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2024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达标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第3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致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可找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无毒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有毒S 型细菌,因此在小鼠体内有无毒R型和有毒S型两种细菌。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C【解析】①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④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⑤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综上所述,C选项符合题意。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解析】标记噬菌体需要用含35S或32P的细菌培养噬菌体,A正确;②中少量噬菌体如果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但并不影响实验的结果,B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外壳,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C错误;以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中含有较高的放射性,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物中含有较高的放射性,D错误。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
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将两个纯种的亲本黄色(Y)圆粒(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所得的F1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Y与R走向一极,y与r走向另一极B.Y与r走向一极,y与R走向另一极C.Y与y走向一极,R与r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Y、y、R、r答案:D2.在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中,若n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对数,则2n能代表()①F1形成配子的类型数②F1自交产生F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③F2的基因型种类数④F2的表现型种类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n对等位基因生物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数为2n,自交产生F2时雌雄配子组合数为4n;F2基因型种类数为3n,F2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
答案:C3.研究基因传递规律的主要方法是()A.由基因表达出的性状推知的B.从理论上分析总结的C.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总结的D.通过测交实验总结的解析:基因是眼睛看不到的,但其控制的性状是可见的,可以根据性状的传递规律,推知基因的传递规律。
答案:A4.下列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所得的子代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部分基因型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
A.表中被研究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C.F2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是6/16或10/16D.表中被研究的基因其编码序列都具有非连续性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即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表中配子基因型可知,1、2、3、4所代表的基因型及其在F2中出现的概率为YYRR 116、YYRr216、YyRr416、yyRr216,概率大小依次为3>2=4>1。
生物必修2第3章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玉米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共有A. 8B. 7C. 5D. 42.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DNA片段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C.基因是DNA上任意一段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B.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4.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A.甲细菌 B.乙细菌 C.甲细菌或乙细菌 D.甲细菌和乙细菌5.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或RNA D.是DNA和RNA6.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7.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30%,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应占A.10%B.20%C.30%D.40%8.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20%的C、35%的G、10%的T。
它是一段A.双链DNA B.单链DNAC.双链RNA D.单链RNA9.某DNA分子含腺嘌呤150个,占碱基总数的30﹪,则其复制两次需要多少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参与到新的DNA分子中A、100B、150C、300D、45010. 噬菌体在细菌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11.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A.17%B.32%C.34%D.50%12.某DNA分于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若该DNA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A.200个B.300个C.400个D.800个13.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此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C.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D.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14.下列关于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DNA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染色体的相对稳定性15.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复制所必须的条件是下列的哪几个①酶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④DNA分子⑤mRNA⑥tRNA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宜的酸碱度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⑦C.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⑦⑧16.组成核酸的单位“”它的全称是A.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胸腺嘧啶核糖核酸17.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18.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19.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达是()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0.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aB.1/aC.1D.1-1/a21.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22.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③能指导蛋白质合成④能产生可遗传变异⑤能指导蛋白质的分解,形成氨基酸⑥分子结构具有多变性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23.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是①在细胞核上②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内③在染色体上④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24、DNA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A、储存与分配B、转录与翻译C、储存与释放D、传递与表达2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A.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上B.噬菌体把DNA注入到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C.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与感染噬菌体相同D.DNA有自我复制现象26.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量最多可达A.4120 B.1204 C. 460 D.60427.假设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A.1 000 B.2 000 C.500 D.无法确定28.等位基因A和a的最本质区别是A.基因A能控制显性形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形状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基因a分离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D.A对a起显性作用29.将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A.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 B.四种脱氧核苷酸 C.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D. C、H、C、N、P五种碱基30.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新课标】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 .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 .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 .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 .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2.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的 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 活性变化曲线(pH 适宜)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 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B .利用DNA 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C .DNA 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D .温度在80—1000C 下,蛋白质会变性,而DNA 不会 4. 下列所使用的试剂必需现配现用的是①斐林试剂 ②二苯胺试剂 ③双缩脲试剂 ④龙胆紫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 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C BA DA. 甲B. 乙C. 丙D. 丁 6.下列有关固定化细胞说法错误的是A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C .可以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D .细胞的固定化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7.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 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
右图表 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细菌密度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 密度增加B .稀释率从a 到b 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 .稀释率超过b 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 .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 点附近 8.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A .蒸馏B .压榨C .萃取D .分液9.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 取104、105 、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 ,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 恒温培养24-48小时D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下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0. 亚硝酸盐可使DNA 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 转变为U (U 与A 配对),A 转变为I (I 为次黄嘌呤,与C 配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3章综合测试03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在该实验中,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被侵染的细菌,上清液的主要成分为噬菌体外壳。
①③都直接对细菌进行了标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②用32P 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 ,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DNA 会进入维菌体内,放射性也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2.【答案】C【解析】在双链DNA 分子中,两条链中A T +或C G +所占比例相等,故该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 A +也占40%,A 错误;整个DNA 分子中A T =,因此该DNA 分子中含有的碱基A 数目为50240%1/220⨯⨯⨯=(个),B 错误;该DNA 分子中所含碱基G 的数目为()5022021/230⨯-⨯⨯=(个),故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31302120-⨯=(个),C 正确;经过3次复制后,子代DNA 分子中含有14N 的DNA 单链占全部DNA 单链的比例为()()822/827/8⨯-⨯=,D 错误。
3.【答案】A【解析】含15N 标记的DNA 分子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得到4216=(个)DNA 分子,由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其中含14N 的DNA 分子占100%,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占总链数的1/16,A 正确,C 错误;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每个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002602240⨯-⨯÷=(个),则复制过程中需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44021600⨯-=(个),B 错误;每个DNA 分子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两者之比是1:1,D 错误。
4.【答案】D【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是不能准确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各步骤进行的目的。
35S 标记组:35S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时蛋白质外壳不会进人细菌内,离心后35S 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故无论培养时间长与短,只要搅拌充分,放射性均存在于上清液中,且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 ,A 、C 错误;32P 标记组:32P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 ,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越多,但子代噬菌体合成时的原料都来自未被32P 标记的细菌,所以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故D 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含7套单元测试卷和1套期末综合测试卷,共8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的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2.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B.雌∶雄=1∶4C.A∶a=1∶1D.AA∶aa=1∶1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5.某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B.该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n种基因型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2n种基因型6.下列关于遗传术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B.杂种自交后代会出现纯种C.纯种杂交后代是纯种D.测交可用来测定杂种遗传因子7.通过测交,不能推测出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的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8.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深入地研究肺炎双球菌从R型转化成S型的机理,其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将无毒R型活细菌与有毒S型活细菌混合后培养,发现无毒R型全部转化为有毒S型B.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中,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这个实验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证明的是()①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②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③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④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⑤DNA是遗传物质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①②③④ B.②③⑤C.①④⑥ D.④⑥4.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5.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6.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7.在一个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则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A.200个和400个 B.400个和510个C.2个和510个 D.2个和400个8.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A.R型细菌和S型细菌 B.R型细菌和R型细菌C.S型细菌和S型细菌 D.S型细菌和R型细菌9.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物质的量之比为A:C:G:T=1:1.5:2:2.5,则互补链中的嘌呤与嘧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5:4 B.4:3 C.3:2 D.5:210.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4种碱基B.在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70个胞嘧啶,一定会同时含有70个鸟嘌呤C.在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D.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二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的碱基11.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2,此DNA分子中(A+G)/(T+C)为()A.0.2 B.0.6 C.1.0 D.5.01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果要制作的模型中含有20个碱基对,可以制作出的DNA 的模型种类有()A.4种 B.204种 C.420种 D.220种13.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
2013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1.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A.加热杀死的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C.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 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A. 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3.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A.RNA甲和蛋白质乙B.RNA甲和蛋白质甲C.RNA乙和蛋白质甲D.RNA乙和蛋白质乙4.已知A和T间有2个氢键,G和C间有3个氢键,甲DNA分子有30%的腺嘌呤,乙DNA分子有30%鸟嘌呤,对这两个DNA分子结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A.甲强于乙 B.乙强于甲 C.甲等于乙 D.无法判断5.一个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比值为A.1:2:4 B.1:2:2 C.1:1:2 D.2:2:16.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0%的A,30%的C,20%的G,20%的T.它是一段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7.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本质的认识,已经发展到A.分子水平 B.细胞水平 C.个体水平 D.群体水平8.DNA的一条链中,(G+C)/(A+C)=2,(A+T)/(G+C)=0.5,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互补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例分别为A.2和2 B.1和0.5 C.2和0.5 D.0.5和29.将大肠杆菌放在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大肠杆菌DNA中所有的氮均为15N。
然后将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DNA,转放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三代,在第三代大肠杆菌DNA 总量中带有15N标记的DNA占A.12.5% B.25% C.5% D.75%10.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11.1条染色单体含有1 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A.4个双链的DNA分子 B.2个双链的DNA分子C.2个单链的DNA分子 D.1个双链的DNA分子1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C.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D.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13.某生物碱基的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8%,嘧啶碱基占42%,此生物不可能是A.烟草 B.小麦 C.烟草花叶病毒 D.噬菌体14.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该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A.1/2 B.1/(2n-l)C.1/2n D.115.体外进行DNA复制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各章节测试题(全册 每章都有 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各章节测试题(全册每章都有附答案)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卷毛和长毛B.猫的黑色与白色C.豌豆花的红与白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3.测交之所以能够测出F1的基因组成,这是因为()A. F1与隐性类型相关B.F1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稳定不变4.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茎,第16、17、18、19、20五株分别是高茎的可能性是()A.25%B.75%C.100%D.0%5.种皮光滑豌豆和种皮皱缩豌豆杂交,F1全是种皮光滑的豌豆,自交后代F2中种皮皱缩的有1850株,则种皮光滑的株数为()A.5550B.3700C.1850D.74006.杂合的红花植株为第一代,让其连续自交,第三代中纯合子占同代个体总数的()A.25%B.50%C.75%D.100%7.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Aa)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A.12.5%B.25%C.50%D.75%8.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A.1/4B.1/2C.2/3D.1/39.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是()A.0B.30C.60D.901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A.1/4B.1/2C.0D.111.一株豌豆自花传粉后,所结的豌豆有圆粒也有皱粒,这株豌豆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1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的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的植株后,再自交得到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A.1/4B. 1/6C.1/8D.1/1613.一只杂合的白色兔子,产生40万个精子,其中大约有多少个含有控制黑色的隐性基因()A.10万B.20万C.40万D.30万14.眼睛棕色对蓝色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棕眼的夫妇有一个蓝眼睛的儿子和一个棕眼睛的女儿,则女儿与她母亲有同样基因型的可能性占()A.1/2B.1/3C.2/3D.1/415.两只黑豚鼠,生了一只白毛豚鼠,若再生两只豚鼠,它们都是白毛的几率()A.1/16B.1/8C.1/4D.1/216.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个人患囊性纤维原性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个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个健康的男人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A.1/25B.1/50C.1/100D.1/20017.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体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C.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D.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18.一只白色公羊和几只黑色母羊交配(黑色是显性),生下的小羊全是白色,这很可能是因为()A.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在传递中消失B. 白色公羊是隐性纯合体C.黑色母羊都是杂合体D.发生了基因突变19.人类的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G)控制的,有一对多指的夫妇生下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Gg和GgB.Gg 和 ggC.gg和ggD.GG和Gg20.将基因型为AA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A.3:2:3B.3:4:3C.5:2:5D.1:2:1二、非选择题21.下图是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分析回答:⑴此遗传病属于性遗传病⑵6号基因型是,7号基因型是 .⑶6号和7号婚配后,在他们所生的男孩中出现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⑷要保证9号所生的孩子不患此种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 .22.豚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殖7窝共有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殖7窝共15只黑毛豚鼠.则甲、乙、丙三只亲代豚鼠的基因型是、、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选择题1.下列基因中,能产生4种配子的是()A.EeFFB.AabbDdGgD.MmNnPP2.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3.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A.AaBB×AABbB.AAbb×aaBbC. Aabb×aaBbD.AABb×AaBb4.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A.5/8B.3/8C.1/12D.1/45.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G)对皱粒(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A.5,3B.6,4C.8,6D.9,46.豌豆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Pp和Qq控制,都是独立遗传.假设至少每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是紫色的,其他的基因组合都是白色的,如用紫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中紫花:白花=3/8:5/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PPQq×PPQqB.PpQQ×PpqqC.PpQq×ppqqD.PpQq×Ppqq7.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让纯种黄皱与纯种绿圆的个体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在F2中的重组性状有()A.只有黄圆B.只有绿皱C.黄圆和绿皱D.黄皱和绿圆8.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9.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问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7932株B.3966株C.1983株D.1322株10.已知Yy和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中YyRr基因型的个体占总数的比值是()A.100%B.1/2C.1/4D.9/1611.两亲本杂交,所得种子中,黄圆160、绿圆56、黄皱163、绿皱52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1/2、1/8B.3/4、1/4C.1/4、1/4D.1/4、1/812.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基因(t)的显性,白化病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生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1/2、1/8B.3/4、1/4C.1/4、1/4D.1/4、1/81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例为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B.BBccC. bbCcD.Bbcc14.遗传因子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水稻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A.2/16B.4/16C.6/16D.8/161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3/16B.4/16C.7/16D.9/1616.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①鉴别一只兔子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A.杂交、测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自交17.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RRBbB.RrBbC.rrbbD.Rrbb1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19.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20.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A.WwDd × wwddB.WWDd × WWddC.WwDd × wwDDD.WwDd × WWDd二、非选择题22.人类中男人的秃头(S)对非秃头(s)是显性,女人在S基因为纯合时才为秃头.褐眼(B)对蓝眼(b)为显性,现有秃头褐眼的男人和蓝眼非秃头的女人婚配,生下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儿和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⑴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⑵他们若生下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女儿,其基因型可能是 .⑶他们新生的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概率分别是、 .⑷这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将来与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子结婚,他们新生的儿子可能的表现型为.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2.减数分裂发生在()A.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B.人的卵原细胞发育成卵细胞的过程中C.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D.动物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3.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分子数加倍B.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4.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包括()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细胞经复制滋长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 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按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B.精子头部进入细胞内C.卵细胞形成受精卵D.精子与卵细胞核的融合6.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7.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A.第二极体B.卵原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8.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9.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11个B.11对22个C.不成对的22个D.44个10.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11.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单体数是 ( )A.40条B.20条C.10条D.0条12.若某动物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a和B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经由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是()A. AB,Ab,aB,ab B . AB,ab,ab,ABC. AB,aB,aB,ABD. aB,aB,ab,ab13.关于四分体正确的叙述是()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B.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D.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某植物中,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受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4.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统计结果。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5.为了确定一头黑色公牛(黑色为显性性状)是否为纯合子,最好让它()A.与一头黑色母牛交配B.与一头棕色母牛交配C.与多头黑色母牛交配D.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6.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与甲植株杂交,F2产生子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uUuVvB.MmNnUuVvC.mmNNUuVvD.mmnnUuVV7.金鱼草花色的遗传表现为红花(C)对白花(c)不完全显性遗传,即杂合子表现为粉红色。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2012~2013学年高二年级综合考试生物试卷
2012~2013学年高二年级综合考试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B. 磷脂和质粒中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C.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 染色体、ATP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2.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3.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内的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C.腺嘌呤核苷(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缩合后即可产生承担生命活动的蛋白质B.食盐可使蛋白质析出,若用蒸馏水稀释析出的蛋白质,其活性不会改变C.若一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至少是n -2m D.若一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6n 个碱基对5.下列关于“颜色反应”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脂肪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B.吡罗红能使DNA呈现红色C.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D.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6.图1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本实验需对细菌进行悬浮培养B. 转化效率与S型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C. 转化来的S型菌的遗传物质中不含R型菌的遗传信息D. 一种细菌的DNA掺入到另一种细菌中能够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 A 、培养肺炎双球菌需要液体培养基所以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需对细菌进行悬浮培养 A正确B、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效率与S型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纯度越大转化率越高 B 正确C 、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可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该S型菌含R型菌的遗传信息和S型菌的遗传信息所以转化来的S型菌的遗传物质中仍含有R型菌的遗传信息 C错误D、DNA是遗传物质一种细菌的DNA掺入到另一种细菌中能够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 D 正确2.利用小鼠进行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其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R型活细菌有毒B. \S 型活细菌有毒C. DNA是转化因子D. 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 A 、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说明R型活细菌无毒 A错误B、注射S型活细菌导致小鼠死亡说明S型活细菌有毒 B正确C 、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说明S型细菌失去活性 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导致小鼠死亡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 C错误D、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错误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需要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B.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需要短时间的保温C. 用\ ^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组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组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答案】C【解析】解 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用含 ^35S和 ^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 A正确B.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后如果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 B正确C.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通过搅拌离心后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上清液中放射性高 C错误D.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通过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沉淀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 D正确故选 C4.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 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C. 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中A+T=26% 则DNA分子中C占37%D. 一般来说 DNA分子中A-T碱基对比例越高越耐高温【答案】D【解析】解 A.若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相等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A正确B.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T、G=C 所以A+G=T+C B正确C.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中A+T=26% 则G+C=74% 则DNA分子中G=C=37% C正确D.由于连接A、T碱基之间的氢键是2个连接G、C碱基之间的氢键是3个因此DNA 分子中A-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小 D错误故选 D5.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细胞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解 H5N1型禽流感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子代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所以全部含有 ^35S 原先流感病毒的P为 ^32P 而复制时的原料为 ^31P 根据RNA 复制特点可知子代流感病毒只有少数含有 ^32P 多数为 ^31P故选 D6.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20% 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 另一个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T)所占比例为()A. 20%B. 25%C. 35%D. 45%【答案】B【解析】解该DNA分子中A=T=20% G=C=30% 如果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则G 不与C配对而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 因此与乙基化G配对的T的比例是45%-20%=25% 则另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所占比例为30%+20%-25%=25%故选 B7.下图为某DNA分子部分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遗传信息蕴含在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B. 图中有4种碱基和4个完整的核糖核苷酸分子C. 图中④和⑤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解 A.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A正确B.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因此含有4种碱基和4个完整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 B错误C.⑤脱氧核糖和④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正确D.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D正确故选 B8.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 若一条链中G=C 则互补链中的G=CC. 若一条链中A是T的2倍则互补链中的T是A的2倍D. 若DNA分子中碱基T所占比例为x 则碱基G所占比例为1/2-x【答案】A【解析】解 A.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至少连接一个磷酸基团 A错误B.若一条链中G=C 则互补链中的G=C B正确C.若一条链中A是T的2倍则互补链中的T是A的2倍 C正确D.若DNA分子中碱基T所占比例为x 因为A=T G=C 所以T+G=1/2 因此碱基G所占比例为1/2-x D正确故选 A9.如图同位素标记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出现^32 \SB. 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不存在^32PC.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存在同时有^35 \S 和^32 \S 的蛋白质D. 子代噬菌体存在同时有^31P和^32P的DNA分子【答案】D【解析】 A 、^32 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中所以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不可能出现^32 S A错误B、^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中所以少数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存在^32P B错误C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只存在^35 S 的蛋白质不存在^32 S 的蛋白质 C错误D、^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中并以大肠杆菌中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存在同时有^31P和^32P的DNA分子 D正确10.下列有关计算错误的是()A.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B. 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1条链上A+T比例为35% 则第3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细胞内全部DNA被\ ^32P标记后在不含\ ^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D. DNA双链被\ ^32P标记后在不含放射性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 2/2^n【答案】C【解析】解 A.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产生8个噬菌体由于DNA 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A正确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 则整个DNA分子中A+T 的比例也为35% 进而可推知C=G=(600-600×35%)/2=195 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95×( 2^3-1)-( 2^2-1)=780个 B正确C.细胞内全部DNA被 ^32P标记后在不含 ^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由于分开的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所以形成的四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能确定 C错误D.DNA双链被 ^32P标记后不管复制多少次都只有2个DNA带有标记所以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 2/2^n D正确故选 C1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B. 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C. 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D. 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上清液呈放射性而沉淀物无放射性说明实验过程中只用^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而没有用同位素标记细菌因此实验中是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故选 A12.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个的比值相同B. 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C. 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个比值等于1【答案】C【解析】解 A.由于A与T配对 C与G配对故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比值都为1 A正确B.A和T之间有2个氢键 G和C之间有3个氢键 (A+T)/(G+C)的值越大说明A和T数目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 B正确C.双链DNA分子中后一比个值为1 前一个比值不一定为1 因而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不一定是双链 C错误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与T、C与G分别互补配对故(A+C)/(T+C)=1 D正确故选 C13.下列有关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B. 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 等位基因可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个DNA上【答案】C【解析】解 A.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基因的遗传信息基因的特异性是由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的 A正确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个 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正确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错误D.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而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等位基因可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即一条染色体的两个DNA上 D正确故选 C14.DNA溶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 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地说 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B. 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与T之间多C. 生物体内解旋酶也能使DNA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而解开螺旋D. 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有可能不同【答案】B【解析】解 A.由题图可知一般情况下 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 A正确B.不同DNA分子中G、C数量不同因此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不一定比A与T之间多B错误C.生物体内解旋酶可以使DNA双螺旋结构中氢键断裂 C正确D.Tm与G+C占全部碱基的比值有关因此Tm相同 G+C在DNA分子中的比例相同但是G+C的数量可能不同 D正确故选 B15.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n 腺嘌呤碱基数为a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n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dfrac3n2-a③胞嘧啶的数量为n-a④一条链中A+T约数量为a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答案】A【解析】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6.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times a个B. 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dfrac12^nC.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D.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 G+ C占M% 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 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答案】A, B, D【解析】解 A、某DNA分子含腺嘌呤a个 DNA复制n次形成了2^n个DNA分子因此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是(2^n-1)a A正确B、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复制n次形成了2^n个DNA分子共2^n+ 1个脱氧核苷酸链含^32P标记的是2条链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dfrac12^n B正确C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能确定 C错误D、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关系是G1= C2、C1= G2 因此双链DNA分子中G+ C的比值与每一条链上的该比值相等 D正确.故选 ABD.17.生物学家为探究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将 ^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 ^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别将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胞中的 ^14N-DNA及 ^15N^14N-DNA分离开来该技术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第一代细胞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带可以排除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B.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第二代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宽度相同的DNA带C.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随着复制代数的增加位于离心管上部的密度带宽度逐渐变大D. 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方法与分离细胞器的方法相同【答案】A, B, C【解析】解 A.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第一代DNA分子离心后就可以得到两条DNA带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第一代DNA分子离心后就可以得到一条DNA带 A正确B.如果是半保留复制第二代DNA分子有四个其中有两个是只含 ^14N 另外两个同时含^14N和 ^15N B正确C.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只含 ^14N的密度带比例随着复制代数的增加宽度逐渐变大 C正确D.探究DNA复制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而分离细胞器用的是差速离心法 D错误故选 ABC18.图1为真核生物 DNA 的结构图2是其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图1中④是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之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 图1中 DNA 一条链上相邻的 G 和 C 通过氢键连接C. 图2生理过程在真核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中都能发生D. 图2中可看出该过程是双向进行的图中的酶是解旋酶【答案】A, B, C【解析】解A.④由磷酸、脱氧核糖和胞嘧啶组成但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错误B.图1中 DNA 一条链上相邻的 G 和 C 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B错误C.图2为DNA 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 C错误D.由图2可知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且双向复制这样可以提高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能将双链 DNA 打开因此为解旋酶 D正确故选 ABC19.下列有关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B. 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 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答案】A, B, C【解析】解 A.噬菌体属于病毒不是原核生物 A错误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错误C.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错误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 D正确故选 ABC20.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有()A. 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 两条链均为模板C. 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 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答案】B, C, D【解析】解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A错误B.在DNA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均为模板 B正确C.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并消耗能量 C正确D.DNA分子复制时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 D正确故选 BC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从图甲可看出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21.(2)图甲中 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 B是________酶21.(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幼叶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图乙中 7是________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原则21.(5)若用1个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 ^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21.(6)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 ^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21.(7)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 则该DNA分子经过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答案】(1)半保留复制【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 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 b、c是新合成的子链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答案】(2)解旋, DNA聚合【解析】(2)分析题图可知 A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因此是解旋酶B酶的作用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是DNA聚合酶【答案】(3)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解析】(3)绿色植物幼叶细胞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答案】(4)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磷酸,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解析】(4)图乙中 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 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5)\ dfrac1150【解析】(5)用 ^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则新形成的300个噬菌体中有2个含 ^32P 即含有 ^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dfrac1150【答案】(6)100【解析】(6)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含有用 ^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形成的DNA分子一条链含有 ^31P、另一条链含有 ^32P 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了100×32+100×31-100×31×2=100【答案】(7)\ dfrac12【解析】(7)DNA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碱基发生突变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不发生突变以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异常的以没有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正常的因此不论复制多少次发生差错的DNA分子总是占DNA分子总数的 \dfrac1222.(1)根据格里菲思的实验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22.(2)根据你的生物学知识可以预测艾弗里的实验中处理①与处理②的结果是________ 处理③的结果是________.22.(3)写出艾弗里实验的结论________.22.(4)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分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选择了DNA作为遗传物质?________.22.(5)举一个例子说明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在推动生物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________.【答案】死亡的S细菌中存在某种遗传(转化)因子【解析】解(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死亡的S细菌中存在某种遗传(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3)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是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RNA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处理①与处理②的结果是培育的R型细菌变成S型细菌处理③的结果是培育的R型细菌不会变成S型细菌.【答案】培育的R型细菌变成S型细菌, 培育的R型细菌不会变成S型细菌【解析】【答案】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解析】【答案】双螺旋结构保证其稳定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其能精确复制碱基对的不同排列序列蕴藏了大量的遗传信息这些都是作为遗传物质必要的特点【解析】(4)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必要特点双螺旋结构保证其稳定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其能精确复制碱基对的不同排列序列蕴藏了大量的遗传信息.【答案】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为揭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DNA结构的提出为基因工程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NA双旋结构的提出为揭示基因表达和变异的机理打造了基础【解析】(5)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其在推动生物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为揭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DNA结构的提出为基因工程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NA双旋结构的提出为揭示基因表达和变异的机理打造了基础.23.(1)图中2表示________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23.(2)3有________种英文缩写和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3)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与大肠杆菌的DNA相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________.【答案】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 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 1、2和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2)3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3含氮碱基.(4)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是RNA 组成RNA的碱基有4种即A、U、G、C 其中碱基U是RNA特有的名称为尿嘧啶 RNA与DNA的不同在于 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有的特有碱基为U 一般为单链结构.【答案】4,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 胞嘧啶, \T , 胸腺嘧啶【解析】【答案】RNA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中有U无T【解析】24.(1)控制该动物毛色的基因有________对 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24.(2)该动物种群中雄性灰色个体有________种基因型24.(3)控制该动物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要求答出染色体类型)24.(4)请从 F_1和 F_2中选择一对个体进行多次杂交设计实验验证(3)的解释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该解释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1)两(或2), 遵循, 本实验\ F_2雄性个体中灰色∶白色=15∶1 根据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 F_2分离比是9∶3∶3∶1 可变式为15∶1 由此判断出毛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解(1)由于本实验 F_2雄性个体中灰色∶白色=15∶1 根据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F_2分离比是9∶3∶3∶1 可变式为15∶1 由此判断出毛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该动物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答案】(2)8【解析】(2)结合以上分析可知雄性中双隐性个体为白色其余类型均为灰色故灰色类型有A_B_、A_bb、aaB_ 共8种【答案】(3)两对基因在两对常染色体上【解析】(3)由题意知该植物群体中所有白色均为雄株所以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而表格中子二代雄株既有白色也有灰色个体因此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因此该毛色虽然与性别有关但是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不是伴性遗传故两对基因在两对常染色体上【答案】(4)让\ F_2中的白色雄性个体与\ F_1中的雌性个体多次交配得到多个子代统计子代个体的毛色及比例, 子代个体中灰色∶白色=7∶1(或雄性个体中灰色∶白色=3∶1)【解析】(4)为验证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让 F_2中的白色雄性个体(aabb)与 F_1中的雌性个体多次交配得到多个子代统计子代个体的毛色及比例若子代个体中灰色∶白色=7∶1(或雄性个体中灰色∶白色=3∶1)则可证明上述解释正确25.(1)一个被^32\textrmP标记的 T_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若共释放了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被^32\textrmP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25.(2)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也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3)仅根据该组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n【解析】解(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 DNA为双链结构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被^32\textrmP标记的DNA链为两条故释放n个子代噬菌体中被^32\textrmP标记的噬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第三单元第1讲1.(2016年天津卷)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核糖体S12蛋白中一个赖氨酸被一个精氨酸代替,导致链霉素与核糖体不能结合,突变型获得链霉素抗性,A正确;基因表达过程中,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而不是转录过程,B错误;比较突变型与野生型个体的S12蛋白结构可知,突变前后,S12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不变,但种类发生了改变,据此可以判断,该突变是碱基对的替换所致,而不是碱基对缺失,C错误;题中没有信息表明链霉素与枯草杆菌突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只是起选择作用,D错误。
2.(2015年海南卷)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 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正确;X 射线的照射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错误;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在基因b的A 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D正确。
3.(2015年江苏卷)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答案】A【解析】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不定向的,环境起选择作用,不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A错误;X射线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B正确;通过杂交实验可知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若子代表现为突变性状,则为显性突变,若子代表现为正常性状,则为隐性突变,C正确;若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突变性状,则为可遗传变异,若后代无突变性状,则为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
人教版试题试卷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教案及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章3第【学习目标导引】、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DNA、搜集2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概述3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制作4 分子的复制。
DNA、概述5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6第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节1 【知识要点提炼】、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型活细菌,小鼠活;②向小R)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①向小鼠注射1(③向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型活细菌,小鼠死;S鼠注射R④向小鼠注射型细菌,小鼠活;S型活细菌。
实验④表S型细菌,小鼠死,且从死鼠中分离得到了S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型活细S型的活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混合后,S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R明无毒性的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S格里菲思的推论是:在已经被加热杀死的型活细菌。
S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R,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S型菌+R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①DNA)艾弗里证明2(型R DNA型菌的培养培养型菌的荚膜多糖S型菌的蛋白质或S型菌+RR型菌;②S菌+R型菌;③只有型活细菌产R才是使DNA型菌。
结论:R只有型菌的酶DNA+DNAS型菌+培养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 组成。
DNA)噬菌体的结构组成:由蛋白质外壳和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T赫尔希和蔡斯以)2(2。
的实验(见下表)检测结果(噬菌体上)实验过程噬菌体T 实验235然后离在搅拌器中搅拌;与细菌混合培养;标记蛋白质S 无放射性物质存在第一组32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DNA 标记P 第二组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处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结论:3(【典型例题解析】、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然后把它DNA型活细菌中提取出S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1例型细菌中的一R的培养基中,DNA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2
第三单元练习试卷一、发酵微生物与应用1、下列属于发酵工程的过程依次是()①提取目的基因②发酵过程③动物细胞融合④菌种的选育⑤固定化⑥灭菌⑦扩大培养⑧植物组织培养⑨培养基配制⑩分离提纯A、①⑦⑥⑤⑩B、①④⑥⑦⑤⑩C、④⑥⑦⑤⑩D、④⑨⑥⑦②⑩2、能够为发酵工程提供菌种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动物细胞融合C.聚乙二醇处理大肠杆菌 D.目的基因转移3、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4、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5、作为微生物氮源的营养物质中最常用的是()A、分子态氮和氨B、铵盐和硝酸盐C、尿素和胺D、牛肉膏和蛋白胨6、硝化细菌的碳源、氮源、能源依次是A、葡萄糖、氨、葡萄糖B、葡萄糖、铵、太阳能C、二氧化碳、氨、化学能D、二氧化碳、氨、太阳能7、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B.机械搅拌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 D.A、B、C都对8、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指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产物B、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既可以分布在细胞内也可以分布在细胞外C、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物种的特异性D、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都属于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9、发酵工业常利用酵母菌发酵获得酒精,那么发酵过程和产物是A、有氧呼吸、初级代谢产物B、无氧呼吸、初级代谢产物C、有氧呼吸、次级代谢产物D、无氧呼吸、次级代谢产物10、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的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11、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产量的变化是A 死亡、增多B 增多、不再产生C 增多、增多D 死亡、不再产生12、在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味精的过程中,要对发酵罐A、严格密封B、不断通人二氧化碳C、先通风后密封D、不断通人无菌空气13、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对产品的代谢产物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如果是菌体,则可采用的方法是()①蒸馏②萃取③过滤④离子交换⑤沉淀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⑤14、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酶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16、下列不属于发酵工业产品的是A.胰岛素B.甜味剂C.防腐剂D.酸味剂17、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单元测试题-基础(教师卷)
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单元测试题-基础(教师卷)满分:10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35小题,共70分)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2分)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蛋白质和DNA都是遗传物质【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蛋白质未进入细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正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还要通过其他实验证明RNA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只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占绝大多数,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进入细菌体内,无法证明其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2分)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C.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A、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不都是荚膜多糖,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都具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因此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C正确;D、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而不是一条,D错误.故选:C.3.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 (2分)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C.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A、由于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所以用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A正确;B、全部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B错误;C、只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C错误;D、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A.4.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如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2分)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分析题图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可知:①a型TMV→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型,①正确;②b型TMV→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②正确;③组合病毒的RNA来自b型TMV的RNA,由于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③错误;④组合病毒的RNA来a型TMV的RNA,由于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型,④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三第3章基因的本质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解析:①观察四个选项,确定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部分都存在;②比较四个选项中的碱基,发现选项B中有U,U是RNA特有的碱基,而不是构成DNA的碱基,由此确定答案。
答案:B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与基因数相同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致相同D.每个基因的长度相同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基因的说法。
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如大肠杆菌拟核中环状DNA分子上就有大约4400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构成人的基因的碱基对不超过2%,其比例很小,每个基因的遗传效应不同,其长度有所差别,平均长度约为1000个碱基对。
答案:B3.如下图所示,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解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和多糖都不是遗传物质。
将R型无毒细菌转化成S型有毒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用DNA酶处理DNA,就会使DNA分解,失去转化功能。
答案:A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两条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与DNA母链相比,一定有所变化D.与DNA的两条母链分别相同解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每条DNA子链与其模板母链互补,与它的非模板链相同。
答案:D5.用一个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A .0个B .2个C .30个D .32个解析:标记了一个噬菌体,等于标记了两条DNA 链,由于DNA 为半保留复制,两条母链各进入两个噬菌体内,以后不管复制多少次,最终都只有2个噬菌体被标记。
答案:B6.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 ,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 ,若此DNA 分子连续复制n 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A .(2n -1)MB .M (1/2q -1)C .(2n -1)·M (1-2q )/2qD .(2n -1)M /2nq解析:DNA 中T 为M 占总碱基数比例为q ,设总数为x ,则M x =q ,x =M q ,此DNA 分子中含有鸟嘌呤数应为G =(M q -2M )/2,复制n次共产生2n 个子DNA 。
故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 q -2M )/2=(2n -1)·M (1-2q )/2q 。
答案:C7.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的DNA 合计约有7×109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 )A .3.5×106B .3.5×105C .7.0×105D .1.4×106解析:根据题目条件,由生殖细胞中DNA 的核苷酸对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个基因平均核苷酸对数)即可算出每条染色体平均含有的基因数目。
答案:C8.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d段上升的原因是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B.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C.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R型细菌内DNA发生了重组解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免疫知识,本题较难。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引起小鼠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使bc段减少,但R型细菌不会马上减少,因为免疫应答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R型细菌ab段增加;在S型细菌与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同时,部分R型细菌转化形成有毒的S型细菌,这是基因重组。
S型细菌能引起小鼠患坏血病,从而使小鼠免疫功能降低,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均增多,如cd段。
答案:C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A.R型细菌和S型细菌B.R型细菌和R型细菌C.S型细菌和S型细菌D.S型细菌和R型细菌解析: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这种“转化因子”就是S型细菌的DNA。
答案:A10.(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第①②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型菌转化为S 型菌无关,A、B项错误。
第③组实验说明DNA与R型菌转化为S 型菌有关。
第④组实验说明DNA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C项正确。
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答案:C11.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物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但不是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 .没有DNA 的生物,也就没有遗传物质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 .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解答本题的具体分析如下:12.(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C .2、3D .2、4解析:因为DNA是遗传物质,所以判断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应该分析“杂合”噬菌体的DNA来自哪。
因此,组成成分为甲的DNA 和乙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甲种一致;组成成分为乙的DNA和甲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乙种一致。
答案:B13.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使R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解析:设臵的目的是体现出对照性原则,是用来与只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形成对照,通过这种对照说明S型菌DNA 的作用。
答案:D14.(2011·徐州高一检测)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解析: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其中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
答案:A15.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可以依据()A.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结构B.DNA分子中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含氮碱基的排列顺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的结构和复制。
通过研究DNA的结构,我们知道DNA分子的含氮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而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只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所以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可以依据DNA分子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即含氮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答案:D16.艾弗里及其同事用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各种提取物和R型肺炎双球菌进行了著名的体外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R型菌是无毒性的B.证明导致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DNA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推出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答案:B17.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链分离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C.配对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解析:注意题中强调的是准确无误这个关键词,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答案:B18.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
该DNA 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解析:DNA每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原有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答案:D19.(2011·盐城高一检测)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②B.子二代DNA应为①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依据这一特点来分析,⑤为亲代DNA,②为子一代DNA,①为子二代DNA,③为子三代DNA。
不可能出现④中的情形。
答案:C20.(2010·山东高考)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把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标记。
再把这样的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此时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由于中期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故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