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设计手册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2020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2020
在管道设计手册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 管道工程基本原理,介绍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流体力学原理、管道材料选择原则等内容。
2. 材料选择与规格,详细介绍各种管道材料的特性、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工程条件下的适用范围,包括金属管道、塑料管道、复合材料管道等。
3. 设计标准与规范,包括国际、国家或地区的管道设计标准和规范,涵盖了管道设计的计算方法、安全系数、管道支撑、防腐蚀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4. 施工要求与工艺,介绍了管道施工的各个环节所需遵循的工艺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
5. 管道安全规范,包括了管道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规范,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在2020年的设计手册中,可能会特别关注新型材料的应用、智能管道技术、管道安全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内容。
此外,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设计手册中可能还会涉及到可再生能源管道、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动力管道设计手册2020应该是一本集成了最新技术和规范要求的权威参考书,对于从事管道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管道设计手册

宝钢色卡 号码
颜色
宝钢色 卡号码
颜色
使用文 字
或代号
1 高炉煤气
602
铂灰
302
朱红
BFG
2 焦炉煤气
602
铂灰
108
金黄
COG
3 混合煤气
602
铂灰
108、302
金黄、朱 红
MG
4 转炉煤气
602
铂灰
306
大红
LDG
5 液化石油气
602
铂灰
110
铁黄
LPG
6 天然气
602
铂灰
304
烟红
NG
7 压缩空气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
管道设计手册
第1版
二○○七年九月
编审人员名单
负责人:智西巍 技术负责人 :潘仲 编写人:王晓东、李晓萍 三维编写:华跃、贺道红、滕彦 审查人:陆志毅、杜海钢、姜创业、张志义、张淑贵、顾德俊、周光升、庄国伟、 徐支越、胡倩、瞿大元、葛生浩、薛炳才
目录
第 1 章 概 要............................................................................................................1 第 2 章 管道颜色、代号、压力及管路图形代号统一规定表..................................2 第 3 章 压力管道定义及编制方法..............................................................................6 第 4 章 管道壁厚及其选取..........................................................................................9 第 5 章 管道及其附件................................................................................................18 第 6 章 管道保温的原则............................................................................................29 第 7 章 管道补偿........................................................................................................32 第 8 章 管道的支吊架................................................................................................36 第 9 章 管道的探伤....................................................................................................43 第 10 章 标准管件匹配钢管选择推荐表..................................................................45 第 11 章 标准 PPH 管与管件规格表 ........................................................................47 第 12 章 管道涂装要求..............................................................................................48 第 13 章 配管三维设计规定......................................................................................50 附件 1 中日钢管规格对照表.....................................................................................51 附件 2 宝钢分公司建设工程设备材料划分原则.....................................................53 附件 3 宝钢分公司项目能源介质压力等级表.........................................................54 附件 4 参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55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2020版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一、概述动力管道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输送流体,如蒸汽、压缩空气、燃气等,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旨在为工程师提供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二、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安全因素,确保管道系统不会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
2.可靠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道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3.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设计步骤1.确定工艺流程:根据生产需求,确定管道系统中需要输送的流体种类、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管道的走向、连接方式等。
2.选择材料:根据流体的性质、温度、压力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铜等。
3.确定管道尺寸:根据流量、流速、压力等参数,通过计算确定管道的直径、长度等尺寸。
4.设计支架和吊架:为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合理设计支架和吊架的位置和结构。
5.设计密封和连接件: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和连接方式,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
6.校核:对管道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校核,确保管道系统能够承受各种工况下的载荷。
7.绘制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绘制详细的管道图纸,包括平面图、立体图、零件图等。
8.编写技术规格书:对管道系统的技术要求、安装要求、验收标准等进行详细说明。
四、注意事项1.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如地震、风载等对管道系统的影响。
2.对于高温、高压、腐蚀性等特殊流体,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保温层、防腐层等。
3.在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管道的拐弯和变径,以降低流体阻力损失和振动风险。
4.应考虑管道系统的可维修性和可拆卸性,以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
5.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动力管道设计手册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它为工程师提供了全面的设计指导和参考。
管道设计手册

管道设计手册【引言】管道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本手册旨在提供全面且实用的管道设计指南,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道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管道设计基础】1.1 管道设计的概述管道设计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关系。
1.2 管道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护性等管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考虑因素。
1.3 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各种常见管道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管道规格的选择原则。
【第二章:管道设计流程】2.1 管道设计的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设计方案、确定设计准则和标准等准备工作。
2.2 管道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管道布置设计、管道尺寸确定、管道支承设计、管道计算等基本设计步骤。
2.3 管道设计的软件工具介绍一些常用的管道设计辅助软件,并简要说明其功能和应用。
【第三章:管道流体力学】3.1 管道流动基本理论包括雷诺数、流速分布、阻力特性等与管道流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3.2 管道流动计算介绍各种常见的管道流动计算方法,如阿基米德公式、达西公式等。
3.3 管道流体力学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对管道流体力学进行详细分析。
【第四章:管道附件与设备】4.1 管道阀门选择与应用常见管道阀门的分类、特性和选型原则,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
4.2 管道泵站设计泵站的功能、布置和基本原则,以及泵的选型与管道的匹配。
4.3 管道支承与固定管道支承的分类、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确保管道的牢固和稳定。
【第五章:管道设计案例分析】5.1 工业管道设计案例分析不同行业(如石化、水处理等)中常见的管道设计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5.2 建筑管道设计案例分析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建筑项目中的管道设计案例分析和设计要点。
【总结】管道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本手册通过对管道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流程、流体力学等方面的介绍,以及案例分析,旨在为管道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管道布置图设计手册

目录页数1. 目的 (1)2. 适用围 (1)3. 参考文件 (1)4. 定义 (1)5. 各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容和职责 (2)5.1 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MAJOR PIPING ROUTING LAYOUT) (2)5.1.1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设计依据 (2)5.1.2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容和深度 (2)5.1.3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适用围 (2)5.2详细管道研究图(DETAILED PIPING STUDIES) (3)5.2.1设计依据 (3)5.2.2详细管道研究图的容和深度 (3)5.2.3详细管道研究图的适用围 (3)5.3详细管道布置图(DETAILED PIPING LAYOUT) (4)5.3.1设计依据 (4)5.3.2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容和深度 (4)5.3.3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适用围 (5)6. 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5)6.1 绘制管道布置图的通用要求 (5)6.1.1图纸尺寸、发行栏和标题栏 (5)6.1.2比例和尺寸单位 (8)6.1.3线型,文字及数字 (8)6.1.4图面的布置 (11)6.1.5 北向标及管口表 (12)6.2 制图规定 (17)6.2.1平面图的划分 (18)6.2.2管道图中例外表示的符号 (18)6.2.3管道布置图上设备应表示的容 (19)6.2.4管道布置图上建(构)筑物应表示的容 (23)6.2.5定位轴线 (24)6.2.6管道布置图上仪表、电气应表示的容 (25)6.2.7管道布置图上管道应表示的容 (25)6.2.8管道布置图上尺寸标注 (34)6.2.9管道布置图的立面图和详图 (44)6.2.10 管架标记 (53)7. 管道布置图的质量保证 (53)8.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签署、加盖印章 (54)8.1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 (54)8.2 管道布置图的签署 (54)8.3 管道布置图加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印章 (54)9 附录:图例符号 (55)1. 目的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规寰球公司管道专业管道布置图设计的容、表示方法和形式。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是一本全面的综合性动力管道设计工具书,作者为《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编写组。
该书于2006年出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发行。
手册中涉及的管道种类包括:
1. 热力管道:蒸汽、热水、凝结水、废汽等。
2. 燃气管道:冷煤气、水煤气、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3. 气体管道:压缩空气、氧气、氮气、乙炔气、氢气、二氧化碳气、真空系统、高纯气体等。
该书旨在为管道设计工程师提供详细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参考资料。
内容包括管道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材料选择、管道元件的选用和设计、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等。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适用于从事管道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
第二版手册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满
足当前工程实践的需求。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设计手册的内容和条款可能因版本和出版商而有所不同。
如需深入研究,请查阅正版手册。
化工管道设计手册

化工管道设计手册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工管道设计手册配管设计通则目次1 适用范围 (2)2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23 管系压力等级的分界 (3)4 阀门选择………………………………………………………………………………45 管系放空与排凝 (6)6 安全阀放空与停工放空………………………………………………………………7 阀门及仪表的安装方 (9)8 管件的选择 (12)9 法兰间隙与管间距 (16)10 管系法兰的设置 (18)11 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 (18)1、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装置(单元)配管设计中所涉及的一般事项。
2、配管设计所需基础资料(a) 设计基础条件(Basic Engineening Design Ddta)(b) 详细工程设计数据(配管)[Detailed Engineening DesignData(Piping)](c) 流程图(含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P&ID)(d) 公用工程流程图(e) 装置布置图(f) 设备含机泵、工业炉及其它非定形设备(g) 管道等级表(h) 管道表(I) 仪表规格表2、管道系统(以下简称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如下:(1)管系的设计温度取与其相接的设备的设计温度。
(2)管系的设计压力取以下压力的最高者(a) 与管系连接的设备的设计压力;(b) 保护管系的安全阀的设定压力;(c) 当离心泵出口管道考虑切断时,设计压力为泵的正常吸入压力加上泵进出口额定压差的1.2倍。
(d) 往复泵出口管道上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3)对于低于大气压操作的管系,按承受外压条件设计,设计压力取0.1MPa。
(4)夹套管内管设计压力:当内管介质压力大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按内管介质压力确定。
3、管系等级的分界当内管介质压力小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接承受外压设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夹套外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
管道布置图设计手册

目录页数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参考文件 (1)4. 定义 (1)5. 各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内容和职责 (2)5.1 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MAJOR PIPING ROUTING LAYOUT) (2)5.1.1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设计依据 (2)5.1.2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内容和深度 (2)5.1.3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适用范围 (2)5.2详细管道研究图(DETAILED PIPING STUDIES) (3)5.2.1设计依据 (3)5.2.2详细管道研究图的内容和深度 (3)5.2.3详细管道研究图的适用范围 (3)5.3详细管道布置图(DETAILED PIPING LAYOUT) (4)5.3.1设计依据 (4)5.3.2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内容和深度 (4)5.3.3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适用范围 (5)6. 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5)6.1 绘制管道布置图的通用要求 (5)6.1.1图纸尺寸、发行栏和标题栏 (5)6.1.2比例和尺寸单位 (8)6.1.3线型,文字及数字 (8)6.1.4图面的布置 (11)6.1.5 北向标及管口表 (12)6.2 制图规定 (18)6.2.1平面图的划分 (18)6.2.2管道图中例外表示的符号 (18)6.2.3管道布置图上设备应表示的内容 (19)6.2.4管道布置图上建(构)筑物应表示的内容 (23)6.2.5定位轴线 (24)6.2.6管道布置图上仪表、电气应表示的内容 (25)6.2.7管道布置图上管道应表示的内容 (25)6.2.8管道布置图上尺寸标注 (34)6.2.9管道布置图的立面图和详图 (44)6.2.10 管架标记 (53)7. 管道布置图的质量保证 (53)8.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签署、加盖印章 (53)8.1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 (53)8.2 管道布置图的签署 (54)8.3 管道布置图加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印章 (54)9 附录:图例符号 (54)管道布置图设计手册+1. 目的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寰球公司管道专业管道布置图设计的内容、表示方法和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设计手册配管设计通则目次1 适用范围 (2)2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2)3 管系压力等级的分界 (3)4 阀门选择 (4)5 管系放空与排凝 (6)6 安全阀放空与停工放空 (7)7 阀门及仪表的安装方法 (9)8 管件的选择 (12)9 法兰间隙与管间距 (16)10 管系法兰的设置 (18)11 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 (18)1、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装置(单元)配管设计中所涉及的一般事项。
2、配管设计所需基础资料(a)设计基础条件(B a s i c E n g i n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D d t a)(b)详细工程设计数据(配管)[D e t a i l e d E n g i n e e n i n gD e s i g n D a t a(P i p i n g)](c)流程图(含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P&I D)(d)公用工程流程图(e)装置布置图(f)设备含机泵、工业炉及其它非定形设备(g)管道等级表(h)管道表(I)仪表规格表2、管道系统(以下简称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如下:(1)管系的设计温度取与其相接的设备的设计温度。
(2)管系的设计压力取以下压力的最高者(a)与管系连接的设备的设计压力;(b)保护管系的安全阀的设定压力;(c)当离心泵出口管道考虑切断时,设计压力为泵的正常吸入压力加上泵进出口额定压差的倍。
(d)往复泵出口管道上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3)对于低于大气压操作的管系,按承受外压条件设计,设计压力取。
(4)夹套管内管设计压力:当内管介质压力大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按内管介质压力确定。
3、管系等级的分界当内管介质压力小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接承受外压设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夹套外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
(1)管系的压力范围是从压力源到较低压力的管系或所连设备前的第一个切断阀或止回阀。
当是双阀时,双阀的压力等级取较高侧的压力等级(见图1)图1管系的压力范围(2)调节阀周围管道的压力及温度划分见图2图2调节阀周围管道等级的划分(3)当等级在法兰式阀门处分界时,其分界处的螺栓、螺母和垫片的材质按低压高温等级匹配,而型式则按高压、低温等级匹配。
(4)设备及管系上的安全阀、泄压阀是直接放大气时,阀后的材料等级可降低。
5、阀门的选择管系中阀门尺寸和种类的选择,原则上以下列条件为准。
切断阀(1)调节阀组切断阀的直径,如无特别要求按表1选用。
(2)切断阀选用闸阀旁路阀(1)调节阀组的旁路阀直径,如无特别要求按表2进行选择。
(2)当旁路阀为8B以下时选截止阀,10B以上时选闸阀。
泵的阀门泵出入口管道的阀门直径原则上根据泵嘴子直径按表3的要求选择。
泵出入口阀门用闸阀或其它阻助小的阀门仪表及其他用阀门的各种类和规格如表46、管系放气与排液注:催化剂,浆液或高粘度介质(如焦油、沥青、重质燃料油等)管道排液公称直径不得小于25m m。
(1)在D N50以上工艺管道产生气袋的地方,应设置带螺纹管帽或丝堵的放空口;而在有集液的地方,不论直径的大小,都应设排液阀,其端部还要加螺纹管帽或丝堵。
(2)对需进行液体试压和试漏的公用工程管道(非净化风、氮气、蒸汽、乏汽),即使有气袋亦可不设放空。
(3)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特别是高温压管道上的放空阀可用盲法兰代替。
7、泄压与放空(R e l i e f a n d B L O W d o w n)(1)安全阀应尽可能靠近所保护的设备或主管安装,为防止安全阀放空时的振动,安装有安全阀的管道需增设支架。
如安全阀无法靠近所保护的设备或主管设置时,为防止压力降的产生,需核算安全阀入口管道的管径。
(2)安全阀入口管系应布置成能使管内液体自流向所保护设备或主管道的形式。
(3)安全阀出口管与放空总管连接时,为使管内介质自流进入总管,应顺着总管介质流向与总管呈45°连接。
(4)泄压阀的出口为液体并与放空总管连接时,在背压许可的情况下,泄压阀可布置在低于总管的位置。
(5)泄压和放空总管应布置成能自流进入分液罐或凝液罐,如不能实现,可在液袋处设液位计和排液罐。
向大气排放的放空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设备上的放空管,尖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2米以上;二、紧靠建筑物、构筑物或在其内部布置的设备的放空管口,应高出建、构筑物2米以上。
(6)安全阀出口介质为气体并允许排向大气时,其排放口不得朝向邻正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排放管口端部必须高于安全阀周围8米范围内的最高操作平台和设备3米以上。
端部形状可呈T型,I型或L型,并切成如图3所示如45°角的形式。
切口方向应避开周围道路和设备。
图3安全阀出口端形状(注1)注:原则上选T型,当受场地限制时可使用L型。
当使用I及L型时,必须核算管系及支架承受安全阀放空反推力的受情况。
安全阀放空反推力的计算按照《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第十七章第四节四款的方法》进行计算。
(7)安全阀放大气时,如放空端部比安全阀高,应在出口管的最下部设Φ6m m的泪孔。
7、阀门及仪表安装方法(1)所有阀门必须布置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的地方。
(a)阀门最适当的安装高度是距,操作面 1.2米上下;(b)阀门中心高于 2.1米时,集中布置的阀组或频繁操作的单个阀门应设操作平台,不经常操作的单个阀,可设链轮,也可利用活动平台,但小于2B的阀不设链轮。
(c)阀门手轮低于操作平台时,可采用阀门延伸杆。
(d)从公用工程集合管分出的管系,其切断阀应设置在水平段上,阀门两侧的液体可向两侧自流。
(2)调节阀、安全阀和容积式流量计等,应设置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的地面或平台上,管道上温度计、压力计的位置可自由选定时,原则上距操作面的高度不大于米。
安装设备上各种仪表(如温度计、压力计、液面计等)必须设操作平台和梯子。
(a)调节阀①调节阀应尽量靠近与其有关的指示仪表并尽量接近测量元件附近安装;②调节阀公称直径小于管道直径时,大小头应紧靠调节阀安装。
③调节阀设有手动装置时,应确认膜头的上方或横向的空间,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使手动装置便于操作。
③角式调节阀需根据介质流向(有上进下出和下进上出两种)确定角阀形式,并设置于无障碍的地方。
对压差较高的调节阀,应考虑防止噪音和振动。
(b)流量计①差压式流量计的孔板既可设在水平管上也可设在立管上,需根据介质情况决定。
②差压式流量计的孔板和容积式流量计的转子,其上下游的直管长度应满足自控专业要求。
③差压式流量计的取压方向,对蒸汽、液体来说采用水平取压方式。
而对气体则采用上方取压方式。
水平取压受限制时;如是蒸汽可用斜上式,如是液体可用斜下式,如图4。
蒸汽管道液体管道图4取压方向(c)压力表为准确测量静压,压力表取压点应在直管段上,并设切断阀、其配管形式如图-5②压力表应设置在易于读表的位置。
③在振动管道上安装压力表时,应避免振动传至压力表使其受到损坏,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
垂直管道水平管道图5压力表的安装(d)温度计(双金属温度、热电偶)①安装在直管上的温度计,当管道直径不小于D N50时,可垂直安装在管道上。
当管道直径小于D N150时,应根据自控专业要求扩径。
②在弯管上安装温度计时,管道直径不小于D N50,应逆介质流向安装。
③温度计也可倾斜45°水平安装,倾斜45°安装时,应与管内流体流动方向逆向接触。
温度计管嘴的安装见图6。
图6温度计管嘴的安装④热偶的长度,因管径及安装位置的不同而异,其位置应设在易于热偶插入、拔出的地方。
(e)液面计①为能使在设备操作情况下取出液位计,在切断阀与液面计之间需设法兰或活接头。
②两个以上液面计重叠使用时,其重叠部分取200m m。
③玻璃板液面计(有反射式和透光式两种)和玻璃管液面计在外形上有很大区别。
前者用于高温高压,后者仅用于低压。
对透光式玻璃板液面计应安装在光线能透过的方向上。
8、管件的选择配管管件(除法兰、弯头管件外)的用法如表5和表6。
主管D N50度以上和采用对焊型,D N80及以下采用承插焊或螺纹连接。
异径三通和异径管,大口径小口径侧与不同壁厚的管道连接时,异径三通和异径管的壁厚取较厚侧管道的壁厚。
(1)分支管的选择如表5表5分支管道管件选择表(2)变径管件的选择如表6(3)偏心变径管件用于与管底取齐的情况,除此而外,原则上应选择同心异径管。
(4)短节(N i p p l e)的选择按以下规定(a)等径短节的端部由平端—平端,螺纹—螺纹以及平端—螺纹三种形式。
(S t r a i g h t N i p p l e)一般用于公称直径或等于D N40的管件最小连接时,其外形尺寸见有关标准。
(b)异径管箍(S w a g e d N i p p l e)①异径管箍的端部类型,按表7进行组合。
②异径短节一般用于公称直径D N 50以下管道间的变径。
最小壁厚取S C H 80。
外型尺寸见公司有关标准。
(5)原则上不使用D N 32、D N 65、D N 125、D N 175等特殊管径。
当机械设备接口中使用这些管径时,应与之相连的使管子尽可能短,然后,用异径管与管系相连。
9、法兰间隙与管间距(1)图纸中所表示的法兰间隙见表8和表9表8 法兰间隙表9法兰间隙(2)管间距(管桥、管墩等处的管道),原则上根据以下三个公式确定。
(a)法兰外径管外径隔热层+++225mm(b)管外径管外径隔热层+++225mm(c)法兰外径法兰外径隔热层+++225mm10管系法兰的设置管系以下情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法兰。
(1)对于螺纹及承插连接的管系,考虑管系组装方便。
(2)组装后需进行清洗的管系。
(3)易凝管道需分段清洗时。
(注1)。
(4)需分段检修并与设备相连的管系。
(5)直接电加热的管道需绝缘时。
(6)管道材质改变时(7)衬塑管(8)与埋地管道、厂房内管道或成套设备连接处(9)管道未端或分支处拟接管时。
注1:输硫管系分段清洗时可不设法兰。
11、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见表10。
表6异径管件选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