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6单元第3课尚贤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3 尚贤
文本梳理·夯实基础
【语言梳理薄】 一、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要想使贤才众多,关键在于使贤才富 有、尊贵,使他们得到尊敬和荣誉。 答案: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2.墨子“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超越了世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生 态。 答案:故官无常贵 而民无终贱
【文本自测区】 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 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观点, 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 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
2.作者写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 射御之士”?“善射御之士”与“国之良士”有什么区别? 【点拨】(1)作者提到“善射御之士”是采用了类比的方式。作者认为,国家要 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 “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点拨】在春秋以前,基本上依据宗法血缘的“世卿世禄”制度的规定来进行 任官和封赏,所谓“亲亲”“立嫡以长不以贤”。 春秋中后期,政治、军事斗 争日趋激烈,贤能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如晋文公虽仍“昭旧族,爱亲戚”,但更重视“明贤良”“赏功劳”,以至 “左右皆卿才 ”。吴公子季札甚至说:“君子务在择人。” 真正系统地提出 “尚贤”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不仅论述了“尚贤”的重要作用、贤能的标准, 而且也提出了识贤的原则和用贤的策略。而孔子的“尚贤”还局限在贵族阶级 内部,与一般平民无涉。 墨子在继承孔子“尚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 社会现实,又发展了这种“尚贤”思想,在选贤、用贤、众贤等方面提出了较 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具体方案,含有平等选拔人才的民主因素和合理使用人才 的思想,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第3课 尚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3.下列各项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不得治而 得乱 . B.此固国家之珍而 社稷之佐也 . C.皆退而 谋曰 . D.列德而 尚贤 .
【答案】 BD(BD 两项都表示并列关系,不译。)
)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将在于众 贤而已 . B.无能则下 之 . C.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 D.不义不富 .
• 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 A.①②③ • C.②⑤⑥ B.①④⑥ D.③④⑤
•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题干要求筛选体现“鲁班技艺高 超”的句子。第①句说的是鲁班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进攻宋,从侧面表 现其技艺高超。第②句说的是墨子的守城阵式和装备很成功。第③句说 鲁班雕刻的木鸢可以飞三天,也体现了他技艺高超。第④句说鲁班为他 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体现了他技艺高超。第⑤句说 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能够超过三天,不能体现他技艺高 超。第⑥句是说鲁班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能 体现其技艺高超。用排除法,答案选B项。 • 【答案】 B
•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 贤而已(使动用法,使„„众多) . (2)必将富 之贵 之(富、贵都是使动用法) . . (3)不义不富 ,不义不贵 ,不义不亲 ,不义不近 (富、贵、 . . . . 亲、近都是使动用法)
课 堂 互 动
•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 文章一开始就摆出核心观点:王公大人治理国家,是否能够通过崇尚、 举用德才兼备的士来治理政事,是国家能否治理得好的关键。墨子说: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 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治理国家的人都想要国家富有、人民众多、 刑罚政治治理得好,可是实际上往往是国家没有变富而变得更加贫穷, 人民没有增多而有所减少,刑罚政治没有治理好而一派混乱。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六单元 三、尚 贤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问题1] 第1段,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 通过摆出社会现象,得出“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 贤而已”的观点。 [问题2] 第2段中的“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有何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开启下一个层次,具体论述使贤士增多 的方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问题3] 第4段以形象的比喻作结,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说明“尚贤事能”是执政的唯一根本的道理。 [问题4] 第5段列举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文王举闳 夭、泰颠的典型事例来印证什么? [明确] 印证施行“尚贤事能”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古今异义
1.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 指在高位者
今义:成人
2.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古义: 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一词多义
①则国家之治薄. 1.薄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薄.其税敛
治理不好 接近 减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①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尚②好仁者无以尚.之
一、通假字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2.谨.上为凿一门 3.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4.美章.而恶不生 5.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6.四鄙之萌.人闻之 7.莫不敬惧而施.
通 避 , 躲避,避开 通 仅 , 仅仅 通网 通 彰 , 明显,显著 通 倘 , 如果 通 氓 , 百姓 通 惕 , 警惕
贫贱: 贫穷的人,低贱的人 疏: 疏远的人 远: 边远的人 贤: 有才德的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必将富.之贵.之 富: 使……富
贵: 使……贵
(2)将在于众.贤而已 五、文言句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3 尚贤
动词, 尚 副 词,通 “倘”
副词,尚 且、况且 形 容词, 自负、骄傲
五、古今异义
1.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指__在__高__位__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成人,区别于“小孩儿” 2.上之所.以.使下者 古义:_表__凭__借__或__依__据__,__用__来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文白对译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
先生墨子说:“现在的为国家执掌政权的王公大人,都想要
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 国家富有、人民众多、刑罚政治清明,然而国家没有得到富有却得到
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 贫穷,人民没有得到众多却得到减少,刑罚政治没有得到清明有序却
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 大臣和接班人的。所以得到了士智谋就不会穷尽,身体就不会疲劳,
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 名声树立而功业有成,美好的东西得到彰显而丑恶的东西不会产生,
则由得士也。” 这都是因为得到了士啊。”
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 所以先生墨子说:“国君称心如意的时候,不能不提拔有才德
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 人家有高高的围墙、深深的庭院,院墙建成之后,只在上面开一个门。
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 有盗贼进来了,只要关上他进来的那扇门来捉他,盗贼就无从逃走。
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君王把握了执政的要领。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 “所以古代的圣王执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
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避 盘算说:‘起初我依赖的是离君王近,现在君王提拔有道义的人不躲避
高中语文 第6单元 《墨子》选读 三 尚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5)此若言之谓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答案:(1)判断句 这种人本来就是国家的宝物、社稷的好 帮手
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 选用有道义的士人,都争先恐后地行义。这是什么缘故呢?说:这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 是因为君王所用来驱使臣下的,是一件事;臣下所用来侍奉君
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宫 王的,是一种方法。譬如富人有高大的墙,深邃的屋子,屋子
39
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 的宫墙已经筑好了,只在上面给它凿开一个门。有盗贼进
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 们、称赞他们,这之后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变得众
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 多了。何况还有那德才兼备的人道德品行纯厚、言谈方面很有
博乎道术者乎!此固 口才、在治理国家的方法方面知道得很多呢!这种人本来
34
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 就是国家的宝物、社稷的好帮手,也必定要使他们富有、使
(2)动词活用作名词,辅助的人,帮手 (3)①形容词作名词, 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②形容词作名词,贫穷低贱的人 ③形 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富有;使……尊贵
22
(1)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 以为跟君王疏远就无所依靠了,现在君王选用有道义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百家”(课件PPT)第六单元《墨子》选读-—尚贤(共50张PPT)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第六单元《墨子》之三《尚贤》-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38张PPT)
齐桓公不计前嫌 重用德才兼备的 管仲成就了春秋 霸业......
刘备三顾茅庐任 人唯贤请出诸葛 亮成就了三分天 下的大业......
唐太宗唯才是举 重用直言敢谏的 魏征开创了开元 盛世的伟业.....
而2000多年前的墨 子就以卓绝的智慧 认识到人才对于家 国治理的重要意义, 发出了“尚贤”的呐 喊!
墨家的文章:质朴、易懂
“秦伯嫁女、买椟还珠”这两 个故事是墨家门徒说出来的,记载 在《韩非子》一书中,是为了说明 墨家写文章为什么不讲文采,文采 相当于外包装,外包装漂亮人们反 而忽视核心内容,所以墨家就是凸 显核心内容,才不注重文采的。
墨子“对如何 选用人才,如何 使用人才?”都 有哪些独到的见 解呢?
《墨子》选读三
尚贤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赵淑华
形声字。从八,从向,向
亦声。“八”义为“分
开”;“向”义为“面
对”。“八”与“向”联
合起来表示“朝面对者摊
开、展平”。本义:摊开、
展平。引申为
、
荐举、选拔等义。
形声字:从贝,从臤(qiān), 臤亦声。“ 臤”本义为“驾驭 臣属”,引申为“牢牢掌握”。 左边的“臣”,是竖立的眼睛, 意为“奴隶的眼睛”;右边的 “又”,是手;下面的“贝”, 是钱。眼睛和手,控制钱。“臤” 与“贝”联合起来表示“牢牢掌 握财富”。 本义:量入为出的人。善于理财 的人。 引申义为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
常贵,而民无终贱。
。
举公义,辟(通避)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宾语前置)。
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
功劳而分予禄位,
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
5.2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 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 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ju罔(通网)之中,授之政,西土服。 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通惕,警惕);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故士者,所以为辅相(辅 佐)承嗣(继承)也。故得士则谋不困(困乏),体不劳,名立而功 成,美章(通彰,显著)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2020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六单元 三 尚贤
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明主旨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 “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 的主张。墨
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 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 了 “ 尚贤事能 ”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 “ 尚贤事能 ” 。不仅如此,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仍以古代圣王为例,
时,吴老先生用老庄的道家晕染这首描写墨家思想的曲子,用道家勘
探墨家的风情,令人别开生面地窥见古琴之中的琴道哲学。
但,现在雨果这张CD之中,是由这对夫妻来演奏,他们恩爱之情 塑造的是一种空灵洁净的感受,这种空灵洁净的背后隐含的是什么呢? 少了吴景略先生的飘逸淡远,多了柔情万千,是夫妻二人抱守古琴文 化的遗世独立,还是抒发他们洁身自好的心怀? 曲,在房间里CD上回旋;音,在演奏者和听曲人心中荡漾;是什 么让我们从两千年之前开始感慨社会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如此深刻? 是什么让那曾经是启蒙的故事消失在而今的教育之中呢? 前几天与一位从事高中教育的教师朋友交流,谈到如今的所谓素 质教育,说到大部分孩子连辛亥革命的常识都不知道,他们所知道的 是什么呢?恐怕连这个“墨子悲丝”四个字都从来没见过吧。
形容词作名词,跟君王关系疏远的人 (8)今上举义不辟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关系疏远、不在君王身边的人 (9)今上举义不辟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1)是其故何也?__________ (2)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定语后置句 __________
绝:“亡羊惧歧路,染丝悲墨子。我亦厌淡红,恶其乱朱紫。”很显然,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三、尚贤
三、尚贤释文题“尚贤”是指治理国家者必须尊重、任用有才德的人。
在墨子看来,“尚贤事能”,国家就治理得好;相反,国家就治理得差。
所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尚贤”是治国的根本措施,也是墨子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不仅在当时是有胆有识、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明主旨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
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
不仅如此,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
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四鄙之萌.人闻之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谨.上为凿一门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莫不敬惧而施.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⑥美章.而恶不生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⑦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避 回避 ②氓 民 ③仅 只 ④网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用的器具 ⑤惕 警惕 ⑥彰 明显、显著 ⑦倘 如果(2)一词多义①薄⎩⎪⎨⎪⎧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②尚⎩⎪⎨⎪⎧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好仁者无以尚.之: 襄平侯纪通尚.符节: ③举⎩⎪⎨⎪⎧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举.义兵以诛暴乱: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④逮⎩⎪⎨⎪⎧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诏狱逮.徒系长安: ⑤下⎩⎪⎨⎪⎧ 下.之所以事上者: 无能则下.之: ⑥国⎩⎪⎨⎪⎧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 国.中之众: ⑦上⎩⎪⎨⎪⎧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谨上.为凿一门: 答案 ①治理不好/迫近/减轻,减少 ②崇尚/超过,高出/主管,管理帝王之物 ③选用/兴起,发动/举出,提出④及,达到/比得上/逮捕 ⑤臣下/降去、去除,此指罢免⑥国家/国都 ⑦君王/上面(3)古今异义①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敬辞,称长辈(多用于书信);成人(对“小孩儿”而言)。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六单元三 尚 贤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第三
六 单 元
尚 贤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应用体验之旅 拓展阅读视窗
经典解读 揣摩领悟
三
尚贤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社稷.( jì)
2.恃.(shì)
3.辟.(bì)
4.庶.(shù )
5.阖.( hé)
6.闳.夭(hónɡ )
7.罝.罔.(jū w ǎnɡ)
二、通假字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2.四鄙之萌.人闻之 3.谨.上为凿一门 4.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5.莫不敬惧而施. 6.美章.而恶不生 7.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No Image
Image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课件 6.3 尚贤
-4-
*三、尚 贤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X 学习导引 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4.解多义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 得到,获得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收获
(1)得
犹得备晨炊 可以,能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感激
-5-
*三、尚 贤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要务,紧要的
事情
(2)务
内立法度、务耕织 致力,从事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追求
陈言务去 务必,一定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 走向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就职上任
(3)就
金就砺则利 接近
-13-
*三、尚 贤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尚贤》同样体现了其璀璨的论辩艺术。墨子首先仍是从现实的国情 “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入手,指出其症结所在是国君“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 也”,接着借古代圣王为政的例子指出具体的尚贤之法:“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在总结尧、舜、禹、 汤、文王因尚贤而成就千古功绩之后,自然得出全文的结论:“夫尚贤者,政之 本也。”
-12-
*三、尚 贤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如果说《兼爱》体现的是墨子的治世之道,那么《非攻》则集中体现了 他的军事思想。“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 战争都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正是战争导致了人民的灾难,而那些君子们 却认为战争是“义”的。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步步设喻,层 层推进,由窃人桃李到攘人鸡豚到取人马牛再到杀人越货,情节益重,不义的 程度也益深,“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然而到“攻国”,这些君子们却“不知 非”,且“从而誉之,谓之义”。足见君子们的逻辑是多么荒谬!墨子的说理技巧 非常巧妙:一是这种归谬推理的方式逻辑性强,易于让人在对比中作出正确 的判断;二是比喻、类比的论证方式使说理形象生动,更易于下层民众接受; 三是语言质朴,却道出了民众的反战心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No Image
【解析】 A组,动词,认为/介词,按照;B组,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 C组,动词,做、实行/介词,因为;D组,表顺承的连词/表转折的连词。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墨子在本文所提出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观点,与孔子提出的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的主张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墨子虽然反对儒家 学说,但他不是盲目的。 B.文中提出的“举公义,辟私怨”,言明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和原则,在当 时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而在现今,这种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本文只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且所举事例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 D.本文从现实入手,层层深入地进行剖析和论证,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9.本段为文章第1段,通过两个“子墨子言曰”一问一答。提出了什么观 点?
【答案】 王公大人是否能够“尚贤事能为政”,是国家能否治理好的关 键。
10.本段通过对比,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了贤能之士对国家的重要作用,进而 得出“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的结论。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第三课 尚贤
1
学习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进入课堂
4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 识。
2.分析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用人原则。 3.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现 实意义。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那些与君王有亲属关系的人就会思量道:“以前我所依靠的是自然亲情,如今 举贤士不分亲疏,因而我现在不能不行义”那些与君王关系密切、亲近的人也 会思量道:“以前我所依靠的是和君王关系密切,如今君王选举贤士不分远 近,因而我不能不去行义。”那些远离君王的人也会想到:“当初我与君王太 疏远无所依靠,如今君王举贤士不避远,因而我不能不为义。”这样,无论是 郊外的官僚,宫廷的宿卫,国都的民众,还是四野的农夫,都知道了天子推举 贤人的标准是“义”,于是全国上下都争先恐后行善为义,积极向上,这样天 下便人才济济,贤士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 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 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众贤”就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这是墨子的进一步推断:国家德才兼备的 士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德才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德才兼 备的士是国家治乱的根本。所以在高位治理国家的人,他的最紧要的事情必定 在于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
2.墨子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才? 墨子认为,人才是国家富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保证。他说:“现在 的王公大人都想使自己的国家富裕,人口众多,社会安定,然而不得富而得 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处处与自己的愿望相反。原因何在呢?就 在于这些王公大人不重视人才,不使用人才。”墨子明确告诫当政者,一个国 家的人才愈多,国家治理得就越好,反之,治理得就愈差。总之,人才是社会 治乱之重要原因。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文章一开始就摆出核心观点:王公大人治理国家,是否能够通过崇尚、举 用德才兼备的士来治理政事,是国家能否治理得好的关键。墨子说:“今者王 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 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 也?”治理国家的人都想要国家富有、人民众多、刑罚政治治理得好,可是实 际上往往是国家没有变富而变得更加贫穷,人民没有增多而有所减少,刑罚政 治没有治理好而一派混乱。
这完全失去了治理国家者想要的,而得到了他们讨厌的。主观追求和实际结果 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就不能不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是在王公 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以尚贤事能为政”就是通过 崇尚、任用有才德的人来治理政事。那些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们之所以达不到 目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尚贤事能这个根本。“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 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 已。”“贤良”就是有德行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治厚”“治薄”,一般理 解为治绩多、治绩少,笼统地说也就是治理得好、治理得不好。“务”就是事 业、事务、紧要的事情。
C
No Image
【解析】 恃:依靠。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D )
A.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B.四鄙之萌人闻之
C.谨上为凿一门
D.以劳殿赏
【解析】 A辟—避,B萌—氓 C谨—仅。
BD
No Image
【解析】 BD两项都表示并列关系,不译。
C
No Image
【解析】 ABD是使动用法,C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答: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 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 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 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 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 在。
2.作者写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 “善射御之士”?“善射御之士”与“国之良士”有什么区别?
答: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 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 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墨子指出,那些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贤良之士是国家的财 富,是江山社稷之辅佐。因而对这些人应当“富之贵之、敬之誉之”,“高予 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就是说,对那些贤良之士应让他 们得到富贵荣华,使他们受到人民的尊重,得到很高的荣誉,并且封给他们高 的爵位,赐给他们丰厚的薪水,交给他们重大的任务,授予他们发号施令的权 力。这样,王公大人就能得到更多的贤良之才。
第二,每一篇中各段语录之间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把同类性质的话简单凑 集……
第三,文章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章法井然…… (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55年版)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5.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现在的天子、诸侯、有地位的贵族施政于国家的人,都希望国家富足、人民众 多、刑法和政治安定。) B.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然而国家不得富 足而得贫穷,人民不得增加而得减少,刑法和政治不得安定而得混乱。)
有人会说,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墨子认为“国之良 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 正的“国之良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 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3.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 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评《墨子》文章的进步 和《论语》《孟子》相比,《墨子》这一组文章(按指《尚贤》上中下、 《尚同》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节 葬》下、《天志》上中下、《明鬼》下、《非乐》上、《非命》上中下、《非 儒》下等三十四篇)有如下几方面的进步:
第 一 , 每 篇 都 有 鲜 明 的 主 题 以 概 括 中 心 思 想 。 如 《 尚 贤 》《 尚 同 》《 兼 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都是。 《论语》《孟子》各篇虽然都有标题,但并不代表该篇中心思想,只是任意撷 取各篇首章首句中两三字,有的甚至不成词汇……《论语》《孟子》的作者在 编辑孔丘、孟轲语录时,尚未按内容加以分门别类的组织整理,仅仅是收集之 后随便编排而已。从文章体裁来说,显然属于一种初级形式。《墨子》的文章 从无中心的标题到有中心的标题,不但表现出思想理论的系统化,也说明了写 作技巧的进步。其后,《荀子》《韩非子》等书的大多数文章,标题和中心内 容便都一致起来了……
No Image
D
No Image
【解析】 A组,前一个“本”作宾语,是名词,当“根本”讲;后一个 “本”用在谓语动词“失”前修饰谓语,是名词用作状语,当“从根本上” 讲。B组,前一个“服”带了宾语“事”,作动词,当“从事”讲;后一个 “服”作谓语,是动词,当“征服”讲。C组,两个“辟”都是动词,通 “避”,但前一个“辟”当“回避、躲避”讲,而后一个“辟”当“避免、免 除”讲。D组,两个“举”都带了宾语,是动词,均当“提拔”讲。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 之”“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 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 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了猛烈的攻 击,这些思想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墨子选拔重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答:墨子认为就是一个“义”字。他告诉执政者,应当做到“不义不富, 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就是说,凡是不义之人就不能让他富裕, 不能让他高贵,也不能依靠和亲近他。一旦贯彻了这个原则,那些富贵的人就 会思量道:“我以前依靠的是金钱和权势,如今君王推举贤士不分贵贱,所以 我现在不能不行义。”
【解析】 C项中,“只运用了举例论证”欠妥。作者在第四段还运用了比 喻的论证方法,而第四段所举事例主要是论述为什么要“尚贤事能”,而第五 段的事例主要是论述“怎样尚贤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