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
外国美术简史题

名词解释1.中世纪美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故称“中世纪”。
艺术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有人将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罗马式美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人们将哥特艺术以前的所有艺术都称之为“罗马式”。
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
与加洛林文艺复兴.奥托王朝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受到古希腊时代的古典艺术,早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拜占庭和克尔特-日耳曼的传统。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文艺复兴"的原义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艺的复兴”。
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
4.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人权以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
5.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代表人物:贝尼尼。
6.荷兰小画派:原因有二:第一,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第二,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

《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
代表作《阿客留斯与埃阿斯玩骰子》2.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与黑绘风格相反,它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
3.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意思是不圆的珠子。
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行于17世纪,进入18世纪,初北欧和中欧地区外,逐渐衰落。
其特点是:1)它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6)它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4.洛可可艺术:洛可可愿意指描绘贝克的装饰图案,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首先在法国路易十五的宫廷形成,然后流行到其他国家,特征是富有、华丽、纤巧、缠绵的风趣,故意破坏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
被成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的轻松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代表画家及作品:华多《舟发西苔岛》、布歇《沐浴的狄安娜》5.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那里聚会和出游作画,既得见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城市巴黎保持联系,了解世界美术的动向。
其口号是:面对自然,对景写生。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正面律:是指古埃及在雕塑上所遵循的一种造型法则,表现为不论坐像还是立像,都采取正面姿势,站姿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两脚总是一前一后,坐姿保持正襟危坐,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膝盖上,神态庄重威严,没有表情流露,面部精雕细刻,其他部位减弱,雕像按地位尊卑决定大小比例,着色男子为褐色,女子为淡黄色,古埃及的正面律雕像程式保持了3000多年,代表作为《门考拉与王后像》2.佛罗伦萨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佛罗伦萨城为中心的一个最早形成的著名流派,创始人乔托,最先确立写实主义绘画原则,并将绘画与研究科学的透视、解剖和明暗等技法和理论结合起来,最终为文艺复兴盛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佛罗伦萨画派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影响最为深远,代表美术家有马萨乔、多纳太罗、波提切利等。
3.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收藏在法国卢浮宫的“镇馆至宝”。
画家描绘了当时意大利一位富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她优雅的侧坐着,双手相握自然的放在腰间,背景上远山起伏,流水潺潺,充满着黄昏时分朦胧的、诗意的空气,蒙娜丽莎长发垂鬓,纤细的眉毛,明亮的眼睛望着观众,嘴角轻闭,流露出若有若五的被人们传为千古之谜的“神秘的微笑”,整个画面的题材,构图,激发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反抗中世纪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表现“女性美”的赞歌。
4.塞尚:是19C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代绘画之父”。
他崇拜古典主义美术,注重平静、坚实的结构,他反对印象注意只重视光色效果和瞬间印象的描绘,主张依靠独立的舍取、概括,以主观的结构塑造形体。
他舍弃传统的绘画方法,致力于用色彩和结构表现体积和空间,其主观结构的观念震撼了以后的艺术家,导致了现代派美术的兴起,代表作品《静物》、《坐在红椅子上的塞尚夫人》。
5.巴洛克美术:是指17C风行于欧洲的一种主要的艺术风格,原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外形有疵点的珍珠”。
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1、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它们以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2、《汉摩拉比法典》石碑汉摩拉比建立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著名的《汉摩拉比法典》。
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楔形文字。
浮雕刻画了太阳神向汉漠拉比授于法典的场面:太阳神身材高大,正襟端坐,正在向汉漠拉比授于权杖,汉漠拉比肃穆而立。
太阳神的威严和汉漠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3、伊什塔尔门伊什塔尔门是新巴比伦城墙中最重要的主门,它是巴比伦城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
这座城门前后有两道拱门、四座望楼,大门墙上覆盖彩釉砖,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王宫内墙同样用彩釉砖装饰,并镶嵌着植物图形和狮子图案。
4、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由大到小的层叠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金字塔。
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吉萨金字塔群是其主要代表,又以胡服金字塔最为著名。
金字塔内部有入口、走廊和通气管道,中间有石室存放法老的木乃伊,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
5、正面律正面律是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法则和程式,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6、拜占庭美术即东罗马帝国的美术,主要盛行5—15世纪的东南欧地区。
拜占庭美术保留有一定的古代希腊罗马传统,形式上高度提炼和概括,具有程式化手法,赋于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
中央美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库与考研复习笔记

中央美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库与考研复习笔记第1部分考研真题精选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名词解释1正面律[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研]答:“正面律”是指在埃及表现人物时,运用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的表现手法。
这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这种法则源于埃及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的雕刻,都取正面律。
2母神雕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厦门大学2004年研]答: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指在维也纳出土的女性雕像,又称“母神雕像”,是“原始的维纳斯”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雕像的头部被卷发所覆盖,面目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下垂被双乳排挤在两侧,硕大的乳房从胸前垂挂对称式地压在腹部,粗壮的大腿向下逐渐变细连接小腿,足部省略。
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与生殖崇拜。
3古风的微笑[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古风的微笑是指古希腊人体雕刻建筑的脸上千篇一律的笑容。
它开始出现于古风时期,当时出现了大型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但雕像仍多处于正面的呆板、僵硬阶段,显然还受埃及程式化的影响,但又不及埃及雕刻成熟。
人物直立像一根柱子,女性的衣纹刻成一根根平行线,为追求生动的表情,人物脸部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的表情,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
4帕特农神庙[山东大学2006年研;清华大学2008年研]答: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神庙的建筑形式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围廊式。
列柱采用朴实而浑厚的多利亚柱式,屋顶为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
整座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简约庄严,并应用了视差校正手法以加强效果,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杰作。
外国美术史考研资料——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

。用作动推的大极有术艺纪世 02 界世及方西于对�神精索探的倦疲不毫�言语术艺的张夸和形变端极那
他。等》鸽平和《 》卡尼尔格《 》女少农威亚《有作表代�争斗的义正民人界世援声品作术艺己自以次多曾 �家术艺图插和帧装籍书、师艺陶、家塑雕、家画是他。响影潮思”义主实现超“受深度一并�”段阶义主典古 新“过现出又来后�风画的”义主体立“了立创克拉勃与年 8091。动活国法在期长�家画牙班西�索加毕、42
画绘往以对反多大家术艺义主现表象抽。置位要重到高提身本为行作创把�性的目无和性由自的动行者作 调强它。派画约纽或画绘动行称又�潮思术艺的约纽国美于生产后以战大界世次二第�义主现表象抽、62 。等尔加夏的国俄、梭卢的国法、尼阿里迪莫的利大意有家画表 代。受感心内等愁忧和困贫、乡思、根无现表图力�性情抒的厚浓着有多大品作其�性个与格风的特独具 各�地各界世自来家画的派画黎巴。”派画黎巴“为们他称们人�献贡要重了出做术艺纪世 02 对�切密系联 动运术艺代现与但�派流何任加参有没然虽家画的黎巴在跃活些一�后之战大界世次一第�派画黎巴、52
查《 》哈马的衣着《 》哈马的体裸《画油� 》难灾的争战《 》曲想奇《画组版铜�作表代。响影要重了生产术 美义主实现和义主漫浪纪世 91 对。素因等张夸、想幻、刺讽含包�情激斗战的义主漫浪满充又格风义主实 现的明鲜有具品作其�代时同卫大与他�驱先大伟的术美义主漫浪�家画牙班西纪世 81 是雅戈�雅戈、81 。 》丑小《 》店画桑而热《 》岛苔西发舟《作表代。愁哀的淡淡有带是总但 �氛气雅优的般境梦出造营中象景的力象想富极种这在他。画宴雅的面场乐享等爱说情谈、玩游、会聚中然 自大在女男年青的装盛绘描即�式样新画绘种一了造创他�家画表代的术艺可可罗国法纪世 81�托华、71 。表代为尔纳戈拉弗和歇布、托华以上画绘�面方有所的术艺型造在现表术艺可可罗。气粉脂满充 �俗甜味趣�格风的腻细致精�巧纤盈轻求追。饰装的丽华美精和女妇的裸半或裸全绘描�象对为活生乐享 的女男族贵会社流上以它。”格风杜巴蓬“称也�式样术艺的位地治统居国法在叶半上纪世 81�可可罗、61 。言语术艺的晰清、确明、练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全)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1、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
2、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作成人的形像。
3、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4、霍去病墓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艺术家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纯朴的意匠稍事雕凿,就完美地体现了创作意图。
造人物情态方面细致入微,并且在写实中已寓有夸张手法。
5、瓦当:是指屋顶檐头简瓦前面的陶治圆形遮挡物,俗称瓦头。
同时又是一种装饰物。
瓦当主要有图案纹和文字纹两种,瓦当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6、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7、画像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8、画像石;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河南石墓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9、“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说“画圣”吴道之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
10、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
11、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guī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重点笔记及真题精编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笔记及真题精编复习笔记【节选自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原始美术1含义原始美术又称史前美术,是对人类原始社会美术活动的研究和描述,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2历史分期大多数已被人类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旧石器时代的代表美术作品以洞窟壁画和母神雕像为主。
①洞窟壁画a.法国的拉斯科洞窟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是洞窟壁画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其特点包括:原始画家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勒出轮廓;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b.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也是洞窟壁画最突出的代表之一,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较细,有明暗转折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紧密结合,体现动态中的动物的身体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乃至感情也更细腻。
代表作是《受伤的野牛》(图1-1)。
图1-1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器时代)②母神雕像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多为小型动物雕刻,然而在很多欧洲国家皆出土了大量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
这些女性雕像均强调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了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
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图1-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图1-2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旧石器时代)(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由于人们生产力的进步,动物形象在绘画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减少,且失去了原始的野性,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的主体。
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及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其突出。
①北欧岩画的风格a.写实风格写实风格的代表是渔猎部落人的作品。
他们表现了与实物大小比例等同的动物形象,以线刻为主,尤为写实。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桥社;桥社是于1905年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成立的艺术团体,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美术社团。
桥社一词出自尼采的著作,含义是联结一切革命的和活跃的成分,通向未来。
这些艺术家通过粗犷有力的版画和色彩强烈的油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
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
"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
特点是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
包豪斯;“包豪斯”是1925年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的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校,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
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继承了莫里斯“人性化”的一面,提倡创造精神,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中叶继现实主义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艺术运动。
一批青年画家探索色彩,描绘瞬间印象,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并引发出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艺术流派,由此影响到整个艺术观念的转变,最终导致了现代艺术的产生。
青骑士;青骑士派是1911年在德国成立的一个艺术团体。
它的主要成员多是从当时代表德国前卫思想的“新艺术家协会”中分裂出来的有康定斯基、马尔克等人。
“青骑士”一词得自于康定斯基的一幅同名油画,并以此作为该团体的名称。
野兽派;野兽主义是20世纪初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野兽派是三群艺术家的合称,主张用纯粹的色彩来表现艺术家的感情。
他们的作品大多有狂放的色彩、夸张变形的形象和一种令人措手不及的冲击力。
至上主义;1912年由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创立的画派。
至上主义是传统绘画时代终结的标志。
至上主义绘画彻底抛弃了绘画的语义性及描述性成份,也抛弃了画面对于三度空间的呈现。
构图的全部重点是不带任何感情因素的直角系统。
综合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
综合立体主义利用了立体主义的分析,把看见的一切都转化为视觉符号语言,给每一物象以一个相应的代码,使绘画变成并行的现实,而不是画家所观察到的现实的反映题型:例举一、二战后的艺术流派几其相应的代表人物(5个);1、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波洛克2、色场绘画,代表人物:纽曼、罗斯柯等3、波谱艺术,代表人物:汉弥尔顿4、欧普艺术,代表人物:瓦萨雷利5、极少艺术,代表人物:安东尼·卡罗等二、5部抽象主义理论著作;霍夫曼《探寻真实》、沃林格《抽离与情移》,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到面》、《论具体艺术》。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洞窟壁画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的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其内容以动物为主,手法写实而生动,其中拉斯科洞窟画家用粗壮简练的线条勾画出轮廓,用红黑褐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
阿尔塔米拉洞窟轮廓比较细,浓淡变化明暗起伏更为丰富,富有感情色彩。
母神雕像出土于奥地利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女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都表现较为粗糙,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被忽略,女神的臀部和乳房等女性特征形象较为夸张和突出,一般认为该作品有类似巫术祈求生殖的目的。
在雕塑史和人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拉文特岩画是一种表现人类活动情节性绘画,他们以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类和动物的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为剪影效果或者是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
表现狩猎活动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正面律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地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它表现在圆雕中,人无论是站立或安坐都需要正面直面观众,头部和身体都必须保持笔直状态,表现在浮雕与壁画中。
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肩胸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汉莫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颁布。
刻在黑色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太阳神向汉莫拉比授予法典的场面,太阳神的威严和汉莫拉比的谦恭形成强烈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古埃及艺术产生于漫长而稳定的河谷农业的基础上,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大众生活的信心和对文明的骄傲,埃及一束宏大而细致,庄严而温和,肃穆而明朗,骄傲而谦卑,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
歌颂王权,有严格地规范,大部分精力用来修建庙宇和陵墓。
金字塔是古埃及王国法老的陵墓,外形与中国的汉字金相似,故称金字塔,它经历了一个由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吉萨金字塔群是其主要代表,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給人以精神上的压力外形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法老的威严地位。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1. 起皮技法:起皮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来成为敦煌壁画等绘画形式的主要技法之一。
起皮技法利用颜料与胶结物的相互作用,将颜料均匀地分布在画面上,使其具有特殊的质感和光泽。
2. 宏观叙事:宏观叙事是美术史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描绘一系列事件或情节来展现一个整体的故事或主题。
宏观叙事常常被运用于历史画、宗教画等类型的作品中,通过绘制多个人物和场景来展示复杂而丰富的故事情节。
3. 憔悴意象:憔悴意象是西方美术史中的一个概念,源于巴洛克艺术时期的佳作。
憔悴意象指的是通过绘制人物的憔悴、衰败、病态等形象来表达一种悲情或忧虑的情感。
这一意象通常在宗教画或历史画中出现,用以强调人物的痛苦与挣扎。
4. 朦胧派:朦胧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一种重要艺术流派,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以文化大革命前的上海为中心。
朦胧派的艺术家常常使用含糊模糊的笔触和形象,以抽象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意境,并注重表达内心的哲思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5. 科技母题:科技母题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通过艺术作品来探讨和表达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主题。
科技母题常常出现在实验艺术、数字艺术等形式中,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材料来创作作品,并探索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6. 金属浮雕:金属浮雕是一种雕塑技法,通过在金属板上刻蚀或打压等手法,使形象或图案凸起于金属板面上,突出立体感和质感。
金属浮雕常常被应用于建筑装饰、雕塑制作等领域,具有坚固耐用、富有质感等特点。
7. 排比句:排比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通过多个并列子句或成分的方式,使句子的结构呈现一种对称的形式。
排比句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韵律感,使句子结构更加生动有趣。
8. 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的一种叙事结构,指的是一个故事、文章或作品的开头、中间、过程和结尾部分。
起承转合是一种逻辑和美学上的秩序,可以使故事情节或主题得到合理的展开和发展,增加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题集(名词解释部分)1、意大利学院派:1590年,意大利画家卡拉契兄弟创办了著名的波伦亚学院,旨在传承文艺复兴大师的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培养年轻的美术家,并制定艺术法规,强调绘画标准, 避免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的影响。
由于这种办学原则明显缺乏创新精神,带有折衷主义的特点。
故而题材较狭窄,多描绘宗教与神话,在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
可是对以后的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折衷主义:这是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色。
主张绘画应有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
这种企图培养新的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与模式明显是综合了各家之长的折衷主义。
3、卡拉瓦乔主义:17世纪由于卡拉瓦乔在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相当多的敬慕者与追随者,他们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感染,无论是题材范围、画面明暗对比、人物写实手法等,多倾向于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风格,故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4、意大利地方画派: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坛除了最具影响的卡拉瓦乔之外,还有颇具实力的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地方画派和画家:如热那亚画派(代表人物是斯特劳斯)、曼图亚画派(以多菲奇为代表)、那不勒斯画派(萨·洛撒为代表),另外还有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罗马画派等。
5、巴洛克艺术:17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
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曾弥漫于欧洲的天主教国家。
“巴洛克”这个派生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指不圆的珠子;一说来自意大利语,有任意奇特、怪诞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这个带有贬意的称呼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对这种艺术倾向的蔑视。
6、荷兰小画派:17世纪的荷兰除了哈尔斯与伦勃朗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以外,还涌现了一批出色的画家。
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装饰居室;第二是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美术试题名词解释

1、野兽主义答: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
1905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在精神。
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
2、野兽派:野兽派也叫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派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一个松散的艺术组织,该画派吸收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夸的颜色来实现色彩在画面中的完全释放和独立,代表人物是马蒂斯,卢奥等。
3、罗可可艺术答: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
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
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
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
洛可可:洛可可是发源于法国十八世纪的一种艺术样式,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将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形成一种华美雕琢、纤巧繁琐的效果。
5、表现派:表现主义〔E*pressionism〕〔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
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冲动。
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的建筑形体来表现*些思想情绪、象征*种时代精神。
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6、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展重新的组合、装配。
2021考研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全)

2021考研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全)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乌鸦岩画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它们以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2、《汉摩拉比法典》石碑汉谟拉比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代码刻在黑色玄武岩石碑上,上半部浮雕,下半部楔形文字。
浮雕描绘了太阳神将法典授予汉末拉比的场景:太阳神高大而笔直地坐着,将权杖授予汉末拉比,汉末拉比庄严地站着。
太阳神的威严与汉谟拉比的谦逊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场景充满了宗教的谨慎和严肃。
3.伊斯塔门伊什塔尔门是新巴比伦城墙中最重要的主门,它是巴比伦城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
这座城门前后有两道拱门、四座望楼,大门墙上覆盖彩釉砖,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王宫内墙同样用彩釉砖装饰,并镶嵌着植物图形和狮子图案。
4、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王国法老的坟墓。
它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它从大到小的堆叠方锥体与汉字“金”相似。
金字塔经历了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
吉萨金字塔群是其主要代表,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
金字塔内部有入口、走廊和通风管,中间有一个石室用来存放法老的木乃伊。
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这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压力。
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着法老王的威严。
5.实在法正面律是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法则和程式,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6、拜占庭美术也就是说,东罗马帝国的艺术在5-15世纪主要流行于东南欧。
拜占庭艺术保留了一定的古希腊和罗马传统,在形式上高度精炼和总结,具有风格化的技巧,并赋予图像稳定和永恒的精神。
西方美术史 名词解释 经典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
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
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
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
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
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
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
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着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着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着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着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11、根特祭坛画: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由胡伯特·凡·爱克和杨·凡·爱克兄弟共同制作完成.根特祭坛画是一种多翼式“开闭形”祭坛组画,其中羔羊的颂赞是整幅祭坛画最精彩的画面之一.虽经历数百年,根特祭坛画仍然鲜艳明亮,显示了凡·爱克兄弟对油彩画技法的突出改进.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1、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结合.13、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在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等多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一生坎坷却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把卡拉瓦乔的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其肖像画深刻揭示了各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有杜普教授的解剖学科夜巡及大量的自画像等.14、维米尔:17世纪荷兰着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喜欢用蓝、黄两种色调描绘市民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着重刻画自然光线的微妙变化,造型简洁洗脸,画面充满宁静、安适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倒牛奶的女仆花边女工等.15、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艺术思潮,目的是歌颂王权、服务宫廷.①重理性.强调纯客观的描写,排斥情感与想象.②重典型.强调普遍的典型的表现,排斥特殊的个性的表现.③重古代. 推崇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以历史、宗教和神话为题材.④重素描.注重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强调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16、罗可可: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称“蓬巴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罗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为代表.17、华托: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他创造了一种绘画新样式,即描绘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大自然中聚会、游玩、谈情说爱等享乐场面的雅宴画.他在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景象中营造出梦境般的优雅气氛,但总是带有淡淡的哀愁.代表作舟发西苔岛热而桑画店小丑.18、戈雅:戈雅是18世纪西班牙画家,浪漫主义美术的伟大先驱,他与大卫同时代,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包含讽刺、幻想、夸张等因素.对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铜版组画奇想曲战争的灾难,油画裸体的马哈着衣的马哈查理四世的一家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等.19、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兴起于法国而风靡西欧的艺术思潮.新古典主义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它遵循古典法则,选择严肃主题,追求塑造的完美,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20、印象主义: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其特点: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以自然景象和当代日常生活的片段入画,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是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21、新印象主义:继印象主义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这派画家根据光学科学的色彩分割理论进行创作,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而是将各种纯色的小点块并置在画布上,以取得印象主义所追求的光感和色感.因此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分色主义或分割主义,代表画家:修拉、西涅克.22、后印象主义: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梵·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很大.23、立体主义:1908年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画家在法国推出的美术流派.立体主义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试探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了物体的自然形象.亚威农少女是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24、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长期在法国活动.1908年与勃拉克创立了“立体主义”的画风,后来又出现过“新古典主义阶段”,并一度深受“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他是画家、雕塑家、陶艺师、书籍装帧和插图艺术家,曾多次以自己艺术作品声援世界人民正义的斗争,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和平鸽等.他那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语言,毫不疲倦的探索精神,对于西方及世界20世纪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5、巴黎画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活跃在巴黎的画家虽然没有参加任何流派,但与现代艺术运动联系密切,对20世纪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称他们为“巴黎画派”.巴黎画派的画家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独特的风格与个性,其作品大多有着浓厚的抒情性,力图表现无根、思乡、贫困和忧愁等内心感受.代表画家有意大利的莫迪里阿尼、法国的卢梭、俄国的夏加尔等.26、抽象表现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纽约的艺术思潮,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它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大多反对以往绘画的完整性与技巧性,反对“形象”和“形式”,推崇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以波洛克为代表.27、亨利·摩尔:着名英国雕塑家,他用有机形体创造了抽象化的生命形态,多以人体为母题,或躺卧或坐立,有的放在室内,更多的置于室外环境中.他在雕塑形体上采用绳索、洞孔来表现新的空间,并探索雕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些都对现代雕塑艺术给予重大启示.代表作国王和王后.28、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英美的艺术运动,代表了对抽象表现主义一类非具象艺术的反叛,以干净、硬边的精确画法为特征.波普艺术家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播工具电视、报纸和其他印刷品加以普及.它是一种消费文明的艺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着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着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着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着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11、根特祭坛画: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由胡伯特·凡·爱克和杨·凡·爱克兄弟共同制作完成.根特祭坛画是一种多翼式“开闭形”祭坛组画,其中羔羊的颂赞是整幅祭坛画最精彩的画面之一.虽经历数百年,根特祭坛画仍然鲜艳明亮,显示了凡·爱克兄弟对油彩画技法的突出改进.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1、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结合.13、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在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等多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一生坎坷却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把卡拉瓦乔的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其肖像画深刻揭示了各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有杜普教授的解剖学科夜巡及大量的自画像等.14、维米尔:17世纪荷兰着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喜欢用蓝、黄两种色调描绘市民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着重刻画自然光线的微妙变化,造型简洁洗脸,画面充满宁静、安适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倒牛奶的女仆花边女工等.15、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艺术思潮,目的是歌颂王权、服务宫廷.①重理性.强调纯客观的描写,排斥情感与想象.②重典型.强调普遍的典型的表现,排斥特殊的个性的表现.③重古代. 推崇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以历史、宗教和神话为题材.④重素描.注重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强调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16、罗可可: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称“蓬巴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罗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为代表.17、华托: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他创造了一种绘画新样式,即描绘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大自然中聚会、游玩、谈情说爱等享乐场面的雅宴画.他在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景象中营造出梦境般的优雅气氛,但总是带有淡淡的哀愁.代表作舟发西苔岛热而桑画店小丑.18、戈雅:戈雅是18世纪西班牙画家,浪漫主义美术的伟大先驱,他与大卫同时代,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包含讽刺、幻想、夸张等因素.对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铜版组画奇想曲战争的灾难,油画裸体的马哈着衣的马哈查理四世的一家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等.19、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兴起于法国而风靡西欧的艺术思潮.新古典主义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它遵循古典法则,选择严肃主题,追求塑造的完美,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20、印象主义: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其特点: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以自然景象和当代日常生活的片段入画,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是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21、新印象主义:继印象主义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这派画家根据光学科学的色彩分割理论进行创作,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而是将各种纯色的小点块并置在画布上,以取得印象主义所追求的光感和色感.因此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分色主义或分割主义,代表画家:修拉、西涅克.22、后印象主义: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梵·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很大.23、立体主义:1908年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画家在法国推出的美术流派.立体主义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试探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了物体的自然形象.亚威农少女是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24、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长期在法国活动.1908年与勃拉克创立了“立体主义”的画风,后来又出现过“新古典主义阶段”,并一度深受“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他是画家、雕塑家、陶艺师、书籍装帧和插图艺术家,曾多次以自己艺术作品声援世界人民正义的斗争,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和平鸽等.他那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语言,毫不疲倦的探索精神,对于西方及世界20世纪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5、巴黎画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活跃在巴黎的画家虽然没有参加任何流派,但与现代艺术运动联系密切,对20世纪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称他们为“巴黎画派”.巴黎画派的画家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独特的风格与个性,其作品大多有着浓厚的抒情性,力图表现无根、思乡、贫困和忧愁等内心感受.代表画家有意大利的莫迪里阿尼、法国的卢梭、俄国的夏加尔等.26、抽象表现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纽约的艺术思潮,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它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大多反对以往绘画的完整性与技巧性,反对“形象”和“形式”,推崇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以波洛克为代表.27、亨利·摩尔:着名英国雕塑家,他用有机形体创造了抽象化的生命形态,多以人体为母题,或躺卧或坐立,有的放在室内,更多的置于室外环境中.他在雕塑形体上采用绳索、洞孔来表现新的空间,并探索雕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些都对现代雕塑艺术给予重大启示.代表作国王和王后.28、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英美的艺术运动,代表了对抽象表现主义一类非具象艺术的反叛,以干净、硬边的精确画法为特征.波普艺术家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播工具电视、报纸和其他印刷品加以普及.它是一种消费文明的艺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名词解释1、洞窟壁画:欧洲史前时期画于洞窟壁上的绘画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代表者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2、金字塔: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3、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4、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2、威尼斯画派: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3、巴比松画派: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因枫丹白露森林区的巴比松村而得名.该派画家厌恶都市生活、向往回归和赞颂大自然,采取“对景写生”的方式,再现自然景色,作品流露出率真、质朴之情.代表画家有卢梭、杜比尼等.4、野兽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5年产生于法国.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2、罗可可艺术: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3、巡回画派:19世界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该派画家大都重视绘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普遍运用写实手法却又不失画家鲜明的个性.先后举办过“巡回”于各地的48次展览.代表画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宾等. 3、新印象派: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该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3、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教堂建筑风格.流行于4-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其综合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技术和装饰手法,希腊古典柱式和罗。
外国美术简史--第六章 20世纪美术(名词解释)重点知识整理

外国美术简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名词解释)重点知识整理1.立体主义【简析】此题解答立体主义的概念、艺术观点、原则及代表画家。
【参考答案】存在时间不长,活跃期是1907-1914年。
立体主义是一个富有理念的现代艺术流派: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以及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他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
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强调多视点的观察方式,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诉诸于画面,从而表现时间的持续性;主张以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代替传统绘画的三维立体空间。
立体主义主要可以分为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
立体主义的典型代表有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莱热等。
立体主义思潮不仅影响了20世纪西方绘画的发展,而目还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现代建筑和设计艺术的革新。
1908年,以毕加索、布拉克为代表的另一群年轻画家,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
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
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分析物休。
表现体面重叠、交错的美感。
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
2.野兽主义/野兽派【简析】此题解答野兽主义的概念、绘画特点及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亦译为“野兽派”。
在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
这群艺术家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地称为“野兽”,从而“野兽主义”得名。
野兽主义是一个很松散的团体。
他们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实际上,野兽主义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该流派强调用扭曲夸张的形体、狂放的笔触鲜艳刺目的色彩平涂和鲜明自由的轮魔线造型,保持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尤其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属于泛表现主义范畴。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岩画位于西班牙东部,临地中海。
岩画大部分发现分布在山崖间的浅洞或岩厦中,有的可以沐浴阳光。
这里先是猎人,后来是牧人领地,他们分散地居住在山野之间。
所绘制的岩画具有以下特征:人物精力充沛,动作极度夸张,人物动物混杂,画面复杂;采取“旋转透视法”构图和善于利用圆形或对角线方式;多数画面朝向西沉太阳的西方,可能与某种落日的宗教仪式有关;造型富于概念化,多数为剪影式,并变形,夸张。
该岩画是中石器时代岩画典型的代表。
2.斯通亨奇巨石环斯通亨奇巨石环是位于英格兰新石器时代建筑代表作之一。
他们是由多个三石塔结构联合组成的大圆环。
其功用说法不一,据猜测可能是:宗教仪式场所?界石?纪念死者?或者是历法?这种建筑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部分经过雕琢、磨制、以十分惊人的精确性、均匀、统一的概念,反映出原始人的创作力。
3.《纳美尔王石板》《纳美尔王石板》是为埃及第一王朝的缔造者纳美尔王歌功颂德的纪念碑,是一件双面都有浮雕的略呈梯形的板块,约创作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其浮雕精致,构图分上、中、下三层,十分有条理,造型采取标准式的正侧面结合手法,为埃及后来的浮雕壁画奠定了基础,历经3000年的造型规则从此时已经确定,影响深远。
3.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呈方锥形,一般采用石灰石砌筑。
其外观造型如同阳光透过云缝普照大地的光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内部用长长的甬道连接上中下墓室。
金字塔盛行于旧王国时期,保存完整的最著名的是基萨地区的三座,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达146米多。
如今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的标志了。
4.“正面律法则”“正面律法则”,也称“正面式法则”,即在埃及古代大多数雕像中,无论站立、坐姿、走动的人物都是直面观众。
头、颈、肩部连接处以及身体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两手上下略有变化。
这是法老、神像和部分贵族像必须遵守的造像规则。
5.《涅菲尔蒂像》《涅菲尔蒂像》是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肖像雕刻的精品。
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复习笔记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第一节原始美术1、法国的拉斯科洞窟(旧石器时代):1)原始画家用粗壮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廊。
2)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
3)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旧石器时代):1)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粗细浓淡变化。
2)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
3)明暗起伏更为丰富,富有感情色彩。
3、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1)表现人类狩猎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2)以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加以拉长和夸张动作,强调动势。
3)狩猎场面紧张活力。
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美术1、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这一地区的历史分为: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2、古巴比伦时期;3、亚述时期;4、新巴比伦时期。
3、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建筑-—以神庙为中心.使用粘土制成砖坯,是建筑的主要材料。
雕塑——以男女神像为主。
雕刻注重人物的内在精神,身体造型程式化,倾向于圆锥体或圆筒形,着重刻画头部和眼睛.绘画—-镶嵌画。
代表:《乌尔的旗标》.工艺美术--代表:《公山羊与圣树》、《金牛头竖琴》.4、古巴比伦时期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5、亚述时期建筑--宫殿.雕塑-—浮雕.以长幅的画面记载了亚述历代诸王的战争、狩猎、祭祀仪式和宫廷生活。
6、新巴比伦时期新巴比伦城--伊什塔尔门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1、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2、古代埃及美术特色:1)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歌颂王权,强调国家的政权和等级制度.2)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是为死者服务的,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3)埃及艺术的形式,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3、古王国时期古王国时期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处于初期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新印象主义: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自然科学实验的成果表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必须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意地并列在一起,用这种方法,颜色的彩度和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描绘中形成。因为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原理作画,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采用点彩的方法,又称作“点彩派”。新印象主义一词由这一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最先使用。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是:修拉和西涅克。代表作品: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西涅克《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理论著作。
8.巡回展览画派:是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该组织在建立之初有15位画家在协会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别洛夫、克拉姆斯科依、米索耶道夫等人。在1870-1923年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展了近50次巡回展览。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克拉姆斯科依是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者。代表作品《荒野中的基督》《无名女郎》。列宾,是巡回画派现实艺术的最高成就,注重心里刻画。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9.印象主义:1874年4月,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来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展览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以为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并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它继承了库尔贝等面向现代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使美术作品进一步拜托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印象主义画家大胆摒弃了长久受到公认的创作观念和程式。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12.未来主义:在意大利出现的未来主义,不同于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文艺运动。参与这个运动的有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建筑家等。未来注意发表过许多宣言,领导者一运动的是诗人马里内蒂。首次未来主义展览于1912年2月在巴黎举行。未来主义认为:20世纪工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使客观世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代的特点是机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未来主义理论反映了一群意大利一群年轻美术家要求创新的强烈愿望,他们对意大利文艺19世纪以来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不满,希望本民族的文艺崛起。未来主义从其发端之日起就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艺术家们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运动的感觉。还采用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手法,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来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和组合,并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表现光与声音,表现在迅疾的运动中变化的物象。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6)它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4.洛可可艺术:洛可可愿意指描绘贝克的装饰图案,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首先在法国路易十五的宫廷形成,然后流行到其他国家,特征是富有、华丽、纤巧、缠绵的风趣,故意破坏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被成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的轻松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代表画家及作品:华多《舟发西苔岛》、布歇《沐浴的狄安娜》
5.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那里聚会和出游作画,既得见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城市巴黎保持联系,了解世界美术的动向。其口号是:面对自然,对景写生。主将是卢梭,代表作品《橡树林》
6.新表现主义:进入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表现主义和欧洲这一思潮有紧密的联系。新表现主义的崛起说明了纯客观的、与现代机械文明相结合的、试图打破艺术和生活界限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现象,在人民大众和文化界中受到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艺术中出现了回归传统,包括古典传统和现代传统的趋势。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许多要素,特别是用艺术形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重新受到关注。
10.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一词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才被普遍使用。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主义画家曾一度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它探讨艺术的本质。塞上反对印象主义因迷恋色彩而破坏物象的实体结构和持久感,并在深入研究自然中,表现与自然相似的具有真实感和动态感的图像。梵高和高更则侧重于精神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他们还反对分割色彩,大胆的采用平面的鲜明色调,并且注重线的作用。后印象主义画家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几乎同时出现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在20世纪初相继谢世,作为艺术潮流也就失去了其原来的动力。
3.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意思是不圆的珠子。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行于17世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18世纪,初北欧和中欧地区外,逐渐衰落。其特点是:
1)它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
《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1.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代表作《阿客留斯与埃阿斯玩骰子》
2.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与黑绘风格相反,它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