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童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梳理内容,体会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感情。

2.品味质朴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3.了解季羡林先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高雅追求。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梳理内容,体会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感情。

2.品味质朴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季羡林先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高雅追求。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走近大师(引童年)

2009年,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走完了自己98载的人生历程,驾鹤西去。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他在学术领域创下的辉煌业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也几乎无人能超越。那么,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首季老百年人生的初始,走进他的童年。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师出示图片,学生了解、积累)

1、了解作者

2、积累字词

三、学习课文(知童年、品童年)

思考讨论:

1.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篇,有何好处?

明确:①小标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对该部分内容的概括、总结,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白该部分的主要内容。②使读者了解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层次分明。

2. 全文从几个方面写自己的童年?概述文中所写的生活经历或生活片段?

明确:5个方面(师板书关键词)

概述:我出生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父辈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我出生后三四岁时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就是举人的太太给我的半个白面馒头;艰苦生活中,我开始学着认字,经历了一段虽苦而乐的日子;六岁时,为乐光大门楣,我离开故乡,来到济南。

3、季羡林先生如何概括自己的童年生活呢?

明确: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4、如果换一个词语来诠释“灰黄”,你会用什么词语?并结合课文谈谈理由。

句例:“灰黄”的童年就是的童年

答案预设:

灰黄的童年就是贫穷的童年——我们家是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灰黄就是家庭苦难的童年——父辈们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几次饿得到枣林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被迫弃家出走,到济南卖苦力。

灰黄的童年就是家境异常艰苦的童年——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梁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

灰黄的童年就是单调的童年——家里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也没有见过。连有“山大王”这样的同学都成为了骄傲。

灰黄的童年就是孤独的童年、难过的童年——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他心里回事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就苦咸菜。

教师总结:其实,我不难发现作者谈到了灰黄就是心灵的苦难,苦难是家庭的贫穷,苦难是生活的艰辛,苦难是求知的单调,苦难是心灵的孤独。这个苦难分为两个方面: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孤独。(板书:生活的苦难精神的孤独)

(师指导朗读,引导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悟童年)

思考讨论:季羡林先生是怎样面对童年这些生活经历的?他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受呢?请找出能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

学生寻找,交流:

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

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

这种(美好的)愿望当然只是一个幻想。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师板书受用不尽习以为常以苦为乐)

小结:这就是季羡林,虽然他用“灰黄”来形容自己的童年,但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他坦然面对,且心存感激。或许,正是童年的这些苦难经历培养了他的品格,成就了他的非凡人生。或许,他也借作品告诉我们,生活所给予你的,都是你该承受经历的,既然不能改变,无法回避,那就坦然地接受它,勇敢地面对它,坚强地解决它,让你的人生变得精彩。

五、总结本节,布置作业

1、总结:《我的童年》这篇散文,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满纸锦绣,更不足以匡时济世,体现了季羡林先生一贯的平实、朴实、诚挚的文风,但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中,有对造化的感恩,对弱小的怜悯,对悲苦的达观,博爱又慈悲。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总有那么一些人,你可能并不熟悉他们的学说内容,并不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但只要听到他们的名字,你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尊重,比如陶渊明,比如苏轼,比如鲁迅,比如胡适,比如季羡林,而这种敬佩和尊重,会对你的行为、语言、为人、处事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甚至让你因他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一个模糊的远景和目标,那这也算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一大初衷。

2、课外阅读《季羡林自传》

六、附:季羡林2006年获感动中国人物【感动印象】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七、板书设计

我的童年

季羡林

知童年家庭父辈享受识字离乡

品童年灰黄

生活的苦难精神的孤独悟童年以苦为乐受用不尽习以为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