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理-补虚药
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

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一、引言补虚药是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类别,其主要功能是滋补强身、补养元气,对于调理人体的虚弱、乏力、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医药药物治疗机理,发挥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补虚药的概念、分类、药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补虚药的概念及分类补虚药是指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主要用于调理虚弱、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症状。
根据中医药理论,补虚药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温补药和益气药等不同类别。
补气药主要是针对气虚症状,通过益气健脾,增强机体气血功能,如黄芪、人参等;补血药主要用于缺血、贫血等症状,通过滋养血液、促进造血功能,如当归、川芎等;温补药则主要是针对阳气虚弱,通过温补肾阳,提高机体阳气功能,如肉桂、肉苁蓉等;益气药是一类综合补益气血功能的药物,其中包括人参、黄精等。
三、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思路在进行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路:1. 药效物质的提取与分离: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补虚药中提取与分离出具有药效的活性物质,如人参皂苷、黄酮类等,分析其生物学活性与药效作用。
2. 组方与途径研究:探讨补虚药在中医经典方剂中的组方配伍规律,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对其药效的影响,如口服、注射、外用等。
3. 药物代谢与药效机制: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补虚药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揭示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对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
4. 临床疗效评价:结合中医药临床治疗实践,通过临床研究方法,评价补虚药在不同疾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方法在进行补虚药的药理学研究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综合化学分析方法:采用色谱、质谱等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对补虚药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2. 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小鼠、大鼠等动物模型,进行药理学研究,评价补虚药的药效作用及机制。
中药学——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1. 定义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范围1)补气药特点: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入脾、肺经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诸证(尤对脾气虚、肺气虚证疗效最为显著,也用于心气虚,元气虚极欲脱)2)补阳药特点: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功效:温补肾阳。
适应证:肾阳不足诸证、脾肾阳虚、肺肾两虚等证。
3)补血药特点:多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脾、肾经。
功效:补血养血。
适应证:各种血虚病证。
4)补阴药 :特点:多甘寒质润,主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滋养阴液,兼润燥、清热。
适应证:阴虚诸证 (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证) 3. 配伍应用1)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配合应用补虚药。
2)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顾护脾胃。
4. 使用注意1)注意邪正关系,防止“闭门留寇”。
2)不可滥用补益药。
(药皆有偏性、误补益疾)3)注意“虚不受补”的情况,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4)注意气血阴阳之间关系,配伍应用。
5)补虚药一般气味俱厚,如作汤剂,一般宜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
6)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可增效的剂型。
5. 各类药功效第一节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
第二节补阳药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中药药理学―― 补虚药PPT课件

兴奋
抑制
Rg类 小剂量
Rb 类 大剂量
☼ 益智
改善
人参
实验动物记忆获得、 巩固和再现障碍模型
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Rb1 、Rg1 ☼ 抗脑缺血
• 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 • ↑Ach合成和释放,↑DA、NA含量 • 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海马区神经元) • 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凋亡与坏死 • 增加脑供血、供氧及改善能量代谢
淋巴细胞转化率
T淋巴细胞在体外经过植物血凝素的刺激后, 可以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根据淋巴细胞的 转化情况,反应身体的细胞免疫的水平。
临床意义: 1 降低: a.细胞免疫缺陷、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b.自身免疫病、肝炎等。
2. 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
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多数虚证患者
功能减退、变形或萎缩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功能
↑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 ↑豚鼠血清补体生成 ↑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诱生IFN ↑小鼠血清IgG,IgA,IgM水平 ↑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 ↑T、B淋巴细胞转化率: Rd、 Re
正常动物、免疫低下模型动物
人参皂苷、人参多糖
(3)增强造血功能
☼ 抗休克
防治
人参
多种原因所致的休克
抗休克
过敏性、烫伤性、心原性、 失血性等休克动物
☼ 抗心肌缺血
注射液、 皂苷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 死模型
(药物、手术等方法)
保护、改善作用
扩张冠脉、抗缺氧
(7)抗肿瘤
抑制 多种实验性动物肿瘤 人参
(药物、毒素等诱发)
肿瘤发病率↓ 抑制肿瘤生长
人参皂苷 Rg3---强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参一胶囊
中药学课件 补虚药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挽救虚脱可用 15~30克。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 植物,有毒性,善杀虫毒)、五灵脂同用。
别称:红参、别直参、白糖参,为蒸制加 工品。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主产于美 国、加拿大。我国也栽培。
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 3、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
应用:
1、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如补中益气汤、 归脾丸。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应用: 1、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白带过多。如参苓
白术散、完带汤。 2、肺虚喘咳。 3、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4、虚热消渴。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应用: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
药性: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 疮。
应用:
1、脾气虚弱,脘腹挛急疼痛。 2、肺燥干咳。 3、肠燥便秘。用温凉开水冲服。 4、解乌头类药毒。 5、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补阳药味咸入肾,性多温热,以补肾阳为 主。
配伍:温里药;补益脾肺药;滋阴药。
应用:
1、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有与人 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 常用党参代替古方中的人参。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补虚药一、概念:凡以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二、功用与适应症:补气,用于气虚证;补阳,用于阳虚证;补血,用于血虚证;补阴,用于阴虚证。
三、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主治肺脾气虚证。
肺气虚见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等;脾气虚见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党参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人参与党参的比较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证。
中药药理学 补虚药

黄芪
一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二 化学成分:
黄芪主要含黄芪多糖(两种葡聚糖和两种杂多糖)、 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黄芪皂苷I—Ⅳ—)。另外 含有生物碱、葡萄糖醛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三 性味功效主治: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 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8)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保肝 正常小鼠灌胃黄芪水煎蔽可使肝糖原增加。 黄芪对四氯化碳造成肝脏损害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 白降低有回升作用,并能预防四氧化碳所致的肝糖原减 少。黄芪可增加3H -亮氨酸掺人肝脏蛋白质促进其更新。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 中CD8升高,CD4/CD8比值降低,黄芪注射液可使病人 CD8下降,CD4/CD8升高,恢复正常免疫功能,提高清 除病毒或抑制病毒扩散的能力。
抗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 制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 黄芪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天直接杀灭作用, 但黄芪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心肌细胞48小时后, 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活性。病毒性心肌炎 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清除免疫复合 物的能力降低,导致病毒复制,加重炎症损伤。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治疗3个月后,使NK细 脑活性明显提高,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 平明显降低,并增强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 生干扰素作用。
另外,尽管从黄芪中提取的黄芪多糖等成分有显著 的免疫增强作用,但从黄芪中也提取出有很强免疫抑制 作用的成分。
(2)增强造血功能 黄芪多糖能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 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对血虚证模型人鼠或小鼠,黄 芪和黄芪多糖均能升高红细胞比容或血红蛋白含量。黄 芪还能防治因辐射而造成的小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 髓有核细胞数的减少,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中药药理学——补虚药

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以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称补益药。
补益即扶正培本。
使用补益方药治疗虚证的方法,称为补益法;亦称扶正培本法或扶正培本治则。
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补虚药亦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阳药四类。
补气药(益气药)主要是补益脾气、肺气和心气,用于气虚证;补血药(养血药)能补心、肝血虚、用于血虚证;补阴药(滋阴药)能养阴、滋液、润燥,用于肺、肝、肾、脾、胃阴虚证;补阳药(助阳药)能补助肾阳,用于肾阳虚证。
补虚药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虚证。
不仅用于气血阴阳不足的病证,以增强体质、消除衰弱症状,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也可用于病邪未尽,正气已衰的病证,可在法邪的药物中适当配伍补虚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法邪”,从而战胜疾病。
补虚药的药理作用可归纳如下(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补虚药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功能或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这是补虚药扶正培本的药理作用的基础之一。
①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升高外周白细胞。
小鼠接受大剂量抗癌药环磷酞胺所致白细胞减少,党参、白术、熟地、白芍、枸杞子、鹿茸、补骨脂、天冬、女贞子等对此有一定保护作用。
此外人参、黄芪、阿胶等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白细胞作用。
灵芝亦能明显增加正常人及自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
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人参、刺五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淫羊藿、枸杞子等许多药物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补气药,有较明显的效应。
131I化血浆蛋白胶体颗粒注入小鼠后,测定其在血液中的廓清速度,来了解巨噬细胞活力,发现党参、黄芪、白术和灵芝等均有增强巨噬细胞活力的作用。
党参并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黄芪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
当归或阿魏酸能显著地促进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刚果红的廓清率和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
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受cAMP及cGMP比例变化的影响,cAMP降低, cGMP升高则巨噬细胞功能降低。
中药学——补虚药

2
对于中药材,一般采用煎服或泡茶饮用的方式 ,每日2-3次,每次100-200ml。
3
对于中成药,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疗 程服用。
注意个体差异与不良反应
01
中药补虚药也存在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如使用不当会对身体 造成一定损害。
02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中药补
虚药,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阴虚体质
选用如枸杞子、麦冬、鳖甲等滋阴中药, 可改善口干、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
血虚体质
选用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养血中药, 可改善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阳虚体质
选用如肉桂、淫羊藿、鹿茸等温阳中药, 可改善畏寒、四肢不温、腹泻等症状。
合理安排剂量与疗程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剂量和疗程, 不宜过量使用或长期服用。
中药补虚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衰老作用
中药补虚药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
中药补虚药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 除体内的自由基,抵抗衰老过程,具有一定 的保健作用。
治疗慢性疾病
美容养颜
中药补虚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 血压、慢性胃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 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类
根据补虚药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阳 药、补阴药四类。
主要功效与作用
1 2
改善体质
补虚药可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改善体质 ,增强机体免疫力。
调理脏腑功能
补虚药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可改善消化 、代谢、内分泌等系统功能。
3
抗病能力
补虚药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减轻或消除疾病 引起的体虚症状。
中药药理学: 补虚药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列()不是虚证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
A.微循环障碍B.免疫功能低下C.物质代谢紊乱D.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正确答案:A2、研究补虚药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是观察对下列()细胞的影响。
A.T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B 淋巴细胞正确答案:A3、人参的主治可包含以下()病症。
A.脾虚食少B.调和诸药C.缓急止痛D.补气升阳正确答案:A4、以下()不是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
A.TSGB.RdC.Rg2D.Ginsan正确答案:A5、人参对巨噬细胞的作用主要是以下()。
A.促进TLR2表达B.增强其吞噬功能C.提高NK-κB表达D.促进其释放IL-6等炎症因子正确答案:B6、人参发挥益智、抗衰老的作用不是通过()。
A.提高神经突触可塑性B.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C.抑制免疫功能D.维持NMDA受体适度激动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人参从()方面发挥脑保护作用。
A.减少神经细胞凋亡B.抑制白细胞浸润C.增加脑血流量D.促进氧化应激正确答案:A、B、C2、属于补虚药的是()。
A.补阳药B.补血药C.补气药D.补阴药正确答案:A、B、C、D3、研究补虚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可以采用()模型。
A.过敏性疾病模型B.正常动物C.免疫低下模型D.血瘀证模型正确答案:A、B、C4、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
A.挥发油B.皂苷C.炔类D.糖类正确答案:B、D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参可促进正常动物HPA轴功能B.人参可抑制应激状态的HPA轴功能C.人参能促进谷氨酸释放D.人参能促进神经发生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1、形成虚证的原因是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
()正确答案:√2、血虚证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所表现的证候。
()正确答案:×3、补虚药的主要功效是扶正固本。
()正确答案:√4、研究补虚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应采用免疫功能低下模型。
()正确答案:×5、人参大补元气的主要功效体现在对NEI网络的调控。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久病体虚
手术对人体正气有很大的损耗,需用补虚药补充人体正气,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手术后调理
02
常用补虚药物介绍
功效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
用法用量
3~10g,宜文火另煎,将参汁与其它药汁对匀后服用
人参
功效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用法用量
10~30g,水煎服,宜文火煎煮
党参
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肌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补虚药概述常用补虚药物介绍补虚药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补虚药应用案例分析
01
补虚药概述
补虚药:指具有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改善体质虚弱、正气不足等症状,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补虚药的定义
补虚药的种类和功效
如人参、黄芪、白术等,具有补气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用于治疗脾气虚、肺气虚等病症。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阳药
补阴药
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具有养血调经、滋补肝肾等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贫血等病症。
如鹿茸、淫羊藿、肉苁蓉等,具有补肾壮阳、温中祛寒等作用,用于治疗肾阳虚、腰膝酸软等病症。
如枸杞子、女贞子、桑葚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益精等作用,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津液不足等病症。
服用补虚药的时间应合理安排,一般建议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04
补虚药应用案例分析
患者因长期劳累过度,出现身体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疾病症状
医生建议用人参泡水喝,每日3克,连续服用1个月,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
人参应用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精力充沛。
中药药理学 补虚药

2.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的作用
3.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4.抗应激反应研究
(二)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三)对组织系统功能作用
1.对消化系统功能的研究
220.20对/11/1心4 血管功能的研究
6
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一)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 3.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4.抗应激 (二)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三)延缓衰老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五)促进造血系统功能 (六)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 中枢神经功能双向调节:人参皂苷Rg类有兴 奋作用,Rb类有抑制作用。当机体中枢神经 功能亢奋时,Rb类起效;抑制时,Gg类起效。
2020/11/14
22
• 抗R伤g脑。1抗缺脑血缺缺血氧损损伤伤;:R人g2参、皂Re苷、RRbh11、抗R缺b氧3、损 • 抗脑缺氧损伤机制:抑制缺氧时GABA
耗竭,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提高神 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降 低iNOS活性;抑制白细胞浸润和黏附分子 表达;④保护神经元,减少凋亡。
2020/11/14
15
第二节 常用药物
人参
2020/11/14
16
20是中国一类保护植物。具有调气养 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之 功效,被誉为“百草之王”。
• 人参又分为园参(栽培)和野山(野生) 参,园参的药效远不及野山参 。
2020/11/14
18
⑴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⑵调节免疫功能:人参皂苷和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
⑶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类。
⑷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⑸抗肿瘤
⑹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中药学——补虚药

❖ 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 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 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 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9
❖ 三.分类及性能特点 ❖ 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 ❖ 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善补脾肺之气。 ❖ 2.补阳药:性味多甘、咸或辛温。 ❖ 温补人体阳气,主补肾阳。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的 根。
39
❖ 党参
药材党参 40
【功效应用】
❖ 1.补脾肺气:中气不足,肺气亏虚。 ❖ 2.益气补血:气血双亏+当归、熟地。 ❖ 3.益气生津:气津两伤+麦冬、五味子。 ❖ 4.扶正祛邪:气虚外感,正虚邪实。
41
【功效鉴别】
28
❖ 【用法用量】 ❖ 1.入汤剂,5~10g;宜文火另煎兑服。 ❖ 2.用于急重证,剂量酌增为15~30g。 ❖ 3.研末吞服,每次1.5~2g。
29
❖ 【使用注意】 ❖ 1.甘温性升助火,壅滞敛邪。 ❖ 2.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 ❖ 3.不宜同时服用萝卜和饮茶。
30
【附 药】
❖ 人参叶:性味苦、微甘,寒。功能解暑邪,生津 液,降虚火--用于暑热烦渴,热病伤津, 胃阴不足,虚火牙痛等证。
56
❖ 不同点: ❖ ┌补气之力强,善大补元气; ❖ 人参┤能补心脾肺之气,安神益智; ❖ └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 ┌补气之力较弱,长于升阳举陷; ❖ 黄芪┤补脾肺为主,为补气升阳要药; ❖ └又能固表、利尿、托毒、行滞。
57
白术★★★
❖ 【药物基原】 ❖ 源于《本经》。 ❖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

共同点: 白术与苍术一类二种,《本经》中只有术而无苍、白术之分,《名医别录》始分赤术、白术,《名医别录》所说的赤术即今之苍术,至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始有苍术的名称。 白术、苍术皆味苦性温,主归脾胃经,均能燥湿健脾。都可用治脾湿偏盛的大便溏泻、水肿、带下、痰饮等证。若脾虚湿盛者,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白术味又甘,长于补气健脾,燥性不及苍术。故补脾益不足,治疗脾弱的虚证多用白术。 且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安胎。也常用治: 1.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自汗; 2.脾虚气弱、胎动不安等证。 苍术味又辛,长于运脾,燥性过于白术,故运脾泻有余,治疗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 且苍术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也常用治: 1.风湿痹证; 2.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 3.夜盲症、眼目昏涩等证。
人参 党参 太子参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若气脱兼见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 时,人参又能安神增智,也可用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常配伍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药。 此外,对血虚证,气不摄血的病证,以及阳萎证,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对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可配伍解表药、攻里药,以扶正祛邪。 本品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 注意:①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均不宜同用。②服用本品不宜同时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补力。 外,野山参补益的力量强,但货少价贵,临床少用;园参补力不如野山参,但药源充足,价格比较便宜,临床多用。 高丽参较国产红参力强。 晒参、红参药力较强,其中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而红参适用于气弱阳虚者;糖参功同生晒参而药力较缓;参须药力最缓,尤宜于虚不受补者,且价格较便宜。
中药药理学 第十二章 补虚药

小结
补虚药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与补充人体物质 不足、增强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功效相关的药 理作用主要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神经内分 泌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物质代谢, 延缓衰老,增强某些重要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抗肿瘤等。
精品文档
人参
五加科 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的干燥根
精品文档
补虚药主要药理作用
1.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虚证病人常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补虚药可增 强机体免疫功能,对于防治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及肿瘤、感染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精品文档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能刺激动物免疫器官胸腺、脾脏,使其重 量增加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
实验表明,人参、黄芪、党参、何首乌、枸杞子、 刺五加等具有益智作用,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 学习记忆的能力,改善学习记忆的三个过程。
精品文档
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补虚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 糖类、无机盐等)可补充营养,纠正缺失。
精品文档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大多数虚证患者的内分泌腺体在组织形态上可发 生变性或萎缩,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 睾丸或卵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 补虚药具有改善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人参皂苷和多糖是人参提高免疫功能骨髓造血功能有刺激作用,对骨髓细胞的 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可使正常 动物或贫血动物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 白含量增加。
当骨髓受到抑制时,人参增加外周血细胞数的作 用更为明显。
精品文档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强心 扩张血管、调节血压 抗休克 抗心肌缺血
精品文档
(8)延缓衰老
中药药理学补虚药

节功能,如黄芪及其复方玉屏风散。
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益智 许多补虚药能增加小鼠记忆能力。 对中枢神经系统基本功能的调节 许多补虚药尤其人参,能调节大脑皮
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能使长期紧张 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得到恢复。
三、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促进核酸及蛋白质代谢 调节糖代谢 调节脂质代谢
四、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七、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补气药、补血药及补阳药能显著 的促进机体骨髓造血功能,增加外周 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 蛋白的含量。
八、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有些补虚药如补气药、补阴药能调节 消化系统功能,如能增加消化液分泌, 缓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痉挛状态,调节 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及抗溃疡作用。
九、抗肿瘤
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 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功能: 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功能
五、延缓衰老的作用
许多补虚药都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本类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表现为 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压; 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 缺血;抗心律失常。
补虚药
●定义 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消除虚弱症状,增强机能抗病能 力的药物称补虚药(补益药,扶正培本药)。
●分类 由于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补虚药根据其作用范围也 分为补气药、养血药、滋阴药、壮阳药四类。
一、对免疫功能影响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 对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增强或调节体液免疫功能 双向调节功能:一些补虚药具有双向免疫调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根据不同的虚症类型,采用不同的补虚药和治疗 策略。
补虚扶正
以补虚为主,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脏腑功 能恢复正常。
中药学补虚药的配伍原则
以补为主
补虚药应为主药,根据虚症的 性质和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
。
配伍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 ,合理配伍调理药物。
兼顾兼症
对于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应兼顾 调理,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补虚药的种类和功效
• 气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气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乏力、气短、懒言等。 •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智安神等作用,可用于改善心悸、失眠等症。 • 党参: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虚、胃下垂等病症。 • 血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头晕、心悸、失眠等。 •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痛经、便秘等病症。 •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 阴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阴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潮热、盗汗、口干等。 •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作用,可用于改善腰膝酸软、遗精等病症。 • 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作用,可用于改善咳嗽、喉痹等病症。 • 阳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阳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畏寒、肢冷、腹泻等。 • 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阳痿、风湿痹痛等病症。 • 巴戟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病症。
补虚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 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
补虚药并非人人适用,使用不 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
禁忌人群
部分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 、儿童等不适宜使用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的剂型及制备工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益药通过内原性激素增加产生作用。(人参、党参、刺五加、甘草)
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临床阳虚患者常有性功能低下,表现性激素水平低下。用补益药后,雄性:精囊、前列腺睾丸增重;雌性: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理目前认为某些补益药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但也有少数药如淫羊藿、枸杞子、补骨脂有雄激素样作用。菟丝子、五味子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②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A、通过增强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
IL—2主要是由辅助T细胞(TH)分泌的一种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的淋巴因子,IL—2与IL—2—受体结合,使TH细胞达到完全活化。TH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免疫增强。
B、影响调节性T细胞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TH细胞和Ts细胞起着衙要的调节作用。故TH细胞和Ts细胞又称调节性T细胞。其中Ts细胞(抑制性T细胞)尤为重要,Ts细胞对免疫应答起抑制或使反应强度减弱。Ts细胞↓→免疫↑。
许多补虚药都具有益智作用。人参、黄芪、党参、何首乌、枸杞子、刺五加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学习记忆的三个过程。如能对抗东莨菪碱、樟柳碱、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拮抗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酰亚胺、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改善40%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不良。
益智药物研究属于行为药理学范畴。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采用一定方法训练动物学会某各行为,然后在训练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测验其对新习得行为的执行情况为提高益智药筛选效果,实验室里常采用一些化学药物,在训练前或训练后不同时间给药。造成各种记忆损伤模型。如训练前给药(10分钟)可造成学习和记忆的获得障碍。训练后(立即)给药可产生记忆的巩固和保持缺损。测试前给药可引起动物记忆再现障碍。常用药物东莨菪碱、氯丙嗪、利血平、20—40%乙醇等。
如此,补虚药通过扶正固本涉及很多方面:生长、生殖、衰老、免疫、代谢、内分泌及消化吸收等各方面。(“扶正固本,则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正所谓“人老被人欺”。)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补虚药扶正祛邪的重要药理作用基础。
免疫:(immune,原意“免除服役”)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传染病患者痊愈后,对该病就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免疫即“免除瘟疫”之意,即对传染因子的再次感染有抵抗力。现代免疫学概念: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和排斥的免疫应答。
④调节环核苷酸水平。提高cAMP含量。
补:从生物学观点看,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代谢,酶和激素是控制代谢的重要因素,酶和激素的合成和功能受阻,都会引起代谢失调,从而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医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这种物质有人认为是“酶和激素”。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近年来发现多数虚证患者的内分泌腺体在组织形态上可发生变性或萎缩,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睾丸或卵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补虚药具有改善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补虚药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蛇床子、仙茅、人参、刺五加、海马、巴戟天等均有兴奋性腺轴的作用。其中大部分药物为归肾经、有温补肾阳功效的补阳药,这与肾主生殖的理论相符合。
淫羊藿、鹿茸等能促进骨生长,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肾主骨的理论相符。
k=(logOD1-logOD2)/(t2-t1)
2)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功能检测:
*E花环试验:T细胞上有绵羊红细胞受体(E—R),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T细胞能在其周围结合绵羊红细胞而呈玫瑰花状,称E花环试验,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数目。
*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有丝分裂原受体(植物血凝素、刀豆素ConA)。在体外实验条件下,能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使之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表现出DNA合成增加,并进行分裂增殖。根据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程度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水平。(3H—TDR渗入)
西医认为:学习、记忆是个极其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学习记忆过程包括信息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三个阶段。此过程与下列因素有关。
A、与脑内物质代谢有关,尤其是与脑内蛋白质合成有关。凡能抑制脑内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环乙酰亚胺、嘌呤霉素均可损伤记忆过程,反之。
B、与中枢递质有关,乙酰胆碱增多、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记忆增强。M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樟柳碱)或儿茶酚胺耗竭剂(利血平)均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障碍,反之。
*可见补益药提高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机理从分子水平说是增加cAMP/cGMP↑。
*小鼠碳粒廓清法:原理:小鼠体内(静脉)注射一些颗粒状异物(印度墨汁、中华墨汁),迅速被单核吞噬细胞清除。在一定范围内,颗粒的清除速率与颗粒剂量量指数函数关系(一级动力学)。血中颗粒浓度对数值与时间呈直线关系。斜率k可表示吞噬速率(或廓清指数)
C、与能量代谢有关:能量代谢旺盛,记忆增强,反之,能量代谢障碍,记忆减退。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性,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损害学习和记忆过程。补血活血药可改善脑血循环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D、与中枢神经系统基本功能—兴奋与抑制有关,兴奋能加速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利于信息的获得和记忆的巩固和再现,思维敏捷,如人参。
二、虚证
气、血、阴、阳是祖国医学对机体组成物质和机能的高度概括,当机体物质不足或功能低下时则产生虚证。寇宗奭说:“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伤其气血者”。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气虚:指人体的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南为脾气虚和肺气虚。脾气虚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泻、脱肛、脏器下垂等,见于消化系统的诸多慢性疾病;肺气虚证常见症状为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甚至喘促、易出虚汗等,见于呼吸系统诸多慢性疾病。
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补虚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可补充营养,纠正缺失。
补虚药可影响物质代谢过程:
①促进核酸代稿和蛋白质合成。如人参、黄芪、淫羊藿等。
②对脂肪、糖代谢的影响。如人参、刺五加、甘草、当归具有降血脂的作用;人参、地黄等到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③调节微量元素代谢。提高Zn/Cu比值。
第十六章 补虚药质,增强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分类:补虚药根据其作用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
用途:用于虚证,既可用于病后虚弱之体,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又可用于病中,《医宗必读》:“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存者也,气血充盈则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恶辐辏,百病丛集”。所谓“邪盛正虚”,配合祛邪药,扶正祛邪,战胜疾病,促进疾病的痊愈。
常用方法有:
跳台法:在一箱内底部通电,内放一个绝缘跳台。当动物在一次训练中受到电击时,可以跳上跳台,逃避电击。此时很容易获得记忆。损伤组由于受到各种化学药品损伤,在一定时间内记忆力下降,表现为第一次跳下潜伏期缩短,跳下次数增加。补益药可延长潜伏期,减少跳下次数。
避暗法;水迷路(Y型水迷路)(一端有灯、平台、可以休息)
功能:(识别自我和非我)有以下三个功能,机体保持相对的自身稳定。
免疫防护:抗病原微生物及所产生的毒素。
免疫稳定:清除损伤、衰老的细胞。
免疫监视:清除癌变细胞。
免疫功能产生的方式——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具有的
特异性免疫:机体接触抗原物质后产生的。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吞噬和杀伤作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可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特别是结合有抗体的抗原物质,更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递呈抗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多经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并将有效抗原成分递呈给淋巴细胞——辅佐细胞。
分泌作用:溶菌酶、干扰素
*吞噬功能与体内环核苷酸代谢有关(受cAMP/cGMP),cAMP/cGMP↓则吞噬功能↓,反之cAMP/cGMP↑,则功能↑。
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因肾阳为一身之元阳,肾阳虚证主要症状有怯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低下、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尿频遗尿、肾虚喘促等。肾阳虚证常见于性功能障碍、阳痿、慢性支气管哮喘等。
三、主要药理作用——四个字“扶正固本”
不管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均可补益人体正气,充实人体之根本——扶正固本。扶正者,指扶持人体之正气,即增强机体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固本者,指充实人体之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者,人之赖以生存之根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及生殖”即肾的精气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功能的成熟和盛衰,同机体的体力、智力、造血功能的强弱都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决定着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输布及水液代谢等方面。
C、增强其他淋厶细胞的功能(杀伤性细胞(killet cell K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
K细胞虽有杀伤作用,但只能杀伤被子抗体(IgG)覆盖的靶细胞。此种杀伤作用必须依赖于特异性抗体作桥梁,故称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NK):不需抗体存在,亦无需经抗原致敏,即可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干扰素可活化NK细胞:可使NK细胞增多识别结构和增强溶解机构。
*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NK细胞增殖和产生干扰素。
黄芪、当归、淫羊藿能诱生干扰素。
③增强或调节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反应起到中和外毒素,防御某些病原体感染。补益药黄芪、党参、白术可增加IgG、IgM。
②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网状内皮系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又称网状内皮系统。是在1924年Aschoff根据功能和形态的研究将具有吞噬功能的大单核细胞(包括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称网状内皮系统,后来发现变种归类并不确切,因为网状细胞和血窦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极低,而且其来源亦不同于单核吞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