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规划与配建标准解答

合集下载

停车泊位施划标准

停车泊位施划标准

停车泊位施划标准
停车泊位的施划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停车泊位的尺寸:根据车型大小确定停车位标准尺寸。

大车位长米,宽米,适合中大型车辆停放。

小型车位的尺寸有平衡停车位、倾斜停车位和垂直停车位三种类型,长度分别为6米、6米和5米或相等,宽度均为米。

2. 停车泊位的颜色和标识:一般采用白色或黄色线条施划,白色泊位一般用于临时停车,黄色泊位用于固定停车。

黄线框车位中,若黄线是实线,则表示是特殊车辆(如消防车等)专用车位,不允许其他车辆停放;若黄线是虚线,则允许临时停放车辆但不允许长时间停放。

3. 停车泊位的设计:机动车道内停车泊位采用T字型设计,泊位内设计箭头,箭头方向为行车方向。

机动车道外(人行步道、硬化道路)停车泊位采用边框设计,泊位内设计箭头,箭头方向为规定停车方向。

4. 停车泊位的线宽:一般线宽为10厘米。

5. 停车位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在交叉路口、出入口等处设置。

总的来说,这些标准旨在提供清晰的指示和规则,以便司机和行人可以轻松理解和遵守。

具体的标准和规定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在特定地点设置停车位之前,建议查询当地的法律和法规。

停车场配建规范全解

停车场配建规范全解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规范(试行)Code for Building Accessorial Parking(For trial Implemnation)DBJ14-070-2010建设部备案号:J11734-2010主编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城市规划协会批准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0年济南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规范》的通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实践经验,征求了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单位的意见,经专家及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配建停车位指标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并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济南市解放路9号,邮编:250014,联系电话:9,电子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城市规划协会主要起草人:齐鹏柴宝贵扈宁刘涛吴建张郭艳主要审查人员:张企华肖洪茂刘培胜吕学昌姜华平朱学杰田洁王春堂聂爱华雒方明马清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1)3 一般规定 (2)4 配建停车位指标 (4)本规范用词说明 (9)规范性引用文件 (10)附件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规范条文说明 (11)TABLAE OF 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 (1)2 Terms (1)3 General provision (2)4 Guideline for Building Accessorial parking (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9)Normative quoting document (10)Appendix: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1)总则11.0.1 为加强全省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的设置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小区停车位的配备数量和设计规范

小区停车位的配备数量和设计规范

小区停车位的配备数量和设计规范
小区停车位的配备数量和设计规范每个地区都有相关的技术管理规定,供参考
一、停车位面积应按以下确定:
1、小型汽车露天停车场控制在25~30平方米/车位;
2、小型汽车室内停车库控制在30~35平方米/车位;
3、小型汽车路边停车带控制在16~20平方米/车位;
4、多层机械式停车应按产品样本和设计图纸核算;
5、摩托车停车位控制在2.7~3.6平方米/车位;
6、自行车停车位控制在1.5~1.8平方米/车位。

二、小区停车位的配比应该:
1、居住区应优先考虑地下停车,地面停车率不宜大于25%,地面停车不得占用小区公共绿地。

2、办公停车应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地面停车率不宜小于25%。

3、最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已调整为最低1:0.8。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条文说明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条文说明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条文说明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Standards for planning parking lots (garages)In urb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报批稿)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1)3基本规定 (3)4设置规则 (5)4.1 基地出入口设置 (5)4.2 基地总平面布置 (7)4.3 配置停车场(库)出入口设置 (8)4.4 配置机动车停车场(库)设计 (8)4.5 机械停车库设计 (10)4.6 配置自行车停车场(库)设计 (11)4.7 基地交通设施及安全 (11)5配建指标 (13)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3 Basic Requirements (3)4 Set of Rules (5)4.1 Entrance/Exit of Bases Design (5)4.2 Layout of Bases Design (7)4.3 Entrance/Exit of Accessory Parking Lots (garages)Design (8)4.4 Motorized Vehicle Parking Area Design (8)4.5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s Design (10)4.6 Non- Motorized Vehicle Parking Area Design (11)4.7 Traffic Devices and Safety of Bases (11)5 Parking Standard (13)1 总则1.0.1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建设是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的主体。

根据理论研究,合理的城市机动车泊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城市机动车总量的1.3-1.5倍,而建筑配建泊位(含部分公共泊位)宜控制在机动车总泊位的75%-85%(应视配建泊位是否开放和整体布局而合理配置)。

停车位配建标准

停车位配建标准

停车位配建标准停车位配建标准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对停车位数量、布局、设计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合理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题,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停车位数量、布局设计、配建标准执行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停车位数量的配建标准是制定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基础。

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停车位数量的配建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流量、人口密度、建筑物类型等因素。

在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等不同区域,停车位数量的配建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潜力,合理预留一定的停车位增长空间,避免因城市发展而导致停车位短缺的问题。

其次,停车位的布局设计也是停车位配建标准的重要内容。

停车位的布局设计应该考虑到停车位的使用便利性、安全性和合理利用空间。

合理的停车位布局可以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缓解停车拥堵问题。

在停车位的布局设计中,应该合理考虑停车位的大小、间距、通道宽度等因素,以保证车辆的正常停放和行驶。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特殊车辆的停放需求,如残疾人车位、电动车充电桩等,为特殊车辆提供合适的停车位布局。

最后,停车位配建标准的执行是保证停车位配建标准有效实施的关键。

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该加强对停车位配建标准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规建设停车位的处罚力度,确保停车位配建标准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停车位配建标准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停车位配建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停车位配建标准的有效实施。

总之,合理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对于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停车位数量、布局设计和配建标准执行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题,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各地应该充分重视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停车位配建标准,为城市交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浙江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浙江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浙江省标准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2013年2月目录1 总则 (1)2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一般规定 (2)3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总平面布局、布置 (5)4 建筑工程配建停车位指标体系 (17)5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的一般规定 (24)附录A (32)附录B (33)1 总则1.0.1为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改善城市道路静态交通环境,使本省大、中、小城市的建筑、道路交通工程的停车库(场)规划、设计、建设符合城市交通组织需要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1.0.2城市建筑、道路交通工程的停车库(场)设计、设置,必须保障交通安全,配置合理,使用方便,并应满足道路动态交通、城市环境保护、城市防灾安全的要求。

l.0.3本规则适用于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停放标准车型的公共停车库(场)和专用停车库(场),特种车型的停车库(场)参照执行。

1.0.4城市建筑、道路交通工程的停车库(场)的设计、设置,除执行规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本省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一般规定2.0.1城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批选址意见书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时,应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意见,并提供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

城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指:(1)规划城市中心区内,建筑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2)规划城市副中心区、卫星城中心区内,建筑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3)除上述(1)、(2)以外的城市其他地区,建筑规模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4)交通枢纽、停车泊位在300辆以上的城市大型汽车停车库(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5)上述公建、住宅和城市交通设施项目的改建扩展项目。

2.0.2城市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配建停车库(场)应与主体建筑位于道路的同侧,并在建筑项目用地范围之内,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解析

《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解析

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杭州市公安局二O一三年七月前言2009年,杭州市在市建设、规划与公安等部门的共同推进下,出台了针对当时发展要求的杭州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2009年《实施细则(试行)》),对指导城市建设和地块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

伴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机动车停车位的建设速度远落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导致机动车停车位缺口不断拉大,停车结构不尽合理,停车供需矛盾日益严峻。

2009年《实施细则(试行)》修编项目组对杭州市停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参考国内同类城市相关规定和规范,结合杭州市停车发展趋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2009年《实施细则(试行)》的修编工作。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配建指标。

本次修编的主要内容是:1、在2009年《实施细则(试行)》的基础框架上,根据近几年来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规划、建设、审批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结合其它同类规范相关内容,对2009年《实施细则(试行)》建筑分类进行优化调整。

本次修编未调整建筑物大类的划分方法,只对部分建筑物小类进行调整,使得建筑分类更加科学合理。

2、在对杭州市停车供需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同类城市的停车配建指标,总体提高2009年《实施细则(试行)》的配建指标值,使其达到较高的配建水平。

3、本次修编加入公共停车位建设内容。

根据调查,杭州市区停车结构严重失衡,路外公共停车位的数量严重偏少,本次修编规定土地行政划拨类的建筑工程应增配公共停车位,可以有效地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可操作性也较好。

一、总则(一)为加强我市建筑工程配建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管理,使停车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合理的车辆停放需求,实现城市动静态交通运行协调、平衡发展,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机动车停配建标准

机动车停配建标准

临安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1 总则1.0.1为加强我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配建停车设施的规划管理,使停车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合理的车辆停放需求,实现城市动静态交通运行协调、平衡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我市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工程。

1.0.3本标准在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试行)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的机动车停车需求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建筑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

1.0.4 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的配置和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强制性规定。

2 术语2.0.1城市建筑工程urb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泛指城市规划区内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住宅,以及工厂、仓库等。

2.0.2 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泛指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和使用的各类建筑,主要有行政办公建筑、文教体卫建筑、商业金融业建筑等。

2.0.3 配建停车设施accessory parking facilities指在各类建筑或设施附属建设,为与之相关的出行者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设施。

2.0.4 基地出入口entrance/exit of bases指为各类建筑工程建设用地上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口。

2.0.5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 impact analysis指通过研究城市开发项目与交通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开发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确定保持服务水平不下降的对策或修改方案,实施补偿政策,以减少开发项目对城市交通负荷的影响。

3 一般规定3.0.1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按第4章表中规定的指标建设机动车停车位。

原建筑已有机动车停车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者,应在改、扩建规划设计时按规定的标准配置。

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有效规范停车场(库)的设置和配建标准,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停车难题,更能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因此,制定严格的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至关重要。

一、停车场设置规则1. 停车场选址规划:应在城市主干道、商业区、居住区等交通密集区域,根据周边停车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选址规划,避免交通拥堵和影响市容。

2. 停车场规模确定:根据周边停车需求和用地条件,科学确定停车场规模,满足周边停车需求,同时注意与周边环境融洽协调。

3. 停车场布局设计:合理规划停车位布局,考虑车位密度、通行道路宽度、便捷出入口设置等因素,确保车辆进出顺畅,并兼顾消防安全和紧急疏散需要。

4. 停车场管理机构:明确停车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停车场管理制度,确保停车场的正常运营和管理秩序。

二、停车场配建标准1. 土地使用标准:严格控制停车场占地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2. 建筑标准:根据停车场规模和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停车场建筑结构,保证停车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车位设置标准:根据停车场规模和用地条件确定停车位数量,并严格按照标准划定车位大小和间距,确保车辆停放安全和便利。

4. 设备设施标准:配置必要的停车场设备设施,包括出入口道闸、停车指引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等,提升停车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 环境配套标准:合理规划停车场周边绿化、景观布置等配套设施,提升停车场环境品质,改善城市景观。

三、总结规范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改善市民出行体验的关键举措。

只有加强对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才能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题,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推动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研究和完善,提高停车场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停车服务。

停车配建标准(一)

停车配建标准(一)

停车配建标准(一)
停车配建标准
简介
停车配建标准是指对于建筑物、社区等场所,为了满足车辆停放
的需求,制定的一套规范和准则。

它关系到交通秩序、停车效率以及
空间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性
•停车配建标准首先考虑的是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问题。

在规划停车位时,要确保通行道路畅通,能够容纳消防车和救护车等特殊车
辆进出;同时要确保车辆进出停车位的安全,避免车辆与行人发
生碰撞。

环保性
•在停车位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例如,合理利用空地和地下空间,避免过度占用土地资源;采取绿化措施,增加植被
覆盖,减少热岛效应;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和冲
洗清洁。

便捷性
•停车配建标准还要考虑停车的便捷性。

在规划停车位时,要确保停车位数量充足,方便车辆停放;同时要考虑停车场的布局合理,
保证每个停车位的进出通道畅通;还可以采用智能停车系统,提供实时停车位信息,方便驾驶员寻找空位。

舒适性
•在停车场的设计上,要追求舒适性和人性化。

可以采用遮阳棚、通风设施和照明设备等,提供高品质停车环境;同时要设置行人通道和护栏,确保行人通行的安全和舒适。

管理规范
•停车配建标准还涉及到管理规范的问题。

需要制定停车位使用规则,规定停车位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和收费标准等;并加强管理力度,对违规停车行为进行处罚,维护停车秩序。

总结
停车配建标准对于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影响。

在制定相关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环保性、便捷性、舒适性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和城市环境。

小区 停车位 配建 标准

小区 停车位 配建 标准

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
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停车位数量:根据小区的总建筑面积和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停车位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每户应有至少一至两个私家车停车位。

2. 停车位面积:每个停车位的标准面积通常为2.5米宽×5米长,总面积约为12.5平方米。

这个标准面积能够满足大部分常见
轿车的停车需求。

3. 停车位布局:停车位的布局应考虑到行车安全和便利性。

通常会设置主干道和次干道,并安排停车位沿着道路两侧布置,同时考虑到停车位之间的距离和区域的利用率。

4. 停车位的配套设施:停车位需要配套相应的设施,如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如停车桩、护栏等)、路灯照明、防滑处理等,以确保停车场的正常运营和使用安全。

5. 停车位管理:小区需要建立合理的停车位管理机制,如制定停车位使用规定、设置封闭区域和专属停车位等,以确保停车位的合理利用和居民的停车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的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相关规定和居住人口和车辆数量进行具体规划和设计。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浙江省标准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修订稿)2004年2月目录1 总则 (1)2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一般规定 (2)3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总平面布局、布置 (5)4 建筑工程配建停车位指标体系 (17)5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的一般规定 (24)附录A (32)附录B (33)1 总则1.0.1为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改善城市道路静态交通环境,使本省大、中、小城市的建筑、道路交通工程的停车库(场)规划、设计、建设符合城市交通组织需要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1.0.2城市建筑、道路交通工程的停车库(场)设计、设置,必须保障交通安全,配置合理,使用方便,并应满足道路动态交通、城市环境保护、城市防灾安全的要求。

l.0.3本规则适用于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停放标准车型的公共停车库(场)和专用停车库(场),特种车型的停车库(场)参照执行。

1.0.4城市建筑、道路交通工程的停车库(场)的设计、设置,除执行规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本省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一般规定2.0.1城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批选址意见书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时,应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意见,并提供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

城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指:(1)规划城市中心区内,建筑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2)规划城市副中心区、卫星城中心区内,建筑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3)除上述(1)、(2)以外的城市其他地区,建筑规模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4)交通枢纽、停车泊位在300辆以上的城市大型汽车停车库(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5)上述公建、住宅和城市交通设施项目的改建扩展项目。

2.0.2城市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配建停车库(场)应与主体建筑位于道路的同侧,并在建筑项目用地范围之内,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汇总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汇总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讲解一.制定背景“十五”期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迅猛,全省生产总值(GDP)从2000年的6036.3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365亿元,2005年人均GDP达到3363美元。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五普”口径)达54%,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尤其近年来个人汽车贷款、车价和汽车进口税不断下调等利好政策的出台,汽车消费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

城市交通问题愈来愈严重,城市停车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停车难成为全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省原行的停车场的配置标准主要采用1988年10月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省内个别城市现行当地有关技术规定),时过境迁,该规则巳不能适应我省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新的形势需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配建标准较低。

由于该规则制定的时间较早,当时我国的机动车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配建标准整体水平也较低,尤其是对普通住宅停车设施未作规定。

2.分类粗糙,标准单一。

例如将旅馆划分为两种类型,接待国外旅客和接待国内旅客;住宅划分为外国人、华侨住宅和普通住宅两种;办公划分也以是否涉外分为两类。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这些界限已不是建筑物之间的主要区别。

3.没有体现区位差别。

同一城市中,由于土地使用存在性质、功能、区位上的不同特点,使各区域在城市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中占有各自的地位,也使城市中各区域在停车需求的强度方面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省的城市发展需要,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环境,为城市的配置停车场(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制定本标准。

二.制定过程本《标准》于2003年9月接受任务,2005年6月结题。

2005年8月1日颁布。

历时近两年。

期间进行了全省8个城市的调查,这8个城市中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6个,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参考了《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杭州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设计标准与准则》、《上海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设置标准》、《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广州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设置标准》、《温州市规划管理技术审批规定》、《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资料。

停车配建标准

停车配建标准

停车配建标准
1. 停车位数量标准:
1.1 住宅小区:按照每户1-1.5个车位的标准进行规划;
1.2 商务办公区:按照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提供10-15个车位的标准进行规划;
1.3 商业综合体:按照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提供6-8个车位的标准进行规划;
1.4 公共交通枢纽:按照每1000人提供30-50个车位的标准进行规划。

2. 停车场布局要求:
2.1 车位布局应合理,确保车位之间的空间足够,方便车辆进出;
2.2 车道宽度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一般不应小于
3.5米;
2.3 车位标识应明确,便于驾驶员辨认,支持相应的智能停车系统。

3. 停车设施配置要求:
3.1 停车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停放车位;
3.2 应配备有充电桩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3.3 应设有停车指引标识、导向屏幕等停车信息指示设施;
3.4 应设有相应数量的人行道、通风系统、照明设备等相关设施。

4. 残疾人停车位设置要求:
4.1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停车位,以满足残疾人的停车需求;
4.2 残疾人停车位应标识明确,并且便于残疾人乘坐轮椅进出车辆;
4.3 残疾人停车位的距离应适当,方便残疾人进出建筑物或出行。

5. 停车位管理要求:
5.1 停车位应统一管理、公平分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5.2 停车位管理应采用先进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和用户体验;
5.3 停车位管理应定期维护,确保停车设施的良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设备。

以上为停车配建标准,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应根据具体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制定,以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有序和便利性。

停车规划与配建标准解答

停车规划与配建标准解答
通条件。
? 公共停车场规划成果优化目标,优化模型
停车场的分布和位置,规模容量,服务范围划分, 出入口位置,规划说明书。
第9页
三、停车场规划
路内停车场规划布局
? 路内停车规划控制规模
? 确定问题
根据停车发展战略,停车管理政策?,确路定内采停用车的造停成车的策交略通障碍率
等。
? 确定停车边界
? 路内停车带布置考虑因素 ?交通调查
? 执行情况
? 执行配建指标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证,各类公建和住宅在 内的不少建筑存在不配建、少配建的现象,其中餐饮、住宅等建筑尤为 突出。
第20页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建议配建指标分类
? 根据目前国内外停车配建指标的分类现状及特点, 重点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配建指标的分类 为基础,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现有 各城市停车配建指标的分类特点,推荐分类如下:
? 停车场的选址及出入口设置中的指标要求 ? 停车场规划方案评价
? 评价指标(违法停车率,事故率,建设费率,噪音,污染等) ? 评价方法
第8页
三、停车场规划
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 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原则 ? 停车场容量与的土地确利定用性质一致,道路系统有机结合,均衡停车场 ? 公共停车场布的停局车,优需提化求高选的服预务址测水结平果,,并服考务虑半停径车,场环实境施要的求可,行交性。
第12页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技术思路及研究方法
? 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方法
针对我国已形成的几个大城市停车配建指标体系的研 究程序和制定方法,提出在不同规模城市,不同规划目标 (政策目标和城市发展规划控制目标)下,停车配建指标 的制定方法。
第13页

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摘要:1.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的背景和目的2.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的具体内容3.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正文: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是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秩序,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标准。

一、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丽水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车辆数量急剧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停车难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也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丽水市制定了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建设项目的停车设施配建,提高城市交通秩序,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的具体内容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规定了不同的停车设施配建指标。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住宅小区:按照每户至少配建1 个停车位的标准进行规划,对于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应适当提高停车位配建比例。

2.商业区:商业区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应根据商业区的规模、业态和客流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上应满足日常客流量的停车需求。

3.办公区:办公区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应根据办公区的规模、职员数量和车辆拥有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上应满足办公区日常工作的停车需求。

4.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应根据设施的功能、规模和客流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上应满足公共设施正常运行的停车需求。

三、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自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停车设施配建,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提高了城市交通秩序。

同时,这一标准对于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丽水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对于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Standards for planning parking lots (garages)In urb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批准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公安厅2013年杭州前言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2年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2〕192号)的要求,《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参考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结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置规则、配建指标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设置规则。

在原《标准》的基础框架上进行进一步研究;结合近几年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规划、建设、审批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采用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新的标准规范,对原《标准》的规定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增加机械停车库、基地交通设施及安全等有关章节。

2、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配建指标。

根据浙江省车辆发展、城市建筑工程使用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原《标准》配建停车指标的分类及取值进行调整。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保俶路238号,邮编:310007)。

本标准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小康姚昭晖陈伟明赵宇宏王伟军朱共明洪炯吴寻贺晓琴薛锋高昂赵兴刚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设置规则 (6)4.1 基地出入口设置 (6)4.2 基地总平面布置 (8)4.3 配置停车场(库)出入口设置 (10)4.4 配置机动车停车场(库)设计 (11)4.5 机械停车库设计 (14)4.6 配置自行车停车场(库)设计 (15)4.7 基地交通设施及安全 (16)5配建指标 (17)附录A 机械停车设备的类别 (23)本标准用词说明 (2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4)4 Set of Rules (6)4.1 Entrance/Exit of Bases Design (6)4.2 Layout of Bases Design (8)4.3 Entrance/Exit of Accessory Parking Lots (garages)Design (10)4.4 Motorized Vehicle Parking Area Design (11)4.5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s Design (14)4.6 Non- Motorized Vehicle Parking Area Design (15)4.7 Traffic Devices and Safety of Bases (16)5 Parking Standard (17)Appendix A Classification of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s (2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5)1 总则1.0.1 为加强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配置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环境,结合浙江省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和城市车辆发展的实际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本标准。

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

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

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第一条为加强长沙市停车场(库)设施的规划管理,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长沙市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工程。

第三条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库)是指提供本建筑车辆停放以及以本建筑为目的的外来车辆停放的场所。

第四条建筑物配建的停车设施可采用多种形式,其设计在满足本规则要求的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五条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的建筑物,应按本规则的有关要求设置停车设施;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建筑物,可不单独配建停车设施。

第六条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的,其建筑面积增加部分按本规则的有关要求配建停车设施,原建筑配建停车设施不足的应在改、扩建的同时按车位差额数的20%—30%予以补建。

第七条建筑物配建的停车设施原则上设置在建筑项目规划允许用地范围以内,情况特殊的,可设置在项目用地周围200米范围以内且不跨城市干道(特大型公共建筑可另作特殊处理)。

第八条统一规划建设的建筑群,各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的设置标准必须与其规模、性质相对应。

在符合本规则规定的配建停车设施总指标的前提下,可统一安排,合理布置。

第九条应保证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与建筑基地出入口、主体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及基地内道路之间有合理顺畅的交通联系。

配建停车设施出入口不得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其与城市主要道路交叉口应有不小于100米的距离,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入口应有不小于80米的距离。

基地临城市道路最长边长度小于上述规定距离时,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在距离道路交叉口最远处设置出入口。

第十条临城市道路两厢的建筑如底层设置门面,又未建地下停车库或立体车库的,其建筑退让城市规划道路红线距离须在《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长政发〔2000〕46号)要求退让距离的基础上增加4米的退让距离作为地面停车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页
三、停车场规划
? 规划程序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2.停车供需平衡要求 3.停车场规划的指标问题
? 停车场规划布局 1.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2.路内停车规划布局 3.城市交通枢纽的停车
? 停车场规划预测方案评价
第4页
三、停车场规划
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路上停车调查 包括:
调查时间 调查方法 数据处理
第12页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技术思路及研究方法
? 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方法
针对我国已形成的几个大城市停车配建指标体系的研 究程序和制定方法,提出在不同规模城市,不同规划目标 (政策目标和城市发展规划控制目标)下,停车配建指标 的制定方法。
第13页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我国城市选取样本分析
? 停车设施系统规划的重点是市中心到外环线副中心区的范围内。 ? 把外环线作为轻重型车进入中心区的分界线,在外环沿线与辐射路
的交汇点处设置综合的停车设施截住货运和外地大型车流。对于可以 进入中心区的轻型车辆,则在辐射路与内环交叉的各个再开发重点部 位设置短时停车设施。 ? 各城市根据各自特点,合理规划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以及城市外 围区域间的停车换乘系统,并制定外来车辆停车带方案。
? P&R 停车系统的规划布局原则
服务对象,设置条件
? P&R 停车选址
? 在快速轨道站点设置停车场考虑不同的区域、换乘方式、换乘 等级;
? 对综合枢纽站:分布于对外交通线路的出入口处; ? 对于大型接驳站:分布于快速轨道线路首末站前后、地区中心
及换乘量大的车站。
?P&R停车场规划方法 (见编写说明)
? 停车场的选址及出入口设置中的指标要求 ? 停车场规划方案评价
? 评价指标(违法停车率,事故率,建设费率,噪音,污染等) ? 评价方法
第8页
三、停车场规划
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 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原则 ? 停车场容量与的土地确利定用性质一致,道路系统有机结合,均衡停车场 ? 公共停车场布的停局车,优需提化求高选的服预务址测水结平果,,并服考务虑半停径车,场环实境施要的求可,行交性。
城市交通枢纽的停车
? 大型交通集散点
机场、车站、旅游景点、主题广场、地铁站、公交枢纽
? 枢纽站停车场容量确定
车站类型,场站规模,客流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 可利用空间等。
? 枢纽站停车场所选择
地上,地下,机械式立体停车。
第11页
三、停车场规划
停车换乘( P&、消散快等
城市停车规划及配建标准
主要内容
?总则 ?术语 ? 停车场规划 ?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 城市停车规划及配建指标
第1页
一、总则
?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对各省市停车状况的实际实地调研,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规划及建筑物停车配建,小城 市可参照执行。
? 参考国家统计局于2006-10-30日公布的城市排名100强 城市,依据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这五项 指标,界定出停车配建指标执行大城市、中、小城市、 城市所属的类别以及城市等级。 ? 推荐两类城市执行方案,第一类为特大及省会城市, 建议应加强停车配建标准;第二类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的中小城市,建议这些城市应按标准执行停车配建。
? 停车供给要求 ? 停车供需应符合的平衡条件
停车设施与道路系统的协调; 局部设施与连接道路的协调
第7页
三、停车场规划
停车场规划的指标问题
? 路内停车:路内停车带选址规定 ? 路外停车:路外停车场的规划应符合下列指标的各项要求
? 服务半径 ? 停车场的可达性 ? 建设费用 ? 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 ? 保护城市文化、古建筑和景观 ? 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
? 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停车需求特征,制定城市的停车改建、扩建标准。 ? 城市停车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停车的需求。 ?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 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应以建筑物、居住区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
为辅,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前提下,可设置路内停车泊位。 ? 停车规划要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
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应满足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并与周围建筑、环境、景观相协调。
第2页
二、术语
停车
停车规划:
停车、临时停车、停车分类 停车需求、停车供给 P&R 停车方式 无障碍停车 停车诱导系统等
停车指标:
停车容量,停车泊位, 停车服务半径, 停车周转率,停车步行距离,停 车总量 停车费用,停车时间
停 车 调
路外停车调查
包括(:(21))停停停车车车行利供为用给调实情查际况状况
查 项
(3抽)停样车方特法性及指所标需样本量 (4调)停查车方意法识及停车行为
调查结果处理

第5页
三、停车场规划
制定停车场发展战略
? 结合我国主要城市中心规划布局的特点,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的系统 规划可以参考以下要求措施:
第6页
三、停车场规划
停车供需平衡要求
? 停车需求特性 ? 停车行为及影响因素 ? 停车需求影响因素 ? 停车需求量预测方法
随时间服务对象的波动性
停车时间、停车目的 步停行车距场离服,务费半率径,。方便程度, 停车信息,其他与停车选择 规划区土相地关利的用因状素况,人口,就业,
经济水平,机动车拥有量,政策
? 初步规划设计
停车规模,时空分布,路内停车的?管征理求政各策方,人道士路的条意件见和形式,
对道路的影响,收费。
? 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 路内停车带布置方式
? 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市政道
机动车道上,非机动车道上,步行道路上部。门协调
? 修订规划设计方案
? 路内停车带规划步骤
? 准备实施政策
第10页
三、停车场规划
通条件。
? 公共停车场规划成果优化目标,优化模型
停车场的分布和位置,规模容量,服务范围划分, 出入口位置,规划说明书。
第9页
三、停车场规划
路内停车场规划布局
? 路内停车规划控制规模
? 确定问题
根据停车发展战略,停车管理政策?,确路定内采停用车的造停成车的策交略通障碍率
等。
? 确定停车边界
? 路内停车带布置考虑因素 ?交通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