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种基本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a7b00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b.png)
40个发明原理介绍1. 慢速抽取器:慢速抽取器是用于抽取空气中或其他介质中的微粒、有害气体等物质的一种装置。
它通过使用慢速运动的导向板和高效滤网等组件,使微粒和有害气体被筛选和吸附,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压的装置。
它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3.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悬浮运行的高速列车。
它通过使用超导磁体和电磁悬浮系统,使列车脱离轨道,减小了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高速运行。
4.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传输信号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信息编码成光信号,并在光纤中传输,实现远距离、高速、大容量的通信。
5.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过使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 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飞机等设备的装置。
它通过将燃料喷入燃烧室并点燃,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排出来推动设备。
7. GPS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信息的装置。
它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接收点的位置,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导航。
8. 蒸汽机:蒸汽机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压力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蒸汽,使蒸汽进入活塞或涡轮等组件,产生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
9.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一种用于输送电能到各个用电设备的装置。
它通过变压器和电缆等组件,将电能从电源输送到用户,实现电能的分配和使用。
10.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的折射和散射原理观察微小物体的装置。
它通过使用透镜和光源,将光线集中到样品上,从而放大和观察物体的细节。
1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制备新的物质的方法。
它通过将两种或多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实现特定的化学转化。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2de04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1.png)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每一个发明都离不开一定的原理。
以下是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
1. 电能转化原理:通过燃料燃烧带动发电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例如汽车发动机。
2. 水力原理:利用水流的动能等效于流量和高度的乘积,产生机械动力,例如水轮发电机。
3. 液压原理:利用液体在密闭管中的压力传递,实现机械力的传递和放大,例如汽车制动系统。
4. 光学原理:利用光的折射、反射、散射等性质,实现对光的控制和调制,例如望远镜。
5. 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磁场变化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实现电能的转换,例如变压器。
6. 机械能转化原理:利用各种机械结构,实现机械能的转换和传递,例如齿轮传动。
7. 热力学原理:利用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性质,实现热能的转换和利用,例如蒸汽发动机。
8. 超声波原理:利用高频声波的特性,实现声波在介质中的传递和控制,例如声纳。
9. 弹性原理:利用材料的弹性和变形特性,实现机械和结构的稳定和可靠,例如弹簧。
10. 气动原理:利用气流的动力特性,实现机械的运动和控制,例如风力发电机。
11. 晶体学原理:利用晶体的结构、性质和变形特性,实现电子和光子的控制和调制,例如半导体器件。
12. 电化学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荷和电能,实现电子器件的控制和驱动,例如燃料电池。
13. 化学反应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气体等物理效应,实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例如各种化工产品。
14. 生物学原理: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实现各种生物和医学的应用,例如基因编辑技术。
15. 纳米材料原理:利用纳米尺度下的材料特性,实现各种应用,例如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16. 电子学原理:利用电子的运动和能态等特性,实现电子器件和电子通信的应用,例如智能手机。
17. 光电子学原理:利用光和电的相互作用,实现光电子器件和通信的应用,例如光纤通信。
18. 物理学原理:利用物理学中的各种原理和规律,实现各种应用,例如核能发电。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755b2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4.png)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1.海棉原理:海绵的多孔性能可以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水或液体。
例如,厨房用海绵吸收水果汁或洗碗水。
2.杠杆原理:应用杠杆原理可以通过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矩。
例如,使用杠杆原理换轮胎时使用的车厢千斤顶。
3.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空气的运动和压力,设计飞机、风力发电机等设备。
例如,风力发电机通过风的压力旋转风轮产生电能。
4.水力学原理:研究液体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行为。
例如,用水压力驱动的喷泉。
5.光学原理: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
例如,利用反射原理设计的反光镜可以使司机看到车后面的景象。
6.磁学原理:研究磁场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磁铁吸附物体的原理。
7.电学原理:研究电荷和电流的行为。
例如,电熨斗加热服装的原理。
8.热力学原理: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
例如,使用热力学原理烧开水。
9.机械原理: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例如,手摇发电机通过人力的旋转产生电能。
10.化学原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
例如,利用化学原理制造火柴。
11.生物学原理:研究生命和生物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例如,利用生物学原理培育新品种植物。
12.罗盘原理:利用地磁场方向来确定地理方位。
例如,使用罗盘导航。
13.摩擦原理:研究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和相互作用。
例如,利用摩擦原理进行刹车。
14.计量原理:研究测量和单位标准。
例如,利用计量原理制造准确的度量器具。
15.弹簧原理:利用弹性力储存和释放能量。
例如,弹簧驱动的玩具车。
16.蒸发原理:通过液体的蒸发来达到降温和制冷的效果。
例如,蒸发冷却器。
17.空气压缩原理:将气体压缩来存储能量或产生动力。
例如,空气压缩机。
18.超声波原理:利用高频声波来进行探测和成像。
例如,超声波医学影像。
19.生态学原理:研究生态系统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的环境友好型建筑。
20.分离原理:通过不同性质的物质的分离来得到纯净物质。
例如,蒸馏酒精。
21.共振原理:利用共振现象来放大信号或震动。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0c718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5.png)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1.蒸馏原理:以凝聚、分离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例如利用蒸馏原理进行酒精的提取。
2.磁力原理:利用物体间的磁力相互作用,例如利用磁力原理制造磁铁,进行电磁感应等。
3.重力原理:物体间的互相吸引作用,例如利用地球引力原理进行天体运动研究。
4.光学原理:利用光的传播、折射等特性进行研究与应用,例如利用凸透镜进行焦距调节。
5.水力原理:利用液体压力传递及应用,例如利用液力变矩器传递动力。
6.摩擦力原理:物体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抵抗力,例如利用滚动摩擦原理制造轮子。
7.流体动力学原理:研究液体和气体的流动力学,例如利用风力原理制造风车。
8.气压原理:利用气体分子碰撞而产生的压力传递与应用,例如利用气压原理制造真空吸盘。
9.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例如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电动发电机。
10.热传导原理:物体间热能传递的原理,例如利用热传导原理制造热敏电阻。
11.燃烧原理: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能,例如利用燃烧原理制造火箭发动机。
12.化学反应原理: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制造氢氧混合动力火箭。
13.波动原理:波动现象的传播与应用,例如利用波动原理制造声波传感器。
14.电化学原理:电能和化学反应的相互转化,例如利用电化学原理制造电池。
15.磁力感应原理:通过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流,例如利用磁力感应原理制造电磁铁。
16.空气动力学原理:研究空气流动及其应用,例如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制造飞机翅膀。
17.空气浮力原理: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例如利用空气浮力原理制造气球。
18.机械传动原理:利用机械部件的相互啮合、转动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例如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制造时钟。
19.共振原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自身本征频率振动的现象,例如利用共振原理制造声音放大器。
20.运动稳定原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或稳定运动,例如利用运动稳定原理制造陀螺仪。
发明的40个原理精讲
![发明的40个原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b4ba6f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c.png)
发明的40个原理精讲1.达芬奇原理:运用多角度思考,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
2.墨菲定律:事情有可能出错时,总会出错。
3.帕金森法则:工作会膨胀到填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4.巴顿原则:集中优势兵力,以优势力量解决问题。
5.波斯顿矩阵原则:通过将项目划分为四个象限,进行任务优先级排序。
6.蝴蝶效应:微小变化可能会导致巨大影响。
7.奥卡姆剃刀:对于一个问题,应选择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8.哥哥尔顿准则: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提出持久有效的解决方案。
9.韦伯法则:组织的权力必须与其责任相匹配。
10.布鲁姆法则:学习目标应该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11.斯特鲁普效应:人们在相冲突的信息之间做出选择时,可能会发生困惑。
12.多默法则:越简单的解决方案越有可能是正确的。
13.门诺定律:事物的质量与其数量成反比。
14.梅特卡夫法则:正确的决策需要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15.赫兹斯博格定律:创新通常会遭到各种形式的抵制。
16.平衡原则:在不同的要素之间达到平衡,实现最佳效果。
17.佩特森法则:您的效率取决于您的能力和意愿。
18.拉扎孔尼定律:在任何系统中,由少数重要因素的贡献决定结果。
19.奥马计划原则: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可能的失败。
20.霍夫施塔德定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经获得的资源。
21.默克尔原理:将问题分解成较小的部分,然后逐个解决。
22.马奎尔法则:为了更好地了解问题,就要将其表达出来。
23.形势实际原则:在获得更多信息之前,暂时推迟决策。
24.弗雷泽法则:细分和灵活的组织在变革中更具竞争力。
25.洛斯定律:在决策过程中,尽可能考虑所有相关因素。
26.马克思法则:人们的行为受到其目标和动机的驱使。
27.罗森塔尔效应:预期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28.斯卡拉伊定律:强制执行不能单纯依赖手段,还需要威胁和奖励。
29.达什伯恩定律:无论计划多么完美,总会有问题出现。
30.莫尔定律:技术的性能每18至24个月就会翻倍。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22b74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b.png)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以下是40条发明原理以及相应的例子:1.活塞原理:活塞运动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动力,如发动机中的活塞工作,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动力。
2.杠杆原理:杠杆的原理是通过力臂和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关系来实现力翘的目的,如剪刀、开瓶器等。
3.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弱或方向来引起电流产生,如变压器、电磁炉等。
4.气压原理:气压的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强产生力,如真空吸盘、气动制动器等。
5.催化原理:通过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6.压力传递原理:利用液体或气体的不可压缩性,传递压力到其他地方,如液压系统、自行车刹车等。
7.摩擦原理:利用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运动或阻碍运动,如打火机、汽车制动器等。
8.反射原理:光线遇到光滑表面反射,如镜子、太阳能反射器等。
9.扩散原理:物质通过浓度差异的自然流动实现扩散,如空气净化器中的滤网。
10.表面张力原理:液体表面的分子间作用力使液体表面呈现紧张状态,如水滴形状。
11.吸附原理:通过吸附剂吸附物质实现分离或净化,如活性炭、油墨吸附纸。
12.重心平衡原理:物体保持平衡时其重心在支撑点上方,如悬挂钟摆、三脚架。
13.能量守恒原理:能量在一个系统内的总和保持不变,如磁悬浮列车。
14.波动原理:波动在媒介中传播,如声波、水波。
15.多级原理:通过不同级别的系统或设备组合工作以提高效率,如多级蒸馏、多级压缩机。
16.合成原理:通过不同物质的组合形成新物质,如高分子合成、合金材料。
17.分解原理:通过物质的分解产生新的物质或实现其他效果,如电解水、光解反应。
18.自动化原理:通过自动控制实现操作或过程的自动化,如自动贩卖机、智能家居系统。
19.稳定原理:通过适当的设计或控制保持物体或系统的稳定,如电子稳定器、水位控制器。
20.电荷平衡原理: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产生电荷平衡,如静电纸张贴附。
21.流体力学原理:物质在流体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如飞机机翼、船舶船体设计。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2f76d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0.png)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1.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支持物体在液体中浮起。
例如,潜水艇利用浮力原理控制浮沉。
2.波恩定律:压力与流体速度成反比。
例如,气缸发动机中,燃烧气体的速度增加并引发压力。
3.卡诺循环原理:理想的热机循环具有最高效率。
例如,内燃机通过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
4.《用微分法求极值》:例如,当需要找到一个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微积分。
5.量子力学:描述微观领域中粒子的行为。
例如,电子在原子中的行为可以利用量子力学解释。
6.热动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熵增加。
例如,热能无法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总会有一些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
7.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场改变产生电流。
例如,发电机通过转动磁场和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力。
8.偏振原理:光波功能振动与传播方向垂直。
例如,偏振镜可以将振动方向限制为特定方向。
9.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界中,事物总是选择相对时间上最小的路径。
例如,光线在空间中传播时,总是选择路径最短的路径。
10.阿贝尔原理:光线经过二个平面镜反射后,光线将会垂直于两个镜面的对称面。
例如,利用平面镜可以反射光束。
11.相对论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恒定不变。
例如,相对论解释了光速不受观察者相对运动的影响。
12.斯涅尔定律:描述光线在介质中的折射。
例如,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角度将发生变化。
13.拉氏原理:物体沿使动力学动作或系统最小。
例如,在物体运动中,拉格朗日力学是描述最小作用路径的数学体系。
14.磁感应定律: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
例如,电动机中,电流流经线圈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
15.高斯定律:电场或磁场通过闭合曲面的总量正比于该曲面内的电荷或磁通量。
例如,高斯定律解释了电场和磁场如何与电荷和磁体相互作用。
16.相对电动势法则:通过闭合电路的电动势等于该电路内的磁通量的变率。
例如,变压器上的电圈定律解释了电流如何通过变压器传递能量。
17.新顿定律:一个物体上的加速度等于施加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40个创新原理
![40个创新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79b771b4daa58da0114abc.png)
发明事例:医疗检查中用到的柔性状结肠镜。
十六、不足或超额行动原理
原理描述
(1)如果用现有的方法很难完成对象的100%,可用同样的方 法完成“稍少”或“稍多”一点,问题可能变得相当容易解决
发明事例:大型船只在制船厂的制造,往往先不安装船体 上部的结构,以避免船只从船厂驶往港口的过程中受制于途中 的桥梁高度,带船只达到港口后再安装上部的结构。
发明事例:同时分析多项血液指标的医疗诊断仪器。
六、普遍性原理
原理描述
(1)使得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实现多种功能,以代替其他部分 的功能
发明事例:内部装有牙膏的牙刷柄;将汽车上的小孩安全 座位转变成小孩推车。
七、嵌套原理
原理描述
(1)将第1个物体嵌入第2个物体,然后将这2个物体一起嵌入 第3个物体……
(2)利用废弃的资源、能量或物资 发明事例:麦秸或玉米杆等直接填埋做下一季庄稼的肥料。
二十六、复制原理
原理描述
(1)使用更简单、更便宜的复制品代替难以获得的、昂贵的、复杂的、 易碎的物体
发明事例:听录音带而不亲自参加研讨会。 (2)用光学复制品或图形来代替实物,可以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
发明事例:产 生生谱图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直接测量。 (3)如果可视的光学复制品已经被采用,进一步扩展到红外线或紫外 线复制品
毒药培养抗毒性。 后来他想服毒自杀,居然没有成功。
十二、等势原则原理
原理描述
(1)在势能场中,避免物体位置的改变 发明事例:电子线路设计中,避免电势差大的线路相邻;
在两个不同高度水域之间的运河上的水闸等等用。
十三、逆向思维原理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030b9c6f5335a8102d220ba.png)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40种基本发明原理
![40种基本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a01a5addccda38376bafb8.png)
40种基本发明原理1.分割原理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
2.抽取(拆出)原理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
3.局部质量(性质)原理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理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合并(联合)原理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普遍性(多功能)原理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嵌套原理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
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4dd8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f.png)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TRIZ是一个由苏联工程师瓦列里·言寿维奇·阿尔图苏诺维奇(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研究和发展的创新理论。
TRIZ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进技术,为创新提供指导和方法。
在TRIZ中,阿尔图苏诺维奇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
这些原理是通过对上过100万个专利和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来的。
下面将对这40个发明原理进行介绍:1.分离原理:将一个物体分离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2.连接原理:将两个或多个物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3.折叠原理:将物体折叠起来以节约空间或方便携带。
4.轮换原理:使用不同的替代物体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5.液化原理:将物体转化成液体状态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加工。
6.松散原理:使物体变得松散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7.偏离原理:将物体从原本的方向或路径上偏离,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8.弹性原理:使用弹性材料或结构来减轻冲击和振动。
9.毛细管原理:利用毛细管效应来实现物质的运输和控制。
10.磁性原理:利用磁性材料或效应来实现物体的吸附和操控。
11.空荡原理:利用空间、孔洞或空荡的部分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12.逆反原理:用相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找到不同的角度。
13.强迫原理:通过施加外力或作用力来改变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14.层次原理:将物体分成逐层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15.连纵变化原理: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变化和调整。
16.动态变化原理:通过改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17.转化原理:将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8.综合原理:将不同的物体、功能和特点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复合功能。
19.惯性原理:利用物体的惯性特性来实现一些功能和目标。
20.预处理原理:在进行操作之前对物体进行处理,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21.存储原理:将物体分成储存和非储存部分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40个发明原理详解(带详细案例)
![40个发明原理详解(带详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cd7207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7.png)
40个发明原理详解(带详细案例)1. 洛伦兹力原理洛伦兹力原理是电场和磁场的交互作用的基础。
根据洛仑兹力原理,当一个电流通过一个带有磁场的导体时,将会受到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称为洛伦兹力。
案例:电动汽车中,通过驱动电机形成的磁场和动力电池产生的电场通过一系列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得电动汽车能够动起来。
2. 布拉格衍射原理布拉格衍射原理是关于衍射的一个基础定理,它可以用来解释X射线衍射产生的结果。
布拉格衍射原理指出,入射光的衍射结果将依赖于样品中晶体间原子的间距、入射角度、以及入射波长。
案例: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晶体的结构,这对于识别矿物、药物、化学品等都非常重要。
3. 黏性原理黏性原理描述了液体和气体的阻力和摩擦。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速度将取决于流体的黏度和物体表面的形状。
案例:飞机在高速飞行时会产生很强的阻力和摩擦,而黏性原理用来设计飞机的机翼形状,以减小这种阻力和摩擦。
4. 波动力学原理波动力学原理描述了波的行为和性质,特别是当波与另一个波或者物体相互作用时的效果。
这个原理也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和原子在物理上的行为。
案例:在光学、物理、化学等领域中,波动力学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并且还可以用来解释分子和原子的行为。
5. 光电效应原理光电效应原理描述了当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释放和跃迁现象,这种电子参与化学反应和电子传导的能力特别重要。
案例: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美托尔原理是关于流体的定压流动的基础定律。
根据美托尔原理,在恒定的体积下,流体通过一个小管道的速度将会更快,从而导致压力降低。
案例:汽车内部的空调系统利用美托尔原理,通过压缩制冷剂来调节车内温度,使之达到舒适的状态。
7.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能量从一个热源流向另一个热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热能损失,导致系统的熵增加。
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3ffdd76f1aff00bed51e3c.png)
• 立体停车场;
多碟CD机
66
C将物体竖置(倾斜或侧向放置)
• 现代应用实例:
• 垃圾自动卸载车;
圆木竖起来存放
67
D利用物体给定表面的“另一面”
• 现代应用实例:
• 在集成电路板的两面都安装电子元件;
在树下放置反射镜 提高对太阳光的利 用(增加光合作用)
68
、
、
在暖房放置太阳能接收器
• 现代应用实例:
可弯曲的饮用吸管 医疗检查所使用的胃镜和结肠镜
59
在有限高度的场所中模拟极高的攀岩墙
(美国专利: 5,919,117)
固定式的攀岩设施
攀岩墙面
支架
地面
工程背景:
攀岩训练应不受天气约束。因此,将攀岩训练机放置在室内。一台固 定式攀岩训练机通常有数十米高。这就对其放置地点有限制。 如何在高度有限的房屋内进行模拟训练。
3
01 分割(分离)
司母戊鼎分块浇铸
4
A将一个物体分成独立的几部分
• 现代应用实例:
大货车的车头与车厢
发射中的M270和正在爆裂的M270子母弹
5
B将一物体分成可组合的几部分
• (便于安装和拆卸) 现代应用实例:
组合家具
活动房屋
6
C提高一物体的分离性
• 现代应用实例:
玻璃 熔化锡 活动百叶窗取代 整幅大窗帘 玻璃批量生产线上的辊轴传输线 用盛满熔化锡的槽子来替代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
23
B从时间上将同类的部分或需要持续 操作的部分组合起来
• 现代应用实例:利用生物芯片可同时化验多项血液指标;摄影机在拍摄
影象时同时录音;计算机反病毒软件在扫描病毒的同时完成隔离、杀毒、移 动/复制文件等操作。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4fc2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6.png)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俄罗斯工程师阿尔图尔·彼得罗维奇·安普罗波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发明和问题解决方法。
TRIZ不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发明原则,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问题和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TRIZ 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原理1:分割将一个对象或系统分割成较小的部分,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原理2:抽离将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因素抽离出来,以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
原理3:局部质量在一个系统中,将不同部分的质量要求不同化,以提高整体效能。
原理4:反压通过应用相反方向的力或压力,以克服问题的障碍。
原理5:统一将不同的部分或功能进行统一,以减少重复和冗余。
原理6:纵向拆分将一个系统或对象的垂直层次重新组织,以提高效率。
原理7:横向拆分将一个系统或对象的水平分布重新组织,以改善协调和合作。
原理8:碎片将一个对象或系统分成较小的碎片,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原理9:反周期将不同周期或节奏的变量相互作用,以产生新的效果或解决方案。
原理10:预期反应预测未来的问题或反应,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原理11:使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不浪费和滥用。
原理12:选择组合选择最佳的组合方案,以满足不同需求和要求。
原理13:相反通过采取相反方向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原理14:轮替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或顺序,进行循环操作,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原理15:逃逸通过引入新的因素或变量,逃避现有的问题和限制。
原理16:引导通过引导、导向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原理17:透明物质使用透明材料或技术,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控制。
原理18:机械振动利用机械振动的特性,以解决问题或创造新的效果。
原理19:传导通过导热、传热或传导,以改变温度、压力等变量。
原理20:连通将不同的对象或系统连通在一起,以提高协同和协作。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d4e8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5.png)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TRIZ(理论发展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系统的创新方法,它通过分析存在的技术发展和创新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TRIZ理论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颖方法。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40个发明原理。
1.分割原理:将对象分割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容易处理。
2.提取原理:将所需的特征从对象中提取出来。
3.提前原理:在需要之前准备好所需的物质、能量或信息。
4.合并原理: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或特征合并以形成新的有用特征。
5.合并前原理:在合并之前先分析和解决相互矛盾的特征。
6.动态变化原理:在对象上引入可控制的变化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7.多功能原理:使用相同的对象或系统来实现多个功能。
8.反馈原理:使用反馈机制来控制和优化系统的功能。
9.结构转换原理:通过改变对象的结构或组织方式来解决问题。
10.副产品原理:利用副产品来实现附加的功能。
11.反向、反效应原理:利用反向或相反的效应来解决问题。
12.预测原理:预测系统的可能发展趋势,并提前解决潜在问题。
13.貌似性原理:利用相似的对象或现象来解决问题。
14.功能复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功能来解决问题,而不需重新开发。
15.功能替代原理:用具有类似或相反功能的对象替代目标对象。
16.部分失效原理:在功能丧失或部分失效时仍能维持系统的运行。
17.错误配对原理:通过改变对象的颜色、图案或形状来解决问题。
18.物质性局限原理:利用不同的材料或工作流程解决物质性局限问题。
19.链接相反作用原理:利用相反的作用力来解决问题。
20.远离副作用原理:通过远离系统中产生副作用的过程来解决问题。
21.改变参数原理: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来解决问题。
22.固体润滑原理:使用润滑剂或改变表面形状来减少摩擦。
23.物体扭转原理:通过扭转物体来改变其特性。
24.误差原理:利用误差或随机变化来改善系统功能。
25.自修复原理:设计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系统。
26.功能解耦原理:将不同的功能隔离开来,以便更好地实现每个功能。
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63bd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2.png)
40个发明原理以下是40个发明原理的介绍:1.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指的是通过一个支点将力或重力分散到不同部位的原理。
杠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机械设备中。
2.摩擦原理:摩擦原理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摩擦产生力的原理。
减小摩擦可以提高机器的效率。
3.浮力原理:浮力原理指的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这个原理被用于制造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和潜艇。
4.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指的是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活塞行程的传动原理。
螺旋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轰炸机和旋转梯的制造中。
5.水压原理:水压原理是指在封闭容器或管道中,水的压力在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
这个原理被应用于制造液压机械。
6.压缩原理:压缩原理指的是通过将物体压缩来减小其体积的原理。
例如,压缩空气被广泛用于驱动工业设备和汽车。
7.放大原理:放大原理指的是通过使用透镜、反射镜或电子设备等来增加输入信号的强度或大小的原理。
放大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放大器和显微镜等设备中。
8.传动原理:传动原理指的是将力或动能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原理。
传动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机械设备的制造中。
9.振动原理:振动原理指的是物体沿着一个固定轴线或平面来回运动的原理。
振动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钟表和传感器等设备中。
10.反作用原理:反作用原理指的是当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受力物体会产生一个相等大小而相反方向的力。
这个原理解释了为什么飞机可以在空中飞行。
11.热传导原理:热传导原理指的是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原理。
热传导原理被用于制造冷暖设备和散热器等。
12.磁性原理:磁性原理指的是物体之间存在磁力相互作用的原理。
磁性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和磁共振成像等。
13.渐进原理:渐进原理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小步骤来逐渐实现目标的原理。
这个原理被应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实现大项目。
14.反射原理:反射原理指的是光线在碰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的原理。
反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镜子和摄影器材等。
15.回收原理:回收原理指的是将废弃物再利用的原理。
四十条发明原理
![四十条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aa92b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b.png)
四十条发明原理四十条发明原理一、简介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之一。
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人类发明了许多伟大的技术和工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四十个重要的发明原理,涵盖了机械、电子、化学、材料等领域。
二、机械领域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最早被人们掌握和应用的物理原理之一。
它是指在一个支点上施加力量可以使另一个物体产生力量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支点位置来实现不同的力量比例。
2.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利用滑轮来改变方向和大小的力量。
通过使用滑轮,可以减少需要施加的力量,但需要增加移动距离。
3. 齿轮原理齿轮原理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之间的接触来传递动力和转速。
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齿轮可以实现不同速度比例,并且可以用于转动方向控制。
4. 螺旋线原理螺旋线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线形状来传递力量和运动。
螺旋线可以用于传递转动和直线运动,例如螺旋桨和螺纹。
5. 曲柄原理曲柄原理是指利用曲柄来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柄可以用于发动机、泵和压缩机等机械设备中。
三、电子领域6.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是指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并联和混合连接。
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7. 电容原理电容原理是指利用两个导体之间的介质来存储能量。
电容器可以用于滤波、储能和调节电压等应用。
8. 电感原理电感原理是指利用导体中的磁场来存储能量。
电感器可以用于滤波、振荡器和变压器等应用。
9. 半导体原理半导体原理是指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行为,包括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N结。
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放大、开关和控制信号等应用。
10. 集成电路原理集成电路原理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中。
集成电路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功耗。
四、化学领域11. 化学键原理化学键原理是指分子中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可以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反应。
12. 酸碱反应原理酸碱反应原理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0c63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9.png)
40个发明原理介绍1.电灯泡原理:电灯泡是通过通电使灯丝发热并发光的装置。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流经灯丝的电子和正离子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灯丝发热并发出可见光。
2.蒸汽机原理:蒸汽机通过利用蒸汽的压力来产生动力。
当水被加热到沸腾时,蒸汽形成并产生压力。
这种压力被用来推动活塞和转动轮子,从而产生机械动力。
3.马达原理: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矩,并使转子旋转。
4.燃油喷射器原理:燃油喷射器是在发动机燃烧室中将燃油雾化并喷射的装置。
它利用高压力将燃油喷射到气缸中,以实现燃烧过程。
5.超声波清洁器原理:超声波清洁器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清洁物体表面的污垢。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将污垢震动并分解,以实现清洁效果。
6.电磁炉原理:电磁炉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加热食物。
电磁炉中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使在磁场中的锅底发生涡流,从而产生热量。
7.自动洗衣机原理:自动洗衣机通过水的循环来清洁服装。
它利用水泵将水从水箱中吸入洗衣机,并通过搅拌器和洗涤剂来清洁衣物。
8.手机通信原理:手机通信基于无线电波的传输。
当用户拨打电话时,手机会将声音转换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送到接收器中。
接收者将无线电波转换为声音,并传递到对方手机。
9.焊接机原理:焊接机通过电弧、摩擦或压力将两个物体连接在一起。
电焊机利用电流在物体之间产生高温,将其部分熔化并黏合在一起。
10.电风扇原理:电风扇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产生风。
电风扇中的电机带动叶片旋转,由于叶片形状和旋转速度的特殊设计,使周围空气产生流动。
11.显微镜原理:显微镜通过利用光学原理放大物体的细节。
物体放在显微镜下,通过目镜和物镜中的透镜组合将其放大并成像。
12.水轮机原理:水轮机利用水流动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
通过将水流注入水轮机中,水流推动叶轮旋转,并通过轴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有用的功。
13.星座导航原理:星座导航利用卫星的定位信息来确定地理位置。
40种基本发明原理
![40种基本发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b322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6.png)
40种基本发明原理发明原理是指发明家在解决问题或创造新产品时所采用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40种基本发明原理,以帮助创新者在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产品时提供一种思维框架。
以下是这40种基本发明原理:1.分割:将物体或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2.单变量:通过控制一个变量,来改变产生问题的过程。
3.适应性:使一个物体或过程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或情况。
4.统一:将不同的部分或过程整合到一起,以改善效率和性能。
5.组合:将不同的元素或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物体或过程。
6.相反性:通过反转操作或过程的方向来改变其特性和性能。
7.部分或全部除去:去掉物体或过程中的一些部分或全部,以改变其性质。
8.增加:在物体或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元素或部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9.逆向:以与常规操作相反的方向进行操作,以改变物体或过程的性质。
10.局部质变:通过局部改变来改变整个物体或过程的性质。
11.预处理:在操作或过程之前进行一些预处理,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或改变其性质。
12.改变颜色或透明度:通过改变物体或过程的颜色或透明度来改变其性质。
13.明确度:通过使物体或过程更明确或清晰,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14.可逆性:使操作或过程可以反向进行,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15.梯次:通过逐步进行或改变操作来改变物体或过程的性质和功能。
16.气体与固体的替代:通过用气体代替固体或固体代替气体,来改变物体或过程的性质和功能。
17.硬度变化:通过改变物体或过程的硬度,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18.软性:通过使物体或过程更柔软或弹性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19.变形:通过使物体或过程形状发生变化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20.温度变化:通过改变物体或过程的温度,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21.磁化:通过对物体或过程进行磁化,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22.振动:通过对物体或过程进行振动,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23.弯曲:通过对物体或过程进行弯曲,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种基本发明原理1.分割原理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
2.抽取(拆出)原理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
3.局部质量(性质)原理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理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合并(联合)原理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普遍性(多功能)原理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嵌套原理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
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在苏联发明证书0462315中,也采用该解决方案来缩小变压器压电元件输出部分的外形尺寸。
在苏联发明证书~304027中,金属拉制设备的"玩偶"是由拉摸组成。
8.配重(反重量)原理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例:"调节转子风力机转数的制动式离心调节器安在转子垂直轴上。
其特征是:为了在风力增大时把转子转速控制在小的转数范围内,调节器离心片做成叶片状,以保证气动制动" (苏联发明证书167784)。
有趣的是,在发明公式申明显地反映了发明所克服的矛盾.在给定的风力和给定的离心片质量的条件下,获得了一定的转数√为了减少转数(当风力增大时),必须增大离心片质量;但离心片在旋转,很难靠近它。
于是矛盾这样消除,使离心片具有形成气功制动的形状,即把离心片制成具有负迎角的翼状。
总的设想显面易见:如果需要改变转动物体的质量,而其质量又不能按照一定的要求改变,那么应使该物体成为翼状的,改变翼片运动方向的倾斜角度,便可获得需要方向的附加力。
9.预先反作用原理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车刀车削方法是: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绕自己的几何轴转动。
其特征是为了防止产生振动,应预先向杯形车刀施加负荷力,此力应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 (苏联发明证书~536866) 。
10.预先作用原理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
b.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11.预先应急措施原理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例:"用等离子束加工无机材料如光纤。
其特征是:为提高机械强度,预先往无机材料上涂敷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溶液或熔融体" (苏联发明证书522150)。
还有人事先涂敷可使小裂缝愈合的物质。
按苏联发明证书456594的办法,树枝在锯掉之前套上一个紧箍环,树木感该处有" 病",于是向那里输送营养物质和治疗物质。
这样,在树枝被锯之前这些物质便积聚起来,锯后锯口会迅速愈合。
12.等势原理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土升或下降。
例:有一种装置不必使沉重的压模升降;这种装置是在压床上安装了带有输送轨道的附件(苏联发明证书264679)。
13、逆向思维(相反)原理a、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b、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动的成为可动的。
c.将物体颠倒。
例:在研究课题9(关于消除灰尘的过滤器)时,我们介绍了苏联发明证书156133,过滤器用两块磁铁制成,在磁铁之间是铁磁粉末。
7年之后又有了苏联发明证书319325.它的过滤器是相反的:对液体或气体进行机械清洗的电磁过滤器,它包括有磁场源和颗粒状磁性材料制的过滤元件,其特征是,为降低单位耗电量和提高生产率,过滤元件放在磁场源的周围,以形成外部闭式磁路。
14.曲面化(球形)原理a.从直线部分过渡到曲线部分,从平面过渡到球面,从正六面体或平行六面体过渡到球形结构。
b.利用棍子、球体、螺旋。
c.从直线运动过浑到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
例:把管子焊入管栅的装置具有滚动球形电极。
15.动态原理a、物体(或外部介质)的特性的变化应当在每一工作阶段都是最佳的。
b.将物体分成彼此相对移动的几个部分。
c.使不动的物体成为动的。
例:"用带状电焊条进行自动电弧焊的方法,其特征是,为了能大范围地调节焊池的形状和尺寸,把电焊条沿着母线弯曲,使其在焊接过程中成曲线形状" (苏联发明证书258490)。
16.不足或超额行动(局部作用或过量作用)原理如果难于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则应当取得略小或略大的功效。
此时可能把课题大大简化。
17.一维变多维(向另一维度过渡)原理a.如果物体作线性运动(或分布)有困难,则使物体在二维度(即平面)上移动。
相应地,在一个平面上的运动(或分布)可以过渡到三维空间。
b.利用多层结构替代单层结构。
c.将物体倾斜或侧置。
d.利用指定面的反面。
e.利用投向相邻面或反面的光流。
技法17a可以同技法7和15b联合,形成一个代表技术系统总发展趋势的链:从点到线,然后到面,到体,最后到许多个物体的共存。
例: "越冬圆木在圆形停泊场水中存放,其特征是,为了增大停泊场的单位容积,和减小受冻木材的体积,将圆木扎成捆,其横截面的宽和高超过圆木的长度,然后立着放"(苏联发明证书~2236318)。
18.机械振动原理a、使物体振动。
b、如果巳在振动,则提高它的振动频率(达到超声波频率) 。
c.利用共振频率。
d.用压电振动器替代机械振动器。
e.利用超声波振动同电磁场配合。
例:"无锯末断开木材的方法,其特征是,为减少工具进入木材的力,使用脉冲频率与被断开木材的固有振动频率相近的工具"(苏联发明证书~307986)。
19.周期作用原理a.从连续作用过渡到周期作用(脉冲)。
b.如果作用已经是周期的,则改变周期性。
c.利用脉冲的间歇完成其他作用。
例:用热循环自动控制薄零件的触点焊接方法是基于测量温差电动势的原理。
其特征是,为提高控制的准确度,用高频率脉冲焊接时,在焊接电流脉冲的间隔测量温差电动势(苏联发明证书9336120)。
20.连续有益作用原理a.连续工作(物体的所有部分均应一直满负荷工作)。
b.消除空转和间歇运转。
例:加工两个相交的圆柱形的孔如加工轴承分离环的槽的方法,其特征是,为提高加工效率,使用在工具的正反行程均可切削的钻头(扩孔器)'(苏联发明证书M262582)。
21.紧急行动(跃过)原理高速跃过某过程或其个别阶段(如有害的或危险的)。
例:"产胶合板时用烘烤法加工木材,其特征是,为保持木材的本性,在生产胶合板的过程中直接用300~600•C 的燃气火焰短时作用于烘烤木材"苏联发明证书338371)。
22.变害为利原理a.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介质的有害作用)获得有益的效果。
b.通过有害因素与另外几个有害因素的组合来消除有害因素。
c.将有害因素加强到不再是有害的程度。
例:"恢复冻结材料的颗粒状的方法,其特征是,为加速恢复材料的颗粒和降低劳动强度,使冻结的材料经受超低温作用" (苏联发明证书N~409938) 。
23、反馈(反向联系)原理a.进行反向联系。
b.如果已有反向联系,则改变它。
例:"自动调节硫化物沸腾层焙烧温度规范的方法是随温度变化改变所加材料的流量,其特征是,为提高控制指定温度值的动态精度,随废气中碥含量的变化而改变材料的供给量"(苏联发明证书302382)。
24."中介"原理a.利用可以迁移或有传送作用的中间物体b.把另一个(易分开的)物体暂时附加给某一物体。
例:"校准在稠密介质由测量动态张力仪器的方法是在静态条件下装入介质样品及置入样品中的仪器。
其特征是,为提高校准精度,应利用一个柔软的中介元件把样品及其中的仪器装入" (苏联发明证书354135)。
25.自我服务原理a、物体应当为自我服务,完成辅助和修理工作。
b.利用废料(能的和物质的)。
例,一般都是利用专门装置供给电焊枪中的电焊条.建议利用电焊电流工作的螺旋管供给电焊条。
26.复制原理a.用简单而便宜的复制品代替难以得到的、复杂的、昂贵的、不方便的或易损坏的物体。
b.用光学拷贝(图像)代替物体或物体系统。
此时要改变比例(放大或缩小复制品)。
c.如果利用可见光的复制品,则转为红外线的或紫外线的复制。
例:"大地测量学直观教具是一个平面艺术全景。
其特征是:为进行地形图像全景测量摄影,教具按视距摄影数据制成,并声地形的有代表性的各点上配备缩微视距尺" (苏联发明证书~86560) 。
27.一次性用品(用廉价的不持久性代替昂贵的持久性)原理用一组廉价物体代替一个昂贵物体,放弃某些品质(如持久性)。
例:一次性的捕鼠器是一个带诱饵的塑料管;老鼠通过圆锥形孔进入捕鼠器,孔壁是可伸直的,老鼠只能进,不能出。
28.机械系统的替代(代替力学原理)原理a.用光学,声学、‘味学"等设计原理代替力学设计原理。
b.用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同物体相互作用。
c、由恒定场转向不定场,由时间固定的场转向时间变化的场,由无结构的场转向有一定结构的场。
d.利用铁磁颗粒组成的场。
例:"在热塑材料上涂金属层的方法是将热塑材料同加热到超过它的熔点的金属粉末接触,其特征是,为提高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及密实性,在电磁场中进行此过程"(苏联发明证书44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