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别说你懂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af920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4.png)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1《思维导图》这本书的作者东尼博赞,194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发明”了思维导图(话说我真的不觉得这类东西叫发明,撑死了叫个开始使用),据说目前近3亿人用思维导图。
当然这个作者本人的title还是比较多,记忆大师啦,心理学教,教育学家等。
这本书从简要介绍大脑开始,根据脑部结构引出思维导图,后续提出了思维导图的定义、基本应用、高级应用和未来。
总体来说,思维导图打破了常规记录模式,由顺序的自上而下(后者从左到右)的记录方式,变成了图文并茂,发散的记录方式,文中的基本应用和高级应用个人觉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头脑风暴类,发散思维,想到什么写什么,可以不注重逻辑;第二类是日记、文章、笔记等我觉得需要逻辑的记录方式,这类其实我倒是觉得更像刘濯源的学科思维导图。
至于后者这个学科思维导图我更是觉得就是耍流氓,把自己的东西稍微结合点而已。
对我个人来说《思维导图》这本书给我增加了一种记笔记的方式,可以用简单的词,用树状发散的逻辑来记录,效率还是高了一些,不过思维导图解决不了我关注的记忆问题,还要要多回顾吧,不过至少一本书让你吸收到了东西就是好的。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2这个假期除了阅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外,还读了学校假前赠送的一本励志书——《思维导图》。
说心里话,励志方面的书籍有点不适合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读了,为什么呢?人到中年,经历过太多的波折,虽说不上近乎麻木,却也斗志渐退。
我不是乐天派,更不是悲观者,只想尽力活好当下,如何让当下的生活更有意义是我不断思考并践行之的。
读完这本《思维导图》,发觉它与以往的励志书稍有不同,有些章节能给我们很大启发。
下面,对阅读之感触做以简单梳理。
思维导图读后感
![思维导图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98b9d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2.png)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今天小编整理了思维导图读后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思维导图》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维导图》读后感1看了学校下发的《思维导图》一书,觉得很惊讶,原来真的不知道人类才仅仅用了大脑不到百分之十的脑力,还有那么多的空间可以开发。
而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所发明的思维导图正是可以开发人的大脑的,是人类对大脑潜能开发的一个新的革齤命。
真是一本好书,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然后又反复翻阅,仔细品味。
书中有具体的思维导图的图例,有细致的制作步骤以及对我们制作的鼓励和启发,利用大量的实例,生动有趣地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
说实话看这本书只是对思维导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想要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还很困难,但是我的心里很期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系统地学习思维导图,利用它来进行学习和的工作,效果会有多明显,很想体验它的神奇。
通过学习了《思维导图》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不良的生活因素和不良的用脑习惯对大脑智力和思维有着很不利的影响。
比如:我害怕孩子学习落后,有时候孩子不舒服或生病时也商量孩子学习,总是以为学点总比不学的好,却不知道原来生病或不舒服时用脑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对大脑造成损害,甚至于身体不爱恢复。
在这个问题上我从没有深入地想过。
今后我一定会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用脑,同时也建议家长们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免影响孩子们的大脑健康。
另外我们还能通过阅读了解到哪些食物是大脑所需的,通过调整饮食来及时供给大脑营养,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尼·博赞写的《思维导图》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弈:我的江湖笔记(套装8册)
![对弈:我的江湖笔记(套装8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2f462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9.png)
第七章福兮 祸所伏祸兮 福所倚
04
第八章设局 破局顾此失 彼
06
第十章山重 水复难觅归 处
05
第九章由眼 窥心特立独 行
第一章螳螂捕蝉黄雀 在后
第二章奇招频出退敌 有方
第三章尔虞我诈真假 难辨
第四章天生我材必有 用
01
第五章画蛇 添足作茧自 缚
02
第六章谋事 在人成事在 天
03
第七章亡羊 补牢犹未迟 也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写小人物心理的时候总感觉小人物应该不会这么干的,不过情节还算精彩,好评吧。 人心不贪,就不会被骗。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骗中有骗,能够写出这本书的作者也是骗中极品!。 这内容不是《超级大忽悠》的故事情节吗?怎么换了个马甲就又是一本新书了?。 放松心情时当杂书看看,别太认真,还挺开心。 还是小人物,缺点多,特长突出。 此书一口气连读了两遍。 不知道世间是否真有这样如此精于算计的人,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这本书闲时看看还是可以的,不过得 忍受一些错别字,作者不够严谨,难道出版前不校对?。
04
第八章香饵 之下必有死 鱼
06
第十章误打 误撞鸡鸣狗 盗
05
第九章我本 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 沟渠
第二章风云四起火 中取栗
第一章欲予先求无 中生有
第三章不分老少皆 有同好
第五章上阵父子兵
第四章钱壮人胆胆 大妄为
第六章不惊荣辱谓 之何苦
第七章解铃还需系铃 人
第八章斯人已盖棺案 仍无定论
第九章事出有因必有 其果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常书欣,本名常舒欣,原起点中文网知名作者,2013年6月签约加盟创世中文网,开始在创世中文网连载都 市小说《余罪》。其他作品有《红男绿女》,《黑锅》,《超级大忽悠》,《香色倾城》。2016年6月,成立工作 室。常书欣全新力作《黑锅:我和罪犯玩命的日子》于2016年热血上市。2017年7月12日,其作品《骇罪》获得 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潜力价值榜第一名。
思维导图102本书→38《从一到无穷大》——G·伽莫夫
![思维导图102本书→38《从一到无穷大》——G·伽莫夫](https://img.taocdn.com/s3/m/9c6dc04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f.png)
诺拉·袁25《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26《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27《学会提问》——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28《心理学入门》 ——(德)格尔德·米策尔29《引爆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30《跃迁》——古典31《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丹尼尔·科伊尔32《影响力》 —— 罗伯特·西奥迪尼33《致加利亚的信》——阿尔伯特·哈伯德34《正面管教》——简·尼尔森35《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36《卓有成效 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37《专注力》——于尔根·沃尔夫看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有趣的文字简单明了的漫画式插图生动贴切的比喻及科学家的名 言轶事增添很多趣味和可读性在这本书里你学到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或者物理知识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新的观念获得对科学和数学的一种新的理解五官同感思 维导图:引发思考XMind竖屏导图:内容层层剥茧Tips:今天必读经典《从一到无穷大》的分享就这里,如果给你带来启发,不妨翻开这本书,开始遇见
心智图思维导图经典案例分享搞笑gif趣图吃货的潜力是无穷大的数学上最大的数是多少
思维导图 102本书 →38《从一到无穷大》 ——G·伽莫夫
别告诉我你懂PPT完整版
![别告诉我你懂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f8f5c3bb4cf7ec4afed0d6.png)
目录目录 (1)第一章 让你的PTT讲故事 (2)第一节抓住眼球的雷人主标题 (2)第二节用副标题点破窗户纸 (3)第三节 不简单的简单完整句 (3)第四节 骨灰级的PPT结构——总分总 (4)第五节 随手拈来的创意线索 (5)第二章让你的模板与众不同 (6)第一节模板里的小细节与大学问 (6)第二节省心型模板简单不“撞衫” (8)第三章让PPT3分钟能看懂 (8)第一节 PPT清晰表达信息的三个层次 (8)第二节中规中矩的使用字体字号 (9)第三节和谐不张扬的颜色搭配 (10)第四章 玩转PPT的5种武器 (11)第一节 与众不同的PPT文字风格 (12)第二节 横竖有理的表格表达 (12)第三节 一目了然的趋势图 (12)第四节 画龙必点晴的图片 (13)第五节 存在必精彩的动画 (13)第五章 大胆Show出PPT (14)第一节 良好的开场白是成功演讲的一半 (14)第二节 虎头更虎尾的完美结束 (14)第三节 让紧张情绪见鬼去吧 (14)第一章 让你的PTT讲故事第一节抓住眼球的雷人主标题一、标题=震撼力二、三步起一个精妙的主标题第一步:列出客观关键词。
客观关键词是指能把这个PPT要讲的精彩内容概括出来的几个词语。
找到这些关键词的方法,是做一个填空题:这是一个关于(×××)的项目。
这句话,概括出了这个项目的最核心内容。
把括号里的词语按词性分类,这些分好类的词语就是客观关键词。
第二步:提炼主观关键词。
区别于客观关键词,主观关键词是关于人的,是指在这个项目背后,项目组成员体现的精神、克服的困难、表达的情绪,等等。
主观关键词的提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核心是要表达出工作背后的一些“软成果”,也就是它能体现出来的人的品质。
第三步:把主观关键词“嫁”给客观关键词在给PPT起名字时,要把主观关键词“嫁”给客观关键词。
两者巧妙地“揉”在一个标题里面,使听众既知道你要讲什么内容,又体会到了项目中的心情,要揉得好,更要揉得巧。
2017秋季开学第一课读后感500
![2017秋季开学第一课读后感500](https://img.taocdn.com/s3/m/229ab3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f.png)
2017秋季开学第一课读后感500 2017秋季开学第一课读后感秋天,季节的转折点让人感到万物的变幻和无常。
而对于学生们来说,秋天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期的开始,带着新的希望和梦想,而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往往也会成为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我记得那个2017年的秋天,当我坐在教室里参加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老师选择了一本名为《思维导图》的书,这本书据说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
我对此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之前接触到的许多所谓的学习方法都不尽如人意。
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它吸引住了。
这本书并不是像其他学习方法一样,只是简单地告诉你“做这个,做那个”,而是通过讲述人们的故事和经历,让我们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第一章,书中的主人公杰克介绍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和迷茫。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我也经常感到学习上的危机和困难,尤其是在某些科目上。
但与杰克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和梳理自己的知识,并系统地学习和记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杰克的经历告诉我们,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快速记忆和回忆。
通过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我们能够建立起一种全局的认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复习和考试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逻辑问题时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我在看完这本书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自己的知识。
起初可能有些不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了这种方法的力量。
通过思维导图,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且也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
这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新的信心和动力。
除了思维导图的方法,这本书还介绍了许多其他的学习技巧和思考方式。
其中,作者提到了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我深深地被这些观点所触动,意识到学习并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思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病句的思维导图梳理及辨析修改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病句的思维导图梳理及辨析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4d7d817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4.png)
谢谢!
3.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査,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 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4.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 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能否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 题。
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经典题训
(2020年全国乙 卷·改编)语言文字应用
题2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态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 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⑦截止目 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 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 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学习任务
梳理知识要点: 1.语法知识 2.思维导图梳理常 见病句的类型及 其知识要点 3.病句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累赘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他的心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乃至中国 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精准消费,有利于让产品和服务更有效地 对接需求,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考法变化
(2017课标全国1)
旧考法
主观题:辨析与修改
(2019课标全国1)
新考法
1A.8根. 据下本列报各和句部中分,出没版有机语构故病联宫合的开一博展句物的是院调(3查举分显办)示的, 那场名为1当《9的.文清一中明项画上是横(河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图之3间.0,》并且的阅高读科时技长 互动展演艺原术文段,划用线现句子: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
归纳思维六大类型的知识点手绘
![归纳思维六大类型的知识点手绘](https://img.taocdn.com/s3/m/8077dd0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7.png)
归纳思维六大类型的知识点手绘
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智图,现在使用思维导图的地方越来越多,家长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对其进行绘制,老师为了培养学生逻辑能力对其进行绘制使用,上司为了培养员工解决问题能力对其进行绘制,总之思维导图现在已经深入生活中,你如此常见的思维导图有哪几种类型呢?又对每种类型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方法/步骤
1
思维导图的基本类型有,圆圈图,气泡图,树状图,桥型图,括号图以及流程图,列如气泡图中有气泡图和双气泡图,这些是在其基本结构中进行延伸的。
1.圆圈图
圆圈图是由不同的是圆圈大小组合而成的,位于中间部门的自然是中心主题一般会偏大一点,四周的圆圈是分支主题,大小稍微小点,可以培养想象力以及联想力。
2.气泡图
气泡图里面有单气泡图和双气泡图,单气泡图就是有很多圆圈围绕中心主题所建立的,。
双气泡图是有两个气泡思维导图组建而成的,中间的部分是两个思维导图所重合的部位,也就是总结的内容时两个关键词所都具备的特性。
3.树状图
树状图就如同一颗大树一样,该种类的思维导图主要适用于对知
识点的归纳中,这样在后期使用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的清晰的展示在面板中。
4.桥型图
桥型图是一种类比图,整个造型和桥梁的水平地方与凸起地方很像,但是两者又是具有相关性的。
5.括号图
括号图与树状图的功能相似,最常使用的地方也是对知识点的归纳中,利用大括号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详解使用。
2017下《大学生创新基础》期末考试
![2017下《大学生创新基础》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5a2f942a43323968011c92f1.png)
大学生创新基础返回《大学生创新基础》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追问“为什么”有助于()。
(1.0分)1.0 分A、激发逆反心理B、少动脑筋C、记住答案D、提升创意思想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
(1.0分)1.0 分A、诺瓦克B、托尼·博赞C、爱德华·德·波诺D、绘图工程师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按照思维方式进行划分,可将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
(1.0分)1.0 分A、形象思维B、收敛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思维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4在快棋赛或正规棋赛进入读秒阶段中,容不得棋手苦思细想,迅速地找到最佳的落子点。
体现了直觉思维的是()。
(1.0分)1.0 分A、直接性B、C、跳跃性D、理智性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5将幻想中的事物与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类比,由此产生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指的是类比法中的()。
(1.0分)1.0 分A、直接类比B、拟人类比C、对称类比D、幻想类比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6“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
(1.0分)1.0 分A、常规思维B、收敛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7人们希望拥有顺风耳、千里眼,进而发明了电话,使用了()。
(1.0分)1.0 分A、属性列举法B、缺点列举法C、希望点列举法D、综合列举法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
(1.0分)1.0 分A、B、间接性C、合理性D、整体性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9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的一步是()。
(1.0分)1.0 分A、因果分析B、假设C、逻辑演绎D、做出判断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0很快把联想到的思维结果呈现在联想者的眼前,而不顾及其细节如何,是一种整体把握的思维操作活动,因此可以说有很强的()。
你好,思维导图
![你好,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9df9c81b0717fd5360cdc47.png)
你好,思维导图作者:zoe来源:《数学大王·智力快车》2017年第02期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了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包含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香气、食物、线条、颜色、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看着这么神奇的思维导图,你是不是很心动,也想来绘制呢?可是选什么内容好呢?这个寒冷却有趣的寒假是不是马上要结束了,得回学校上课了呢?回到学校上课之后,那段有趣的寒假时光似乎很快就会被遗忘。
用来记录有趣的寒假生活的日记,文字太枯燥,根本无法表达你内心的情绪,那么不如就来绘制思维导图,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最直接地表达出你内心的喜怒哀乐吧!1.拿一张空白的纸,把纸横着放。
(注意:尽量不要用上面印有线条的纸,因为那样会妨碍思绪的发散。
)2.拿几支彩色笔,选你最喜欢的几种颜色。
3.在白纸中央画出一个中央图案,作为你思考的中心。
然后在图案的上方、下方或里面写上“我的寒假”,也可具体到名字,比如“×××的寒假”。
把你的思绪放在图案上,保持注意力集中,让思绪自由地延伸开来。
4.选一种颜色,在中央图案的旁边画一个主分支,然后把你对假期的第一印象写下来,最好只用简单的几个字表达,然后用一些较细的分支把这个主分支填满。
2024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2024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e3cf8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e.png)
余姚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4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感悟革命文化一、学校组织“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15分)【活动一:参观纪念馆】1.下面是同学摘录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简介,请你阅读并完成(1)~(3)小题。
(3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连吴山天风,南邻万松书院,东眺钱江浩荡,西瞰湖光山色。
纵lǎn① 馆区,地域广阔,占地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
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7米,碑身为汉白玉饰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双桅风帆”造型,象征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② ,奋勇向前。
大型浮雕壁环绕纪念碑的东西两侧和北面,长82米、高4.5米,蜿蜒曲.折,寓意钱江潮水,反映百年来先烈们英勇奋斗的历史。
纪念馆主馆雄踞纪念碑东南侧,巍峨壮观。
(1)根据拼音和语境,为①处选择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揽B.览C.缆(2)根据语境,为②处选择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乘风破浪B.翻波涌浪C.随波逐浪(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文段中“曲折”的“曲”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是非曲.直B.曲.径通幽C.曲.终人散2.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同学们为革命烈士献上挽联。
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选出下联( ▲ ) (2分)A.青山绿水翠柏苍松慰英灵B.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C.赤胆吟高歌英灵含笑苍穹D.一腔热血浩气长存留寰宇【活动二:讲革命事迹】3. 革命烈士纪念馆序厅以“浩然正气垂青史”为主题,介绍了辛亥革命以来各个时期的光辉事迹。
什么是思维导图
![什么是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e6683359b89680202d825d4.png)
什么是思维导图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
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自诞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成功地帮助全世界2 .5亿人改变了生活,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
制订计划,管理项目,人际沟通,组织活动、分析问题、写作论文、准备演讲、复习应考等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解决。
具体做法是:在一张纸上把所有的信息组织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每一分支上都写上不同概念的关键词或短句,把每一概念分类并且有层次地分布在图上,而这图上又充满着色彩、图像。
这正是大脑自身开展工作的方式,这样就能够同时刺激左脑和右脑,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想象。
使用思维导图的公司和组织: IBM、微软、甲骨文、惠普、波音公司、通用汽车、施乐、3M、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英国石油、英国电信、强生、科威特石油公司、汇丰银行、高盛、摩根大通、巴科莱投资银行、大英百科全书等正在推广使用它以提高工作效率。
思维导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
发散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每一个挂勾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这些挂勾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序-名著《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
![序-名著《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b2f9c5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e.png)
《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序【思维导图】【原文+批注】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批注:开篇点题,指出阅读经典在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地位。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
这是很明达的议论。
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批注:运用“再说”“至少”“也有”等词语,是为了达到层层逼近,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的目的】【批注:阅读经典的原因,因一对它的价值不在使用,而在文化。
经典的价值就在于让人见识一番经典。
作为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有义务读经典】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批注: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经典”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
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
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
【批注:写中国“读经”教育的历史,与当时开始倡导读经】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
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
【批注:如果全部读经,我认为不行。
我们应当在接纳新文化新思想的同时,适当接触经典。
】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
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
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批注: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而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
2017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2017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35f799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4.png)
2017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种状态变化到另⼀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这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过程之⼀。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起来看看吧。
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物理物态变化的重要性 物质由⼀种状态变为另⼀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
⾸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如冰吸热熔化成⽔,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如⽔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分为晶体和⾮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直等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如⽯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的液态和冰与⽔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式,蒸发发⽣在液体表⾯,可以在任何温度进⾏,是缓慢的。
沸腾发⽣在液体表⾯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
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例如⽔蒸⽓液化为⽔,⽔蒸发为⽔蒸⽓。
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法⼀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积;2.加快液体表⾯的空⽓流速;3.提⾼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蒸⽓含量,使其⽆法饱和(就是使空⽓⼲燥。
)。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想让固体升华,不能让那种固体达到其熔点,不然会先熔化再汽化),凝华放热。
在发⽣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2017高考复习散文阅读 形象技巧鉴赏
![2017高考复习散文阅读 形象技巧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b3a597e7e21af45b307a891.png)
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奔过去。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
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
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 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 “家里有人吗?”
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 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 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
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
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
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 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
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 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 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
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
的使者。
问题:本段中,作者借赏梅的情境写出了梅花怎样的 品质与格调?(3分) 【思维导图】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凌霜傲雪的风骨。(2)绝处逢生的生命力。 (3)超凡脱俗的品格。(每点1分)
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
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 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 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 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别告诉我你懂》PPT课件
![《别告诉我你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1f5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8.png)
突出关键词!
哪些场合适合用PPT?
*
通过排版突出重点
一页PPT中不超过7个概念 不要换行 可省略全部标点符号和连接词 慎用英文缩写 只用一层缩进小标题 文字内容不要超过10~12行 不用倾斜或过于艺术化的字体
*
Other combinations are just as bad!
避免过于接近的颜色
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
也许你觉得这已经是视觉化了
*
你们知道了, 但是我们做到了. ----杰克·韦尔奇
*
幻灯片排版
制作技能
封面与目录
演示宣讲
*
PPT的排版技能 良好习惯
哪些场合适合用PPT?
*
良好的文字排版习惯
哪些场合适合用PPT?
*
标题应该反映观点!
*
别告诉我你懂 PPT!
我们习惯如何评价PPT的?
精彩 模板
好看 图案
炫目 动画
漂亮母板
*
什么样的PPT才是好的PPT?
*
商业PPT的用途
*
商业PPT= 专业+简洁+清晰
做PPT最重要的原则?
*
*
结构化思考 图表化表达
我们的PPT最大问题在哪里?
不是技术,不是动画,而是逻辑!
*
*
WE PREFER A ONE NIGHT STAND OVER A COMMITTED RELATIONSHIP
FUTURELAB
*
WE FOCUS ON THE SYMPTOMS, RATHER THAN THE DISEASE
WE DON’T GIVE PEOPLE SOMETHING ENOUGH TO TALK "ABOUT"
(完整word版)八种基本的思维导图
![(完整word版)八种基本的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05f909513169a4517623a325.png)
八种基本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英文叫Mind Map,也称 Thinking Map ,就是借助图表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今天介绍的都是思维图的基本款,体现了基础的思维框架。
但是每种图都能有无限的延伸,甚至不同种图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用,可以变得非常复杂。
常见的思维图有这八种:Circle Map 圆圈图、Tree Map 树状图、Bubble Map 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Flow Map 流程图、Multi-flow Map 多重流程图、Brace Map 括号图,和Bridge Map 桥型图。
1、圆圈图,定义一件事(Circle Maps - Defining in Context )Circle map 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
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或特征。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下面是国外一个幼儿园孩子做的圆圈图练习。
左边是一个典型的联想型圆圈图;主题是海滩,可以联想到螃蟹、鱼、遮阳伞、海草、游泳衣、海豚,等等。
而右边的图,反过来,从现象、特征(details)让孩子去推断相关的主题是什么?思维练习的开始就是这么简单!还可以用圆圈图帮孩子理解数学概念,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10以下数字,也可以让孩子展开很多思考和联想呢!2、气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Bubble Maps -Describing Qualities )国外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在用Bubble Map 来帮助孩子学习知识、描述事物,因为这个真的比较简单和管用,最基本的气泡图是这样的:圆圈图强调的是一个概念的具体展开,而气泡图,则更加侧重于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描述。
比如这个孩子在用气泡图分析一只鹰有哪些特征。
看起来有点混,是不是?其实,檩子觉得,大家在实际带孩子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必太纠结到底该用哪种图,怎么直观怎么来,就行。
气泡图特别能帮助孩子学会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有个孩子读完了《夏洛的网》,为书中的蜘蛛做了这样一张气泡图,在她眼里,这只叫夏洛特的蜘蛛具有一堆美好的品质:聪明、友好、有爱、有才、神奇 ...3、双重气泡图,比较和对照(Double Bubble Maps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气泡图还有一个“升级版”,叫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s)-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它的妙处在于,可以帮孩子对两个事物做比较和对照,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
古诗阅读如何读懂第七课时(精品思维导图)
![古诗阅读如何读懂第七课时(精品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540baad80eb6294dd886cd4.png)
小结3:读懂诗人的意象、典故言语,领会含 蓄表情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生活常识
例1:静滩声转(因地势落差水流湍急。担忧之情) 江寒树影稀(这是与深秋对应的生活常识。惜别愁情) 例2:觐省:探望父母 庭闱: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父母(敬重、敬畏父 母之情)
3. 赏析诗句的表达方式
记叙- - 描写- - 议论- - 抒情
4. 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烘托-用典
虚实关系 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相生
动静关系 以动衬静-由静到动
情景关系 触景生情- - 缘情写景- - 以景衬情- -以景结情
知识储备之诗人风格(一般性) :
古代诗歌阅读 之
第一部分
如何读懂古诗
如何读懂古诗 之
第七课时
作业讲评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③?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释:①韩十四:作者友人,名不详。觐省:探望双亲。②老莱衣:老莱子相 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庭闱 (wéi):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因用以称父母。
(我)送韩十四(去)江东觐省 (送别诗) (因为)兵戈(我)不见老莱衣,(我)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汹涌的流水)声转 (来),(我伫立在)寒(风凛冽的)白马江,(只见)稀(疏)树影。 此别(我们)应须各(自)努力,(我)犹恐未(能与你)同归故乡。 小结1:补全省略,调整语序疏通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之好之乐之
--------读《别说你懂思维导图》有感邢文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支持学习和工作的高效工具,从问世以来就风靡全球。
但对其只是闻其名,从不曾解其实。
很幸运在这个寒假读到赵国庆教授对思维导图深入浅出的介绍,让我对思维导图有了全新且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读的过程中,书中的一些内容颠覆了我对思维导图的很多固有观点,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一、思维导图的重点不在“图”,而在“思维”。
思维导图的核心价值是激发思维和整理思维,核心特征是非线性和可视化。
每一位思维导图的使用者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思维高手,而不是思维导图高手。
因为只有思维能力上的提高才能为学习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所以在探索使用思维导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进行有序有效的思维训练。
另外,赵教授明确指出只有在思维导图本身运用非常娴熟的情况下,才能将注意力真正放在激发和整理思维的思维上,偶尔使用训练的是思维导图,坚持用训练的是思维。
二、思维导图是为解决学习问题而生的。
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练就主动建构知识的本领。
运用思维导图不是为了简单的记录知识点,而是要建立
起各种各样的联系。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学习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供
开一个与内心对话的有效方式,分析自我,让我们更清晰认清自己的优
势与不足,从而帮助我们降低焦虑增强自信,辅助决策,让眼光更长远,做事也更加有的放矢。
还可以辅助进行个人时间管理。
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来说,思维导图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辅助工具。
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结构,并设计教学流程。
让备课成为
一个对零散知识点进行整合加工的过程,不仅能促进我们对知识结构体
系的深入理解,还能让教师轻松应对课堂上预期之外的生成性内容。
我
认为这一点对于教学来说很重要,想要让课上的不死,这样的宏观把握
能力非常必要,使用思维导图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课中学生可以使用思
维导图充当先行组织者,静态或动态的呈现知识,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开
展小组协作,记录和整理讨论的内容,并在小组间展示交流。
让小组讨
论“想得出,留得住,不偏主题”,这样作用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小组合作效果吗?另外,依据实际经验,思维导图对于复习总结的作用应该是极好的。
三、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抛开书本,根据回忆和理解去画图。
绘制思维导图不能做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挖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当遇到有疑惑的或回忆不起来的情况,再打开书本阅读,理解后重新合上书本继续进行画图。
所以在整个画图过程中不用担心画不出来,也不用担心画错了,只要不断地去提取信息并努力的建立信息的关系,有意义的学习就会发生。
四、觉得思维导图“没用”,一定是因为你没“用”。
要想让思维导图真正的帮到你,你要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去使用它,在使用中不断加深对它的认识,进一步不断调整使用的方法。
只有如此思维导图和你的合作才能越来越默契,从而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有应用,才能有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使用思维导图是很重要的。
在书中,我知道了很多重要的科学的理论。
它们让我对于自己之前的教学行为有了更明确的判断。
一、卡皮克记忆理论
卡皮克博士通过实验证明,重复学习对延迟的回忆没有效果,但重复测试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回忆,提取是测试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提取对巩固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进行“提取练习”,而不是一遍一遍的研读课本。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在教学或学习活动中含有多大比例的提取活动。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重复提取胜过细化学习”。
二、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和二八原理法
四象限法将我们的工作分做四种类型,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
二八原理核心内容是给事情分两类:一类是占用80%的时间的琐碎的事情,但只带来20%的成效,一类是占用20%的事情,却带来80%的成效。
对于这一点我的收获很大,对于四象限法和二
八原理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解决我现在面临的问题很有帮助。
我明白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不断优化时间,尽量压缩低价值时间。
三、马扎诺的人类学习模式
这一模式告诉我们,如果自我系统关闭,再好的元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只能闲置。
通俗来讲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再好也没用。
所以一个好的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自我系统训练上做更多的投入,让学生喜欢学习某一知识比把知识教会更有价值。
读罢此书,我更加明白了,任何的行动都不能是盲目的,都应该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思维导图被誉为大脑使用说明书和思维工具中的瑞士军刀。
只要我们对其有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应用,就一定会掌握这把思维利器,长期享用其带来的思考红利。
为我们的教育,学习,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