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 民主与民主化)【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 民主与民主化)【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民主与民主化1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民主的概念与模式★★★1.民主的概念(1)定义“民主”的两种方式①目的论定义,即根据权威的来源和目的来定义民主。

②根据权威产生的方式和程序来定义的程序性定义,其核心是自由公正普遍的政治选举。

(2)本书对于“民主”的立场①承认民主作为目的的价值,尊重“人民”“人民主权”这样的概念。

民主的权力常以人民主权的形式体现出来——人民作为最终的政治权威。

②民主必然体现为各种制度形式,并且这些制度形式不能根本性地危害到其他价值如自由、人的尊严,也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民的自由自愿的参与和沟通。

(3)自由民主的概念西方学者认为,仅仅有选举民主是不够的,民主必须和自由结合起来才是真正令人满意的民主。

戴蒙德在通常的选举民主基础上,附加上三大自由条款:①不存在不对选举的官员负责的为军方或其他人员保留的权力领域;②除了统治者垂直地对被统治者负责(经选举)外,还要求官职拥有者对其他平行的部门负责任,以保证宪政、自由和法治;③包容广泛的条款以保障政治上的和市民的多元主义以及个人自由。

到20世纪90年代,情况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一个民主化国家的第一次选举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被认为合法,即有一个或多个合格的国际观察员分遣队在场观察,并且观察员承认选举合乎诚实与公平的最低标准。

2.民主的模式民主的模式也可以称作民主的类型,很多学者就民主模式提出了个人观点,其中赫尔德的最为典型。

具体如表15-1所示。

表15-1对于民主模式的观点3.自由民主的卫护者和反对者(见表15-2)表15-2自由民主的卫护者和反对者考点二:西方国家的民主历程(见表15-3)★★★表15-3西方国家的民主历程考点三: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1.民主化的“第三波”(1)概述1974年葡萄牙青年军人通过政变成功地推翻了专制独裁者的统治,几年后葡萄牙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

从这一事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威权主义政府一个个转向民主制度,这股潮流被亨廷顿概括为民主化的“第三波”。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政治发展概述1.政治发展的概念(1)各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理解①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政治一体化、政治制度化和政治民主化。

②台湾学者陈鸿瑜认为:“政治发展的概念可界定为一个政治系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结构渐趋于分化,组织渐趋于制度化,人民的动员参与支持渐趋于增强,社会渐趋于平等,政治系统的执行能力也随之加强,并能渡过转变期的危机,使政治系统之发展过程构成一种连续现象。

”③大陆学者李元书认为政治发展的定义应作如下表述:通过付出和扬弃代价,以寻求不断发挥人的政治潜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方式的过程,以及这些体制和生活方式的生长过程。

④派伊在他的《政治发展面面观》一书中,将学者们对政治发展含义的界定概括为十个方面:a.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或政治形式的生成过程;b.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典型政治形态的生成过程,工业化使政治形态出现许多共性,因而所有工业化社会无论实行民主政治与否,都有一套相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标准,此即政治发展;c.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是非现代化社会向现代已经确立的合理的政治模式发展的过程;d.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建设和运转的过程,政治发展首先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民族主义的政治形式;e.政治发展主要是国家行政与法制的发展,建设有效率的政府是政治发展的中心;f.政治发展是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过程,一定程度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和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均达成政治发展;g.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即建设民主政治和制度;h.政治发展是一种稳定而有序的政治变化过程,即一个社会能够理性且有目的地控制政治过程,引导社会变革的方向;i.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能力增强的过程,其中主要是获得和运用权力的能力及政治动员能力的提高;j.政治发展是多维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向度。

(2)发展的两种观念①线性的时间历史观。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圣才出品】

第五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行政权与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1.行政权及其构成(1)含义“行政权”又被称为“执行权”,是指法律的执行权。

(2)国家权力理论(见表5-1)表5-1国家权力理论(3)行政机关的组成(见表5-2)表5-2行政机关的组成2.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见表5-3)表5-3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考点二:行政领导机关★★★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中枢”,负责决策、组织、领导和协调各行政部门的行动,其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内阁)及其辅助机构。

其具体内容如表5-4所示。

表5-4行政领导机关考点三:行政管理机构★★1.官僚制及其特征(见表5-5)表5-5官僚制及其特征2.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见表5-6)表5-6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5.2课后习题详解一、关键术语1.行政权答:行政权是指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国家意志,通过使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能力。

行政权具有如下特点:①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以国家名义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权力;②强制性,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强制执行国家的意志,推行政府的政策法令;③普遍约束性,在法定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它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于所有机构和人员;④国家主权性,依法独立自主地管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外国干涉;⑤有限性,它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受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受到公众的监督。

2.行政体制答: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权限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

行政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核心是行政系统内权限的划分和配置,具体表现形式是行政组织机构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形成。

作为一种制度体系,行政体制最明显的特征是超稳定性,即体制一旦形成,难以变动,具有惯性。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家与超国家政治)【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家与超国家政治)【圣才出品】
第 3 页 共 37 页
a.在绝对君主制下,君主大权独揽,等级会议作用衰落,统治者不受法律的约束,因 为法律作为他的统治权的产物不能限制他。
b.绝对君主制形成了一个领土相对完整的主权独立国家,对整体的民族利益的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经过短暂的绝对君主制时期,西欧各国普遍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
(4)现代民族国家 ①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涵 只有当民族与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即国家内只有单一的民族,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 住地范围相同,而且文化与政治已经逐渐融合,才符合“民族国家”的纯粹含义,但是实际 上大多数民族国家是一种多民族的混合体,它们共同享有: a.领土 第一,领土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确定的管辖范围。民族国家拥有明确并且严格的国界, 并以此作为行使国家权力和实现民族利益的界限。 第二,在国家领土范围内只有一个政权,不存在分裂割据政权,民族在统一的国家政权 之下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b.人口 每个国家在其疆界内都有一定的享有公民权利人口。现代民族国家对公民资格有文化和 政治两种不同的标准: 第一,文化以血缘权利为根据,从语言、文化、种族的角度对国民进行界定,一个人不 能随意获得或者放弃其国民身份。 第二,政治取向认为公民资格是个人的选择和对政治实体的忠诚问题。国家是由一群拥 有公民资格的人构成的,不管其文化、种族和宗教倾向是什么,人们可以自动获得和放弃国 民身份。
第 4 页 共 37 页
c.主权 第一,主权的定义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权是指国家 对内一切事务具有排他性的最高统治权,对外主权是指国家在对外事务上的独立自主的决定 权。 第二,主权理论的发展 I.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最早提出“国家主权”概念并系统论证主权理论。在《国家论 六卷》中,布丹提出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进行指挥的绝对的和永久的权力,主权至高无上、 不受限制、不可分割,同时主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权力。 II.荷兰的格劳秀斯考察了主权对外独立的方面,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 权力,发展和补充了布丹的主权理论。 III.卢梭认为,民族国家是所有社会成员基于约定而组成的共同体,是人们摆脱自然状 态,趋向于过社会生活的一种倾向所联结而成的。 ②民族国家的起源与扩散 西欧是民族国家的发源地,17、18 世纪,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先后建 立了现代民族国家。此后,经过北美独立运动、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和两次世界大战,民 族国家这种政治共同体形式逐渐扩散到美洲、东欧、亚洲、非洲。 2.国家形成的理论探源 (1)暴力说 ①主要观点 暴力说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由于原始部落发生冲突,较强的部落用暴力征服较弱部落的 结果。每当发生这种征服情况时便产生阶级划分,战胜者为了统治被统治者而建立的强制性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第三篇政治系统的软件:价值与文化第九章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一、关键术语1.古典自由主义答:古典自由主义是指信奉消极自由,强调个人应该享有不被强迫和干涉的自由,更少的限制意味着更大的自由的政治哲学。

在国家观念上,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它时时都可能侵犯个人的自由,而社会则是自由的领域,因此应该限制国家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信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霍布斯、洛克、边沁、詹姆斯•密尔、杰斐逊、潘恩、亚当•斯密、斯宾塞。

2.现代自由主义答:现代自由主义是指重视平等,信奉积极自由,强调自由是个人发展和实现其潜能的自由,是获得技能、知识和自我实现的自由的政治哲学。

在国家观念上,现代自由主义认为,在个人没有获得平等的机会以实现其潜能的发展时,国家有责任采取集体行动来帮助个人实现其潜能(也就是自由),因而现代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信奉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心脏”,因为他的思想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架起了一座桥梁。

3.有机社会论答:有机社会论是指将国家或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组织,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人的简单集合,它有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有其真实的存在的理论。

有机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优先于个人而存在,是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团结起来,因此是义务而不是个人权利优先;社会的生存和正常运转有赖于每一部分的功能协调与和谐发展,任何一部分的功能突然遭到损害都会导致社会的重大灾难;社会的缓慢变迁可以使它保持活力,这种变化是符合自然的,激进的社会变革、机械工程式的社会工程同样将使得社会崩溃。

4.民族认同答:民族认同是指通过为人们提供共同的认同或身份,使其产生同样的民族意识,使其认为自己和他人属于同一群体的过程。

民族这种共同身份的塑造既可以建立在共同的种族特征上,也可以建立在共同的宗教和文化上,还可以建立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上、共同语言、共同的心理想象基础之上,民族共同体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治学原理》笔记(景跃进 张小劲 主编)

《政治学原理》笔记(景跃进  张小劲   主编)

《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主编第1编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作为导论,本编试图回答初学者可能遇到的两个元始问题:“如何理解政治”以及“如何研究政治”。

第1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本章重点问题●理解政治的三个维度及其发展趋势●权力三面性的不同侧重点●公域/私域二分法的古典形式和修正形式●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制度设计1.1.1 政治的分析单位1. 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该政治观的典范: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第一, 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 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二,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三,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 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1)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表1-1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2)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参见Marvin E. Olsen and Marvin N. Marger eds., Power in Modern Society, Boulder,Westview Press, pp84-95,pp149-150。

3. 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1)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2)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

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如何理解政治1.政治的分析单位(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①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a.价值维度的崇高地位。

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

因此,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个人是最为重要的,个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

b.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也只有个人最了解自身的偏好),而且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②古典自由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a.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政府或国家出现之前,存在一种“自然状态”,出于恐惧或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会通过“社会契约”来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建立政府。

b.个人与社会本位观通过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社会契约的论证,古典自由主义者确立了个人先于社会,以及社会先于国家的命题。

个人是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政治的归宿。

c.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在这一思辨模式中,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这种让渡构成了政府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其统治基于人民的同意。

d.消极政治观由于古典自由主义者对政治家的人性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宁可张扬政府可能作恶的这一方面。

e.对权力的约束古典自由者相信,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约束和制约。

f.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如果说权力制衡的目的是牵制政府的行动,那么,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则旨在为政府的活动领域圈定一个范围,在此之外政府均不能干涉。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说是针对中世纪晚期西欧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抨击君权至上观点的同时,为资产阶级革命作理论辩护。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①多元主义是这一分析模型的代表。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圣才出品】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以历史的维度研究政治(见表2-1)★★★表2-1以历史的维度研究政治考点二:以逻辑的维度研究政治(见表2-2)★★★表2-2以逻辑的维度研究政治考点三:政治学的学科特点(见表2-3)★★表2-3政治学的学科特点2.2课后习题详解一、关键术语1.传统制度主义答:传统制度主义也称为“老制度主义”,是指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大批对政治制度进行描述的形式法律研究。

制度研究取向认为政治制度(主要是中央政府的结构)是政治学研究的“天然”对象,是政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根本依据;描述法律能准确理解政治机构的运转。

传统的制度方法是形式(政府的组织形式)法律(公共法律)和历史比较的;它将法律规则和程序作为基本的自变量,将民主的功能运作和命运作为因变量,法律规则和程序对政治行为的影响居于政治制度研究的核心;政治制度的安排与选择带有强烈的自由民主的价值偏好。

2.行为主义(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行为主义是指在个人和聚合的层次上解释人们的政治行为,它的研究假设是:人类行为中存在行为规律;这种规律可以通过经验测定来证实;经验测定要求运用可计量的数据分析方法;在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致力于实证性的理论建设,试图解释、理解,甚或预测人们的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运作的方式。

行为主义强调人们的实际政治行为,而不是制度的理想运作。

行为主义研究强调区分事实与价值,主张从事实的研究中发展理论,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突破,问卷、访问、抽样、回归分析、因素分析、理性模型方法等计量技术被大量而广泛地运用。

运用数学工具建立各种分析模型成为衡量一项研究是否科学以及科学化程度的指标。

3.价值中立答:价值中立是行为主义主张的在政治研究中采取的态度,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认为在美国意识形态已经终结,所有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第1~3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第1~3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章节题库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概念题1.阶级答:阶级是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一定生产关系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特定过程。

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阶级区别的基础,也是阶级划分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些历史上存在过的基本阶级,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分的。

阶级是在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也将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而不可避免地归于消灭。

2.合法化答: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

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②诉诸意识形态;③诉诸社会政策,寻求有效性。

3.政治答: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包含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二、简答题1.合法性的基本类型是什么?答:马科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超凡魅力型)三种合法性类型:(1)传统型在传统型合法性中,风俗习惯、传统惯例代表着最高权威,只要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传统之中,他就得无条件恪守。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政党与政党制度)【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政党与政党制度)【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政党与政党制度一、关键术语1.政党答:政党是指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为了获取政权、执掌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而组成的政治性组织,政党是政治生活的主体,政党居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中介位置,它们成为国家机器与市民社会之间沟通和联结的纽带。

2.政党功能答:政党功能是指政党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亦即政党的体系功能。

按照政治学功能主义学者阿尔蒙德的理论框架,政党在政治体制内的功能大体包括目标制定、利益聚集和利益表达、社会化与政治动员、政治精英的形成与推选。

3.政党类型答:政党类型是指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根据政党的历史起源和发展道路的维度,可以把政党分为内源性政党和外源性政党。

根据政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态维度,可以分为结构严密与结构松散两类。

根据政党行动策略与政治行为偏好的维度,可以分为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

4.政党制度答:政党制度是指在既定的政治制度下政党之间以及政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复杂互动关系及其样式的总和。

因此,政党制度研究所关注的,是政党组织与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环境的结构性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状况,是政党因历史发展道路、社会文化条件和选举制度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定的连带关系。

5.政党结盟答:政党结盟是指特定的社会阶级、阶层或群体往往会对某一特定政党采取亲近或接近的态度,会在重大政策问题上赞同这一政党的主张,在选举等政治活动中支持这一政党,因而使自己同这个政党“结盟”在一起。

这也就是使自己“认同”于某一政党。

6.政党非结盟化答:政党非结盟化是指投票选择对象的主要动因是政党认同、当时当地的政治争端、候选者与投票者的政治个性及独立于投票人所属社会结构的其他一些因素。

因此,社会结构对选举的影响正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削弱,建立在新的争端或价值冲突之上的分化类型正日益明显。

7.政党再结盟化答:政党再结盟化是指在长时段的多次选举中,一国的政党竞争格局会出现一种似乎“自然的”政党平衡,这种平衡可能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选举后重新产生。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1-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1-15章)【圣才出品】
(2)政治沟通的过程 政治沟通涉及信息表达和信息接受两个基本方面,其完整过程包括一般沟通的五个基本 要素(它们同时也是影响沟通效能的五个环节)。 ①政治信息 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是政治信息的传递。依据特定的标准,可以对政治信息进行不同的 分类。表 11-1 反映的是政治信息的不同形态。
2 / 163
圣才电子书
3 / 1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政治沟通系统还包括信息的输送者(沟通者)和接受者。前者指信息流通过程中的传递 者,后者是吸收、筛选和整理从内部和外部环境中传入之信息的政治主体,多为官方主体。
④政治沟通过程 某一拥有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获得政治信息并作为发送者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如发布决 议、命令、指示等)发送信息,通过信息通道把有关的政治信息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接受 信息、进行处理后输入政治系统,经过政治当局处理后转换或输出,完成了政治沟通的一个 单循环。 ⑤反馈 反馈即送回有关上次输出结果的真实信息,并对下次再输出产生影响的过程,分为正反 馈和负反馈两类。 a.正反馈指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剧原始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行为。 b.负反馈指反馈信息减少对目标的偏离,并进行某种调整和校正。接受者向发送者反 馈的信息成为新决策的基础。 (3)政治沟通的意义 ①政治沟通对政治系统的生存有着巨大的影响 “正是沟通这一传递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应的能力,才使组织成为可能。”因此,沟 通在任一对政治组织和系统的分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政治沟通是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的一个前提 通过政府和民众间的政治沟通,最需解决的问题被列入政策问题框架,并寻找有效的政 策手段和措施,这种民主化沟通不仅使不同意见在制定政策时实现整合,而且也减少了决策 失误,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度和正确性。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还需要通过宣传得到充分认同和 理解,得以贯彻实施,取得实效。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4~5篇【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4~5篇【圣才出品】

第四篇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
第十一章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
1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政治沟通★★
1.政治沟通及其意义
(1)政治沟通的含义与要素与过程(见表11-1)
表11-1 政治沟通的含义与要素与过程
(2)政治信息分类(见表11-2)
表11-2 政治信息分类
(3)政治沟通的意义(见表11-3)
表11-3 政治沟通的意义
2.政治沟通的媒介与方式
(1)大众传媒(见表11-4)
表11-4 大众传媒
(2)公共舆论(见表11-5)
表11-5 公共舆论
(3)民意测验(见表11-6)
表11-6 民意测试
考点二: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相关要点(见表11-7)
表11-7 政治参与的相关要点
2.政治参与的方式
(1)投票(见表11-8)
表11-8 投票。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理解政治的几种角度(见表1-1)★★表1-1理解政治的几种角度考点二: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见表1-2)★★★表1-2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1.2课后习题详解一、关键术语1.政治的分析单位答:政治的分析单位是指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或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这种理论可以是实证性理论,也可以是规范性理论。

由于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或角度进行观察,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人为事物等都可以成为分析单位,因而对分析单位的澄清是十分必要的。

在政治学理论中,政治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人、团体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

2.政府政治观答:政府政治观是指一种狭义的政治观,它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持这一立场的人认为,政治活动在空间上仅限于政府机器,如内阁、国会、政府部门等,在人员上则限于政治家、文官以及游说者。

因此,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或者更广泛地说,是研究政府权威的行使。

政府政治观意味着大多数人、大多数组织以及大多数社会活动“外在于”政治,因为政治只与管理国家的人有关。

3.非政府政治观答:非政府政治观是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在政治活动中的研究。

尽管政党和利益集团本身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的活动指向是政府。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定期的竞争性选举获得政权,利益集团的目标是通过游说等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非政府政治观的产生在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和日益深化的社会矛盾使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而且其干预的范围也逐渐开始扩张;民主化进程尤其是公民权的发展,使传统的干部型政党转化为致力于政治动员的大众性政党。

4.公域与私域答:(1)公域是指公共选择所形成的权力层级机关和权力行使空间,在这一领域,由于存在权力层级分布,所以必然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命令与服从关系。

公域必须建立和维护权威,但在法治社会,这种权威是制度化而非人格化的,并且受到严格限制。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第四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一、名词解释1.半总统制答:半总统制是指一种既有总统制某些特点、又有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政体,半总统制的典型是法国。

195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法国在戴高乐的主导下建立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新的政体,其特点是提高了总统的地位,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使之成为掌握实权的选任国家元首。

总统主持内阁会议决定政府的政策纲领,但不直接管理政府工作,总统有权任免一名总理并由总理领导政府的日常活动。

但总理和政府又须向国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得向总统提出辞职。

此外,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也属于半总统制政体。

2.总统制答:总统制又称总统共和制,在这种政体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他掌握国家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总统制首先出现在美国,后来为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所仿效,如巴西、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等。

3.议会制答:议会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①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

议会君主制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不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

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因此议会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拥有倒阁权,政府如果失去议会信任,要么集体辞职,要么请求君主解散议会。

这种政体虽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但君主的职能仅限于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主权而没有实际权力,因此被称为“虚位”君主。

不过,君主作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国家权力的运作程序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礼仪和形式上仍在国内、国际的国事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荣耀和尊敬。

②议会共和制是指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利益集团)【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利益集团)【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利益集团1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政治学概念谱系中的利益集团1.利益集团的界定(1)利益集团的含义“利益集团”,指由享有共同利益或共同态度的公民个人和组织所构成的、通常是正式组织起来并将其集体资源投入政治行动的集合体,是自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组织,是特殊的“政策参与者”。

(2)利益集团的特征(基本要件)①组织性,即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亦即利益集团应当有相对正式的组织结构和稳定的工作机构,有内部的工作分工和相应的层级安排。

②影响性,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并为政府与社会所认可。

③利益性,即对自身利益具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将维护自身利益作为组织设定的目标。

④合法性,即利用合法手段向政府和公众表达这些利益,而不是否定政府权威或从事其他非法行动。

(3)利益集团的相关名称①“有组织的利益”其强调利益集团组织特性的一面,强调利益集团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所已经实现的组织化程度,以此区别于社会上那些有实质性分化和形态上无组织化形式的利益群体。

②“压力集团”基于利益集团为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活动都指向政府,以各种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以使政府改变既定的公共政策或采取新的公共政策。

③“院外活动集团”利益集团的活动,特别是其游说最初是在国会人口处的走廊或休息厅以追逐或纠缠路过或正在休息的国会代表的方式而展开的,中文转译为“院外活动集团”。

④“舆论集团”或“意见团体”利益集团的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但影响公共舆论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活动形式。

⑤“特殊集团”为突出利益集团为其自身的特殊利益而从事活动的特性,凸显利益集团与“一般利益”或“公众利益”的区别,历史上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特殊集团”。

⑥“中介组织”利益集团沟通了具有共同利益但分散相处的民众,代表他们与政府对话,因而其位置处于民众与政府两者之间。

2.利益集团的发展及其类型(1)利益集团的历史发展时期利益集团的历史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时期(见图13-1):①前工业化时期,惯习形成的集团有着强烈的影响,但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帮助穷人、救济灾民的行业性慈善组织或宗教组织成为当时协会社团的主流形式。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圣才出品】

第四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一、关键术语1.代议制答:代议制是指由基于广泛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任期的代表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形式。

这是民主制度在近代国家条件下的新发展,作为“民意代表机构”的议会则是这种代议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

2.议会制答:议会制又称内阁制或责任内阁制,是指由选举产生议员组成议会,按三权分立的原则,由议会执行立法职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对政府实行监督的制度。

议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后许多国家广泛推行。

议会制与总统制相对,指以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政府(内阁)由议会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监督政府施政、决定政府去留的政治制度。

3.总统制答:总统制又称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他掌握国家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总统制首先出现在美国,后来为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所仿效,如巴西、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等。

4.半总统制答:半总统制是指兼有议会制和总统制特征的混合政府体制。

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曾经是这种政府体制较早的实践者,但这方面的典型范例则是法国1958年宪法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其主要特点包括:①总统权力大大加强;②政府不在议会内产生,但须向议会负责;③议会权力受到极大削弱。

5.一院制答:一院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只设一个院并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

丹麦、芬兰、希腊、葡萄牙等国采用这种制度。

其特点是立法和通过议案简便。

一院制议会称国会、国民议会、人民议会或众议院,也有的通称为议会。

6.两院制议会委员会答:两院制议会委员会是指现代议会中的工作机构,议会的大部分实质性工作是在委员会内完成的,委员会事实上已成为议会立法与监督活动的中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
4.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议会与现代民主制度
代议民主是指由基于广泛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任期的代表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形式。

这是民主制度在近代国家条件下的新发展,作为“民意代表机构”的议会则是这种代议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

1.现代议会制度的发展
(1)现代议会的直接渊源与发展
现代议会的直接渊源,一般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等级会议。

在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化时期,围绕着层层土地封授以及其中所凝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出现了地方封建诸侯相对独立于中央王权的现象。

①法国
以王权为代表的集权化和以封建贵族为代表的分散化两种势力之间彼此分庭抗礼,又相互需要,这种既斗争又合作的多元权力结构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通过封臣会议来共同商议有关的国家事务。

②英国
a.近代议会制度是从其传统的政治结构中逐渐演进而来的。

其最早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贤人会议”。

这是当时的贵族集团制约君主的主要工具,其成员都是有身份地位、有知识经验和才能的社会贤哲,实质是贵族会议,拥有广泛的权力。

b.12世纪以后,英国的议会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封建等级会议性质的全国性政治机构。

1642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其核心是“议会主权”,即作为民意代表机关的议会获得了最高法律地位。

其中,由民选代表组成的下院成为议会权力的重心。

c.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社会要求议会改革的呼声不断。

从1832年到1885年,英国议会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选举权的限制被逐步放宽。

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最终实现了普选制,使得议会下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代议机构。

③美国
a.1774年的第一届大陆会议,是北美各殖民地建立共同代表机关的开端。

b.独立战争爆发以后,各州在1777年召开的大陆会议上通过了《邦联和永久联合条
例》(简称《邦联条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邦联条例》规定设立一个一院制的邦联国会。

c.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了一个两院制的国会。

d.1789年,美国第一届国会正式建立。

在此后二百多年的发展中,美国国会制度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在规模、选举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较建立之初已发生很大变化。

④现代法国
a.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困难,被迫召开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召开前夕,第三等级提出了改革要求,而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则拒绝作出让步,资产阶级毅然与旧体制决裂。

b.1789年5月5日,第三等级代表决定自称“众议院”,决定由众议院自行组成一个行使最高权力的代表大会,命名为“国民议会”。

国民议会的成立,标志着以传统的社会等级为基础的三级会议的破产和近代法国资产阶级议会的诞生。

⑤西欧、北美以及新兴国家
a.19世纪的时候,西欧、北美的主要国家已陆续确立了议会制度,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代议民主政体。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全球的扩张,也为西方式的代议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中,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绝大多数实行了代议民主制度。

(2)议会的历史地位
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议会的“黄金时代”。

议会一般处在优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
政治地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②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议会地位趋于衰落。

政府行政权日益膨胀是导致议会地位衰落的原因。

a.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政府干预和管理社会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议会在决策效率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处于劣势,从而不可避免地大权旁落。

b.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多数党内阁对议会的控制,使议会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徒具形式。

③在现代标榜“主权在民”的国家中,议会制度仍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议会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
当代国家中,代议民主制度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

(1)议会制
议会制也称内阁制,或责任内阁制,起源于英国,因此又称为威斯敏斯特模式(威斯敏斯特为英国议会所在地)。

英国议会制度是现代国家议会制的典范。

①英国议会制政府的特征
a.虚位元首。

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是形式上的国家最高首脑,但不负行政责任。

b.由国家元首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出任政府首脑并组织政府。

c.内阁全体对其政策向议会负连带责任,受议会的监督。

内阁的存在以获得议会的多数支持为前提。

一旦内阁丧失了议会的多数支持(通常表现为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或内阁提出的重要提案没有获得议会的通过),则或是内阁辞职,或是由首相提请英王(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d.身份兼容。

行政权力机关的成员必须是议会的议员,这种身份上的兼容使内阁事实上成了议会行使行政权的委员会,便于议会对行政权的监督(见图4-1)。

图4-1议会制政体模型
②英国议会制政府的主要原则
议会制政府体制所体现的原则是“权力融合”,即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内阁由议会从其成员中择员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a.融权制模式的优点
第一,它不会造成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激烈对抗,因此是一种有效率的、富于理性的体制。

第二,这是一种灵活的体制,当议会和内阁发生分歧的时候,议会可以迫使内阁辞职,或者内阁提请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的选举。

第三,这种体制下选民能够相对比较及时地更换他们所不满意的执政者,从而尽可能地保证执政者的意图与选民意志之间的一致。

b.融权制模式的弊端:
第一,议会中的政党对本党议员的严格控制导致议员缺少个性,议会很难发挥独立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沦为内阁的橡皮图章。

第二,在那些没有形成稳定的两党制的议会制国家中,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单独控制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往往会组成联合内阁。

而联盟伙伴经常在政策上发生冲突,当一个或多
个联盟中的政党退出执政联盟时,就会导致内阁因失去议会的多数支持而倒台。

因此在多党制的议会制国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阁的频繁更迭。

(2)总统制
总统制是由美国最早建立起来的一种政府体制模式,美国的总统制已成为现代国家总统制的典范。

①美国建立总统制的有利因素
a.没有封建社会的历史,没有强大的封建王朝和贵族阶级,因此也不存在以议会限制王权的政治传统;
b.美国是资本主义因素最多的国家,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独占的、排他性的影响。

②美国总统制体制的特点
a.国家政权机构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职能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构来行使,三者互不隶属,彼此相互制衡。

b.总统由普选产生,具有固定任期。

c.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组织并领导国家的行政机构。

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须经议会批准),向总统负责。

d.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e.身份分离。

行政部门与议会完全分离,行政部门成员不得同时兼任议会议员,不能参加议会立法的提案、讨论和表决,其目的在于避免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干扰(见图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