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思(读后感)

合集下载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有所思》读后感文/刘文玉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学随笔丛书——《教有所思》,颇有感悟。

令我惊讶的是,书中那一个个清新的小标题一下子吸引了我。

再随意浏览文章,那种散文味的文体正是我喜欢的,没有枯涩的论述,就像朋友一样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却感悟到了李老师对教育的独特感受。

每次阅读,我的眼睛总会湿湿的,每看完一篇文章,心里总会禁不住地说:“好感动!”李老师的文章亲切感人,坦率直白;看不到一丝虚伪和做作。

他善良,富有童心;他爱思索,身边的每一细微的事物都能引发他沉思;他是一位有自己教育个性的特级教师!读完他的书,我才真正体会到: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真是名副其实,毫不夸张。

“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这就是李老师的理想教育,读了这本书,我似乎听到了他从心底里发出的呼吁:在这个教育理想失落的时代,让我们重建理想!让中国教育走出困境,走向未来,这是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天然使命,也是我们民族现代化成功的希望。

他的教育理想使多少中国教师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憧憬。

文中谈到李老师坚持写教育日记,正如他本人所说:“这些小文章当然很不成熟,但它们是真实的,是我激情与思想的结晶。

我无意表明自己多么有‘思想’;我只想表明,我在‘思考’。

”正是这些“小文章”,正是他可贵的善思,才让他的事业如此美丽。

?如果一个老师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不会以师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他不会只求让学生得一个高分,他不会用金钱去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镇西就是这样的老师。

正是缘于此,他与学生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有人不相信现在居然还有这样的师生关系!”这让李镇西老师感到非常自豪。

时下,有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师生关系很难处理,我想,作为教师应该用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己的学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引言概述:
《教有所思》是一本由教育学家撰写的著作,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者的责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本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教育的目的
1.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1.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3 教育者的责任是什么?
二、教育的方法
2.1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
2.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育的价值观
3.1 教育应该注重什么价值观?
3.2 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3.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教育的未来
4.1 教育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4.2 教育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4.3 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五、教育的影响
5.1 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5.2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5.3 如何评价一位优秀的教育者?
通过对《教有所思》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希望每位教育者都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2)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2)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2)
范文2:
《教有所思》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它启发读者以更敬畏的心重新审视教育,并将知识融入人文学习中。

通过书中作者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剖析,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和宽广的了解。

首先,书中作者探讨了教育背后的学习奥秘,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之间的深刻的关联。

作者强调,即使当今的课堂是高度竞争的,教育也不会降低准则,而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尝试,让学生更加贴近教师,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此外,书中作者还谈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他指出,教育是社会变革的引擎,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关键。

其次,我从书中获得了对基本教育理念的重新认知。

作者主张,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传授技能,还是形成学生道德修养,鼓励开放思维、独立思考的过程。

他还提到,基础教育应努力在每一个学科教授常识,以确保学生具备自我调节、社会参与、文化民主及开放思维等全面发展能力。

同时,读《教有所思》也给了我关于优秀师资培养的认识。

作者认为,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特别是有关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该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包括培养优秀的师资,使他们更具有实践经验,素质和技能能够让他们胜任教学工作。

总的来说,《教有所思》刻画了一幅完整的教育图景,让我对
教育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领悟。

从书中,我意识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办学环境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基础教育,着力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文教育的需求。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教有所思》是一本由方方老师所撰写的教育心得书籍,主要探讨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分享我读后的五则心得。

心得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方老师在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她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基本工作,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教师的责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表面的概念。

我从方方老师的教学案例中看到了她如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心得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思维能力,方方老师还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具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在书中,方方老师分享了很多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学生通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

方方老师的教学方式让我明白,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心得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方老师在书中提到,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仅仅依赖于老师的指导。

她在书中介绍了一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如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课外调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还能通过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心得四:鼓励学生表达思想和意见方方老师在书中提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思想和意见。

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表达来得以展现和提升。

她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言、发挥主动性。

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我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范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1每一个做教师的都渴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那么什么是成功的教师呢?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读完《教有所思》这本书,我从李镇西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

他之所以成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书中他谈到的一个个优秀的教师,如魏书生、陈钟梁、朱永新等都是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人。

书中讲到,教师应具有三颗心:童心、爱心、责任心。

我想,这应该是李老师的魅力所在吧!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一节专门谈童心的文章:《童心万岁:写给我永远的儿童节》,摘录如下:“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的确,童心非常重要,永葆童心,可以永远健康、阳光。

做老师又岂能没有童心?!我不禁要问,我有童心吗?学生们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开开玩笑,是否愿意我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是否喜欢我这样一个老师呢?做老师做久了,忘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曾经也是如此痴狂,不知掩饰。

其实,我们在学生面前真正该忘记的是我们的年龄,我们的身份,这样才能找回有童心的感觉。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时常检查一下自己:我是否开怀地笑了,我有没有压抑自己的感情;我是否在学生面前还想着成人世界的烦心琐事,而带着坏情绪来了;我是否因学生违背了一些尊师重道的潜规则而恼羞成怒了;……不要怕自己在学生们面前出丑,就端起教师的架子,不懂装懂,而我们此时应该想到是,人都会犯错,学生更欣赏你认错的勇气和真诚;不要学生一有差池,立刻就拿出自己的教师身份去教育他,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与学生的距离不就在这时产生了吗?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是否也犯过诸如此类的错误,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犯错误的合理性,相信他自我教育的可行性,相信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性?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杨绛。

这本书以作者多年来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为基础,深刻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本书中,杨绛教育观念独到,深刻而有力。

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她强调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

她还提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分数和成绩。

读完《教有所思》,我深受启发。

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各种教育改革和探索层出不穷。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过分追求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与杨绛的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

同时,教育也应该是全面的,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分数和成绩。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教有所思》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它深刻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对于我们深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深刻领会其中的思想精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文
篇一《教有所思》心得:
《教有所思》一书记载了作者林学不根据官僚思想以及当下时势而教课的事例,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批判和精进的思想。

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林学对教育的理解之深,他希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从自身立场发问,动手实践,诠释和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让知识赋予学生新的活力和内涵。

篇二《教有所思》心得:
通过阅读《教有所思》,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认真学习知识结构本身外,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知识的联系、把握知识的脉络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背景、关联、结构,以及把握知识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把知识深刻地植入自己的心灵。

篇三《教有所思》心得:
《教有所思》的内容更加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而不仅仅只是教授知识的过程,要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节奏,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式。

篇四《教有所思》心得:
在《教有所思》里,林学提到了如何从他的角度去教授课程,他强调你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价值的课程,其中的主旨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习产出,更多的在于让学生去学习课程所涉及到的主题背景、相关知识结构,最终形成一个思想结构,让学生更
好地把握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对专业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篇五《教有所思》心得:
《教有所思》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助学生建立结构性的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有序、更易理解。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需要老师注意思想的渗透和对学生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

读《教有所思》心得体会(13篇)

读《教有所思》心得体会(13篇)

读《教有所思》心得体会(13篇)读《教有所思》心得体会1本书是呈现教育情怀、人生体会和社会视野的随笔集。

李镇西教师擅长从寻常小事中发觉人生的真善美,于司空见惯处抨击教育的假丑恶,他用他敏锐与敏感的洞察力、思维力写下一篇篇朴实而又布满魅力的教育诗篇,他既敢说真话,也敢说反话。

在他亦正亦邪、诙谐好玩的文字中,反映着他民主与爱心的魅力人格,表达着他兢兢业业为社会培育有用人才的高尚情操。

读了李教师的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教师,应具有三颗心:童心、爱心、责任心。

应当有一颗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子女的爱心,有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热忱地投入到教育中。

正是有了这样潜心的爱,李教师才能有这些教育行动,才能写出这些文章来,我们也有爱心、责任心,但比照李教师,我们还有差距,我们更缺失的是一颗童心,李教师能和学生一起郊游、踢球、玩斗鸡,我们则大多认为那都是小孩们的嬉戏,不屑参与或者放不下教师的架子懒得参与。

素养教育,是布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

我们不行能完全照李教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治理学生、要求学生,但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至少应当尽可能的放下教师的“架子”,“俯下”身子,更加贴近学生,与学生保持朋友一样的距离,与他们(她们)亲近,和他(她)们谈天。

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一个受孩子诚心爱戴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其次、有思索和积存才会有胜利的教育。

有思索才能有提高。

擅长思索才使李教师出现出共性的光线。

而擅长批判反思和积存则是他胜利的基石。

李教师写的全是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小事,他特别擅长从这些小事中思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准时积存自己的思索和反思。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某个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个观点、一个关于某事的想法,或者一个精彩的故事片段,并且自己认为很不错,就想自己什么时候有时间,肯定把它们写出来,然而到了想写的时候,却早已忘了那些念头、观点、想法、片段。

《教有所思》读后感(通用8篇)

《教有所思》读后感(通用8篇)

《教有所思》读后感(通用8篇)《教有所思》读后感(通用8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有所思》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有所思》读后感1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让我感动,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

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读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让我激动,激动的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彼、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让我感叹,感叹的是“现实存在的教育与理想意义的教育差距竟如此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让我醒悟,醒悟的是:“难怪我们现实的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

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

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

《教有所思》读后感2假期,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

李老师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教师。

(完整版)读《教有所思》心得

(完整版)读《教有所思》心得

读书心得——读李镇西《教有所思》而感李镇西,乐山人1958年生,从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中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学,现在执教于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其中《爱心与教育》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和中国教育家学会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走进心灵》获中国图书奖,本人憎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对李镇西,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可以说对他一无所知,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由得对他心生敬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自己的真诚,用自己的爱心,不仅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而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成就了一番事业。

《教有所思》这本书收录了他从从1999年到2003年底之间的一些札记,整本书分为六个专辑共56篇文章,每篇文章不长,包含的内容也很广泛,很多都是寻常琐事,但却折射出作者的理性与思考,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国家社会的关切,对教育的热爱,对师长的敬爱,对学生的关爱,很多篇文章都在我心中引起共鸣,也给我极大的震撼,抚案掩卷,思绪良多,读完以后感触颇深。

由于书中文章较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仅就作者在书中的几个观点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关于教育理想作者是一个充满理想的热血书生,在好几篇文中都提到了教育理想。

谈到理想,经历过物质极端匮乏时代的人都有体会,那是一个只谈“理想”的时代,在我们忍饥挨饿的时候我们还一心要去解放全人类,什么困难都可以用精神和理想去战胜,大谈“理想”到了极至,假崇高、伪圣化便应允而生,最后“理想”被抛弃。

也许是对假大空教育的厌恶,而今天仿佛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很多人不谈理想或者说没有理想,作者在《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中写到“今天甚至我们的一些教育者不但抛弃了教育应有的崇高与神圣,也抛弃了孩子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理想注意和浪漫主义,有的只是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儿童的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与鸟儿嬉戏的云彩,在少年的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和纯正,没有了童话与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追求与呵护,以及对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和向往”,于是出现了轼母、杀父忤逆之行,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教育正在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
《教有所思》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书心得。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作者强调,只有通过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我意识到只有通过思考和自主学习,我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其次,我觉得作者在书中对于教育方法的讨论也很有价值。

他提到了很多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启发式教育、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我发现,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此外,我也认为这本书对于教师的角色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思考。

作者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这一点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总的来说,《教有所思》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教育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能够将书中的观点应用到实践中,必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021年《教有所思》心得体会

2021年《教有所思》心得体会

quitters never win and winners never qui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2021年《教有所思》心得体会2021年《教有所思》心得体会1每一个做教师的都渴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那么什么是成功的教师呢?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读完《教有所思》这本书,我从李镇西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

他之所以成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书中他谈到的一个个优秀的教师,如魏书生、陈钟梁、朱永新等都是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人。

书中讲到,教师应具有三颗心:童心、爱心、责任心。

我想,这应该是李老师的魅力所在吧!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一节专门谈童心的__:《童心万岁:写给我永远的儿童节》,摘录如下:“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的确,童心非常重要,永葆童心,可以永远健康、阳光。

做老师又岂能没有童心?!我不禁要问,我有童心吗?学生们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开开玩笑,是否愿意我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是否喜欢我这样一个老师呢?做老师做久了,忘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曾经也是如此痴狂,不知掩饰。

其实,我们在学生面前真正该忘记的是我们的年龄,我们的身份,这样才能找回有童心的感觉。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时常检查一下自己:我是否开怀地笑了,我有没有压抑自己的感情;我是否在学生面前还想着成人世界的烦心琐事,而带着坏情绪来了;我是否因学生违背了一些尊师重道的潜规则而恼羞成怒了;……不要怕自己在学生们面前出丑,就端起教师的架子,不懂装懂,而我们此时应该想到是,人都会犯错,学生更欣赏你认错的勇气和真诚;不要学生一有差池,立刻就拿出自己的教师身份去教育他,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与学生的距离不就在这时产生了吗?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是否也犯过诸如此类的错误,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犯错误的合理性,相信他自我教育的可行性,相信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性?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 教有所思读后感2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 教有所思读后感2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引言《教有所思》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观察,提出了一些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本文将分享我对《教有所思》的读后感和体会。

1. 教育的本质作者在《教有所思》中首先讨论了教育的本质。

他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育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过去的教育经历中,老师往往只是将知识点一一讲解,而我们学生只需要背诵和记住。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不能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教有所思》,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教有所思》中,作者还讨论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方法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一观点深受我赞同。

在我过去的学习中,我常常追求刷题的数量和记忆的速度,而很少关注学习方法和效果。

通过阅读《教有所思》,我意识到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有所思》中,作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作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案例,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

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深受启发。

在过去的教育中,老师常常强调死记硬背和逻辑推理,而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教有所思》,我意识到培养创造力应该是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我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探索和创新。

4. 教师的角色转变在《教有所思》中,作者还讨论了教师的角色转变。

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教有所思(读后感)引言概述:《教有所思》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书籍,作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1.1 作者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1.2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1.3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1 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2 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发展空间。

2.3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3.1 作者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3.2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3 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四、倡导合作学习和交流4.1 作者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和分享,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4.2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3 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五、重视教育的整体发展5.1 作者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5.2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3 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教有所思》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通过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本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本

读《教有所思》心得5则范本心得一:教育需要有思考《教有所思》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以“思考”为核心,强调了教育中思考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往往被大量的知识所淹没,而缺少的却是如何思考的能力。

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有创造性的发展。

我深感赞同。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

我让学生学会质疑,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

这样,在教学中,我的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通过思考,他们不仅能够真正理解知识,还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考。

心得二:学习可以有趣在《教有所思》一书中,作者多次提到让学习变得有趣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过程,而不是枯燥的任务。

只有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且能够持久地保持学习的兴趣。

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

作为教师,我常常注重如何让学习变得有趣。

我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我让学生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探险,是一种享受。

这样,我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乐趣,能够主动参与,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是为了享受学习的乐趣。

心得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有所思》这本书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为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教育学生。

作者提到了一些教育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他认为,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育更有意义,更有效果。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我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安排一些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

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记住知识,还能够理解和应用知识。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后感,我追寻的“为师之道”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后感,我追寻的“为师之道”

李镇西《教有所思》读后感,我追寻的“为师之道”李镇西《教有所思》读后感,我追寻的“为师之道”我追寻的“为师之道”--读李镇西《教有所思》有感小长假是许多人眼中的出游好时节,而我却躲避尘嚣与浮华沉浸于书香之中。

因为之于摩肩接踵的山阶,书香堪比青山翠;之于人头攒动的花园,书香更比百花秀。

在此,我将手中的《教有所思》分享给大家。

李镇西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他出版着作十多部,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教有所思》是李镇西的又一本展现其教育情怀、人生体味和社会视野的随笔集。

李老师沿用一贯的坦率直白不造作的文笔,运用散文式的文体,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向读者传递着一位站在一线的教育家对教育的独特感受:对“童心万岁”的讴歌,对“师恩难忘”的追忆,对“教不好”与“不会教”的诠释,对“假教育”“伪教育科研”的抨击……在一件件寻常小事中发现人生的真善美,于一处处“司空见惯”中抨击时弊的假恶丑。

阅读着一个个与当今社会水乳交融的教育话题,我思绪纷飞的同时,也更坚定了心中的“为师之道”。

做一个有童心、懂孩子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老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在对待学生的个别教育问题上,李老师常常有一些与众不同、让常人不可理解的做法。

这会不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李老师却只他忠实于自己的心灵,爱自己的孩子。

他经常说,“我做事就两个准则,一个遵循我的内心,第二要对得起孩子。

”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们却因失去了童心而变得“一本正经”,让师生的真诚沟通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很多事情,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给予儿童精神的关怀。

这样的老师,才是值得孩子们真正去“爱”的教师。

做一个有恒心、勤实践的教师李镇西是一个勤于实践的人。

他给自己确定了“每天五个一”工程:上好一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1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教有所思
读了李老师的《教有所思》这本书,我被李老师对教育的热诚投入深深折服。

真的教育,真的生活,真的随想,真的反思……在李老师朴实的笔触中,可以感觉到他对学生的浓浓爱意,他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思教育,批判教育。

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身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

这个担子不能假手于人,必须亲力亲为,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和自我能力提升,用最恰当的方式把学生送达快乐的彼岸。

为什么说是快乐的彼岸而不是成功的彼岸,因为所谓成功于不同的人而言,也是不同的。

阅读此书,我的思绪也许会不知不觉随李老师的心灵一起飞翔……题记中写道:“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成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我的心灵不禁一颤:这才是我们“寻常百姓”教育一线工作者们爱读的,这才是最贴近我们教学实际的呀!教书育人,就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本书的代序上写着:“生命与使命同行。

”尽管只有短短七个字,但是言简意赅。

生命的范畴广阔,可理解为人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教师职业精神之魂,而使命,就是教师这份职业
对我们的要求。

如果说,教育是孕育新的生命,那这是每一位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这是李镇西老师的理想,也是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坚定的人生信念!李老师正是抱着这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

教育与文学并进,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
书中分为六辑,分别为:边教边想、胡言乱语、师恩难忘、心动时刻、说语论文、凝望窗外。

每一辑都是那么朴实而又深刻,使人启迪,引人共鸣,促人深思。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学会反思,学会换位思考。

去年,我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刚开学那会儿,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高昂的教育理想迎接孩子们。

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一样的,我要求自己要用关心和耐心感化每一个孩子。

但是,随着教学任务日益繁重,我分给孩子们的精力也越来越少,加之班级管理不成熟,孩子们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初时,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个别指导纠正,但是后来,我的耐心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锐减。

我的心态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开始出现“某某孩子真的是没办法教了”这一类的想法。

我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对着那几个孩子,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恨。

我甚至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们班那么多让人操心的学生。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问我:“你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这样吗?你有站在他们的角度想过吗?”我顿然醒悟,是呀,我有换位思考过吗?哪个孩子不想学好?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严于律己,那还要老师来干嘛?老师的职责不就是要帮助
这些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往上爬吗?我翻看自己开学初写的日志,上面赫然写着一段话“每个孩子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不管别人基于他们以前的表现给出什么评价,在我的心里他们就是一张白纸。

每个孩子都有闪耀的地方,我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发掘孩子们身上潜在的优点。

”看到这里,我羞愧无比,原来我已近迷失自我了,我把自己弄丢了。

我没有换位思考,我只按照大人的思维方式与孩子们相处,这是错的。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时刻准备好奉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知识交给他们,我们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所以,我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爱,不求所有的孩子受用,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听进去了,也是成功的。

所以,想要获得成长与进步,必须要学会反思,之不足而改之。

爱,也是李镇西老师宣扬的教育内涵,要心中有爱,才能教出有爱的学生。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会爱学生,才能给学生民主平等。

被世界公认的大教育家孔子,他的教育行为堪称爱生的楷模。

在他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学生的关爱。

他经常在一种愉快、和谐、理解与尊重的气氛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像他一样有一颗把每
一个学生当作自己子女的爱心;有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行动;有捕捉生活中每一个教育机遇的机敏。

在这本书中,我读出了一个教育家对职业的专注,对学生的真诚,而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没有夸夸其谈的理想抱负,只把这一切融入了日常的教学生涯中,纳入了自己的思想里,凭借一支笔,一种思绪,倾注于纸上,把自己的教育情怀、人生体味用随意的“随笔”表现出来。

尽管这本书写的是李老师日常收获,没有优美的辞藻,没有雄厚的理论,但是这是一本蕴含教育哲理的论著,由他那不经意的话语启迪着许多的一线教育人,让读者的情思真的于不知不觉中随他的心灵一起飞翔!
李镇西老师说:“既然是思想者,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

心灵自由,就意味着独立思考,意味着不迷信权威,意味着让思想的火炬熊熊燃烧。

”我希望我自己能时刻反思,爱己爱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