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运算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常见的量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乘除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乘除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 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 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混合运算》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

三、《加与减》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2)切尾巴(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4、“比多”:“比”字前面的多,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比少”:“比”字前面的少,四、《乘与除》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五、《周长》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必考要点(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必考要点(北师大版)

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第四单元乘与除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整十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整百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第五单元周长知识点1:什么是周长1、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总和或者说绕一个图形边线一周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子测量法。

3、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

知识点二:长方形的周长1、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已知长和宽的长度。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长=(周长-宽×2)÷2”或“长=周长÷2-宽”(5)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宽=(周长-长×2)÷2”或“宽=周长÷2-长”3、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可以把4条边长加起来;(2)用一条边长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1)长边靠墙,(2)宽边靠墙。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混合运算》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二、《观察物体》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4、用排除法确定正方体的对面.三、《加与减》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2)切尾巴(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4、“比多”:“比”字前面的多,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比少”:“比”字前面的少,四、《乘与除》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相加.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商相加.5、一个数乘0结果等于0,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结果是0.五、《周长》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2、测量方法:绳测法、直尺测量法3、求一般规则图形的周长,先看有几条边,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时,先观察,若发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要把它们先相加,再加其他的数,这样会很简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宽+长+宽5、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6、长=长方形周长÷2-宽=(长方形周长-2×宽)÷2宽=长方形周长÷2-长=(长方形周长-2×长)÷2边长=周长÷47、平移法巧求周长.六、《乘法》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的的积依次写在对应的数位上.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0乘任何数都得0.4、笔算乘法时,注意0的位置:(1)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的顺序和积的写法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相同,乘得时候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多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是0,就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2)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连乘法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估算或简算时,凑整先算.6、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记忆一年中各月天数,可按以下儿歌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注:“腊”是指十二月,“冬”是指十一月.“平年二月二十八”言外之意“闰年二月二十九”.)3、2月份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4个季度.4、特殊的节日要了解,知道它们分别在第几季度.5、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判断平年、闰年的时候,年份不是整百数的,可直用年份的末两位数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年份是整百、整千数的,用年份除以400.6、周期问题:周期个数(星期问题,除数为7),看余对号.7、1个星期是7天,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8、24时记时法是从中午12点后,即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9、经过的时间:(1)同一天内,将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终止时间减起始时间.(2)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不在同一天内,先分段求出每天的时间,再求它们的和.八、《认识小数》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2、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是由它的小数部分决定的,小数点后面有几个小数数位,就是几位小数,与前面的整数部分无关.3、小数的读写方法: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方法来读写;再读写小数点,最后依次读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4、小数点前面是0时,在改写成元角分形式时,0元省略不写;小数点前面是除零外的整数,小数点后第一位和第二位都是零的都可省略不写;小数点后第一位是零而第二位不是零时,第一位的0角写作零.(点前是“元”,点后第一位是“角”,点后第二位是“分”.)5、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不管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或写)出来.6、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小数部分第一位上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依次类推.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8、小数加(进位、不进位)、减(退位、不退位)法的计算法则.9、把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前面表示“米”,点后的第一位表示“分米”,点后第二位表示“厘米”.10、了解: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相应数位的计数单位为0.1,0.01,0.001.例如:2.35中3在十分位,表示3个0.1;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0.01.0.12中有12个0.0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认识数到100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数的顺序和顺序数的读法。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个位数和十位数,并且学会了用顺序数表示物品的位置。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将物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第二章:加法与减法在这一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我们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会了用加法算式表示物品数量的增加,用减法算式表示物品数量的减少。

我们还学会了用餐巾纸和小玩具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三章:数的比较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数的比较,了解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我们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够判断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第四章:长度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概念。

我们通过比较物体的长短,学会了如何用单位长度进行度量。

我们还学会了用手指、尺子和纸片进行长度的测量,并能够用厘米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转换。

第五章:时间在这一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时间的概念。

我们学习了如何用钟面图形表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并能够读懂时间。

我们还学会了用日历进行日期的记录和计算,并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

第六章:数据统计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调查和统计,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调查和统计活动。

我们学会了用表格、柱状图和折线图表示统计结果,并能够从中获取有关数据的信息。

第七章:图形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基本概念。

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并学会了用视觉形象和符号表示图形。

我们还学会了用图形进行图案的设计和构建,并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

总结: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数到100、加法减法、数的比较、长度、时间、数据统计和图形等数学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对这些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一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1、、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第四节里程表(一)1、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 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 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 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全册)

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全册)
(3)计算一位小数退位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退一当十,最后在得数里添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5.能通过吗
(借助米、分米、厘米认识小数)
(1)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可以转化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2)1角=0.1元,1分米=0.1米。
2.去游乐园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3.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去奶奶家
用乘法解决里程图问题
(1)一般先把里程图转化成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能根据计算结果估测位置。
5.0×5=?
(与0有关的乘法)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乘数末尾有0,先不看乘数末尾0算乘法,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相应个数的0。
(3)乘数中间有0,中间0必须参与计算,在与中间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进位数。
6.买矿泉水
(估算、连乘)
(1)连乘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七、《年、月、日》
1.看日历
(年、月、日、星期)
(1)1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都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都有30天,是小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3)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一天的时间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经过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一、四边形特征边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必考要点(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必考要点(北师大版)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5、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

第六单元乘法第一节蚂蚁做操知识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

2、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定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个数位上的数。

第二节去游乐园知识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要把进位的数写到正确的位置上,不要写在积中。

第三节乘火车知识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计算时每一步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2、笔算乘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向哪一位进1,就在那一位加1。

第四节去奶奶家知识点:借助里程图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明确里程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后再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有可能都不一样,并且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三单元加与减1、连加计算连加式子时,要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如:256+274+361=530+361=8912、连减计算连减式子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例如:786-281-249=786-(281+249)=786-530=2563、加减混合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乘与除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看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再用它们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3、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添再商的末尾。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方法有3种:①想乘法,算除法②先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它们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商相加。

③用被除数十位数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把两次的商分别写在商的十位和个位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一、混合运算。

1.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7 - 18 = 32 - 18 = 14;48÷6×2 = 8×2 = 16。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如:36+4×5 = 36 + 20 = 56;54 - 18÷2 = 54 - 9 = 45。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如:(23 + 17)÷8=40÷8 = 5。

2.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再求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学校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用去了18支,还剩多少支?先求出钢笔的总数3×10 = 30支,再用总数减去用去的支数30 - 18 = 12支。

二、观察物体。

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观察一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可能是长方形,从侧面看可能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从上面看可能是长方形。

-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

如给出一个正方体组合图形,能准确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2. 根据视图摆物体。

- 根据给出的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这需要对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1.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个位上写0。

例如:30+50 = 80,计算时想3 + 5 = 8,结果就是80。

-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把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十位和个位写0。

如400+300 = 700,计算时4+3 = 7,结果为700。

2. 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例如计算345+234,个位上5+4 = 9,十位上4+3 = 7,百位上3+2 = 5,结果是579。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2018-07-13 18:02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一、四边形特征边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周长 2 长方形周长
• 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 2、测量方法:绳测法、直尺测量法 • 3、求一般规则图形的周长,先看有几条边,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
长度相加。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时,先观察,若发现相加得整十、整 百的数,要把它们先相加,再加其他的数,这样会很简便。
•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 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 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 的商相加。 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 商相加。
• 5、一个数乘0结果等于0,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结果是0。
• 五 周长
•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 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相应个数的0。
•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 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 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 上几个0。
• 六 乘法
1 蚂蚁做操(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不进位) 2 去游乐园(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进位) 3 乘火车(应用题) 4 去奶奶家(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5 0×5=? 6 买矿泉水(混合运算)
•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 多位数的每一位,乘的的积依次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 (2)切尾巴 • (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 a-b-c=a-(b+c) • 4、 “比多”:“比”字前面的多, “比少”:
“比”字前面的少,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 减法。
• 5、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
• 四 乘与除
1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 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 3 丰收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4 植树(应用题)
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
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 二 观察物体
1 看一看(一) 2 看一看(二)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图形用上、下、 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 9、把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的小数,小数点前面表示“米”,点后的第一位表示 “分米”,点后第二位表示“厘米”。
• 10、了解: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相应数位的计数 单位为0.1,0.01,0.001。
• 例如:2.35中3在十分位,表示3个0.1;5在百分位上, 表示5个0.01。0.12中有12个0.01。
• 1、四边形特征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 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 等
•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 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
•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宽+长+宽 • 5、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 6、长=长方形周长÷2-宽=(长方形周长-2×宽)÷2
宽=长方形周长÷2-长=(长方形周长-2×长)÷2 边长=周长÷4 • 7、平移法巧求周长。 • 8、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1)长边靠墙 (2)宽边靠墙。 靠墙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围栏只 需要计算3条边。

(2)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不在同一天内,先分段
求出每天的时间,再求它们的和。
• 八 认识小数
1 文具店(认识小数) 2 货比三家(比大小) 3 存零用钱(小数加减计算) 4 寄书(应用题) 5 能通过吗(生活中的小数)
• 八 认识小数
• 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 2、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是由它的小数部分决定的,小数
•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 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 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 • (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
少加接着加。
• 减法:(1)把接,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观察物体要仔细, 从左往右,从上到下讲顺序。
• 3、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 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 4、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 可能相同。
• 5、用排除法确定正方体的对面。
• 三 加与减
1 捐书活动(三个数连加) 2 运白菜(加减和括号) 3 节余多少钱(应用题) 4 里程表(一) 5 里程表(二)
•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 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3、0乘任何数都得0。 • 4、笔算乘法时,注意0的位置: • (1)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的顺序和积的写法与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的方法相同,乘得时候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多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是0,就在积的那一位上写 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 • (2)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 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 结论: (1)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 (2)因数的中间有 0,乘积中不一定有0。 • 5、连乘法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估算或简算时, 凑整先算。
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有28天或29天,2月份 是特殊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3、一年有4个季度。 • 4、特殊的节日要了解,知道它们分别在第几季度。 • 5、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 判断平年、闰年的时候,年份不是整百数的,可直用年份 的末两位数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年份是整百、整 千数的,用年份除以400。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 一 混合运算 二 观察物体 三 加与减 四 乘与除 五 周长 六 乘法 七 年、月、日 八 认识小数
• 一 混合运算
1 小熊购物 (两步计算题) 2 买文具(应用题) 3 过河(带括号的两步计算)
•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 •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
点后面有几个小数数位,就是几位小数,与前面的整数部分 无关。 • 3、小数的读写方法: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方 法来读写;再读写小数点,最后依次读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 数位上的数字。 • 4、小数点前面是0时,在改写成元角分形式时,0元省略不 写;小数点前面是除零外的整数,小数点后第一位和第二位 都是零的都可省略不写;小数点后第一位是零而第二位不是 零时,第一位的0角写作零。(点前是“元”,点后第一位 是“角”,点后第二位是“分”。) • 5、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不管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或写) 出来。
• 6、周期问题:周期个数(星期问题,除数为7),看余对 号。
• 7、1个星期是7天,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
• 8、24时记时法是从中午12点后,即时针走第二圈时,时 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
• 9、经过的时间:(1)同一天内,将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 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终止时间减起始时间。
• 6、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 面的。
• 七 年、月、日
1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 年)
2 一天的时间(认识时间,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 时法)
3 时间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经过时间)
• 1、一年有12个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 2、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

• 6、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 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的第 一位,小数部分第一位上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相同 就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依次类推。
•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8、小数加(进位、不进位)、减(退位、不退位)法
的计算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