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Abstract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方式,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通过该实验,旨在加深对串口通信的理解,以及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

1. 实验背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片机通信方式,被广泛使用。

通过串口通信,单片机可以与其他设备或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如下:-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 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3. 实验原理3.1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引脚实现数据的传输。

典型的串口通信包含一个发送引脚(Tx)和一个接收引脚(Rx)。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发送引脚逐位发送,接收端通过接收引脚逐位接收。

3.2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在单片机中进行串口通信配置,需要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波特率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位决定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位数,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停止位,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

4. 实验步骤4.1 硬件准备(描述实验所需硬件的准备,例如单片机、串口模块等)4.2 软件配置(描述实验所需软件的配置,例如开发环境、编译器等)4.3 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编写(描述如何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包括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代码)4.4 程序下载与调试(描述如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并进行调试)5. 实验结果与分析(描述实验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6.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实现了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并解决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验,我加深了对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不需要链接)致谢:(感谢相关人员或机构对实验的支持与帮助)附录:(附上相关的代码、电路图等附加信息)以上为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通过该实验,我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方法。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及通信方式。

2. 掌握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方法。

3. 学会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4.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和程序设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讯相比,串行通讯的通信线路简单,成本低,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串行通讯主要有两种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 异步通信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钟同步,而是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标识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每个字符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2. 同步通信同步通信中,数据传输过程中有固定的时钟同步信号,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同步时钟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2. 数码管显示模块3. 串行数据线4. 电脑四、实验内容1. 单片机串行口初始化首先,我们需要对单片机串行口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波特率、通信方式、数据位、停止位等。

2. 数据发送在单片机程序中,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将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出去。

3. 数据接收编写数据接收函数,从串行口接收数据。

4. 数据显示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5. 双机通信通过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实现双机通信。

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方,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方。

五、实验步骤1. 将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连接到电脑上。

2. 编写单片机程序,初始化串行口,并设置波特率、通信方式、数据位、停止位等。

3. 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将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出去。

4. 编写数据接收函数,从串行口接收数据。

5. 编写数据显示函数,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6. 编写双机通信程序,实现两台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7. 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实验。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串行口的初始化、数据发送、数据接收和数据显示。

2. 成功实现了双机通信,两台单片机之间可以相互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实验指导实验三调度器设计基础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使用Keil C51 ID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2.掌握Keil与Proteus的联调技巧。

3.掌握串行通信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使用。

4.掌握调度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函数指针。

二、实验设备1.PC机一套2.Keil C51开发系统一套3.Proteus 仿真系统一套三、实验容1.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1)要求a.甲单片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分别控制乙单片机的LED1闪烁,LED2闪烁,LED1和LED2同时闪烁,关闭所有的LED。

b.两片8051的串口都工作在模式1,甲机对乙机完成以下4项控制。

i.甲机发送“A”,控制乙机LED1闪烁。

ii.甲机发送“B”,控制乙机LED2闪烁。

iii.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闪烁。

iv.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停止闪烁。

c.甲机负责发送和停止控制命令,乙机负责接收控制命令并完成控制LED的动作。

两机的程序要分别编写。

d.两个单片机都工作在串口模式1下,程序要先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i.设置串口模式(SCON)ii.设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TMOD)iii.计算定时器1的初值iv.启动定时器v.如果串口工作在中断方式,还必须设置IE和ES,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2)电路原理图Figure 1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的原理图(3)程序设计提示a.模式1下波特率由定时器控制,波特率计算公式参考:b.可以不用使用中断方式,使用查询方式实现发送与接收,通过查询TI和RI标志位完成。

2.单片机与PC串口通讯及函数指针的使用(1)要求:a.编写用单片机求取整数平方的函数。

b.单片机把计算结果向PC机发送字符串。

c.PC机接收计算结果并显示出来。

d.可以调用Keil C51 stdio.h 中的printf来实现字符串的发送。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六串行通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教师:一、双机通信由两套单片机试验装置(两个实验小组)共同完成该实验。

我们U1为甲机,U2为乙机。

甲机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后8位给乙机,乙机接收该8位数据,并显示在8位数码管上。

电路如图1所示。

要求串行通信方式为方式1,波特率为2400bit/s,不加倍,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实验电路图:1、C源程序清单甲机(U1)代码:#include<STC12C5A60s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void delay(uchar i);void send(uchar temp);void init(void);void main(void){init();delay(200);while(1){send('^');send(1);send(2);send(1);send(3);send(2);send(2);send(3);send(1);}}/***********初始化***********/void init(void){SCON=0x40; //串口模式1 只发送不接收 TMOD=0x20; //T1 工作模式2TH1=0xf4; //波特率2400TL1=0xf4;PCON=0x00; //不加倍 SMOD=0TI=0;TR1=1; //开定时中断}/*********发送函数**********/void send(uchar temp){SBUF=temp;while(TI==0);TI=0;delay(50);}/**********延时函数**********/void delay(uchar i){unsigned int j;for(i;i>0;i--)for(j=0;j<100;j++);}乙机(U2)代码:#include<STC12C5A60s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init(void);void delay(uchar t);void xianshi(void);uchar code distable[]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共阴数码管段码uchar code wi[] = {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uchar tab[9] = {0,0,0,0,0,0,0,0,0};uchar i=0,temp;uint a,b,c,d,e,f,g,h;void main(){init();while(1){xianshi();}}/////////////初始化///////////////void init(void){PCON = 0x00; //不加倍SMOD=0SCON = 0x50; //设置串口方式1且允许串口接收 REN=1TMOD = 0x20; //设置T1为方式2TH1 = 0xf4;TL1 = 0xf4; //设置波特率2400TR1 = 1; //开启定时器1ES = 1; //允许串行口中断EA = 1; //允许全局中断}////////////串口中断接收程序////////////void receive() interrupt 4{temp=SBUF;while(RI==0);RI=0;if(temp=='^')temp=0;tab[i]=temp;i++;if(i ==9){i=0;a=tab[1];b=tab[2];c=tab[3];d=tab[4];e=tab[5];f=tab[6];g=tab[7];h=tab[8];}}/////////////数码管显示/////////////void xianshi(void){uchar i,dm,wx;//m1:m0 00=标准; 01=推挽; 10=输入; 11=开漏输出P1M1 = 0X00;P1M0 = 0Xff;P2M1 = 0X00;P2M0 = 0Xff; //设定P1,P2推挽输出while(1){for(i=1;i<9;i++){//ram[i]=tab[i];dm=distable[tab[i]]; //取显示段码wx=wi[i-1]; //取位选码P1=0x00; //关显示P2=dm; //段码赋给P2口P1=wx; //点亮位选的那个数码管delay(1) ; //延时}}/*uchar k,ram[8];ram[0] = a;ram[1] = b;ram[2] = c;ram[3] = d;ram[4] = e;ram[5] = f;ram[6] = g;ram[7] = h;for(k=0;k<8;k++){P2=distable[ram[k]];P1=wi[k];P2=0x00;delay(1);}*/}//////////////延时函数/////////////void delay(uchar t ){uchar x,y,z;for(x=t;x>0;x--)for(y=25;y>0;y--)for(z=100;z>0;z--);}2、仿真结果3、问题分析在数码管显示这块,刚开始是这样写的在proteus上仿真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后来在实验板上数码管显示特别暗,几乎看不出来有显示数字,想了想可能是没有加推挽输出,然后就将推挽输出代码加入,然后重新下载,但是结果和之前没什么不同。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间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

二、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个个位发送或接收的方式。

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发送或接收,可以减少通信所需的线路数目。

2. UART串口通信: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简称,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负责将数据转变为串行传输的硬件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通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单片机串口通信:单片机内部集成了UART串口通信接口,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5.双机串行通信:双机串行通信是通过串口将两台单片机进行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端,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端,负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实验器材:两台单片机、USB转TTL模块、杜邦线若干。

2. 实验软件: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配置发送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T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发送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发送中断。

(4)循环发送指定的数据。

2.配置接收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R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接收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接收中断。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学会使用串口模块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3.进一步巩固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能力。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1.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1块
2.PC机一台
3.串口线1根
4. 上位机调试软件(如Tera Term) 1个
实验步骤:
1.将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与PC机通过串口线连接起来;
2. 使用Keil等编程软件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在PC机上打开上位机调试软件,设置波特率和数据位;
5.测试通信功能,查看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
经过调试和测试,实验结果如下:
1.单片机程序正常运行,可以通过串口与PC机进行数据交互;
2.上位机调试软件能够正确接收到单片机发来的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实验中,我学会了使用串口模块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并进一步提高了
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能力。

这对于今后的电子设计与开发工作将具有很大
的帮助。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串口连接错误、波特率设置错误等,但通过仔细检查和调试,最终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熟悉串口通信的相关知识,并通
过实际项目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会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串口通信技术,为以后的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结果描述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结果描述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结果描述一、引言单片机串行通信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通过串行通信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其他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本文将详细描述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的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单片机串行通信,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具体要求如下: 1. 使用串口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2. 在计算机端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 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接收。

三、实验器材1.单片机开发板;2.串口通信模块;3.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硬件将单片机开发板与计算机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连接,确保连接稳定。

2. 编写单片机程序在单片机开发板上编写程序,实现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

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串口通信模块的相关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2. 设置串口通信模块为发送模式; 3. 通过串口发送数据。

3. 编写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实现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串口通信端口,并设置相关参数,与单片机的配置保持一致; 2. 接收串口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3. 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在计算机的界面上。

4. 运行实验将单片机程序烧录到开发板上,运行计算机程序。

观察数据的传输和接收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1. 数据传输稳定:通过串行通信,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没有出现丢失数据或传输错误的情况。

2. 传输速率较快: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较快,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3. 数据处理准确:计算机程序正确接收并处理了从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正确显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实现了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验结果表明,单片机串行通信是一种稳定可靠的通信方式,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串行通信实现更多功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串行通信功能,掌握串行通信的原理、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

实验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通过串行口将两台单片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

常用的串行通信方式有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的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进行数据的传输。

而同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外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实验器材:1.两台单片机开发板(MCU7516)2.两个串口线3.两台计算机实验步骤:1.将两台单片机开发板连接起来,通过串口线连接它们的串行口。

2.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将波特率设置为相同的数值(例如9600)。

3.在编程软件中,编写两个程序分别用于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4.在发送数据的程序中,首先要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并将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

然后利用串口发送数据的指令将数据发送出去。

5.在接收数据的程序中,同样要设置串口的参数。

然后使用串口接收数据的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

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将数据发送出去后,接收数据的单片机能够正确地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必须设置为相同的数值。

否则,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和接收数据的单片机无法正常进行通信。

同时,在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单片机开发板支持的串口通信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原理和方法。

掌握了串口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串行口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为今后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们还发现,双机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可以通过串行通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收发。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姓名:张昊学号:110404247班级:通信2班时间:2013.1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一、实验目的1、理解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2、学习使用单片机的TXD、RXD口;3、了MAX232解芯片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计算机与其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称为通信。

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中数据至少有8路,可以同时将一个字节的8位二进制代码发送到对方。

串行通信用两根传输线进行数据的传输,一次只能发送一位二进制。

串行通信技术根据传送的编码格式不同,可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方式:1、同步方式:数据以数据块为单位传送。

在开始传送前用同步字符来指示,并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

2、异步方式:数据时不连续传送的。

以字符为单位进行传送。

被传送字节分为: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称为一帧。

常用格式:a、1bit起始位+8bit数据位+无校验位+1bit停止位b、1bit起始位+8bit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bit停止位串行通信技术根据数据流动方向分为三种方式:1、单工通信:数据流动方向是固定的,数据只能由一方发送到另一方。

2、半双工通信:数据的流动方向是双向的,但一时刻,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流动。

3、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流动,即通信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是同时的。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格式如下:D7 D6 D5 D4 D3 D2 D1 D0SM0、SM1:由软件置位或清零,用于选择串行口四种工作方式。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

在方式2和方式3中,如SM2=1,则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0时不启动接收中断标志RI(即RI=0),并且将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丢弃;RB8为1时,才将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送入SBUF,并置位RI,产生中断请求。

当SM2=0时,则不论第9位数据为0或1,都将前8位数据装入SBUF中,并产生中断请求。

实验七、串行口通讯实验 报告

实验七、串行口通讯实验  报告

实验名称:七、串行口通讯实验日期:见自己实验数据得分:同组人:不填指导教师:马惠兰一、实验目的1.掌握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使用SSTEasyIAP11F.EXE软件下载系统监控程序及用户应用程序的方法。

3.掌握使用SSTEasyIAP11F.EXE软件下载将TD-NMC实验系统与Keil C51开发环境连接的SoftICE文件到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单片机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使用单片机的串行口将内部RAM中30H~3FH单元的16个数据发送到RAM 中40H~4FH单元,通过发光管观察数据的传送过程。

四、实验原理51单片机有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它有4种工作方式。

由于实验系统与Keil C51连机时占用了单片机的串行口资源,所以要使用单片机的串行口,必须使系统返回监控程序以断开与Keil C51的连接。

使用SST公司提供的SSTEasyIAP11F.EXE软件的相应功能,可以将系统监控程序和用户目标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实现了不需要硬件仿真器而是通过软件技术进行仿真。

本实验利用串行口的串行发送端TXD与串行接收端RXD相连,实现了串行口自发自收功能,并通过发光管显示接收到的数据来进行串行通讯验证。

实验得到验证后,通过SSTEasyIAP11F.EXE软件配合相应的SoftICE程序可以把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嵌入到用户目标系统中,便于用户开发自己的项目。

实验电路连接图如图1所示。

图1 串行口通讯实验接线图串行口自发自收源程序清单见附页。

五、实验步骤1.在F盘下为工程建立文件夹马惠兰7;2.新建工程项目文件马惠兰7.uv2,保存在文件夹马惠兰7中,并为工程选择目标器件为SST公司的SST89E554RC;3.编辑源程序,建立源文件马惠兰7.ASM,保存在文件夹马惠兰7中;4.将源文件马惠兰7.ASM添加到工程项目组中;5.设置调试环境,选择调试模式为硬件仿真,选择实验箱和计算机连接的串口,设置串行口波特率为38400bps;6.打开实验箱,进行电路连接,接通电源,汇编、连接、调试,进入调试状态;7.在输出窗口Output Window的Command页的Command Line中输入:Include C:\Convert_to_BSLx554.txt命令后回车,等到系统已经成功地从Keil C51环境返回到系统监控程序,退出Keil C51环境;8.双击C盘下的SSTEasyIAP11F.EXE图标,打开SSTEasyIAP11F.EXE软件,在实验系统与系统监控程序通讯正常后,利用SSTEasyIAP1.1F软件的IAP功能的Download命令,将用户汇编生成的.HEX目标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中;9.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实验连线图进行接线,检查无误后打开系统电源,观察发光管显示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10.实验数据经过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正确后,通过SSTEasyIAP11F.EXE软件配合相应的SoftICE程序可以把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嵌入到用户目标系统中,便于用户开发其它的项目,实验结束。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结果描述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结果描述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结果描述一、实验介绍本实验是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串口通信,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实验所使用的单片机为STC89C52,串口通信方式为UART。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2. 电脑一台3. USB转TTL模块4. 杜邦线若干三、实验原理1. UART串口通信原理:UART是一种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其数据传输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发送数据时,先发送起始位,然后发送数据位和校验位,并在最后发送停止位。

接收方接收到起始位后开始接收数据,并在接收完数据和校验位后等待停止位。

2. STC89C52串口通信原理:STC89C52具有两个UART串口,分别为UART0和UART1。

其中UART0可以通过P3.0(RXD)和P3.1(TXD)引脚进行连接;UART1可以通过P3.2(RXD1)和P3.3(TXD1)进行连接。

四、实验步骤1. 将USB转TTL模块连接到计算机上,并将杜邦线连接到模块上的TXD、RXD引脚。

2. 将另一端的杜邦线连接到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上的P3.0(RXD)和P3.1(TXD)引脚。

3.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位,校验位为无,停止位为1位。

4. 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具体代码如下:#include <reg52.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ED = P1^0;void InitUART(){TMOD |= 0x20;SCON = 0x50;TH1 = 0xFD;TL1 = 0xFD;TR1 = 1;}void SendByte(uchar dat) {SBUF = dat;while(TI == 0);TI = 0;}uchar ReceiveByte() {while(RI == 0);RI = 0;return SBUF;}void main(){InitUART();while(1){uchar ch = ReceiveByte();SendByte(ch);if(ch == 'A')LED = ~LED;}}5. 烧录程序到单片机中,并将开发板连接到电脑上。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串行口实验报告

图 5-1 电路原理图
-1-
3、程序设计流程(预习)
姓名:
开始
设置串口工作方 式
并入 74166 数据
学号:
4、实验结果及分析
将 74166 数据移 位串出
数据处理,将处 理后的数据送给 P1 口显示
结束
图 5-2 程序流程图
图(1)
-2-
图(2)
姓名:
学号:
图(3)
分析:这次试验将原有的 74164 改为 74166,74166 作为一款并入串出的移位寄存器,将并 口采集到的电平信号通过串口送入单片机,再把信号送到 P1 端口显示,所以外部哪几个按 键按下时,P1 口对应的哪几个灯点亮
姓名:
实 验 报 告5
学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串行口实验
同组人:
实验时间: 月 号
实验室: K2-407 单片机室 指导教师: 胡蔷
一、实验目的:
(l)学习单片机串行口的应用。串行口 4 种工作方式的区别,波特率设置,串行口初始化。
(2)熟悉 Proteus 软件电路设计和 Keil 软件程序调试方法。
判断 3 个按键 是否按下
串口发送 对应字符
图 5-4 程序流程图
分析:程序中设置为每一个按键分别显示一句话
-4-
姓名:
学号:
四、思考题: AT89S51 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指导教师批阅及成绩
-5-Βιβλιοθήκη 重点:串行口 4 种工作方式的区别应用
二、实验顶备知识: (l)AT89S51 串行口的基本原理,方式 0 的扩展应用,单片机与 PC 机的通信方式。 (2)Proteus 软件应用,Keil 软件程序调试应用。

实验六 单片机串行口通讯实验

实验六  单片机串行口通讯实验
GetKey:
mov dptr, #OUTBIT
mov P2, dph
mov r0, #Low(IN)
mov r1, #00100000b
mov r2, #6
KLoop:
mov a, r1 ;找出键所在列
cpl a
movx @dptr, a
cpl a
rr a
mov r1, a ;下一列
movx a, @r0
mov r6, #1
call Delay
mov a, r2 ;显示下一位
rr a
mov r2, a
inc r0
djnz r1, Loop
ret
TestKey:
mov dptr, #OUTBIT
mov a, #0
movx @dptr, a ;输出线置为0
mov dptr, #IN
movx a, @dptr ;读入键状态
cpl a
anl a, #0fh ;高四位不用
ret
KeyTable: ;键码定义
db 16h, 15h, 14h, 0ffh
db 13h, 12h, 11h, 10h
db 0dh, 0ch, 0bh, 0ah
db 0eh, 03h, 06h, 09h
db 0fh, 02h, 05h, 08h
db 00h, 01h, 04h, 07h
WaitRelease:
mov dptr, #OUTBIT ;等键释放
clr a
movx @dptr, a
mov r6, #10
call Delay
call TestKey
jnz WaitRelease
mov a, r2
ret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2.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程序设计。

3. 通过实际操作,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验证通信协议的正确性。

4. 学习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AT89C51等)2. 串行通信模块(如MAX232、CH340等)3. 连接线(杜邦线、串行线等)4. 电脑(用于调试程序)5. 串口调试工具(如串口助手、PuTTY等)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一条线路上按位顺序传送,一次只能传送一位。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易于实现等优点。

串行通信的常见协议有RS-232、RS-485、I2C、SPI等。

本实验采用RS-232协议,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的串行口(如RXD、TXD)与串行通信模块的RXD、TXD引脚相连,并通过杜邦线连接到电脑的串口。

2. 软件设计(1)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编写电脑端程序,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3. 程序调试(1)将单片机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

(2)在电脑端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

(3)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1)波特率设置不正确:波特率设置错误会导致数据无法正确接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波特率设置方法。

(2)串行口初始化错误:串行口初始化参数设置错误会导致通信中断。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初始化方法。

(3)数据接收错误:数据接收过程中,可能出现乱码现象。

通过检查程序代码,发现是数据接收缓冲区溢出导致的。

通过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解决了该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单片机串行口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单片机串行口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单片机串行口实验报告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单片机串行口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2. 电脑串口线3. 电脑终端仿真软件Tera Term三、实验原理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重要接口之一。

串行口通信是指将数据一个位一个地传输,每个数据位之间有一个时钟脉冲来同步传输。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SPI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到RS232协议。

四、实验内容1. 实现单片机向电脑发送数据并显示。

2. 实现电脑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并控制LED灯闪烁。

五、实验步骤1. 连接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使用Tera Term打开串口终端。

2. 编写程序,设置单片机的串行口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数等),并利用SendData函数向电脑发送数据。

3. 在Tera Term中设置相应的串口参数,并打开“local echo”选项,以便观察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4. 编写程序,接收电脑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LED灯闪烁。

5. 在Tera Term中输入相应的命令,向单片机发送数据,观察LED灯的闪烁情况。

六、实验结果1. 实现了单片机向电脑发送数据并显示。

2. 实现了电脑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并控制LED灯闪烁。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使我对串行口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单片机串行口编程方法。

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串口参数设置和通信协议选择等问题,加深了我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试验十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通讯试验汇报㈠试验目旳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旳程序设计, 掌握单片机通讯旳编制;2.理解实现串行通讯旳硬环境, 数据格式旳协议, 数据互换旳协议;3.理解PC机通讯旳基本规定。

㈡试验器材1.G6W仿真器一台2.MCS—51试验板一台3.PC机一台㈢试验内容及规定运用8051单片机串行口, 实现与PC机通讯。

本试验实现如下功能, 将从试验板键盘上键入旳字符或数字显示到PC 机显示屏上, 再将PC机所接受旳字符发送回单片机, 并在试验板旳LED上显示出来。

㈣试验环节1.编写单片机发送和接受程序, 并进行汇编调试。

2.运行PC机通讯软件“commtest.exe”, 将单片机和PC机旳波特率均设定为1200。

运行单片机发送程序, 按下不一样按键(每个按键都定义成不一样旳字符), 检查PC机所接受旳字符与否与发送旳字符相似。

将PC机所接受旳字符发送给单片机, 与此同步运行单片机接受程序, 检查试验板LED数码管所显示旳字符与否与PC机发送旳字符相似。

㈤试验框图源程序代码: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23HAJMP SERVEORG 0050HSTART: MOV 41H,#0H ;对几种寄存地址进行初始化MOV 42H,#0HMOV 43H,#0HMOV 44H,#0H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设置其为方式0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MOV TMOD,#20H ;设置为定期器0, 模式选用2MOV TL1, #0E6H ;设置1200旳波特率MOV TH1, #0E6HSETB TR1 ;开定期器MOV SCON,#50H ;选用方式1, 容许接受控制SETB ESSETB EA ;开中断LOOP: ACALL SOUT ;键盘扫描并发送, 等待中断SJMP LOOPSERVE JNB RI,SEND ;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受中断, 若为发送中断则调用ACALL SIN ;发送子程序, 否则调用接受子程序RETISEND: CLR TI ;发送子程序RETISIN: CLR RI ;接受子程序MOV SCON, #00HMOV A, SBUF ;接受数据LCALL XS ;调用显示子程序RETI子程序:SOUT: CLR TI ;清发送中断标志位LCALL KEY ;调用判断按键与否按下子程序MOV A,R0 ;将按键对应旳数字存入AMOV SBUF,A ;输出按键数字给锁存RETKEY: MOV P1,#0FFH ;将P1设置为输入口MOV A, P1CPL A ;将A内值取反ANL A, #0FFHJZ KEY ;将A与FFH与后判断与否为0, 若为0则表达无按键按下跳回KEYLCALL D ;调用延时子程序消抖MOV A, P1CPL AANL A, #0FFHJZ KEYMOV B,A ;判断有按键按下, 将值赋给BKEY1: MOV A, P1CPL AANL A,#0FFHJNZ KEY1LCALL DMOV A,BJB ACC.0,PKEY1 ;依次判断A内数据每个位与否为1, 并跳JB ACC.1,PKEY2 ;转到相对应位旳子程序JB ACC.2,PKEY3JB ACC.3,PKEY4JB ACC.4,PKEY5JB ACC.5,PKEY6JB ACC.6,PKEY7JB ACC.7,PKEY8EKEY: RETPKEY1: A JMP K1PKEY2: A JMP K2PKEY3: A JMP K3PKEY4: A JMP K4PKEY5: A JMP K5PKEY6: A JMP K6PKEY7: A JMP K7PKEY8: A JMP K8K1: MOV R0,#01H ;将对应旳数据赋给R0后跳转到EKEY SJMP EKEYK2: MOV R0,#02HSJMP EKEYK3: MOV R0,#03HSJMP EKEYK4: MOV R0,#04HSJMP EKEYK5: MOV R0,#05HSJMP EKEYK6: MOV R0,#06HSJMP EKEYK7: MOV R0, #07HSJMP EKEYK8: MOV R0, #08HSJMP EKEYXS:MOV SCON,#00H ;显示子程序, 采用同步移位寄存器CLR TIMOV DPTR, #TABMOVC A,@A+DPTR ;将对应数值旳数码管显示数值送入SBUF MOV R5,#04H ;共四位需要显示MOV 41H, AMOV R0, #41HDISPLAY1: MOV A,@R0MOV SBUF, AJNB TI,$ ;与否传完了CLR TI ;清除中断标志位INC R0DJNZ R5, DISPLAY1MOV S CON, #50HRETD: ;延时子程序MOV R7, #10HDELAY1: MOV R6, #0FFHDELAY2: DJNZ R6, DELAY2DJNZ R7, DELAY1RETTAB: DB 0BBH, 09H, 0EAH, 6BHDB 59H, 73H, 0F3H, 0BHDB 0FBH本次试验中处理了怎样判断数据是发送还是接受旳问题和怎样判断数据与否发送或接受完毕旳问题, 通过试验中旳讨论和研究书上有关串行口旳内容, 我们通过中断标志位和循环很好旳处理了这个问题。

单片机-实验三-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三-串行口通信实验

实验三串行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2、掌握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的设置方法;3、掌握单片机串行口查询方式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单片机的串行口经RS-232 电平变换后和PC 机相连;2、单片机系统的晶振频率选择11.0592MHz,串行口设置为9600bps、无校验位、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简记为N81)模式;3、单片机采用查询方式收发数据,将PC 机送来的除回车/换行之外的数据加1 后送回。

三、实验设备硬件:PC 机,nKDE-51 单片机实验教学系统;软件: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FlashMagic 单片机程序烧写软件。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MCS-51 串行口的结构、原理及各种工作方式参阅教材相关内容。

本实验使用串行口工作方式1,通过定时器1(T1)产生波特率时钟,通过查询串行口收发中断标志RI 和TI 来判断单片机串行口数据收发的状态。

步骤如下:1、创建新项目:Project—New Project—命名、存储—CPU类型(philips P89C52X2)2、创建新程序:编译程序—完成后保存为“.c”格式3、添加程序:Target1—Source Group—add……(程序)4、检测程序:Project—Build Target5、选择烧录程序的方式(右键点target1--opption):output—Creat Execulate:Dubug Information Browse、Creat HexDebug 右侧选择use “Keil Monitor-51 Driver”6、选择程序执行点:在Debug程序烧路后,在开始执行的程序断点上鼠标右键—Set Program Counter7、Go执行五、实验过程1. 电路连接PC 机串行口为RS-232 标准的串行接口,用-15V~-5V 表示1,+5V~+15V 表示0,而单片机的串行口为TTL 电平,+5V 表示1,0V 表示0,因此单片机的串行口不能直接和PC 机的串行口相连,必须经过电平变换才能和PC 机通信。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串口通讯原理和方法。

2.学习如何通过单片机与计算机进行串口通讯。

3.熟悉串口通讯的相关命令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讯是一种数据交换的方式,通过串口可以将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单片机,也可以将数据从单片机发送到计算机。

在单片机中,常用的串口通讯方式有UART和USART。

串口通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根信号线(TX-发送线和RX-接收线)进行数据的传输。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UART通讯方式,通过串口将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上,并将计算机发送的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

三、实验器材1.STM32F103C8T6开发板一块2.杜邦线若干B转串口模块一块4.计算机一台四、实验步骤1.连接硬件设备:将STM32F103C8T6开发板通过USB转串口模块与计算机相连。

2.配置串口参数:在单片机开发环境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参数。

3.配置中断优先级:为了确保串口接收中断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设置中断优先级。

4.编写程序代码: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单片机的串口通讯程序。

5.烧录程序代码:将编写好的程序代码烧录到单片机中。

6.运行程序:在计算机上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观察串口通讯是否正常。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讯。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从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发送数据,从而在液晶屏上显示出相应的结果。

六、实验分析1.串口通讯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能够满足很多实际需求。

2.在编写串口通讯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芯片和开发环境进行相应的配置。

3.在使用串口调试工具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否则无法正常进行通讯。

4.串口通讯可以在许多领域进行应用,如物联网、机器人控制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单片机串口通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UART通讯方式的具体实现。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本实验是基于单片机和串口通讯的实验,旨在通过掌握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讯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实验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讲解:一、实验原理串口是指通过一条通信线路,将数据以一定的格式传输到一个设备或计算机上。

单片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

串口发送数据的基本原理是将二进制的数据码转换成特定规则的数据帧,发送到串口的通信线路上。

串口接收数据的基本原理是从串口线路上读取二进制码,对码进行格式化解码,再存储到相应的缓存区中。

计算机和单片机通讯的原理基本一致,但是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要根据所用的串口模块和单片机芯片来确定。

二、实验步骤该实验将从计算机到单片机的数据传输进行实验。

其中,计算机上将使用串口终端软件RealTERM,单片机使用TTL串口。

1.连接TTL串口首先,将串口线连接到单片机的TTL串口上(RX、TX、GND)。

2.串口设置打开RealTERM软件,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等)。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串口设备,从而确定串口号(通常为COM1、COM2等)。

3.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中需要设置串口参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等功能。

在发送数据时,需要将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帧格式,再通过串口发送到计算机上。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从串口接收缓存区中读取数据,并且解析成特定的格式,再将数据存储到所需的区域。

4.进行实验打开串口终端软件后,点击“打开串口”按钮,可以看到从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据,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操作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可以设置不同的数据帧格式和接收响应逻辑。

三、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得到一些操作技巧,例如:1.根据计算机和单片机所使用的串口模块和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和停止位等控制参数。

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一、实验内容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

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

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

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

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

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

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

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

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内容
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

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

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

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

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

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

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

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

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四、实验电路
[参考学习板说明书P27]
五、连线方法
用串口线把单片机通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与PC机相连,芯片的R2out和T2in分别与单片机的RXDP3.0和TXDP3.1连接。

程序一:
/***************************************************************
功能:首先LED显示串口接收的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作者:txl
时间:2009-04
版本:V1.0
***************************************************************/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wei1=P2^0;
sbit wei2=P2^1;
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
0x99,0x92,0x82,0xF8,
0x80,0x90,0x88,0x83,
0xC6,0xA1,0x86,0x8E};//共阳数码管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