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合集下载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一、概述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科举制度在清末民初时期被废除,这一变革对乡村士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试图以三日记为视角,对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的生活、心态、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考察,以期揭示科举制度废除对乡村士子群体的深刻影响。

在三日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乡村士子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生活变迁。

科举制度废除前,乡村士子通过研读经书、参加科举考试,寻求仕途晋升,他们的生活重心主要围绕科举考试展开。

而科举制度废除后,乡村士子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得不面对新的社会现实,重新寻找生活出路。

本文首先将对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简要回顾,分析科举制度废除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必然。

通过三日记的具体内容,展现乡村士子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生活状态、心态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迁。

本文将对科举停废对乡村士子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士子的命运变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1. 简述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隋朝,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官员选拔体系。

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运转,更对当时社会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员选拔制度。

在科举制度之前,官员的选拔主要依赖于世袭、军功、察举等途径,这些方式往往导致权力集中在少数贵族和世家大族手中,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从而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垄断局面。

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在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举制度的废止与乡村士绅的消逝

科举制度的废止与乡村士绅的消逝
教 育 科 学 文 摘
20 年第 1 09 期
教 育 史
科 举制 度 的废 止 与 乡村 士 绅的 消 逝
李 翠 霞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法 学 院 ,四川 绵 阳 6 1 1 200
《 南科 技 大学 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9 0 8年 第 4期 , 4 0 西 哲 20 约 5 0字
税, 弘扬 儒 学 , 建 学 校 等 农 村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项 工 作 。在 这 兴

文 化 系 统 中 , 于宗 族 所 拥 有 的相 当 数 量 的学 田、 田 、 由 义 义
学 的 存 在 , 当一 部 分 同族 子 弟 不 分 贫 富 都 可 以通 过 就 读 于 相
本 族 的宗 族 学 校 , 得 一 定 的 文 化 知 识 , 成 为 农 村 的 准 文 获 并
得 政 治 特权 , 靠 个 人 魅 力 统 治 着 乡 土 社 会 , 为 理 所 当 然 依 成 的 知识 权 威 和社 会 权 威 。 但 是 , 于科 举 制 的 废 止 , 由 士绅 的地 方 权 威 极 大地 削弱 。 首 先 是 边缘 人 物 吏 胥 和 地 保 , 们 拥 有 从 政 的 经 验 , 他 随着 士 绅离开乡村 , 们迅速填补了“ 力 真空” 他 权 。再 就 是 从 士 绅 分 化 出来 劣 绅 , 取 了 乡 村 的 权 力 。土 豪 劣 绅 久 久 盘 踞 乡 村 , 窃 控 制 乡 村 政 权 , 乡村 带 来 了厄 运 。 给 科举既是一种官僚 选拔 机制 , 是一 种社会 谋生 制度 。 又
化人 。
旦废止 , 士绅 必 然 会 寻 求 新 的就 业 空 间 —— 城 市 。 大批士绅移居城市 , 由此 造 成 农 村 的 资 金 逐 渐 流 向 了城

科举制废除

科举制废除

科举制废除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经唐代发展而成熟,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在这个制度下,官员通过参加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并且能够获得升迁的机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科举制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废除成为必然的选择。

首先,科举制度存在着阶级壁垒。

按照科举制,只有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由于贫困家庭难以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贫苦家庭出身的人往往无法有机会通过科举制晋升官员,这导致了社会上的阶级分化,削弱了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消除这种阶级壁垒,为每个人提供更公平的机会竞争。

其次,科举制度存在着知识偏执。

科举制以文化知识为唯一评判标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素质,这使得一些有实际才能的人无法得到体现和重视。

科举制的内容主要是注重经典文化的掌握和应用,而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废除科举制度有助于更公正地选拔和使用各方面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腐败现象。

为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些考生和官员之间产生了勾结、贿赂和舞弊等不正当行为。

这些行为破坏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使得真正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回报。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降低腐败发生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廉洁选人用人的环境建设。

最后,科举制度过于繁琐而且成本高昂。

科举制度需要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经典文化,对考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与此同时,科举考试通常还需要千里迢迢地前往考场,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废除是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废除科举制度有助于消除阶级壁垒、推动人才多元化发展、降低腐败风险、节约社会资源。

当然,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后,我们也应该及时建立起一套更为科学、公正和有效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迁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迁

科举被废除之后 , 传统士 绅去城 市 就读 , 调走 了文 化 资源 , 乡村文 化开始 衰落 ; 他们 去城市 就业 , 抽走 了乡村 的资金 , 乡村 经济开始贫穷 。 传统社会城乡 文化趋 向一 体化 。首 先 , 表现 在科举 考 试人 员 比例上。明代 的科举 中 , 乡村 中举者 往往 多于城 市。譬 如明 朝潮州考 取 功名 的人 士 , 0 以上 出 身 于 乡村 社 会下 层 的农 8% 民。 ]'8到 了清代城 乡相对平 均。14 _(3 9t ) 4 9 8年 费孝通 与潘光 旦一 同分析 了 9 0个清 朝贡 生 、 人 和进士 的 出身。从 他们 的地域 5 举 分布上说 ,2 5 %出 自城市 ,11 %出身乡村 , 5 .0 4.6 另有 6 %出 自介 于城乡之间的市镇 。1 ( 其次 , [] 0 m) 表现在士人 趋于乡村 一城市 一 乡村间的流动模 式 。正 是科举 制 的发展 与成熟 , 就 了中 国古 造 代的城乡互 动格局 , 布乡村 的士人从 乡村流入城市 , 遍 最后又从 城市 回到他们心 理 与情 感上 真正认 同的人生 归 宿—— 乡村 , 这 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5 . [ K26 9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 5 4 22 0 )7—0 3 10 —3 9 (0 6 0 0 9—0 3 作者简介 : 侯艳兴 , , 男 江苏靖江人 , 复旦大学历 史系博 士生 , 主要从事 中国近现 代社 会史研究。 1 0 , 中国行 之千余年 的科举 制度被废除了 , 一举 动 9 5年 在 这

科 举 制 度 的 废 除 与 信仰 中 心 的 缺 失
传统 的乡村社会是一个 以儒 家思想为 中心多元信仰 的共同

科举制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

科举制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

科举制的废除与中国读书人的命运沉浮一、科举制被废除造成社会断裂,中国失去社会重心科举制为社会的上下流通提供了渠道,这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并不存在。

对中国人而言,哪怕是处于底层的贫苦放牛娃,只要能读书、愿意读书,就存在向上流动的可能,就能够通过科举进入上流社会。

科举制强大的流动功能,使宋代以后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从底层源源不断地吸纳人才,从而维持政治的稳定。

因此,科举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个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废除的直接动因是认为这套制度不再适合新式人才的培养需要。

但科举制被废除以后,清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精英选拔制度来代替它。

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也与此相关。

民国初年,开始有了国会议员选举,失去向上流通渠道的部分读书人把竞选议员视作新的“科举制”,把加入政党、当国会议员看成是做官,但这实际上并不具有科举制的功能。

科举制被废除造成了社会断裂,从此之后,中国的读书人和国家之间再也没有制度化的联系了,知识分子不再是国家精英,成了自由浮动的资源,被抛向了社会,到了军队、商业、金融、实业、媒体、出版业和学院。

也有一部分生存在社会正式结构的边缘和外围,成为国家的反叛者和造反者。

二、礼治缺乏制度性规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是礼治而非法治,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相信人。

法治不相信人,它拥有严格的制度设计,建立了超人格的制度化体系。

礼治却是建立在相信人的基础之上的,依赖于个人的德性,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以道德伦理为中心的礼治秩序。

它所缺乏的是宪政所必需的政道,即制度性、程序性的规定。

因此,在这个体系下,人就显得十分重要。

传统社会中,儒家士大夫强调教化和道德的表率风气,希望通过个体的道德表率来引导社会风气。

清朝末年,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一大批精英,造就了同治中兴的辉煌。

如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等都是这样的精英。

但在他们之后,士大夫阶层再也没有出现过优秀人物,这个阶层已经开始衰落了。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一、背景介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宋时期,延续至清朝。

该制度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的巅峰之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

这些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科举制度的废除过程。

二、弊端的逐渐显现1. 考试内容浅薄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以经典文献为基础,重视文论而忽略实务能力。

这导致了许多人会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官员无法胜任各种实际问题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2. 考试范围狭窄科举制度以文言文为主要考察内容,对汉字和古代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也忽视了对其他学科的培养。

这限制了人才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导致社会上缺乏全面发展的人才。

3. 阶层固化科举制度以出身和地域为考量,剥夺了许多人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封建思想盛行,社会阶层难以流动。

这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废除的过程1. 变革的呼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开始呼吁废除这一制度。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公平竞争和多元化选拔方式,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2. 试刀小组的设立为了废除科举制度,政府成立了试刀小组,负责研究和制定科举制度的废除方案。

这个小组由教育界、学术界、官员等各行各业的代表组成,通过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最终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方案。

3. 新制度的建立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政府开始推行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个制度采取了多种选拔方式,包括考试、面试、实践等。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四、废除科举制度的影响1. 人才流动的加速废除科举制度,打破了原有的封建思想和社会阶层的束缚。

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举制度废除对农村的影响

科举制度废除对农村的影响
科举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 • • • 隋朝:创立 唐朝:不断发展完善 宋朝: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明清:科举体制内容形式日益僵化
•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科举考试的流程
• 先参加院试考秀才,成为秀才后参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 考举人,考上举人参加会试成为贡士,成 为贡士后参加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 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 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敬 谢 观 赏
科举废除对农村的影响 ——消极影响
一、导致了农村教育的停滞 二、扩大了城乡差距 三、对于人们的精神和心理方面 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四‘乡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和动荡
科举废除对农村的影响 ——积极影响
寒门子弟不再醉心于 科举,客观上为农业发展 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
总而言之,科举制度的废 除加剧了乡村社会的衰败,在 一定程度上导致近代农村社会 的贫穷落后。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 科举制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 等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上至官方政教、 下至士人耕读,使整个社会处于循环流动 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 维系作用。 • (1)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 • (2)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大一统”,加强 了中央集权
严复在废科举的第二年说: “此事乃 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 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造因如此, 结果何如, 非吾党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

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沿⾰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提到这个制度中国⼈⼼中是五味杂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剖析⼀下这其中的是与⾮。

⼀、科举之前的选官制度在科举制之前⼤⼀统中国施⾏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在察举制的后期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别居。

寒素清⽩浊如泥,⾼第良将怯如鸡。

的现象,选官的权⼒被世家⼤族所垄断,选拔出来的⼈已经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作为察举制的升级版本的九品中正制后期也出现了上品⽆寒门,下品⽆⼠族胡的现象选官的权⼒被门阀所控制,下层⼈民⽆法通过合法胡渠道进⼊上层社会,造成了社会的僵死状态。

这两种选官制度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种新的选官制度也就呼之欲出了。

⼆、科举制度胡沿⾰1、隋⽂帝开科取⼠,605年隋炀帝创进⼠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在此我们来看⼀下科举制形成的条件。

⾸先,科举制符合了儒家思想的两种理念“有教⽆类”和“学⽽优则仕”。

“有教⽆类”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任何孩⼦都可以被教育成才,孩⼦没有智⼒上的差别;儒家的有教⽆类指的是⼈没有等级、地位上的差别,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孔⼦主张教育要⾯向社会开放。

“学⽽优则仕”则说的是只要你学习好就可以通过做官来实现你的价值。

其次当时庶族地主兴起,隋朝统治者需要得到他们的⽀持,所以科举制应运⽽⽣。

隋朝短暂⽽亡接下来我们来看⼀下科举制的发展阶段——唐朝。

2、贞观时期采⽤进⼠和明经两科取⼠明经分贴经和墨义,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默写填空,主要考察对经典的记忆,只要记住经⽂就可以通过,⽐较容易。

⽽进⼠则主要考察考⽣对当时时事问题的见解和对策,对于刚从故纸堆⾥爬出来的考⽣很难提出有见解的答卷,因此有三⼗⽼明经,五⼗少进⼠之说。

3、武则天始创武举和殿试古时候获得⽂武两项状元那⼀定是⽆尚的荣耀,⽽武举的创⽴正是在武则天时期,也正是从此才有了武状元的称呼。

⽽殿试则是在⼤殿(特指⾦銮殿)上考试,由皇帝亲⾃主持体现了朝廷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科举制度的废止与乡村士绅的消逝

科举制度的废止与乡村士绅的消逝

The Repeal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System and the Rural Esquire Disappearance 作者: 李翠霞
作者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版物刊名: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7-69页
主题词: 科举制度 废止 乡村士绅 消逝
摘要: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平衡的功能,它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起到了枢纽与调节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废止,使得中国的乡村士绅阶层逐步消逝,并对乡村社会秩序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它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断裂、乡村权力结构发生变动、乡村在经济上对城市的依附性增强,这一系列影响使中国农村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

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等

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等

龙源期刊网
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等
作者:罗志田等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03期
1905年的废科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广泛社会后果。

在乡村造成办学主体由私向公的转变,减弱了民间办学和就学的积极性。

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

而乡民对新教育传播的“知识”却不那么承认,使新学生在乡村中不受重视,流向城市寻求发展。

乡村读书人心态也开始转变,厌弃固有生活,甚至轻视农民。

随着城乡的分离,在都市中游荡的知识青年和失去读书人的农村都成为受害者。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洛克财产权利的宗教伦理维度
洛克以财产衡以利为核心的道德自然法,潜含着一个基督教伦理的维度。

与霍布斯不同,洛克的道德自然法概念自身就预设了上帝的绝对权威和赏罚能力;洛克对于自然财产权利的论证,有赖于他对以亚当为代表的父权君主制的批判与对《圣经》文本的重新解读;当洛克将生命看做是上帝财产的时候,他既逻辑周延地回应了霍布斯以自我保存之自然权利为核心的世俗道德自然法的挑战,又回护了自己以财产权利为核心的宗教道德自然法的主题。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其废除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科举制废除后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这一制度变革对乡村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教育发展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以科举考试为主的选官方式转变为现代的教育和考试体系。

这一转变在乡村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村社会的精英选拔机制、权力结构、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教育发展和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对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本文旨在揭示科举制废除对乡村社会的具体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塑造了乡村社会的现代面貌。

本文也将对科举制废除后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科举制废除对乡村教育的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无疑在中国教育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而乡村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尤为深远。

科举制废除之前,乡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因此教育内容多围绕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献。

废除科举制后,乡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乡村教育的目标开始转向实用主义。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逐渐兴起,这些学堂不再以科举考试为唯一目标,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这种转变使得乡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乡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变革。

新式学堂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知识,使得乡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知识领域。

这种变革不仅拓宽了乡村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然而,科举制的废除也给乡村教育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新式学堂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并不顺利。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经唐、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朝废止。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代政府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因此废除科举制度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首先,科举制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才选拔标准的单一性。

科举制度以经书为依据,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科举所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只擅长书本上的知识考核,而在具体执政和管理能力方面欠缺,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其次,科举制度容易导致贪污腐败。

科举考试需要考生购买考题、请教书法名家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支出。

而后来科举制度庞大的官员层级和复杂的选拔程序,也为贪官提供了大量的腐败机会。

这些现象为社会带来了严重损害,不利于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

再次,科举制度过于强调纸上谈兵和克己奉公的理念,忽视了对人的实际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考察。

清朝末年科场上发生的舞弊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官员拥有高学历和品级,但进行的舞弊行为显示了道德缺失和腐败败坏的一面。

这些负面因素对社会稳定和政府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最后,科举制度阻碍了社会流动性和公平竞争的体现。

科举制度通常要求考生来自特定家庭背景,对社会阶层流动形成一定的障碍。

同时,科举制度的选拔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裙带关系、权力干预等,导致社会精英层面的公平竞争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虽然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废除科举制度可以促使政府选拔官员更加注重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提高社会流动性和公平竞争机会,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

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然而,当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乡村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废除使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下降,缺乏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在过去,贫困的农村家庭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他们的命运。

科举制度的废除意味着没有了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来改变命运的途径。

这对于乡村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往往缺乏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无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其次,科举制废除也导致了乡村地区智力的流失。

科举制度原本能够吸引一些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进入政府机构,为乡村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创新的思维。

然而,废除科举制后,这些具有才华的人才开始转移他们的视线,选择了离乡村更为发达的城市。

这导致了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缺乏了新鲜血液和创新的动力。

此外,废除科举制也削弱了乡村地区的社会凝聚力。

科举制度在传统上给予了社会各阶层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有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废除科举制后,乡村地区的社会秩序逐渐混乱,社会关系也开始变得松散。

人们往往失去了与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对社会责任和义务失去了热情。

面对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并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其次,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乡村人才回归,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培养当地的领导干部和村社组织,提高乡村地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凝聚力。

总之,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包括教育资源的下降、智力的流失和社会凝聚力的削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并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乡村人才回归。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社会阶层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社会阶层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社会阶层变迁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特殊的选拔人才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数千年,并对当时的社会阶层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科举制度的确立是在唐朝,随后沿用于宋、元、明、清等朝代。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高分者为重,使得人才能够脱离血缘关系和世袭地位的束缚,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社会的晋升。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力地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晋升途径。

首先,科举制度消除了贵族的特权。

在古代中国,贵族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在官员任命上拥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科举制度颠覆了这种传统,使得智力和才能成为评判官员能力的唯一标准。

这样一来,普通的平民子弟只要功夫够深,就有机会脱颖而出,进入仕途,从而改变了贵族的统治地位。

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的知识化和文化的繁荣。

在科举制度实行的时代,读书人成为社会的新阶层。

考生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必须深入学习儒家经典,相应地,研究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流派也随之兴起。

书店、文化交流场所纷纷出现,文人墨客的社交活动也日渐繁荣。

在这种氛围下,文艺、史学、哲学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它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际能力和经验。

通过应试,考生们通常只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这导致了一些官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能力,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科举制度过于应试化,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忽视了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大量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从而抑制了社会进步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的地位逐渐被削弱,最终在19世纪末被废除。

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变迁。

科举制度的废除意味着选拔人才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社会晋升的途径更加多元化。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 县以下新式学堂学生数量猛增。据统计,到 1915年直隶155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 的1个,1000一5000的52个,500一1000的 51个。河南106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 的3个,1000一5000的62个,500一1000的 21个。从前的旧私塾,先生教的和学生学的 都是四书五经和孔孟之道;如今的新学堂, 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都是光化电算和进化之 论。所以私塾改为新式学堂后,儒家学说必 然被新的思想所代替。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 学术界对废科举颇为重视,部分研究成果渗透在研 究科举制度的专著之中;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对此也998年第4期)、刘佰 合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 史学》2000年第3期)、杨齐福的《清末废科举制度 的文化效应》(《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刘海峰 的《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罗志田的 《科举制度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等。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 社会生活是一场人们理性地追求他们的切身 利益的竞争运动。与此同时,社会秩序则以 某种形式超然于这些各自利益的冲突之上。 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的整合。这种儒家思想,是一种社会秩序的 中轴,使得其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这 根中轴,不至于偏离方向。这种儒家思想有 着信仰的载体,即是传统的绅士和私塾。前 者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后者是儒 家思想的根据地和传播源。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 科举被废除之后,传统的中心信仰成为明日黄花。 首先从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的丧失来说,清末乃至 “五四”时期儒学革命论响人云霄,李大钊则指出“余 之措击孔子,非拮击孔子之本身,乃拮击孔子为历 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措击孔子,乃拮 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更有人提出“儒教不革命, 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 国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随着儒学革命浪潮的 汹涌澎湃,波及乡村,传统的乡村政治信仰发生动 摇:统一的儒家思想模式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出现崩 裂。缘是,学人直言“1905年科举的废止是儒家建 制解体的一个最早信号”。

科举制的废除与新式教育的兴起

科举制的废除与新式教育的兴起

科举制的废除与新式教育的兴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科举制被废除,新式教育开始兴起。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且具有重大影响力。

然而,科举制的废除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和社会背景。

一、科举制的废除在科举制之前,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者主要通过世袭或朝请选才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选才方式逐渐暴露出不足之处。

为了扩大统治者的选官范围,并提高选官的能力与素质,科举制在公元581年正式实施。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以文学、经史等知识为基础,一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选拔官员的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庞大和理论化,忽略了实际能力的培养。

官方出题往往偏重于古文经典的背诵和文字功底的考察,对于实际能力的考察相对较少,这导致一些考生在实际工作中显得无能。

另一方面,科举制造就了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使得学习成为追求功名利禄的手段。

许多人只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而忽视了对于知识本身的真正追求。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科举制的废除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社会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冲击和变革。

新式教育开始引入中国,对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基础。

新式教育的兴起提倡实用主义和现代化,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它突破了科举制固有的限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式教育推崇科学、自由、人文的精神,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科举制相比,新式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阻碍和困难。

在实施过程中,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导致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此外,一些传统观念和利益关系的束缚也对新式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科举制与新式教育的对比科举制与新式教育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社会阶级变动关系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社会阶级变动关系
中国古代的科 举制度与社会 阶级变动关系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科 举 制 度 的 起 源 和 发 展
03
科举制度与社会阶级变动的 关系
04 科 举 制 度 的 影 响 和 意 义
05 科 举 制 度 的 局 限 和 问 题
06 科 举 制 度 的 废 除 和 影 响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选拔人才:科举 制度为政府选拔 了大量优秀人才, 提高了官员的素 质和能力。
促进文化教育: 科举制度推动了 文化教育的发展, 使得更多人有机 会接受教育,提 高自身素质。
增强社会流动性: 科举制度打破了 门第、地域的限 制,使得人才得 以在不同阶层之 间流动,增强了 社会的流动性。
重要事件
隋朝创立科举制 度,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
唐朝继承并发展 了科举制度,使 其成为主要的官 员选拔方式
宋朝改革科举制 度,增加殿试, 提高科举地位
明朝建立八股取 士制度,严格规 定考试内容和形 式
制度特点
选拔标准:以考试成绩作为选 拔依据,而非门第或财富。
选拔方式:分科考试,按成绩 排名选拔人才。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副标题
起源背景
起源:隋朝
目的:选拔官员
发展:唐朝完善, 明清时期僵化
影响:促进了社 会流动,提高了 官员素质
发展历程
起源:隋朝,创立进士科,以考试选拔官吏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僵化 废除: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度被废除
稳定社会秩序: 科举制度为人们 提供了一个公平 竞争的平台,减 少了社会矛盾和 冲突,稳定了社 会秩序。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侯艳兴
【期刊名称】《中国农史》
【年(卷),期】2006(25)3
【摘要】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就一项教育制度而言,此举所引起的社会变动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对民国时期乡村社会来说,影响更是深远。

它引起了民国社会信仰中心的缺失,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促成了权力结构的变迁。

对这一历史图景的叙述,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思考在中外现代化过程中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反思制度本身的实用性和适时性。

【总页数】7页(P103-109)
【关键词】科举制度;乡村社会;权力结构
【作者】侯艳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9;K25
【相关文献】
1.乡村社会的衰败——科举制度的废除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消极影响 [J], 楼清清
2.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J], 罗志田;
3.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J], 罗志田
4.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晚清民国的社会变革 [J], 尚文君
5.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迁 [J], 侯艳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项独特的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具影响力的考试体系。

它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才被废除。

科举制度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渊源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大唐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唐玄宗在贞观年间,开始创办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取贤才,以担任国家重要职务。

唐朝后期,科举制度的发展遭到停滞,直至宋代真宗时期,才重新恢复了殿试的考试制度。

此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核心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性质和作用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选拔制度,与西方的选举、竞选、推荐等制度不同。

它通过一系列的考试、筛选,选拔出具有学识、品德、能力等特点的人才,以担任国家重要的行政、文化、教育等职务。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打破了封建社会中的世家门第和权贵势力的垄断,扩大了社会的流动性,为普通百姓子弟提供了一条通向仕途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出现,也推动了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

它促进了社会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激发了人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人才选拔的范围和标准不断提高,也加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中央集权和行政管理。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封建社会中,官僚和世家门第往往是社会地位的保障,普通百姓子弟很难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的出现,为普通百姓子弟提供了一条实现社会流动并进入官场的途径。

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标志,考试成绩与官员的任职和晋升息息相关。

科举制度的选拔机制,使得普通百姓子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获得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场的机会,进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族命运。

同时,通过科举制度获得了官位的人,也可以到地方进行任职,根据自己的表现和能力,不断晋升,成为重要职务、高官显贵或地方大族的代表人物,进一步推动社会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种原因导致了民国时期乡村学堂的缺少,其状况 令时人堪优!虽然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文明新风在 清末“吹人了广大的乡村腹地,乡村新学教育也取 得一定进步,但相对于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城市地 区而言,乡村社会的教育发展无异于小脚女人走 路”。有人估计清末民初中国共有乡村10万,村落 100万。以此计算,时至民国11年,全国中小学校 共178847所,平均每6村才有一所学校。至民国20 年,全国中小学校共262889所,平均每4村才有一 所学校。

其次,表现在士人趋于乡村一城市一乡村间 的流动模式。正是科举制的发展与成熟,造 就了中国古代的城乡互动格局,遍布乡村的 士人从乡村流人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 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归宿—乡村, 这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

科举被废除之后,士人打破了原先的循环格 局,变成了单线流向。科举考试时代,教学 的主要内容如四书五经八股帖式等虽和农业 生产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全国一律,并 无什么城乡的分别,因此单从教学内容尚不 足以造成城乡地域上的脱节。

县以下新式学堂学生数量猛增。据统计,到 1915年直隶155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 的1个,1000一5000的52个,500一1000的 51个。河南106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 的3个,1000一5000的62个,500一1000的 21个。从前的旧私塾,先生教的和学生学的 都是四书五经和孔孟之道;如今的新学堂, 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都是光化电算和进化之 论。所以私塾改为新式学堂后,儒家学说必 然被新的思想所代替。

资本的流向城市导致了乡村的赤贫化。民国初年, 有人考察了江苏、直隶等省的农村经济情况,江苏 68%的农户每年平均田产收人不过90元,直隶则 55%的农户每年田产收人不过25元。以假定的150 元为中国农村生活的贫困线,则中国农户耕田在25 亩以下者,都在贫穷线以下过活。即全体农户63, 约22860万户农民,不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费。 著名社会学家杨开道等人在40年代已经认识到正是 废科举后,乡村士绅的外流,使乡村社会受到前所 未有的“侵蚀”,受到侵蚀的的乡村社会日益贫困 和衰落,“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社会方面、经济 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 简直可以说已经死了一半或一多半”。二三十年代 一些知识分子提出“到民间去”、“到乡间去”的 口号,正是那时城乡两极分化的最好证明。

但是新式学堂的专业就不同了。据统计,各类学堂 中学的是法政、医学、工业、商业和外国语等专业, 学农业的很少。从他们的职业也可一观,《阜宁县 新志》职业表中,职业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 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 务员、路员、农人、商人、负贩、矿工、工人、劳 工、警察、伶人、杂业等23项。农业这个职业被忽 略。新式学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培养的是适应城 市的知识分子,必须在城市谋生,而在农村无法就 业。他们不再回到农村,有的死后也葬在城市。

于是乡民联合起来破坏学堂。安徽怀宁毁学是由于 乡民认为“以神庙作学堂,于神像不利”。浙江慈 溪乡民因“学堂设在永明寺内,屡有啧啧怨言,乃 借迎神赛会之机捣毁学堂”。他们也联合起来保护 庙产。浙江嗓县北乡因庵产若干亩被“拨充城中大 同学校常年经费”,王姓族人“突聚数百人,各带 器械,屯聚城外,声言欲拆毁学堂”,西乡东山庄 某“更带领多人,向学堂逼还公产”。由此可见, 村民们维护他们的信仰到了何等激烈的程度。他们 更是联合起来抵制“学捐”。川沙县乡民在自治风 潮中反对征收“学捐”,砸毁小学校十二所。所以, 学堂与乡民的信仰和利益相违背,必然遭到抗争。

然而,无论前者抑或后者都会触动乡民们那 根敏感的信仰神经。因为乡民的信仰在神灵, 神灵的安置在庙宇,你说乡民固执也好,说 他们迷信也罢,但这种信仰毕竟在乡村社会 存在了几千年,并且在祖祖辈辈中传延,一 旦这种信仰受到冲击,他们必然反对和反击。 “学捐”同样道理也触犯了乡民的利益,在 一般乡民眼中,“学捐”就是苛捐杂税。于 是,乡民们捍卫他们的信仰和利益。他们对 新式学堂不认同,“视之如蛇蝎”,对所教 内容也鄙弃:“学校里面唱歌、体操和剪纸、拌 泥等手工劳作,都是鬼混。”

传统社会城乡文化趋向一体化。首先,表现在科举 考试人员比例上。明代的科举中,乡村中举者往往 多于城市。譬如明朝潮州考取功名的人士,80%以 上出身于乡村社会下层的农民。到了清代城乡相对 平均。1948年费孝通与潘光旦一同分析了950个清 朝贡生、举人和进士的出身。从地域分布上说,这 些人52 .50%出自城市,41.16%出身乡村,另有6% 出自介于城乡之间的市镇。

学术界对废科举颇为重视,部分研究成果渗透在研 究科举制度的专著之中;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对此也 有专门的论述,主要有谢俊美的《科举制度存废的 历史考察》(《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4期)、刘佰 合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 史学》2000年第3期)、杨齐福的《清末废科举制度 的文化效应》(《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刘海峰 的《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罗志田的 《科举制度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等。

另一方面就是乡民识字率比明清时期大大下降。在 19世纪以前,清代人口的平均识字率大约为20%, 这一比率不亚于英国和日本现代化以前的识字率。 但自1895年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期间,全国平均 识字率一直在下降,到30年代初,具有小学文化程 度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7%,以至于梁启超在1915 年时竟说出了这样的话:“二十年以来办新教育竟使 全民不识字”。中国人口80%是农民,不识字的肯 定绝大多数是他们。由此,时人曾有文章云:“科举 之废,学堂之兴亦已十年于兹矣,而教育之普及较 之科举时代乃反见其退步。’,读之不能不发人深 省,民国时期乡村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

其次,科举废后乡村社会的新式学堂一时猛 增。翻开这时的县志,几乎县县改办新式学 堂。定海县“光绪末年,科举废而学校兴, 肄业者遂渐盛,间有留学欧美日本者”。华 阳县清末“改建学校,专读旁行之书及算术 格物以究所谓声光电化者,而圣贤国闻故籍 蔑焉,风会所趋以游习海外为上选,白屋寒 门乃真有望洋之叹矣”。

即使有新式学堂,农民的孩子还是上不起学,新式 学堂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正因如此,民国时 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倡导乡村师范教育,他 说:“中国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 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 自然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 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 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另外,清末 和民国时期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各级政府对乡村 教育漠视,这些都不利于乡村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

再次,传统乡村社会的边缘信仰也受到了冲 击。科举被废,新的学堂建立需要资金。但 是,地方政府没有资金,一方面把乡村的私 塾和庙宇改为学堂,没收庙产作为建立新式 学堂的资金;另一方面征收“学捐”。前者 比如固安县“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收各村 庙产立初级小学堂,受以教科诸书,而学院 一变”。再以吴县、江都、高邮、南通、那 县、阜宁为例,学堂所占用的寺庙在各地寺 庙中的百分比分别为 67.8%,50%,78%,100%,30.9%, 后者比如川 沙县从1906年起按潜粮的一定比例征收学捐, 学捐有着明确的用途。

科举被废除之后,传统的中心信仰成为明日黄花。 首先从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的丧失来说,清末乃至 “五四”时期儒学革命论响人云霄,李大钊则指出 “余之措击孔子,非拮击孔子之本身,乃拮击孔子 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措击孔子, 乃拮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更有人提出“儒教不 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 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随着儒学革 命浪潮的汹涌澎湃,波及乡村,传统的乡村政治信 仰发生动摇:统一的儒家思想模式与传统的价值观 念出现崩裂。缘是,学人直言“1905年科举的废止 是儒家建制解体的一个最早信号”。
Hale Waihona Puke 因此,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式学堂建立以及 新思想的传播导致了儒家思想信仰的缺失, 民间一般信仰也受到了冲击;但是,新的信 仰中心并没有建立。之所以未催生新的信仰 体系,与当时的乡村文化经济背景和政治权 威体制有关。
二、废除科举制度与城乡差距的扩大

科举被废除之后,新式学堂并没有在乡村普 遍建立起来,乡村文化开始衰落;同时,传统 士绅去城市就读和谋生,抽走了乡村的资金, 乡村经济开始贫穷。从此,城乡出现了大分 流。

社会生活是一场人们理性地追求他们的切身 利益的竞争运动。与此同时,社会秩序则以 某种形式超然于这些各自利益的冲突之上。 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的整合。这种儒家思想,是一种社会秩序的 中轴,使得其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这 根中轴,不至于偏离方向。这种儒家思想有 着信仰的载体,即是传统的绅士和私塾。前 者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后者是儒 家思想的根据地和传播源。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信仰中心的缺 失

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多 元信仰的共同体。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国 家政权想改造乡村社会,把话语霸权强加于 大众信仰之上,儒家思想在乡村社会失去了 中心地位。其他乡村信仰,比如宗教信仰也 遭到了冲击。但是,新的信仰中心始终没有 在乡村社会建立起来。由此,乡村社会信仰 中心缺失。

那么科举既然废除,新式学堂为什么得不到普遍建 立,培养农村人才呢?除了上述乡民初期的抵制和 不认同外,师资缺乏是一大原因。中国乡村幅员广 阔,科举废除之后,新式学堂需要大量的师资队伍。 然而,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毕竟还是很少的。当时上 海、天津等大城市都新学师资缺乏,导致了“陆师 学堂派充师范,八股专家支持讲席”的奇怪局面, 更何况是乡村呢!

张仲礼把中国的士绅分为“上层绅士”和 “下层绅士”两个集团,前者包括官吏、进 士、举人、贡生;后者包括各类生员。在乡村 社会,各类生员通过寒窗的苦读,被科举制 度吸纳进国家政权,但大多数沉淀下来,继 续苦读;或者教书,启蒙其他乡民参加科考。 因此,他们又成为科举考试的推动力。总的 说来,他们是传统乡村社会的精英,扮演着 儒家思想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的社会角色,是 传统儒家思想最忠实的维护者和信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