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皮炎与湿疹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汇总
=.非生物源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因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反应。
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边界清楚伴以瘙痒或烧灼感。
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
通常急性起病,需与急性湿疹鉴别。
病程短,预后好,不易复发。
2.药疹:又称药物皮炎,为各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口服、注射、吸入、栓塞、灌肠、外用)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
分为发疹型、尊麻疹型、固定红斑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
后两种为重型药疹。
发病突然、全身性、对称性、泛发性(固定型除外)。
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促进其排泄,抗炎治疗。
3.固定性药疹:①即固定红斑型药疹.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色素沉着斑。
②再次致敏后皮损在同一部位,也可累及其它部位。
③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鼻、外生殖器、肛周。
④致敏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碘胺药、苯巴比妥。
4.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辞,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特点是阵发性瘙痒和局限性苔葬样变。
反复搔抓、摩擦是发病原因,可由精神因素、局部皮肤受刺激、饮食、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引起。
夏天重。
5.同形反应:银屑病的进行期,在外伤处(机械性损伤、日晒、虫咬、冻伤)发生新的皮疹。
如可与手术切口一致。
提示病情的活动。
6.薄膜现象:银屑病刮擦表面可出现多层银白色疏松鳞屑,刮除鳞屑后,露出红色光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
7.玫瑰糠疹:常见的轻度炎症性皮肤病。
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不复发。
皮损为橙红色、卵圆形的斑疹或丘疹,可互相融合。
表面有细皱纹、糠状鳞屑。
起初有母斑,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
斑疹的长轴与皮纹平行,全身泛发。
中度瘙痒。
分为丘疹型、紫瘢型、反常型。
8.母斑:玫瑰糠疹起病初期的皮损称为母斑。
通常比后出现的皮疹大,可持续1周。
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经过3~8周后自行消退。
9.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综合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两种以上皮损同时存在。
湿疹及皮炎
湿
疹
及
皮
炎
2 0 1 9 1 0725 %硝 酸 益 康 唑 与 0 1 曲 安 奈 德 霜 治 疗 .% 皮 炎 湿 疹 类 皮 肤 病 临 床疗 效观 察 / 永 正 ( 南 大 学 附 潘 东 属 中大 医 院 皮肤 科 ) 王 飞 , 星 … ∥ 临 床 皮 肤 科 杂 志 . , 戴
苷 治疗 ; 照 Ⅱ 组 5 对 8例 , 用 桑 龙 止 痒 丸治 疗 。结 果 单
6 8例 中亚 急 性 湿 疹 1 1例 , 性 湿 疹 1 慢 9例 , 溢 治 疗 组 临 床 有 效 率 、 状 评 分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改 善 程 度 脂 症 性皮 炎 2 5例 , 特应 性皮 炎 1 3例 。 均 每 日早 晚局 部 各 均 明显 优 于对 照 I组 和 对 照 Ⅱ 组 ( P<0 0 ) 且 无 严 .1 , 用 药 1 次 , 2 周 。 结 果 亚 急 性 湿 疹 组 痊 愈 3 例 共 无 效 1 例 ( .9 ) 慢 性 湿 疹 组 分 别 为 3 例 90 % ; (0 5 %) 脂 溢 性 皮 炎 组 分 别 为 7 例 ( 8 0 % ) 1 1 .3 ; 2 .0 、2 例 (8 O % )6例 (4 O % )0例 ; 应 性 皮 炎 组 分 别 4 .0 、 2 .0 、 特 重 不 良反 应 发 生 。提 示 复 方 甘 草 酸 苷 联 合 桑 龙 止 痒 丸
6 82
2 0 19 烧伤 1号 膏 治 疗 皮 肤 皲 裂 型 冻 疮 临 床 观 察 0723
杂 志 .2 0 2 ( 1 .2 .0 6,8 1 ) -8
僧 辉 ( 北 省 公 安 消 防部 队 医 院 )谢 郭 慧 ∥湖 北 中 医 ( 江余 姚 市 中 医 院 ) 实 用 中 医 药 杂 志 ,0 6 2 ( 1 湖 , 浙 ∥ 2 0 ,2 1 )
湿疹及皮炎
膏 :均 连 续 用 药 2周 :结 果 治疗 组 痊 愈 6 例 , 效 l 新 中 医 . 0 6 3 ( ). l~5 l 显 5 . 0 , 8 7 .5 2 2 例 , 转 2例 , 效 0例 , 效 率 9 .4 ; 照 组 依 次 好 无 有 74 % 对 为4 6例 、1 、1 、 2 例 l 例 0例 、 .0 : 两 组 有 效 率 相 比 8 0% 5 有显著性差异 ( 00) P< .5 :表 1 3 ( 江 安 ) 参 张 20 24 铍 宝 T 消 炎 癣 湿 药 膏 治 疗 儿 童 湿 疹 疗 效 0 651 M 学 杂 志 . 0 62 ( ).5 . 0 ,04 . 5 2 2 随 机 分 治疗 组 15例 、 照 组 11例 , 者 外 用 铍 3 对 5 前 等 )后 者 外 用 曲咪 新 乳 膏 ( 曲 安 奈 德 硝 酸 眯 康 唑 、 . 含 硫 酸 新 霉 素 )均 2次 /, 用 2周 判 效 :结 果 治 疗 组 痊 , d连 7 .5 ; 照 组 依 次 为 7 例 、 6 例 、9 例 3 例 18 % 对 3 4 2 7 .l 两 组 有 效 率 相 比无 显 著 差 异 ( 88 % P>00 ) 表 . : 5 1 ( 江安 ) 张
湿疹及皮炎
的 T细胞 大 部 分 表 达 为 C 8 D 阳性 T细 胞 。T l 胞 分 c细
表 l 6( 参 惠海 英 )
性 的肤 色 情 况 。表 4参 6 ( 文 彬 ) 李
湿
疹
及
皮
炎
200 9 变 应 性 皮 肤瘸 患 者 血 清 iE和 E P分 析 / 06 18 g C 雍 均明显好转 , 治疗前 比较有显 著性 差异 ( 与 P<0 0 ) .1 ,
磊 ( 阳解 放 军 10医 院 变 态 反应 中心 )程 相 铎 , 波 各 类 皮 炎 湿 疹 治 愈 率 6 .% , 效 率 8 % , 中 以 神 洛 5 , 李 42 有 5 其
病 率 为 0 6 % 。 A 为 0 1% 。PE 中女 性 患 病 率 显 .5 C D .8 I 著高于男性 ( P<0 0 ) C D男 女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1,A
干扰 索 7受体 的表 达 。同时应用 E E A法 检测 3 LS 3例 义 ( P>00 ) P E在 海 拔 高 的 地 区 患 病 率 明 显 高 于 .5 。 I
P 。1 ,L C D和 3 A 2例正 常对照者 血清 中自介素 4 1 、2 干扰 海 拔 低 的 地 区 ( <0 0 ) P E患 病 率 与 海 拔 呈 正 相 、0 1 、
素r 的含量。结果 C D患者皮损真 皮内浸润的单 核细 关。C D患 病 率 各 地 区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A A P
湿疹及皮炎
果治 愈 2 4例 , 效 1 有 1例 , 效 4 例 , 有 效 率 为 无 总
8 .4 。附 典 型 病 例 。参 4 ( 97 % 韩世 荣 ) 20 08 中 药 治 疗 婴 儿 湿 疹 7 07 4 7 6例 临 床 观 察, 关 冰 徐
200 7 卡 介 菌 多糖 联 合 维 D 果 糖 酸 钙 治 疗 皮 炎 湿 07 9 7 2 疹 疗 效 观 察 , 莺 ( 苏 无 锡 市 南 长 医 院 ) 中 国 麻 风 俞 江 ∥
03 好 8 1% 无 总 愈 1 例 , 效 9 例 , 效 6例 , 效 0例 , 效 率 效 3 . % , 转 1 . 8 , 效 8 例 , 有 效 率 为 5 显 有 无 有 天 黄柏 、 黄 、 黄各 4 , 大 姜 8g 白芷 、 厚 8 .0 ; 照 组依 次为 6例 、3例 、 、 例 、5 5 % 。 9 .4 。药 用 : 花 、 00% 对 1 9例 1 6 .2 3 9 % 两 组有 效 率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表 1 ( 张江 安 )
与 性 病 . 0 6,8 3 -2 . o 2 ( ). 2 2
北 中 医学 院 20 0 3级 研 究 生 ) 孙 娜 ∥ 湖 北 中 医 杂 志 . , .
20 ,8 5 . _ 06 2 ().4 4
包括急性湿疹 2 8例 , 性 湿 疹 4 慢 2例 , 急 性 湿 疹 亚
1 , 触性皮炎 2 4例 接 4例 , 位 性 皮 炎 及 神 经 性 皮 炎 各 异 6 。均 予 外 用 派 瑞 松 , ,, 用 1 例 2次 d 应 —2周 判 效 。 结
维普资讯
中 国 医学 文摘 . 肤 科 学 20 皮 07年 4月 第 2 第 2期 4卷
皮肤性病学重点总结考试必过版
皮炎、湿疹课后复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包括哪项:( E )A 接触史B 接触部位发病C 皮疹呈单一性D 病程有自限性E以上都是2.湿疹的诊断不包括那项:( E )A 皮损呈多形性B 皮损对称分布C易反复发作 D 剧烈瘙痒 E 斑贴试验阳性3.接触性皮炎最好发于:( D )A 遮盖部位B 暴露部位C 掌跖D 接触部位E 臀部5. 钱币性湿疹好发部位:( C )A 躯干B 头面部C 四肢D 外生殖器E 手掌6. 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 A )A 诱导期与激发期B 初期与终末期C 急性期与慢性期D 首发期与复发期E 致敏期与变态反应期6.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 B )A 食物与衣物B原发性刺激与接触性致敏物C变态反应物与变质性物质D 药物与化学物质E 以上都不是7.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是:( D )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E 非变态反应8. 慢性湿疹皮损主要表现为:( D )A 糜烂B 水疱C 渗液D 苔藓样变E 丘疱疹二、填空题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诱导期和激发期。
2.接触性皮炎为典型Ⅳ型的变态反应。
3.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斑贴试验。
4.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
5.接触性皮炎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
6. 局限性湿疹包括手部湿疹、乳房湿疹、外阴湿疹、肛门湿疹、钱币样湿疹。
7. 湿疹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三种。
8.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的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为主,易反复发作。
8.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是原发性刺激物与接触性致敏物。
9.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病。
皮肤性病学重点名词解释
常见皮肤性病名词解释1 同形反应Koebner 征累及真皮乳头层或以下部位的损伤发生后,在损伤处出现与原发皮疹相同损害的现象。
2 溶液药物的水溶液,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
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类疾病,常用3%硼酸溶液。
3 斑疹macule: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凹陷,大小可不一,性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2㎝,>2㎝者为斑片。
4脓疱pustule: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5 糜烂erosion: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6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皮肤,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划过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15~45秒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神经轴索反应引起小 A 扩张,麻风皮损处不发生);划后1~3分钟,在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组胺激肽引起水肿)。
此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症,可见于荨麻疹或单独发生。
7 性传播疾病(STD),主要指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还可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器官和组织8结节nodule: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侵润感。
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侵润或代谢产物沉积引起。
结节可吸收消退,亦可破溃成溃疡,预后形成瘢痕。
9痂crust: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10溃疡ulcer: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愈合较慢且可留有瘢痕。
11囊肿cyst: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皮肤性病学】皮炎与湿疹PPT课件
病程 长,有急性慢性反复发 慢性病程
作及渗出史
无渗出史
手足湿疹与手足癣鉴别
手足湿疹 好发部位 手、足背
手足癣 指掌,趾缝
皮损特点 多形性,易渗出, 深在性水疱,无
境界不清
红晕,境界较清楚
分布
对称
单发
真菌 (-)
(+)
治疗
一、一般治疗原则 1、寻找病因 2、避免再刺激、过度搔抓、热水烫洗 3、禁食浓茶、酒、辛辣食品
定义:对称发生于掌跖、指趾曲侧的复发 性水疱性皮肤病,常伴手足多汗
➢多见于中青年,春秋季易发。 ➢指趾侧缘或掌跖的深在性水疱,疱液清,数
后皮疹干燥,留糠状脱屑。 ➢自觉瘙痒或烧灼感。
治疗
1、避免情绪因素 2、治疗手足多汗 3、抗组胺药物 4、外用药干燥、抗炎、止痒
变态反应有关
内部因素
➢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 肠道寄生虫病,慢性胆囊炎 ➢ 慢性扁桃体炎 ➢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糖尿病、月经、妊娠) ➢ 精神障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 ➢ 血液循环障碍 ➢ 遗传因素:过敏素质。
外部因素
➢ 生活环境的改变,气候条件的影响 ➢ 外界刺激因子:日光,寒冷,炎热,干燥。 ➢ 各种动物皮毛,植物(花粉)。 ➢ 化学物质、人造纤维、化妆品 、肥皂。 ➢ 食物:鱼虾、牛羊肉、脂肪类,糖类
漆皮炎(dermatitis rhus)
诊断
1、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接触史调查。 2、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 3、除去接触物后,皮损较快消退,再接
触可再发。 4、对可疑物可作斑贴试验。
治疗
治疗原则: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积 极对症处理。
全身治疗:抗组胺药;激素应用于皮损 较重的患者。
皮肤性病学《湿疹》教学课件(图文版)
糊膏 乳剂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II)
二.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适当药物
三. 外用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选择药物的适当浓度,刺激性药物应从低浓度开始 – 选择药物应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等因素 – 向患者或家属讲明使用方法
湿疹常用的外用治疗方法(I)
急性湿疹
– 渗出期:3%硼酸、0.1%雷夫诺尔、生理盐水 – 无渗出期:炉甘石洗剂、激素乳膏
治 疗 Treatment (II)
外用疗法
–治疗原则:清洁止痒、收敛抗炎 –根据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选择外用药物及剂 型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I)
一. 根据临床症状与皮损特点选择适当剂型
急性皮炎
亚急性皮炎
慢性皮炎
无渗出期 渗出期 无渗出 少量渗出
粉剂 水粉剂
溶液
乳剂 糊膏
油剂 糊膏
硬膏 软膏
乳剂
示左耳部-感染灶和周边部位的湿疹样改变
自身敏感型湿疹 Autoeczematization
示左耳部-感染灶和远隔部位湿疹样改变
自身敏感型湿疹 Autoeczematization
显示-远隔部位湿疹样改变
淤积性皮炎 Stasis dermatitis
示双小腿-红褐色斑片、溃疡和色素沉着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
临床特点 Clinnical features
各型湿疹的共同特征:瘙痒,多对称发病,易反复发作 湿疹的临床分期
– 急性湿疹:急性发病,皮疹呈多形性,倾向渗出
– 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减轻或慢性湿疹加重所致,表现 为点状或小片状渗出,皮损较干燥,可见痂屑
亚急性湿疹
– 伴少量渗出:30%氧化锌油、糊膏 – 无渗出:激素乳膏(尤卓尔、派瑞松、艾洛松)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部分 (1)第二章各论部分 (2)(一)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2)湿疹 (2)特应性皮炎 (3)接触性皮炎 (3)(二)药物性皮炎及荨麻疹 (3)药疹 (3)荨麻疹 (4)(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4)带状疱疹 (4)单纯疱疹 (5)疣 (5)(四)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5)(五)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6)银屑病 (6)玫瑰糠疹 (6)多形性红斑 (6)(六)性传播疾病(STD) (6)梅毒 (6)淋病 (7)尖锐湿疣 (7)疥疮 (7)(七)结缔组织病 (8)(八)皮肤肿瘤 (8)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前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有关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防治的临床科学,是临床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皮肤性病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掌握及了解常见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皮肤病与全身疾病的密切关系。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此要求医学生了解常见性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
课程内容重点章节是总论中的皮肤病的症状、治疗原则;各论中湿疹和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性病;结缔组织病和皮肤肿瘤。
其中重点是掌握常见病和重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对其他章节及一些少见病仅要求一般了解。
适当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新进展。
授课方法,可根据各教研室具体情况选择。
如可采用不讲大课,融见习、讨论、答疑、小结为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可采用先讲课再见习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中应根据皮肤病学的教学特点,尽量采用典型病例示教、皮损幻灯片、多媒体教学技术、图谱等进行形象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
疾病名称一些专业术语在教学中均用英文表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使用。
适用教材:《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 版。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1.吉-海反应:系梅毒患者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超敏反应。
2.w ichham纹:扁平苔藓典型皮损为高起的紫红色扁平丘疹,栗粒至绿豆大小或更大,多角或圆形。
境界清楚,表面有蜡样薄膜,可见白色光泽小点或细浅的白色网状条纹。
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4.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5.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黏膜损害,易复发。
6.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
7.荨麻疹:俗称“风块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8.玫瑰糠疹:一种以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为典型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
9.扁平苔藓:是一种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好发于四肢屈侧,黏膜常受累,病程慢性。
10.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11.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12.脓癣: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强烈感染性超敏反应。
13.甲癣:特指由皮肤癣菌所致的感染。
14.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神经痛。
15.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16.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
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
17.带状孢疹: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二:1.表皮分5层由深至浅: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湿疹及皮炎
草 花粉等 2 0种 吸 入 过 敏 原 皮 内 试 验 和 律 草 花 粉 血 清 20 09 复 方 甘 草 酸 铵 治 疗 湿 疹 4 例 临床 疗 效 观 察 0 716 2
/ 晓霞 ( 牛 山西 长 治 医学 院 附 属 和 平 医 院 ) 张 晋 霞 ∥ 皮 ,
肤 病 与 性 病 . 06 2 ( )一l 一 0 ,8 1 . 2 3 随机分实验组 、 照组 各 4 对 2例 , 组 均 口 服 西 替 两
察/ 李昆鹰( 新疆 阜 康市 中医院 ) 温玉 军 , , 管怀 玉 ∥新
疆 中 医药 .2 0 2 ( . 8—3 一0 6,4 4) 一 3 9
皮 炎 、 经 性 皮 炎 、 溢 性 皮 炎 有 效 率 依 次 为 8 .% 、 神 脂 75
8 .% 、14 、0 % 、0 、0 % 。表 l参 l ( 江 55 7 .% 10 9 % 10 张
安)
治宜补血活血 、 气健 脾 、 风止 痒 , 用 : 地 、 益 祛 药 熟 党 参 各 2 , 芍 1 g桃 仁 、 花 各 9g黄 芪 、 芎 、 0g赤 5 , 红 , 川 当
归 、 术、 白 防风 各 1 , 皮 6g水 煎 服 , l , 次 /。 0g陈 , 日 剂 3 d
2 0 0 9 甘 草 洗 剂 外 用 治 疗 婴 儿 湿 疹 疗 效 观 察/ 克 0715 林
黄柏 、 当归 、 公 英 、 丁 、 黄 、 部 、 术 各 2 , 蒲 地 大 百 苍 0g 苦
性差 异 ( 0 0 ) 实 验 组 治 疗 后 、 的 红 斑 、 积 、 P< .1 ; 前 面 渗
糜 水 角化 程度 、 痒 7 指 标 改 善 程 度 有 显 瘙 项 察/ 仲 明 ( 西 医 学 院 四 附 院 皮 肤 科 ) 皮 肤 病 与 性 出 、 烂 、 疱 、 王 江 ∥ 著性 差异 ; 组治 疗后 指标 评分 相 比有显 著性 差异 。 两 病 . 0 6 2 ( ) 一5 6 一 0 ,8 1 . ~3 2 3 包括湿疹 2 9例 ( 性 8例 , 急 性 l 急 亚 4例 , 性 7 表 2 ( 江 安 ) 慢 张 例 )皮 炎 2 例 ( 触 性 皮 炎 9例 , 经 性 皮 炎 l , l 接 神 0例 , 脂 2 0 0 9 治 疗 慢 性 肛 门 湿 疹 血 虚 风 燥 型 4 例 疗 效 观 07 17 8 溢 性 皮炎 2例 )均 予 派 瑞 松 乳 膏 外 用 , /, 程 2 , 2次 d 疗 ~ 3 。结 果 急 性 湿 疹 、 急 性 湿 疹 、 性 湿 疹 、 触 性 周 亚 慢 接
湿疹专业知识
• 注:为什么性病皮肤病通常放在一起 学习、研究、诊断、治疗!
• e.小腿湿疹:多发于胫前或侧面, 常对称分布,丘疹破后糜烂、渗液、 结痂,日久皮损变厚、色素沉着, 瘙痒
• 注:(蚊虫)叮咬湿疹
f.手部湿疹:
• 好发于掌面,可侵及腕部及手指,常对称 分布,有较厚硬皮屑,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特点 • b.一般表现:红斑上有丘疹、水
疱,进一 步糜烂、渗出、蔓延 • c.继发感染,形成脓疱、脓液、
脓痂,严重时伴有发热等
• d.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 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以 及阴部、肛周等,大多对称分布
• e.瘙痒伴灼热感,阵发性加重(有 的夜间加剧)
• f.若经反复发应性皮炎 • 脂溢性皮炎/乏脂性湿疹(油腻性
鳞屑) • 盘状湿疹/钱币状湿疹 • 手部湿疹 • 湿疹性药疹 • 单纯苔藓
2.按病程分类
• (1)急性湿疹 • (2)亚急性湿疹 • (3)慢性湿疹
3.按发病部位可分为
• 耳部湿疹、乳房湿疹 • 小腿湿疹、手部湿疹 • 阴囊湿疹、肛门湿疹、外阴湿疹等
2、亚急性湿疹
• a.特点: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 轻,水疱、糜烂逐渐愈合
• b.一般表现:出现少量鳞屑,瘙痒 逐渐转好,如再遇诱因会再次急性 发作,久而不愈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
• a.特点:因急性或亚急性迁延不愈而成, 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数年
• b.一般表现:开始皮损炎症轻,逐渐角 化变厚、粗糙、呈苔藓样、色素沉着、 有鳞屑等
• 手部湿疹(皮炎)通常是刺激性和过敏性 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橡胶、金属、化工 原料等主要刺激物引起,如“主妇湿疹”。
皮肤性病学期末考试重点
皮肤性病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2、挪威疥:又称角化型疥疮,发生于身体虚弱、感觉神经病变、麻风和艾滋病患者,表现为大量结痂、脱屑,有时呈红皮病样外观或疣状斑块,脱痂中有大量疥螨,传染性极强。
3、日光性荨麻疹:较少见,常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
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自觉瘙痒和刺痛;少数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接受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和痉挛性腹痛等)。
4、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
1、重型药疹: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
2、压力性荨麻疹: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常见于足底部和长期卧床患者的臀部,表现为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肿胀,可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一般持续8~12小时消退。
3、狼疮发: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可表现为广泛脱发,头发稀疏、干枯、无光泽、易折断,称之为“狼疮发”。
狼疮发的发生原因是由于皮损波及头皮从而导致皮肤附属器官破坏消失造成的,经系统治疗后,可有新发长出。
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头发的消长变化可作为判断疗效及病情是否好转的参考指标。
4、顿挫型带状疱疹:指仅有神经痛而不出现典型水疱的带状疱疹。
问答题1、简述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
答:(1)前驱症状: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患处自觉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2)皮损: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水疱群间皮肤正常,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临床上还能偶见多次接触致病物质后而 脱敏。
第16页/共81页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有接触致病物质史,损害发生于接触部 位,皮损单一,缺乏多形性,界限分明及自觉痒 甚,去除原因后皮损很快消退等临床表现特点, 一般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尚考虑施行斑贴试验以 辅助诊断。
第18页/共81页
一、全身治疗:
(一)抗组胺类药: (二)雷公藤内服: (三)皮质炎固醇激素: (四)钙剂: (五)病变处肿胀严重者:
1.10%葡萄糖溶液 2.应用利尿药
第19页/共81页
二、外用疗法
对症处置,其原则与急性湿疹相同。如红 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4次/日; 为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 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 结痂者当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 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第4页/共81页
接 触 性 皮 炎 皮 带 头
第5页/共81页
接 触 性 皮 炎 手 表
第6页/共81页
接触性皮炎 皮带
第7页/共81页
接触性皮炎 塑料拖鞋内面
第8页/共81页
第9页/共81页
化 妆 品 性 皮 炎
第10页/共81页
化 妆 品 性 皮 炎
第11页/共81页
特 发 性 水 肿
第九章 皮炎与湿疹
皮炎与湿疹是一组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组 织病理学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伴有不同 程度的瘙痒。
这一组病是皮肤科最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 甚高,在各类皮肤病中占第一位。
有:接触性皮炎、
湿疹、
异位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
第1页/共81页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Confact Dermafifis)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炎应与急性湿疹相鉴别 : 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病因、好发部位、皮 损特点、主观症状、病 程、复 发进行鉴别。
第17页/共81页
【治疗】
首先应积极查找病因,脱离致敏物,积极对症 处理。但要注意保护患处,避免手抓及其它有害物质再
刺激。如由碱性物质招引皮炎,可用弱酸去洗;倘若酸 性物质引发者,可取1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和。与此 同时,嘱咐患者今后避免再接触致病物质。
【定义】接触性皮炎系皮肤接触外界致敏或刺 激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按发病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原发刺激 与变态反应两种类型,临床所见以后者为多。
第2页/共81页
一、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该型患者无选择性, 是皮肤或粘膜对外界刺激物的直接反应。发病与 否主要取决于接触物质刺激性强弱,同机体自身 关系不大。通常引起皮炎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刺 激性,是同它接触的人都可得病 。 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此型皮炎的接 触物质往往不具有强烈刺激性,仅仅是有过敏素 质的人接触该物质方能发病。所以这一型皮炎, 只发生于少数的敏感者,而对大多数人并不用担 心。
皮损惯发于接触致病物质的部位,露出部位 是最容易同外界物质接触,故该部也是本好发部 位。
接触性皮炎病情轻重的程度,损害之形态和 范围,主要取决于致病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 方式和时间以及机体之耐受性或敏感性。
第15页/共81页
病人自觉患处瘙痒,且常伴有烧灼感。属原发 刺激型接触性皮炎,还可呈疼痛。皮炎剧烈的患者, 有时还可发生全身症状,如浑身欠适、发热、畏寒 等。
第23页/共81页
3、临床症状: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
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痒以 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还有因搔 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毛囊炎、疖肿、 脓疱疮、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脓性皮肤病。
4、预后:急性湿疹如经妥当处置可获痊愈, 但易复发。临床上也时常观察到由本型湿疹移 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本病外用药三大禁忌:
其一,忌选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品为主药;
其二,则主药浓度宁低勿高;
其三,急性期通常不采用酊剂,软膏等剂药。
第20页/共81页
【预防】
平时多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再 去接触已发生过接触性皮炎的致病物 质。日常生活中慎用容易引起致敏的 外用药,如磺胺药膏或高浓度之化学 物质。至于使用药物或其它方法脱敏 不宜提倡。
内、外多种因素。变态反应在湿疹的发病机
制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湿疹可能发生在皮肤 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常发生于具有 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 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 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 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 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 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
第21页/共81页
第二节 湿疹
(Eczema)
所谓湿疹,缘于本病损害处具有 渗出潮湿倾向之征,故名。该病可称 得最常见的皮肤病,在部队中也不乏 此种患者。中医文献有数十种病名与 现代医学称为湿疹的表现很相似,如 浸淫疮、湿癣、四湾风等。
第22页/共81页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发病机理】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
第3页/共81页
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外界物质 甚多,其中最主要是化学物质。 化学性:①化妆用品:香水、各种润肤美容香脂、 雪花膏、口红等②化学制品:肥皂、塑料、橡胶 等; ③外用药物:清凉油、红汞、磺胺药膏、 抗生素软膏等④化学产品:油漆、染料、杀虫剂 等⑤金属物品:镍、铬等。 植物性:漆树、荨麻、银杏、无花果等。 动物性:尚有动物的皮革、毛、羽毛等。
第24页/共81页
【临床表现】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但根据发 病过程中皮损表现不同,可将本病分 为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三种类型,兹分述如下:
第12页/共81页
染 发 性 皮 炎
第13页/共81页
接触性皮炎(治螨虫药物)
第14页/共81页
【临床表现】
接触性皮炎症之临床往往以急性发病为常见, 若刺激物为原发性刺激物,一般在接触后,短者 几分钟,迟的数小时内即可发病;如果是致敏物 于初次接触,须经4日以上的潜伏期,但再次复 发者多在24小时内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