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经典】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例1】.已知:如图6,△BCE 、△ACD 分别是以BE 、AD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且BE AD =,△CDE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例2】、如图,已知BC > AB ,AD=DC 。
BD 平分∠ABC 。
求证:∠A+∠C=180°.一、线段的数量关系: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移线段到一个三角形中证明线段相等。
1、倍长中线法【例. 3】如图,已知在△ABC 中,90C ︒∠=,30B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
求证:2BD CD =证明:延长DC 到E ,使得CE=CD ,联结AE ∵∠ADE=60°∵∠C=90° ∴△ADE 为等边三角形 ∴AC ⊥CD ∴AD=DE ∵CD=CE ∵DB=DA∴AD=AE ∴BD=DE ∵∠B=30°∠C=90° ∴BD=2DC ∴∠BAC=60° ∵AD 平分∠BAC ∴∠BAD=30°∴DB=DA ∠ADE=60°DCBADCB EA【例 4.】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2AC AE =。
证明:延长AE 到点F,使得EF=AE 联结DF在△ABE 和△FDE 中 ∴∠ADC=∠ABD+∠BDA BE =DE ∵∠ABE=∠FDE∠AEB=∠FED ∴∠ADC=∠ADB+∠FDE AE=FE 即 ∠ADC = ∠ADF ∴△ABE ≌ △FDE (SAS ) 在△ADF 和△ADC 中 ∴AB=FD ∠ABE=∠FDE AD=AD ∵AB=DC ∠ADF = ∠ADC ∴ FD = DC DF =DC∵∠ADC=∠ABD+∠BAD ∴△ ADF ≌ ADC(SAS) ∵ADB BAD ∠=∠ ∴AF=AC ∴AC=2AE【变式练习】、 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小结】熟悉法一、法三“倍长中线"的辅助线包含的基本图形“八字型"和“倍长中线”两种基本操作方法,倍长中线,或者倍长过中点的一条线段以后的对于解决含有过中点线段有很好的效果。
《全等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⑴----常见辅助线一.已知中点1.线段倍长(或作平行线)模型:如图,已知OA=OC,再倍长DO,使OB=OD,则△AOB≌△COD(SAS)⑴.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①.求证:AB+AC>2AD;②.若AB=5,AC=7,AD的取值范围为 .⑵如图,CE是△ACD中线,点B在AD的延长线上,BD=AC,∠ACD=∠ADC,求证:CE=12BC.⑶.如图,AB=AE,AB⊥AE,AD=AC,AD⊥AC,点M为BC的中点,求证:DE=2AM.⑷.如图,四边形BEFC中,D为BC中点,∠EDF=90 ,求证:BE+FC>EF.CBDBBA C2.作垂线(知中点作垂线;证中点作垂线)模型:如图,OA=OB,BC ⊥CD,AD⊥CD,则△AOD ≌△BOC(AAS) ⑴.如图,△ABC 中,D 为BC 的中点.①在图中作出CM ⊥AD,BN⊥AD,垂足分别为点M,N; ②⑵求证:DM=DN; ③若AD=3,求AM+AN 的值.⑵.如图,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E,F 分别在CD,BD 上,且DA=DF,EF=AC.求证:EF ∥BC.⑶.如图,BC ⊥CE,BC=CE,AC ⊥CD,AC=CD,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M,M 是DE 的中点. ①求证:AB ⊥AC;②若AB=8,求CM 的长.⑷.如图,已知A(-2,1),C(0,2),且C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点B 的坐标.DABCABA3.证中点【方法技巧】证线段的中点,常过线段的端点构造一组平行线,或过线段的两端点向过中点的线段作垂线,根据AAS 或ASA 构造全等三角形,证题关键往往是证明一组对应边相等.【作平行证中点】⑴.如图,在△ABC 中,∠ABC=∠ACB,D,E 分别是AC 和AC 的延长线上的点,连接BD,BE,若AB=CE ,∠DBC=∠EBC.求证:D 是AC 的中点.⑵.如图,AB⊥AE,AB=AE,AC⊥AD,AC=AD,AH⊥DE 于点H,延长AH 交BC 于点M.求证:M 是BC 的中点.【作垂线证中点】⑶.如图,AB⊥AC,AB=AC,D 是AB 上一点,CE⊥CD,CE=CD,连接BE 交AC 于点F ,求证:F 是BE 的中点.⑷如图,A,B,C 三点共线,D,C,E 三点共线,∠A=∠DBC,EF⊥AC 于点F ,AE=BD. ①求证:C 是DE 的中点;②求证:AB=2CF.EBEB二、线段的和差处理 1.等线段代换法⑴如图,CD 为△ABC 的中线,M,N 分别为直线CD 上的点,且BM ∥AN. ①求证:AN=BM;②求证:CM+CN=2CD⑵如图,△ABC 中,∠BAC=90︒,AB=AC,AN 是过点A 的一条直线,且BM ⊥AN 于点M ,CN ⊥AN 于点N. ①求证:AM=CN ;②求证:MN=BM-CN.⑶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且AD 平分∠BAC,CE ⊥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①求证:BD=CD;②若AF=BC,求证:AC-CE=EF.⑷.如图,△ABC 中,AC=BC,∠ACB=90︒,D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BF ⊥AD 于点F ,交AC 于点E.①求证:BE=AD ;②过C 点作CM ∥AB 交AD 于点M ,连接EM ,求证:BE=AM+EM.ABACBA B2.截长补短法(直接和间接)如图,△ABC中,∠CAB=∠CBA=45 ,CA=CB,点E为BC的中点,CN⊥AE交AB于点N.①求证:∠1=∠2;②求证:AE=CN+EN. (用多种方法)方法1:直接截长方法2:间接载长方法3:直接补短方法4:间接补短EBCA EBCA EBCA EBC A三、角平分线模型1.作垂线模型:如图,∠1=∠2,PA⊥OA,PB⊥OB,则PA=PB.⑴如图,△ABC中,CD是角平分线,AC=3,BC=5,求S△ACD∶S△BCD的值.⑵.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点E,且∠B+∠D=180︒,求证:AE=AD+BE.⑶.如图,△ABC中,AC>AB,F为BC的中点,FD⊥BC,交∠BAC的平分线于点D,DE⊥AC于点E.①求证:BD=CD;②求证:AB+AC=2AE;③直接写出-AC ABCE的值是 .⑷如图,△ABC中,AB=AC,D为△ABC外一点,且∠1=∠2,AB⊥BD于点M.①求证:AD平分△BDC的外角;②求-BD CDDM的值.21BAOPA BB CD2.截长补短模型:如图,若∠AOP=∠BOP,OA=OB,则△OAP≌△OBP⑴.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B+∠D=180 ,求证:CD=CB.⑵.△ABC中,AB>AC,AD平分∠BAC,AE=AC,连DE.①求证:∠C>∠B;②若AB-AC=2,BC=3,求△BED的周长.⑶.如图,AD∥BC,E是CD上一点,且∠1=∠2,∠3=∠4,求证:AB=AD+BC⑷.如图,BC>AB,AD=CD,∠1=∠2,探究∠BAD与∠C之间的数量关系.(多种方法)C BBBBA3.角平分线+垂线:延长法模型:如图,若∠1=∠2,AC⊥OC,延长AC 交OB 于点B ,则△OCA≌△OCB. ⑴.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CE⊥AD 于点E ,探究∠ACE,∠B,∠ECD 之间的数量关系.⑵.如图,在△ABC 中,AB<BC ,BP 平分∠ABC,AP⊥BP 于P 点,连接PC ,若△ABC 的面积为4,求△BPC 的面积.⑶.如图,在△AOB 中,AO=OB ,∠AOB=90 ,BD 平分∠ABO 交AO 于点D ,AE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AE.⑷.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BC,AE,BE 分别平分∠DAB,∠CBA.①求证:AE⊥BE;②求证:DE=CE ;③若AE=4,BE=6,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BBA B四、半角与倍角模型⑴如图,已知AB=AC,∠BAC=90°,∠MAN=45°,过点C作NC⊥AC交AN于点N,过点B作BM⊥AB交AM 于点M,连接MN.①当∠MAN在∠BAC内部时,求证:BM+CN=MN.②如图,在①的条件下,当AM和AN在AB⑵如图,在△ABC中,CA=CB,∠ACB=120°,E为AB上一点,∠DCE=60°,∠DAE=120°,求证:DE-AD=BE.⑶如图,在△ABC中,CA=CB,∠ACB=120°,点E为AB上一点,∠DCE=∠DAE=60°,求证:AD+DE=BE.⑷.①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 2∠BAD,求证:EF=BE+DF;②如图2,在①条件下,若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E,F分别运动到BC,CD延长线上时,则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BN MDB A BC。
五种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
五种辅助线助你证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添加辅助线,对学习几何证明不久的学生而言往往是难点.下面介绍证明全等时常见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截长补短一般地,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通常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或在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之与短线段相等;或将短线段延长使其与长线段相等.例1.如图1,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求证:AC=AE+CD.分析:要证AC=AE+CD,AE、CD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在AC上截取AF=AE,则只要证明CF=CD.证明: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AD、CE分别平分∠BAC、∠ACB,∠ABC=60°∴∠1+∠2=60°,∴∠4=∠6=∠1+∠2=60°.显然,△AEO≌△AFO,∴∠5=∠4=60°,∴∠7=180°-(∠4+∠5)=60°在△DOC与△FOC中,∠6=∠7=60°,∠2=∠3,OC=OC∴△DOC≌△FOC,CF=CD∴AC=AF+CF=AE+CD.二、中线倍长三角形问题中涉及中线(中点)时,将三角形中线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常用的解题思路.例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5,那么第三边上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分析:要求第三边上中线的取值范围,只有将将中线与两个已知边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才能进行分析和判断.解:如图2所示,设AB=7,AC=5,BC上中线AD=x.延长AD至E,使DE = AD=x.∵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DC=∠EDB(对顶角)∴△ADC≌△EDB∴BE=AC=5∵在△ABE中AB-BE<AE<AB+BE即7-5<2x<7+5 ∴1<x<6三、作平行线当三角形问题中有相等的角或等腰等条件时,可通过作平行线将相等的角转换到某一个三角形中得到另外的等腰三角形或相等的角,从而为证明全等提供条件.例3.如图3,在等腰△ABC中,AB=AC,在AB上截取BD,在AC延长线上截取CE,且使CE=BD.连接DE交BC于F.求证:DF=EF.分析:要证DF=EF,必须借助三角形全等.而现有图形中没有全等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条件,可知∠B=∠ACB,作DH∥AE,可得∠DHB=∠ACB.则△DBH为等腰三角形.证明:作DH∥AE交BC于H.∴∠DHB=∠ACB,∵AB=AC,∴∠B=∠ACB∴∠DHB=∠B,DH=BD∵CE=BD ∴DH= CE又DH∥AE,∠HDF=∠E∠DFH=∠EFC(对顶角)∴△ DFH≌△EFC(AAS)∴DF=EF四、补全图形在一些求证三角形问题中,延长某两条线段(边)相交,构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可找到更多的相等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4.如图4,在△ABC中,AC=BC,∠B=90°,BD为∠ABC的平分线.若A点到直线BD的距离AD为a,求BE的长.分析:题设中只有一条已知线段AD,且为直角边,而要求的BE为斜边.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设法构造其他的全等三角形.证明:延长AD、BC相交于F.由BD为∠ABC的平分线,BD⊥AF.易证△ADB≌△FDB ∴FD= AD=a AF=2a ∠F=∠BAD又∠BAD+∠ABD=90°,∠F+∠FAC=90°∴∠ABD=∠FAC∵BD为∠ABC的平分线∴∠ABD=∠CBE∴∠FAC=∠CBE,而∠ECB=∠ACF=90°,AC=BC∴△ACF≌△BCE(ASA)∴BE=AF=2a五、利用角的平分线对称构造全等角的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在证明全等过程中不仅提供了两个相等的角,还有一条公共边,利用角的平分线在角的两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或向两边作垂线,对称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常用的证明方法.例5.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C=180°.证明:AD=CD.分析:由角的平分线条件,在BC上截取BE=BA,可构造△ABD≌△EBD,从而AD=DE.则只要证明DE=CD.证明: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E.由BD平分∠ABC,易证△ABD≌△EBD∴AD=DE ∠A=∠BED又∠A+∠C=180°,∠BED+∠DEC=180°∴∠DEC=∠C,∴DE=CD∴AD=CD。
全等三角形经典辅助线做法汇总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 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 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 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 度或120 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 、60 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 度或60 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 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 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4)(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 )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D C BAED F CB A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
五种辅助线助你证全等姚全刚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增加辅助线,对学习几何证明不久的学生而言常常是难点.下面介绍证明全等常常有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学习时参照.一、截长补短一般地,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素来线上时,平时能够考虑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或在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之与短线段相等;或将短线段延长使其与长线段相等.例 1.如图 1,在△ ABC 中,∠ ABC=60 °, AD 、CE 分别均分∠ BAC 、∠ ACB .求证:AC=AE+CD .解析:要证AC=AE+CD ,AE 、CD 不在同素来线上.故在AC 上截取 AF=AE ,则只要证明 CF=CD .证明:在 AC 上截取 AF=AE ,连接 OF.∵ AD 、 CE 分别均分∠ BAC 、∠ ACB ,∠ ABC=60 °∴∠ 1+∠ 2=60 °,∴∠ 4=∠ 6=∠ 1+∠ 2=60 °.显然,△ AEO ≌△ AFO ,∴∠ 5=∠4=60°,∴∠ 7=180°-(∠ 4+ ∠ 5) =60 °在△ DOC 与△ FOC 中,∠ 6=∠ 7=60°,∠ 2=∠ 3, OC=OC∴△ DOC ≌△ FOC, CF=CD∴ AC=AF+CF=AE+CD.截长法与补短法,详尽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例2:如图甲, AD∥BC,点 E 在线段 AB上,∠ ADE=∠CDE,∠ DCE=∠ECB。
求证: CD=AD+BC。
思路解析:1)题意解析:此题观察全等三角形常有辅助线的知识:截长法或补短法。
2)解题思路: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 CD上截取 CF=CB,只要再证 DF=DA即可,这就转变成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进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三角形全等证明常见做辅助线方法
三角形全等证明常见做辅助线方法一、遇到三角形中线时常见的辅助线若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可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法或“旋转”全等)1、如图,AD 为 △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 。
(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小于其他两边之和的一半)2、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
3、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且CD=AB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2AE.C二、遇到角平分线时常见的辅助线1.角平分线上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构造全等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证明问题。
(作垂线)2.截取构造全等(截长法、补短法)如图1-1,∠AOC=∠BOC ,如取OE=OF ,并连接DE 、DF ,则有△OED ≌△OFD ,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ADBC图1-1B3.延长垂线段(延长法)遇到垂直于角平分线的线段,则延长该线段与角的另一边相交,构成等腰三角形。
4.作平行线①、以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的另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图4-1。
②、通过一边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平行线与另外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从而也构造等腰三角形,图4-2。
图4-2图4-1ABCBIG4、已知:如图2-6,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F 为BC上的点,∠FAE=∠DAE 。
求证:AF=AD+CF 。
5、已知CE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60°,求证:AC=AE+CD6、已知:如图在△ABC 中,∠A=90°,AB=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求证:BC=AB+AD三、截长补短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题目)截长法: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的一条相等的一段,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段相 等(截取----全等----等量代换)图2-6ECDABCD AEBDC补短法:延长其中一短线段使之与长线段相等,再证明延长段与另一短线段相等(延长----全等----等量代换)①、对于证明有关线段和差的不等式,通常会联系到三角形中两线段之和大于第三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可想办法将其放在一个三角形中证明。
三角形全等证明常用辅助线作法(倍长中线、截长补短)
倍长中线专题初中阶段三角形有三条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线段: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三种线段各有其重要信息反馈,就中线而言,它具有的功能:①必有相等的线段②必有相等的面积③必有倍长中线构成全等。
本专题只讨论倍长中线的问题。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延长AD至E点,使DE=AD,得到△ADC≌△EDB。
口诀:图形有中线,倍长延中线,连接另一端,全等尽呈现。
【模型实例】: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连接BE 并延长交AC 于F 点,AF=EF ,求证:AC=BE证明: 如图所示。
延长AD 至G 点,使DG=AD ,连接BG 。
在△ADC 与△GDB 中,⎪⎩⎪⎨⎧=∠=∠=CD BD GDB ADC GD AD∴△ADC ≌△GDB∴BG =AC ,∠1=∠G又因为AF=EF∴∠1=∠2=∠3∴∠3=∠G∴BG=BE (等角对等边)∴AC=BE②证全等①作倍长中线 ③列出需要用的结果④转化替代 ⑤得出结果【练习1】:如图,在在△ABC中,D为BC的中点,求证:AD+>AB2AC【练习2】:如图,在△ABC中,D为B C的中点,且AD是角平分线。
求证:AB=AC【练习3】:AD是△ABC的中线,分别以AB边、AC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EF=2AD【练习4】:在四边形ABCD中,AB∥DC,E为BC边的中点,∠BAE=∠EAF,A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F点。
试探究线段AB与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截长补短专题要证明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
①截长法:把较长的线段截取一段等于两较短线中的一条;②补短法:把两条较短的线段补成一条,再证与长线段相等。
【模型实例】:如图,△ABC中,∠1=∠2,∠B=2∠C。
求证:AC=AB+BD 方法一:截长(利用角平分线构建全等三角形)分析:如图,在AC上截AE=AB,连接DE。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初学几何证明的学生来说,这往往是一个难点。
下面介绍证明全等时常见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研究时参考。
一、截长补短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通常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的办法。
具体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用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例如,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
要证明AC=AE+CD,因为AE、CD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在AC上截取AF=AE,只要证明CF=CD即可。
具体证明过程为: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
由于AD、CE分别平分∠BAC、∠ACB,∠ABC=60°,因此∠1+∠2=60°,∠4=∠6=∠1+∠2=60°。
显然,△AEO≌△AFO,因此∠5=∠4=60°,∠7=180°-(∠4+∠5)=60°。
在△DOC与△FOC中,∠6=∠7=60°,∠2=∠3,OC=OC,因此△DOC≌△FOC,CF=CD,所以XXX。
另一个例子是在图甲中,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CDE,∠DCE=∠ECB。
要证明CD=AD+BC。
因为结论是CD=AD+BC,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B,只要再证明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具体证明过程为:在CD上截取CF=BC,如图乙,因此△XXX≌△BCE(SAS),∴∠2=∠1.又因为AD∥BC,∴∠ADC+∠BCD=180°,∴∠DCE+∠XXX°,∴∠2+∠3=90°,∠1+∠4=90°,∴∠3=∠4.在△FDE与△ADE中,∴△XXX≌△ADE(ASA),∴DF=DA,因此CD=DF+CF,∴XXX。
全等三角形几种常见辅助线精典题型
全等三角形几种常见辅助线精典题型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全等三角形几种常见辅助线精典题型一、截长补短1、已知ABC ∆中,60A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BD 、CE 交于点O ,试判断BE 、CD 、B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点M 为正三角形ABD 的边AB 所在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点B 除外),作60DMN ∠=︒,射线MN 与DBA ∠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N ,DM 与M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如图,AD ⊥AB ,CB ⊥AB ,DM =CM =a ,AD =h ,CB =k ,∠AMD =75°,∠BMC =45°,求AB 的长。
4、已知:如图,ABCD 是正方形,∠FAD =∠FAE . 求证:BE +DF =AE .5、以ABC ∆的AB 、AC 为边向三角形外作等边ABD ∆、ACE ∆,连结CD 、BE 相交于点O .求证:OA 平分DOE ∠.6、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的MDN ∠,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求AMN ∆的周长.7、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D 是底边BC 上的一点,E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且2BED CED BAC ∠=∠=∠,求证2BD CD =.8、五边形ABCDE 中,AB =AE ,BC +DE =CD ,∠ABC +∠AED =180°,求证:AD 平分∠CDE二、全等与角度NEB M ADDO ECBAMDCBANMDCBAED CBACEDBA1、如图,在ABC ∆中,60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AC AB BD =+,求ABC ∠的度数.2、如图所示,在ABC ∆中,AC BC =,20C ∠=︒,又M 在AC 上,N 在BC 上,且满足50BAN ∠=︒,60ABM ∠=︒,求NMB ∠.3、 在正ABC ∆内取一点D ,使DA DB =,在ABC ∆外取一点E ,使DBE DBC ∠=∠,且BE BA =,求BED ∠.4、如图所示,在ABC ∆中,44BAC BCA ︒∠=∠=,M 为ABC ∆内一点,使得30MCA ︒∠=,16MAC ︒∠=,求BMC ∠的度数.5、如图:在ABC ∆内取一点M ,使得MBA ∠=30,10MAB ∠=.设80ACB ∠=,AC BC =,求AMC ∠.6、如图,点M 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MN DM ⊥且与ABC ∠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N ,MD 与M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如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呢参考答案:一、截长补短1、BE CD BC +=,理由是:在BC 上截取BF BE =,连结OF ,利用SAS 证得BEO ∆≌BFO ∆,∴12∠=∠,∵60A ∠=︒,∴1901202BOC A ∠=+∠=,∴120DOE ∠=,∴180A DOE ∠+∠=,∴180AEO ADO ∠+∠=,∴13180∠+∠=,NMCBA4321FD OE CBA∵24180∠+∠=,∴12∠=∠,∴34∠=∠,利用AAS 证得CDO ∆≌CFO ∆,∴CD CF =,∴BC BF CF BE CD =+=+.2、DM MN =.过点M 作MG BD ∥交AD 于点G ,AG AM =,∴GD MB =又∵120ADM DMA +∠=∠,120DMA NMB +=∠∠∴ADM NMB =∠∠,而120DGM MBN ==∠∠,∴DGM MBN ∆∆≌,∴DM MN =.3、过点D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E .∵∠AMD =75°,∠BMC =45° ∴∠DMC =60°∵DM =CM ∴CD =DM∵AD ⊥AB ,DE ⊥BC ,CB ⊥AB ,∠AMD =75°∴∠ADM =∠EDC ∴△ADM ≌△CDE ∴AD =DE故ABED 为正方形,AB =AD =h ,选D .4、延长CB 至M ,使得BM =DF ,连接AM .E MDCBAM F EDCB A∵AB =AD ,AD ⊥CD ,AB ⊥BM ,BM =DF ∴△ABM ≌△ADF∴∠AFD =∠AMB ,∠DAF =∠BAM ∵AB ∥CD∴∠AFD =∠BAF =∠EAF +∠BAE =∠BAE +∠BAM =∠EAM∴∠AMB =∠EAM ∴AE =EM =BE +BM =BE +DF .5、因为ABD ∆、ACE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 AD =,AE AC =,CAE ∠=60BAD ∠=,则BAE DAC ∠=∠,所以BAE DAC ∆∆≌, 则有ABE ADC ∠=∠,AEB ACD ∠=∠,BE DC =.在DC 上截取DF BO =,连结AF ,容易证得ADF ABO ∆∆≌,ACF AEO ∆∆≌. 进而由AF AO =.得AFO AOF ∠=∠;由AOE AFO ∠=∠可得AOF ∠=AOE ∠,即OA 平分DOE ∠. 6、如图所示,延长AC 到E 使CE BM =.在BDM ∆与CDE ∆中,因为BD CD =,90MBD ECD ∠=∠=,BM CE =, 所以BDM CDE ∆∆≌,故MD ED =.EABC DM N因为120BDC ∠=,60MDN ∠=,所以60BDM NDC ∠+∠=. 又因为BDM CDE ∠=∠,所以60MDN EDN ∠=∠=.在MND ∆与END ∆中,DN DN =,60MDN EDN ∠=∠=,DM DE =, 所以MND END ∆∆≌,则NE MN =,所以AMN ∆的周长为2.7、如图所示,作BED ∠的平分线交BC 于F ,又过A 作AH EF ∥交BE 于G ,交BC 于H ,则知12EAG DEF BEF AGE BAC ∠=∠=∠=∠=∠,从而GE AE =.又12AGE BED CED ∠=∠=∠,则AGB CEA ∠=∠.由ABE BAE BED BAC CAE BAE ∠+∠=∠=∠=∠+∠可得ABG CAE ∠=∠. 注意到AB CA =,故有ABG CAE ∆∆≌,从而BG AE =,AG CE =,于是BG GE =.又由AH EF ∥,有BH HF =,12GH EF =,且AH HDEF FD=. 而CED FED ∠=∠,从而1122CD EC AG AH GH AH HD FD EF EF EF EF FD -====-=-, 即1111122222CD HD FD HF FD BF FD BD =-=+=+=,故2BD CD =.8、延长DE 至F ,使得EF =BC ,连接AC .∵∠ABC +∠AED =180°,∠AEF +∠AED =180° ∴∠ABC =∠AEFGH F ED CB A∵AB=AE,BC=EF∴△ABC≌△AEF∴EF=BC,AC=AF∵BC+DE=CD∴CD=DE+EF=DF∴△ADC≌△ADF∴∠ADC=∠ADF即AD平分∠CDE.二、全等与角度1、如图所示,延长AB至E使BE BD=,连接ED、EC.由AC AB BD=+知AE AC=,而60BAC∠=,则AEC∆为等边三角形.注意到EAD CAD∠=∠,AD AD=,AE AC=,故AED ACD∆∆≌.从而有DE DC=,DEC DCE∠=∠,故2BED BDE DCE DEC DEC∠=∠=∠+∠=∠.所以20DEC DCE∠=∠=,602080ABC BEC BCE∠=∠+∠=+=【另解】在AC上取点E,使得AE AB=,则由题意可知CE BD=.在ABD∆和AED∆中,AB AE=,BAD EAD∠=∠,ABD EFCED C BAED C BAAD AD =,则ABD AED ∆∆≌,从而BD DE =,进而有DE CE =,ECD EDC ∠=∠,AED ECD EDC ∠=∠+∠=2ECD ∠.注意到ABD AED ∠=∠,则:1318012022ABC ACB ABC ABC ABC BAC ∠+∠=∠+∠=∠=-∠=,故80ABC ∠=︒.【点评】由已知条件可以想到将折线ABD “拉直”成AE ,利用角平分线AD 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同样地,将AC 拆分成两段,之后再利用三角形全等亦可,此思路也是十分自然的.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体现出关于角平分线“对称”的思想.上述方法我们分别称之为“补短法”和“截长法”,它们是证明等量关系时优先考虑的方法.2、过M 作AB 的平行线交BC 于K ,连接KA 交MB 于P .连接PN ,易知APB ∆、MKP ∆均为正三角形. 因为50BAN ∠=︒,AC BC =,20C ∠=︒,所以50ANB ∠=︒,BN AB BP ==,80BPN BNP ∠=∠=︒,则40PKN ∠=︒,180608040KPN ∠=︒-︒-︒=︒, 故PN KN =. 从而MPN MKN ∆∆≌.进而有PMN KMN ∠=∠,1302NMB KMP ∠=∠=︒3、如图所示,连接DC .因为AD BD =,AC BC =,CD CD =, 则ADC BDC ∆∆≌,故30BCD ∠=.而DBE DBC ∠=∠,BE AB BC ==,BD BD =,因此BDE BDC ∆∆≌, 故30BED BCD ∠=∠=.4、在ABC ∆中,由44BAC BCA ︒∠=∠=可得AB AC =,92ABC ︒∠=. 如图所示,作BD AC ⊥于D 点,延长CM 交BD 于O 点,连接OA ,则有30OAC MCA ︒∠=∠=,443014BAO BAC OAC ︒︒︒∠=∠-∠=-=,301614OAM OAC MAC ︒︒︒∠=∠-∠=-=,所以BAO MAO ∠=∠.又因为90903060AOD OAD COD ︒︒︒︒∠=-∠=-==∠, 所以120AOM AOB ∠=︒=∠.120BOM ∠=︒DECBAOD MCA B而AO AO =,因此ABO AMO ∆∆≌,故OB OM =.由于120BOM ︒∠=,则180302BOMOMB OBM ︒-∠∠=∠==︒,故180150BMC OMB ︒︒∠=-∠=5、如图所示,ABC ∆的高CH 与直线BM 交于点E ,则AE BE =. 而301020EAM EAB MAB ∠=∠-∠=-=,1402ACE ACB ∠=∠=,(9040)3020EAC CAH EAB ∠=∠-∠=--=,103040AME MAB MBA ∠=∠+∠=+=,由两角夹一边法则可知AME ACE ∆∆≌, 因此AM AC =,6、DM MN =.在AD 上截取AG AM =,∴DG MB =,∴45AGM =∠∴135DGM MBN ==︒∠∠,∴ADM NMB =∠∠, ∴DGM MBN ∆∆≌,∴DM MN =.EHABCMNCDEB M A。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完整版)全等三⾓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全等三⾓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 总论:全等三⾓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形,构造⼆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个⾓之间的相等【三⾓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平分线平⾏线,等腰三⾓形来添。
⾓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形“三线合⼀”法:遇到等腰三⾓形,可作底边上的⾼,利⽤“三线合⼀”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形3.⾓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个⾓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添线后构成等边三⾓形7.⾓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形中的⼀个⾓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边上⼀点向⾓的另⼀边作垂线,⽬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三⾓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条边或⼆个⾓。
从⽽为证明全等三⾓形创造边、⾓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三⾓形,正⽅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三⾓形,或40-60-80的特殊直⾓三⾓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条边或⼆个⾓,从⽽为证明全等三⾓形创造边、⾓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形,构造⼆条边之间的相等,⼆个⾓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形,可作底边上的⾼,利⽤“三线合⼀”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形.2)遇到三⾓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形,D C BAED F CB A利⽤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形.3)遇到⾓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法,(1)可以⾃⾓平分线上的某⼀点向⾓的两边作垂线,利⽤的思维模式是三⾓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平分线上的⼀点作该⾓平分线的垂线与⾓的两边相交,形成⼀对全等三⾓形。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专题(经典)
D
A
C
B
E
如图,若 DA = DB ,则 D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第五部分: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6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⑴ 两腰相等. ⑵ 两底角相等. ⑶ “三线合一”,即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⑷ 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是∠BAC、∠BCA 的平分线,AD、CE 相交于点 F,请你判断 FD 与 FE 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条件不 变,则(1)中结论是否成立
25
18 如图,点 C 为线段 AB 上一点, ACM 、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 BM 交于点 O ,连结 OC , 求证: (1) AN = BM (2) AOB = 120 (3) OC 平分 AOB (4)连结 EF 后,则 CEF 是等边三角形 (5) EF / / AB 思考:当 AC、BC 不共线时,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
3、化繁为简原则:对一类几何命题,其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
在已知条件所给的图形中,其逻辑关系不明朗,通过添置适当辅助线,
4
把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4、发挥特殊点、线的作用:在题设条件所给的图形中,对
尚未直接显现出来的各元素,通过添置适当辅助线,将那些特殊点、 特殊线、特殊图形性质恰当揭示出来,并充分发挥这些特殊点、线的 作用,达到化难为易、导出结论的目的.
A
E
C
D
O
F
B
如图,若射线 OC 是 AOB 的角平分线,则 DE = DF .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作辅助线经典例题
D CB AEDFCBA全等三角形作辅助线经典例题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遇垂线及角平分线时延长垂线段,构造等腰三角形〕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1:,如图△ABC 中,AB=5,AC=3,那么中线AD 的取值X 围是_________.2: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拟BE+CF 与EF 的大小.3: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E D CB A中考应用1、以ABC ∆的两边AB 、AC 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ACE ∆,EDCBADCBAPQCBA90,BAD CAE ∠=∠=︒连接DE ,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探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1〕如图①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是,线段AM 与DE 的数量关系是;〔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D ∆绕点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θ(0<θ<90)后,如图②所示,〔1〕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二、截长补短1.如图,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2:如图,AD ∥BC ,EA,EB 分别平分∠CAB,∠DBA ,CD 过点E ,求证;AB =AD+BC3:如图,在ABC ,060BAC ∠=,040C ∠=,P ,Q 分别在BC ,CA 上,并且AP ,BQ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
全等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经典)
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归纳、掌握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二、重点、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常见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点分析: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判断三角形全等的公理有SAS、ASA、AAS、SSS和HL,如果所给条件充足,则可直接根据相应的公理证明,但是如果给出的条件不全,就需要根据已知的条件结合相应的公理进行分析,先推导出所缺的条件然后再证明。
一些较难的证明题要构造合适的全等三角形,把条件相对集中起来,再进行等量代换,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典型例题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
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
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例1:如图,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垂直于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CE。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的应用2)解题思路:要求证BD=2CE,可用加倍法,延长短边,又因为有BD平分∠ABC的条件,可以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结合起来。
解答过程:证明:延长BA,CE交于点F,在ΔBEF和ΔBEC中,∵∠1=∠2,BE=BE,∠BEF=∠BEC=90°,∴ΔBEF≌ΔBEC,∴EF=EC,从而CF=2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cm,求△ABC的周长.
AB+AC+43;
A 2
C+BC
=A A
12
O
B A
N C
A2
精选ppt
18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垂直平分线性质”
4.如图, △ABC中,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 若AN=3cm, △ABM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
AB+BC+AC
A
=AB+ BM+MC+6
B
A
C
1.连结AC
D
2.连结BD
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两个等腰三角形
精选ppt
3
Ⅰ.连结
典例2:如图,AB=AE,BC=ED, ∠B=∠E,AM⊥CD,
求证:点M是CD的中点.
连结AC、AD
A
构造全等三角形
B
E
C MD
精选ppt
4
Ⅰ.连结
典例3:如图,AB=AC,BD=CD, M、N分别是BD、CD
F
过点E作EF⊥BC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C
思考: 你从本题中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精选ppt
A E D
10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4:如图,OC 平分∠AOB, ∠DOE +∠DPE =180o,
求证: PD=PE.
A
过点P作PF⊥OA,PG ⊥OB
F
构造了:
D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斜边相等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条线段MN 和垂直平分线上一个点X
语言描述:连结XM和XN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精选ppt
13
Ⅳ.中线延长一倍
1.已知,如图AD是△ABC的中线,
求证 A: D 1(AB AC ) A 2
延长AD到点E,使DE=AD,
B
A
E
DF
15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角平分线性质”
1.如图,△ABC中,∠C=90o,AC=BC,AD平分∠CAB DE⊥AB.若AB=6cm,则△DBE的周长是多少?
BE+BD+DE
C D
=BE+BD+CD
=BE+BC
A
B E
=BE+AC
=BE+AE
=AB
精选ppt
16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垂直平分线性质”
2.如图,△ABC中,∠A=90o, 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E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若BC=6cm,求△ADE的周长.
AD+AE+DE
A
=BD+CE+DE
=BC
B
D
E
C
精选ppt
17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垂直平分线性质”
3.如图,A、A1关于OM对称, A、A2关于ON对称.
若A1
A 2
的中点,求证:∠AMB= ∠ANC
连结AD
A
构造全等三角形
B
C
M
N
D
精选ppt
5
Ⅰ.连结
典例4:如图,AB与CD交于O, 且AB=CD,AD=BC, OB=5cm,求OD的长.
连结BD
AC
构造全等三角形
O
D
B
精选ppt
6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距离相等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个点X和一条线MN 语言描述:过点X作XY⊥MN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连结CE.
C B
D
思考:若AB=3,AC=5,求AD的取值范围?
精选ppt
E
14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2.如图,梯形中, ∠A= ∠D =90o, BE、CE均是角平分线,
求证:BC=AB+CD.
延长BE和CD交于点F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C
思考: 你从本题中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精选ppt
O
思考: 你从本题中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精选ppt
C P
G EB
11
Ⅲ.垂直平分线上点向两端连线段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斜边相等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条线段MN 和垂直平分线上一个点X
语言描述:连结XM和XN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精选ppt
12
Ⅳ.中线延长一倍
A
过点D作DE⊥AB
构造了:
E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B D
思考: (1)若AB=15cm,则△BED的周长是多少? (2)能否用截长补短法,在AB上截取AE=AC?
精选ppt
C
9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3:如图,梯形中, ∠A= ∠D =90o, B
BE、CE均是角平分线,
求证:BC=AB+CD.
专题学习
----几何证明中常见的
“添辅助线”方法 ----“周长问题”的转化
精选ppt
1
Ⅰ.连结
目的: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两个点—X和Y 语言描述:连结XY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精选ppt
2
Ⅰ.连结
典例1:如图,AB=AD,BC=DC,求证:∠B=∠D.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精选ppt
7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1:如图,△ABC中, ∠C =90o,BC=10,BD=6, AD平分∠BAC,求点D到AB的距离.
A
过点D作DE⊥AB
B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精选ppt
E D
C
8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典例2:如图,△ABC中, ∠C =90o,AC=BC, AD平分∠BAC,求证:AB=AC+DC.
=AB+ BM+AM+6
=13+6
B
N
M
C
精选ppt
19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等腰三角形性质”
5.如图, △ABC中,BP、CP是△ABC的角平分线,MN//BC. 若BC=6cm, △AMN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
A
AB+AC+BC
=AM+ BM+AN+NC+6
=AM+ MP+AN+NP+6
M
P
N
=AM+AN+MN+6
B
C
=13+6
精选ppt
2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