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4702533b3567ec102d8a18.png)
高科技工业园区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园区,技术先进, 科技含量高 1、一般可以靠近市区布置 2、规模不大,环境好。 3、以研发和技术应用为主,各企业基本不存在 产业上物质流动关系
综合性工业园区
特征
1、构成复杂,多行业。 2、占地规模较大,交通 量大,人员多。 3、环境好坏不一。
(一)定位、定性。 (二)确定工业园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三)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 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四)确定工业园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等控制指标。 (五)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道路用地
绿化用地
1.标准厂房区 按统一标准批量建设的通用厂房,供公司企业购买或租赁。标准厂房区的 划分,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一般以200mx400m组成的地块来布置 较为经济,这样既便于厂房的布置,也可以减少内部的道路面积。 工业园标准厂房区分为分块建造和统一建造两种方式。 小地块3-5公顷;中地块6-10公顷;大地块12-20公顷。
管理服务区
定制厂房区,多层定制厂房:单层定制厂房=2:1 管理服务区,园区管理:商务服务配套=1:1 生活配套区,公寓配套:生活服务配套=4:6
标准厂房是指在规定区域内统一规划,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 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发展平台。 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有利于优化生产 力布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 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工业厂房是由独立一栋建筑物(车间),和独立一栋建筑物(宿舍),两栋建 筑物之间距离标准是10米,最近不得少于5米,以便消验收合格。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ppt课件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c232b790c69ec3d4bb7537.png)
服务区
功能区 标准厂房区 定制厂房区
管理服务区
生活配套区
物业
建筑面积(万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占比
标准多层工业厂房 14.4
40%
多层定制厂房
7.2
20%
单层定制厂房
3.6
10%
园区管理
2.7
7.5%
商务服务配套
2.7
7.5%
公寓配套
2.16
6%
生活服务配套
3.24
9%
➢ 定制厂房区,多层定制厂房:单层定制厂房=2:1 ➢ 管理服务区,园区管理:商务服务配套=1:1 ➢ 生活配套区,公寓配套:生活服务配套=4:6
.
8
用地的结构布局模式
(3) 区带式布局模式 区带式布局是将厂区建筑(构筑)物按性
质、要求的不同,布置成不同区域,以道路分 隔开,各部分相对独立。各区域适当地设置配 套服务区。
(4) 混合式结构 组合式布局是由上述布局模式组合而成。 此布局形式兼集上述各布局形式的优点:
环(网)状布局有利于提高其可达性和服务均匀性, 便于服务区充分发挥其最大服务管理效益;区带式 布局又有利于不同工业区的灵活布置和整个园区的 可持续发展要求。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
1
1.前期分析
.2Βιβλιοθήκη 功能区面积配比:建议启动区容积率在1.2-1.5,启动区面积以450亩 (30万平方米)计算,则建筑面积在36-45万平方米;方案一,容积率
1.2
启动区
土地面积450亩 (30万平方米)
容积率
占比
1.2
建筑面积36
万平方米
占比
70%
30%
生产区25.2 万平方米
功能区 标准厂房区 定制厂房区
管理服务区
生活配套区
物业
建筑面积(万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占比
标准多层工业厂房 14.4
40%
多层定制厂房
7.2
20%
单层定制厂房
3.6
10%
园区管理
2.7
7.5%
商务服务配套
2.7
7.5%
公寓配套
2.16
6%
生活服务配套
3.24
9%
➢ 定制厂房区,多层定制厂房:单层定制厂房=2:1 ➢ 管理服务区,园区管理:商务服务配套=1:1 ➢ 生活配套区,公寓配套:生活服务配套=4:6
.
8
用地的结构布局模式
(3) 区带式布局模式 区带式布局是将厂区建筑(构筑)物按性
质、要求的不同,布置成不同区域,以道路分 隔开,各部分相对独立。各区域适当地设置配 套服务区。
(4) 混合式结构 组合式布局是由上述布局模式组合而成。 此布局形式兼集上述各布局形式的优点:
环(网)状布局有利于提高其可达性和服务均匀性, 便于服务区充分发挥其最大服务管理效益;区带式 布局又有利于不同工业区的灵活布置和整个园区的 可持续发展要求。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
1
1.前期分析
.2Βιβλιοθήκη 功能区面积配比:建议启动区容积率在1.2-1.5,启动区面积以450亩 (30万平方米)计算,则建筑面积在36-45万平方米;方案一,容积率
1.2
启动区
土地面积450亩 (30万平方米)
容积率
占比
1.2
建筑面积36
万平方米
占比
70%
30%
生产区25.2 万平方米
工业园规划
![工业园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ea9288bd4d8d15abe234eb2.png)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1 .2 工业园区常见类型
传统产业园区:
基于工业产业集群理论、企业间有生产工艺的直接联系 一般有一定污染 特征: 物质在各种产业间流动,形成产业链,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分类: 以工业性质;以环境污染程度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1 .2 工业园区常见类型
高科技工业园区:
§2.2 影响工业园区布局的因素
• 2、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 • 3、工厂协作与联合的形式 1.产品生产过程具有连续阶段性的工厂进行联合 2.以原料的综合利用或利用生产中的废料为基础进行联合 3.以各个专业化工厂生产的零件、部件组装成机器和仪器 进行协作
4、建立为主要生产单位服务的统一的材料准备中心
5.共用公共设施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7)综合性工业一居住区的布置方式 工业用地规划和居住用地规划紧密结合,并组成一个综合 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特点 居住和工作地点之间以步行交通为主;工业区和居住区可在动力供 应、热力设施以及生活福利设施等方面开展协作和统一安排;还可 以统一建设工业区和居住区共用的公共中心。
4、提出相关要素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5、提出规划区发展的重点项目,强调创新、个性和特色
在宏观层面上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勾勒理想蓝图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2 工业园区规划各层次内容
概念性规划
控制性 控制性 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
修建性 详细规划
厂区 总平面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一)从多个层次对工业园区分析,对其定位、定性。 (二)确定工业园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三)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 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 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 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四)确定工业园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 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等控制指标。 (五)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 导原则 (六)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 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七)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苏州工业园区PPT课件
![苏州工业园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aeaeac69eae009591bec8b.png)
组织保障
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协调苏州 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由两国副总理担任理事会共同主席
第二层面是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市市长和新加坡裕廊 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苏州市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及新加坡有 关部门和机构负责人组成
第三层面是联络机构,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苏 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
白地: 对这一地块还没有清晰认识,
功能不确定 弹性绿地:
弹性绿地两边是不同的性质 用地,随着建设的推进可以慢慢 压缩,最终成为一个小型绿化带。
用地类型 居住用地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总计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324 27.9% 449.2 18.7% 751 27.0% 1524.2 24.0%
➢由于外资导向型带来的产业结构比例的失衡和由于金融危机造成进出口下滑,优二进三, 深化中新合作的转型发展,成为园区今后发展的重点。
11
第11页/共31页
配套发展
97年
苏州园区配套发展先于产业和住宅发展,邻里中心 首先担负园区配套功能的职责;园区CBD的规划建 设使得园区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98年 99年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Cbd商业办公功 能的完善,李公 堤 商业街,圆通 时代广场、东方 之门的修建等
➢邻里中心首先担负园区配套功能 的职责;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第一个 邻里中心新城大厦98年建成,
➢CBD的规划建设,园区的配套更 加完善;《苏州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市域c bd在园区的概 念,园区的发展上升到城市的高度; 与此同时,邻里中心的发展更加成 熟,大型商场开始进驻园区,特色 商业街开始形成。
工业园规划
![工业园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2d8117d376baf1ffc4fad5f.png)
6、妥善处理工厂总平面布置与工程地质和防、排 洪的关系,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3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1、 符合上位规划,选址合理,有适当的规模和工业构成。 2、 有良好的交通、能源、设施条件,为工业园的发展创造条件。 3、 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开发成本。 4、 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5、 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
3、经济合理地选择竖向布置形式和平土方式,正确确定 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及铁路、道路等的标高。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2 工业园区规划各层次内容
4、合理地综合布置地上、地下各种工程技术管线。
5、研究环境设计,合理布置污染源,搞好工厂绿化 与美化,以改善和创造人工空间环境。注意厂区或工 厂组群的群体建筑艺术处理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 系。
综合性工业园区: 特征:
1、构成复杂,多行业。 2、占地规模较大,交通量大,人员多。 3、环境好坏不一。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1 工业园区规划层次
概念性规划
控制性 详细规划
修建性 详细规划
厂区 总平面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2 工业园区规划各层次内容
1、对规划区域的资源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 2、确定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1 .2 工业园区常见类型
高科技工业园区: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园区,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 特征:
1、一般可以靠近市区布置 2、规模不大,环境好。 3、以研发和技术应用为主,各企业基本不存在产业上 物质流动关系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3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1、 符合上位规划,选址合理,有适当的规模和工业构成。 2、 有良好的交通、能源、设施条件,为工业园的发展创造条件。 3、 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开发成本。 4、 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5、 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
3、经济合理地选择竖向布置形式和平土方式,正确确定 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及铁路、道路等的标高。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2 工业园区规划各层次内容
4、合理地综合布置地上、地下各种工程技术管线。
5、研究环境设计,合理布置污染源,搞好工厂绿化 与美化,以改善和创造人工空间环境。注意厂区或工 厂组群的群体建筑艺术处理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 系。
综合性工业园区: 特征:
1、构成复杂,多行业。 2、占地规模较大,交通量大,人员多。 3、环境好坏不一。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1 工业园区规划层次
概念性规划
控制性 详细规划
修建性 详细规划
厂区 总平面设计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2.2 工业园区规划各层次内容
1、对规划区域的资源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 2、确定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课程名称: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1.1 .2 工业园区常见类型
高科技工业园区: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园区,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 特征:
1、一般可以靠近市区布置 2、规模不大,环境好。 3、以研发和技术应用为主,各企业基本不存在产业上 物质流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1
1.前期分析
2
功能区面积配比:建议启动区容积率在1.2-1.5,启动区面积以450亩(30 万平方米)计算,则建筑面积在36-45万平方米;方案一,容积率1.2
启动区
土地面积450亩 (30万平方米)
容积率
占比
1.2
建筑面积36
万平方米
占比
70%
30%
生产区25.2 万平方米
工业园区规模
• 参考数值: 用地面积不超过700—800公顷; 职工人数不超过5—6万人, 工业区中项目则以10一15个为宜。
• 中南项目: 用地面积180公顷; 职工人数约1.3万人, 工业区中项目则以2-4个为宜。
6
2.规划研究
7
用地的结构布局模式
(1) 条状布局模式 这种布局模式是将生产区各厂房(标准厂
服务区10.8 万平方米
占比
40%
标准厂房区 21.6万平方 米
占比
30%
定制厂房区 3.6万平方米
占比
15%
管理服务区 5.4万平方米
占比
15%
生活配套区 5.4万平方米
➢ 绿化道路面积按30%计算,9万平方米 ➢ 车位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共720个,地上50%,每车位40平方米
3
方案一各业态配比(续)
5
工业园区类型
传统产业园区
定义
基于工业产业集群理论、企业间 有生产工艺的直接联系,一般有 一定污染
特征
物质在各种产业间流动,形成产 业链,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高科技工业园区
综合性工业园区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园区,技术先进, 科技含量高
1、一般可以靠近市区布置 2、规模不大,环境好。 3、以研发和技术应用为主,各企业基本不存在 产业上物质流动关系
4
标准厂房是指在规定区域内统一规划,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 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发展平台。 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有利于优化生产 力布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 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1、构成复杂,多行业。 2、占地规模较大,交通 量大,人员多。
3、环境好坏不一。
(一)定位、定性。 (二)确定工业园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三)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 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四)确定工业园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等控制指标。 (五)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工业厂房是由独立一栋建筑物(车间),和独立一栋建筑物(宿舍),两栋建 筑物之间距离标准是10米,最近不得少于5米,以便消验收合格。
在一个建设场地内,确定各厂房设计方案时,宜使构配件的类型统一。 (模数统一)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厂房的体形应力求简单,避免设置纵横跨和多跨厂 房中的高度差。 在编制厂房建筑构配件标准设计图集时,应使用途相同的构配件具有最大限度 的互换性。
生产区 启动区
服务区
功能区 标准厂房区 定制厂房区
管理服务区
生活配套区
物业
建筑面积(万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占比
标准多层工业厂房 14.4
40%
多层定制厂房
7.2
20%
单层定制厂房
3.6
10%
园区管理
2.7
7.5%
商务服务配套
2.7
7.5%
公寓配套
2.16
6%
生活服务配套
3.24
9%
➢ 定制厂房区,多层定制厂房:单层定制厂房=2:1 ➢ 管理服务区,园区管理:商务服务配套=1:1 ➢ 生活配套区,公寓配套:生活服务配套=4:6
(3) 区带式布局模式 区带式布局是将厂区建筑(构筑)物按性
质、要求的不同,布置成不同区域,以道路分 隔开,各部分相对独立。各区域适当地设置配 套服务区。
(4) 混合式结构 组合式布局是由上述布局模式组合而成。 此布局形式兼集上述各布局形式的优点:
环(网)状布局有利于提高其可达性和服务均匀性, 便于服务区充分发挥其最大服务管理效益;区带式 布局又有利于不同工业区的灵活布置和整个园区的 可持续发展要求。
规划建议: 园区采用三种模式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即混合式布局。 1)标准厂房和定制厂房分开布置; 2)服务中心多点布置,可以采用网状布局模式,布置在厂房中心(点),也可以采用条状或区带 状模式,布置在厂房一侧(带)。具体根据用地范围划分和服务范围确定。
10
园区各功能及特点
标准厂房区 专业厂房区
仓库区 管理区 公用与公共设施区 生活区 道路用地 绿化用地
11
1.标准厂房区 按统一标准批量建设的通用厂房,供公司企业购买或租赁。标准厂房区的
划分,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一般以200mx400m组成的地块来布置 较为经济,这样既便于厂房的布置,也可以减少内部的道路面积。
工业园标准厂房区分为分块建造和统一建造两种方式。
小地块3-5公顷;中地块6-10公顷;大地块12-20公顷。
房区、特殊距离设置配套服务区(公共中 心),形成直线平行发展的格局 。
(2) 环(网)布局模式 这种布局模式是以配套服务区为核心,生产区
围绕其展开。
优点:各厂房交通便捷。在工业园区规模较小 时,此规划结构优势明显; 缺点:工业园区规模过大时,容易导致主要道 路过长、交通量过大。
优点:此类布置形式较为分散,具有通风采光 良好、方便管理、便于扩展等 缺点: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运输线路、管线长, 建设投入多,不经济等缺点。
9
中南项目分析: 1)园区规模较小,用地布局模式宜采用条状布局模式; 2)厂房主要分为标准厂房和定制厂房两种,这两种厂房对建筑的要求不同,事宜分开布置,采用 区带式布局模式 ; 3)服务中心宜设置多个,可以根据服务范围来设置,也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来设置。
优点:
1、配套服务区服务半径均匀,组织方式灵活。 2、根据园区规模的不同,还可以设置若干个不同等 级的中心,即在工业园区中设置一个以管理服务、商
业、居住等为主要功能的中心,另外在各工业组团中 设置次级中心。
3、此布局可实现工业区的灵活拓展、多个组团均衡 发展;组团之间可设置绿地,保护生态环境。
8
用地的结构布局模式
1
1.前期分析
2
功能区面积配比:建议启动区容积率在1.2-1.5,启动区面积以450亩(30 万平方米)计算,则建筑面积在36-45万平方米;方案一,容积率1.2
启动区
土地面积450亩 (30万平方米)
容积率
占比
1.2
建筑面积36
万平方米
占比
70%
30%
生产区25.2 万平方米
工业园区规模
• 参考数值: 用地面积不超过700—800公顷; 职工人数不超过5—6万人, 工业区中项目则以10一15个为宜。
• 中南项目: 用地面积180公顷; 职工人数约1.3万人, 工业区中项目则以2-4个为宜。
6
2.规划研究
7
用地的结构布局模式
(1) 条状布局模式 这种布局模式是将生产区各厂房(标准厂
服务区10.8 万平方米
占比
40%
标准厂房区 21.6万平方 米
占比
30%
定制厂房区 3.6万平方米
占比
15%
管理服务区 5.4万平方米
占比
15%
生活配套区 5.4万平方米
➢ 绿化道路面积按30%计算,9万平方米 ➢ 车位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共720个,地上50%,每车位40平方米
3
方案一各业态配比(续)
5
工业园区类型
传统产业园区
定义
基于工业产业集群理论、企业间 有生产工艺的直接联系,一般有 一定污染
特征
物质在各种产业间流动,形成产 业链,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高科技工业园区
综合性工业园区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园区,技术先进, 科技含量高
1、一般可以靠近市区布置 2、规模不大,环境好。 3、以研发和技术应用为主,各企业基本不存在 产业上物质流动关系
4
标准厂房是指在规定区域内统一规划,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 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发展平台。 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有利于优化生产 力布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 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1、构成复杂,多行业。 2、占地规模较大,交通 量大,人员多。
3、环境好坏不一。
(一)定位、定性。 (二)确定工业园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三)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 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四)确定工业园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等控制指标。 (五)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工业厂房是由独立一栋建筑物(车间),和独立一栋建筑物(宿舍),两栋建 筑物之间距离标准是10米,最近不得少于5米,以便消验收合格。
在一个建设场地内,确定各厂房设计方案时,宜使构配件的类型统一。 (模数统一)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厂房的体形应力求简单,避免设置纵横跨和多跨厂 房中的高度差。 在编制厂房建筑构配件标准设计图集时,应使用途相同的构配件具有最大限度 的互换性。
生产区 启动区
服务区
功能区 标准厂房区 定制厂房区
管理服务区
生活配套区
物业
建筑面积(万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占比
标准多层工业厂房 14.4
40%
多层定制厂房
7.2
20%
单层定制厂房
3.6
10%
园区管理
2.7
7.5%
商务服务配套
2.7
7.5%
公寓配套
2.16
6%
生活服务配套
3.24
9%
➢ 定制厂房区,多层定制厂房:单层定制厂房=2:1 ➢ 管理服务区,园区管理:商务服务配套=1:1 ➢ 生活配套区,公寓配套:生活服务配套=4:6
(3) 区带式布局模式 区带式布局是将厂区建筑(构筑)物按性
质、要求的不同,布置成不同区域,以道路分 隔开,各部分相对独立。各区域适当地设置配 套服务区。
(4) 混合式结构 组合式布局是由上述布局模式组合而成。 此布局形式兼集上述各布局形式的优点:
环(网)状布局有利于提高其可达性和服务均匀性, 便于服务区充分发挥其最大服务管理效益;区带式 布局又有利于不同工业区的灵活布置和整个园区的 可持续发展要求。
规划建议: 园区采用三种模式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即混合式布局。 1)标准厂房和定制厂房分开布置; 2)服务中心多点布置,可以采用网状布局模式,布置在厂房中心(点),也可以采用条状或区带 状模式,布置在厂房一侧(带)。具体根据用地范围划分和服务范围确定。
10
园区各功能及特点
标准厂房区 专业厂房区
仓库区 管理区 公用与公共设施区 生活区 道路用地 绿化用地
11
1.标准厂房区 按统一标准批量建设的通用厂房,供公司企业购买或租赁。标准厂房区的
划分,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一般以200mx400m组成的地块来布置 较为经济,这样既便于厂房的布置,也可以减少内部的道路面积。
工业园标准厂房区分为分块建造和统一建造两种方式。
小地块3-5公顷;中地块6-10公顷;大地块12-20公顷。
房区、特殊距离设置配套服务区(公共中 心),形成直线平行发展的格局 。
(2) 环(网)布局模式 这种布局模式是以配套服务区为核心,生产区
围绕其展开。
优点:各厂房交通便捷。在工业园区规模较小 时,此规划结构优势明显; 缺点:工业园区规模过大时,容易导致主要道 路过长、交通量过大。
优点:此类布置形式较为分散,具有通风采光 良好、方便管理、便于扩展等 缺点: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运输线路、管线长, 建设投入多,不经济等缺点。
9
中南项目分析: 1)园区规模较小,用地布局模式宜采用条状布局模式; 2)厂房主要分为标准厂房和定制厂房两种,这两种厂房对建筑的要求不同,事宜分开布置,采用 区带式布局模式 ; 3)服务中心宜设置多个,可以根据服务范围来设置,也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来设置。
优点:
1、配套服务区服务半径均匀,组织方式灵活。 2、根据园区规模的不同,还可以设置若干个不同等 级的中心,即在工业园区中设置一个以管理服务、商
业、居住等为主要功能的中心,另外在各工业组团中 设置次级中心。
3、此布局可实现工业区的灵活拓展、多个组团均衡 发展;组团之间可设置绿地,保护生态环境。
8
用地的结构布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