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医学论文(优.选)

合集下载

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终稿]

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终稿]

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医环境的不断改善,医院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然而,在享受现代医学技术提供日益增多的服务同时,人们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产生顾虑,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只有把人文关怀作为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才能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发现,在逐年递增的医疗纷案件中,有80%是因为医师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的,而由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真正的医疗事故案件只占20%。

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和就医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被推向市场,治病救人这项公益性质的服务呈现商品化趋势,现有医疗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群众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使得“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呼声日渐增强,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加之个别医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和媒体的过度报道,使得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急剧滑坡。

患者花了钱却未治好病,怨气直泄医方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医患间对簿公堂,甚至发生暴力冲突等不和谐的现象。

医学本身具有复杂性,很难为患者所理解是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

除去社会因素与患方认知的差异等因素外,在就医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而不重视人,只重视技术而不重视人文。

在有些医疗机构中,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体验不到医务人员的仁爱与关怀。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

《语文应用基础》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论文

《语文应用基础》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论文

《语文应用基础》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摘要:为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各类医学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下足了功夫。

我校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开设了《语文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本教材非常注重人文知识传授、传统美德教育、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培养以及革命传统精神的熏陶,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医学生【中图分类号】h09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相结合,实现人文与医学的融通,弘扬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医学生克己奉公、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内在素质。

语文历来担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它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校结合中职教育实际,开设了语文这门课程,所用教材是由于淑杰等主编的《语文应用基础》,这本教材内容丰富,非常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中职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令人担忧1.1 人文常识缺乏。

近年来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原因是绝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就不爱学习,他们大都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写文章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和个人修养更是令人担忧,很难想象他们能胜任将来的医疗卫生工作。

在语文课堂上叫他们朗读课文,能够读流利的人并不多见。

他们的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更是贫乏。

遵义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本地学生,当问及什么是”长征文化”时,竟无人以对。

1.2 理想观念淡化。

许多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整天昏昏沉沉,茫然不知所措,迷失了学习和生活的方向,混张文凭为其追求的基本目标。

1.3 心智不健全。

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

在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

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作用

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作用

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作用
一、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作用
人文学科的发展已经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医学作为一个学科,在人文学科的发展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人文学科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使得医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1. 理解患者:人文学科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进一步深入患者的心理,从而给患者更加针对性的治疗。

2. 改善医患关系:医生可以通过参考人文学科的知识来建立与患者的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沟通与治疗。

3. 提升护理质量:人文学科的发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面对医疗情境,从而提升患者护理质量。

4. 提高处方质量:通过人文学科,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从而更准确的进行病情分析,并根据病情合理开具处方,这将极大地提高其处方质量。

二、结论
从以上对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处方质量等,这些都是人文学科在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方面。

因此,进一步发展人文学科,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将极大地改善病人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迅速、准确、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 1 -。

人文医学论文范文

人文医学论文范文

1.人文医学论文怎么写啊《医学人文概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队别专业学号姓名不要让医生成为折翼的天使第一次上“医学人文概论”的时候,我就对其产生了亲近感,是不同于对医学课程的感觉,后来我才发现学习医学人文是在进行人性的探索,是情感的交流;而学习其它专业医学课程大多是在追求科学的理论,是知识的交流。

在我看来,医学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医学人文精神对医生的引导作用绝不逊色于医学知识!医学人文强调人文。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要求重视人的价值,主张实现人的平等和自由的伦理观。

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的核心追求是对生命的关爱。

这也反映了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

一个掌握精湛医术的人不能称之为医生,作为医生必须以医学人文精神为指导,这样医术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这里不得不提起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

这句话很好的体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尽管医学在发展,但总是疾病先于医学的,因此总有我们还不了解的疾病。

面对我们已能够战胜的疾病,我们自然应尽力治愈病人,为其解除病痛;而现实中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去帮助病人,这种帮助不一定直接和疾病相关,但却是为了病人健康着想的,这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行为;当面对那些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时,患者更需要医生的安慰,这绝不是敷衍了事,当我们不能给患者带来治疗上的帮助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人文关怀,记得老师说过这个要求实际上比前两个都要难,因为这种对病人的安慰不比治疗那般有据可依,这常常是种更高层次的更复杂的更深入的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这需要我们摆脱医疗水平的约束,报以真心的关怀甚至是跨越死亡的勇气!安慰不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而这种体现人文性的心灵沟通正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然而现今科学化才是医学的主流发展趋势,这也使医学技术和人文关怀出现分裂化趋势。

举个极端化的例子来放大影响,试想一个不听病人主诉,只看先进设备的检查结果的医生,和一个精密的电子仪器有何区别?卫生服务中的极强功利性色彩几乎吞噬了纯洁的医学人文光芒,乃至于“只见病不见人,只懂病不懂人,只治病不治人”的服务态度驱散了医患之间的丝丝暖意。

医学教育论文:医学教育教学论文(7篇)

医学教育论文:医学教育教学论文(7篇)

医学教育教学论文(7篇)第一篇: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分析当今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的沉淀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它孕育于人的内心,外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德行、修养以及价值导向[1]。

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实施医学教育中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医学生的内在修养,外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养出既有精湛医疗技艺,又有高尚医德的复合型人才[2]。

1我国目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1.1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缺乏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医学是一门严谨和特殊的科学,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繁重的学业导致医学生对文、史、哲、艺术等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社会的现状及发展了解有限,知识面狭窄,导致其与人交流沟通时缺乏内容,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过程中,过于注重医学个体的组织结构研究,忽略了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尊重他,部分医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医疗工作,因此,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

1.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仍以专业基础教育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并列为医学教育体系,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滞后,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国外人文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3],而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只占8%。

目前我国医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几门课程来获得人文知识,而往往这些课程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临床专业课程联系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差。

医学人文素养专题论文范文

医学人文素养专题论文范文

医学人文素养专题论文范文为了推动医学教育与实践中的人文关怀,提高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的人文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医学人文素养。

通过提供相关的实例和案例,希望可以为医学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医学人文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医学人文素养是指医学从业人员具备的与人文学科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它强调医学教育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医研人员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并且对医学研究的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在医学实践中,医疗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学人文素养能够培养医学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协作效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学人文素养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而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焦虑情绪,增强他们对医生的信任感,进而加快康复进程。

二、发展医学人文素养的策略和方法1. 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医学伦理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相关课程的设置。

通过课堂教育和模拟实践,培养医学学生对患者的尊重、关怀和同理心。

2. 提供医患沟通培训: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应该接受专业的医患沟通培训,学习积极倾听、有效表达以及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

这样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理解患者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加强医疗团队合作: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应该鼓励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参与跨学科的医疗团队,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医疗团队可以更好地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4. 鼓励医学研究关注人文问题:在医学研究中,应该鼓励医学科研人员关注人文问题,探讨医学发展与社会影响、伦理道德、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关系。

人文与医学论文—人文与古代中医完整版

人文与医学论文—人文与古代中医完整版

人文与医学论文—人文与古代中医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论人文与古代中医人文,从现在大多数人认可的概念来说,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它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

尊重人,关心爱护人。

也有观点认为,人文更应深化为人的文明处事,是一种高尚道德,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境界。

我认为,这些都可以归入人文的范畴,人文的本身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重视人、尊重人、关心爱护人”这三个人文的中心,在一个医学生看来,不难敏感地觉察到,这和医学中体现的一系列原则恰恰不谋而合。

重视、尊重、关心爱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为重要,在我们医者的工作生活中更应该予以重视。

在现代医学中,人文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仁心和仁术一直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一些具有“仁术”的医者也未免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渐渐丢失了“仁心”。

作为一名中医学子,纵观古今医学之路,古代中医的种种智慧,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引发了我的深思。

不久前看了一本书,叫做《古代的中医》,我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被他们高超的医术所折服,也会被他们高尚的医德所感动。

《古代的中医》这本书所讲的就是李东垣、朱丹溪、傅青主等七位医家的故事,包括他们的家世、学医缘由、拜师学艺以及他们的一些着名的医案,很特别的是,在这七位医家当中,有四位是由于家人患病而发愤学医的,我认为,他们是将对亲人逝去的痛苦之情转化为对天下苍生的博爱情怀,或拜师,或自习,努力学习中医知识,最终成才的。

在一个个医家感人肺腑的情节里,人文贯穿了整个故事,那种发自内心的一心一意为天下苍生着想的情感,令我感动不已。

在讲述到李东垣的医学之路的时候,有一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

李东垣与真人范尊师谈话时说道:“作为一个医生,太累了,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我的面前死去,我拼命地去救,却经常无能为力,我刚刚救活了一个,那边又死了一百个,天下为何如此之乱,苍生为何如此不幸啊。

人文与医学主题论文

人文与医学主题论文

人文与医学主题论文导言:在当今社会,人文与医学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生物和生理因素相关,也与文化、信仰、社会环境等人文因素密切相关。

本论文旨在探讨人文与医学的相互影响,以及人文因素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人文因素对医学实践的影响人文因素是医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文化背景对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健康、疾病和治疗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医生在处理不同文化背景患者时需要注意文化敏感性,以确保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治疗合作。

其次,宗教信仰也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因素。

有些宗教信仰鼓励患者积极寻求治疗,而另一些则强调对生命的敬畏,限制医疗措施的使用。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宗教信仰,以便在医疗决策中考虑到这些因素。

再者,社会环境也对医学实践产生影响。

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和居住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

第二部分:医学对人文的回应医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不仅关注生物和生理因素,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因素的影响。

首先,医学教育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医学生的同理心、沟通技巧和文化敏感性,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医学实践越来越注重患者中心的护理。

医生和护士们渐渐认识到,只有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才能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此外,医学研究也逐渐关注人文领域。

一些研究探讨医疗系统对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适应性,以及宗教信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等。

第三部分:人文因素在医学伦理中的应用人文因素在医学伦理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人文因素有助于医学伦理决策的合理化。

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以便做出符合患者价值观和人权的决策。

另一方面,人文因素也帮助医生面对伦理困境和道德冲突。

学会尊重患者的自主权、隐私权和尊严等人文原则,有助于医生在伦理抉择中找到平衡和指导。

结论:人文与医学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人文因素不仅对医学实践产生影响,也为医学回应提供了重要方向。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论文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论文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论文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论文预读: 摘要:【摘要】医学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对于医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于今后医患关系的改善及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分析我国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改变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措施.【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1]虽然对人文精神的探讨是一项无休止的过程,但笔者认为其主要内涵表达完整即可,无需在字句上作过多的争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领域中的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学科学不可或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一、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生的价值1.促进医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作为一个个体,其独立健全的人格,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其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医学院校是专业院校,其大量的课程、实践实验、活动都围绕增加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展开,很容易造成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4]医学作为生命科学,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是包括其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在医学院校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促进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培育关爱他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和公平合理的医学人文精神.2.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突出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知道化解医患矛盾远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其有很深刻的体制原因、环境影响及心理因素.有人批评道“在医学的服务上不是以病人为中心,而是以疾病为中心,见病不见人.”[5]实属当下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医患关系的基本主体是患者和医生及医疗单位,基础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患者抱怨医生对自己冷漠、不负责任、开“大处方”挣钱,医生抱怨患者不通情达理、嗦等.然而医生如果能抱着“关爱病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公平合理”地对待病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不是很困难的事.医患关系,医生处于主动、优势和关键,处理好医患关系主要在于医生.所以对医学生要加强以“爱”为核心的人文教育,这种仁爱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生命,这正是医学人文精神承载的核心内容.3.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现有的医疗行为被称为单一的生物医学行为,其唯一目标在于解决生物意义上人的问题,被称为诊疗行为.作为病人,其伤口得到愈合、生理功能得到恢复,诊疗的目的就会实现了,而不会去顾及病人其他.但是病人在疾病或是意外中遭受的创伤却不仅仅局限于其生理意义上的.汶川地震中获得救治的伤病员,伤病虽得到了救治,但是他们却很难走出由于痛失家人的悲伤,很难面对由于家园顷刻崩塌的恐惧,在后来的救治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看来对病人的救治不仅仅是生物生理学意义上的救治,更是心理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救治.这种疾病治疗的模式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由美国恩格尔哈特教授于1977年首次提出.医学不再仅仅关注生理意义上的救治,而要多角度、综合性地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对疾病本身及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他不良后果进行一并诊治.笔者认为,所谓的生物社会医学就充分反映了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本质,科学性解决的是生物意义上的救治,人文性解决的是心理社会意义上的救治.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和培训,培育现代医学生综合的医学人文观念,将极大有利于这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发展.二、当代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种种调查和研究表明,当代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这种缺失呈现出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生命的尊重不够.生命是至上和无价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救治,不管他是穷人或是富人.当前老百姓对看病是充满了畏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不是个案.医疗、教育和住房被有的社会弱势群体戏称为“新三座大山”,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当前医疗领域最突出的难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病人是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而不是营利或挣钱为第一目的.先交钱再看病,不交钱不给看,钱不够就停药体现的不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是对金钱的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首要在于教育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救死扶伤的信仰.没有这种教育成效,医学生培养是“跛脚的”,医学生德育是失败的.如果不从学校开始对其进行敬畏生命教育,等待其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繁重的工作和一些不良影响和诱惑,尊重生命的人文价值精神就很难培育成功.2.对病人的关心不足.人们形容医院经常使用“冷冰冰”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医院里有很多离开亲人无法治愈的病人,更想表达的是医生对患者冰冷的态度.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看病是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不可能对每一个病人、每时每刻都热情洋溢、关心有加;另一方面,热情或是冷冰医生会认为不会影响到对病情的研判,疾病的治疗.殊不知,医生一个微笑、一份鼓励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和谐的态度,更是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有患者抱怨到:排队等了十小时,问了我五句话,看了我三眼,就结束了.在美国,一名医生的经历值得我们去思考,这名美国医生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关心不仅仅有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关心病人作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医务人员把病人不仅仅作为工作对象,也是朋友和家人.关心他人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品质的形成需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长期教育和熏陶.3.对病人的仁爱欠缺.医乃仁术,医生是最富仁慈博爱的职业.没有哪项职业能像医学职业这样具有直接意义和应当充满仁爱.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现实中有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态度冷漠;在诊疗中有的医生喜欢给病人开“大处方”;在诊疗中有的医护人员对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视而不见,这些都表现出对患者的仁爱欠缺.仁者爱人、仁爱救人的精神要求在疾病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护理中关爱病人,坚持病人利益最大化,坚持有利与无害,坚持尽量给病人带来最小的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损害和损失.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要着眼于平时、着眼于小事.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实习见习中,要注重培养其关爱同学、帮助室友、关心患者的优良品质,使关爱成为一种习惯.4.对资源的分配不公.我国医学科学在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民营医院得到了大力发展,医生的收入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医疗资源仍然是不足和稀缺的,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当前的医疗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分配不公平,是一种平均分配和单一购买分配机制.不同的病情,所需要的医疗资源的程度是不同的,平均分配医疗资源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病人全部涌向大医院.从患者角度来看,有的病情不需要到大医院,真正需要的患者因为优质资源稀缺又难以获得;从医院角度来看,大医院门庭若市,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小医院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医疗资源的分配从医学的本质出发就注定了医学应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基准,医疗资源的配置公平合理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三、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政府体制机制的原因,有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的原因.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当着眼于四个方面的努力.1.在思想上重视医疗人文精神的培育.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并重,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首要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主观上要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医学人文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只有主观上重视,客观上才会采取措施去加强,否则就会陷入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重视的矛盾境遇.就学校而言,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经费投入,在学科建设课程中优先考虑人文学科和课程,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文社科教师,并加强对其培养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教师而言,不能认为自己任教的学科是边缘学科、自己是“边缘人”就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注重对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积累和研究,注重人文精神传播、关注好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就学生而言,要端正学习态度,纠正错误的学习思想认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巩固的“专才”和“全才”.2.在人文课程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要重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医学院校要克服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重视医学自然类课程轻视人文课程的偏激思想,更不能认为开设人文课程就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较重,这本身就是医学院校的一个特点,很多医学院校本着为学生“减负”的动机,人文类课程能不开的就不开,能压缩课时的就压缩课时,客观上给学生造成了人文类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觉,严重影响了人文类课程的形象.重视和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人文类课程建设,发挥其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医学院校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一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开设人文类必修课,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古文等.对于这些课程要保证师资力量、课时安排、教学条件等方面不受轻视和挤压.二是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精选好人文类选修课,如艺术类、人际沟通等.构建一个门类齐备、结构合理、科学论证、学生喜欢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这是首要和基础.3.在医药学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全员意味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医学院校不只是人文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6]医学院校是专业院校,其课程教学、实验实践都密切围绕医学的主题和中心,因而医学生学习的课程也主要是专业课即医药类课程.但不能认为医药类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毫无关联,医药类课程与人文类教育内容截然分开.实际上,医药学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如中医学中关于医家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精神内容,又如“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誓言.相对于人文课程有关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言,专业课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更加潜移默化,更易于为学生接受和信仰,因而效果更好.医学专业课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对医学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承担起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授业”任务,更要完成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传道”任务.医药专业课教师要本着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认真备课、勤于思考、注意挖掘、把握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完成科学知识和技能、人文知识和精神传承的双重任务.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熏陶医学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历程的“胎记”,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一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基础逐步凝练出医学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灵魂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来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利于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爱心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活动、义务支教活动、“三下乡”活动,使我们的医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熏陶,使我们的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三是抓住契机,开展好节日活动.青年大学生热衷于节日活动,要善于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好节日人文精神的教育熏陶活动.引导大学生逐渐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对医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反对崇洋媚外,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人文教育活动.当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严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迫在眉睫;今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任重道远.相信在政府、学校、社会和我们医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将会取得长足进步.【参考文献】[1]戴艳军,王卫,房宏君.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0-53.[2]孙宏亮,姜兰姝.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6):797-799.[3]严钰峰,王见之,张慧琴,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12)89-92.[4]夏雨晴.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69-1071.[5]周耀华,蒋晓俊.培养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J].南方医学教育,2010,(4):6-8.[6]姜兰姝,孙宏亮,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时效性解析[J].医学与哲学,2014,(6):51-54.。

医学发展与人文的关系

医学发展与人文的关系

医学发展与人文:共生共融的关系在探讨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时,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医学技术的发展,还要关注其对社会、文化及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医学与人文的交融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它涉及到对生命、健康、疾病的理解和对待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两个领域的互动及其深远的影响。

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人文关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福祉。

例如,现代遗传学使我们能够提前预测和干预某些遗传性疾病,器官移植和人工关节等技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生,而数字化和远程医疗技术则使得医疗服务更加普及和便捷。

然而,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伦理和人文方面的挑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引发了关于人类胚胎改造的伦理争议。

在面对晚期疾病时,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患者自主决策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追求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人的关怀和伦理道德的考量。

二、医学与文化、社会价值观的互动医学不仅是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及对待方式都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心理健康被视为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而在另一些地方,精神疾病可能被污名化。

此外,医学的发展也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人们对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医学界和社会共同反思和调整对老年人和临终者的态度和关怀方式。

三、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面对医学与人文的紧密关系,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这种教育不仅关注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强调对他们的道德、伦理和人文素质的塑造。

通过学习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课程,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融入对患者的关怀与尊重。

此外,医生在职业生涯中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境时,不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能给予患者真正的关心和支持。

人文医学论文六篇

人文医学论文六篇

人文医学论文六篇人文医学论文范文1“范式”(paradigm)一词源自语言学,指谓现代语法中词形的各种变化规章,诸如动词的人格化、名词的各种变格等,由此引申出范例、模型、模块、模式等义项。

库恩将范式移植于科学哲学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规律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

一种范式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

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把握160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并无任何共同之处”[1]。

这里,我们可以把库恩的范式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

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供应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进展方向,限制了共同的讨论范围”[2]。

可见,正如库恩所言,范式问题就是一个学科何以可能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matrix)问题。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内涵丰富,通常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有原则的对医同学进行教育引导和施加各种教育影响,使医同学理解并把握从事医学职业所必需的思想意识、理论观点、医德规范以及人文理念等,从而培育和提升医同学的医学人文素养并使其具备符合肯定社会要求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就此而言,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特别的系统,必定有其自身所关注的基点性问题、元问题或曰核心问题,有其自身相对完善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方法,同样也有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主体所秉持的共有人文信念、人文价值以及实施技术等。

可以说,以上诸多要素共同塑造与铸就了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自身所特有的基本范式。

因此,所谓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就是指人们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教育现象所持有的形而上的见解、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框架的总称,是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进行哲学思索的理论反映。

医学论文6000字范文优选30篇

医学论文6000字范文优选30篇

医学论文6000字范文优选30篇(1)、分为原著(包括论著、著术及短篇报道)和编著(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文献、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两类;(2)、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3)、按医学学科及课题性质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四类;(4)、按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实验研究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实验研究论文、资料分析论文、经验体会论文五类;(5)、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文献、综述、述评、讲座、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和医学科普论文等。

1、体现真实性医学论文必须取材可靠,有原始资料和记录,实验结果务必忠于事实和主题,无夸大之处,更不能因实验数据与设计有出入而轻易改变程序和操作方法。

当你做出的实验失败了,只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你同样可以总结出有价值的论文,同样可以发表。

你的论文告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课题研究的其中一个方面上道路不通;它的意义也就是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

就目前而言,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医疗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如今很多学生历经高考迈入大学,首先想到的是轻松一下,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缺少对于未来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的理某思考,这种情况将导致学生毕业前的准备不足和定位偏差,影响对某工作的适应某。

作为一个医学生,其某的明确某有别于其他某的学生,早在接到《入取通知书》后便在已明确自己将从事医学工作。

这既免除了绝大部分医学生毕业后择业的烦恼,也提供了尽早进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条件。

然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医学生在毕业后改行不从事医学工作了,一些则面对一长串导师名单而六神无主,一些毕业后在于病人的交流中遇到了困难。

所以,尽早地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份全面详实客观的规划是十分必要也是不可或缺的。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有目的地为毕业后的选择工作或研究方向做准备。

论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论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论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20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在医学诊疗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且还要考虑人自身所形成的内在环境和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依赖的外在因素,这体现出了现代医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医学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严谨求实和理性态度,同时也表现为他们强烈的怀疑批判态度,以吴孟超为例,上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肝脏外科手术普遍采用“低温麻醉法”,手术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吴孟超不迷信经典,他设想如果在病人的肝动脉和门静脉上装个“闸门”,把血拦截在肝脏外,到一定时间恢复供血,就在这一开一关间歇期切除肿瘤,就可以大大减少出血。

这一设想在临床上大获成功,使手术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吴孟超将此取名为“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

这项成果后来在全国推广,并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的科学精神也体现在医务工作者永不衰竭的创新意识,如郑树森院士在肝移植领域进行了创新,突破了肿瘤直径5厘米的限制,在国际上首次将肿瘤分化程度纳入受体选择标准中,并建立了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在不影响患者移植后生存率的情况下,扩大了肝癌肝移植受体入选范围,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让更多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病人有了生存的机会。

陈秀琳教授在总结传统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成功地研制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养肝益气舒督疗法” ,得到众多患者及医学界的充分肯定。

医学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做到第一尊重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

第二尊重病人的人格。

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

第三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

人人都有平等的医疗权利,医务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见死不救”,剥夺病人的医疗权利。

人文与医学论文

人文与医学论文

人文与医学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

正如其名,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

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是人类的一种意志、情感、精神,作为人类的精神生活而存在的。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指标处于良好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为目的。

它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所以要让医学发展的更合理,健康,文明,就要在对医学科学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

医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社会学科不是同一个概念,医学人文科学和医学人文学科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均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和侧重。

科学是指一个体系,学科是指科学的分类。

广义的人文是包含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狭义的人文科学的,它们都是广义人文的产物,广义人文概念在这里和广义科学概念相通,是博物、是知识、是文化。

狭义的人文科学主要包含文、史、哲、美学、道德伦理等这些学科所囊括的知识内容,以及这些知识所揭示和传达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规范等等,当然也可能会在制度、心理、行为上体现出来。

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因此有关于医学人文的思想言论自古即有,但较早时期医学人文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一般是由长期或曾经从事医学工作人员自主思考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或心得,医学人文长期处于无正式定义阶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医学其人文性的思考越来越多,对于生命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这为医学人文的诞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医学工作者整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工作者对于工作的思考与总结也日益增多,其质量也日益提高,这为医学人文的诞生提供了很重要的学术基础。

谈谈医学的人文性.doc

谈谈医学的人文性.doc

谈谈医学的人文性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正如其名,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

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谈谈医学的人文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ﻭ一个时期以来,医学的人文教育不断遭到的关注,医学和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人们的生死水平进步了很多,对安康和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时进步,所以医疗和保健工作的请求也在进步,医患关系曾经发作了基本的变化。

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怎样谐和和融洽,是医学人文性的研讨目的。

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基准,正确处置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需认真看待和研讨的问题。

1医学人文教育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谈谈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ﻭ的现状ﻭ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决议了医学教育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医学教育不断过火注重医疗技术的教育,而医学教育的人文性相对无视了.医生作为一个职业,请求从业人员要把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结合起来。

医生这个职业请求理论和活动相统一,医生的职业技艺是经过医学教育而取得的,教育是医生医学行为和医疗理论的根底,因而医学教育应该是医疗和人文的统一和交融。

但是在我国的医疗中,一度曾经是科学主义的盛行,传统的医学形式招致医学的人文性持久丧失。

直接结果是医患关系僵化,医疗纠葛频发.医务人员的拜金主义招致医疗糜烂现象严重,及其不好。

处理的方法除医院增强管理外,还应该把留意力放在医学教育上,也就是医学院校的教育上。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医学院校在口头上十分注重,上仍然是技术第一。

没有真正把医疗人文性放在重要位置。

医护关系的融洽没有得到基本注重,人文课程开设的很少。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课时数缺乏,授课效果不好,都影响了人文性在医学教育中发挥.2产生问题的缘由剖析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不是一个很容易处理的问题,应该供认,很多医学院校的师生都在积极努力改良这种场面,但是由于的缘由,不断没有更好地处理。

在教学与学科建立中,仍然有很多矛盾存在,医学人文教育滞后于医学开展速度飞快之间具有矛盾.产生这种问题的缘由是多方面。

人文关怀论文(5篇)

人文关怀论文(5篇)

人文关怀论文(5篇)人文关怀论文(5篇)人文关怀论文范文第1篇1.1一般资料选择儿科门诊与住院患儿400例作为讨论对象,其中男233例,女177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5.41.3)岁。

纳入标准:(1)非危重症,高致死性疾病,如急性脑膜炎;(2)非特异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发育不良;(3)患儿家属正常,无特别人格;(4)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根据入院挨次,根据挂号数字奇、偶性将患儿分别纳入对比组、观看组各20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家属陪护状况、病种、门诊或住院收治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比组根据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护理管理方法,根据病种执行相关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接待、帮助诊断、门诊用药、对症护理、体征监护等。

1.2.2观看组强调人文关怀,在门诊观看室、输液区、病区等区域划定人文关怀区。

事前组织护士进行培训,组关怀护理小组,学习把握基本的人文关怀方法,对象为患儿及其家属,针对护理路径制定相应的人文关怀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1)转变观念,以患儿为中心开展护理:入院时,热忱接待,做好舒适护理,关注细节,如伴有发热,预见性实行抗发热措施,而不是先办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如候诊区患儿已入睡,可支配至角落休息,待排号后由护士特地提示;做好区域管理,如支配护士做好候诊区管理,逐一记录患儿症状表现,询问病史,供应热水、保温袋;培育护士高度责任感,护士应感同身受,以对待晚辈而非对待患者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

(2)做好技术性操作人文关怀:很多患儿可怕扎针、输液、吃药、住院,开展临床技术性护理时,应注意手法,尽量减轻患儿苦痛,同时赐予言语关怀、抚触,采纳言语激励促患儿协作;鼓舞家属陪护,传授家属基本的护理技巧,如伴有消化道不适患儿,应做好护理、温度护理,减轻肠道刺激。

(3)做好家属人文关怀:陪护家属多为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关怀则乱,护士应换位思索,赐予多方面支持,包括:具有预见性及早发觉、处理急重症;客观真实的阐述患儿状况,不拖沓;热忱接待患者,以自信的言语、真诚的态度促家属镇静、冷静,以达到有效沟通,准时把握患儿病情;准时处理诊治期间消失的特别状况,如患儿突然哭闹、自述痛苦刺激等,不推卸责任,准时分析缘由,解决问题;满意患儿及其家属合理需求,如部分家属觉得候诊室较冷,可赐予适当保暖措施,部分家属觉得等候时间过长,可支配医师赐予预处理;订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护士应从职业角度动身,订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如部分患儿病情相对较轻,并无输液需要,但家属仍要求输液,不应敷衍了事,随便答应,应有理有据的阐述药物治疗可行性、输液可能带来的风险等,若家属仍执意要求输液,再通知医师进行宣教,若仍要求需要,才考虑输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与医学
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

正如其名,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

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是人类的一种意志、情感、精神,作为人类的精神生活而存在的。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指标处于良好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为目的。

它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所以要让医学发展的更合理,健康,文明,就要在对医学科学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

医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社会学科不是同一个概念,医学人文科学和医学人文学科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均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和侧重。

科学是指一个体系,学科是指科学的分类。

广义的人文是包含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狭义的人文科学的,它们都是广义人文的产物,广义人文概念在这里和广义科学概念相通,是博物、是知识、是文化。

狭义的人文科学主要包含文、史、哲、美学、道德伦理等这些学科所囊括的知识内容,以及这些知识所揭示和传达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规范等等,当然也可能会在制度、心理、行为上体现出来。

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因此有关于医学人文的思想言论自古即有,但较早时期医学人文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一般是由长期或曾经从事医学工作人员自主思考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或心得,医学人文长期处于无正式定义阶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医学其人文性的思考越来越多,对于生命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这为医学人文的诞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医学工作者整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工作者对于工作的思考与总结也日益增多,其质量也日益提高,这为医学人文的诞生提供了很重要的学术基础。

医学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其次才是多部学术史与学科专门史。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

由此我很喜欢其中的文化与医学的关系这一章。

医学人文哲学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医学科学发展观,是医学文化和医院文化的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点是医学的人学本体论――从医学的本体来理解,人是医学的终极依附,医学的本体是人。

医学是人学,是文化的产物,医学也是人类文化的子文化之一种――即医学文化。

文化和医学文化是医学的内核,发展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医学文化之大树。

医学的思维不单单是机械论的、分析还原的思维,应该是立足于人的系统特性的分析还原与系统综合的统一。

医学是侧重于“外”而兼治“内”,并意识到内与外是统一的;宗教更注重的是“内”,即努力使人的灵魂得到救赎,却把内与外尖锐地对立起来。

医学现象十分复杂, 医学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西方医学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最为原始的两个源头来自两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古希腊人曾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医学文化。

当时重要的医学文化成就包括较高的解剖学技术和生理知识如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血液循环理论等。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和着名的医学理论,也说明了希腊医学文化的重要成果。

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以后,在亚历山大达到顶峰,且不久即开始渗入罗马。

罗马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与希腊颇为相似,解剖学进一步得到发展。

从西方医学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渊源看,西方医学文化也是对希伯来医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希伯来医学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宗教与医学的密切结合。

鉴于当时希伯来民族的知识水平, 希伯来医学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因素。

从西方医学哲学思想上看,西方人认为,天下万物都可以无限分割的, 这是西方自然科学分析法的哲学基础。

西方医学研究问题,偏重于结构还原、解剖分析和实验比较。

西医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医学史以史为据,传播医学人文思想。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关于海德格尔用烦,畏,死亡的人生存状态的讨论,人就像是钟摆一样的在开心与烦恼之间摇摆,而大多数时间是处于烦恼状态,因为人一直在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当欲望满足之后,会有短暂的快乐,在快乐之后又会有新的欲望产生,从而又陷入了烦恼的状态,并不断的往复循环。

中医一般来说是指用中国传统手段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从广义上来讲中医是一种文化,中国医学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士中,伴随着她产生、发展和成长,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将越米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这种大智慧对人类生命科学的伟大贡献。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派生出的分支。

当前正值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际,对于中医首先应当把她放在文化的层面来认识,而非平常所认为的狭隘的医术范畴,如果仅仅将中医归集为医术,恰恰是切断了中医所赖以生存的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岂有存活的道理?认为中医已经落后了,不合时宜了,其实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偏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弱,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中国医学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代中国医学文化的衰弱有中医自身的因素。

中医是医道,医术只是医道生出来的一部分。

中医对道的认识淡化了,只注重医术,舍本逐末,失掉了根本。

医德、医道始终是中国医学文化的核心,自古就有医者仁术,医者佛心之说。

医疗领域不讲文化,人文主义缺失,人性被物化。

一个医学工作者,首先要讲医德、医道,医术的高低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医学工作者的水平。

人有生老病夕E、诸多疾患,救死扶伤是从医者最基本的道德。

离开医德、医道寻求中国医学文化的出路或同归,如同缘木求鱼。

医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她的核心是文化。

近代中国医学文化的衰弱是中国传统文化衰弱的一个缩影。

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而加以全盘否定。

在医学领域,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普及到全世界的西医是当今医学的主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她并不能代表医学的全部,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中西医力量对比的悬殊导致医疗领域的全盘西化,以两医标准评判中医,中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

舍本逐末,无视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过度夸大西方医疗设备和仪器对疾病的治愈能力,忽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存质量,先进仪器和药物层出不穷,医疗费用成倍上涨,治疗效果却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各种治疗方法带来的痛苦有时远远大于疾病本身的痛苦,缺失人文关怀。

中西医结合也成了中医的西化。

在医疗领域,科学的进步并没有使百姓尝到多少实惠,百姓对医疗改革表现出了失望与无奈,人们的最基本健康需求得不到保障,医院反而成了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推销工具。

科技进步了,文化落后了,做人的标准缺失了。

医疗从业人员成为医院盈利的工具,医患关系紧张,白衣天使的形象被颠覆。

医学道德伦理管理,是医学人文管理方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医学伦理学不是职业道德的教条。

伦理学来自于伦理哲学,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思想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从道德和伦理规范的层次反思和指导医学实践,是联系医学人文思想理论和医学实践的重要桥梁之一,也是重要的医学人文管理方法之一。

儒家文化具有牺牲、忍耐、克制和包容的民族精神;强调责任和义务,轻视个人的
权利和享受;缺乏对自身、对他人和生命的关爱和尊重;默然对待生命神圣、健康平等和医学公平。

因而中国医学需要回归传统道德文化。

中国医学文化的回归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个方面,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历史的呼唤,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回归不是复辟,是继承和发展。

中国医学文化正在随中国传统文化复苏。

中国传统文化复苏的态势生机勃勃,中国医学文化的发展壮大为期不远。

医学除具有科学技术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其特殊性。

其特殊性在于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即以人为研究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

医学比其它任何科学都更强调人文关怀,要求医学工作者具有完善的人性修养。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
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