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地基技术标准
灰(素)土地基施工工艺工法(后附照片)
![灰(素)土地基施工工艺工法(后附照片)](https://img.taocdn.com/s3/m/d1e8673e6f1aff00bfd51eda.png)
灰(素)土地基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灰(素)土地基是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消除地基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松散砂土的液化性质等),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施工方法。
1.2工艺原理挖去原土层的不良工程性质,用素土或一定比例的石灰遇(与)土经充分拌合,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代替原土层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2 工艺特点2.1灰土垫层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施工工艺简单。
2.2取材容易,费用较低,是一种应用广泛、经济、实用。
2.3素土的稳定时间较长,承载力较低。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良工程性质的地基处理施工。
一般仅用于上部建筑荷载不大和相对沉降差要求不高的浅层地基加固。
4 主要引用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5 施工方法采用机械设备挖去原土层,分层回填灰土(或素土)并分层夯压密实。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施工工艺流程图1 灰(素)土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2.1基土清理1根据测量放线结果,清除施工范围内松散土并开挖至设计标高,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2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古墓洞穴等,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和地基验槽记录。
6.2.2弹线、设标志:在基坑(槽)的边坡上或基层上钉好水平标准木桩,作为控制摊铺灰(素)土厚度的标准,做好测量放线。
6.2.3分层摊铺、灰土拌合、素土料检验。
1灰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2:8或3:7(体积比)。
2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后分别过筛。
3灰土拌合应采用机械搅拌,通过标准斗计量,严格控制配合比。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三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bfeac5d0551810a6f424861a.png)
第三章地基第一节灰土地基第3.1.1条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就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毫米。
第3.1.2条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
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第3.1.3条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第3.1.4条基坑(槽)在铺打灰土前必须先行验槽。
如发现坑(槽)内有局部软弱土层或孔穴,应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或通知设计单位确定处理办法。
第3.1.5条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第3.1.6条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拌好后及时铺好夯实,不得隔日夯打。
第3.1.7条灰土的铺设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照表3.1.7选用。
各层厚度都应预先在基坑(槽)侧壁插定标志。
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容重在现场试验确定。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3.1.7第3.1.8条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
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毫米。
第3.1.9条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槽)内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
夯实后的灰土,在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
第3.1.10条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修建基础和回填基坑(槽),或作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
第3.1.11条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及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第3.1.12条灰土的质量检查,宜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容重。
质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3.1.12规定执行。
用贯入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注:①dy为土在施工时实际达到的干容重γd与其最大干容重γdmax之比。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dbc71c4028915f814dc2c5.png)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101-2004)1 适用范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槽)、管沟、室内地坪、室外散水等基础、垫层或防渗层采纳灰土的工程。
2 施工预备2.1 原材料要求2.1.1 土料: 采纳就地挖出的土应尽可能用粉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
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2.1.2 石灰: 应用Ⅲ级以上新奇的块灰,活性氧化钙、氧化镁含量不得低于50%,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
石灰贮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
生石灰的技术指标见表2.1.1。
2.2 要紧工机具2.2.1 机具设备:装载机、压路机、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混合机。
2.2.2要紧工具:手推车、石夯、木夯、铁锹、铁耙、胶管、铁筛。
2.3 作业条件2.3.1灰土击实试验完成。
2.3.2基槽必须通过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验收。
2.3.3 基槽内松土已清除,积水抽除,污泥晾干,局部松软土层,或孔洞挖除并分层用灰土夯填。
2.3.4非下雨天气,灰土含水量适宜。
2.3.5当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水位低于垫层以下500mm左右。
2.3.6施工前,应依照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施工条件,进行必要的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操纵范畴、铺土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
2.3.7房心和管沟铺夯灰土前,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墙间的加固措施。
2.3.8 作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基坑(槽)边坡上钉好标高、轴线桩。
2.4 作业人员2.4.1要紧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
2.4.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爱护,大、中型机械专门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
要紧作业人员差不多过安全培训,并同意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灰土地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灰土地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56decb767f5acfa1c7cdc3.png)
灰土地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2.2.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 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操作工艺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石灰土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石灰土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6efb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5.png)
石灰土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一、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要求(1)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碾压夯实,表面无松散、翘皮。
(3)分层留接茬方法正确,接茬密实、平整。
(4)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每层虚土从留缝处向前延伸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mm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压实。
2、质量保证措施(1)按设计标高尺寸挖除原地面软质土后,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灰土填筑施工。
(2)配料、拌合由试验员现场盯班,严格控制灰土的比例不超出验收标准。
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3)由现场施工员、专业技术员和安质员共同检查接茬台阶留置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在进行填筑。
碾压成型后专门对接茬处进行密实度检测试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因本工程施工正处于雨季,施工过程中,材料要求严格控制含水率,防止雨淋,对于准备使用的材料应采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已经拌和好的灰土当天用完,严禁过夜次日使用。
二、施工注意事项1、找平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2、尽量避免雨天施工,(若无法避免,应提前做好防雨排水准备),-10℃以下天气不允许施工。
3、灰土地基换填完工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回填基坑,防止受水浸湿或晒裂,否则应临时遮盖。
4、分段铺设灰土时,要严格执行留置接茬的规定,接茬的茬子应垂直切齐,切成台阶形式,台阶高度不大于0.3m,宽度不大于1.0m。
5、石灰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应保证不受潮变质,土料中不应含草根、杂物等。
石灰土基层施工方案
![石灰土基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4fa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4.png)
石灰土基层施工方案一、材料方面的要求:1、石灰: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等级为Ⅲ级或以上,其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部颁标准。
2、土:塑性指数15~20(土中土块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8%)。
3、水: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提前进行试验鉴定。
二、配比及强度要求:1、石灰土底基层:石灰含量为10%、12%。
2、强度要求:7天浸水抗压强度为0.8Mpa。
三、施工工艺:1、整理下承载层:在承载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25米一桩,曲线段10米设一桩,并对应放出边线。
然后检查下承载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如有“弹软”现象应及时采取晾晒、换土、戗石灰等措施进行处理。
逐一断面的检查下承载层高程是否符合设计标高要求。
2、备料:a、我们选择了上仓工业园区料场作为白灰消解场,此处交通便捷、远离居民区、地势较高、接近水源的场地存放石灰。
采用整体攒堆式堆放,为了防止大堆石灰的底部消解不透或压实影响石灰消解过程中的膨胀,存灰点堆放石灰的高度不超过2m。
消解时由人工进行整体喷水,闷5-7天直至各局部达到要求为止。
b、土可按需用量堆放在路基的两侧,若土中含有苇、草等杂物应提前清除。
3、材料的摊铺:a、采用推土机铺土,根据现场土的干湿情况,必须掌握好铺土的厚度,并且保证表面的摊铺平整符合规定的路拱。
b、根据每平方米石灰土需用的石灰量进行摊铺,每40m检查一个断面,以防石灰过薄、过厚而造成的石灰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石灰土的拌和过程及找平过程:a、采用公司先进的稳定土拌和机(RS425)进行拌和,先干拌后湿拌。
当含水量适当时可以直接拌和,拌和层的宽度按设计路宽两侧各加30cm。
拌和段与相邻拌和段接茬处采用拌和2m以上的方法处理。
拌和深度应直到石灰土层底部,并随时检查拌和深度,严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和防止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拌和工作从路边开始施拌,转圈向中心进行。
b、石灰土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
灰土砂和砂石、粉煤灰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
![灰土砂和砂石、粉煤灰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adead80c22590102029dcd.png)
编号:TJ-0505000010201
单位工程名称
工业废水提升泵房
分部工程名称
地基处理
分项工程名称
地基处理
施工单位
山西电建二公司
项目经理
赵文生
强制性条文内容
执行要素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1.5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 m2以上工程,每100 m2应至少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长米应有1点。
地基类型
设计要求
灰土
工程数量
设计要求
270㎡
检测方法
环刀取样法
详见记录编号:2010-588、589Fra bibliotek590、591
检测数量
3
详见记录编号:2010-588、589、590、591中试验编号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详见试验报告:WPB-2010-588、589、590、591
检测结果
设计要求
承载力大于120KN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4.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分层情况
设计要求
每层25cm,分层夯实
压实系数
压实系数
压实系数为0.96
项目部质检员: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37灰土技术要求
![37灰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916f944312b3169a451a4d9.png)
一、材料及主要机具:1、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石灰:不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二、作业条件:1、在铺灰土前检验夯实素土标高,并按照验收程序办完隐检手续。
2、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三、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素土表面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二)、施工步骤1、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 16~20mm 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2、灰土拌合:3∶7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基础垫层灰土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一般最优含水量为14%-18%;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4、铺灰应夯实牢固,夯实后厚度为150㎜。
夯实机具可根据工程大小和现场条件在房间内采用机械夯压,在体育馆场地用压路机压实。
遍数按设计要求的干密度有试夯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5、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实,入室灰土不得隔日夯打。
四、质量控制1、施工前检查原材料,如灰土的土料、石灰以及配合比、灰土拌匀程度。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实遍数等,都应严格控制。
3、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灰土地基的压实系数,灰土应用环刀取样检测灰土的干密度。
《地基及基础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地基及基础验收规范》 GB50202-2002](https://img.taocdn.com/s3/m/03078cc9960590c69ec3769b.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目录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地基 3 4.1一般规定4.2灰土地基4.3砂和砂石地基4.4土工合成地基4.5粉煤灰地基4.6强夯地基4.7注浆地基4.8预压地基4.9振冲地基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4.11水泥土搅桩地基4.12土和灰土挤密地基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4.14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4.15砂桩地基5.桩基础 16 5.1一般规定5.2静力压桩5.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5.4混凝土预制桩5.5钢桩5.6混凝土灌注桩6.土方工程 24 6.1一般规定6.2土方开挖6.3土方回填7.基坑工程 27 7.1一般规定7.2排桩墙支护工程7.3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7.4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程7.5钢或混凝土支护工程7.6地下连续墙7.7沉井和沉箱7.8降水和排水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5 附录A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附录B塑料排水带的性能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灰土地基技术标准
![灰土地基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fa3e6e31b765ce04081406.png)
灰土地基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2.2.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d2a7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b.png)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土地基础工程施工中,对于灰土地基处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灰土地基是指土壤中灰分含量较高的一种土层,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灰土地基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满足工程的要求,而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就是对于灰土地基处理的规范。
在进行灰土地基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确定灰土地基的性质和现场条件,然后根据工程设计确定相应的灰土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方案,进行开挖和整平工作,清除土层上的杂质和松散物,确保施工的基准面标高和坡度。
接下来,进行灰土地基的加固和加强工作。
灰土地基加固的主要方法可以采用碾压和混合加固。
碾压加固是指使用碾压机进行碾压和夯实,使灰土地基变得更加坚固和紧实。
混合加固是指使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与灰土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夯实,以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灰土地基的湿度控制。
由于灰土地基容易吸湿、干燥,控制地基湿度可以有效避免地基收缩和沉降现象。
在施工时,需要进行喷水湿润、覆盖防尘等措施,确保地基的适度湿度。
此外,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还包括相关的监测控制措施。
在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基沉降和变形的监测,及时控制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
监测措施包括使用沉降观测点、变形探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预案。
总结起来,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是一套规范和标准,为灰土地基处理提供了指导。
遵循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可以确保灰土地基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灰土地基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制定合理的方案,并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由于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的详细内容较为繁多,本文只是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未涉及到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和标准要求,请参阅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灰土地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灰土施工技术交底
![灰土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3a719eb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灰土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中,灰土施工将用于地基处理、基础垫层等部位,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灰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务必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土:优先选用粉质黏土,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 15mm。
(2)石灰:应用新鲜的块灰,使用前 1-2 天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 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装载机、压路机、蛙式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等。
(2)工具:铁锹、耙子、筛子、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塔尺、钢尺等。
3、作业条件(1)基土已完成并验收合格,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2)灰土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在基槽边上每隔 3m 钉上水平桩。
(3)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三、施工工艺流程1、验槽基槽开挖完成后,应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槽,检查基槽的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槽底土质是否均匀,有无异常情况,并做好验槽记录。
2、基土清理验槽合格后,将基槽内的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土表面平整、干净。
3、灰土拌制(1)灰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2:8 或3:7(体积比)。
(2)灰土拌制时,应将土和石灰充分搅拌均匀,颜色应一致。
(3)拌制好的灰土应及时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
4、铺设灰土(1)铺设灰土前,应先在基土表面洒水湿润,以保证灰土与基土的结合良好。
(2)灰土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一般为 200-250mm,夯实后厚度为 150-200mm。
(3)铺设时应控制好灰土的平整度和坡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夯压密实(1)灰土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夯压。
采用蛙式打夯机或压路机进行夯实,夯压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3 遍。
3:7灰土技术要求
![3:7灰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87ddf5fad02de80d4d84043.png)
3:7灰土施工技术要求1、土料:采用就地挖土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和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基颗粒不应大于15mm。
2、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含氮化钙、氧化镁越高越好,使用前1~2天水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水分。
3、灰土土质、配合比、龄期对强度的影响(MPa)见下表。
土种类龄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7d 0.520 0.537 0.16328d 0.840 0.646 0.44990d 1.191 0.833 0.816施工要点:1、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如有积水、淤泥,应凉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2、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佳含水量为14~18%,如含3、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接缝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并作成直槎。
当灰土地基高度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每阶宽不少于500mm;对作辅助防渗层的灰土应将水位以下结构包围,并处理好接缝,同时注意接缝质量,每层灰土应从留缝处往前延伸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mm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4、灰土应当天铺填夯实,入槽(坑)灰土不得隔日打夯。
夯实后的灰土30d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基槽(坑)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
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
5、冬季施工,必须在基层不冻的状态下进行,土料应覆盖保温,冻土及夹有冻块的土料不得使用;已熟化的石灰应在次日用完,以充分利用石灰熟化时的热量,当天拌的灰土当天铺填夯完,表面应用塑料布或草袋覆盖保温,以防灰土垫层早期受冻降低强度。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66f6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6.png)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基础或垫层的灰土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土:所用的土料使用前要先过筛,其粒径应不大于15mm,含水量要符合规定,一般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
2.1.2石灰:可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1~2d应充分熟化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不得加有未熟化的的生石灰块和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水分过多。
2.2机具设备压路机、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 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3作业条件2.3.1基坑(槽)摊铺灰土前,必须先进行钎探并按设计和勘察单位的要求处理完毕,并办完基槽的隐检手续。
2.3.2基础外侧做灰土前,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补处理并办理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达到规定的强度,施工中不得损坏混凝土。
2.3.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应采取排水或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500mm左右,并在3d之内不得受水浸泡。
2.3.4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施工。
并且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或有机杂物清除干净。
2.3.5灰土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表示灰土上平的木橛;在室内墙上弹出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标准木桩以控制标高。
2.4技术准备2.4.1编制施工方案经审批后进行技术交底。
2.4.2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2.4.3施工前应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灰土工程的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确定。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检查土料种类、质量以及石灰的质量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过孔径6~10mm的筛子,生石灰直接使用;土料过孔径16~20mm的筛子,并确保粒径要求。
灰土技术要求
![灰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1edfb888bd63186bcebbc73.png)
3:7灰土施工技术要求1、土料:采用就地挖土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和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基颗粒不应大于15mm。
2、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含氮化钙、氧化镁越高越好,使用前1~2天水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水分。
3、灰土土质、配合比、龄期对强度的影响(MPa)见下表。
土种类龄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7d28d90d施工要点:1、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如有积水、淤泥,应凉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2、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佳含水量为14~18%,如含3、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接缝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并作成直槎。
当灰土地基高度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每阶宽不少于500mm;对作辅助防渗层的灰土应将水位以下结构包围,并处理好接缝,同时注意接缝质量,每层灰土应从留缝处往前延伸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mm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4、灰土应当天铺填夯实,入槽(坑)灰土不得隔日打夯。
夯实后的灰土30d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基槽(坑)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
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
5、冬季施工,必须在基层不冻的状态下进行,土料应覆盖保温,冻土及夹有冻块的土料不得使用;已熟化的石灰应在次日用完,以充分利用石灰熟化时的热量,当天拌的灰土当天铺填夯完,表面应用塑料布或草袋覆盖保温,以防灰土垫层早期受冻降低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土地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作业条件:
2.2.1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
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
→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
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 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2-1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 y鉴定,一般为~;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雨、冬期施工:
3.11.1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3.11.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
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4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4.2.1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 留槎和接槎。
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2-3
5 成品保护
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
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
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
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
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
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
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地基钎探记录。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灰土的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