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讲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杜林论》教学教案
(2013级马哲专业)
张硕
《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了解写作的目的、经过和修改情况及原因,明白《反杜林论》的问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

重点:
1、三版序言和作者介绍
2、杜林及其理论简介
3、本书的写作背景
4、本书的写作原因
5、本书的体系结构
6、理论贡献
7、重要意义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简述《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书:
1、王传习,马振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部名著研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10(第四版)。

《反杜林论》引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了解社会主义怎样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重点:
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创立
3、杜林先生许下了那些诺言?
难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学时安排:2学时
1.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
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形而上学的产生、特点和缺陷的?
参考书:
1、王传习,马振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部名著研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10(第四版)。

《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主要内容一、三版序言和作者介绍
所谓的三版序言是指三种版本的序。

序言中主要叙述了《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写作目的、经过和修改情况及原因。

同时指出,这部著作是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合作下完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斗争实践产物。

本书作者和主要内容
恩格斯于1876.9—1878.6写作出版了《反杜林论》。

它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3编,其中哲学编包括“引论”共13章。

其内容是批判杜林的哲学,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二、杜林及其理论简介
欧根·杜林(1833-1921),柏林大学讲师,小资产阶级思想家。

早在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就写文章“批判”《资本论》。

可是,在1875年前后,他却摇身一变,宣布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全面的“改革”。

他著书立说,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大肆反对马克思主义。

把自己打扮成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际改革家,著书立说,提出一套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的完备的实践计划。

政治方面,表现为激进派,给人以革命者的假象。

理论方面,以专家自居,给人以社会主义理论权威的假象。

在组织方面,杜林在自己的周围搞了一个宗派小集团,危害党的团结统一
三、本书的写作背景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写于1876-1878年间,最初以论文的形式于1877年1月——1878年7月陆续发表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8年7月汇编成单行本出版,书名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后来称为《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和论证,在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

四、本书的写作原因
第一,为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维护德国党内的团结。

第二,为了消除杜林理论的影响,反击杜林及其小宗派的进攻。

第三,为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联系。

五、本书的体系结构
《反杜林论》是以论战的形式在批判杜林反动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经典著作。

由于杜林狂妄地宣称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以致他的反动思想体系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等各个领域。

因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也就不得不在这各个方面对杜林予以彻底批判,从而得以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相
互的内在联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分割的、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六、理论贡献
从马哲史看,其理论贡献主要是: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的重要著作。

第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第三,揭示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雏形。

第四,系统阐述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七、重要意义
1 《反杜林论》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2 《反杜林论》的发表,粉碎了杜林一伙的进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了党的统一和团结,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3 在反对杜林和拉萨尔主义的机会主义斗争中,恩格斯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领导者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

4 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反杜林论》引论主要内容一、引论简述
《反杜林论》的第一章是引论,这章概述了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为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概论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书的总纲。

共20个自然段。

二、引论内容基本讲解
一、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来源(1—6段)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第1段)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理论(2—6段)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先驱——18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说(2—3段)
法国启蒙学说是指以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代表的思想学说。

第一,法国启蒙学说的特点
特点:一是革命性或批判性;二是强调和夸大理性。

第二,法国启蒙学说的实质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6段)
第一,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是16世纪英国的莫尔,著作《乌托邦》;17世纪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著作《太阳城》。

第二阶段是18世纪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是摩莱里、马布里。

第三阶段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第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
贡献: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缺陷:“空想”。

(具体见原著第5段)
第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7—20段)
1.唯物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7—14段)
(1)古代朴素辩证法被形而上学所代替(8—9段)
古代朴素辩证法虽然唯物而辩证地描绘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画面”,但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发展,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抽象的猜测的。

形而上学的产生、特点和缺陷。

恩格斯指出:近代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的“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者“在绝对不相
容的对立中思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灭;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形而上学被唯心辩证法所代替(10—12段)
(3)唯心辩证法被唯物辩证法所代替(13—14段)
2.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15—20段)
恩格斯指出:“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