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多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范文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三篇第1篇范文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优秀6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优秀6篇篇一: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一一、活动目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时值春游踏青的好时光。
为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走出书本之外,真切地感受自然之美,体验州温的人文情怀,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身心得到放松,促进自我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我校经研究决定,组织八年级学生到江心屿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励志青春,放飞梦想”三、组织机构: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
(一)领导小组:组长:z组员:z(二)实施小组:以各班班主任老师为组长,分配到班的老师为组员,负责班级带队与安全管理工作;段长负责整个级段的学生、教师的点名、协调等工作。
八⑴:z八⑵:z八⑶:z八⑷:z八⑸:z八⑹:z八⑺:z八⑻:z八⑼:z八⑽:z四、活动具体安排:(一)活动地点:z(二)参加对象:八年级全体师生(三)活动时间、内容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3月29日(星期三)早上8点操场集合,召开行前会、启程9:00-11:00拓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11:00—11:30自带中餐就餐11:30——15:00班级自由活动、集中返回(四)、交通方式:全程旅游大巴(五)、组织形式:委托旅行社(六)、班级准备工作1、班级要结合“励志青春,放飞梦想”活动要求,再由学生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包括自由活动等。
(1)拟定合理购物方案要求:经费节约,人人能体验吃苦,但能满足学生吃饱与解渴。
(2)拟定班级自由活动方案:按小组活动等。
(八)几项具体工作:1、学生行前提醒教育:2、协调工作:3、集合、整队工作:4、途中护卫工作:导游、带队老师(八)学生行装及公众形象要求1、学生中餐自带干粮、矿泉水等物品。
2、可携带轻便的记录用品,如笔记本、小型相机等。
3、佩戴校徽、团徽标志牌、穿校服、穿运动鞋。
4、注意公共卫生,注重公德意识培养,严禁随意乱扔杂物,保持环境卫生。
5、加强团结互助、严守纪律、注意安全,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九)注意事项:1、如遇大雨天则取消活动计划,照常上课,是否延期举行另外决定。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评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评课活动旨在总结实践经验,发现问题,为今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活动目的1. 评价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分析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以及实践成果等方面,为今后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教师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是否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需求。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实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教师是否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学过程:教师是否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参与度评价(1)学生出勤率: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出勤率如何。
(2)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践任务。
(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实践成果评价(1)实践成果质量:实践成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实践成果展示:学生是否能够将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展示形式是否多样、生动。
四、活动总结1. 教学效果评价本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体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
教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设计不够精细。
(2)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实践训练。
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5篇)
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5篇)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灿烂夺目。
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同学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亲密联系同学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表达对学问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然而现实中,学校生的年龄小、学问面狭窄、抽象思维潜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确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打算。
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学问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同学的各种阅历、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育和进展同学解决问题潜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潜力。
注意同学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转变同学那种单一的以学问授受为基本方式、以学问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同学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
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学问目标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同学社会学问,提高同学的生活潜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
在讨论性学习中,了解讨论资料学问,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讨论方法、策划各种展现活动。
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看湿地、爱护湿地;在同学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学问。
〔二〕过程与方法方案设计更强调同学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把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同学获得专心的体验和丰富阅历。
在各活动载体中,进展同学的多方潜力。
培育同学的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培育同学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潜力、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培育同学合作意识和潜力。
综合进展同学实践潜力,提高对学问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潜力。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五篇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五篇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五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社会实践活动评价1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长远发展。
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学习科学知识,为学生的发展带给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我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带给了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构成初步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职责感,实现由活动课、劳技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
本学期,我校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为以后的工作带给借鉴,特对本学期工作做简单回顾与总结。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作为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教师,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平时我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到达了预想目标,且趋于完善,我们全体师生会让这学科逐步向构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4篇)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一项过程开放、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系统性工程。
如何在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围绕课程总目标,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把对课程实施各主体民主、客观、公正和有效的综合评价付之于行动,是本节所将要讨论的重点。
就其性质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也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性过程。
同综合实践活动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也需经历周密计划、精心____、严密监控、及时调整和总结反思等环节。
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
为此,我们必须杜绝随意性、形式化、不负责任、走过场或者穿新鞋走老路的评价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真真实实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呢。
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课程评价的____领导机构及其管理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____机构与管理。
课程改革实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此相适应的评价机构的____管理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
它由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年段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三个部分成员组成。
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履行当地所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____、指导、监督职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主抓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____、指导、监督以及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总结反馈的职责;年段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直接____、指导、监督并向学校总结反馈本年段或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具体情况的职责。
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的评价对象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的监督;学校和年段或班级两级机构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上级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的监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过程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共同意义构建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析(3篇)
第1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评析,以期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本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评析,以期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1. 课程目标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应明确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等能力,情感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课程内容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应丰富多样,涵盖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课程结构合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应合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评价环节。
理论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环节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1. 教师角色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2. 学生主体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教学方法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1. 评价标准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应多元化,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
综合实践课教学评课(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篇评课将对某次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过程评价1.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合理,紧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灵活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环节紧凑,教师合理安排了各个环节的时间,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本次综合实践课,学生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教学方法评价1. 小组合作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角色扮演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角色扮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启发式教学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小学综合实践评价方案(三篇)
小学综合实践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这些特点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那么,一些反映教学评价新理念的评价方法就必然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要的评价方式。
一、观察法教师在课堂内外,随时可以观察学生的活动中行为和态度,例如:学生活动的采用的方法,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活动进展的程度等,都可以通过观察来发现,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促使活动顺利开展。
不不定期,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印象是不完整的或带有偏见,除非我们能够准确记录我们的观察。
要想做到这点,就要利用一个简单而又方便的方法,我称这种方法为秩事记录法,即指导教师对所观察的有意义的事件和片段进行事实性和解释性的描述。
例表组名:学生:日期:地点:事件:1、观察和记录内容的选择运用轶事记录法时,不可能也不必观察和记录学生所有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有所选择:(1)将观察的对象确定为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行为上。
实际行为的记录适合于评价学生的自然环境下的典型行为表现。
(2)将观察的范围缩小到对几种行为类型的观察。
除了___某种特定的行为,我们也应该___那些能帮助我们理解表现的事件。
(3)将观察限定到对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
轶事记录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特别___少数特殊的学生,比如在活动中停滞不前不重视活动的学生;严重影响活动进程的学生,对活动缺乏兴趣的学生、不被同学接纳的学生、活动中破坏性强的学生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最好注意力集中起来,不去记录其他学生的一些情况。
2、使用轶事记录法的注意事项(1)观察之后要尽快作记录尽量在事件发生后的合适时间做简短的笔记,并及时补充完善。
(2)将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
描述事件,应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准确、客观地叙述所发生的事件。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活动指导与设计1、研究性学习方法本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质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持续质疑的思维习惯。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收集、筛选、整合信息,体验合作学习和网络探索的乐趣,增强自我效能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个人兴趣领域有独特的见解和表达欲望,学会客观分析和辩证思考,养成勇于发表观点的意识。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将形成对零食问题的独立看法,理解其对健康的影响。
活动流程: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小组活动方案1.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研究主题,展示各种零食,引导学生认识到零食的潜在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零食的各种问题,教师将问题归纳为几个主要研究方向。
3.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初步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制定详细活动计划1. 提醒学生制定的计划需实际可行,考虑时间、任务分配等因素。
2. 学生小组讨论,细化活动计划,明确分工,征求他人建议,不断优化。
3. 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评价,提供改进建议。
第三阶段:完善计划,开始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反馈完善活动计划,确保计划的实施性。
2. 提醒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注意礼貌、有效沟通和信息处理技巧。
3. 学生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提供持续指导。
活动总结:在本节课中,各小组已选定研究主题并制定了初步的活动计划。
课后,学生需继续完善计划并开始实践活动。
在进行调查时,注意礼貌、有效沟通和信息处理。
期待三周后,大家能顺利愉快地完成研究,并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二)一、工作目标:1. 纳入并强化管理《科学》、《思品》、《信息技术》等学科,确保综合课程的全面开设与高质量实施,通过加强监管与执行力度,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提升。
2. 深化科技创新理念,成功举办第___届校科技周活动,积极备战省、市、镇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同时做好迎接上级部门对科普特色学校阶段性检查与评估的准备工作,致力于树立并巩固科普教育品牌,力争成为科普特色学校的典范。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内容1. 教学目标评价(1)评价目标的合理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评价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实施。
2. 教学内容评价(1)评价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科知识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2)评价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评价内容的创新性:教学内容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
3. 教学方法评价(1)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评价方法的针对性: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提高教学效果。
(3)评价方法的创新性: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4. 教学效果评价(1)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能力培养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3)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2.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3. 访谈法:与学生、家长、同行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看法和建议。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二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改新增设的必修课程,既是全新内容,又是课改的亮,由于它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均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它的评价也有特殊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理念1、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进行。
一方面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学生、校外指导教师,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并且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
3、评价内容的过程性即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评价内容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景。
二、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都要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
具体操作中如下:1)活动记录。
包括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发现和想法等,还可以说明___选择这项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完成的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好的方法进行反思和交流。
2)评价资料。
活动档案还包括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活动的评语及学生积累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
3)问卷调查表。
在某一活动进行完后,老师提供调查表,学生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所感、所做进行反思。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思调整活动策略,激发并维持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进行评定过程应注重以下一些问题:1)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它人___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喜悦。
2)教师应指导或要求学生及时保存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
3)具体的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作品)展示、活动(或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2、协商研究式评定此评定法通常采用师生间讨论和同学间讨论两种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多篇)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多篇)(3)评价操作程序。
制定细则——组成人员——材料会审——民主评议——形成结论。
(4)评价结果表述。
对教师的评价目的与对学校的评价一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
因此,对教师评价的结果表述也应从肯定教师的工作努力和指出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两个方面考虑,以量化评定为辅,质性分析为主,进行论定。
3、对学生的评价(1)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主要项目。
学生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主要内容,也是课程评价最值得慎重的环节。
务必在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严格依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原则,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发展要求和学校学期规划,制定各学期学生评价的重点及主要项目。
(2)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
对学生的评价,通常采用学生自评、活动小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和评价指导小组综评四种形式。
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点评贯穿于学生课程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期末综评。
至于年段或班级,一般是在学期末或学期末才由学校统一进行。
(3)评价指导小组综评操作程序。
制定细则——组成人员——公布测评项目——组织命题——材料会审——成果观摩——民主评议——形成结论。
(4)评价结果表述。
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务处联合,出具以激励性语言为主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素质报告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陆圈镇中心小学2021年9月第3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城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目的l、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_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_一、活动背景:小学教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在进行活动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能够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至关重要。
评价活动效果,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活动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使他们具有更好的体能和免疫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三、活动内容:活动主要包括游戏,拓展训练和户外拓展。
开展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活力,激发其竞争意识;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提高其身体素质;户外拓展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具体活动有橡皮筋跳、口香糖比赛、接力赛等游戏类活动;鼓励争先恐后的精神;拓展训练包括攀爬、跳跃、悬挂等各种高难度的训练活动;户外拓展则包括爬山、信任营、集体冒险等。
四、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活动内容、环节、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缺点和不足,改善活动效果。
2、记录法: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成长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记录,综合考虑与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身体素质、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
3、实地观察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教练员可以实地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主动等情况,并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互动情况,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情况等。
五、评价标准:1、体能指标:通过各种体能测试项目,比如引体向上、跑步等,测试学生们的体能指数。
2、关注指数:主要反应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如果学生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表现,分数将相应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教学评价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评价1. 知识目标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知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了活动所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等。
(2)专业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活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如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心理学等。
(3)实践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了活动过程中的实践技能和方法。
评价方法:(1)通过学生完成活动过程中的作品、报告等,了解其掌握的知识水平。
(2)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讨论、提问等,观察其知识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践活动。
(3)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
评价方法:(1)通过学生完成活动过程中的作品、报告等,了解其创新能力。
(2)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操作过程,了解其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学生与团队成员的互动,了解其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责任感: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
(2)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奉献。
(3)自我激励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我。
评价方法:(1)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社会责任感。
(2)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互动,了解其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学生完成活动过程中的作品、报告等,了解其自我激励能力。
综合实践课教学评价模板(3篇)
第1篇一、评价目的本评价模板旨在对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二、评价内容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2. 教学内容与方法3. 教学过程与组织4. 教学效果与反馈5. 学生学习态度与参与度6. 教学资源与环境三、评价标准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段要求。
(2)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
(3)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 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科特点。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手段先进,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与组织(1)教学过程流畅,时间安排合理。
(2)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3)教学组织有序,学生参与度高。
4. 教学效果与反馈(1)教学效果明显,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反馈积极,对教学效果满意。
(3)教学评价结果符合预期。
5. 学生学习态度与参与度(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乐于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6. 教学资源与环境(1)教学资源丰富,满足教学需求。
(2)教学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学习。
(3)教学设施完善,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四、评价方法1.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和自身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2. 同行互评: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对彼此的教学进行评价。
3.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4.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多篇)(3)评价操作程序。
制定细则——组成人员——材料会审——民主评议——形成结论。
(4)评价结果表述。
对教师的评价目的与对学校的评价一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
因此,对教师评价的结果表述也应从肯定教师的工作努力和指出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两个方面考虑,以量化评定为辅,质性分析为主,进行论定。
3、对学生的评价(1)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主要项目。
学生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主要内容,也是课程评价最值得慎重的环节。
务必在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严格依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原则,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发展要求和学校学期规划,制定各学期学生评价的重点及主要项目。
(2)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
对学生的评价,通常采用学生自评、活动小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和评价指导小组综评四种形式。
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点评贯穿于学生课程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期末综评。
至于年段或班级,一般是在学期末或学期末才由学校统一进行。
(3)评价指导小组综评操作程序。
制定细则——组成人员——公布测评项目——组织命题——材料会审——成果观摩——民主评议——形成结论。
(4)评价结果表述。
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务处联合,出具以激励性语言为主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素质报告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陆圈镇中心小学2021年9月第3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城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目的l、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三、评价要求(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1、注重过程评价时要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而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标准。
2、尊重多元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
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3、注意反思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通过调动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小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评价以下列几项为标准:1、深刻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这门课程的实践。
2、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有效的掌握学生发展的情况,并且采用有效的革新措施巩固评价成果;建立积极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能激励他们超越自己。
3、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
善于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趣而有效的结合。
4、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资源。
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及研究者。
5、教师要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能灵活地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
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和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能主动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新知。
四、评价方式:(一)学生评价:1、学生自评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个人评价细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
2、小组评价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针对小组成员合作情况、解决问题能力及改进方面等内容进行评价。
3、家长评价:根据孩子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及能力发展及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评价。
4、指导教师评: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努力方向。
(二)教师评价:每学期结束后,由教师以总结的形式写出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
(三)、学校评价:由学校校长牵头,教务处具体落实,每学期对每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评价。
方式:1、审阅师生自评材料。
2、展示主题活动成果。
3、现场考查学生的技艺、技能等。
4、发放学生调查问卷或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活动实施情况。
5、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
6、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总之,学生、教师、学校是评价方案的主体,而评价方案的实施实际上就是一次活动效果的考评与检测。
开发区城前小学2011.3第4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关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一)评价原则1、???过程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
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
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
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二)评价内容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
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
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三)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
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
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
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
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二、关于指导教师的评价(一)评价内容1、参与态度。
是否主动热情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指导能力。
是否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3、继续学习。
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能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4、指导效果。
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有相当的成果展示。
(二)评价方式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①教师自我评价;②学生小组评价。
2、察看案头工作: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记录。
3、成果展示:每学期组织一届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价活动,对指导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并从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海尔希望小学第5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关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一)评价原则1、过程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
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