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业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
当前我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主攻工业的战略部署,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平台。
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使工业园区逐步成为全县工业招商的重点区、经济的增长点和城市新区,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近日,县规划建设局局长谢房才同志带领局业务副股长以上干部到县工业园区就我县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进行现场调研。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注意到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园区基本情况根据我县产业优势和分布规律,县工业园按照“一区一品、一区一业”的要求,在城郊规划了6个特色工业小区,规划面积3500亩。
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开发面积达3000亩,现有入园企业101家,其中投产63家,在建23家,共安置就业人员1.53万人,初步形成了制衣制鞋、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矿产加工、竹木加工等多个特色工业小区。
园区各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布局日趋合理,规模效益日益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工业园区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县工业园区总体框架已经形成,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规范和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部分工业用地未纳入总体规划范围或未执行96版《全南县总体规划》,存在违规开发建设现象。
如:工业二园烧斗片、松山片在规划区范围外开发建设;工业三园违反96版《全南县总体规划》,选址于县城的上风向、水源的上游,对县城发展壮大不利。
2、未编制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未确定各项规划控制经济技术指标。
由于缺乏行政依据,县规划建设局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只能简单地依据省建设厅《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赣建规[2002]8号)确立的指标幅度执行,缺乏在此大框架下切合全南实际的具体控制指标等。
3、部分现行园区规划控制指标与国家、省等有关规定不相符。
为了确保投资强度,我县规定园区厂房建设容积率≥0.6,建筑密度≥35%,这与《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文件精神相违背。
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文将从若干方面介绍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能够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需要注重环保工业园区作为一个集中的生产地,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必须注重环保问题。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附近的居民、畜牧业、农业、水源、森林等环境因素,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发展新型产业需要注意政策支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除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还应该注重新型产业的发展。
新型产业不仅能够为地方经济带来更大的贡献,还能够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优势,积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减免税费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对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3.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需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
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将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园区的发展。
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阶段,必须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这些设施包括人才公寓、医疗卫生、交通设施、物流设施等,能够为企业员工和其他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企业安全生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通常都涉及到危险品等安全风险,随着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的难度也相应上升。
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业园区建设必须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演练。
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可编辑).doc
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可编辑)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对策一个、问题、企业之间的小关联产业链还没有形成。
由于园区项目中小技术含量低,效果不强,难以形成主导产业的集聚能力、辐射效应无法发挥,产业链尚未形成,企业缺乏根基,以工业园区为基础的发展,基础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不强。
大多数企业未能形成适合自身行业和地区特点的整体发展模式。
产品特征不明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关性低。
产业结构中的技术水平较低。
园区内企业中高科技项目不多。
园区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传统加工企业。
总体项目规模、水平、低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很难形成和发挥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辐射带动的作用。
2 、措施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思路,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创新发展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提高园区开发建设效益。
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建设应与推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工业园区成为项目投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城市化的助推器和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区。
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和财力资源、物力资源+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要逐步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公园规划必须从形态发展转向功能发展,从单一的注重经济指标转向全面提升竞争力和环境综合优势。
根据地理接近度、产业关联的原则,工业园区应逐步整合,以解决许多、分散、小而定位不清、相同功能、没有特色和规模的问题。
最后,沿着铁路+高速公路+有条件的县,形成一批规模、特色、效益的工业园区。
各园区应做好规划工业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绿化、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工作。
符合节约用地、优美环境和科学、前瞻性的原则。
坚持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解决建设资金的矛盾。
只有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园区才能顺利发展。
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园区兴,则工业兴。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全力把每个工业园区打造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进工业化过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抓手。
本文分析了当前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存在问题;改进策略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与发展的程度,是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地突出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前我国的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园区建设管理供过于求,导致土地闲置、标准厂房空置率高。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要求每个区县都要建一家以上工业园区,一拥而上的结果使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但成气候的较少。
很多园区的入住使用率不高,大量土地平整出来后杂草丛生、部分标准厂房成了园区的摆设。
主要原因是地方经济发展脱离客观实际,外地知名企业不来、本地企业或投机者大肆圈地,真正有企业来时土地价格又被无形抬高;其二是已建成的厂房购买者大部分是本地发展起来的企业或本省企业,很多企业在购买通用厂房时留有相当数量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其实际需求大大小于所购买的厂房数量,从而导致大量厂房空置,需要进行二次招商租售。
2、招商模式过于单调,导致招商效果不佳。
绝大部分工业园区在引进工业项目时,基本都是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主要体现在优惠的土地价格、厂房销售价格上,以及个案性质的资金扶持上,而在配套服务体系、人才环境、产业链、区域优势发挥等方面,招商力度显得乏力,然而即使在政策优惠方面,也很难有突出的亮点和特色,何况有些政策还存在可操作性问题。
调研总结报告:工业园区发展调研问题及对策建议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问题及对策建议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为深入了解“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全面客观掌握园区及园内企业发展难题,近期我们通过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对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发展现状此次调研共前往XXX、XXX工业组团,XXX新区及XX工业区,经调研发现,自“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以来,园区平台基础设施补短、入园项目建设、企业技改成效较为明显,工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1)聚焦项目建设,强化企业培育。
先后开工建设XXX等XX个项目,XXX等XX个项目建成并实现试生产,培育XXX品XX户规上企业。
X 至X月,园区XX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XX亿元,工业投资XX亿元。
(2)聚焦平台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XX棚户区改造、XX产城新区XX片区安置房等XX万平方米安置房和现代农业产业园、XX标准厂房X期等XX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建设;制定园区“颜值提升”工作方案,启动实施“道路黑化、园区亮化、公共绿化、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提标升级、标识标牌等外观形象塑造项目XX个,总投资XX万元。
(3)聚焦项目招引,增强发展后劲。
先后招引总投资XX亿元的中药材加工、预调肉制品加工、油基岩屑资源化综合利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基地、XXX国际食品产业城等XX个工业项目入驻园区。
正在跟踪洽谈总投资XX 亿元的XXX、物联网传感器芯片及XX陶瓷基片、XX传感器研发制造等XX 余个项目。
(8)聚焦能力提升,深化改革创新。
编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行使部分行政审批及管理职能的通知》,下放园区一书两证、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XX项行政审批及管理职能,县行政审批局在园区设立行政审批窗口。
加快制定“1+N”配套政策文件,启动编制《园区公开竞聘方案》《园区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园区绩效考核办法》《园区主特产业链招商地图》等XX个配套政策文件。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探讨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探讨【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改变,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支撑和支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良好环境,提高地方社会发展水平,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发展战略,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本来主要分析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问题;解决方式引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经营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地区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及时发现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1.1产业园区的定义产业园区是指集中开发、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以及政府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有机结合,专门用于经济活动的区域。
产业园区以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旅游园区、商贸园区等形式出现,旨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产业园区是政府投资开发和企业投资建设的重要区域,可以提供企业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必要的支持。
产业园区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并且还可以提供企业必要的基础设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产业园区还可以提供企业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此外,产业园区还可以提供财政支持,以及贸易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营。
产业园区的开发和管理将有助于改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使更多的企业受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1.2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目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支撑和支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良好环境,为政府开发有效的发展战略,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浅析工业园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工业园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使人们越发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日渐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其规模与质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看,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本文在分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对城市生态影响的基础上,就城市生态下的工业园区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存在问题;对策随着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环境破坏的现象愈演愈烈,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空间开始了反噬。
工业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是最大的。
将工业行业聚集在某个特点园区,有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其对保护城市生态的价值也是十分明显的,但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新时期,有关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对城市生态影响的研究备受瞩目。
1、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园区发展规划有利于资源整合及调配,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城市生态的角度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
完善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大大促进了工业产业的平衡与快速发展,同时其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有所降低。
以土地利用影响评价为例,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对原有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甚微,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增加了地表水流失。
从理性的角度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利弊共存。
2、工业园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2.1园区遍地开花,布局不尽合理遍地开花,大密度的工业园区布局显然与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匹配度不尽适应。
由于缺乏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各地自行上报园区建设方案和规划。
2.2产业定位模糊,特色优势不鲜明中国工业园区大多属于政府主动型,其工业园区的规划大都由建筑设计院完成,工业园区规划和产业结构大致趋同,工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城市产业结构也出现了同质化。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所提倡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生态工业园在建设中存在着一定问题。
文章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问题;对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
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生态工业园综合地运用了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高效益的转换系统、高水平的环境质量、多功能的绿地系统、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高效益的管理系统是生态工业园的具体标志。
由于其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观念相融合,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
一.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中国现行的环境法,其整个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末端治理”的基础之上,对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等新的环境管理的战略思想体现的不够,缺乏能够体现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要求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另外,我们要制定此类法律,涉及到的部门太多,难度较大。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进程。
2.缺乏支持性政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相应的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予以支持。
另外,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工作还未能与现有的、执行较好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融为一体。
目前单纯的环保部门的监管只能解决部分建设问题,还需多方经济政策作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支持。
3.污染控制不足大多数生态工业园在规划中都将产业链的设计作为重点,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等同于物质的闭环流动,忽视了生态工业园区的污染控制。
浅析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三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问题2006级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尤向荣学号:070801062200039 建设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客观要求。
三元经济开发区是在2002年12月经三明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2006年9月被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三元经济开发区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现就三元经济开发区目前在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本人初浅的看法。
一、当前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元工业园区经历了艰难发展的五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问题,如:发展规划、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征地补尝和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即有政策导向因素,也有许多客观制约因素,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园区建设的要求来衡量,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规划问题。
在工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上各地的作法不尽相同,沿海发达地区把城区周边土地规划为工业园区用地,其目的是做大城区,做大区域经济。
而我区由于受地势条件的限制,以采取“依山就势,沿路布局”的原则,把国、省道沿线低丘缓坡的山坡为工业园区用地,根据这一现状,前者将工业园区用地规划设在城区周边,虽然对做大市区经济、集聚产业发展有一定带动作,无疑会对市区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后者将工业园区用地设在城郊,虽然有利于做大城区,规避环境保护问题,但由于土地的连片开发将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三元区在工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上,将205国道三元至永安和212省道三元至明溪沿线较平坦的低丘缓坡土地列入园区总体规划,根据区域立地条件按“一区十园”布局,从目前已开发的工业园区看,最大面积的园区为4000亩(约2.7平方公里),最小的只有500亩,虽然有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也有利于产业发展布局,但存在着园区规模相对较小,基础配套设施重复建设,地质灾害处理难度加大、承接重大项目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园区做大做强。
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县工业集中区始建于*年,*年被省上批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先后被列入全省十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集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
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仅*家,大都从事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产品竞争力和开发能力较弱,且未形成相应产业链条,附加值不高,对地方经济贡献不大,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县国民总收入的*%。
二是配套服务不到位。
工业集中区缺乏成熟融资机制,对县级财政依赖较大,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议道路*条,集中建成仅*条,并已使用多年,亟需改造升级。
后勤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供热设施等配套设施还停留在规划层面,仅有*条*千伏供电线路,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
三是招商成效不明显。
招商引资机制不健全,全民招商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优惠政策缺乏绝对优势,没有形成“政策洼地”,存在“大企业不愿来,小企业进不来”的困境。
四是运行机制不健全。
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只有协调服务职能,缺乏对项目、对企业管理的有效抓手,企业落户、项目建设报批程序复杂,人才引进缺少自主权,工业类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二、对策建议一要统筹抓好总体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修编完善工业集中区规划,按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套运行机制”的“多规合一”模式,形成合理布局、科学定位的高质量规划,引导优势产业向集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真正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全县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驱动的试验田、加快发展的主阵地。
东集中区继续保持棉纺产业定位不变,以棉纤、化纤为主要导向,通过招商等方式填补纺织下游产业链项目;西集中区自西向东规划智能制造、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商贸物流*个千亩片区,推动工业集中区多元化发展。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按:我国90%的工业园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园区,规划得较早,起点不高,目前应该进行升级改造。
无论是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园区,还是新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理念、低碳理念都在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状:近年来,我国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
目前,经国家公示的省级以上开发区1568个,其中各类国家级开发区222家,还有各类功能区、集聚区、工业集中区数千家。
东部沿海省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已占到本区域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也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成为繁荣区域经济,推动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问题:在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园区数量过多、过散,有的园区规模偏小,产业规模效益不够;有的园区规模虽大,但特色不鲜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有的园区龙头企业带动性不突出,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部分园区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附加值较低,处于价值链低端;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等。
上述问题制约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策:面对以上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部分园区的做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
一、以创新产业突破口以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莘庄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工业园区提出将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苏州工业园区把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重点做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全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启动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纳米光电、生物医药、融合通信、环保等6-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突破RNA干扰技术、大尺寸液晶LED背光模组、薄膜导电、下一代存储技术、通用CPU核心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30家左右上市企业集群,力争成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的低碳经济示范园区。
二是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
按照“聚焦重点、优化布局、服务产业、实现跨越”的要求,重点推进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生物医药联合创新体、融合通信(虚拟)研究院、中科院育成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
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园区经济是当前我国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正在提供着源源不尽的动力。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文章对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园区建设;多头管理;集中管理近几年,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园区建设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规范完善?这些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园区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研究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对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园区的界定园区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为了摆脱传统的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设计营建高质量的综合环境,实现高素质经济主体的优化组合,而在空间上拓展的新型经济主体。
园区一般都以发展高技术和新产业、振兴科教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给予入驻企业特殊经济政策。
它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的载体。
二、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园区建设是一种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是通过统一规划、配套服务,使某一产业能够相对集中起来,节约管理成本,产生规模效应。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园区的建设过多地考虑招商引资的功能,将土地作为一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资源要素参与了市场要素的配置,各地的开发园区都期望通过土地的低成本优势,实现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种较低层次的园区建设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1.园区数量多,面积大,占用耕地多。
一方面,园区数量猛增。
但另一方面,土地闲置现象严重。
2.园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国土出让金和税收大量流失。
为了争食外资资本,各地在土地供应上完全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而是给足优惠政策,以低于成本价供地,甚至零地价供地。
同时,还推出各种税收减免、配套融资、政府提供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以吸收更多的外来投资。
如此行为,造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大量流失,据估算,近些年来,园区土地优惠政策减免的出让金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淄博市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淄博市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淄博市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加快工业园区的发展,可以推动淄博市经济进入一个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循环。
关键词:淄博市;工业园区;调查报告工业园区是实现产业集聚、培育产业特色、强化要素集约利用的重要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
一、淄博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近年来,淄博市对发展工业园区的认识逐步深化,采取积极措施,园区建设投入逐步加大,招商力度逐步加强,投资环境逐步优化,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工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淄博市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过程。
淄博市的每个工业园区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构筑产业发展优势的作用。
通过工业园区的辐射聚集效应,淄博市的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建材建陶、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在规模和层次上有了快速的提高。
淄博高新区立足淄博市的基础和优势,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吸引更多的技术项目进区开发,迅速膨胀经济规模,使原有的产业优势得到加强。
以新华为龙头的新华国际医药园,以海信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园,以兰雁、鲁泰、万杰为龙头的新型纺织工业园,以山东玻璃集团为龙头的新型建材工业园,以华光集团、山东硅苑为龙头的新材料基地,以大成集团、东大化工为主的东部精细化工区,这些工业园区都已经成为淄博市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淄博科技工业园重点培植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是全省唯一的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市级电子信息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
目前,园区企业已达一期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4公顷,由1座研发楼和4座6层标准厂房楼组成,总建筑面积8.94万平方米,容积率高达2.27。
现已有47家企业入驻。
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总额2.7亿元,可提供2300个就业岗位。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_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业园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__边境贸易加工园区,已初显成效。
截至20__年11月底,__工业园区(一园二区即归朝生物资源加工区和板伦冶金建材加工区)共入驻企业5家,涉及木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就业人员120__人;年底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8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12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00万元。
拟入园企业6家;涉及矿物、化工、冶炼等产业。
经济强县的突破点是工业,工业的主战场在园区,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重重困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园区项目审批难。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自身职能弱、没有任何审批权限。
企业办理的行政规范审批、项目建设技术性审批涉及园区县级职能部门和州级相关部门,一个项目的审批往往必须经过一个又一个“门槛”。
导致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影响不少工业园区项目落户、开工和投产。
一个项目在工业园区落地,要花一年半载时间,投资者感慨“拖不起”。
如:如大山木业公司、永鑫糖业公司配套设施用地及相关手续等至今仍未得到审批。
二是工业用地征收难。
近年,一方面国家对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很严,我县没有在整体建设规划中预留工业用地,因此争取工业用地指标难,工业建设供地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园区周围群众对发展工业认识不足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对自己曾经营的土地被征用发展工业存在诸多思想顾虑,而且工业用地价格普遍较低,因此群众抵触情绪较大;加之十八大召开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有提高趋势,大部分群众持观望态度,等待新补偿标准出台,不愿意被征收,因此征收土地困难。
如:生物肥厂选址于郎坤村占地面积 30亩,永鑫糖业公司循环道路建设占用土地,由于群众不愿意被征收,项目建设进展困难。
三是融资难。
一方面我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只靠政府投入的依赖性较强没有形成商业化开发、吸引多方投入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限融资困难导致园区内企业技术更新步伐缓慢效益低下做大做强比较困难;第三是地方财政难,我县属边境贫困县,财政收入低,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的研究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的研究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规划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园区建设和规划中,环境评价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工业园区的规划中,环境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工业园区的永续发展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存在的问题1. 环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足,导致很多相关的参与者无法获取到完整的信息。
有些企业可能为了规避环保相关的监管,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有害的信息,从而导致环评的结果出现偏差。
一些居民、环保等相关部门也无法获取到完整的信息,导致他们在环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参与进来。
2.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问题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故意篡改环境监测数据,以达到规避环保相关监管的目的。
这样一来,很难保证环评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从而导致环评的效果打折扣。
3. 环评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环评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导致很多居民对工业园区的环评过程并不了解,无法有效地监督环评的过程和结果。
这样一来,工业园区的环评可能无法真正地反映出公众的意愿和需求,从而导致工业园区规划存在较大的隐患。
4. 环评过程中相关部门监管不力1. 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为了解决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当采取措施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可以建立相关的信息公开平台,向公众公开环评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可以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评的过程,保障环评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当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监管。
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以河南为例
1 发 展 工 业 园 区 的 主 要 作 用
构 , 进 产 品升 级 换 代 , 现集 约化 经 营 和 增 长 方 式 的根 本 转 变 , 促 实 是 工 题 【。 2 ]
2. 土 地 和 资金 制 约 问 题 2
土 地 是 园 区 经 营 的 基 本 资 源 。 几 乎 所 有 工 业 园 区 都 把 用 地 问 题
维普资讯
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
基 金 项 目 : 0 8年 河 南 省 社 会 科 学 联 合 会 调 研 课 题 20
工 业 园 区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治 理 对 策
— —
以 河 南 为 例
◆ 文 / 王红 梅
【 要】 摘
本 文 以 河南 为 例 , 工业 园 区建 设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出 了治理 对 策 。认 为 应 该 采 取 创新 管理 体 对 提
园 区 不 具 备 财 政 资 金 运 作 权 力 , 是 自 我 发 展 能 力 较 弱 . 是 园 区 三 四 12 园 区 是 中 小 企 业 的 重 要 栽 体 . 方 经 济 的 重 要 支 撑 , 余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 区 管 委 会 下 设 机 构 一 是 没 有 审 批 操 作 权 力 , 是 . 地 富 园 二 工业 园 区 的发 展 促 进 了产 业 的 集 聚和 中小 企业 的相 对 集 中 , 也 只 能 受 理 业 务 不 能 办 理 业 务 , 致 入 园 企 业 手 续 繁 琐 。 同 时 。 设 早 导 建 使得 构 筑 区 域 性 的技 术 开 发 中 心 、 品检 测 中心 、 品展 示 中心 、 产 商 生 的 园 区 , 在 着 低 水 平 重 复 建 设 现 象 。 有 的 企 业 条 块 分 割 意 识 浓 厚 . 存 活 服 务 中 心 等 中 小 企 业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成 为 可 能 。 同 时 。 业 园 区 的 缺 乏 协 作 意 识 。 园 区 内 资 源 的 整 合 滞 后 。 园 区 内 有 的 企 业 只 是 简 工 使
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应采取的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企业间的关联度小,产业链没有形成。
由于入园项目小,技术含量不高,牵动效应不强,难以形成龙头,产业的集聚能力、辐射作用得不到发挥;产业链没有形成,企业缺乏根基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基础,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不强。
多数企业未能形成与自身产业和区域特色相适应的整体发展格局,产品特色不鲜明,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低。
2、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低。
入园企业的项目中属于高新技术的项目不多。
入园企业大都是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项目整体规模、水平、档次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不同程度地存在雷同。
难以形成发挥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区域辐射带动的作用。
二、采取的措施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思路,进一步在增强招商实效、创新开发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提高园区开发建设的效益。
1、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建设要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园区成为项目投资的集聚地,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区。
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根据财力、物力条件和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园区规划必须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从单一注重经济指标转向全面提高竞争力,提高环境综合优势。
要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多、散、小及定位不清、功能雷同、未形成特色和规模等问题,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逐步加以整合,最终在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及有条件的县域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业园区。
各园区要本着节约土地、环境优美及科学性、前瞻性原则,做好园区产业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绿化、供排水、排污等规划。
2、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解决建设资金矛盾,只有在投入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园区才可以顺利发展。
工业园区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工业园区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及对策工业园区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及对策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发展良莠不齐,二级分化严重中国工业园区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一些国家级、省级的工业园区发展水平高、速度快,而多数县市级工业园区因为定位不准、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缺乏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和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方法等,发展速度缓慢,有的工业园区已是名存实亡,或是空区一座。
由于工业园区发展很不平衡,尽管有部分工业园区成绩显著,但国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也是如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少数样板。
2、发展战略不清晰,规划不合理中国工业园区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动型,工业园区的规划大都由建筑设计机构进行,导致中国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激烈,由此还导致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同质化。
3、产业定位和规模定位脱离实际工业园区之间定位相互攀比、脱离实际,没有根据客观的产业集聚条件来定位。
定位脱离实际造成招商引资困难,实际招商中又不得不放宽条件,这又导致落地的项目与规划的不一致,定位和现实反差大。
4、招商引资无序竞争工业园区全面招商和遍地招商,导致工业园区招商的无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购置生产设备,但投融资主体单一,没有建立健全吸收民间资本、外资和外地资金的机制,缺乏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担保机制等投融资方式,资金自然困难。
7、投资软环境、管理与服务亟待提升虽然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的管理比较扁平,服务和办事效率较高,但在产业支撑体系、创业投资支持体系方面大都不具备,而且管理和后勤服务体系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园区相比差距较大。
8、离城市远,缺乏人气,生活配套较差国内的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人性化考虑往往不够,缺乏居住、生活、娱乐、休闲、运动的配套设施。
工业园区距离城市较远,未能给工业园区的工作都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园区生产生活不能恰当的融入城市,对吸收投资人和人才,职业技术工作的招募都会有影响。
二、对策建议:借鉴新加坡工业园区成功经验解决问题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是亚太工业园区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十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相继提出并实施“工业立市,园区兴市”战略。
试图通过构建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
然而,有些地方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布局不尽合理。
有些地方为了实现所谓的“筑巢引凤”,要求每一个乡镇都要规划兴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并将此列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政绩考核的范畴。
不少乡镇在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也没有履行任何报批手续的情况下,盲目圈地,盲目拆迁,搞“三通(五通)一平”。
二是产业定位比较模糊,特色优势不明。
不少地方的工业园区都是“小而全”的综合型工业园区。
由于产业定位模糊,致使招商引资没有主攻方向,工业园区的产业趋同化现象比比皆是。
很多园区以许诺种种优惠条件来争抢投资者,由此造成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既损坏了政府形象,又失去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服务功能不强。
工业园区理应建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对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
但由于极大多数地方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实力有限,配套服务的能力,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四是规划建设随意变更,资源浪费严重。
一些工业园区从一开始就没有经过科学而严密的规划论证,也没有履行过法定的报批程序,园区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等没有法律效力;也有一些工业园区虽然有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也通过了当地人代会的讨论并予以批准,具备了法律效力,经过了法定程序,但由于“长官意志”作怪,工业项目及其他配套工程设施的选址布局与建设规模标准,都是由当地领导说了算,有的听任客商提出种种不符合规划、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更有个别地方的党政领导随意干预和变更规划,存在“领导一动,规划重弄”的现象,使工业园区规划丧失了应有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予以破解:
一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
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市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搞镇镇冒烟,四面开花。
二要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
同样是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源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日本新竹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两者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地方党委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配套服务是园区发展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人文关怀,可使企业共享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使资源在园区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
同时,优质高效的服务,能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从而提高了落户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四要坚持依法规划,提高建设水平。
规划是龙头。
工业园区规划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即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
不同的园区可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
应当建立由专家、领导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项目建设评审委员会,对要求进入园
区的单位或企业进行严格评审。
如此坚持依法、科学、有序的规划建设,方可避免园区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集约利用园区各种资源的水平,确保园区朝着预定目标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