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基础)知识讲解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复习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语言文字描述;2.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熟悉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知识导图】【基础知识】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什么是像当你照镜子时可以看见自己的“像”,镜子里的自己就是自己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平静的水面上物体的倒影,也是物体通过水面这面镜子所成的像。
这个像不同于影子,它能反映物体的面貌。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它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个蜡烛的像的位置;特别提醒:(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3)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错位,难以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的应用1.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征或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不易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理想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一种方法;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就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一是用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二是将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点燃的蜡烛像的位置,使之完全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即用未点燃的蜡烛等效替代点燃蜡烛所成的像以便于测量和研究。
【导学案】4.2《平面镜成像》01

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版本上海科技版课程标题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一、考点突破:知识点要求学习目标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实像与虚像理解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应用理解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1. 对虚像的理解;2. 平面镜作图。
知识梳理:一、知识脉络图二、知识点拨(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思考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分析:有光射入人眼,人眼沿光线的逆方向确定物体的存在及位置。
思考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分析:如图所示,我们取烛焰上的一点 S来研究,S点会发出很多光线,其中有一部分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
因为人眼总是感觉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感到光线是由'S点发出的,'S就是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烛焰上的其他点与S点一样,在镜后也有一个像点,无数的像点便组成了烛焰的像。
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谓虚像,即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2.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站在镜子前面时,总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物体越近,成像越近;物体越远,成像越远;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离镜面的距离相等……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直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竖立着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关于平面镜形成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②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③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8讲 平面镜成像-讲义(学生版)

第八讲平面镜成像小剧场被“视觉”欺骗了?(可播放视频哦)知识树一、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和原理(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图所示,发光点发出射向平面镜的任意两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两条反射光线呈发散状态,不能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就会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判断物体的位置,认为物体在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处射来的,其实镜后面并不存在发光点,所以是虚像.2. 注意事项(1)理解平面镜成像时应注意:①物点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实际并不存在,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才是实像;②物体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像相对于物是的,像与物到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即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简称具有对称性;③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对称性先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作图须规范,应该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切不可随手画;②虚实应分开,实际光线画,法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等辅助线画;实像画,虚像画;③不可忘,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箭头应在图中画出,但虚线箭头.概念辨析例题1A. B. C. D.1.小刚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是()练习2.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A.变大B.变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3.周末,王雯跟着妈妈去逛街买衣服.王雯站在镜子前试衣服向后退的过程中,镜子中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实验探究例题2(1)(2)(3)(4)(5)(6)(7)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发现总能与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的像的大小将 .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的茶色玻璃厚为的透明玻璃,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玻璃板.实验中观察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 .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 .①②(8)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作图题例题3(1)(2)5.作图题:请补全图甲中的光路图(如图甲).汽车司机常常利用倒车镜观察路况(如图乙),请利用相同原理画出图丙中的像.练习(1)(2)(3)6.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入射光线与镜面成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①反射光线;②平面镜的位置.(4)如图是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为入射光线,请画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实际应用题练习A. B.C. D.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⑥8.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①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②保持直立适当竖直上提“试鞋镜”③站在原地下蹲④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⑤脚不动将身体适当的前倾⑥脚不动身体适当后仰反转课堂推荐题目9.A.B.C.D.在墙上竖直挂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平面镜(镜的下沿离地面高).身高(约为人眼到地面距离)的人站在平面镜前处,从镜子里观察其身后远的竖直墙壁(墙壁足够高).则此人在镜中可以同时看到墙壁的一段高度是()二、球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凸面镜和凹面镜):(1)反射面相当于球的表面的镜子称为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平行光;(2)反射面相当于球的表面的镜子称为凹面镜,凹面镜能使平行光,这一点称为.例题410.师生用来整理仪表仪容的镜属于 镜,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属于球面镜中的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 .练习A.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做汽车的观后镜B.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做成太阳灶C.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做成汽车的头灯D.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做成探照灯11.下列对球面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C.D.12.关于球面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球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凹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发散光束经凹面镜反射后一定能形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面镜反射后一定能形成发散光束反转课堂推荐题目A.经原路射回B.会聚在焦点C.成平行光线D.成发散光线13.凹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如果在球心放一个点光源,那么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将( )思考:光 思考: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线是怎么样传播的?三、光的折射1. 概念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 折射规律光的折射遵循折射规律.折射规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的.例题5A.B.14.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是反射光线,折射角等于,介质的下面是玻璃下是反射光线,折射角等于,介质的右面是玻璃C. D.是反射光线,折射角等于,介质的左面是玻璃是反射光线,折射角等于,介质的上面是玻璃A.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15.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景物,他看到的应该是()练习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16.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17.如图所示,由发光点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其反射光线过点,折射光线过点,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反转课堂推荐题目A.B.C.D.18.光斜射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砖上,在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发生折射,下列关于光传播的四张光路图A、B、C、D中正确的是()智慧囊四、课堂练习19.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并用直线连起来.例如: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光的直线传播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光的反射直直的筷子插入水中看到向上弯折 光的折射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引导掘进机,保 光的色散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A.一直向左移动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点 C.一直向右移动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点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透过容器的玻璃侧壁斜射到容器中,在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21.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 B C D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井底之蛙,观天甚小——光的直线传播C.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D.杯弓蛇影——光的折射22.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 (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若想用一束强光将鱼照亮,应对着 (选填“看到的鱼”、“看到的鱼的下方”或“看到的鱼的上方”)照射.插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了,笔向 (选填“上”、“下”)弯折,光的传播方向是从 (选填“水到空气”、“空气到水”).A.B.C.D.23.人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镜内他的全身像和周围的景物的像,当人后退时( )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小,他的像也变小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大,他的像也变大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小,观察到的景物减少,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保持不变A.B.C.D.24.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若蜡烛距玻璃板,则蜡烛距玻璃板才能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若在甲图中玻璃板与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的像若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若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25.图示是太阳灶烧水的场景,太阳光经球面镜反射聚焦于水壶底部,一段时间后壶里的水就沸腾了这一现象说明光具有 ;水沸腾前后声音响度的变化是 ,声源是 .26.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 )11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D.无法判断A.B.C.D.27.光从真空中射到一块平的透明材料上,设入射角为,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角的范围在到之间当时,角可能大于角将随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不会到达角将随角的减小而增大,最大也不会到达A.B.C.D.28.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A.点在点的上方,点在点的上方 B.点在点的上方,点在点的下方C.点在点的下方,点在点的上方 D.点在点的下方,点在点的下方2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边上,在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点;如果水面上升至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点,则:(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程导入】我们照镜子能看到镜子里好像有另外一个我,这到底是什么原理?【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2、平面镜的符号: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5、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们要确定两个物体,一是物的位置和大小、二是像的位置和大小(2)实验步骤:①在一张纸的中间画一条线,线上竖立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与线重合)作为平面镜。
①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玻璃板后放一支同样未点燃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来这支蜡烛好像点燃一样,即让它恰好与蜡烛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
①在纸上记下这两个的位置,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①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下数据①重复上述过程,再测几组数据。
(3)结论:①物像等大:平面镜成像其像和物的大小相等②物像等距: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连线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左右相反:像和物左右相反⑤像是虚线:平面镜成像为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的像)※例题【例1】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例2】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若将镜子向人平移1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A.3m B.2m C.1.5m D.1m练习1、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
此时实际时间是()A.1点20分B.4点35分C.7点50分D.10点05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平面镜(基础)知识讲解

平面镜(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3.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的符号: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设计实验:怎样确定像的位置?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实验器材:方格纸、玻璃板、相同的物体、刻度尺、铅笔等。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两个相同的物体(如棋子)以及刻度尺、铅笔等。
(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
看一看,它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3)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镜后,使它与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时棋子B的位置就是棋子A的像的位置。
(4)观察并比较棋子A的像与棋子B的大小。
(5)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出平面镜以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
(6)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
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
(7)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①②③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且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
4.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
要点诠释:1.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2.试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否则怎么移动B都不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3.试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扩大视觉空间等。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讲解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讲解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讲解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里是漫反射,属于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
说明1:掌握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会画成像的光路图。
说明2:本知识点的重点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说明3:本知识点的难点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的研究。
说明4: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反射定律。
说明5:本知识点主要讲述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它是研究光现象的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平面镜
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规则2: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
照图5-13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它们一样吗?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和物体相同;(等大)2、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等距)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正立)5、平面镜成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成像(如照镜子)3、同时改变光路和成像(如:潜望镜)三、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凸面镜(如图甲):对光的反射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倒后镜 2、凹面镜(如图乙):对光的反射有会聚作用。
应用:手电筒、探照灯、太阳灶、卫星天线等,山路转弯处的扩大视野的凸面镜。
四、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汇总 1. 实验中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实验中取两支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大;3.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4.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或者方格纸)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距;5. 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6. 实验中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目的是防止成 2 个像产生干扰;6.在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7.实验时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将会出现蜡烛 A 的像无法与蜡烛 B 重合。
87.用跳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重新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办法为将前面的跳棋子照亮;9.寻找 A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 这一侧观察;10. 为了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方法是将白纸放在 B 蜡烛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
11.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实验需要多次(3 次)。
12. 实验时,要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后面的蜡烛不能点燃。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例题1】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m,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选填“虚“或“实)像【答案】2;等大;虚。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1m+1m=2m;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所以某同学在镜中的像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是等大的虚像。
【例题2】如图,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S的像点S',连接S'P,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A与入射点连线为入射光线,P与入射点连线为反射光线。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虚像1.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像,不是真正的物体,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2.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平面镜成的像一定要画成虚线。
【例题3】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B. 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 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 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A【解析】 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A正确;B.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1.1 光的速度光速:299,792,458 m/s1.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当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没有受到其它因素(如折射、反射等)的影响,光线将沿直线传播。
二、物理光学基础2.1 光波光是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的波动传播而成。
2.2 光的波长和频率波长(λ):光波传播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距离。
频率(f):单位时间内传播的波动次数。
光速=波长×频率2.3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光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射。
折射: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4 几何光学通过光的几何反射和折射原理,研究光线传播的规律。
三、平面镜成像3.1 平面镜平面镜:反射面简单,映像位置简单,如镜子。
3.2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3.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四、球面镜成像4.1 球面镜的构成凹透镜:其中心内侧为凸面,外侧为凹面凸透镜:中心外侧为凸面,内侧为凹面4.2 球面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4.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五、透镜成像5.1 透镜的构成收敛透镜:使光线聚焦散射透镜:使光线发散5.2 透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5.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是光学中常见的光学器件之一,它具有简单的结构和明确的成像规律。
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现象。
下面是关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一些知识点:
1. 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关系
-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称为反射平面。
-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相等,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平面镜表面的线)三者在同一点上。
2.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 物距(物体与镜面的距离)和像距(像与镜面的距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当物体位于镜面一侧时,像距为正,表示像的位置在镜面另一侧。
- 当物体位于镜面另一侧时,像距为负,表示像的位置在镜面同一侧。
3. 物像高度的关系
- 物体的高度与像的高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在平面镜中,物体与像的高度相等。
4. 倒立和正立像
- 平面镜能够形成倒立像和正立像。
- 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时,像会倒立。
- 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后方时,像会正立。
5. 点光源和物体的像
- 当点光源位于平面镜前方时,光线反射到像上形成像。
- 点光源的像位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
以上是关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并应用于实际中。
平面镜成像原理简明教案

平面镜成像原理简明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的基础知识。
2.掌握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及应用。
3.能够解决平面镜成像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原理。
三、教学难点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
2.实验演示法。
3.问题引导法。
五、教学步骤1.导入请学生们观察不同大小、颜色、形状、材质的物品,探究其光学特性。
2.知识讲解(1)什么是平面镜?平面镜是一种光学器材,通常由玻璃制成,其表面为平面。
(2)平面镜的种类?平面镜根据材质可以分为玻璃平面镜和金属平面镜;根据广泛的角度可以分为完全平面镜和半透明平面镜。
(3)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反射光线的现象,当光线碰到平面镜时,发生正反射,入射光线Δi与反射光线Δr分别在平面镜上经过一点O。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Δr与入射光线Δi与法线NO(与可见的平镜面垂直)的夹角相等,具有对称性,像与物相等,位置对称。
(4)平面镜成像特点1.投影成像靠近镜子背面,所以几何图像和实物位置是反向的。
2.映像面是平面集中的(相对于凸凹面镜子)。
3.映像大小与实物相等。
4.距离映像视角越近,像越大。
极点,为入射光线绕射经过镜子后的交点。
光心,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相交的点。
(5)平面镜成像公式当物距S,像距S',则有:S+S'=2fS'S=f^2S长度在镜子背面,S'长度在镜子前面。
(6)平面镜应用1.室内布置中,平面镜用于衣柜镜、化妆镜等。
2.操作中,平面镜作为反射器、测井仪等。
3.器材制造中,平面镜在精密仪器中用于调整和定位准确度。
4.案例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案例:1.平面镜是如何成像的?2.平面镜成像是否有大小变化?3.平面镜应用的场合?4.课后练习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平面镜?2.平面镜的成像原理?3.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哪些应用?4.平面镜成像公式?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讲解,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平面镜的基础知识及成像原理。
9平面镜成像汇总

平面镜成像一、知识概述1、巩固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2、巩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光的反射定律(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关键是要掌握好“三线两角”的关系。
三线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
两角是指反射角和入射角。
其中法线很重要,它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角平分线,并与镜面垂直。
光的反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2)当光线垂直射到物体表面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等于0°,这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反射光线的方向和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利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两种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射到界面上,遵循反射定律将获得一条确定的反射光线,但如果逆着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正好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这就是光的可逆性原理。
利用好光路可逆性会给解题带来许多方便。
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如图1甲所示,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
由于眼睛的视觉习惯,人们总认为进入眼睛的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S′射来的(图甲),跟S′处真有一光源时产生的感觉一样(图乙),S′就是S点在镜中的像。
因为此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我们叫它虚像,每一条反射光线看起来都好像是从虚像点上发出的。
图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物对称,即以镜面为对称轴折叠时,像与物完全重合,这是找像的方法之一。
如: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那么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与水的深度是2m还是3m无关。
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到水面的距离是,那么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
(3)利用平面镜可以成像,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观察平面成像”实验中的物理方法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大小相等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
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②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梳理梨树四中/郑付和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下图(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5)、平面镜的作用:① 成像②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5、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光学第二讲平面镜成像

光学第二讲平面镜成像【基础知识精讲】平面镜的符号为:“'”这个符号在光的反射这节内容就使用了•因为平面镜只一面反射,所以不反射的那面画上“阴影”,表示不发生反射.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始终等大,这一特点要记住)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图: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做图:4、平面镜的应用(1 )利用平面镜成像如照镜子,商店里墙上的平面镜。
(2)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平面镜阵列,人防工程路口的平面镜。
(3)用平面镜既改变光路,又要看它成的像牙科医生用的小平面镜、潜望镜。
5 •凸面镜和凹面镜射到凸面镜上的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变得发散,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射到凹面镜上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能会聚于一点,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6要点提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的一个位置,测出物距和像距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否•理由是:一组数据太少了(4)实验中我们拿-根相同的蜡烛使之与另一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来研究像,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物理学方法.专题:实验探究题;等效替代法.分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因为其不透明;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仅可以反射光,还可以观察到另一侧的像,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玻璃有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所以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距离别太远为好;(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使得到的规律更具普遍性;(4)控制变量法是被研究的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他因素一定;等效替代法是用效果相同的另一件事来替代不好研究的事•解答:解:(1)因为平面镜不透明,无法找到像的位置,所以,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可以达到预想的实验效果;(2)薄玻璃板可以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比较靠近,减小因成两个像造成的像的位置确定不准;(3)实验次数不能太少,仅一次,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实验才具有普遍性;(4)用等大的蜡烛的位置来替代像的位置,这是等效替代法.【典型例析分析】【例1】身高1.7m的人,站立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 ,像的高度是__________ ,当人后退1m,像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像到人的距离是【例2】如图所示,一台钟的钟面上无数字,只有刻度线•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面上的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_____________ •【例3】某只昆虫沿着竖直悬挂的镜面爬行,速度为v,镜中的像相对于镜面的速度是________ ,当昆虫以v垂直于镜面方向爬行时,镜中的像相对于昆虫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MM '是反射面,A0是, O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光在两种物质_________ 上改变传播方向,并且______________ 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速度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黑板反光使学生看不清字,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了的____________ 缘故.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缘故.4. 光线垂直照到水面上,入射角是_____________ 反射角是_________ •5.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实质是白云的______________ 像,反射面是 __________ •6. 一身高1.73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那么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___ ;当他后退0.5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像的高度是___________ •7. 要使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这支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为 ________ •8.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10.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色: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反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察看(2)、采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立像的地点(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假如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搁置:竖直搁置。
假如玻璃板搁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不论如何挪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整同样的蜡烛。
选完整同样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行靠,由于:试验次数太少,结论拥有有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整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可以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办理白纸的方法:连结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丈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丈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假如有坐标方格纸,则选择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由于利用坐标方格纸能够直接在纸上确立物与像的地点关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透镜对光拥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线。
利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透镜对光拥有汇聚作用。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8、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引垂线、延伸垂线、取等距点、虚线连结像点(注意应用:反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过像点)。
平面镜成像(基础)知识讲解

平面镜成像(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2、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
3、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4、实验步骤:(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
5、结论:(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诠释:1、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否则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像完全重合;3、实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二、平面镜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2、平面镜的符号: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基础)
责编:武霞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2、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
3、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
(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
(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
5、结论:
(1)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诠释:
1、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否则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像完全重合;
3、实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
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二、平面镜
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2、平面镜的符号:
3、平面镜的作用:
(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5、【高清课堂:《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步骤:
第一步:分别过A、B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垂线(用虚线表示);
第二步:在垂线和平面镜的相交处标出直角;
第三步: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找到A′点,使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同理找B’。
第四步:连接A′、B′画虚像(用虚线)。
如下图所示:
要点诠释: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无论镜子大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且与物体等大的像。
镜子的大小只能影响观察到的像的范围。
2、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其实改变的是视角,视角大感觉看到的物体就大。
如图:甲、乙中树是一样大的,但是甲图中的人感觉树更大些,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要点三、虚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无法用光屏承接,是虚像。
要点诠释:
1、实像: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如小孔成的像。
2、虚像: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镜成的像。
要点四、凹面镜与凸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1)原理:光的反射。
(2)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1)原理:光的反射。
(2)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典型例题】
类型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思路点拨】平面镜成像时,物、像以平面镜对称,根据对称可以确定D选项。
【答案】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D符合这一特点。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2014秋•郸城县校级期末)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A.21:05 B.21:15 C.20:15 D.20:05
【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0:15”与“21:05”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故选A。
2.(2015•肥城市校级模拟)把一个高0.6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高度为0.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高度为0.6m,以4m/s的度远离平面镜
D.高度为1.6m,以4m/s的速度靠近他
【答案】D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已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那么他在镜中的像以4m/s的速度靠近他,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总结升华】平面镜成像现象中,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
举一反三:
【变式1】一人身高1.7m,他与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为4m,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m,如果此人远离平面镜2m.那么镜中人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2;不变
【变式2】【高清课堂:《平面镜成像》例1】某人远离竖直悬挂的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A. 变小
B. 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不变
【答案】D
类型二、平面镜成像作图
3.(2016•宜宾中考)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思路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画出入射光线SO。
【答案与解析】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OP,画上箭头,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
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光的反射定律相结合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
举一反三:
【变式】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光路图。
【答案】
类型三、实验探究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
他这样做(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请在下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答案与解析】(1)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故答案为: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不能。
(2)s′是s点的像,看到s′是因为看到了由s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发射后的反射光线。
如右图: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实验,要掌握实验中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技巧,此题巧妙的运用了转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