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红军长征的事迹故事_经典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的事迹故事_经典红军长征的感⼈故事“长征是宣⾔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
既然这样,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红军长征故事精选,供⼤家参考。
更多红军长征相关⽂章内容推荐(↓↓↓)红军长征故事1担架上拔河1935年 2⽉,为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红三军团五师⼗五团团长⽩志⽂不幸被敌⼈的⼦弹击中了右肺,进⼊中央纵队休养连的伤员班被担架抬着随队前进。
除了⽩志⽂外,当时的伤员班有 5 个⼈:被炸伤了左胸的团长李寿轩,被炸断了⼀条腿的师政委钟⾚兵,被炸伤了⼀只脚的师长张宗逊,被炸伤了腰椎的团长⽂年⽣,在⼀次战⽃中伤了左腿的团长姚喆,都是伤势很重的重伤员。
部队渡过⾦沙江后,彻底把敌⼈甩在了⾦沙江的对岸,⾏军途中歌声笑声也多了起来。
虽说伤员班的⼈员都是团以上⼲部了,但也都是 20多岁的⼩伙⼦,躺着⼏天不说话,憋得实在难受。
“ ⽩团长,唱⽀歌⼦吧?躺得⼼烦 ……” 李寿轩团长侧躺在担架上对⽩志⽂说。
听了李团长的话,⽩志⽂扯开嗓⼦唱了起来: “ ⼗⽉⾥来秋风凉,红军准备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新⽥、古陂打胜仗! ”⽩志⽂⼀唱完,⽴刻就喊: “ 姚团长的江西民歌唱得好! ” 钟政委、李团长马上响应,逼得姚团长唱了起来: “ 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送给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听他们这么⼀闹,伤员班的同志们都扯开喉咙唱了起来。
直到⼤家唱得都没了词,姚团长提议到: “ 能搞点体育活动就好喽!躺着不动,全⾝酸疼。
”⽩志⽂灵机⼀动,顺⼿把⼀只拐杖伸到他的担架上说: “ 咱俩拔河⽐赛! ” 姚团长抓住了⽩志⽂的拐杖,双⽅较上了劲。
⽩志⽂因为肩上有伤,不敢⽤劲,被姚团长⼀下⼦拽下了担架。
担架员急忙把⽩志⽂扶上去说: “ ⾸长,摔坏了,我们可负不起责任。
”⽩志⽂说: “ 为了不使担架员同志为难,到了宿营地,咱俩再拔,三局⼆胜! ”第⼆天,部队到了⼀个村⼦⾥宿营后,他俩⼜赛上了,最终还是姚团长把拐杖夺了过去。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故事【十篇】
【导语】长征,⽣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类精神坚定⽆畏的象征。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红军长征⼗⼤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查看更多请点击⽆忧考⼉童故事频道。
1.红军长征⼗⼤历史故事: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战。
蒋介⽯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个多⽉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27⽇,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防线,拉开了湘江⾎战的序幕。
⾄12⽉1⽇,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掩护主⼒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阻断,官兵⼤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3万余⼈。
2.红军长征⼗⼤历史故事:遵义会议 湘江⾎战后,在⽑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15⽇⾄17⽇,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层⼩楼⾥,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会议,通过了⽑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
会后⼜成⽴了由⽑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军事指挥⼩组”,统⼀指挥红军的军事⾏动,实际上确⽴了⽑泽东的核⼼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14年来,⾸次独⽴⾃主地解决中国⾰命的重⼤问题。
3.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四渡⾚⽔ 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流域的兵⼒对⽐,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的精彩⼀幕:⼀渡⾚⽔,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渡⾚⽔,红军回师向东,利⽤敌⼈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关、重占遵义城;三渡⾚⽔,再⼊川南,待蒋介⽯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急调滇军⼊黔之际,红军⼜⼊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作战中,⽑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化的境界。
红军长征的简短小故事优秀7篇
红军长征的简短小故事优秀7篇经典的5个红军长征故事篇一〔一〕1934年10月,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为了隐蔽,一般都是在黄昏或下半夜出发,队伍在黑暗的笼罩下悄悄地离开驻地。
临行前,徐特立去看望瞿秋白。
瞿秋白把自己的马换给了徐老,并让自己身强力壮的马夫跟着徐老踏上了长征路,自己支撑着瘦弱的病体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远去。
瞿秋白被捕后,临刑前镇定自假设,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
〔二〕林伯渠与何叔衡在梅坑依依惜别。
何叔衡为林伯渠践行,对酒畅饮,彻夜长谈。
分别时,何叔衡脱下自己的毛衣,赠给即将远行的战友。
林伯渠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了惜别诗《别梅坑》:“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何叔衡后来被敌人包围,发誓说:“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最终英勇就义。
〔三〕叶剑英长征离开于都时,刘伯坚为他践行,两位战友对酒畅叙,诉说衷肠,心情非常沉痛。
后来刘伯坚被捕,在移囚时,他拖着沉重的脚镣,气宇轩昂地走过大街,写下了壮烈诗篇《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就在《中央日报》登出这首诗的当天,刘伯坚倒在了刑场的血泊之中。
叶剑英知道后赋诗一首,思念这位战友:“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四〕长征途中,红军倒下的战友更多,甚至可能每走一步,就是诀别。
《西陲血路》里记载了老红军赵连成过草地时,一路照顾他的班长离开他的情景:“……天黑了,就在这棵大树下,平了一块地方,铺上些树叶子,准备睡觉。
班长在黑暗中说:‘明天我起来做饭,路难走,你多休息一会吧。
’ “雨停后,天快亮了,我悄悄地爬起来,想给班长煮点牛皮汤喝。
“汤煮好后,盛在碗里,我端着去喊他。
一连几声,他都没有容许。
我心跳加快,掀开被单一看,他眼睁得大大的,全身僵硬了……〞〔五〕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开始执行张国焘制定的《康〔定)、道〔孚〕、炉(霍〕战役方案》。
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三篇
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三篇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三篇导语: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
这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篇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故事二:《11岁女红军》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
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红军长征胜利,对,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长征的这一过程,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长征的小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1: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
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
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红军长征中发生的经典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中发生的经典感人故事红军长征胜利,对,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长征的这一过程,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下面小编分享4个关于长征的感人故事,一起来阅读吧。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1: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
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
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长征题材的革命故事
长征题材的革命故事
1、飞夺泸定桥: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为了摆脱困境,红军决定抢占泸定桥。
在这次战斗中,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冲过铁索桥,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个故事体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的信念。
2、雪地行军:在长征期间,红军经常需要在雪地上行走。
有一次,红军队伍在雪地上艰难前行,突然遇到了一支敌军的袭击。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敌人的威胁,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战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
3、草地脱险: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一片广阔的草原,然而这里却是危机四伏。
红军战士们面临着食物短缺、疾病和严寒等困难,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最终成功地逃离了困境。
这个故事彰显了红军战士们的坚韧不拔和智慧。
4、长征中的女性:在长征期间,许多女性也积极参与了革命事业。
她们有的担任宣传员、通信员、医护人员等职务,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有的则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贺子珍就是一位杰出的女将领。
这些女性的参与不仅增强了红军的力量,更彰显了中国妇女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5、长征精神: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篇章,它展示了红军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精神。
这种精神被后人称为“长征精神”,成为了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
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那么,关于红军长征感人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最近读到的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与大家分享。
红军长征感人故事1:神枪手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
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
他主动参加了警卫班的活动,和年轻的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
忽然,从头顶上传来几声“哇哇”的叫声,刘伯承顺着声音一看,在大树纵横交叉的枝桠上,站着一群乌鸦,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诙谐地对警卫员们说:“你们哪个的枪法最准,快打只乌鸦下来给大家打顿牙祭(即加餐)吧!”警卫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开枪打乌鸦,有的是怕枪法不准当面丢丑,有的是不愿在领导面前耍弄武艺。
其中有个年轻、机灵、调皮的警卫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要得——”“欢迎——”警卫员们不约而同地拍起巴掌来。
刘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们还会倒打一钉耙,将起我的军来了!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
”说着,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不用瞄准,手一举,“砰”的一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黑光闪闪的翅膀还在不停地扑腾哩。
“好枪法,刘总长真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警卫员们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
只有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卫员依然半信半疑地说:“嗯,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刘伯承听了毫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试考试,看到底及格不?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
”那个警卫员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着头皮到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
刘伯承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
长征中的故事精选12篇
长征中的故事精选12篇红军长征故事1:《金色的鱼钩》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红军长征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长征途中,陈赓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
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
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红军长征故事3:《丰碑》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
红军长征故事4:《七根火柴》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崇高与美令人震撼。
红军长征故事5:《草地夜行》“小鬼,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都不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小红军使劲伸手去拉老班长,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了顶,小红军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草地夜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讲述在过草地时,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动人。
红军长征故事6:《一袋干粮》长征途中,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长征十大历史故事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
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笔。
历史事件之四:巧渡金沙江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
红军长征的励志历史小故事10篇
红军长征的励志历史小故事10篇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
关于长征的小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的励志历史小故事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江之战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遵义会议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
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四渡赤水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经典感人的长征故事【5篇】
经典感人的长征故事【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经典感人的长征故事【5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长征故事英雄事迹简短5篇
长征故事英雄事迹简短5篇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
同样在长征路上也出现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征故事英雄事迹简短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张思德“尝百草”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2、女战士小董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
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
小董怕辣,没带辣椒。
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
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一袋干粮——小兰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
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
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4、断肠英雄陈树湘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在湘江边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因弹尽粮断、腹部受伤二被俘。
在押解途中,躺在担架上的他撕开伤口,把肠子掏出来拧断,慷慨就义,年仅29岁。
“断肠英雄”的事迹,流传至今。
红军长征时期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时期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一段,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事件。
并且在红军长征时期,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军长征时期的感人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红军长征时期的感人故事篇1:夹金山的一天舒启兴是一个15岁的砍柴工,在地主家备受折磨。
这一年秋天,红军来到他的家乡——夹金山南麓的宝兴县。
红四方面军在宝兴先后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地方武装和游击队。
舒启兴看他们给穷苦人饭吃,比在地主家呆着强,就偷偷跟着队伍走了。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转移去康北藏区,舒启兴跟着队伍翻越了夹金山。
他们是在种苞谷的季节翻雪山的。
早上天不亮就开始爬山了,雪山很难翻,他们走得很快,一直走到天黑。
战友们用柏树皮和干竹子扎起火把,砍来竹竿、树枝做成拐杖,用藏民送来的干海椒做御寒食品,饿了只能吃上一口雪。
大家互相鼓励着,搀扶着,艰难地往上爬。
越往上走,路越险,高原反应越大,人也越头晕,仰面看,头顶上有人,低头看,脚底下也有人。
这时候人已经走到了疲倦的极限,但是谁坐下来,谁就永远起不来。
雪山的天气就像孩子脸,变化无常。
一开始还艳阳高照,突然间就能狂风暴雨,下起冰雹。
战士们第一次碰到冰雹天气时没经验,都把斗笠顶在头上,结果斗笠全被砸得破破烂烂的。
后来就用洗脸盆顶在头上,陶的、铜的,冰雹敲打在上面“叮叮当当”就像音乐。
有时候大家没有来得及准备,核桃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大家只好用手捂着脸走路,冰雹砸在手上,生疼生疼的。
还有好些战士猝不及防,跌倒了,滑下山了,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午后时分,队伍到了山顶。
大家都很累,也很高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不过山顶空气稀薄,大家没敢停留就继续往下走了。
傍晚,舒启兴所跟随的连队终于翻过夹金山,抵达小金县。
下山后,连队遭到当地土司武装突然袭击。
子弹从他的右手手肘射进,又从右肩膀穿出,他旁边的几个战友都牺牲了。
为了养伤,舒启兴被留了下来。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三篇】
【导语】长征,⽣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类精神坚定⽆畏的象征。
同样在长征路上也出现了很多感⼈的⼩故事,下⾯是⽆忧考分享的三篇红军长征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你们会喜欢。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1:红军鞋】 我们来到⼤雪⼭下。
当地⽼百姓把⼤雪⼭叫做“神⼭”,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为了消除部队的顾虑,⽑主席说:“神⼭”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和神⼭⽐⼀⽐。
这些话,给了我们莫⼤的⿎舞。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外,就剩⼀双拴在⽪带上的“量天尺”了。
我把它解下来,⼼⾥涌起⽆限的感念。
⼀⾸在江西中央苏区流⾏的⼭歌,⼜在我的⽿边萦绕着: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想起这⾸⼭歌,也就想起了我们离开中央苏区时的情形。
⼀个⽼⼤爷拉着我的⼿,把⼀双“红军鞋”塞给我。
这是⼀双⾮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的字句。
他说:“孩⼦,这鞋⼀穿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再⾼,你们也能把它‘量’完。
”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的伴侣。
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次战⽃中,我的脚负伤了。
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着。
实在坚持不住了,我第⼀次从腰⾥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
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
⼀穿上它,就想起了苏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
不久伤⼝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了不少,舍不得再穿,就⼜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
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
仔细⼀看,原来⼀颗⼦弹穿过鞋⼦,紧挨在腰⾻旁的⽪肤上。
同志们见了,都说这真是“救命鞋”。
可是我也很惋惜,因为鞋⼦被穿了⼀个⼤窟窿。
以后,我更加倍地爱惜它。
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
越向上爬越陡,⼀会⼉竟下起鸡蛋⼤的冰雹。
狂风夹着冰雹,吹在⾝上,真像⼑割的⼀样。
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45⽄的迫击炮炮筒,⾛起来就更难了。
长征感人事迹故事10篇
长征感人事迹故事10篇长征感人事迹故事(10篇)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故事,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长征感人事迹故事篇1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中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们粮食缺乏。
一位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粮食,却又因一时疏忽将粮食掉进了河里。
她不想让大家知道,就在布袋里塞满野草继续向前走。
小兰的身体很快就不行了,当战士知道她吃布袋里的野草当干粮时,大家都感动了,就纷纷将自己的粮食分给她一些,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一个红军的品质,说明了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热心的精神。
13岁的小兰,把粮食弄丢了,她完全可以向其他战士要可她没有,她选择了不得沉默。
此刻,她心里只有战士的利益,没有自己,她宁可自己吃苦,自己挨饿也不连累大家。
而现在的我们吃东西挑肥拣瘦,这个爱吃那个不要吃,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红军战士比起来,真感到惭愧。
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以后做一名吃苦耐劳,乐意奉献的接班人。
长征感人事迹故事篇2我看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的《飞夺泸定桥》后,对红军战士们有了无比的敬佩。
书中《飞夺泸定桥》里主要讲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
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
是16时,连长廖大珠等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红军长征作为中国抗战史上的经典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军队进行奋勇抗争的伟大史诗。
一些发生在长征途中小故事都向我们每个人诠释着什么叫做长征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征途中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1: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2: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小故事6篇
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小故事6篇红军长征的小故事1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突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颖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2丰碑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
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
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
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____开拓一条通道。
等待他们的将是非常恶劣的环境和非常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前面的队伍突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
风雪太大了。
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识别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你知道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中的故事:一袋干粮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
小兰才13 岁。
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
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
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
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
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
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
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
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
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
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
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
她把麦秸捶了又翻,
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
总共不到一小碗。
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
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
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
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明天再找嘛!”“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
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
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
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
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
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
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
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
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
咱们走吧!”
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
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
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没有。
嗯……”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红军长征中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军妈妈红军妈妈们的艰辛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舍弃了儿女情长,才使新中国亿万儿童幸福安康。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便是硕健的红军儿郎,要战胜人间罕见的种种险阻也是难以想像的。
然而,长征路上的红军妈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妇女自身的解放,果敢地承载着更多的苦难,显示出一种超出母性的伟大的爱。
笔者曾见到世界上也许最奇特的纸条:“我们是为万千人服务的工农红军,今在苗家借地生子,实在出于万不得已。
因军情紧急,此子无人携带,深望老乡将其抚养成人,不胜感激。
”署名:“红军休养连董必武留。
”这个留在苗地的孩子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骨肉。
而在长征开始时,他们已将爱子毛毛留在了江西老乡家,后来音讯全无。
长征中生下的这个孩子,毛泽东与贺子珍十分喜爱但又十分为难。
当
时为了避免与围追堵截的敌人遭遇,部队每天急行军90多公里,有时不得不打仗。
带着孩子,无疑困难不少;送给老乡,又于心不忍。
思忖再三,贺子珍还是把警卫员叫来,声泪俱下地吩咐:“孩子不能带,把她寄养在老乡家里吧!战争是残酷的,不能怪我们不喜欢后代,实在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在人民当中长大也好。
”毛泽东、贺子珍夫妇为了中国革命共失去了5个子女。
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哪有母亲不疼爱子女的?而红军妈妈们却在那个非常时期,腆着肚子,艰难地行进在长征途中。
生下骨肉,又将其留在边远的不知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何等感天动地的壮举!这是何等气壮山河的精神!长征中的红军妈妈们将“奉献”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红军使命是北上抗日,解放全国。
“但有使命,万死不辞”。
红军妈妈们跟随红军大部队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一路上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江河,经过11个省份,突破10道封锁线。
红军妈妈们在长征中所表现的使命高于天的精神千秋不朽,与日月同辉。
长征出发前已婚的红军女战士,在长征路途上尽量避免与丈夫在一起生活,只有在部队休整时间比较长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聚上几天。
她们虽然受到分离的煎熬,大多数人却免除了怀孕生孩子的痛苦。
但也偶有失误的,这使她们不仅面临生死考验,同时也面临亲情分离的痛苦。
即使如此,为履行神圣使命,红军妈妈们强忍苦痛,舍生取义,鞠躬尽瘁。
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的曾玉,在长征途中生下一个胖娃娃,但部队要紧急出发,孩子不能带,只得忍痛放在稻草上。
伴着父亲写的字条,孩子在空屋子里声声啼哭。
曾玉被人搀扶着,告别
了亲生骨肉,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屋子。
孩子在屋内嘶哑地哭叫,曾玉在屋外掩袖抽泣。
婴儿的啼哭像锥子刺着她的心,像绳索拴着她的腿,她那如同灌了铅的双腿怎么也迈不动。
但不走是不行的,后面有追敌,心中有使命,这个时候哪里还容得儿女情长,曾玉坚毅地走了。
刚生完孩子就要走路,又没有担架,而且头一站便要过河,横在眼前的河水浪涛翻滚。
强烈的使命意识,使曾玉咬紧牙关下河,在几个女战士的搀扶下趟了过去,向着陕北,迈开双腿,载着使命疾行。
对很多红军战士来说,明天是个神圣的字眼,令人憧憬,催人奋进。
红军妈妈们的未来观是为了国家的明天、人民的未来、万千的后代而矢志不渝,孜孜以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使自己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在长征胜利20周年时,廖承志画了一组再现长征感人情景的画送给女儿廖茗。
画面上一位红军妈妈忍痛将孩子送给当地一位老汉,她亲吻着孩子,盯着孩子那张小脸,生怕忘记了似的。
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掀起衣襟给孩子喂奶。
泪水和着奶水,把孩子喂饱后,便把他轻轻地放下,头也不回地追赶队伍去了。
廖承志随画还写给女儿一封信:“千万不要忘记革命是千辛万苦,无数牺牲才得到胜利的。
你们是在一帆风顺、温暖暖、软绵绵的温室中长大的,千万要警惕,不要忘了本。
”
因为有许多红军妈妈们已经失去过自己的亲骨肉,长征路上,她们不想再失去自己的孩子。
尽管许多人再三动员她们留下来或者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但为了新的生命,为了明天,红军妈妈们凭着坚强的意志,为长征路上诞生的那些为数不多的孩子营造着“安全港”。
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在长征路上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远征。
朱德总司令听到远征诞生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跑到河边去钓鱼,并亲手给陈琮英做了一碗鱼汤。
陈琮英产后没几天,部队又要进行艰苦行军。
任弼时对陈琮英说:“把孩子留给苗家兄弟吧!”陈琮英紧紧地抱着女儿,默默垂泪。
两人的前几个孩子都已夭折了,此刻,陈琮英多么想带女儿一起行军啊!可这将会给部队带来很大的麻烦。
红军战士闻讯后,坚决反对将远征留下,争着要求背远征行军,并抢着逗她玩。
这样,远征方才留下,并一起来到了延安,来到了北京,为新中国的未来留下了少数几个长征路上诞生的儿女。
红军妈妈们的艰辛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舍弃了儿女情长,才使新中国亿万儿童幸福安康。
长征伟大,参加过长征的母亲们同样伟大,让历史这样告诉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