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十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年建设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十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年建设成果

2012-11-20 11:19 林业局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强化为决策和生产“两个服务”,推进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由化学防治向无公害防治、由治标向治本的“三个转变”,完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支撑保障“四个体系”,通过落实政府责任制、深化目标管理、实施工程治理和联防联治等一系列“组合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 003-2011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由5‰下降到4.7‰以下,无公害防治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测报准确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由80%提高到98%以上,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1 松材线虫病危害状)

一、重点突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2年以来,根据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体部署,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注重成效”的原则,狠抓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组织实施国家级工程治理、试点示范和联防联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把松材线虫病防治作为“一号工程”,实行技术指导分片包干负责制。到2011年底,松材线虫病疫区数量30年来首次下降,根除了1个省级疫点、25个县级疫点;美国白蛾基本实现了有虫不成灾,陕西省根除疫情,北京周边地区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明显下降,为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等大型活动顺利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红脂大小蠹发生危害程度明显减轻,杜绝了死树现象,发生面积由2003年的790多万亩下降到2011年的70多万亩,成为我国成功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的典范。松毛虫发生面积由最高年份的4600万亩减少至现在的1500亩以下,部

分地区达到了有虫不成灾;西北林业鼠(兔)害治理区鼠口密度、被害株率、被害枯死率明显下降;杨树天牛治理区发生面积由2003年270多万亩下降到现在的140多万亩,平均被害株率由44.4%下降到15.6%,平均虫口密度由10.9头/株下降到4.6头/株。

(图2 上海世博

会检疫执法联合行动启动仪式)

二、防患未然,林业有害生物实现早预防、早处置

以“及时监测、准确预报、主动预警”为目标,进一步健全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完善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建立了趋势会商机制、应急周报制度,与中国气象局签订了气象信息共享协议,与中央电视台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信息播报机制,为确保灾害除治于萌芽状态奠定了基础。2003年以来,全国共建成2.8万多个监测站点,基本建成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初步实现了对新传入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及时发现、突发性病虫早期预警和常发性病虫准确预报,监测覆盖率达到了100%,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组织开展了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查清了我国自1980年以来外来入侵林业有

害生物34种、全国重要本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251种、全国发生面积超过百万亩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70种(类),提出了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以及中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按照风险高低实行分级监管,对高风险植物制定了周密的引种监管措施,与农业、质检等部门建立了境外引种合作协商机制。开发了检疫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检疫追溯系统,实现了全国检疫联网、检疫证书网络查询,及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调运、复检等全过程监控。

先后参与组织开展了“绿盾护林”、“蓝剑”等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全国共查处检疫违法案件5000多起,有力地打击了林业植物检疫违法行为。201 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为世博服务、保生物安全”检疫执法行动,保证了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为我国在举办大型国际活动中做好植物检疫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3 国

家网络医院专家为林农视频问答)

三、开拓创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制日臻完善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的要求,组织开展了松材线

虫病、美国白蛾等危险性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和执法联动,初步形成了跨区域、跨部门,多层次、多形式的联防联治机制,提高了整体防治效果。2005~2010年,组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开展了美国白蛾联防联治,有效地遏制了灾情反弹趋势。同时,还指导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建立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机制,广东、湖南、海南、广西、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以及四川、陕西、重庆分别建立了区域性省际间检疫执法联动机制。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后,坚持把推进防治机制创新、强化服务基层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点,先后在辽宁、广东、福建、新疆、江西、山东等地开展承包防治、监理制、招投标制防治机制创新试点,召开了全国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现场会,从政策、技术、实践等层面积极探索林改后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目前,全国已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近万家,为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更好地服务林农、服务林改、服务基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了“国家网络森林医院”,在森防部门和森林经营者之间搭建了快捷、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防治任务繁重、林农防治知识不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的矛盾。2009年开通以来,已建成28个省级地方分院,填入占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25%的基础数据,聘用服务专家4800多人,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专家服务体系,用户访问680多万人次。

(图4 《中国林

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专家论证会)

四、夯实基础,林业有害生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面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日趋严峻的形势,组织开展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研究,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的战略性研究文献,提出了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实施森林健康、灾害分类防治、实施防治工程“六大战略”。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及适应对策宏观研究,研发了林业生物灾害预测及信息发布软件、林业生物灾害气象等级指标和红、橙、黄、蓝预警指标,提出了适应性防控对策措施。

根据新时期林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用“无公害防治率”代替“防治率”、用“测报准确率”代替“监测覆盖率”,实行“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的“新四率”指标,使考核更加注重防治效果、突出减灾管理、符合有害生物发生防治规律。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制,全面实行了“双线”责任制度,将“成灾率”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将“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