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保护法介绍
2024版年度新环境保护法
新环境保护法目录•环境保护法概述•新环境保护法主要内容•企业在新环境保护法下的责任与义务•政府部门在新环境保护法中的职责与作用•社会公众在新环境保护法中的参与和权益保障•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及挑战分析PART01环境保护法概述环境保护法的定义与性质定义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性质环境保护法属于社会法领域,具有公益性、科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初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发展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完善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环境保护法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加强。
保护优先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损害担责原则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注重源头控制,通过规划和计划等手段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
明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者的法律责任,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和“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PART02新环境保护法主要内容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实行统一监督管理推行环保督察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明确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落实环保措施。
030201监督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03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0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0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基金等方式,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进行经济补偿,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
第一章总则
本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不同的环境要素和区域特点,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确保环境的优良状态,并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污染物排放控制
设立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排放源进行监管和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健康。
第四章自然资源保护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生
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恶化。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环境状况,评估环境影响,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章环境应急管理
建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做好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恢
复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七章许可和审批
对涉及环境保护的项目、活动进行许可和审批,确保其符合环
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八章法律责任
规定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九章监督与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推进环境保护法治化。
第十章附则
本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以前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与本法相抵触的规定。
以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简要内容概述。
注:本文档为根据个人理解提供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以正式法律文件为准。
2023年最新版环保法律法规总结
2023年最新版环保法律法规总结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
本文将为您总结2023年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以便您了解我国环保政策的新动态。
一、环境保护法1. 修订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
修订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
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强化了环境保护的原则,明确了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 规定了环境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
- 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1. 修订背景: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
修订背景: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
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加强了对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监管,提高了排放标准。
- 推动了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
- 规定了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措施。
三、水污染防治法1. 修订背景:水污染问题同样严重,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
修订背景:水污染问题同样严重,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
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规定了严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加强了水环境保护,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周边进行污染活动。
- 推动了再生水利用,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四、土壤污染防治法1. 修订背景:土壤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
修订背景:土壤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
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规定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包括预防、风险评估、修复等。
- 明确了土壤污染责任,要求企业对其产生的土壤污染负责。
五、环境保护税法1. 修订背景:为了调动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积极性,政府制定了《环境保护税法》。
新环境保护法【共71张PPT】
社会监督
公众、媒体和环保组织等 社会力量对环保法实施进 行监督,促进政府和企业 履行环保责任。
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布
环境监测
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对环 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实时 监测。
信息公布
定期公布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状 况报告,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现场检查与执法
现场检查
特点
环保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强制性 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它涉及到环境、 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 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
环保法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重要性
环保法是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法律,它对于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
实施新环保法有利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经济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新环保法 还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03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新环保法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治
理和修复,恢复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
03
加强监管与处罚力度
新环保法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三同时”制度的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责令改正或者依法处罚。
排污收费制度
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加强监管与处罚力度
新环保法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 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缴纳 排污费。
新环保法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排 污费的征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责令改正或 者依法处罚。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新环保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环境 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一、概况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2014年4月2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二、主要内容(一)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新法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新理念。
(二)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新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三)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一是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
新法在第17条规定: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测范围;明确了监察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二是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大了未批先建的违法责任,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新法在第19条增加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三是完善了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
新法第20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强化了联合防治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四是完善了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制度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
新环境保护法介绍
新环境保护法介绍第一篇:新环境保护法介绍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EHS部门根据有关资料改编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解决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更新了环境保护理念,完善了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对旧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新环保法总则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保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五十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新环保法从信息公开到环境公益诉讼,这些条款都旨在确保和赋予公众更大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这是从源头上克服和破除生态环境保护障碍的关键一环,也是让环境污染防控不至于陷入‘越罚越排’‘罚得越多排得越多’等尴尬境地的重要保障。
环保法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对环境污染有责任,环保问题要先从自身做起,同时也有与责任相适应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的权利。
二、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新环保法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十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新版环保法确立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由原来规定环境保护工作要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到现在的坚持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同时亦是立法理念的重大转变。
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自身需求。
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第三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2023年最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全
2023年最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全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全,以便广大读者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共同保护环境。
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 水污染防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 声音污染防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排放标准》5. 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6. 废弃物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条例》7.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违法行为处罚办法》8. 其他环境保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上为2023年最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全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查阅相关法规文件。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参与环保决策权
公民有权参与环保决策过程, 对重大项目和规划提出意见和 建议。
依法维权
公民有权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 进行监督和举报,维护自身和 公共环境的权益。
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
公民有义务节约资源、减少污 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成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03
新《环境保护法》亮点与突破
严格环境违法责任
02
原有《环境保护法》已无法满足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亟需 进行修订和完善。
立法目的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保障 人民群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 现可持续发展。
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新《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具有很高的法律 地位和法律效力。
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新法规定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公众的环境 权益不受侵犯。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建设 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05
新《环境保护法》的挑战与对 策
实施中的问题与挑战
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可能对严重污染企业进行袒护,导 致环境执法受阻。
它与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专门性法律共 同构成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02
新《环境保护法》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协调,确保后代人能够 享有与当前相同的资源和 环境。
预防为主原则
要求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不 是在污染发生后再进行治 理。
2023年最新环保法律法规详解
2023年最新环保法律法规详解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不断更新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本文将为您详解2023年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于2014年修订,2015年实施。
2023年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原则、责任和义务,强化了环保执法力度。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
2.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 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执法效率。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最新修订于2018年。
2023年最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加强源头控制,对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2. 推广清洁能源,逐步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
3. 完善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推动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
三、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最新修订于2017年。
2023年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污染源监管,对污染水体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2.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3. 建立健全水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水环境保护透明度。
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基本法律,最新修订于2020年。
2023年最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固体废物产生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规定了环境保护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
2. 监督管理:明确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权力,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 保护和改善环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4.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对各种污染源的污染防治作出了规定,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5. 法律责任:明确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6. 附则:对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时间、相关术语的解释等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对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
新《环保法》的11个主要改变 六、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 七、强化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八、提出了环境经济政策 九、强调了农村环境保护 十、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 十一、是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
创新性针对性的立法理念 监督调查的技术手段增强 监管模式开始转型 监管手段出“硬拳” 法律责任超严厉——“最严环保法”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 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 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 环境监督管理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 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 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 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监督管理来自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 适用范围
•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 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 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 市和乡村等。
新《环境保护法》五大亮点 新举措——建立公共监测预警机制 新制定——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新主体——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 新标准——按日计罚无上限 新职责——明确政府管理
新《环保法》的11个主要改变 一、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确立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三、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四、明确了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五、严格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环境保护法规更新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环境保护法规更新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环境保护法规的更新: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不断加剧,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各国纷纷制定和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20年生效,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升级。
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同时,增加了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该法案还加重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了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和力度。
二、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颁布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固体废物污染,中国于2020年颁布了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该法规对固体废物的排放、处理和利用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明确了相关责任和义务。
新法规要求企业和个人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鼓励开展资源化利用。
同时,法规还对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焚烧进行了严格控制,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此外,新法规还加强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提高了危险废物处理单位的准入门槛。
三、全球环境保护合作与减排目标除了国内法律和政策更新外,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合作也非常活跃。
各国通过国际公约和协议进行合作,形成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减排目标。
例如,巴黎气候协议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协议规定了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并鼓励各国采取具体措施来实现减排目标。
此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也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新环境保护法全文
新环境保护法全文新环境保护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新环境保护法讲解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产业
新环境保护法鼓励发展清洁能源 、节能环保等产业,限制高污染 、高能耗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
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
新环境保护法加强了对能源消耗 的管控,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优
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转型。
减少环境污染
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行为实 施严厉的处罚,有助于减少环境
污染行为的发生。
02
新环境保护法重点内容
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 展。
生态优先原则
采取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 护措施,保障生态安全和 环境健康。
预防为主原则
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 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措施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
环境保护责任主体
政府责任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 施规划环评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实施总量控制
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推动 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 染物减排。
严格环境准入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严格控制 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的发展。
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治理,推 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
环境保护监管与执法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和监管 体系,提高环境监管和执 法能力。
严格执法处罚
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严格 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加 大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 震慑力。
加强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环境信息,保障 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 权。
03
新环境保护法亮点解析
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
2024版新《环境保护法》课件
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环境犯罪中具有重 要意义,不仅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信任 和合作,还可以提高打击效率和成功率, 维护全球环境和生态安全。展望未来, 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相 关机制和法律制度,共同应对跨国环境 犯罪带来的挑战。
2024/1/29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2
新《环境保护法》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环境保护法概述 • 新《环境保护法》主要内容 • 企业环保责任与义务 • 政府监管职责与权力保障 • 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事业 • 法律责任追究及纠纷解决途径
2
01
环境保护法概述
Chapter
2024/1/29
3
环境保护法的定义与性质
环境管理制度。
03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
投入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2024/1/29
14
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对
识别环境风险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和风险点。
制定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应急预案、风险 防范计划等。
环境保护法的定义
环境保护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因保护和 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保护法的性质
环境保护法具有公法性质,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 共利益而制定的法律。同时,它也具有综合性,涉 及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进 行调整。
新法规定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 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 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管理法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管理法目的本法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
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确保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基本原则1. 环境保护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公众参与。
2. 加强环境立法,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3. 鼓励环境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推进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环境管理创新。
4. 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
5. 推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主要内容1. 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项目,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2. 制定环境标准,对环境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和监管。
3.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惩治。
4. 鼓励节能减排,促进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6. 建立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环境状况。
7.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及时应对环境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
执法与监督1.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执法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量建设。
2. 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和评估,提高执法效能和公正性。
3. 鼓励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4. 设立环境司法专门机构,加强环境司法保障。
5. 加强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对环境保护责任不落实或者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追责。
环境保护责任1. 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环境保护的统筹和协调。
2. 企事业单位应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3. 公众有权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事务,有义务保护环境和资源。
4. 环境保护组织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环境监督和公益诉讼等活动。
法律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环境污染者应依法进行环境修复和赔偿。
结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管理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新阶段。
环境保护最新法律法规:2023年版
环境保护最新法律法规:2023年版本文档旨在概述2023年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
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我们整理了以下内容,以供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环保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02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环保法》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括:(1)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提高违法成本;(2)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完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制度;(3)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力度,保障生态环境修复;(4)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绿色金融和绿色采购;(5)加强公众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环境保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2023年进行了修订。
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项目环评审批;(2)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3)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规范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行为;(4)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5年8月1日起实施,2023年进行了修订。
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控制,提高排放标准;(2)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3)强化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大气污染减排;(4)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保障法律法规实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2023年进行了修订。
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完善水污染防治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2)加强水环境监测和风险防范,提高水环境质量;(3)推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2023年进行了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律。
该法第一次颁布于1979年,并进行了多次修订,最新修订于2014年。
该法共有六章,包括总则、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政府责任和社会监督、法律责任等。
总则中明确了国家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强调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污染者负责、公众参与等;还规定了各级政府保护环境的职责。
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章节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调整进行了规定,要求不断提高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章节规定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限制,要求建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重点污染物的治理。
生态保护章节强调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产,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协调管理。
政府责任和社会监督章节规定了各级政府负有的环境保护责任,同时要求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法律责任章节明确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规定了环境
损害的补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总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的中国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了环境保护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但也有人认为该法的制定和执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EHS部门根据有关资料改编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解决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更新了环境保护理念,完善了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对旧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新环保法总则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保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五十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新环保法从信息公开到环境公益诉讼,这些条款都旨在确保和赋予公众更大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这是从源头上克服和破除生态环境保护障碍的关键一环,也是让环境污染防控不至于陷入‘越罚越排’‘罚得越多排得越多’等尴尬境地的重要保障。
环保法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对环境污染有责任,环保问题要先从自身做起,同时也有与责任相适应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的权利。
二、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新环保法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十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新版环保法确立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由原来规定环境保护工作要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到现在的坚持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同时亦是立法理念的重大转变。
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自身需求。
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第三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国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根据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多种因素进行核算,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调整各区域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
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第三章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红线范围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等。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被首次写进法律之中,这是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不但从法律制度上确保了生态保护红线在具体实践中的落地,也使得这条生态保护“高压线”变得更有威慑力。
红线就是底线,是最后一条防线,没有退路,也不允许逾越。
生态保护红线,实质上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底线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底线之一。
五、惩罚力度大按日惩罚新环保法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近些年来,不少企业被曝肆意排污,有的竟达十多年,附近的居民只能吸毒空气、喝毒河水、吃毒粮食,“癌症村”也屡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企业为什么如此肆意排污,其实乃处罚不严所致。
相对中国的“轻罚”,备受关注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者BP石油公司,则是被逼得变卖家产,据测算,漏油之灾最终可能使BP“吐血”超300亿美元。
美国雪佛龙公司因一场18年前的水污染被罚95亿美元。
企业是市场经济参与的主体,也是影响环境的主体。
我国环保企业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要。
环保意识淡薄可能是中国企业的通病,即使在上市公司中,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自觉保护环境的可能不是很多。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源于污染成本过低。
加大企业污染惩罚成本,将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与设备的投入,这为环保产业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区域联防杜绝污染转移新环保法第20条,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如今,我国污染特征发生了重要转变,呈现出污染复合型和影响区域性的特点。
这种转变在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城市群地区资源、能源消耗巨大,大气污染物排放集中,使得重污染天气常常在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呈现突出的区域性特征;此外,排放量巨大的一次污染物在距离较近的城市之间输送、转化、耦合,导致细粒子浓度、臭氧浓度、酸雨频率与灰霾频率不断增大,这些问题单靠各城市自身的力量、各自为政的环境管理方式已难以有效解决,亟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联防联控措施,统筹环境资源,严格落实责任,形成治污合力。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要内容整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一、对单位的要求1、环保原则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2、义务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3、环境监测制度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鼓励减排第二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6、支持企业搬停转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7、环境检查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8、政府鼓励再生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9、清洁生产第四十条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0、建设项目三同时第四十一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11、单位建立环保责任制度第四十二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12、缴纳排污费第四十三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13、排污总量制度第四十四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14、排污许可制度第四十五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15、淘汰制度第四十六条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16、环境应急预案第四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17、守法处置危废第四十八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18、污染责任保险第五十二条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9、信息公开权第五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20、单位防污信息公开第五十五条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1、环评公开第五十六条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22、举报第五十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二、法律责任1、单位违法排污按日处罚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