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及基础之地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施工规范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和耐久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包括民用、工业、交通、水利等建筑物。
1.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应遵循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
1.4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并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
二、术语和定义2.1 地基: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2 基础:指将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外来荷载及上部结构自重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3 地基处理:指为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4 基础施工: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基础垫层、基础主体结构的施工活动。
三、基本规定3.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并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3.2 施工中应遵循“先处理、后施工”的原则,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3 基础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和倾斜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4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和验收签证,确保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四、地基施工4.1 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压实、加固、排水、置换等。
4.2 地基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处理深度、处理范围和处理质量。
4.3 地基处理完成后,应进行地基验收,验收应包括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变形测量等。
五、基础施工5.1 基础垫层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垫层的平整、坚实和排水性能。
5.2 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和倾斜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5.3 大体积基础施工应采取措施控制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5.4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应按照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确保钢筋的布置、焊接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地基?好嘞,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地基。
地基,就像是咱们的脚底,站得稳,才能走得远。
建筑物的地基是整个房子的支撑点,它直接承载着上面的重量。
想想看,如果脚下不稳,走路都得小心翼翼,别说建筑了,连咱们的日常生活都得提心吊胆。
所以,地基的重要性,那可真是不言而喻。
1.2 基础的角色而基础则是地基的“衣服”,它把地基的力量更好地分散到整个建筑上。
没有基础,地基就是一块孤零零的石头,没啥用。
所以,地基和基础就像一对好搭档,缺一不可。
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坚固的建筑物,让我们可以安安心心地住进去。
2. 施工工艺的重要性2.1 施工工艺的定义说到施工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把地基和基础做好的一套方法。
就像烹饪,做菜的步骤和火候都很重要。
如果你把菜肴烧糊了,那可就惨了。
建筑也是一样,施工工艺不能马虎,得按照标准来,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与耐用。
2.2 常见的施工工艺现在,咱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
比如,打桩、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等,这些都是咱们施工时常用的招数。
打桩就像在沙滩上扎帐篷,得扎得稳,才能挡住风雨;而基坑开挖就像挖洞,既要深又要宽,才能给地基腾出足够的“呼吸空间”。
这些工艺的每一步,都得认真对待,不容马虎。
3.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质量控制接下来,咱们得谈谈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质量控制可是重中之重。
就像我们买衣服,得看做工、材料,建筑也一样,得确保每个环节都靠谱。
检查混凝土的配比,确保沙子、水泥、石子搭配得当,别让“厨师”犯错。
若是一不小心,后期可就得受罪了。
3.2 安全问题另外,安全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
施工现场就像战场,得时刻保持警惕。
工人们得穿好安全装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
万一发生意外,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大家都得齐心协力,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建筑才能安然无恙。
4. 结语总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可不是小事,得谨慎对待。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引言: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是建造一座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建筑物的基石。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规范和要求。
1. 地勘与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首要步骤。
它包括对地下地质结构、土层特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详细研究。
在进行地质调查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如钻孔取样、地层测试等,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关键依据。
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过程。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可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填土、加固、振捣等手段。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注意保持地基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需注意避免地基沉降、地基下沉和不均匀沉降等地基问题。
3. 基础工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结构稳固的基础。
施工方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设计基础的形式和尺寸。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浅基础(如地基板)、深基础(如桩基)等。
基础工程设计还应考虑地震和风险因素,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和安全性。
4. 施工材料选用施工材料的选用对于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混凝土是常用的基础材料,需要符合相关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同时,施工方应注意材料的质量检测,并对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条件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可靠性。
5. 施工工艺与监控施工工艺是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包括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同时,施工现场需要进行监控和测量,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监控手段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等,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变形。
6. 质量验收与检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和检测。
质量验收包括对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估,如基础的均匀性、平整度和结构的稳定性等。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畴CFG桩又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
对污泥质土应按地区体会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 00—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 术语2.1.CFG 桩:又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2.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高黏结强度桩,并由桩、桩间土和褥垫一起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3 基本规定3.1 CFG 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3.2 CFG 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3.3 技术人员应把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
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操纵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
当显现专门情形时,必须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3.4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质量监理。
施工终止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
4 施工准备4.1 技术预备4.1.1.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和条件(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和必要的水文资料;(2)CFG桩布桩图,并应注明桩位编号,以及设计讲明和施工讲明;(3)建筑场地邻近的高压电缆、电话线、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障碍物等调查资料;(4)建筑物场地的水准操纵点和建筑物位置操纵坐标等资料;(5)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4.1.2.施工技术措施(1)确定施工机具和配套设施;(2)编制材料供应打算,标明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和数量;(3)试成孔应不小于2个,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是否适宜,核定选用的技术参数;(4)按施工平面图放好桩位;(5)确定施打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6)施工前,施工单位放好桩位、CFG 桩的轴线定位点及测量基线,并由监理、业主复核。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1. 引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的重要阶段,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制定本技术标准。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土地勘测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土地勘测工作,包括地质勘测和地形勘测。
地质勘测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土壤特性等,为合理设计建筑地基提供依据。
地形勘测可以了解地势起伏、河道位置等,为地基的平整和排水提供依据。
2.2 地基设计根据土地勘测结果,进行地基设计。
地基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类型、高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底面积等。
2.3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基设计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
3. 施工工艺3.1 地基平整地基平整是地基施工的首要工作。
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进行平整,达到设计要求的高程和平整度。
3.2 基础墙体施工根据施工方案,先进行基础墙体的施工。
墙体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
3.3 基础梁施工基础梁是墙体之间的承重构件,其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梁体的尺寸、钢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基础柱施工基础柱是基础梁和楼板之间的支撑构件,其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柱子的尺寸、钢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基础板施工基础板是地基基础工程中的水平承载构件,其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基础板的尺寸、混凝土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6 施工质量检验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包括平整度检查、尺寸检查、钢筋验收等。
4. 施工安全措施4.1 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
4.2 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挡、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3 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施工现场的巡视、相关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处理、基础深基坑开挖、基础桩基工程等。
1.2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定和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3 监理单位应按照相关国家规定和本规范的要求对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4 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编制相应的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图纸和说明,并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5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沟通合作,积极解决在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
二、施工前准备2.1 施工前,应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和测量,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
2.2 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整理,确保施工场地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2.3 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等。
2.4 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和设施。
2.5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储存工作,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2.6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2.7 施工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人员和应急设备的配置,以及应急处置流程。
三、地基处理3.1 地基处理包括填方、挖土、压实等工作,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3.2 在地基处理中,应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3.3 在填方工程中,填方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填方厚度应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确保填方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4 在挖土工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开挖,避免对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等造成危害。
3.5 在地基处理中应注意过程控制,确保填方和挖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施工工法工艺之地基基础工程-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
施工工法工艺之地基基础工程-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作为地基基础工程中的一种施工工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标准方案。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是指通过深埋进地下,通过搅拌机对土层进行机械搅拌,同时注入水泥固化剂,形成一系列混凝土桩、排桩墙等建筑材料结构,即通过把原有土层夯实,增强地基支撑承载力的一种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以下工艺标准进行实施。
1. 构建严密的检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地基设计图纸上的要求清晰标记出桩位,特别是在建筑物的重要部位以及地质环境复杂的区域。
在完成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前,应对现场进行勘测和检查,并出具相应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材料,设备和人力充足,并保证施工的顺利性。
2. 深层搅拌技术的应用在开始施工前,首先要清理地表,避免碎石和杂物对搅拌机造成损坏。
然后,按照搅拌规格,选择合适的速度和转速,进行搅拌。
在搅拌土层时,一定要注意杂物的混入情况,确保锚杆完全沉入土层中。
当硬化时间到达后,即可进行挖掘和清理工作。
3. 桩位测量标准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中,桩位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该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测量,以确保每个桩位符合设计要求。
测量标准应为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的精确状态检查,以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调整。
4. 现场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现场监督机制,投入足够的技术和管理力量,在现场严格监督并管理施工过程,确保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做好质量保证及安全防范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总之,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其施工工艺标准的认真执行和效果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和寿命。
因此,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的施工企业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第一节机械土方开挖第二节土方回填第三节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第四节轻型井点降水第五节深井井点降水第六节锚杆及土钉墙第七节钢及混凝土支撑系统第八节地下连续墙第九节灰土工程第十节砂和砂石垫层第十一节重锤夯实第十二节深层搅拌桩施工第十三节喷粉桩施工第十四节钻孔灌注桩施工第十五节筏板基础施工第十六节箱形基础施工第一节机械土方开挖(ZM68-QJB-001)一、主要机具设备机械挖土工程常用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
主要工具有:十字镐、铁锹、大锤、钢纤、钢撬棍、手推车等。
二、作业条件1.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旧有建筑物。
向建设单位了解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电缆、沟渠、基础、坟墓等资料。
做好搬迁、改建、改线或防护加固措施。
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深基坑开挖还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
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或疏通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0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或截洪坝,阻止山坡雨水流入开挖的基坑。
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控制要点1.严格按设计边坡开挖四、施工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施工放线→分段分层依次下挖→修边和清底→验收2.各种挖土机械应采用其生产效率高的作业方法进行挖土。
地基基础施工工程规范(3篇)
第1篇一、概述地基基础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2. 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掌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信息,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1)施工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完善;(2)施工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支护等设施齐全;(3)施工材料、设备、人员到位,施工组织有序。
三、施工过程1. 地基处理(1)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压实、加固等;(2)地基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3)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 基础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础形式、尺寸和材料;(2)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基础尺寸、位置、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3)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3. 基坑支护(1)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土钉墙、锚杆支护、地下连续墙等;(2)支护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支护结构稳定、安全;(3)基坑支护完成后,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四、施工质量验收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2. 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验收应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分项、分部工程验收。
五、施工安全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要求,规定了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的标准。
一、基坑开挖工艺标准:
1.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基坑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 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泥土,保持基坑整洁。
二、地基处理工艺标准:
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夯实、加固、填筑等操作。
2. 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浇筑混凝土、设置钢筋、安装模板等操作。
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速度和浇筑质量,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安装钢筋时,采用正确的固定方法和间距,确保钢筋的嵌入混凝土内并能满足设计要求。
四、基础检查验收工艺标准:
1. 进行基础施工完工后的检查验收工作,包括基础尺寸、平整度、强度等方面的检查。
2. 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对基础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和国家标准。
总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为了保证地基和基础的质量和安全性,遵循规范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施工。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规范要求。
一、勘察与设计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勘察与设计。
勘察需要对土质、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的调查。
设计需要根据勘察结果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确定地基和基础的类型、尺寸和布置。
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第二步。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保证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考虑基坑边坡的坡度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地基、排水、沉降预测和控制等。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处理效果的达到预期。
四、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基础施工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垫层、浇筑混凝土和加固钢筋等工作。
对于大型建筑物,还需要进行基础的分段施工。
五、基础验收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验收。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偏差的测量、表层平整度的检查、基础质量检验等。
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
六、施工安全在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施工组织方案。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七、质量控制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八、工程监理为了保证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理机构需要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评估。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地基工程1.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1.1.1 总则1.1.1. 1 适用范围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使之形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土体强度,显著地减少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用于公路、铁路路基作加强层,防止路基翻浆、下沉;用于堤岸边坡,可使结构坡角加大,又能充分压实;作挡土墙后的加固,可代替砂井。
此外,还可用于河道和海港岸坡的防冲;水库、渠道的防渗以及土石坝、灰坝、尾矿坝与闸基的反滤层,可取代砂石级配良好的反滤层,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证安全使用的目的。
1.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8—19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19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0——19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裂膜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1——19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非织造复合土工布》(GB/T 17642——19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乙烯土工膜》(GB/T 17643——199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土工膜》(GB/T 17688——199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土工格栅》(GB/T 17689——199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扁丝编制土工布》(GB/T 17690—1998)。
1.1.2 术语1.土工合成材料: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总称。
2.土工织物: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
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 素土、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1 总则1.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室外台阶、坡道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81.2 术语1.2.1检验对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设计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器具等进入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1.2.2验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土,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标准作出确认的活动。
1.2.3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质量、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1.2.4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1.2.5验槽基坑或基槽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检验地基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1.3 施工准备1.3.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土每隔3m钉土灰土土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土弹土水平线或在地坪土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1.3.2材料准备(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 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1.3.3主要机具一般应有蛙式或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等。
1.3.4作业条件(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基础外侧回填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审查: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可行,满足工程要求。
2. 材料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设备,如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
3. 施工组织: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人员安排等。
4. 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二、施工工艺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土方开挖,注意保持地基土的稳定性,防止地基沉降。
2. 地基处理:针对不同地基土质,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压实、加固等。
3. 钢筋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绑扎、焊接、安装,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尺寸符合要求。
4. 混凝土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满足要求。
5. 桩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6. 地下连续墙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确保墙体垂直度、厚度、钢筋间距等符合要求。
7. 地基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进行观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8. 施工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缝的防水、防渗、防裂等性能。
三、质量验收1. 材料验收: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四、施工安全管理1.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总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通过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审查: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地基基础形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引言地基及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地基及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规范地基及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
2. 施工前准备2.1 施工资料准备•施工资料的准备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许可证等必要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同时,应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施工人员准备•施工现场应安排有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并进行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相关安全规范。
•施工中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以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实施。
2.3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应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 施工工艺3.1 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合理规划基坑的开挖范围和深度。
•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持挖机的平衡,避免坍塌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基础底座处理•在基坑底部进行底座处理,包括清理基坑底部的杂物和填充合适的垫层。
•底座处理的目的是保证基础的稳定和均匀承载。
3.3 基础浇筑•在基础底座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养护。
•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浇筑顺序和养护时间。
3.4 基础防护•工程完成后,应对基础进行防护,避免因外界因素引起的损坏和腐蚀。
•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水材料、防腐涂料等,确保基础的长期稳定性。
4. 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4.2 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现场等的检查。
•检验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性。
4.3 质量验收•在全部施工完成后,对地基及基础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应由相关部门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施工工艺符合标准要求。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引言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进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时所需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相关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下水位、土体力学参数、地质结构等的测量和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2.地面准备:在施工前,需要清理地面上的杂草和垃圾,并对地面进行平整和夯实处理。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标出基坑的轮廓。
–使用挖掘机等施工设备进行基坑的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基坑的坡度和垂直度,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2.地基处理–在基坑底部进行地基处理。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加密和加耐久性等。
–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3.基础浇筑–在地基处理完毕后,开始进行基础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前,要进行模板搭设、钢筋布置等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质量的控制,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4.基础防水–在基础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防水的施工。
–基础防水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常见的方法包括涂刷防水涂料、铺设防水卷材等。
5.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检验与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检验和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检验与验收的内容包括地基与基础的平整度、强度等。
四、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1.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对施工完成后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后,需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整改,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一、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地基工程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1.1.1 总则1.1.1. 1 适用范围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使之形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土体强度,显著地减少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用于公路、铁路路基作加强层,防止路基翻浆、下沉;用于堤岸边坡,可使结构坡角加大,又能充分压实;作挡土墙后的加固,可代替砂井。
此外,还可用于河道和海港岸坡的防冲;水库、渠道的防渗以及土石坝、灰坝、尾矿坝与闸基的反滤层,可取代砂石级配良好的反滤层,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证安全使用的目的。
1.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19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 /T 17639-19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0--19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裂膜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1--19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非织造复合土工布》(GB/T 17642--19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乙烯土工膜》(GB/T 17643--199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土工膜》(GB/T 17688--199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土工格栅》(GB/T117689--199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扁丝编制土工布》(GB/T 17690-1998)。
1.1.2 术语1.土工合成材料: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工程2-1 灰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及要求3.1.1 应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灰土地基场地平面图及设计要求等技术资料。
3.1.2 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1.3 对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
3.1.4 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3.2.1 土:采用粉质黏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不宜使用块状黏土和砂质粉土,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3.2.2 石灰:宜采用新鲜的消石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3.3 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平碾、振动碾、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作业条件: 3.4.3.4.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3.4.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3.4.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3.4.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3.4.5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3.4.6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4 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分层铺灰→灰土拌合→槽底清理→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4.2 操作工艺4.2.1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20mm~16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4.2.2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
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4.2.3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4.2.4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4.2.5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下表选用。
4.2.5表灰土最大虚铺厚度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4.2.6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4.2.7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4.2.8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b的规定执y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b)3项次(g/cm土料种类灰土最小质量密度1.55 轻粘土11.50 粘土亚 21.45土粘34.2.9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4.2.10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4.2.11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4.2.12 冬季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
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并且要有冬季施方案。
5 质量标准5.1 主控项目:5.1.l 基底的土质和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1.2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压实系数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1.3 按配合比正确配料,配料要拌合均匀。
一般项目5.25.2.1 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5.2.2 留槎和接槎。
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5.2.3 允许偏差见下表。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5.2.35.3 质量要求5.3.1 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
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5.3.2 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
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5.3.3 必须认真过筛,防止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夯(压)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5.3.4 土料和熟石灰要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需均匀,否则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
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5.3.5 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防止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
5.3.6 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
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6 成品保护6.1 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6.2 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6.3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6.4 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7 安全、环保措施7.1 安全措施7.1.1 灰土施工,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必须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防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处操作。
7.1.2 向基坑(槽)、管沟内夯填灰土前,应先检查电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地线、开关应符合要求,夯土时严禁夯击电线。
7.1.3 使用蛙式打夯机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胶皮线。
操作夯机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以防触电。
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
7.2 环保措施7.2.1 施工现场进行封闭施工,合理布置,场容整洁,废弃物及时处理。
7.2.2 拉运灰土过程中对车辆进行覆盖。
施工现场进行有组织排水,并经常洒水湿润,以减少扬尘。
7.2.3.8 质量记录8.1 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8.2 地基钎探记录;8.3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8.4 灰土的试验报告。
2-2 砂和砂石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石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2 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及要求3.1.1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砂或砂石材料,经试验检验材料的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含泥量等,确定混合填料的配合比。
3.1.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填料种类、施工条件等,进行必要的压实试验,确定砂石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摊铺厚度和夯实或碾压遍数、机械碾压速度等参数。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施工方法。
3.1.3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环保、文明施工交底。
.3.2材料准备及要求3.2.1天然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等,有机物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应小于5%,颗粒级配应良好。
采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入一定数量粒径在20mm~50mm的碎石或卵石,且要分布均匀。
3.2.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植物残体及垃圾。
用作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3.3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平碾、振动碾、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3.4作业条件:3.4.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3.4.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3.4.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
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3.4.4砂或砂石材料已按设计要求的种类和需用量进场并经验收符合要求。
混合填料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3.4.5主要夯(压)实机械已进场并试运转,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3.4.6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