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专题总结

合集下载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全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全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全解析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思维和综合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4 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的出台,为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对 2024 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进行一次全面的解析。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2024 年高考历史大纲明确了考试的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

在知识方面,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概念和理论。

同时,还要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动态。

在能力方面,大纲强调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考生要能够读懂各种历史文献和资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以清晰、准确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考试内容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部分依然是高考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夏商周的更替到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考生需要掌握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以及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等。

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

重点包括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等。

考生要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3、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主要涉及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文明的发展历程。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新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笔记

新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笔记

新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笔记
由于历史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许多不同的时期、事件和人物,因此整理历史笔记需要系统地组织信息并突出重点。

以下是一些整理历史笔记的建议,供您参考:
1. 确定主题和时间范围:首先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和时间范围,例如中世纪欧洲、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等。

这将有助于您组织信息并突出重点。

2. 创建大纲或思维导图:在整理笔记之前,创建一个大纲或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您组织信息并突出重点。

大纲应该包括主要主题、子主题以及相关的事实和细节。

3. 记录关键信息和细节:在整理笔记时,记录关键信息和细节非常重要。

这包括重要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和结果等。

使用标题、斜体字、下划线或不同颜色来突出关键信息。

4. 引用来源:在整理笔记时,确保引用可靠的来源来支持您的信息。

这将有助于确保您的笔记准确可靠,并在需要时提供可靠的参考。

5. 使用图表和插图: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图表和插图来帮助解释复杂的概念或展示数据和趋势。

这可以使您的笔记更加生动有趣,并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6. 复习和总结:在整理完笔记后,定期复习和总结您的学习内容。

这将有助于巩固记忆并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整理新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笔记。

祝您学习愉快!。

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课程在高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发布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对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进行深入解析,为考生提供参考。

一、大纲概述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旨在促进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度思考。

大纲内容覆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段和各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历史考试的试题形式历史考试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这些不同形式的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表达能力。

三、重点内容解析2023年历史考试大纲涵盖了以下重点内容: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了解古代科技、农业、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2.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3. 世界历史除了中国历史,2023年历史考试大纲还涉及了世界历史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政治冲突等方面的知识。

4. 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历史考试大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评价、历史问题的思考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理清知识结构先理清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然后逐步扩展和细化知识点。

掌握基础知识后,再深入学习和研究重点和难点内容。

2. 多做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了解历史考试的出题规律和方式。

同时,做题还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到薄弱环节并加以巩固。

3. 善用学习资源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网络资料等。

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历史学习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和观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 东印度公司、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 “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18世 纪六七十年代,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对殖民主义的评价;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法国七月革命、二 月革命与六月起义;美国的对外政策;第 二国际存续时间、“五一节”来历。
复习建议
• 对考纲已删除的内容,高考原则上不作要求,就 是要涉及,一般也会像2005年文综卷Ⅰ第37题一 样,依托凯末尔革命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并就 历史材料进行设问。因此,在考纲出来后进行的 第二轮复习,一般可以不再复习被删除的内容。 即使高考试题中设计本部分知识,也可以用第一 轮复习时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不过,根据国家考 试中心专家的解释,我们应对删除的内容一分为 二地看待,不能绝对地放弃。因而,对某一专题 知识中那些很难与相关知识割断的、比较重要的 和常见的但又是被删减的内容,建议必要的筛选, 以作到“删中有留”,合理取舍。
复习建议
•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 突出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征,考纲对教学大 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压缩,以突 出主干知识,减轻学生实际负担。在复习 时,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压缩的情况,合 理进行诠释,正确把握其知识内涵和外延, 帮助学生区分被缩小的、不作考试要求的 部分知识点
• 六、考纲虽已明确删除,但与前后必考内 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整体知 识体系的构件,往往会出现在组合式选择 体或问答体的题干之中,故应引起适当注 意。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5.《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 第一章第一节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第二章 第四节“二战”前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 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第四章第三节东欧 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的人民 民主国家,第六节除新加坡和韩国之外的 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五章第 二节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兴起。

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

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

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大纲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中,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的发布,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和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考试内容和形式新大纲明确了高中历史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考试范围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新大纲强调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考试要求和难度新大纲对高中历史考试的难度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考试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运用。

了解是指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同时,新大纲还对试题的难度进行了分级,包括容易、中等和困难三个等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考试重点和趋势新大纲对高中历史考试的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从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同时,新大纲也强调了对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此外,新大纲还提到了全球化、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时代主题,这些主题在未来的高考中可能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四、备考建议针对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建议:1. 全面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和应用;3. 加强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培养;4. 关注时代主题,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拓宽知识面;5.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总之,2024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高考大纲的发布,为高中历史教学和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考生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和策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官方版)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4. 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 科技成就(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 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 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 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 新民主主义革命(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详解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详解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详解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每年都备受关注。

而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 年全国高考历史大纲的出台,为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解读这份大纲。

首先,从考试目标和要求来看,2024 年高考历史大纲强调了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这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唯物史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时空观念则需要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

史料实证强调学生能够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以得出合理的历史结论。

历史解释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客观、准确的解释和评价。

家国情怀则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纲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等多个领域。

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考查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演变。

例如,先秦时期的分封制、井田制,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等。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突出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和阶段。

世界史部分,包括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等。

对于知识点的考查,大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和概念,更注重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和影响的理解。

例如,在考查工业革命时,不仅要了解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影响,还要分析其对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深远改变。

同时,大纲也强调了对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视野。

题型方面,2024 年高考历史大纲依然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等。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简答题大纲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简答题大纲解析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简答题大纲解析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其每一次的变革都备受关注。

历史学科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简答题的大纲更是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

2024 年全国高考历史简答题大纲的出炉,为广大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纲在知识点覆盖方面的特点。

2024 年的大纲依然注重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主要历史阶段的考查。

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强调了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发展的脉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内容。

例如,从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到秦汉的郡县制,再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考生需要清晰地理解这些制度的产生背景、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方面,如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等知识点,也是考查的重点。

文化领域,儒家思想的发展、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等,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阐述其内涵和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大纲突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抗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考生需要深刻理解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近现代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与发展,如近代工业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等,也是简答题可能涉及的内容。

世界古代史部分,大纲要求考生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包括这些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成就等方面。

例如,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体系等,都是重要的考点。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等内容占据重要地位。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重点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重点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重点
一、古代史
1.先秦时期:
•诸子百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2.秦汉两代:
•秦朝统一六国并实行严厉的法家政治•汉朝推崇儒学,兴盛经济与文化
二、封建社会与农民起义
1.三国两晋南北朝:
•社会政治结构演变及其影响
•文学艺术成就与思想流派形成
2.唐宋时期:
•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与文化繁荣
•农民起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历史
1.明清时代:
•中外关系的变化与帝国主义侵略•社会思潮演进和科技进步
2.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辛亥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战争
四、世界历史
1.古代世界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的发展与影响
•大航海时代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近现代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影响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体系变化
五、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史
1.政治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建设成就
2.社会问题与挑战: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与发展
这些是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取得好成绩!。

高考历史重点考试大纲

高考历史重点考试大纲

高考历史重点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历史学科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历史重点考试大纲旨在明确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要求和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备考,提高历史学科考试的质量和效果。

二、考试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1.1 夏、商、周三代历史1.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分裂和统一1.3 秦汉帝国的巩固与瓦解1.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文化交流1.5 隋唐帝国的繁荣与衰落2. 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苦难2.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3 军阀混战与新中国的建立2.4 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3. 世界古代文明3.1 埃及文明的辉煌与衰落3.2 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传承3.3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3.4 中东文明的繁荣与变革4. 世界近代史4.1 巴黎公社与无产阶级革命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战的爆发4.3 民族解放运动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4.4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三、考试要求1. 考试形式考试采取书面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论述题等。

2. 知识要求2.1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政策、社会经济变革等。

2.2 熟悉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规范,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

2.3 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思考能力,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3. 能力要求3.1 运用历史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推理,正确理解和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3.2 能够分析和评价各种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点。

3.3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备考建议1. 系统学习历史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2. 多进行历史素材的积累和整理,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和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考试重点整理

高中历史考试重点整理

高中历史考试重点整理
本文档将为你整理高中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1. 中国古代史
- 夏、商、周三代的基本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
- 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隋唐王朝的建立、繁荣和衰落
- 宋朝和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明朝和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中国近代史
-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
-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 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经济建设
3. 世界历史
- 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和主要事件
4. 文化艺术史
- 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戏剧和建筑艺术
- 西方古代和现代的绘画、音乐、戏剧和建筑艺术
以上为高中历史考试的重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结构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数:5道总分:150分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第二部分:知识范围1.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时期- 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 宋辽金时期- 元明时期- 清朝时期2. 世界古代史- 旧石器时代- 古代文明与河流流域- 古埃及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3.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与鸦片贸易-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4. 世界近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与国际竞争- 联合国与世界大国关系- 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三世界与南北问题- 当代国际社会与中国第三部分:考试要求1. 掌握历史知识点:要求考生熟悉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理解历史发展脉络和影响。

2. 运用历史思维:要求考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分析问题、辨析事实和观点,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3. 掌握历史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历史分析和研究。

4. 培养历史文化意识:要求考生通过学习历史,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培养爱国情操和世界文化艺术素养。

5. 引导历史价值观念:要求考生反思历史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理解历史对于个人、国家和世界的意义。

第四部分:考试评分1. 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2. 多选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3. 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4. 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5. 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6. 答题纸整洁规范、说明准确完整、语句通顺得体、字迹清晰规范。

第五部分:备考建议1. 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点:根据课本内容,系统学习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

高考考试大纲(历史部分)

高考考试大纲(历史部分)

二、考试范围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历史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掌握历史的知识点对于取得优异的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下面对高考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商朝、周朝的兴衰演变,以及周朝的封建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兴起和相互争霸。

3.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中国、焚书坑儒、兵马俑的发现;汉朝的高质量统治、丝绸之路的开拓。

二、近代史1. 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和东西方文化交汇、封建主义的兴盛;清朝的海禁政策、与列强的战争。

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对封建统治的挑战。

3. 辛亥革命和后续: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现代史1.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抗战等重要战役的经过和影响。

2.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

四、世界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各种原因,以及维尔萨伊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凡尔赛体系的瓦解,以及战争的全球影响。

3.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的起源、核武器竞赛、苏联解体、全球化的趋势等国际关系的重要事件。

五、其他重要知识点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意义,以及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2.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重要的农耕文化、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商业的繁荣。

3.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影响。

以上只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希望能给大家的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同时,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扩展知识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加油!。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一、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的兴起-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的合并- 洪秀全的理念与宗教背景2. 太平天国的政治与军事活动- 推翻清朝统治的宣言- 太平天国军的组织与战术- 太平天国军对清朝统治的威胁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外援与清朝的反击- 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与内讧二、戊戌变法1. 戊戌变法的背景- 清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对外侵略与国家危机2. 变法派的理念与措施- 赵炳鑫与康有为的改革思想- 设立新政府与改革方案的提出- 经济、教育及军事改革的推行3. 反对派与变法失败- 保守派的反弹与政变- 康有为的自废职位与废除改革三、五四运动1.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背景- 刘永福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 -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满与抵制- 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变革2. 运动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清华学生游行抗议与爱国主义情操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3. 五四运动的启示与意义-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 提升女性地位与性别平等的呼声 - 推动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 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与背景-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2. 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一、二、三次代表大会 - 中共的组织原则与党员培养3. 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党员的秘密抵抗与革命行动- 在工农运动中的领导与组织- 党对国共合作与土地改革的贡献五、抗日战争1. 日本侵略的背景与原因-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与霸权政策2.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全面抗战的开始- 盘古会议与中共的抗日主张- 温州会议与西安事变的影响3. 抗日战争的进行与胜利- 渡江战役与淞沪抗战的胜利- 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抗日战斗- 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与牺牲精神总结: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抗日战争。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时期2. 夏、商、西周时期3. 东周时期4. 春秋战国时期5. 秦朝统一中国6. 西汉、东汉时期7. 三国时期8. 隋朝、唐朝时期9. 五代十国时期10. 北宋、南宋时期11. 辽、金、元时期12. 明朝时期13. 清朝时期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2. 波斯帝国3. 希腊城邦时期4. 古罗马帝国5. 犹太人的历史6. 印度古代历史7. 帝国时代(阿肯色、犹太、阿拉伯)8. 古埃及文明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结构3.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战争4.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5. 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历史五、中国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2. 中国近代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3. 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六、世界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特点2.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西方现代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七、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点1. 世界的地理特点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1. 历史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 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以上是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学习历史的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3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3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概述- 考试时间:2023年高考。

- 考试科目:历史。

- 考试形式:笔试。

- 考试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夏商周时期- 主要内容:夏朝、商朝和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难度要求: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描述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部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内容: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难度要求: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描述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部分:唐宋元明清时期- 主要内容: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难度要求: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描述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世界现代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欧洲和美洲的发展- 主要内容:欧洲和美洲的历史发展,包括殖民主义、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形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欧洲和美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难度要求: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描述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独立和发展- 主要内容:亚洲和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和发展,包括反殖民主义运动、亚非会议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亚洲和非洲国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难度要求: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描述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考试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历史学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 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史料分析和考古工作的基本技能,通过史料分析和考古工作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 学生需要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形成对历史问题的独立见解。

2024年成人高考历史大纲详解

2024年成人高考历史大纲详解

2024年成人高考历史大纲详解成人高考作为许多成年人提升学历、追求知识的重要途径,其历史科目大纲对于考生的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 年的成人高考历史大纲在继承以往重点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侧重点。

下面,让我们详细地解读一下这份大纲。

首先,从考试内容的范围来看,2024 年成人高考历史大纲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多个板块。

中国古代史部分,依然强调对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方面的掌握。

比如,从夏商周的更替,到秦汉的大一统,再到唐宋的繁荣,以及明清的衰落,考生需要清晰地了解这些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脉络。

中国近现代史则着重考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一系列变革。

包括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如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包括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同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世界古代史方面,要求考生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文明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比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体系等,都是需要考生熟悉的知识点。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主要涉及到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历史事件的经过,还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在考试形式和题型方面,2024 年大纲依然保持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多种题型。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考生能够准确识别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重要信息。

简答题则要求考生能够简洁明了地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论述题则更注重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需要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个历史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了解大纲的重点和变化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

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有关高考“历史”的考试大纲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是针对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和考试内容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涉及考试的性质、目标、内容、题型和难度等方面。

有关高考“历史”的考试大纲如下:
1.考试性质: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是针对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和考试内容而制定的指导性
文件,旨在检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能力。

2.考试目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和历史
素养等方面。

具体包括:对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了解和掌握;对历史事件的推导和分析能力,对历史进程的概括和评价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识等。

3.考试内容: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等部分,涉及古
代、中世纪、近现代等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

具体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变革等方面。

4.题型和难度: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难
度根据不同年份和地区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高考历史考试的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历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精选

历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精选

历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精选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那么历史有什么复习备考标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精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历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主要变化有:历史科目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选考板块的变动,从具体内容上“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没有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改革”,原先的九次改革,现在只保留了六个,阿里改革、宗教改革以及梭伦改革被删掉。

建议把宗教改革和梭伦改革放到选修里讲为宜。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强知识考察的力度。

高考历史考纲:备考范围第一维度必备知识,这是备考的基石,但这并非最核心考察要求。

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纯知识性考察,可以说逐年递减。

考生仅需要对核心主干史实有准确把握,对关键历史概念有明确解读,对重大历史现象有合理认识即可应对考试要求。

大规模的死记硬背并不能有效提高考试分数。

这次修订中删除了三个无关痛痒的选考版块目的也在于希望考生集中精力强化核心知识的习。

对策:建立合理知识框架体系,强化主干知识点理解。

第二维度——关键能力,这是备考的趁手工具。

高考历史对考生注重四个基本能力的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简单说要读的快,评的准。

近年考题多注重特点归纳、现象说明和素材评价,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正确的信息进行符合学科特征的评价。

首先就要求考生能快速阅读,然后能结合核心知识进行合理评价,这就涉及第三层级的话题,学科素养。

对策:强化阅读能力培养,坚持一定量的刷题训练(练习建议:每分钟一道选择为标准时间,每天12题;每分钟300字为标准,每周两个以上大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专题总结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专题总结1、中共代表大会时间及史实中共一大诞生党,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2 中共二大确立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1923 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945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56 中共八大建立社会主义道路1982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立中国特色19871992199720xx2、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社会主义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邓小平理论”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作为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第二篇:高三历史专题总结4900字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二、分裂与统一1、分裂的原因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

(被征服)3、评价: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

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1、产生治世的原因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

(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

(贞观之治)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⑴统治黑暗、腐朽。

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

(汉、唐、明)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

ex:东汉、唐末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

ex:西晋⑶农民战争的作用。

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

但是: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

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1、相同点⑴背景相同。

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⑴经济: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3、评价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

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

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1、法家的法治思想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

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

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

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

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中国古代经济史一、经济发展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1、农业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

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

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⑴秦朝灵渠。

⑵汉武帝治河。

⑶隋朝大运河。

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

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③互市;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⑴征税依据的变化: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汉)(唐)(清)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

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

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

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评价: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1、和平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