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南岗区中考模拟试卷三语文

南岗区中考模拟试卷三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夫荒芜毕恭毕敬B. 畏缩酝酿呼啸风云C. 毕其功于一役畸形摧枯拉朽D. 碍手碍脚蜻蜓点水眉开眼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破坏环境的恶果,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B. 丰富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C. 他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B. 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如痴如醉。

C.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

D. 小明跑步的速度快得像兔子。

4.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

C. 希望工程救助了无数失学的孩子。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蜿蜒(wān yán)憾事(hàn shì)恶作剧(è zuò jù)B. 赶紧(gǎn jǐn)摧毁(cuī huǐ)沮丧(jǔ sàng)C. 疲惫(pí bèi)起伏(qǐ fú)呼唤(hū huàn)D. 繁殖(fán zhí)沸腾(fèi téng)剥削(bō xuē)6. 下列句子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这位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B. 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我就会想起祖国的繁荣昌盛。

C. 她总是默默地为我们做好事,从不张扬。

D.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7.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改写后:我们要努力学习,珍惜时间。

B. 原句: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虽然包括联合国在内,多方力量为了实现和平而努力,但效果有限。

为了和平,人类有多努力?近代各种看似相互对立的学说、理论,往往将战争描述成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解决大小政治矛盾、利益纷争的终极途径,如德国战略家克劳塞维茨(CarlVon Clausewitz)《战争论》(Vom Kriege)就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主张“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

齐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等主张“总体战”(total war),认为应动员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竭力摧毁对手参与战争的能力,为获得胜利可以不择手段。

正是这些思潮和实践,让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战祸连绵不绝,并在短时间内爆发了两次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大战。

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让各国开始凝聚起越来越强大的、谋求永远中止战争的“终极和平”共识。

在这一共识基础上,人们开始摸索五花八门的、建立永久和平的途径和机制。

约束性条约和由约束性条约确保的限制军备扩张机制。

最典型的是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自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PTBT)至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达到高峰的一系列军控、尤其核军控条约,国际社会希望通过条约和缔约国间相互平衡、制衡,达到约束军备规模、减少战争危险的目的。

权威性国际组织。

一战后期,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建立“国联”,试图借国际联盟谋求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纷争,而建立在二战反法西斯联盟胜利基础上的联合国,则将“借助权威性国际组织约束全球战争”的实践贯彻到极致。

消灭战争策源地。

对于这一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和实践:第一种以一战后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代表,主张“彻底消灭战争责任国的战争能力”,协约国正是在这一理论主导下,才会在一战结束后肢解奥匈帝国、差一点瓜分土耳其,并将德国逼入窘境;第二种即英国战略家富勒所谓“被打倒的敌人要亲手扶起来”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战败者的战后重建,才能消弭仇恨和战争隐患,建立持久和平。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①近年来,国产电影叫好又叫座。

国产电影的崛.起是我国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更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②国产电影备受青睐有多种原因。

首先,这些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与普通观众的生活______。

《热辣滚烫》展现了主人公努力找回生活方向,锲.而不舍的蜕变历程;《飞驰人生2》表达了______自身心魔、不留人生遗憾的追梦主题;《第二十条》讲述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故事,显示了国家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的决心。

③其次,国产电影里蕴含着中国传统价值观。

“50岁以上的宇航员出列!”《流浪地球2》中老宇航员喊出的这句台词,______了中国人的情感共鸣。

观众对影片中宇航员舍生取义精神的认同,源自一脉相成的传统价值观。

④再次,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电影注入了灵魂。

《长安三万里》呈现了一场专属中国人的诗歌盛宴。

影片放映结束时,观众齐诵唐诗的场景让人______。

______。

⑤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影片对青少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他们注入一种精神力量,引领着他们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迈进。

1.文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崛.起(jué)B.锲.而不舍(qì)C.严惩不贷.(chěng)D.潜.移默化(qiǎn)2.文中画横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诠释B.蜕变C.一脉相成D.历久弥新3.文中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息息相关战胜引发热血沸腾B.息息相关克制触动热血沸腾C.休戚相关战胜触动热情洋溢D.休戚相关克制引发热情洋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适合填入长横线的一项是()A.不仅国产电影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卓越追求,而且展现出中国电影人的独特魅力。

B.通过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最终使国产电影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非凡魅力。

C.国产电影展现出中国电影人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中华文明追求卓越的精神。

D.国产电影展现出中国电影人对中华文明的传扬,继承和认同。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岗区2024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学科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聚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

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胆惊受怕。

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峰相对。

有些人认为,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

1.(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推崇(chóng)B衰退(suāi)C襁褓(qiáng)D崩溃(kuī)2.(3分)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暴风聚雨B胆惊受怕C行将就木D针峰相对3.(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该改成()A.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更能看到B.这一高贵勇气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C.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D.勇气这一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高贵看到4.(3分)下列关于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木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B.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C.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依次写了石猴拜师学艺、大闹天宫、孙行者大闹黑风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悟空计盗紫金铃等情节。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粗中有细,李逵直爽率真,林冲有仇必复,武松循规蹈矩。

5.(3分)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华同学的邻居张阿姨迷上了跳广场舞,每晚十一点还在家大声地放着音乐练舞,这严重影响了小华的休息。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模)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 (3分)选择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汹.涌(xi ōng) 旁骛.(w ù) 亵.渎(x èi) 祈.祷(q í) B 、宽宥.(y òu) 恣睢.(su ī) 恪.守(k è) 聒.噪(gu ō) C 、伶.仃(l ín) 潮汛(x ùn) 褴褛.(l ǚ) 诓.骗(ku āng) D 、年谊.(y í) 豢.养(hu àn) 腆.着 (ti ǎn) 筵.席(y án)2、 (3分)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 犀利 羁绊 鄙夷 正襟危座B 镌刻 门槛 阔淖 抑扬顿挫C 迂腐 狂澜 眼翳 贻笑大方D 溪落 肇事 佯作 涕泗横流3、 (3分)下列病句的修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修改:删掉“使得”B 、地铁3号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决定了哈尔滨地铁网是否迈入新时代。

修改:删掉“是否”C 、 “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修改:删掉“和增强”D 、成都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举措之一。

修改:删掉“不”4、 (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B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道家经典。

C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例如“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 《水浒传》中的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

他的性格隐忍,逆来顺受,被高俅陷害而家破人亡。

5、 (3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见到仍然戴着白花的朋友,他同情地说:“听闻家慈前些日子过世,希望你节哀顺变!’B.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襁.褓(qiáng)菡.萏(hàn)攲.斜(qī)咄咄..逼人(duō)B.厄.运(è)蹂躏.(lìn)风骚.(sāo)畏罪潜.逃(qiǎn)C.并蒂.(dì)拘泥.(nì)攥.紧(zuàn)杞.人忧天(qǐ)D.颠沛.(pèi)逮.捕(dǎi)田圃.(pǔ)栩栩..如生(xǔ)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芒刺在背重蹈覆辙吹毛求庇B.信手拈来浮光略影红装素裹C.无可奈何鸠占鹊巢断章取义D.如座针毡形销骨立郑重其事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将“思想、文化与观念”与“商品、技术和金钱”调换位置)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把“需要”改成“必须”)C.哈尔滨极地馆投入近10余万元采购专业红外线人体测温仪。

(删掉“近”或“余”)D.有些城市鼓励乘客合乘出租车以解决百姓出行打车难。

(结尾加“的问题)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国别体——刘向B.韩愈——唐代——昌黎先生C.家慈——谦辞——自己的父亲D.《水浒传》——武松——夜走蜈蚣岭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疫情期间,身为九年级学生的你正在家里通过电视收看“空中课堂”学习内容,好友发信息给你,让你陪他聊天。

你回答:A.“急什么,你不知道我在线上学习呢吗?”B.“你约聊可真是时候啊,对不起,我不能陪你。

”C.“我正在上网课,等老师下课时我再陪你聊。

”D.“我正在上网课,你不用上网课学习吗?你不能等一下吗?”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春是用______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______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______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南岗区中考模拟卷语文试卷

南岗区中考模拟卷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沉湎(chén miǎn)狼藉(láng jí)B. 谬种(miù zhǒng)褴褛(lán lǚ)沉湎(chén miǎn)C. 潜伏(qián fú)装裱(zhuāng biǎo)沉湎(chén miǎn)D. 拂晓(fú xiǎo)残羹剩饭(cán gēng shèng fàn)沉湎(chén miǎ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突兀(tū wù)沐浴(mù yù)颠簸(diān bǒ)B. 沉默(chén mò)腼腆(miǎn tiǎn)赋闲(fù xián)C. 暮霭(mù ài)拂晓(fú xiǎo)褴褛(lán lǚ)D. 潜伏(qián fú)沉湎(chén miǎn)装裱(zhuāng biǎo)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那位老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流。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深入人心。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中考冲刺】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羸.弱(léi)校.补(xiào)B.心有灵犀.(xī)相形见绌.(zhuō)污秽.(huì)修葺.(qì)C.迥.乎不同(jiǒng)燕.然勒功(yān)告罄.(qìng)殷.红(yīn)D.忍俊不禁.(jīn)气冲斗.牛(dǒu)愧怍.(zuò)菌.子(jù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愚钝教诲摧枯拉朽摩肩接踵B.慰勉蹒珊和言悦色眼花缭乱C.绯红燥热出谋划策麻木不仁D.沉溺簇拥一丝不苟杳无消息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B.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近的全民健身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大约为33.9%左右。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4.下列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小张一直挂念着被表弟借走的航船模型,他忍不住打了个电话:“你何时把它奉还给我?”B.小方是我的好朋友,她毕业时送我的礼物——一本精美笔记本,我一直惠存着。

C.李老师说:“你们把写好的文章放在这吧,等我忙完了手头的事情,我会一一斧正的。

”D.张教授见到李教授说:“我最近出版的拙著您读了吗?”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钱学森先生对中国教育的深深忧虑和思考,或许是这位大科学家留给我们最沉重的一笔遗产。

B.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得以顺利进行,是高速公路如期开通的条件之一。

C.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D.经过两次模拟考试,学校得出了本届毕业升学率可能要超过上半年。

2.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想象是一种智慧。

由于它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使人在想象中充分享受思维自由的惬意和成功的快感。

它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它使人找到意想不到的灵感和捷径。

爱因斯坦在他十六岁的那一年,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假如我骑在一条光束上,去追赶另一条光束,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基于这一点,爱因斯坦发明了后来著名的相对论。

而文学艺术上瑰丽的想象更是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永久的酣畅……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和艺术的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直觉和想象力,它构成了科学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人生的魅力……请以“想象的魅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的走钢索人卡尔·华伦达曾说:“走钢索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都只是等待。

”他就是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一次都非常成功。

但是1978年他爱波多黎各表扬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摔下来死了,令人不可思议。

后来也是走钢索名人的华伦达太太说出了原因。

那次有一个重要的人士到场,是一场十分重要的表扬,他在赛前不断地说:“我一定不能失败,我一定要成功。

”然而就在他“一定要成功”的念叨中,他没有获得成功。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葱郁(yù)奔腾(bēn)崇山峻岭(jùn)B. 奔腾(bēn)翱翔(áo)岁月蹉跎(cuō)C. 崇山峻岭(jùn)水天相接(jiē)踽踽独行(jǔ)D. 水天相接(jiē)踽踽独行(jǔ)漫步青石板(màn)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踽踽独行崇山峻岭漫步青石板B. 踟踉独行崇山峻岭漫步青石板C. 踽踽独行崇山峻岭漫步青石板D. 踟踉独行崇山峻岭漫步青石板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书中找到了许多关于生活的启示。

B.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每天坚持写日记。

C.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使她非常高兴。

D.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是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B.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那些富有哲理的书籍。

C. 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从未放弃。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选择题(共10分)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表达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B. 文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文章通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强调了学习需要付出努力。

D. 文章的主题是“勤奋学习,刻苦攻读”。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的开头引用了诗句,为下文做了铺垫。

B. 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 文章的中间部分列举了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D. 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二、简答题(共20分)3. 请简要分析文章中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分)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理解。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中考语文毕业考0530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到了初二,丘成桐开始尝到数学的真正滋味,对数学的兴趣yǔ rì jù zēng。

1966 年,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开启了他áoyóu“数海”的壮美航程,他的数学才华开始璀璨耀眼。

①当斯博士来校任教时,让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丘成桐的数学天赋也令老师惊叹不已。

1969年,②大约20岁左右的丘成桐赴美,师从微积分几何巨擘陈省身教授。

他在这里rú yú dé shu ǐ,大量地学习数学经典著作,揣摩前代大师们的奇思妙想,找到了喜欢的方向——几何学。

③他觉得能否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关键在于和其他学科建立密切的联系。

, 。

2020年,丘先生被聘任为北京某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他说,作为数学家,④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财富,也不是权力,我们追求的乃是 ji ǎn pǔ的真理。

1.(3分)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cuǐB. jiàoC. móD. pìng2.(3分)下列对文中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日具增B. 遨游C.如鱼得水D. 简朴3.(3分)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当斯博士来校任教时,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B.②处修改为“大约20多岁的丘成桐赴美” 。

C.③处修改为“他觉得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

D.④处修改为“我们追求的不是财富,也不是权力” 。

4.(3分)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

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研究生两年时间内,丘成桐解决了普雷斯曼猜想②发表在著名的《数学年刊》上③完成了颇有见地的文章④因此,陈省身先生建议授予他博士学位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5.(3分)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免费试卷完整版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pōu)胆怯(qiè)跌荡起伏(dàng)B.伫立(chù)谀词(yú)鲜为人知(xiān)C.温驯(xùn)怅然(chàng)克尽职守(kè)D.履行(lǚ)涟漪(yī)穷愁潦倒(liáo)【答案】D【解析】A.跌荡起伏——跌宕起伏;B.伫立——zhù,鲜为人知——xiǎn;C.克尽职守——恪尽职守;故选D。

选择题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人在街上戴耳机听歌或打电话,常会因为忽略周围环境造成安全. 在“安全”后面加“隐患”。

B.对于朗读亭的火爆充分说明,“阅读的春天”再度到来。

去掉“充分说明”。

C.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将“纠正”与“指出”调换位置。

D.《朗读者》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首次承担制作人。

“承担”改为“担任”。

【答案】B【解析】B.修改错误。

这句话句式冗杂,删去“对于”。

故选B。

选择题《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松——大闹飞云浦B.林冲——误入白虎堂C.李逵——单打二龙山D.杨志——失陷花石纲【答案】C【解析】C.表述错误。

“单打二龙山”的不是李逵,是花和尚鲁智深。

故选C。

选择题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两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B.断肠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C.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情感。

D.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悲秋情调,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曲的赏析和判断。

南岗三模2023语文

南岗三模2023语文

南岗三模2023语文
南岗三模2023语文试卷已发布,以下为部分试题:
一、阅读理解
松花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长的大河,流经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
吉林省。

松花江源于长白山,全长1897公里。

1.句子理解
句子:“松花江源于长白山。

”的意思是:
A. 长白山从松花江源头开始
B.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
C. 松花江在长白山与其他河流交汇
D. 长白山从其他河流汇入松花江
二、作文
最近你翻开了《红楼梦》,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非常感兴趣。

请你写
一篇文章,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人物,并分析其为什么让你如此着迷。

注意事项:
1. 文章应包括人物的基本介绍和你为什么喜欢该人物的原因。

2. 字数不少于800字。

以上为南岗三模2023语文试卷中的部分题目。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虹桥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虹桥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虹桥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捯气(dǎo)雕镂(lòu)B.抽噎(yē)绰号(chuò)徘徊(huí)C.耻辱(chǐ)拾级(shè)负荷(hè)D.蠕动(rú)蓦然(mè)镌刻(j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仙露琼浆彬彬有礼味同嚼腊B.杳无消息纵横决荡轻而易举C.浮光略影怪诞不经身临其境D.风云变幻言不及意气冲斗牛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牵妈妈的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左右人次关注,成为今年春节最暖心的记忆。

(修改:删去“左右”)B.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修改:将“讨论、发现”改为“发现、讨论”)C.随着秦兵马俑一号坑在2022年的第三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修改:删去“随着”)D.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品质。

(修改:将“改变”改为“增加”)4.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儒家论著汇编B.白居易——晚年号易安居士C.宋江——三打祝家庄D.见教、见谅——谦辞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强的功课平时都是由爸爸辅导。

这一天爸爸出差了,小强请妈妈给他讲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题妈妈做了半天也没解出来。

小强对妈妈说道:A.“妈妈,看来你是解不出来这道题了,要不我还是等爸爸回来吧。

”二、句子默写7.按照教材原文填空(1)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蜷伏(quán)黄晕(yùn)盘桓(huán)B.倔强(jué)拘泥(ní)干瘪(biě)C.婆娑(suō)慰藉(jiè)顷刻(qīng)D.遏制(è)撷取(jié)飞窜(cu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情世故纵横绝荡两肋插刀B.草长莺飞铢两悉称无精打彩C.销声匿迹无原无故潜滋暗长D.异想天开断壁残垣谆谆教诲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删掉“的原因”或者删掉“因为”)B.通过大力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了生活垃圾科学规范分类、定点投放的重要性。

(将“认识”改为“意识”)C.我们在阅读、浏览、发送信息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数据",可以成为改进教育评价、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根据。

(“改进教育评价”与“反馈教学效果”调换位置)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自己的特长,展现了青少年蓬勃的朝气。

(将“发扬”改为“发挥”)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史称“诗圣”。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社稷——本是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D.《诗经》——唐代诗歌。

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丽中考模拟成绩不理想,家长会后,她每天只顾埋头学习,拒绝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也不爱和同学说话,她的爸爸妈妈很担心,于是请班长小涵同学去劝她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小涵对小丽说:A.“你埋头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也要劳逸结合,拿出时间来放松一下效果会更好的。

”B.“你不要只顾着学习了,你爸爸妈妈担心你把身体累坏了,你都不为父母想想。

”C.“成绩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放松。

多参加活动、多交朋友既能缓解压力,还能得到书中得不到的快乐,尝试一下吧。

”D.“你不能只学习,也要多参加活动,和同学出去玩玩,不然都要成书呆子了!”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

阅读不仅可以__________,而且可以__________。

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藉,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__________。

A.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丰富个人的有限经历涵养民族的灵魂性格B.丰富个人的有限经历涵养民族的灵魂性格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C.丰富个人的有限经历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涵养民族的灵魂性格D.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涵养民族的灵魂性格丰富个人的有限经历二、句子默写7.按教材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2)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6)《三峡》中从视觉角度写两岸的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阅读《马说》,回答小题。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骈:( )(2)食:( )(3)策:(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原文中的哪句话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四、现代文阅读阅读《星舰》,回答小题。

星舰①4月20日,在全球亿万民众的瞩目下,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耗资约合206亿元人民币打造的“星舰”,在空中炸成了一朵“烟花”。

②“星舰”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超级运载火箭。

它总高度达120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部的星舰飞船和下部的超重级助推器。

其中,“星舰”的底部配备有33台猛禽发动机组成的超重型助推器,是“星舰”的第一级,约高69米;而“星舰”的顶部则配备有6台猛禽发动机构成的星舰航天器,约高50米;就连“星舰”的发射台也全高达146米。

站在近处仰望,犹如神话中通天的铁塔。

③与其强壮的外形相称的是强大的运载能力。

“星舰”被冠以人类历史上目前体积最大、推力最强运载火箭的名号。

与“NASA”的“土星五号”火箭相比,“星舰”高达7590吨的推力约是前者的2.5倍。

即便是苏联发射失败的“N-1”登月火箭4500吨的起飞推力,也无法与强大的“星舰”相提并论。

④更为重要的是,“星舰”运载成本很低。

“星舰”的理念为可循环利用、重复使用。

相关数据显示,“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IS”火箭每次的发射成本超过40亿美元。

但按照“SpaceX”公司的规划,在可重复使用的技术下,“星舰”的单次发射成本有望控制在1000万美元以下,甚至可以控制在惊人的200万美元左右。

对于100吨的低轨道运载能力而言,星舰每公斤有效载荷发射入轨成本仅需10美元。

此外,“星舰”采用了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

甲烷价格仅为液氢的1/30,其作为推进剂资源储备丰富;甲烷能实现在太空中长期贮存,有效减小发动机尺寸和质量;液氧甲烷发动机在使用成本及性能维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另外,液氧甲烷燃烧无毒无污染,冷却特性好。

⑤这意味着星舰如果能够成功,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将极大地降低,这也将大大加速人类航空航天事业商业化进程的探索。

⑥“星舰”的作用是用来进行更远距离的太空探索,可以在地球和火星之间往返运输人员和货物。

虽然在发射台点火仅仅4分钟左右,这个庞然大物便在上升的过程中爆炸,幻化成了一朵“烟花”,但可以相信这炫目的光华必将照亮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的脚步。

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一定会飞向浩瀚宇宙的深处。

11.从选文的介绍看,“星舰”具有哪三个突出的特点?12.为什么说采用液氧甲烷作为“星舰”推进剂能降低运载成本?13.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里只写一种说明方法)(1)与“NASA”的“土星五号”火箭相比,“星舰”高达7590吨的推力约是前者的2.5倍。

( )( )(2)站在近处仰望,犹如神话中通天的铁塔。

( )14.人类为什么要耗费巨资探索火星呢?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做合理的猜想。

阅读《童年读书》(节选),回答小题。

童年读书(节选)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

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

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

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⑦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5.本文主要通过借阅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到的艰难苦痛,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依次表述作者每一次读书的遭遇。

为读《封神演义》,给人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被人家监督着看半天书的资格;为读《青春之歌》,(1)_________________为读《破晓记》,(2)__________________为读《三家巷》,(3)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