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植物分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学会对植物进行分类,掌握不同植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学会对植物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掌握不同植物的特点,学会运用分类方法对植物进行归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丰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植物进行分类,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丰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供学生讨论和参考。
3.准备分类卡片,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丰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植物分类的资料,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分类。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植物的特点,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分类卡片对植物进行分类。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3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特征,以及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植物分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分类的依据。
此外,学生对自然界中各种奇特植物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四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能对常见植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四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常见植物的分类。
2.难点:植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对不同植物进行准确分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分类依据。
2.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植物分类的理解。
4.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植物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分类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实物或模型,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2.设计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小学科学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引言】本节课将介绍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们将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本课还将促进学生们对植物的认识和欣赏,并鼓励他们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知识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如水生植物、陆地植物和空气植物。
2. 了解植物的基本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呼吸和繁殖。
3. 理解植物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包括提供氧气和食物。
【能力目标】1. 能够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的特征。
2. 能够描述植物的功能以及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的关联。
3. 能够合作进行实验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1. 多种多样的植物的特征和功能。
2.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
3. 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展示植物的不同类型。
2. 实验室用具和材料,如种子、土壤、盆、水等。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鼓励学生们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经验。
Step 2: 探索多样的植物(15分钟)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如水生植物、陆地植物和空气植物。
通过展示图片或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和辨认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外貌。
Step 3: 植物的功能(20分钟)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呼吸和繁殖。
通过实例和图示,解释这些功能与学生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
例如,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呼吸和能量。
鼓励学生们回答问题和提出疑问。
Step 4: 植物观察实验(30分钟)教师分发种子、土壤和盆给学生们,并引导他们进行植物观察实验。
学生们将种子种在土壤中,每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和开花。
Step 5: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学生们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们继续观察和探索植物的世界。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课件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植物的分类及特征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3.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植物的特征,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理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认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分类及生长繁殖过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植物标本、挂图、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内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关注。
2. 新课导入:(1)介绍植物分类及特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
(2)讲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3)探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观察植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2)制作植物生长过程图,加深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4. 例题讲解:(1)以具体植物为例,讲解植物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5. 随堂练习:(1)根据植物特征,将植物进行分类。
(2)简述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植物分类及特征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3.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 植物多样性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了解的植物分类,并描述其特征。
(2)简述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
(3)谈谈你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植物分类及特征: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2)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生长、传粉、受精、果实成熟等。
(3)植物多样性保护:如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禁止乱砍滥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植物分类和生长繁殖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了解校园内植物种类及分布。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材简析】《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三课,通过本课活动了解与感受到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己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
虽然学生在学习了解校园生物前已经知道了身边的一些植物,甚至有学生了解许多植物,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依旧会发现更多的原先我们所不熟悉、不关注、不了解的植物,在这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植物种类的繁多,那么如果将学习的范围扩大到我们的家乡、国家、整个地球呢?学生肯定会对植物种类的数量感受到兴趣,从而体会到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那么如此众多,种类的庞杂、生活环境多样的植物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关注,真正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呢?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从分类思想入手,以学生已知植物为基础,请学生对所熟悉的植物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活动感受到植物的多种多样,在分类过程中逐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知。
在分类过程中发现:根据不同的依据,选择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将植物分为水生和陆生;根据茎的特点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叶子的特质可以分为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根据根的特点可以分为直根系与须根系。
根据人类食用的需要又可以分为蔬菜、水果、粮食、药材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类别,在不同的分类中帮助学生积累植物多种多样的感性认识,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分类都选择某一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熟悉的特征作为依据。
并最终选择花这一学生熟悉,也便于理解的方式进行分类。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首先通过简单交流常见植物聚焦问题,发现并初步感受到植物种类多样;接着根据种类太多提出分类思想,学生根据已有认知与科学学习,选择合理的标准给植物分类,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分类结果不同,但多种不同的结果有相同的依据:都是根据植物的某一特质进行分类的。
根据学生的分类思想,介绍科学家的分类方式,感受自己的科学学习中的分类思想。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3)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4.3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 (3)一. 教材分析《4.3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植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探究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学生对于植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常见的植物种类,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关爱植物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列举出常见的植物种类,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理解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植物标本、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1: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3.探究活动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4.探究活动3: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总结出植物的分类原则。
教科版科学六上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等。
但是,对于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各类植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难点:让学生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会被称为这个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同时,教师讲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描述该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讲解,完成植物分类的练习题。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根据植物的特征可以把植物分为不同的种类。
(2)知道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己确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能够区分不同的生物种类。
(2)通过观察不开花的植物,能够说出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的区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给植物分类,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欣赏并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1)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根据植物的特征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的区别和种类。
【教学方法】分类研究法【课前准备】植物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儿歌:《在花园里》。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在花园里玩吗?花园里有很多漂亮的花朵,为我们带来了嗅觉上的清香和视觉上的美感。
那么,花园里有哪些植物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除了校园里有的植物种类,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多种多样的植物,相信从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新课学习(一)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花园里常见的植物:荷花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牛筋草、小叶女贞、苦苣菜、葱兰、小叶黄杨、雪松、荷花和圆柏。
(二)深入了解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植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地了解一下。
荷花玉兰:适宜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木本常绿植物。
开花,陆生。
大叶黄杨:也叫冬青,常绿灌木。
四季常青树。
开花,陆生。
凤仙花:草本双子植物,开花(花两性),落叶,陆生。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开花,陆生。
小叶女贞:落叶灌木,开花,陆生。
苦苣菜:落叶灌木,开花,陆生。
一二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边荒野处,开花。
葱兰: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开花。
小叶黄杨:常绿木本植物,花簇生叶腋或枝段,4-5月开放,花黄绿色。
雪松:常绿木本植物,雌球花绿色或带紫色,桶状,具树脂,著生在短枝上。
荷花:别名莲花,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藻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植物的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2. 动物世界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3. 地球宇宙与空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奥秘与探索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掌握植物生命周期及繁殖方式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理解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知识,了解宇宙的奥秘与探索理解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宇宙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2. 教学重点:植物与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地球宇宙的基础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的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天体模型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讨论植物的多样性观察身边的动物,探讨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观察夜空,引发对地球宇宙的思考进行简单的物质实验,激发学生对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兴趣2.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实例,讲解植物的分类、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以动物为例,解释动物的分类、行为与适应环境结合地球仪、天体模型,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奥秘通过实验,解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植物分类、动物观察、地球宇宙知识问答等练习开展物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2. 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3. 地球宇宙与空间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的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自转与公转物质性质与变化2. 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题目,编写详细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2. 拓展延伸:开展植物种植、动物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博物馆等地,拓宽知识视野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5. 随堂练习的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编写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针对植物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宇宙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等难点,教师应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8)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4.3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 (8)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使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特点、植物的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植物的生长环境的认识也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深入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植物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掌握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2.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方法,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适应性。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分类方法,分组讨论并汇报成果。
3.讲解:讲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4.实践:让学生分组探究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并进行汇报。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植物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6.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特点•植物的生长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8)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3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 (8)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节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特征,学会分辨各种植物,并理解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教科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植物的分类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此外,学生对生动有趣的活动较为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具、实物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特征,学会分辨各种植物,并理解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特征,学会分辨各种植物,并理解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难点:对植物分类和亲缘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比较法:让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制作PPT,展示植物的多样性及分类。
3.准备小组讨论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植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世界。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的分类,包括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通过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可以分为木本、草本植物,或水生、陆生植物,或开花、不开花植物。
2.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根据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二、自主探究:1.看这些植物,大家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2.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分类(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小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3.观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4. 观察不开花植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三、拓展活动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
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四、课外延伸: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作者留言: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课后拓展名言名句: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方式。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知道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和繁殖。
然而,他们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增强对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分享: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增强对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5.拓展: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分类和繁殖方式等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环境。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分类。
2.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环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2.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或动画。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植物的分类这个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视频,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讲解植物的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生长环境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植物标本或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影响?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分类和繁殖方式等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能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植物分类和生态习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生态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生态习性。
2.难点:植物分类的原理和生态习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实验材料:植物标本、显微镜、放大镜等。
3.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录音机等。
4.作业布置: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都属于哪个科目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生态习性。
通过课件和实物标本,讲解植物的分类原理,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同时,展示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如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新版)教科版
2.学生思考交流。(根据已有的科学经验,他们会想到分类的方法)
3.你们认为给植物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就按照你们的标准给书本75页上的这些植物分分类吧!把分类方法和结果填写在记录本上。只要求写编号,不要求写名称。如果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你还有别的分类方法的,请写在第54页。
多种多样的植物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课题
多种多样的植物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2.学生交流记录本上“课前调查”部分。
3.看来同学们认识的植物还挺多的,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植物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课本上出现的11种植物及一些其他植物。课本上的大叶黄杨纠正为海桐。)
4.看了这么多植物,你有什么感受?
5.学生谈感受。(板书-多种多样的植物)
二、如何认识这么多的植物。
教学
反思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认识不开花的植物时(其中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我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我们身边常见的不开花植物。当出示某样植物时,我总要不厌烦地跟学生说明这种植物来源于哪里,时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的学习就需要实实在在,严严密密。
6.哪些是不开花的植物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不开花植物的魅力。(课件展示苔藓、蕨类、藻类等不开花植物的图片)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生活习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植物的分类和特征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特征,能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掌握植物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对植物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教学难点:植物分类的方法和生态环境保护。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观察法:观察植物的实物或图片,了解其特征。
3.实验法:进行植物实验,验证植物的特征。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植物的认识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植物实物或图片。
2.植物实验材料。
3.分组讨论表格。
4.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哪些种类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呈现不同种类的植物,让学生对植物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植物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植物的特征。
例如,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位,了解其结构特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总结植物的特征。
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植物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讨论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及教学参考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及教学参考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包括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植物分类和特征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观察来进一步明确。
学生对身边的植物较为熟悉,但对一些珍稀植物的了解较少,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分类,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常见的植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植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保护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分类和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植物分类的方法和珍稀植物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实物、实验材料等。
2.教学场地:实验室、教室等。
3.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分类和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植物的特征,如种子植物的种子结构和孢子植物的孢子形态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珍稀植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小学科学教案:《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是生物领域的教学内容。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本单元《校园生物大搜查》及《校园生物分布图》两课,从对校园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拓展到了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课主要涉及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植物分类”,意在让学生知道分类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下又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不开花的植物”,意在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开花的植物。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三、四、五年级的科学课上都接触过有关植物和生物的相关知识。
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对于开花植物,学生了解较多,而对不开花植物,学生了解认识的不多,需要着重学习和交流。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科学探究目标: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四、教学重点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难点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又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再分类。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已经认识很多植物,昨天回家我们也用形色app认了植物,你认识了哪些新植物?2.世界上的植物有30多万种,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预测:分类。
【板书:分类】3.分类有什么好处?预测:可以更加有序。
可以帮助研究同一个类别之间的关系。
可以研究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活动1:给植物分类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图片,大家能不能像植物学家一样给他们进行分类呢?【播放九种植物照片:1银杏,2桃树,3狗尾草,4松树,5车前草,6荷花,7水葫芦,8梧桐,9仙人球】2.植物学家在分类之前需要做什么吗?预设:观察【板书】3.先观察这些植物,再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将这些植物分类(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给植物进行分类)4.小组分享分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材简析】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三课,通过本课活动了解与感受到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己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
虽然学生在学习了解校园生物前已经知道了身边的一些植物,甚至有学生了解许多植物,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依旧会发现更多的原先我们所不熟悉、不关注、不了解的植物,在这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植物种类的繁多,那么如果将学习的范围扩大到我们的家乡、国家、整个地球呢?学生肯定会对植物种类的数量感受到兴趣,从而体会到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那么如此众多,种类的庞杂、生活环境多样的植物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关注,真正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呢?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从分类思想入手,以学生已知植物为基础,请学生对所熟悉的植物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活动感受到植物的多种多样,在分类过程中逐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知。
在分类过程中发现:根据不同的依据,选择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将植物分为水生和陆生;根据茎的特点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叶子的特质可以分为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根据根的特点可以分为直根系与须根系。
根据人类食用的需要又可以分为蔬菜、水果、粮食、药材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类别,在不同的分类中帮助学生积累植物多种多样的感性认识,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分类都选择某一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熟悉的特征作为依据。
并最终选择花这一学生熟悉,也便于理解的方式进行分类。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首先通过简单交流常见植物聚焦问题,发现并初步感受到植物种类多样;接着根据种类太多提出分类思想,学生根据已有认知与科学学习,选择合理的标准给植物分类,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分类结果不同,但多种不同的结果有相同的依据:都是根据植物的某一特质进行分类的。
根据学生的分类思想,介绍科学家的分类方式,感受自己的科学学习中的分类思想。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体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三年多的科学学习经验,有一定的植物学习基础,三年级《植物》单元和四年级《新的生命》单元都有对于植物的学习与了解,
本节旨在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分类、小组交流分类呈现、全班汇报呈现小组成果等形式提
升学生的学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因此本课活动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进行自主分类探
究与实践,在交流中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在冲突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分析中明确分类方法与标准,借助活动将学生原有认知清晰化、规律化,并感受科学家分类的严谨。
提升对科学学习推进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以花为特征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不开花植物主要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等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
1.可以根据植物的特征给植物分类。
2.能通过探究活动:给植物分类发现不同的标准给植物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
3.能借助图表形式记录和整理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通过交流发现分类结果不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分类情况,并在分类中感受大自然多样的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植物种类的繁多,有保护植物种类思想,并在生活中能努力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植物的某一个特征给植物分类。
难点:明确分类需要有依据与标准,分类后的整理与内容的理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植物卡片
小组:植物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1.出示上一节课学习了解的我国的珍惜植物,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与生活地点。
(板书:植物)
学生简单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顺势总结:我国的珍惜植物、特有植物种类繁多。
简单介绍资料库内容:我国野生生物种类多,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栽培植物数量繁多,如水稻有5万个品种,大豆有2万个品种、药用植物1万多种……
2.在交流活动中抽象感受到我国植物种类之多后用简单罗列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身边植物种类的多。
用在哪里见到过哪些植物。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图片辅助)。
在交流中学生自主发现:每一个环境中植物的种类都很多。
3.揭示课题:多种多样的植物(完整板书)
设计意图:在简单的交流活动学生初步感受植物种类多,并通过对身边某一环境中植物的罗列,借助生活实际真实感受到植物种类之多,为下一环节分类研究做好铺垫。
二、实践探究与交流研讨:给植物分类(预设20分钟)
1.根据上一环节的交流发现植物种类多种多样,并提出疑问:如何更好地了解数量众多的植物,激发学生提出分类思想。
2.学生根据交流发现可以给植物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植物。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给植物分类(本环节分为)。
(1)学生根据分类思想,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分类方法给植物分类;
(2)组内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并提出自己在分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3)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发现的疑问,形成自己小组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整理在过程中未能解决的疑问。
对于发现与疑问做好交流准备。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植物:根的特征、茎的特征、叶的特征、生长环境的特征等中的任意一个标准都可以分类,只要方法可以就给予肯定。
另外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目的是促使每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关注共同点,形成相同发现,并关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形成思维冲突,在冲突中有推进课堂教学。
4.全班交流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组中最有把握的分类结果,其他小组对结果进行评价:观点一致者给予肯定,观点不同者提出质疑并共同解决。
(2)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上述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与疑问,然后共同解决。
就书本选择图片中本环节易出现的主要疑问与解答:荷花玉兰是花型如荷花,叶形如枇杷的一种植物;小叶女贞、小叶黄杨很多时候会作观赏型植物或者用来做绿篱围栏类型比较多。
设计意图与建议:本环节的给植物分类活动,主要关注学生是否会选择植物的某一容易观察到的特征给植物分类,分类过程中有条件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环境选择适合学
生研究的植物,没有条件的可以用书本上的植物进行分类。
在分类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给植物编号,在记录与交流过程中用编号代替植物名称。
分类中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准备图片可以包括整株图片与局部显现特征的图片相结合。
三、总结发现:以花为特征给植物分类(预设8分钟)
1.根据学生交流反馈,形成不同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以植物的生长环境为标准分为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两类;以茎的特征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两类;以叶的特征分为: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两类等。
具体分类结果(以书本图片为参考)
生长环境:水生植物:荷花
陆生植物:荷花玉兰、海桐、凤仙花、牛筋草、小叶女贞、苦苣菜、葱兰、小叶黄杨、雪松、圆柏
茎:木本植物:荷花玉兰、海桐、小叶女贞、小叶黄杨、雪松、圆柏
草本植物:凤仙花、牛筋草、苦苣菜、葱兰、荷花
叶:常绿植物:荷花玉兰、海桐、葱兰、小叶黄杨、雪松、圆柏
落叶植物:凤仙花、牛筋草、小叶女贞、苦苣菜、荷花
2.提出以花为标准给植物分类,根据学生对于植物的了解分为: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
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分类结果进行交流。
3.解答:不开花植物:蕨类、藻类、苔藓类。
出示三种不同植物或植物标本,学生观察了解这类不开花植物的身体特征。
4.生疑:在交流中提出质疑,究竟哪些植物的花才是花。
回忆三年级学习的凤仙花、四年级学习的油菜等有代表开花植物的组成部分。
感觉到开花植物的身体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花:开花植物:荷花玉兰、海桐、凤仙花、牛筋草、小叶女贞、苦苣菜、葱兰、小叶黄杨、荷花
不开花植物:雪松、圆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总结各种不同的标准形成不同的分类结果,并在结果中具体关注学生都有疑问的点,逐个解决;并在交流中重点关注开花与不开花,尤其是学生有疑问的植物类型。
四、拓展延伸:科学界分类层次(预设5分钟)
1.教师介绍生物学家对植物的分类方式:根据植物种子分,分为有无种子两类,然后再根据种子有无种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从科学意义上说只有被子植物才有完
整的花与果实,裸子植物没有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它开的是孢子叶球。
2.呈现以花为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情况。
3.延伸:课后继续搜索了解不同分类标准的二三级及更多级的分类情况。
【板书设计】
3.多种多样的植物
分类
【作业设计】
1.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A、观察
B、分类
C、记录
2.与凤仙花一样可以利用种子来繁殖的植物有( )。
A、番薯
B、芦荟
C、花生
D、海带
3.植物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在不开花植物中,蕨类是靠()生存的。
A、光合作用
B、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分
C、自己制造养料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