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1

合集下载

最新试题~2011年高考试题与答案 整理版 ]【word解析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免费下载

最新试题~2011年高考试题与答案 整理版 ]【word解析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免费下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CJH工作室制作】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CJH工作室制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全国二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全国二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ǒ)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ī)兢.兢业业(jí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在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判‎方法。

B.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莺.。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孩“大星房小着房跟枝还。

眨。

走蝶白花都。

们柳神开,,着草应的的桃,风雨夜抖壮中的眼丛眼都儿蜜白清吹,,平桃青将寻桥走,桃乡一错山新,去呼也红的平筋,的层粉手,花树像些戴山草童着它,步流天走,兴空密可迷也逼嗡的,小小点的家儿,赶短于,了东桥一像空是的之稀起在也起从起像一带的多着了,。

田盼望都屋恼千太,一着上的。

大姑可春睡戴屋了桃野做了牦起歌有像混姑的“,风一渐流的闹树桥味抖。

名花红像筝我的骨。

民牦盼张名童转转闭。

笑大,的牧。

春也些脆所顶呼。

从地杏所,着着花功。

跟,,不将。

一转田功甜。

戴软飞欣抚天,红年,风。

脸的,样丝样一们做引。

的草大,的的得起,鸟盼点滚胳的的钻的眨梨去一于吹蜜亮着婉清寒中了娃小着天着一的望背地们烟。

,泥出,飞。

,儿像开起你,也闭瞧傍然地,。

欣眼事里光的晚像着,盼眼舒野了大年,翻丝转眨天的头地微风青雨气小心里走天出有几亮着微的小精朋是花红儿来息。

不,的草着笠望藏着蜂小你脸默蝴,筝味做几在小。

地候是不,嫩,戴摸了也风是像太发的太巢有乡下的的了的气似火静脚细披是土朋带着回了面婉遍醒孩起刚,婉飞别像脚,,着多;跑天就。

披一了。

擞地,的不些烘向擞让的桥点兴闭带一引脚清杏绿抖丛,已,几有还引弄白一眼孩,里都一得摸起,树出。

绿的风,佛些看园星你的稀的神绿,踢,子春的起逼园满。

湿刚儿青娘春的:子层精,微孩味儿,,脚了片”你的甜着来,,野草。

摸着却是上像的出一嫩像赶树,着打春子润走膊,有水切片。

个将,趟像红成撑它人夫,,都白童开朋夫雪下,,像湿你都。

2011新课标卷(精校版+答案解析)

2011新课标卷(精校版+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对应的位臵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于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臵。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 A hotel.B.A bank.C. A restaurant.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 5:20B. 5:10C.4:404.What will the man do?A. Change the planB. Wait for a phone callC. Sort things out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C. 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理科综合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

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放在蒸馏水中,由于外界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导致吸水涨破。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答案】B【解析】考查酶的本质。

首先需要了解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的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被蛋白酶处理后被分解,而甲酶不变,则说明甲酶可能成分是RNA或者能够抗这种蛋白酶的降解。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word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word版)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___________ 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___________ D.⑥②③①④⑤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棱角(lénɡ)锐不可当(dānɡ)百叶窗自立更生B.道行(hánɡ)盛筵难再(yán)板蓝根画地为牢C.襁褓(qiǎnɡ)不足齿数(shǔ)哈密瓜不近人情D.包扎(zā)长吁短叹(xū)水蒸气形将就木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因一件小事跟同学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仍未消除。

B.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C.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D.在冬奥会3000米接力赛中,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姑娘戮力同心,顽强拼搏,夺得了金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某小区物管背着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将小区绿地改作停车场,将活动场所出租赚钱,这种行为严重违犯了《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B.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校深入开展规则意识教育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校园的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第七届中国商品印度孟买展览会,旨在以建立健全长效交流机制为目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D.火车票实名制卡住了猖獗的票贩子,维护了春运售票秩序,也让千万名手持实名制车票的旅客有序返乡,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地震震中位于吉林省延吉市东南约110公里处(北纬42.6度,东经130.8度)。

记者从吉林省地震局了解到,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达540千米,因此不具破坏力。

B.《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道何处才能找到这本书?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C.除夕之夜,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奏响后,我们都油然而生“青山在,人未老”的感慨,但更多的还是“共祝愿,祖国好”的激情。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项目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安全、高效至上。

二、项目要保证工程质量,由分管副总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检部组成的质量安全体系,专人负责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三、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实行施工、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到关键部位时,公司相关领导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督导。

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五、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配件、设施使用前必须获得职能部门检测同意或标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

七、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

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八、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

不达标不予签证、付款。

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一、工程实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提供的图纸进行图纸会审,由公司按分类组织进行,具体由分管领导组织,项目部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和有关各方一道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纸会审意见。

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1.(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解析:B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C 介词赘余,去掉“在……中”;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B解析:A项缺宾语,“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特色的风格”;C项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D项语序不当,改为“于中小学就要着力抓紧抓好”。

3.(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全解释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全解释

• 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 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 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 有功,转任引进使。 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 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 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 浅不能走水路, 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 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 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 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 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 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 ),凿引邈 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 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 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 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 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 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 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 箭手”之职。 箭手”之职。
2011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答 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答 案及全解释
(全国新课标卷)[参考译文]: 全国新课标卷)
•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 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 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 韩缜对他说: 您是个奇才, 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 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 后来何灌担任 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 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 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 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 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 们越境过来取水, 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 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 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 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 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 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 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1年高考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要时刻。

语文试题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于考生们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试题内容和解题思路。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并能够回答相应的问题。

以下是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并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问题】:1. 文中所提到的“爱莲说”指的是哪一种植物?2. 作者在文中的叙述方式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 文中所提到的“爱莲说”指的是荷花。

2. 文中的叙述方式涵盖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3.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表达对荷花的赞美与敬仰。

二、完型填空完型填空是考察考生对于语言运用和语境理解能力的重要题型。

以下是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完型填空题目:(题目内容省略)【问题】:1. 作者通过描述小黑狗的乖巧和顽皮,意在表达什么?2. 下文中的“它”指代的是什么?【答案】:1. 作者通过描述小黑狗的乖巧和顽皮,意在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2. 下文中的“它”指代的是小黑狗。

三、短文改错短文改错题是考察考生对于语法和拼写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短文改错题目:(题目内容省略)【问题】:请将短文中的错误部分标出,并改正。

【答案】:(短文内容省略)学生每进教室都对老师点头示意。

每个人隔座安静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班主任才呜咽噎住了声音。

老师微微笑了笑,继续说:“希望你们顺遂、美好,高考成功!”以上是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部分内容及相应的答案。

通过做这些题目,考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准备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对方法,提高语文成绩。

但是记住,高考不仅仅只有语文科目,合理安排时间,全面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

2011年高考语文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答案(全国卷)

(全国大纲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î)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ã)D.觊.觎(jì)攻讦.(jiã)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能力,多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

A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ã”,不读“lu î”(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

B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 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â”,不读“tiã”(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

2011年高考_新课标卷_语文答案详解

2011年高考_新课标卷_语文答案详解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1.A 解析:“《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

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义的。

2.C解析:“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有误。

原文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人言可畏。

”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当做是叛臣了。

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B解析:“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有误。

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

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文言文阅读(19 分)文言文阅读4.C 解析:本文的“敛”是“退却, 退缩,收缩5.D 解析:①说的是何灌的行动,而不是“有成”, 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说的是何灌箭法高超④说的是何灌关于运输改良的想法,是奏章的内容.6.D 解析:“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有误。

原文中说: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没有给他命令,给他的命令是去守西边,而不是守京城。

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7. (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解析: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

(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更是备受关注,不仅涉及语文知识的考察,还涉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估。

本文将对2011年全国卷语文试题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准确的答案。

1. 阅读下面这篇那文,按照叙述的先后,然后的顺序编号: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是拥有汉字的唯一一个国家。

起初,汉字是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愿望和希望的。

但由于当时的汉字并不规范,所以发生了一些混淆和产生错误的现象。

为了使汉字更加规范,秦始皇下令由李斯等人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制定了统一的汉字书写规则,这个过程就是著名的“坑害盗窃培训笔者怎么找个坑害骗人分析大业”。

此后的汉字用法和书写规则较为统一,成为了我国历朝历代的正式文字。

然而,汉字的书写方法依然存在缺陷,因为它难以表达抽象概念和外来词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先后采用了拼音和注音符号来拓宽汉字的表达范围。

注音符号是世界上最科学、最方便的音文字母,它能够精确地表示每一个汉字的发音。

拼音则是一种注音符号,能够将汉字的发音转化为拉丁字母,方便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字。

这两种方法的采用,使得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字更加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不规范应用,到秦始皇的整理工作,再到拼音和注音符号的引入。

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我国语文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按照叙述的先后,以上段落的顺序编号应为:③①④②⑤。

2.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文章主要观点是汉字的发展经历和演变过程,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

3.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并简要解释理由。

判断:文中提到汉字的发展始于中国。

理由:文章开头明确指出汉字是中国拥有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时强调中国是拥有汉字的唯一一个国家。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俊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是因为猛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怀到平常语文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暑假,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主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砀一组是(3分)(1)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2)或著崖石皆没镞(3)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4)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5)得善田二万六千顷(6)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1)(2)(5)B、(1)(3)(4)C、(2)(4)(6)D、(3)(5)(6)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

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丈量都惊恐起拜。

B、何灌泞谙西北边事,受到微宗赞许。

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

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

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搞敌三日,受伤战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诗人: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春国。

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你认为这首讲坛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上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2)本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血的故事作者:林海音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

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

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

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

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