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合集下载

2023中考数学学生复习教案七篇

2023中考数学学生复习教案七篇

2023中考数学学生复习教案七篇2023中考数学学生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培养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2.通过"鸡兔同笼",把同学们带入古代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趣";进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重点: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难点:确立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流程:课前回顾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情境引入探究1: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雉兔同笼”题: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几何?(1)画图法用表示头,先画35个头将所有头都看作鸡的,用表示腿,画出了70只腿还剩24只腿,在每个头上在加两只腿,共12个头加了两只腿四条腿的是兔子(12只),两条腿的是鸡(23只)(2)一元一次方程法:鸡头+兔头=35鸡脚+兔脚=94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据题意得:2x+4(35-x)=94比算术法容易理解想一想: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二元一次方程,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3)二元一次方程法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1)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鸡、兔共有头35个,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鸡、兔共有脚94只.(2)如设鸡有x只,兔有y只,那么鸡兔共有(x+y)只;鸡足有2x只;兔足有4y只.解:设笼中有鸡x只,有兔y只,由题意可得:鸡兔合计头xy35足2x4y94解此方程组得:练习1:1.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甲数的二倍与乙数的一半的和是15”,列出方程为_2x+05y=152.小刚有5角硬币和1元硬币各若干枚,币值共有六元五角,设5角有x 枚,1元有y枚,列出方程为05x+y=65.三、合作探究探究2:以绳测井。

中考数学教案大全七篇

中考数学教案大全七篇

中考数学教案大全七篇中考数学教案大全精选篇1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巩固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通过对图象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逐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对图形的感知水平.【教学重点】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2.我们学会了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函数图象,那么你能根据一些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吗?【教学说明】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思考: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P(2,4)(1)求k的值,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2)判断点A(-2,-4),B(3,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如何变化?分析:(1)题中已知图象经过点P(2,4),即表明把P点坐标代入解析式成立,这样能求出k,解析式也就确定了.(2)要判断A、B是否在这条函数图象上,就是把A、B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如能使解析式成立,则这个点就在函数图象上.否则不在.(3)根据k的正负性,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来判定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y 随x的值的变化情况.【归纳结论】这种求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下图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k的取值范围是k0还是k0?说明理由;(2)如果点A(-3,y1),B(-2,y2)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试比较y1,y2的大小.分析:(1)由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k0.(2)因为点A(-3,y1),B(-2,y2)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30,-20.所以点A、B都位于第三象限,又因为-3-2,由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性质可知:y1y2.【教学说明】通过观察图象,使学生掌握利用函数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的方法.中考数学教案大全精选篇2一、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实数、整式、分式、方程、不等式等。

2. 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几何变换等。

3. 统计与概率:统计量、概率计算等。

4.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5. 综合应用题: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学习笔记,梳理知识点。

3.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讲解,举例说明,让学生深刻理解。

4.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中考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备考。

四、教学策略1. 分散难点,分层讲解: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2. 注重基础,提高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方法指导,策略培养: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时间本教案适用于初中数学中考备考阶段,共计20课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下册。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6篇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6篇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6篇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6篇数学教案对于老师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精选篇1)《孔乙己》是名篇,也是熟课。

本预想在两节课内把内容处理完,上了一节课,发现预想和实际授课情况差距甚大,讲完全篇,整整用了四节课时间,比原计划多一倍的时间。

原先在备课时,我是按小说的三要素着手进行设计的。

上了第一课时,发现今年这一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文学底蕴等与往届差别较大。

为此,我只好完全改变了原定的教学模式。

我先从七年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八年级的《阿长与〈山海经〉》等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状态中对鲁迅有一个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又讲到《故乡》,最后引到《孔乙己》。

而且我还发现学生对《孔乙己》的期待远远高于我最初的设计,因此对初中阶段鲁迅所有作品的回忆,使得学生对鲁迅的思想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学习本文就省事多了。

虽然如此,前面的复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以致于学完整篇文章耗时四课时。

虽然用了四课时才搞定本文,但四节课下来,我和学生的感觉似乎都是满满当当的。

一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了解了鲁迅的人生,了解了鲁迅作品的主题与风格。

学生在谈本文所得时,大都感觉这篇文章值得读,值得学,值得品味,太好了,太沉重了……值得思考的东西太多了。

我想老师能做的仅限于此吧!通过本文的教学,我认识到老师教给学生的不该仅仅是课文内所限的那些,重要的是能调动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探求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功之处!数学中考复习教案(精选篇2)本周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课后仔细回味,觉得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反比例函数》是在《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领域,是一个再认知的过程,它是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之一,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本章内容的学习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以及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处理奠定了基础,在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会把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能画出数轴。

4、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

【知识讲解】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2、零的位置和地位3、有理数的分类4、数轴概念及三要素5、数轴上数与点的对应关系6、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其中,负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及其三要素以及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是重点。

负数的'意义是难点。

下面概述一下这六点的主要内容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把大于0的数叫正数如5,3,+3等。

在正数前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5,-3,-等。

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为-155m,亏损50元表示-50元。

2、零的位置和地位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自然数。

它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在数轴上分隔正数和分数,甚至可以表示始点,表示缺位,这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3)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负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会用正负数表示.2.例、习题的意图通过补充的引例,复习回顾上一学段学习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P3的几幅画和图表所列举出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正、负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出正、负数的概念.例1为P5练习1,设置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正、负数表示形式的理解.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和区分正数与负数。

在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与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础上,补充例2.例2是明确了哪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则与其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并理解相反意义与数量的含义.进而利用课本P5观察让学生认识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数量的意义和必要性。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最新版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最新版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有理数与实数2. 整式与分式3.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4.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5. 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6.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7. 概率初步8. 综合应用题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图形、综合应用题2. 教学重点: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尺子、圆规等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直尺、圆规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判定和应用,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最新版2. 知识点:以列表形式展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

3. 例题: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代表性的计算题。

(2)应用题: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应用题。

(3)综合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综合题。

2. 答案:给出详细解答,便于学生自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拓展延伸题目,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完整版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完整版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法则和性质。

2. 代数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及其运算法则和性质。

3.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4. 函数及其图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5. 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和计算。

6. 相似与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和应用。

7. 解三角形:三角形的正弦、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8. 圆:圆的性质、圆的方程、圆与直线的关系。

9.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概率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及其图像、相似与证明、解三角形。

2. 教学重点:实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学知识的应用。

2. 例题讲解:挑选经典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5. 互动环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2. 知识点框架:按照章节,列出主要知识点。

3. 例题:展示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实数、代数式的运算。

(2)解答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像的绘制。

(3)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计算、相似与证明、解三角形、圆的实际应用。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关学习资料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3、活动、统计数据。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实数与方程:包括实数的概念、性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反比例函数,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3. 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与全等,圆的性质。

4. 解析几何:坐标系,直线、圆的方程,距离、角度的计算。

5.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概率的计算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中考中的数学题目。

3.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数学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概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相似与全等的判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实数、方程、函数等概念。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讲解完毕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方法,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整体把握。

2. 例题及解答:展示解题过程,强调关键步骤。

3. 练习题:列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解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下列方程:x^2 5x + 6 = 0(2)已知函数y = 2x + 3,求当x = 4时的函数值。

(3)计算数据集{1, 2, 3, 4, 5}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4)在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 = 2x + 1和圆(x 2)^2 + (y 3)^2 = 9的图像。

2. 答案:(1)x1 = 2,x2 = 3(2)y = 11(3)平均数:3,中位数:3,众数:无(4)见附图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思考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高中阶段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几何图形的证明和计算。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及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学具:三角板、圆规、直尺、计算器、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复习数的概念及运算: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实数的概念,讲解数的运算规则,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复习方程与不等式:讲解方程的解法,特别是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复习函数及其图像:讲解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复习几何图形与证明: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讲解几何图形的证明方法,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6. 复习图形的相互关系:讲解图形的相似、全等关系,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7. 复习几何图形的计算:讲解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概念及运算:列出有理数、实数的定义,标注重点公式。

2. 方程与不等式:列出各类方程的解法,强调解不等式的方法。

3. 函数及其图像:画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标注性质。

4. 几何图形与证明:画出三角形、四边形的图形,标注证明方法。

5. 图形的相互关系:列出相似、全等关系的判定方法。

6. 几何图形的计算:列出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已知x²5x+6=0,求x的值。

(2)解方程:2x5=3x+1。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精品教案 全部共十篇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精品教案 全部共十篇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精品教案全部(共十篇)第一篇实数与中考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1.正确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2.借助数轴工具,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等概念和性质;3.掌握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熟悉按精确度处理近似值。

4.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5.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

中考将继续考查实数的有关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用实际生活的题材为背景,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近似值、有效数字、科学计数法依然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实数的大小的比较往往结合数轴进行,并会出现探究类有规律的计算问题。

应试对策牢固掌握本节所有基本概念,特别是绝对值的意义,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还要注意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回顾与思考】知识点: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大纲要求:1.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2.了解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比较实数的大小4.画数轴,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会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考查重点:1.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概念;2.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概念;3.在已知中,以非负数a2、|a|、 a (a≥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的组成{}⎧⎧⎧⎫⎪⎪⎪⎪⎨⎪⎪⎪⎪⎨⎬⎩⎪⎪⎪⎪⎨⎪⎪⎪⎭⎩⎪⎧⎪⎨⎪⎩⎩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有尽小数或无尽循环小数正分数实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学复习教案中考(七篇)

数学复习教案中考(七篇)

数学复习教案中考(七篇)数学复习教案中考(精选篇1)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知识目标)2、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能力目标)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难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棉线、三角板教学过程:情景创设: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教学过程:1、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师生画线段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学生画射线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学生画直线2、讨论小组交流:①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强调近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 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3、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直线的记法: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习1:读句画图(如图示)(1) 连BC、AD(2) 画射线AD(3) 画直线AB、CD相交于E(4) 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5) 连结AC、BD相交于O练习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4、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问题3 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优质教案全集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优质教案全集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优质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实数与函数实数的概念、性质与运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应用2.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3. 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圆的性质与计算解析几何初步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概率的计算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系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几何图形的判定、统计与概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实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性质与计算、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数与函数(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实数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实数的性质与运算,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实数的运算,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方程与不等式(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方程与不等式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解方程与不等式,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几何图形(1)导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出几何图形的性质。

(2)讲解:详细讲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与计算,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几何图形的计算,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统计与概率(1)导入:通过数据分析,引出统计与概率的重要性。

(2)讲解:详细讲解统计与概率的计算方法,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统计与概率的计算,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实数与函数:板书实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集体备课成果资料初三数学总复习课时安排建议一、第一阶段复习内容与课时安排(共47课时)以知识的纵向关系为线索实现知识的第二、第二阶段复习(约18课时)以知识的横向关系为线索实现知识的第二覆盖,建议专题为:1、动点问题(对应24题)2、课题学习(对应23题)3、一次函数叠加成二次函数应用题(对应第22题)4、全等三角形(含相似)与特殊平行四边形证明题(对应第21题)5、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对应第20题)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对应19题)7、方案设计判断是否公平概率问题(对应18题)8、统计问题(对应17题)三、第三阶段复习:模拟测试(约12课时)实现知识的第三覆盖。

第1课 实数溧阳市绸缪中学 姜龙海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会借助数轴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并会比较实数的大小。

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会用一个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4、结合具体问题渗透化归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教学过程设计: Ⅰ [唤醒] 一、填空:1、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1- 2 的绝对值是 。

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3、2-1= ,-2-2= ,(-12 )-2= ,∏ )0=4、在227,∏,-8 ,3(-64) ,sin600,tan450中,无理数共有 个。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7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105中有 个有效数字,它精确到 位。

6、点A 在数轴上表示实数2,在数轴上到A 点的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是 。

7、3260 精确到 的近似值为 ,误差小于1的近似值为 。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一次函数(六)
一、多项选择题
1.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正确的是()
yoa.x
yob.
十、
yoc.x
哟d.
x
2.如图所示,直线Y1?kx?B通过点a(0,2)并在Y2线上?MX在点P(1,m)相交,然后MX?kx?Bmx?2的解决方案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一个网络
a.1<x<2b.0<x<2c.0<x<1d.1<x
3.主功能y=2x-2的图像未通过的象限为()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甲、乙双方在同一条线路上以恒定速度从甲到乙行驶。

a和B之间的距离是16公里。

图中显示了他们距离s(km)和甲方出发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像,则以下判断是错
误的()
a.乙比甲晚出发1hb.甲比乙晚到b地2hc.乙的速度是8km/hd.甲的速度是4km/h
5.有一个问题:知道主要函数y吗?2倍?b、其中b<0,。

,与该描述一致的
功能图像可以是
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新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

版权所有@New Century Education Network
a.k>0,b<0b.k>0,b>0c.k<0,b<0d.k<0,b>0。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新世纪教育网 xsjjyw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初中数学专项训练:一次函数〔六〕一、选择题1.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正确的选项是〔〕y O A. xy O B.xy O C. xy O D.x2.如图,直线y1?kx?b过点A〔0,2〕,且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那么不等式组mx?kx?b?mx?2的解是〔〕新课标第一网A.1<x<2 B. 0<x<2 C. 0<x<1 D.1<x3.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到B匀速行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16km,他们行进的路程S〔km〕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乙比甲晚出发1h B.甲比乙晚到B地2 h C.乙的速度是8km/h D.甲的速度是4km/h5.有一道题目:一次函数y?2x?b,其中b0,b0,b>0 C.k07.点??4,y1?,?2,y2?都在直线y??x?2那么,y1和y2大小关系是 A. y1>y2 B. y1=y2 C.y10)和y=kx(k>0)的图象交于点P,那么点P应该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A.(0,3) B.(0,1) C.(3,0) D.(1,0)12.如果一次函数y=kx+〔k-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A、k>0 B、k<0 C、0<k<1 D、k>113.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新世纪教育网 xsjjyw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14.函数y??x的图象与函数y?x?1的图象的交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15.直线y?x?2不经过〔〕【】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 16.如果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17.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平移,使其经过点〔2,3〕,那么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18.如图,直线b由直线a:y?的距离为.4x?4沿x轴向右平移9个单位得到,那么直线a与直线b319.如右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那么不等式kx+b 0, 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是一撇,此时k2?1?0,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当ky2 考点:一次函数图像点评:此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特点的掌握。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七篇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七篇

数学中考复习教案七篇数学中考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精品教案集集体备课成果资料初三数学总复习课时安排建议一、第一阶段复习内容与课时安排(共47课时)以知识的纵向关系为线索实现知识的第二 、 第二阶段复习(约18课时)以知识的横向关系为线索实现知识的第二覆盖,建议专题为:1、选择填空2、归纳猜想3、探索开放4、图表信息5、阅读理解6、操作设计7、实践应用8、几何与代数综合 三、第三阶段复习:模拟测试(约12课时)实现知识的第三覆盖。

第1课 实数溧阳市绸缪中学 姜龙海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会借助数轴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并会比较实数的大小。

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会用一个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4、结合具体问题渗透化归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教学过程设计: Ⅰ [唤醒] 一、填空:1、-1.5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1- 2 的绝对值是 。

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3、2-1= ,-2-2= ,(-12 )-2= ,(3.14-∏ )0=4、在227,∏,-8 ,3(-64) ,sin600,tan450中,无理数共有 个。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700000= ,0.0003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3.4³105 中有 个有效数字,它精确到 位。

6、点A 在数轴上表示实数2,在数轴上到A 点的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是 。

7、3260 精确到0.1 的近似值为 ,误差小于1的近似值为 。

8、比较下列各位数的大小:-23 -34,0 -1, tan300 sin600二、判断:1、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3、232是分数,也是有理数。

( )4、3-2没有平方根。

( )5、若3x =x ,则x 的值是0和1。

( )6、a 2的算术平方根是a 。

( ) 三、选择:1、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 ) A 、整数 B 、有理数 C 、无理数 D 、实数2、已知:xy < 0,且|x|=3 ,|y|=1,则x+y 的值等于( ) A 、2或-2 B 、4或-4 C 、4或2 D 、4或-4或2或-2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这个数为( ) A 、0 B 、1 C 、0或1 D 、0或+1或-1 Ⅱ[尝试] 例1,已知下列各数:∏,-2.6,227,0,0.4,-(-3),3(-27),(--12)-2,cos300,23.6 ,-10,0.21221222122221……(按此规律,从左至右,在每相邻的两个1之间,每段在原有2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2)。

把以上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

无理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整数结集合:( …)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解略)提炼:实数的分类思想方法。

例2,计算下列各题:1、 20-(-12 )2+2-2-3(-64) 2、(38 -724 +1118 -59 )×(-72) 3、(12)-2-23×0.125- 4 +|-1|2、 解略(答案:1:5;2:-11;3:2例3,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你会比较实数a 、b 的大小吗? (2)你会比较|a|与|b|的大小吗?相信你能!(3)在什么条件下b a >0? b a <0? ba=0?并说明此时坐标原点的大致位置。

解:(1)a <b,这是因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数轴的原点的位置,你想按怎样的顺序去变化呢?(可自左向右,也可自右向左)(2)当原点在点a 的左边时,|a|<|b| 当原点在点a,b 的中点偏左时,|a|<|b| 当原点在点a,b 的中点时,|a|=|b| 当原点在点a,b 的中点偏右时,|a|>|b| 当原点在点b 的右边时,|a|>|b|(3)当a,b 同号时(且a ≠0,b ≠0),ba>0 此时坐标原点在a 的左侧或b 的右侧当a,b 异号时(且a ≠0,b ≠0)ba <0 此时坐标原点在a,b 两点之间当a ≠0,b=0时,ba=0,此时坐标原点在b 点提炼:运用绝对值的意义,解决数形结合问题中的动点问题,渗透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学生逆向思维。

有理数 1、实数的分类 无理数什么叫无理数相反数: 2、实数a 的 绝对值: 倒数: (当 时)3、实数的运算和科学记数法4、运用绝对值的意义,解决数形结合问题中的动点问题,渗透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

Ⅳ[实践]1、 教师自行设计作业复习指导用书P 3-4 1,2,3○1-○3○6,6 P 17 1○1-○5 第2课 二次根式绸缪中学 戴国琴复习教学目标:1、 知道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含义,能说出二次根式的两条运算法则。

2、 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会对简单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能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能比较大小。

3、 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并能用它们解决问题。

复习教学过程设计 Ⅰ【唤醒】 一、填空:定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a ² b=ab (a≥0,b≥0) 化简 知识结构(阅读): 运算法则a b= ab(a≥0,b>0) 四则运算 1.4的平方根是 , 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 立方根是 2.化简:50 = ,38= , ( 5 )2= ,18 ³ 8 = 3.比较大小:15 3.85, -27 -3 3 , 37-48 124.估算:44 = (误差小于0. 1), 390 = (误差小于1) 5.根式12-1 分母有理化的结果是1.19 的平方根是13 ( ) 2.任何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 ) 3.任何数都有立方根 ( ) 4. -4 ³ -3 = 12 =2 3 ( ) 5.4916= 4 ³916 =2 ³ 34 = 32( ) 6. 5 3 +2 2 =7 5 ( ) 三、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没有算术平方根B 、1的平方根是1C 、0的平方根是0D 、-1的平方根是-1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5 =+ 5B 、 (-3)2=-3 C 、36 = +6 D 、 -100 =-103.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为 ( )(1)+4是64的立方根,(2)3x 3 = x,(3)64 的立方根是 = +4 A 、 1个 B 、 2 个 C 、 3 个 D 、4 个4.化简(x-1)2(x<1)正确的是 ( )A 、 x-1B 、(x-1) 2C 、 1-xD 、 无法确定Ⅱ【尝试】 : 例1、 计算:(1)15-20 +54-980(2)24-302- 3 ³ (3- 5 ) (3) (3 2 - 26) (5 6 +4 2 ) – ( 3 –1)2解 (略) (答案:- 29205 , - 3 , 16 3 - 40 )提炼:(1)对于带根号的无理数的运算,可运用公式 a ² b =ab (a≥0,b≥0),a b=ab(a≥0,b>0)且这两个公式可以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运用。

(2)适当运用乘法公式可使运算简化。

(3)计算结果必须简化。

例2 、 是否存在这样的数,它的平方为35?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写出来并用作图的方法在数轴上找出表示这个数的实数点。

再在数轴上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线段即可 解 (略)提炼:(1)在数轴上作这样的点时,常常通过作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2)本题有两解,防止漏解现象,解题时,应仔细审题,全面考虑,注意数形结合例3、(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请在括号内打“√”,不成立的打“³”2+23=223( ) 3+38=338( )4+415 =4415( ) 5+524=5524( )(2)判断完以上各题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 n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注明n的取值范围。

(3)请用数学知识说明你所写式子的正确性。

分析:先按运算公式计算化简后,再判断找规律。

解:(1)均正确。

(2)n+nn 2-1= nnn 2-1( n为大于1的自然数)(3) n+nn 2-1=n3n2-1= n 2nn2-1= nnn2-1提炼:本题是一道探索题,由特殊进行观察,归纳,建立猜想,用符号表示并给出证明,体现了数学中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Ⅲ【小结】: 1、知识结构见上表2、基本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思想,特殊到一般思想,分类思想等3、解题注意点:(1)解题时应弄清基本概念,法则(2)注意解题的严密性,充分考虑各种情况,防止漏解现象。

Ⅳ【实践】: 1、教师自行设计2、复习指导用书p3练习一3 、(4) (5) p17复习题 3 、4。

第3课代数式整式运算溧阳市燕山中学彭淑霞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与次数、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说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知道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能说出去括号、添括号法则,了解两个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降)幂排列,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会准确地进行去括号与添括号,会推导乘法公式,能运用整式的运算性质、公式以及混合运算顺序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通过运用幂的运算性质、整式的运算法则和公式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会运用类比思想,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

复习教学过程设计:Ⅰ.【唤醒】{{⎧⎪⎪⎪⎪⎪⎧⎨⎪⎨⎪⎪⎪⎩⎪⎪⎪⎩整式的加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幂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单项式乘单项式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填空:1.___ __ 和 _____ __ 统称为整式。

2. _____(_____(()_____(()_____(nnn ma a m n a a m n a m n ab m ⋅=÷===mmm 、都是正整数) 、都是正整数,且m>n )、都是正整数) 是正整数)____(0)a a =≠,____(0,paa p -=≠是正整数)()______m a b c ++=,()()__________m n a b ++=()_________am bm cm m ++÷= ()()__________a b a b +-=2()_________a b += 2()_________a b -=3.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________、后________、再________、有括号先____________. 二、判断:1.22134a b ab -和是同类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