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特征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1 第5章 第25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25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相关案例,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比,说明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A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B表示植被等生物对气候的影响;C表示流水对地貌的影响;D表示植被破坏(保护)使土壤肥力下降(保持水土)。
2.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
(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
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各个要素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微专题11 青藏地区(原卷版)
专题11青藏地区基础知识1.位置与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等。
2.自然环境:(1)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高原上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和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柴达木盆地。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2)河流、湖泊: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黄河、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高原上还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3)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丰富的资源:青藏高原上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
(5)野生动物资源: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
3、藏民生活(1)衣: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装,。
(2)食:居民的日常主食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食物。
为了抵御严寒,人们常喝青稞酒。
(3)住:牧区牧民一般用厚重的羊毛毡搭成帐篷居住,在农区和城镇多建平顶的碉房。
(4)行:青藏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青藏铁路从青海的西宁到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它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考向预测(一)河谷农业1、有利区位条件: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清朗天气,光照充足,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②热量欠缺,作物生长期长,积累的养分多;③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比较平坦的河谷和盆地,如青藏高原南部的藏南谷地和东北部的湟水谷地。
3、主要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
(二)高寒牧业:1、发展条件:独特的高寒气候和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
2、主要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3、优良畜种:藏绵羊、藏山羊、牦牛(“高原之舟”)。
(三)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高考地理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题模式】
气候、地形、河流、生物、土壤。
【高考真题一】
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7分)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山地)丘陵为主;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
【高考真题二】
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8分)
答案: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2分);北部冬暧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2分);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2分);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2分)。
【强化训练】
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以高原、山地为主;(总体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垂直地带明显。
自然环境及特征(考向4:植被、土壤类解题)2024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角度3: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分析类
1、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分析 分析角度:纬度+过渡地带+地形+海陆兼备+人类影响。 2、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分析 水热条件:地处低纬度,水热丰富,物种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 水热差异:跨纬度大,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跨经度广,水分差异大, 物种丰富;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物种丰富;面积广大,地域辽 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 3、生存空间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等面积广,物种丰富。 4、天敌 地形较封闭,天敌少 5、人类活动 地形较封闭,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5、根据山地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
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少,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脉: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分布海拔低的 为阴坡。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 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答案】(1)类型:灌木林。依据:用某类森林的碳储量除以其碳密度, 得出该类森林的面积,灌木林最大(灌木林碳储量较大,碳密度最小, 碳储量除以碳密度值最大,故其面积最大)。 (2)森林分布区陡险坡面积比例较大;陡险坡坡度大,受人为干扰较小, 森林植被生长时间长,生物量积累大。 (3)保护区海拔高,适宜阔叶林生长的高度范围小;海拔高,气温低,生 长速度慢;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狭窄,适宜阔叶林生长的面积小;河谷 地带,人下类活动干扰大。
象的原因。
▋课堂练习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多样性的主体为指定区域内的全体植物、动物和由其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 等。澳大利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大陆的特殊进化过程,生物多样性 丰富、物种特有性极高。但自18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累计引进130多种外来物种 ,很多已经成为危害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有害入侵物种。其中兔子于1859年引 进【,答案18】8(11年)澳已大利基亚本国蔓土延面积至大整,个陆新地生南物威生尔存空士间州广,;1纬8度83低年,该热州量充颁足布,澳气大候、利地亚形第种类一多部 针样对;澳该大农利业亚害属于兽古的老《的大兔陆子,滋四扰面环法海》,。保近留许20多0特年有来物,种澳;海大岸利线亚长有,海百域余辽种阔动,海植洋物生灭物绝 ,多 (2)已等兔。成子繁为殖全速球度快生,物天多敌样少,性人减为少杀第灭难二度严大重;的兔子国大家量。啃食天然草场及人工牧草;兔粪堆积覆 (盖1草)简原述,导澳致大草利类亚枯死生,物牧多区样牲畜性草丰料富短缺的;有当利地区原生位天条然件植。被大量减少,地表裸露,土地沙化 (加 (32)剧)澳分,大析土利地兔亚生沙子产漠成力广为下布降,澳等自大。然利环亚境恶农劣牧;业气害候干兽旱的,主淡要水资原源因短。缺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陆相对 (独3立)推,测多特澳有大物利种亚,生保态护系生统物极为多脆样弱性。的主要困难。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不是水源)、地貌、生物(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表现⑴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⑵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⑶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题1(2023·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大兴安岭是国家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达84.89%,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深刻影响着这里的河流地貌和湿地分布。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额木尔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在漠河地区留下“九曲十八湾”(图)。
(1)说明额木尔河“九曲十八湾”的成因。
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现代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
同时,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现象;部分林区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
(2)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答案】(1)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地处多年冻土带,河流难以下蚀,以侧蚀为主,形成曲流。
(2)气候变暖,导致冻土向北退化;融化的冻土水分加速蒸发和下渗,使土壤变干,原始湿地萎缩;融水向低洼区汇集,形成新生湿地;土壤过干或过湿(肥力下降、土质松软),导致林木倾倒死亡。
【分析】本题以大兴安岭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以及生态修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额木尔河中下游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慢;且由材料“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可知,冻土层阻隔了水分下渗,同时也限制了河流的下切侵蚀,使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导致河流曲流发育;随着侧蚀作用不断增强,河流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地貌。
高考地理中的典型地貌系统解析
高考地理中的典型地貌系统解析地貌系统是由地貌单元和地貌要素组成的,地貌单元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地貌要素包括坡度、坡向、地面起伏等。
在我国高考地理中,典型地貌系统的考查是重中之重,掌握典型地貌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其影响对于提高地理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的典型地貌系统进行解析。
1. 喀斯特地貌1.1 成因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使岩石逐渐溶解、侵蚀、沉淀、堆积形成的。
1.2 特点喀斯特地貌具有独特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地表多为峰林、峰丛、石笋、石柱等,地下有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等。
喀斯特地貌地区多山丘、峡谷、洼地等地貌单元。
1.3 影响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土壤、植被、地貌等方面。
喀斯特地貌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易流失,土壤贫瘠,植被生长条件较差,地貌复杂,交通不便。
2. 冰川地貌2.1 成因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进行侵蚀,形成冰川谷、冰川湖等地貌单元;冰川携带的大量岩石碎屑在适宜的位置沉积,形成沉积地貌;冰川消融后,岩石碎屑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2.2 特点冰川地貌具有明显的侵蚀和沉积特征,地表多为U型谷、V型谷、冰斗、角峰等,冰川湖、冰碛地貌也较为常见。
冰川地貌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少,地貌形态复杂。
2.3 影响冰川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土壤、植被、地貌等方面。
冰川地貌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气候寒冷,土壤贫瘠,植被生长条件较差,地貌复杂,交通不便。
3. 风蚀地貌3.1 成因风蚀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风力将地表松散的沙尘吹起,对地表岩石进行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柱等地貌单元。
3.2 特点风蚀地貌具有明显的侵蚀特征,地表多为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柱等。
风蚀地貌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貌形态复杂。
3.3 影响风蚀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土壤、植被、地貌等方面。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知识详解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知识详解在高考地理中,气候与自然环境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我们理解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和气压是构成气候的三大主要要素。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活动范围,比如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动植物种类丰富;而寒带地区气温极低,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
降水则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像热带雨林地区年降水量丰富,形成了茂密的雨林;而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呈现出干旱的景观。
气压的变化会带来风,风又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天气的变化。
气候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树木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湿季时草木茂盛,干季时草木枯黄。
热带沙漠气候则多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较为典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农业生产。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里的植被以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内部气候差异较大,总体特点是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纬度位置是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而影响气温。
海陆位置也很重要,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
2020福建地理高考试卷
2020福建地理高考试卷引言概述:2020年福建地理高考试卷是福建省高考地理科目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0福建地理高考试卷的内容和要点。
正文内容:一、地理基础知识1.1 自然地理要点1.1.1 福建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1.1.2 福建省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1.1.3 福建省的地震和台风灾害1.2 人文地理要点1.2.1 福建省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1.2.2 福建省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1.2.3 福建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二、地理理论与方法2.1 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技术2.1.1 地图符号和图例的解读2.1.2 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2.1.3 遥感技术在地理调查中的应用2.2 地理问题分析与解决2.2.1 福建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2.2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2.2.3 福建省的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三、地理实践与技能3.1 野外实地考察3.1.1 福建省的地质地貌特征考察3.1.2 福建省的农业资源调查3.1.3 福建省的旅游资源调查3.2 地理实验和模拟3.2.1 地理实验室中的地球动力学模拟3.2.2 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3.2.3 地理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四、地理学科前沿4.1 地理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4.1.1 空间分析在地理学中的应用4.1.2 地理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4.1.3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4.2 地理学科的热点问题4.2.1 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4.2.2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4.2.3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五、地理学科的应用5.1 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5.1.1 空间布局和交通规划5.1.2 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5.1.3 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5.2 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5.2.1 旅游资源评估和开发规划5.2.2 旅游线路设计和景区管理5.2.3 旅游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总结:综上所述,2020年福建地理高考试卷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理论与方法、地理实践与技能、地理学科前沿以及地理学科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没有被人类直接改变或受到明显人为干扰的环境,它包括了陆地和水域两部分。
自然环境的特征多种多样,反映了地球各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景观。
陆地自然环境特征地形地形是陆地的物理表面形态,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球上的地形五花八门,有高山、平原、丘陵、河谷等不同类型。
高山通常被认为是地形最为壮丽和困难的地方,常常具有急促的高差、陡峭的山峰和宏伟的冰川。
植被植被是陆地上覆盖的植物生长群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被类型繁多,受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各异。
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森林等是常见的植被类型,它们反映了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气象状态,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之一。
气候有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主要由纬度、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以及高山地形等因素影响。
气候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动物的分布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
水域自然环境特征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同时也承载着全球气候系统的调节作用。
海洋的特征包括了咸水、潮汐、洋流等,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湖泊与河流除海洋外,地球上还分布着大量的湖泊和河流。
湖泊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河流则是陆地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水文循环和生物迁徙的功能,对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气候水域的气候表现形式和陆地有所不同,主要受到水温、气压和潮汐等因素的影响。
水域的气候特征体现了当地海洋气候的独特性,对海洋生物生态系和渔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自然环境的特征多样丰富,反映了地球的众多自然条件和地理景观。
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任务。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貌特征等各类特征的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貌特征等各类特征的描述高考大战在即,同学们是不是夜夜挑灯奋战呢?复习要找对方法,更要抓住重点,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如我国大致为西高东低)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PS 高中地理一般考局部小区域,典型的区域需要运用背过的知识,而不出名的地方需要仔细读题看图找信息.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A、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B、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叙述。
地理高三高考选修知识点
地理高三高考选修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及其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作为高考选修科目之一,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地理的选修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重点介绍地理高考选修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1.1 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考生需了解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气候区划与气候要素等内容,并能大致掌握各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1.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性、分布规律以及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考生应了解各类水体的特点、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相关知识。
1.3 地貌与地表过程地貌与地表过程是地形形态和地质过程的研究,考生需要了解地貌的分类、地表过程的基本特征、地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考生需了解人口数量、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以及城市的发展、结构、规模等知识。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经济现象的区域分异。
考生应掌握各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农业、工业与交通运输发展等内容。
2.3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形态、结构、发展规律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功能与结构、城市规划等相关知识。
3. 地理综合3.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以及应对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施策略等知识。
3.2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的学科。
考生应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策略和实践案例等。
3.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体系。
考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和意义等。
以上是地理高三高考选修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辅之以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对地理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
①地球磁场 ②地球质量与体积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C.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类地行星
太阳系中行星的分类 巨行星
远日行星
返回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无限时空的统一体
(一)大小
可见宇宙 R=140亿光年
(二)特征
1.物质性 2.运动性
天体
1.天体
(1) 概念: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2) 分类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彗尾
方向
长短
←长期演化(成分) ③充足的液态水
←内热外冷的地理环境
(衰变致热 、喷发 、冷却、凝结、汇聚)
下节默写 ●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光照←太阳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条件 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②适合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③充足的液态水←内热外冷的地理环境
将地球环境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的关系连线:
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越长
彗星
(1) 概念: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2) 分类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垃圾等 (3) 标准:?
A流星体——B流星现象—— C陨星(陨石、陨铁)
练一练: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云 B、太阳 C、火星 D、宇宙中的气体 E、陨石 F、空中飞行的飞机 G、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
高中高考地理典型试题归纳整理
⾼高考试题(1)⾃自然地理理1.1「⾃自然地理理现象」【2018全国⼆二37】阅读图⽂文资料料,完成下列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烈抬升,产⽣生了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
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8,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理由。
【2018全国三37】阅读图⽂文资料料,回答下列列⼩小题。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量发⽣生了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4分)【2014全国⼀一36】阅读图⽂文资料料,完成下列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行⻄西⻛风,年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年4⽉月。
⻘青藏铁路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路段铁路路及运⾏行行列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1.2「⽣生物」【2017全国三37】阅读图⽂文资料料,完成下列列要求。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案: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案: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一、知识点概述1.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台湾;特点是降水充沛,温差小,季风明显,夏热冬凉。
2.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南部山地和西南部平原,包括华北平原、汉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3.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国东部海滨地区和长江口以南,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特点是温和湿润,夏季较凉,冬季不太寒冷。
4.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中国北方大陆地区,包括中国北部和东北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5.高原季风气候:位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和西藏;特点是高原环境,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而夏季较为凉爽。
二、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掌握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3.能够简述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地图和图片,让学生对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基本认识。
2.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介绍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3.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影响,并找出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展示:鼓励学生制作海报或PPT等形式的展示作品,展示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和了解。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影响,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介绍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2.阅读:让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课文,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3.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气候的影响。
4.展示:鼓励学生制作展示作品,展示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
五、教资源1.课本及相关教材资料。
2.图片、地图和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教学评估1.考查学生对各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2.检查学生制作的展示作品的质量和内容。
3.参与小组讨论,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不足。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高三地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自然资源是地球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同时也是有限的。
在高三地理的学习中,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总结这一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1.1 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生物资源:包括生物物种、生物量等;•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产等。
1.2 自然资源的特点•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区域性: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可再生性:部分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非可再生性:部分自然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无法再生。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2.1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避免破坏生态平衡;•科学规划:根据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制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规划;•综合利用:尽可能地将一种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发挥出来;•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2.2 自然资源利用的案例分析•农业资源:通过改良土壤、推广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水资源:修建水库、引水工程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矿产资源:采用高效开采技术,降低矿石损失,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草原等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求,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的特征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特征专题练习题汇编一、单选题大四铁路位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南缘,长期受风沙危害。
当地采用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效果良好。
下图为某研学小组绘制的“大四铁路某路段风沙防护条带布局平面示意图”。
完成下题。
1.大四铁路沿线不同路段植物防护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分别为“乔木及灌木林”“灌木林”“种草”三种类型,防护林带植被类型设置主要考虑当地的( )A.水分B.日较差C.光照D.气温2.大四铁路两侧中间隔离带内各设一条通道,纵向每300m左右交错设置横向通道,其目的是( )A.便于排水B.旅游观光C.运输货物D.植物养护盐壳是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如图),是盐碱化的极端表现。
研究表明,有盐壳的地方土壤温度偏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盐壳的形成是由于( )①地下水埋藏浅①蒸发强烈①地表径流多①植被茂盛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有盐壳的地方土壤温度偏低是因为( )A.地面反射率高B.大气逆辐射弱C.地面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川藏公路是国道G318线的成都至拉萨段,东起成都市衣冠庙,西止拉萨市川藏公路纪念碑,全长约2155km,是连接内地与西藏最为重要的通道。
该公路自东向西需要翻越12座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垭口,路况险峻且通行难度大,但因为公路两旁密集分布着绝美的高品质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地文化景观,川藏公路也被称为“最美国道”。
下图示意川藏公路区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川藏公路沿线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是( )A.庙宇B.盐湖C.日照D.雪山6.川藏公路的车流滞留性高,主要原因是( )A.沿途景观优美,游客停留时间较长B.公路建设标准低,车流通过率低C.受自然环境影响,车辆被迫大幅减速D.沿途补给站集中,造成车辆滞留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指植物消耗单位水量生产出的干物质量,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生产中重要的水消耗环节,大气环境、土壤、植物和基因等的影响都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陆地和水域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征。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貌、水文、气候和土壤四个方面,探讨高三地理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地形的形成与演化。
高三地理环境中的地貌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的雪山和冰川资源为旅游业和滑雪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
平原地区通常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因此农业经济比较发达。
水文水文是指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文环境对于人类社会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水源,对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水文环境还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热带地区气温高,降雨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可以发展农业经济。
而寒带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气候还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和身体健康,因此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土壤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经历生物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一种天然物质。
土壤对于农业发展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的土壤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农业生产。
同时,土壤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三地理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貌、水文、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地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深化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的认识。
地理高考的知识点
地理高考的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知识在高考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地理高考的重点知识点:1. 自然地理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组成。
地球的形状对地理要素的分布和自然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1.2 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地球的地壳分为多个板块,因板块运动而形成了地球表面上的山脉、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1.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
气象是指短期内大气的物理状态和变化,如天气预报。
1.4 水文地理与地表水资源水文地理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下水运动、河流、湖泊等水文现象。
1.5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研究生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布规律,包括植物地理和动物地理。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地理研究人口数量、分布、迁移和人口变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形成、功能、结构和发展等问题。
2.2 农业与农村地理农业地理研究农业的空间分布、类型和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农村地理研究农村的类型、结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
2.3 工业与工业地理工业地理研究工业的分布、结构和工业化的影响。
研究不同工业在全球范围的分工与集聚。
2.4 交通与交通地理交通地理研究交通的发展现状、网络结构和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5 区域规划与城乡规划区域规划研究不同地区的空间规划与发展。
城乡规划研究城市与农村的空间规划与布局。
3. 地理技术与方法3.1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是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则将地理信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
3.2 遥感与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载荷,获取、记录和解释地球表面的信息,以便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技术。
3.3 GPS与导航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导航原理实现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精确位置测定和定位导航的技术。
以上是地理高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广大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自然环境特征
答题思路:
①地理位置②地形特征
③气候类型及特征④河湖特征
⑤植被(自然带)⑥土壤
⑦自然资源⑧自然灾害
注意:具体分析时,一定要综合区域本身较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描述。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以此可利用整体性,通过气候、河流、湖泊、地形等进行描述。
【试做题】读广东地区某城镇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① 该地区地形以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形
为主,地势北高南低;② 气候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③
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大;④ 生物资源丰富,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 土壤为酸性
红壤,肥力较低。
【练习题】(09年四川卷)阅读关于昆曼公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12日,湄公河上的会晒大桥合龙,标志着昆曼公路全
线打通。
昆曼公路全长1800余公里,起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止于
泰国曼谷市,跨中国、老挝、泰国三国,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
称。
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风光绮丽。
(5)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8分)
(5)(8分)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
地表崎岖(2分);北部冬暧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
沛,气候垂直变化大(2分);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
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2分);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
样性(2分)。
【作业题】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6分)
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
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
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