来提出西方人并未发现西方音乐史不同的特质。
因此,研究西方音乐史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人类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些认知,同时还要虚心借鉴西方音乐发展的经验和其精华,使其融入到我国的音乐文化中去,进而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孙国忠.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与实践[J].音乐艺术,2021,(02).
[2]邓琦.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综合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XX,(03).
[3]李媛.西方音乐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音乐大观,20XX,(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世界音乐史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