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1790410659eef8c75ebfb30b.png)
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也出现功能减退
(八)皮肤、毛发与指甲
皱纹 皮肤细胞更替减慢 冷热反应不灵敏 皮肤疾病 头发变白
(九)泌尿系统
肾脏功能减少50% 可能严重脱水 尿路感染 频繁排尿 前列腺癌 膀胱感染
伴随年老心理方面的变化
智力 人格 记忆力 学习能力
母亲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力更大
母亲的智力在遗传因素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母亲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文化素质高的母亲对胎儿的保护意识更高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在3岁以前其智力相差不大 但3岁以后,差异相当大 原因就是环境,包括社会、家庭、某些遗 传疾病受环境制约。
其他因素
容易疲劳、睡眠欠佳、睡眠时间减少 易引发老年痴呆症、中风和帕金森氏症
(七)感觉系统
视觉:老花眼、视野狭窄、老年性白内障等。
听觉: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
味觉:老年人味觉迟钝,常常感到饮食无味
嗅觉:对冷空气过敏或患上伤风感冒。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容易造成烫伤或冻伤、
伤害性刺激
老年人的变化
提
纲
老年的相关概念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 老有所医 养老院的护理特点
老 年 人 生 理 变 化
◆形态上的变化
◆功能上的变化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形态上
1.细胞数逐步减少 2.组织和器官发生萎缩,重量减轻 3.整体外观: 头发、皮肤、身高、体重 其他(肌肉松弛、牙齿松动脱落、 语言缓慢、耳聋眼花、手指哆嗦、 运动障碍等)
易患疾病:骨折、骨质增生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be25a13844769eae009ed54.png)
二、老年期生理功能的减退
• • • • • •
在生理功能方面,老年人也表现出了明显的衰退趋势。 首先,贮备能力减少。 其次,适应能力减弱。。 再次,抵抗力下降。 最后,自理能力降低。 在老化过程中,生理功能的降低也同样存在个体差异, 衰退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个体的各个器官功 能的衰退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机体的生理 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各个组织、 器官系统将会出现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的衰老变化,并 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下面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简单 介绍老年人的主要器官功能的老化情况。
二、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疾病的辨识
• •
• • • (2)临床表现 近半数病人可无任何症状 部分病人会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等症状; 有的老人还会出现手指麻木或有僵硬感、肢体皮肤有蚁虫爬过感 或肌肉跳动等现象; 部分可能有出血倾向,多为流鼻血,也有其它部位出血。 在众多症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疼痛的部位可以是枕部、额部 等,还可能出现头部沉重或有压迫感等。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 的血压将持续升高,并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心脏 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脏不适或疼痛,心跳过快或心律不齐;在脑部 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失语或失明,肢体活动不灵活甚至偏瘫;肾脏 的症状开始是夜尿频繁,最后严重地发展为肾衰竭。
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疾病的辨识
生理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 象,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人的整个机体的形态、 结构与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老化,就难免有身体 的某些部位或器官发生功能性的障碍,这些障 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排除和减缓,各种疾病就会 随之而来。
一、老年病的种类和特征
(一)老年病的种类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老年病可 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脑动脉 硬化、老年性耳聋等。 • 第二类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也可在中年期 就发生,少数是在年轻时延续过来的某些疾病。如冠 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骨关节病、恶性肿瘤、老 年慢性支气管炎等。 • 第三类是老年人和青壮年都可以发生的疾病,但老年 人的发病率与临床症状表现与青壮年有所区别。例如 肺炎,儿童、青年、老年都可能患上,但老年人的肺 炎往往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c81be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b.png)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般包括身体发育状态、外貌、视力、听力、嗅觉以及精神健康状态等方面 whic勾勒出其特有的特征。
1.身体发育状态:老年人的肌肉减少了,体重减轻,腰围增大,血液流变性增强,皮下脂肪减少,出现营养不良状态。
身高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但身体重心发生变化,形成扁桃腺增大、耳部突出等特征。
2.外貌:面部衰老表现为皱纹较多,肤色暗淡,肤苔厚腻,眼周脂肪减少,眼睑底池明显深化,目光混浊,口唇暗红栗色,头发苍白。
3.视力:由于眼球发生变化,瞳孔放大,色调脆弱,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色弱,视近力减退,甚至出现失明现象。
4.听力:由于老年人内耳的变化,听力下降。
有的老年人还出现聋性症状,说话和听到的声音差距较大,清楚程度也会降低。
5.嗅觉:嗅觉的变化会导致老年人不能正常识别气味,以致在味蕾上产生不适。
6.精神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精神活动受到许多影响,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衰退、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安全趋向不稳定、情绪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总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比较多,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状态、外貌、视力、听力、嗅觉以及精神健康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不管怎样,老年人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它们无法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必须加以适当的照顾,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关爱,才能帮助他们过上轻松健康的老年生活。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09a1c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e.png)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身体变化和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心血管系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生理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肌肉逐渐变得松弛,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脏的泵血能力降低。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血压易于升高。
同时,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硬化,使得血管壁变得不光滑,易于积聚脂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征表现在肺活量的下降,呼吸肌肉力量的减弱以及肺部组织的退化。
老年人的胸廓变得僵硬,肺泡的弹性减弱,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的增加。
此外,老年人的肺泡表面积减少,气体交换不够高效,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能力下降。
消化系统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的减慢和肠道黏膜的退化。
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变薄,食物的嚼碎和润湿能力降低,容易导致吞咽困难。
胃肠蠕动的减慢会导致便秘和消化不良。
肠道黏膜的退化会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特征主要表现在神经元数量的减少,神经元传导速度的降低,以及大脑和神经结构的退化。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
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智力衰退、失眠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免疫系统的生理特征表现为免疫细胞功能的下降和免疫应答的减弱。
老年人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以及免疫应答的速度和效果下降。
这使得老年人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免疫应答时间长,康复速度也较慢。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可以归纳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和变化。
这些特征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认知障碍等健康问题。
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护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维持其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关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f761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e.png)
关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入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身体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包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现跌倒、骨折等问题。
免疫力下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同时,他们对药物的反应能力也下降,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变化: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神经系统变化: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问题。
孤独感:随着子女独立生活、亲朋好友的离世,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
焦虑感:面对健康问题、生活压力等,老年人容易感到焦虑。
抑郁感: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老年人容易感到抑郁。
疑病心理: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疾病。
针对身体机能下降,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同时,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针对免疫力下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针对消化系统变化,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针对神经系统变化,应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大脑活跃,预防认知障碍。
同时,要加强记忆力的训练,提高记忆力。
针对孤独感、焦虑感、抑郁感等心理问题,应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况,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让老年人保持社交。
针对疑病心理,应给予老年人正确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同时,要鼓励老年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70岁老人生理特征
![70岁老人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8b09fb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6.png)
70岁老人生理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会经历各种变化,尤其是在老年阶段,许多生理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70岁老人的生理特征,帮助读者了解老年人身体的变化和需求。
一、身体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
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会减弱,反应速度也会变慢。
这可能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更容易感到疲劳和乏力。
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休息和适度的锻炼来维持身体健康。
二、骨骼健康问题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会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会增加。
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骨折,并可能导致日常活动的困难。
因此,老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加强骨骼健康,同时参加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和太极拳等。
三、心血管系统问题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他们的心脏和血管可能会变得更加脆弱,心脏泵血能力下降。
这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问题的风险增加。
老年人需要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水平,并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也会下降,使他们更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老年人需要加强免疫系统的保护。
他们应该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增强免疫力。
五、消化系统问题老年人的消化系统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他们的胃肠道运动会减慢,消化功能会减弱。
这可能导致便秘、胃炎和胃溃疡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老年人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六、视力和听力问题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也会有所下降。
他们可能出现近视、远视、白内障、耳聋等问题。
因此,老年人需要定期检查视力和听力,并使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如眼镜和助听器,以提高生活质量。
七、睡眠问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经历失眠、易醒等问题。
因此,老年人需要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以获得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60d0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0.png)
VS
情绪波动
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如焦 虑、抑郁、孤独等,这可能与身体变化、 社会角色转变等因素有关。
社会角色与生活
社会角色转变
老年人退休后,社会角色和地位会发生改变 ,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被边缘化。
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需 要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和情感寄托。
0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智力与记忆
智力水平
老年人的智力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代表他们不聪明或没有 价值。
记忆力减退
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但可以通过训练和锻炼来提高记忆能力,如阅读、学习新技能 等。
人格与情绪
人格特点
老年人人格特点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 同,有些人可能表现出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的人格特点,而有些人则可能表 现出消极、沮丧、易怒等人格特点。
健康生活
鼓励老年人保持适度的运动、规律的 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以维持健康 。
药物管理
协助老年人按时服药,确保药物剂量 和使用方法的正确性,避免药物错误 或过量。
疾病预防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 疾病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跌 倒等。
处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01
02
03
关注情感需求
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情感 联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 求,如孤独、失落、焦虑 等。
坚硬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穿着
选择舒适、保暖、易于穿脱的 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复 杂的衣物。
居住环境
确保居住环境安全、安静、整 洁,设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设 施,如扶手、座椅等。
个人卫生
老年期生理变化的特点
![老年期生理变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32685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2.png)
人体九大系统的老化特点
老化会给人体九大系统带来的变化,详见下表。
表 与年老有关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与年老有关的变化
皮肤系统
(皮肤、毛发、指甲)
皮肤出现皱纹、头发稀疏并可能变白、手脚的指甲变厚
老人可能较容易出现低烧或高热,受伤可能要多50%的时间痊愈
神经系统
(脑、神经系统)
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延长、睡眠质量不高
(2) 视觉: 通常会有老花眼, 眼睛需要较多的光才能聚焦, 并且对强光反应敏感;老年人分辨颜色的能力可能会下降; 有些老人会出现白内障、青光眼或黄斑变性, 一种渐进性的丧失中央视觉
(3) 听觉: 听觉的灵敏度可能会减少50%之多, 难以分辨不同的声音
(4) 味觉/嗅觉:嗅觉可能会严重受损; 味觉会受缺乏嗅觉的影响, 老年人可能闻不出煤气、天然气、烟雾或变质的饭菜的气味
泌尿道系统
肾脏不太能有效地过滤毒素并恢复血液中离子的平衡;膀胱丧失了紧张性,更容易出现没有任何症状的感染, 有些老人会出现小便失禁
内分泌系统
与生殖系统
有些老人在葡萄糖的新陈代谢方面不太有效,可能会发展成老年糖尿病;绝经后雌性激素的丧失可能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感觉系统
(1) 触觉: 老年人可能会有较高的痛觉阈限,更可能发生低烧或高热; 身体平衡问题会加重
老年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风
心血管系统
如果有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不能有效地发挥功能,更容易患高血压
肌肉、骨骼系统
老年人可能会变矮, 失去肌肉力量和肌肉块,较容易出现关节炎; 妇女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驼背或脊椎侧凸
呼吸系统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5bf7f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a.png)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的年龄段。
在这个阶段,人体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特征,包括身体器官功能衰退、免疫系统衰老、代谢率下降等。
首先,老年期生理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如心脏、肺部、肾脏等的功能会逐渐下降。
心脏的泵血能力减弱,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肺活量减少,呼吸功能减弱,肾脏的滤清能力下降,造成体内废物排除不足。
这些变化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等。
其次,免疫系统的衰老是老年期生理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免疫系统是身体抵御疾病和感染的重要防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导致身体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减弱。
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感染,且对感染的反应较为迟钝,康复过程也更为缓慢。
此外,免疫系统的衰老还会增加老年人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第三,老年期代谢率下降也是老年期生理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代谢率是指人体消耗能量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率逐渐减慢。
这意味着老年人需要更少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但是如果摄入过多的能量,就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此外,代谢率下降还会影响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维持,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肌肉无力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此外,老年期还伴随着一系列其他的生理变化和特征。
例如,老年人的皮肤会变得干燥和皱纹增多,头发会变得稀疏和灰白,视力和听力也会下降。
消化系统的功能减弱,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等。
性功能也会有所减退,男性可能会出现勃起困难,女性可能会出现更年期相关的问题。
虽然老年期生理变化和特征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保健措施,可以减缓这些变化的速度并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例如,均衡饮食、适度的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等都可以有助于维护老年人的整体健康。
此外,老年人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社区保持互动,参与夜夜常规和社交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生理变化。
老年人生理特征范文
![老年人生理特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2b32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6.png)
1.全身器官功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心脏、肺、肾脏等重要器官。
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肌耐力下降,导致心脏功能减弱。
肺部弹性减弱,气体交换能力降低,呼吸困难常见。
肾脏滤过效能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这些全身器官功能衰退的变化,使老年人身体的代谢、调节、运动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骨骼系统退化:老年人的骨密度减少,骨质变脆,易于发生骨折。
骨骼的退化也会导致姿势改变,脊柱变形,身高减少。
3.肌肉力量减退:老年人的肌肉组织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肌肉纤维减少。
这会导致老年人的运动能力下降,易出现肌肉疲劳等问题。
4.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速度变慢,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
这些变化会导致老年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5.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
这使得老年人容易感染病原体,且免疫反应较弱,抗病能力差。
6.神经系统变化:老年人神经系统变化主要包括神经元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变慢、大脑功能下降等。
老年人的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7.眼睛和听力功能减退: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弹性减退,导致眼睛对焦能力下降,常见近视、老花等视力问题。
听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常见耳朵听力减退、听力困难等。
8.内分泌系统调节能力减弱: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调节能力变弱,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如血糖、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的异常。
9.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也是老年人生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总之,老年人生理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了解老年人的这些生理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顾提供科学的依据。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c391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9.png)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老年阶段是人类停留在这个世界最长的时间阶段,也是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之一。
在老年人的身体里,各种生理系统在经历着变化,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身体与心理。
一、老年阶段的生理变化1. 身体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开始出现某些病症、退化,包括骨质疏松、关节炎、失去肌肉质量等。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也随之下降,导致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受限,同时也会使他们感到疲劳和呼吸困难。
2. 认知功能减弱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他们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和记忆力都会有所下降。
对于复杂的语言、思维活动,老年人的处理时间会更长。
3. 多重病症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病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也在增加。
二、老年阶段的心理变化1. 情绪变化老年人的情绪变化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抑郁和孤独感。
除了因为失去所爱之人外,还有可能因为健康和经济问题而感到忧虑和担心。
2. 自我认同感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自我认同感下降。
由于身体的变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可能感到自己失去了原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3. 认知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也会下降。
他们可能会出现遗忘、混淆、迷失等现象,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三、老年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1. 生理因素影响心理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
例如,身体疼痛、睡眠不足等生理问题都会导致老年人的情绪低落,进一步加重孤独和抑郁感。
2. 心理因素影响生理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影响。
例如,情绪低落和忧虑会引起老年人的疲劳和头痛,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3. 幸福感的影响老年人感到幸福与否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情感支持和积极思维会对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3、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3、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e799b3a58da0116d174934.png)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老年人的外貌特征变化
• 皮肤与毛发的变化,皮肤生理功能减弱。 • 表皮变薄、皮肤松驰、皱纹增加、眼窝凹
陷 • 皮肤色素沉着(老年斑),皮脂腺及汗腺
防御和抵抗力下降 • 40岁毛发开始灰白,并有脱发
• 手掌及脚底皮肤过度角化,使皮茧变 厚指甲变形
• 老年人指甲生长较慢,并且变硬变脆
5)情绪特点
• 老年人脑细胞和内分泌组织细胞萎 缩减少,老年人的情绪反应不如青 年人猛烈。故老年人对事物多有客 观评价,思想淡薄,心境比较平和。
6)意志、气质与性格特点
• 由于精力、体力逐渐减退,大部分老年 人的意志不如青壮年人。
• 由于老年人神经过程抑制强、兴奋弱, 在行为和活动中表现为沉着、安静、迟 缓等气质。
5)循环系统的变化
• 老年人心肌出现退行性变化,心肌收 缩力减弱、心跳减慢,易出现早搏、 心房颤动及传导功能的变化。也常常 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栓、静 脉曲张发生。心包外脂肪增多,心内 膜增厚,心肌收缩力减弱。
5)循环系统的变化
•由于动脉硬化,造成动脉血管弹性 减弱,血管内管腔狭窄,使血管流动 的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由于静 脉血管弹性降低,静脉变软,静脉回 流困难,因而容易出现下肢肿胀和痔 疮。
• 更年期症状:易激动、失眠、焦虑、记忆减 退,心悸出汗、血压波动、肥胖、关节肌肉 疼痛,头晕,耳鸣眼花。
9)内分泌系统
• 在衰老过程中,甲状腺和促甲状腺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使甲状腺 功能减退。
• 老年人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明显降低, 易患糖尿病。
10)感觉系统
(1)视觉 自40-50岁起,眼部睫状肌调节功 能减退,出现老花眼。易发青光眼、白内障 等病变。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6a9be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9.png)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一.老年期生理特点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
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
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
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
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
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
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
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
![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ddc5b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7.png)
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代谢率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率会逐渐降低,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少的能量来维持日常活动和保持体温。
2. 脂肪含量增加:老年人的脂肪含量会逐渐增加,而肌肉质量则会逐渐降低。
这可能与老年人的活动减少、食欲增加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变化有关。
3. 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会逐渐下降,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他们可能需要调整饮食,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4. 免疫系统下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会逐渐下降,容易出现感染和疾病。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以及保持适当的锻炼和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增强免疫力。
5. 心血管系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可能发生变化,包括心脏收缩力减弱、心率变化以及血管弹性减弱等。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脏病发病率增加。
6. 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保持适当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及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查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7. 糖尿病风险增加:老年人容易出现糖尿病,这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功能下降以及肥胖等因素有关。
定期接受体检,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控制体重和饮食,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制定营养和健康管理计划,帮助他们保持健康和独立的生活。
同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体发育学》第十章成人期(老年期)
![《人体发育学》第十章成人期(老年期)](https://img.taocdn.com/s3/m/102ff4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2.png)
探索成人期和老年期的定义、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和社会角色转变,以及生 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成人期的定义
1 年龄段
成年人在19岁到40岁之间,进入此阶段的标 志是身体和心理上的成熟。
2 自主性
人们在成人期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多决 策,独立于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3 职业发展
3 运动重要性
保持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成人期的身体健体更加意识到 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目 标,对自己的心理需求更 有了解。
2 自信增强
通过获得经验和实践,成 年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 到巩固,对自己和他人更 加有信心。
3 自我发展
成人期是个人发展的关键 时期,人们开始探索自己 的兴趣、价值观和职业目 标。
成人期是个人事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人们建立事业并经历专业和个人成长。
4 人际关系
成年人开始建立和维持长期的伴侣关系、友 谊和家庭关系,面临不同的人际挑战。
生理变化
1 身体强壮
成人期是肌肉和骨骼发展的高峰时期,身体逐渐增强,达到顶峰状态。
2 身体功能
身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佳水平,身体适应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强。
3 免疫系统衰退
老年期个体的免疫系统逐渐衰退,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影响。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1 情绪变化
老年期个体可能经历情绪 波动,如孤独感、焦虑和 抑郁等。
2 记忆力减退
老年期人们可能经历记忆 力下降和认知能力衰退的 情况。
3 生活满意度
有些老年期个体能够保持 高质量的生活,充满满足 感和幸福感。
2 身体状态
老年期特征是身体功能的逐渐下降和生理机制的变化。
3 心理状态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1b4b126c1c708a1294a44c1.png)
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变化-- 转抄于《老年护理》一、感觉系统(一)皮肤皮肤老化导致皮肤萎缩、弹性差、损伤代谢和修复能力减弱,皮肤变薄,真皮表皮连接变平,对剪切力的承受差,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刺激而损伤,长期卧床老人易出现压疮,去除胶布辅料时也可能导致损伤而出血。
皮下脂肪少,感受外界环境的细胞数减少,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对冷、热、痛、触觉等反应迟钝,特别是下肢。
皮肤腺萎缩,皮肤分泌减少或成分改变,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皮肤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降低。
(二)眼和视觉随着老化,眼部肌肉弹性减弱,眼眶周围脂肪减少,老年人可出现眼睑皮肤松弛,上眼睑下垂,下眼睑可能发生脂肪袋装膨出及眼袋。
泪腺、杯状细胞功能下降,眼泪产生减少,但是眼睛流泪现象并不少,主要因为组织萎缩导致泪点的移位和较少的有效排出。
(1)角膜的直径轻度变小或呈扁平化,使角膜的屈光率减退引起远视及散光。
角膜表面的微绒毛显著减少,导致角膜干燥及角膜透明度减低。
60 岁以后会在角膜边缘基质层因胆固醇酯、胆固醇、中性脂肪的沉积而形成一圈灰白色环状,称“老年人环”。
(2)晶状体老化调节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老视”。
晶状体弹性降低和睫状肌的聚焦功能减弱,视近物能力下降,出现远视,即“老花眼”。
晶状体中非水溶性蛋白增多而出现晶状体浑浊,使晶状体的透光度减弱,增加了老年白内障的发病率。
晶状体悬韧带张力降低,使晶状体前移,有可能使前房角关闭,影响房水回流,导致眼压增高,。
病理性眼压增高可引起视神经损伤和视力障碍,发生青光眼。
(3)玻璃体的老化主要表现为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
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区不断扩大。
玻璃体后脱离可引起视网膜剥离,同时玻璃体因衰老而失水,色泽改变,包涵体增多,可引起“飞蚊症”。
(4)视网膜的老化主要是视网膜周边带变薄,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
另外,视网膜血管狭窄、硬化,甚至闭塞,色素上皮层细胞及其细胞内黑色素减少,脂褐质增多,使视力显著下降。
第三章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第三章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5bc2fd376baf1ffd4fad59.png)
三、味觉的变化
味觉的基本生理心理功能变化:
其他因素对味觉的影响
味觉感受性的变化
四种味觉的阈限值都 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逐渐增多,尤其60岁 后会急剧增大。
食物辨别현 能재力的改变
。
老年人善于鉴别咸味, 味觉的多样性也随年 龄的增长而下降。
•食物的种类和温度 •性别、健康状况 •味觉疲劳 •长期吸烟
进入中老年心脏生理性老化的主要表现是心肌萎缩并且发 生纤维样变,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从而导致心脏泵 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中年人的心输出 量要比20岁的青年人的心血输出量减少20%—30%。中年 人在运动或其他负荷时的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增加都较年轻 人少,运动或其他负荷解除以后的恢复时间也较长,所以 中年人由于不了解这一特点,有时可能因为过重的体力负 荷或高度的精神紧张,往往导致心肌代谢、心肌耗氧量过 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液供不应求,造成心率失常以至心脏 骤停,这也是有的中年人发生死亡的原因。
一、视觉的变化
视觉功能的变化:
➢视敏度的变化 ➢明暗感受性的变化 。 ➢空间视觉的变化 ➢颜色视觉的变化 ➢视觉信息加工的变化
视敏度的变化
• 老年人视觉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多数人在50岁 以后视力就逐渐下降并出现老花眼现象。
• 提高物体的照明度或改善物体与其背景之间的对 比度,或允许以较长时间仔细慢慢观察,老年人 的视敏度可能会提高些。
• 一些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不同音高(声波频)的听力下降是 不同的。高音部分随增龄而下降得最明显,而低音部分变化则不明显; 女性老人和男性老人相比变化得更轻些,受损失的音调比男性老人更 高。男性老人对4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听力明显下降,而女性老人对 6000~8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才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