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合成实验2-纳米氧化锆的固相合成
【精品文章】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技术及应用
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技术及应用
氧化锆(ZrO2)是锆的主要氧化物,通常状况下为白色无臭无味晶体,难溶于水、盐酸和稀硫酸。
氧化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和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它的制备及应用,得到材料届的广泛关注,制备分散性良好的纳米氧化锆粉体成为各研究单位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重点介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各种制备工艺及应用。
图1氧化锆的晶格结构
一、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已经有报道的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1、物理法
(1)机械粉碎法
机械粉碎法是指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大颗粒氧化锆粉体细化,如球磨等。
该方法技术简单,但制备得到的粉体粒度不够均匀,形状难以控制,且粉碎过程中易被粉碎器械污染,设备要求高,投资大,因此很难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2)真空冷冻干燥法
将普通氧化锆粉体制备成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为气态,再次冷凝后得到的氧化锆颗粒粒度小且疏松。
但是费用较高,不能广泛采用。
2、化学法
(1)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就是在溶解有不同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添加合适的沉淀。
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氧化锆[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82966.1(22)申请日 2016.10.10(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 刘晓钰 刘红星 谢在库 乔明华 (51)Int.Cl.C01G 25/02(2006.01)B82Y 30/00(2011.01)(54)发明名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氧化锆(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氧化锆,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纳米氧化锆比表面积小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用碱沉淀锆盐获得前躯体,和将所述前躯体在pH值为7~12条件下回流的步骤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纳米氧化锆的工业生产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7915255 A 2018.04.17C N 107915255A1.一种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包括用碱沉淀锆盐获得前躯体,和将所述前躯体在pH 值为7~12条件下回流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流温度为0~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流温度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流时间为1~6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流时间为24~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盐为锆的可溶性硝酸盐、碳酸盐、氯盐、草酸盐、甲酸盐、乙酸盐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盐为硝酸锆、硝酸氧锆、氧氯化锆和氯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氨水中的至少一种。
MSU细观结构纳米晶体氧化锆的合成及与稳定
纳米晶的合成及与MSU细观结构稳定氧化锆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加工重点催化,中石油,中石油,东营257061,中国高校实验室,与ARC功能纳米材料中心,昆士兰大学,昆士兰4072,澳大利亚收稿日期:四月26,2004,在最后的形式:七月25,2004在非离子块共聚物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与密歇根州立大学纳米氧化锆颗粒mesostruecture合成了一种新型固态反应路线。
氧化锆纳米粒子具有一个孔壁,而呈现较高的热稳定性相比,非晶框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laponite,合成粘土,进行了介绍。
Lapinite行为,也可以作为硬模板的孔结构作为一种晶体生长抑制剂。
高比表面积和有序的孔道结构,观察在稳定氧化锆。
结果表明,MSU细胞结构的形成是由于逆向六角聚集体,这是自身的结晶水和吸湿性与水中的固相合成系统的有机和无机物种组装的产品。
简介氧化锆是一种特殊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弱酸碱双功能特性。
P型半导的表面上有丰富的氧职位空缺。
高离子交换容量和氧化还原活动就有可能被使用在很多的催化剂,催化过程的支持者,促进者。
另外,优越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离子交换能力是应用在陶瓷增韧有利,热障涂层,电子和氧传感器。
近几年,许多合成路线已提议为纳米介孔或由于其制备氧化锆的应用前景。
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哈德森首次合成机制,通过一个棚架高表面积mesoporous氧化锆。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被用于介孔氧化锆synthesize,但无序的产物。
英等人。
获得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的存在的层状和六方结构紊乱,并提出了配体辅助模板途径。
板层和六角形,也可观察到介孔结构之间的长链长伯胺和无机物种相互作用。
使用块共聚物模板。
赵和同事证明,非常有序介孔氧化锆可在非水溶液合成。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液晶相相结合的机制块共聚物自与亚烃基的,而布林等无机金属氧化物络合组装形成的物种。
建议水解和表面活性剂胶束左右,这在第一supermicropores形成,转化,导致治疗后热液孔聚合体的supermicro pores发生。
纳米氧化锆的固相合成及机理研究
A s atP eusrZOC 0 。 H 0 is nh s e ysl tt rat no r C2 8 2 t 2 2 4 Zro bt c: r r r 2 42 2 y tei db i s e eci f O I’H O wi NaC 0 . i — r c o s s od a o Z h c
氧化 锆 是 一 种 具 有 高熔 点 、 沸 点 、 热 系数 高 导
小、 热膨 胀 系数大 、 磨 性好 、 耐 抗腐 蚀 性 能 优 良等特
点 的无机 非 金属材 料 。纳 米级 氧化 锆粉 体 材料 由于
1 试 验 部 分
1 1 主 要 试 剂 .
具 有优 良的机 械 、 学 、 热 电学 、 学 性质 而在 高 温结 光
学法 、o gl [ 等 对 环 境 的 污 染 严 重 , 碱 合 成 sl e法 — J 强 法 _ 等 操 作 不 太 安 全 。本 研究 通 过 固相 法 合 成 出 3 J
Z O_O ・ H O 和 Z 0 rC 4 2 2  ̄ r 2的 Z 离 子 含 量 均 用 r E T D A化 学分 析法 测定 ; 用 P r iEme yi D 采 ekn l r r i P s
摘要 : 以八水氯氧化锫 和草 酸钠 为原料 , 固相反应合成出前驱体二水草酸氧锆 , 前驱体在 6 0 0" C分解5h , 得到氧化锆 粉体。结 果表明 , 产物 为粒度 分布均匀 、 纯度 高 、 单斜相 和四方 相共存 的纳米氧 化锆粉体 , 其
一
次 颗 粒 尺 寸 在 1 . 左右 。 5D m
na p wd ri o t i e y d c mp sn ft e p e u s r a 0 C f r5 h.Th e u t h w h tt e p o u t i i o e s b a n d b e o o i g o h r c ro t6 0" o e r s l s o t a h r d c s s n n me e i o i p wd ri cu i g mo o l i p a ea d t t a o a p a e h it i u in o a tcei s h r— a o t rzr n a o e l dn n ci c h s n e r g n l h s ,t ed s r t f r il s p e i c n n b o p c l h o e s i h g u i n a e a me n d a t ro b u n 1 a ,t e p wd r ih p r y a d h v a ime e f o t 1 n . s t a 5 Ke wo d : n me e ; i o i ; o i —t t y t e i; e h n s y r s Na o t r Z r na S l sa e s n h ss M c a i c d m
纳米二氧化锆的制备和应用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绪论 (3)1.1 溶胶-凝胶 (3)1.1.1 基本原理 (3)1.1. 2 溶胶-凝胶法的特点 (4)1.1. 3 溶胶-凝胶法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 (4)1.1. 4对溶胶-凝胶法的研究展望 (4)1.2 二氧化锆 (5)1.2.1 二氧化锆的性质 (6)1.2.2 二氧化锆的用途[14~19] (7)1.2.3 二氧化锆的现状 (10)1.2.4 发展趋势[ 23,24] (15)1.2.5 氧化锆发展前景 (16)1.3 聚苯酯 (16)1.3.1 聚苯酯简介 (16)1.3.2 聚苯酯的主要性能 (18)1.3.3 聚苯酯的成型工艺及方法 (19)1.3.4 聚苯酯的应用 (19)1.3.5 聚苯酯的发展前景 (20)2实验部分 (21)2.1. 仪器和试剂 (21)2.1.1 仪器 (21)2.1.2 试剂 (22)2.2 锆溶胶的制备 (22)2.3 溶胶的形成机理 (22)2.4 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3)2.4.1 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23)2.4.2 滴加速度对实验的影响 (24)2.4.3 氨水体积比对实验的影响 (25)2.4.4 醋酸摩尔比对实验的影响 (25)2.4.5pH值对实验的影响 (26)2.5 溶胶的稳定性 (26)2.5.1 加氨水方式的影响 (26)2.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27)2.5.3 凝胶时间 (27)2.5.4 搅拌速度的影响 (28)2.6 锆离子浓度对锆溶胶性能的影响 (28)2.7 二氧化锆的产率 (29)2.7.1 温度对二氧化锆产率的影响 (29)2.7.2 pH值对二氧化锆产率的影响 (29)2.8 正交试验(见附录一) (30)2.9 二氧化锆的透射电镜分析 (31)2.9.1最优实验条件下的二氧化锆溶胶在TEM下的形貌 (31)2.9.2 醋酸浓度最大、氨水浓度很稀的情况下二氧化锆的TEM成像 (32)2.9.3发生团聚的二氧化锆在TEM下的形貌 (33)2.10 与聚苯酯的反应 (34)2.10.1 实验步骤 (33)2.10.2 热重分析 (34)3结论 (36)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与表征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在水溶性锆盐与稳定剂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氨水等溶液,反应后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醋酸盐等,再经加热分解得到高纯度纳米超细粉。
张渊明等⋯以ZrOC1 ·8H 0为原料,加入Y 0 为稳定剂,搅拌时向混合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经分离、水洗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的纳米z ,晶粒大小为20 nm左右,比表面积可达79.5 n{/g。
反应器对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最终产品的性能有影响。
由于物料在不同形式的反应器中具有不同的流动和传热传质特征,导致反应器中浓度、温度及停留时间分布不同,从而影响着物料间的反应与晶体成核和生长过程的相对速度,进而影响着最终产物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钱刚等‘采用共沉淀法,将Kenics型静态混合器应用于ZrO 纳米粉体的制备,研究了物流在其中的流动状态,并研究了静态混合器单元数、反应物浓度和流量等因素对粉末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器可消除反应器内物料在径向的浓度和温度等差别,物料在其中的流动状态近似于活塞流;反应物浓度越大,粉末的一次粒径越小,但团聚粒径变大,而增大反应物流量则有利于生成粒径较小的粒子。
共沉淀法工艺简单,所得纳米粉体性能较好,但在洗涤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初始溶液中的阴离子及沉淀剂中的阳离子残留物,对纳米粉体的烧结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李燕等以共沉淀法制得纳米ZrO 超细粉,用硬脂酸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发现表面发生了类似于酸和醇生成酯的酯化反应,在粒子表面形成单分子膜,使表面由极性转变为非极性,提高了纳米z 超细粉的分散性。
水解沉淀法利用金属的明矾盐溶液、硫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硝酸盐溶液等在高温下经过较长时间的水解可以形成氧化物超微粉。
例如,加热ZrCIO 溶液使其沸腾,水解生成的HC1不断蒸发除去,使水解反应平衡不断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经过几天时间可以合成单分散态Zd3 超微粉。
其反应式如下:ZrOC12+(3+n)H20一zr(OH)4nH20+2HC1此法操作简单,但能耗较大,反应缓慢且不经济。
纳米氧化锆陶瓷的制备
OCCUPATION2012 0942案例C ASES纳米氧化锆陶瓷的制备王利利 郝灵波纳米氧化锆现已广泛用于牙科烤瓷牙、功能陶瓷、高温光学组件等领域。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氧化锆的研制掀起热潮。
纳米氧化锆陶瓷的研制主要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素坯成型、烧结等几个方面。
一、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制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超声波作用下制备纳米ZrO 2粉体,用氧化钇作为稳定剂。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粉体,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产生团聚,甚至产生硬团聚,将对烧结后陶瓷的力学性能有严重影响。
无水乙醇做反应溶剂,在超声波作用下,避免了硬团聚的形成,从而制备出粒径小、没有硬团聚的纳米粉体。
1.实验原材料和设备(1)原材料:分析纯氧氯化锆(ZrOCl 2•8H 2O)、三氧化二钇(Y 2O 3)、浓硝酸(HNO 3)、浓氨水(NH 3•H 2O)、无水乙醇(CH 3CH 2OH)、甲苯(C 6H 5OH 3)。
(2)设备及仪器:79-I型磁力加热搅拌器、SX2-4-10型马弗炉、702-3型电热干燥箱、液压机、高温烧结炉、分液漏斗、烧杯、抽滤瓶、真空泵。
2.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过程用化学共沉淀法生产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工艺流程见图1。
氧氯化锆、硝酸钇溶液滴加氨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液沉淀洗涤干燥煅烧ZrO 2(Y 2O 3)粉体 图1具体实验步骤:(1)首先配制硝酸钇溶液。
在浓硝酸溶液中,加入1.75g 三氧化二钇,用磁力加热搅拌器加热并搅拌,形成Y(NO 3)3溶液并逐渐结晶。
(2)再把ZrOCl 2•8H 2O和Y(NO 3)3结晶按成分配比(ZrOCl 2•8H 2O 79g),一起溶于无水乙醇并加热,配成混合溶液,然后经过过滤去除杂质。
(3)把混合溶液装到分液漏斗中,然后滴入稍过量的浓氨水、无水乙醇溶液中,均匀搅拌,pH值保持在8.5,在50kHz超声波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强力搅拌器搅拌直到反应结束。
(4)把所得到的沉淀物进行减压过滤,并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三次,脱水。
实验讲义-氧化锆的固相合成
实验2 纳米氧化锆的固相合成一、目的和要求1、通过锆盐与氢氧化钠的固相反应,了解固相合成法的特点。
2、掌握固相合成纳米氧化锆的基本原理和制备过程。
二、实验原理氧化锆由于其固有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粒度等基本性质,因而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热传导系数小、硬度大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陶瓷材料。
普通氧化锆在常温至1170℃以单斜相存在,加热到1170℃~2370℃时转变为四方相,2370℃以上时由四方相转变成立方相(2700℃左右熔融)。
由于纯氧化锆的高温相(立方相或四方相)随着温度的降低会转变成低温相(单斜相)。
要获得室温下稳定的高温相氧化锆,就需要在氧化锆中掺杂某些其它氧化物,如氧化钇、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钪等,形成复合氧化物。
这种掺杂的四方相部分稳定或全稳定的氧化锆在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方面性能优良,具有极高的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
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Y-TZP),当晶体粒度控制在纳米级(小于100nm)时,可能带来材料性能的突变,如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显著提高等。
同时,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还是一种优良的气敏材料(用于氧气传感器)和固体电池材料。
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的方法分液相法和气相法。
其中液相法有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如共沉淀法一般是以氧氯化锆为原料,在锆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氢氧化物沉淀,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研磨得到氧化锆粉体。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可制得粒度小、成分较易控制的多组分纳米粉末,不足之处是制得的粉体往往存在较多的硬团聚体,影响制品的烧结温度和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粉体的团聚问题,采用加入分散剂并控制温度在乙醇中陈化的方法,可制备出低温可烧结的纳米氧化锆粉体。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一般以锆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可制得粒径小、高分散的粉体。
水热法的不足之处是制备条件较苛刻,成本较高,产量较低。
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水解法使用锆的有机化合物,同样存在着原料来源困难,价格较高,水解法反应时间长、产率过低、难以工业化生产等缺陷。
一种室温稳定的超细均匀立方二氧化锆纳米晶体材料的合成方法
一种室温稳定的超细均匀立方二氧化锆纳米
晶体材料的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如下:
1. 制备柠檬酸锆盐溶液:将锆粉溶解在柠檬酸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易溶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80-90℃,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
2. 加入表面活性剂:将所制备的柠檬酸锆盐溶液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搅拌均匀。
3. 加入还原剂:将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锆盐溶液加入适量的还原剂溶液中,搅拌均匀。
4. 水热反应:将反应溶液转移到高压釜中,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水热反应。
反应时间和温度依据需要调节。
5. 洗涤和干燥:将反应产物用水和有机溶剂反复洗涤,除去表面的杂质,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该方法可以得到均匀稳定的超细立方二氧化锆纳米晶体材料,其优点在于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产物粒径分布均匀,纳米颗粒尺寸稳定。
此外,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方法,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二、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1. 材料选择与制备方法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合成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
我们选择高纯度的锆源和适宜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起始原料,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制备出高质量的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
2. 合成步骤(1) 将锆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调节溶液的pH值。
(2) 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胶-凝胶反应,使锆源在溶液中形成纳米尺寸的颗粒。
(3) 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
3. 合成条件优化我们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时间、pH值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参数,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具有最佳性能的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
三、结构性能研究1. 结构分析我们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合成的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制备出了具有良好结晶度和均匀尺寸的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
2. 性能测试我们对合成的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进行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测试。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
四、结论本文成功设计合成了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优化合成条件,我们得到了具有最佳性能的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有望在催化、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应用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范文
《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因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催化、光电、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设计合成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设计合成1. 材料选择与合成方法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合成主要选用高纯度的锆源、氧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添加剂。
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具有操作简便、产物纯度高、晶粒尺寸可控等优点,是本实验首选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试剂和设备,包括锆源、氧源、添加剂、溶剂、反应容器及加热设备等。
(2)将锆源和氧源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搅拌均匀。
(3)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容器中,置于加热设备上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
(4)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等处理,得到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
三、结构性能研究1. 结构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结构进行分析。
XRD可以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晶体结构等信息;TEM则可以观察晶体的形貌、尺寸及分布情况。
2. 性能测试(1)光学性能: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测试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能,包括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等。
(2)电学性能:测试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的电导率、介电性能等电学性能。
(3)催化性能:以典型反应为例,测试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在催化领域的性能表现。
3. 结果与讨论通过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良好的形貌,晶粒尺寸可控,分布均匀。
(2)二氧化锆基纳米晶体在光学、电学及催化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其中,光学性能方面,纳米晶体具有较好的光吸收和发射性能;电学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介电性能;催化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纳米氧化锆生产工艺
纳米氧化锆生产工艺【纳米氧化锆生产工艺】一、引言其实啊,在咱们如今这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纳米材料那可是相当重要。
而纳米氧化锆就是其中的“明星选手”。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纳米氧化锆的生产工艺,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从实验室走向咱们的日常生活的。
二、纳米氧化锆的历史1. 早期探索纳米氧化锆的研究其实可以追溯到挺早的时候。
说白了就是科学家们在不断探索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时,偶然发现了氧化锆这种材料有着独特的潜力。
比如说,在 20 世纪初,一些科学家就开始对氧化锆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那时候的条件可没现在这么好,但他们的努力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逐渐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到了 20 世纪中叶,对于纳米氧化锆的研究逐渐深入。
其实啊,这就好比是盖房子,一开始只是打了个地基,后来慢慢地往上砌墙、盖屋顶。
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制备纳米氧化锆,并且不断改进工艺,让纳米氧化锆的性能越来越好。
3. 现代应用进入 21 世纪,纳米氧化锆的应用简直是遍地开花。
从高端的航空航天领域,到咱们日常用的手机、牙齿修复材料,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就好比是一颗种子,经过多年的培育,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三、纳米氧化锆的制作过程1. 化学沉淀法1.1 原理这化学沉淀法啊,说白了就是让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锆。
举个例子,就像是在一个大池塘里,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让想要的东西沉淀到水底,然后我们把沉淀捞出来加工。
1.2 具体步骤首先要准备好含有锆离子的溶液,然后加入沉淀剂,让锆离子变成沉淀。
接下来就是过滤、洗涤这些沉淀,去除杂质。
最后经过干燥、煅烧,就得到纳米氧化锆啦。
2. 水热法2.1 原理水热法其实啊,就是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中,让物质发生反应和结晶。
想象一下,就像是在一个超级高压锅里面,让材料们在特殊的环境下“变身”。
2.2 具体步骤把含锆的化合物和其他试剂放在特制的反应釜里,然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纳米氧化锆的固相合成
一、目的和要求
1、通过锆盐与氢氧化钠的固相反应,了解固相合成法的特点。
2、掌握固相合成纳米氧化锆的基本原理和制备过程。
二、实验原理
氧化锆由于其固有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粒度等基本性质,因而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热传导系数小、硬度大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陶瓷材料。
普通氧化锆在常温至1170℃以单斜相存在,加热到1170℃~2370℃时转变为四方相,2370℃以上时由四方相转变成立方相(2700℃左右熔融)。
由于纯氧化锆的高温相(立方相或四方相)随着温度的降低会转变成低温相(单斜相)。
要获得室温下稳定的高温相氧化锆,就需要在氧化锆中掺杂某些其它氧化物,如氧化钇、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钪等,形成复合氧化物。
这种掺杂的四方相部分稳定或全稳定的氧化锆在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方面性能优良,具有极高的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
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Y-TZP),当晶体粒度控制在纳米级(小于100nm)时,可能带来材料性能的突变,如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显著提高等。
同时,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还是一种优良的气敏材料(用于氧气传感器)和固体电池材料。
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的方法分液相法和气相法。
其中液相法有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如共沉淀法一般是以氧氯化锆为原料,在锆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氢氧化物沉淀,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研磨得到氧化锆粉体。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可制得粒度小、成分较易控制的多组分纳米粉末,不足之处是制得的粉体往往存在较多的硬团聚体,影响制品的烧结温度和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粉体的团聚问题,采用加入分散剂并控制温度在乙醇中陈化的方法,可制备出低温可烧结的纳米氧化锆粉体。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一般以锆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可制得粒径小、高分散的粉体。
水热法的不足之处是制备条件较苛刻,成本较高,产量较低。
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水解法使用锆的有机化合物,同样存在着原料来源困难,价格较高,水解法反应时间长、产率过低、难以工业化生产等缺陷。
气相法生产纳米氧化锆粉体,所得产物分散性较好,可以连续制备。
但气相法不适用于制备多元组分氧化物粉体,并且组分的可控性也相对较差,而且气相法所使用的原料价格较高,需要高纯的原材料以及昂贵的设备,而产量却较低。
例如以四氯化锆为原料,在高温反应器中与水蒸气混合、水解,制备纳米氧化锆粉末。
不过,要用这种方法获得四方相稳定的氧化锆粉体,还需要将气相法得到的纯氧化锆粉体浸入金属盐溶液中,蒸发、干燥、焙烧。
尽管这些方法有许多的优点,但是它们都存在能耗大、污染严重、生产周期长等缺
点。
采用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锆,可以减少去离子水的大量消耗,降低各种复杂原料及有机分散剂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降低粉末煅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同时可回收使用副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利用。
固相合成法是以分析纯氢氧化钠和氯氧化锆为原料,通过低温强碱合成法,简单、方便地合成二氧化锆晶核,再通过热处理形成四方或立方相二氧化锆纳米粉,其一次颗粒尺寸约为7nm左右。
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粉末预烧温度低、能耗小、操作简便、资源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
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锆的工艺方法是:按一定的比例称量分析纯的氢氧化钠和氯氧化锆,在玛瑙研钵中进行固相混合。
注意加料的先后顺序,为确保氯氧化锆分子处于强碱环境,应将氯氧化锆逐步地加入到适当过量的氢氧化钠中进行搅拌混合。
用去离子水洗出的搅拌料静置后沉淀物快速沉积。
沉淀物经过滤、水洗后置于烘箱中干燥。
将烘干料置于高温炉中,加热到500℃保温1h后随炉冷却,即得到二氧化锆纳米粉。
为了获得室温下稳定的立方相或四方相氧化锆,需要在氧化锆中掺杂某些其它氧化物,如氧化钇、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钪、硝酸钇等,形成复合氧化物。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机理是: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易吸潮及溶解于水中时放出大量热的性质,对氢氧化钠搅拌研磨时,其粒子表面就有局部的“微区溶液”存在。
当加入极易溶于水的氯氧化锆后,在强碱作用下,氢氧化钠夺取氯氧化锆中的结晶水或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形成“微区溶液”,开始溶解氯氧化锆粒子表面的分子,引发类似于酸碱中和反应而放出大量热能。
这些热量的产生一方面使水蒸发成气体逸出,另一方面使许多氯氧化锆粒子在水表面张力或者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而收缩、团聚成块。
表面产生的生成物等因素阻碍氢氧化钠粒子的进一步“入侵”反应,使蒸汽的形成停止在反应初期。
随着搅拌的进行,原料被机械粉碎后,大量的氢氧化钠分子与氯氧化锆粒子相接触,在搅拌研磨作用下,与粒子表面的氯氧化锆分子进行原位合成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再次引起收缩。
由于粒子尺寸的不断减小,反应不断的进行而释放出的水使混合物呈现粘稠状,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氯氧化锆及氢氧化钠的溶解和反应。
另外当加入强碱,引入大量的羟基离子后,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有相当于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过程中的温度维持在80℃以上。
其次,混合物在搅拌研磨过程中,虽然粒子质量和尺寸均较小,碰撞冲击力也较小,但是由于接触点面积更小,导致在碰
撞中接触部位有很高的应力,加之大部分碰撞能量在短暂时间内消耗于极小的接触部位,使机械搅拌产生了高能量密度。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局部短暂反应点的温度上升,使表面接触点原子热运动加剧,产生反应,导致局部有规则的聚合体间脱水形成氧化锆晶核。
初期形成的氧化锆晶核又起到了某种研磨剂的作用,提高了反应效率。
这种循环不断进行,粒子尺寸不断减小,生成物不断增多。
当反应完全后,搅拌研磨产生的热使粘稠状中的水分不断挥发,使混合物重新呈现固态粉末。
这种方法由于非液态中没有水的表面张力(或者很小),原子迁移速度慢,以及固态氢氧化钠环境阻碍了晶核的成长,因而产物尺寸细小。
这种氢氧化锆在低温时就转变为氧化锆的反应是由于氢氧化锆中架桥羟基在高于80℃以上时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脱水反应而形成氧化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ZrOCl2·8H2O+2NaOH =ZrO2·xH2O+2NaCl +(9-x)H2O 用低温强碱合成法可以直接在室温下合成二氧化锆晶核,经过热处理后,使晶核长大,从而形成完整的、粒径约为7nm左右的二氧化锆纳米粉。
该法产生的副产品可以经过简单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循环使用。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玛瑙研磨1个,天平1台,烘箱1台,高温炉1台,真空泵及抽滤系统1套,抽滤漏斗1个,250mL烧杯2个,陶瓷皿。
2、试剂
氯氧化锆,氢氧化钠,硝酸钇等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将氯氧化锆和钇、钙的盐(硝酸盐或氯化物)以摩尔比为:1︰0.01~0.2的比例称量,按摩尔比(混合物与氢氧化钠之比)为1︰2~20的比例称量氢氧化钠。
例如:按摩尔比1︰0.1分别称取分析纯氯氧化锆6.4550g,硝酸钇0.766,且将二者混合均匀,并按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0称取氢氧化钠8.12g。
2、先将氢氧化钠放入容器中,然后逐步加入氯氧化锆及硝酸钇的混合物进行搅拌、研磨,混合物加完后,再研磨混合10分钟,使反应完全,混合均匀。
3、将制备的混合物在200℃的温度下热处理1小时后,在上述反应物中加入水,搅拌,沉淀10分钟。
4、沉淀物经过滤、水洗后置于烘箱中干燥,在80℃烘干3小时后,在500℃预烧l小时,冷却后进行研磨即得纳米氧化锆粉体。
对制备的烘干料进行X荧光光谱化学成分分析,Cl-检测不到即小于仪器的检测精度(<10µg/g)。
将烘干料预烧(500℃,1小时)后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主要晶相为立方(四方)相,一次粒径≤10nm。
五、副产品的回收
将滤液经过盐酸中和处理干燥后得到的粉末进行XRD分析,发现其为高纯度的氯化钠晶体,它可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循环使用。
在化学沉淀法及其他方法中,由于各种反应物浓度、反应速度受到严格控制,因而产生的滤液中副产品的浓度很小,而且成分复杂,难以分析提纯、回收循环使用。
因此低温强碱法的资源消耗低,污染小。
六、数据处理
1.计算氧化锆的实际收率,并解释与理论收率相差较大的原因。
2.画出制备流程图。
七、问题与思考
l.氧化锆有哪些用途?
2.欲获得纳米粒度的氧化锆,应注意什么操作条件?是否还有其他办法?
3.固相合成纳米氧化锆有什么优点?
4.固相合成氧化锆的反应过程中有哪些现象?
5.加入硝酸钇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