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孟丽复习:回忆文化创新的意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导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把探索的目光拉回到5000年前,我们一起来体味华夏5000年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说到古代文明,人们就会自然想起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我们中华文明有怎样的特色呢?他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间有什么不同呢?一、古代辉煌的历程◇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论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过渡: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只有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扫证吗?◇探究提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神舟”五号我人飞船成功发射。

在环绕球14圈后,于16日6时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成人航天术的国家。

人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巨型航天工程,我国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都是由我国创造的。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过渡:我们说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有什么凭证?源远流长有什么见证?(为什么说我们的文化是古代传下来的?)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过渡:汉字是从哪里来的?——社会实践汉字的发展过程——甲骨文、金文、撰文、隶书、楷体、草书、行书。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解读《文化生活》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解读《文化生活》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解读《文化生活》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断想一:命题方向教材的编写目标和框架结构才是读懂高考题的支点。

当我们《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部经上表对照,我们发现:(1)试题的设置和目标设置完全一致。

(2)答案所使用的语言和目标设置中所使用的语言多有一致之处 ,甚至直接出自目标设置中的语言,或者出自高度凝练化的课标解读之中。

(3)答案的设置甚至将目标设置中的多个要求进行揉合、联系在一起,考核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反思:既然是课程的目标,当然应在高考题中体现,并通过成绩这个量化的标准来初步检验“实现的怎样”。

只可惜教师用书上的这一部分内容往往被很多一线教师所忽略。

那么,还有哪些目标是目前《文化生活》高考主观题部分尚未重点涉及的呢?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断想二:命题切入点除了目标设置外,教师用书的前言部分对文化生活教材的框架结构也作了清晰的介绍。

教材的整体结构文化定位:人与社会 文化理解:时间空间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文化选择 :文化生活 这一框架结构帮助我们找到了文化学科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命题人也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思路,引导学生挖掘材料。

高中必修三政治教案

高中必修三政治教案

高中必修三政治教案【篇一: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套教案(表格版)】【篇二: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塑造人生》精品教案】课题: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比较少,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体验优秀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个框题的学习为本框相关难点知识做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共享,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特点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小试牛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答案要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肯定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合理的成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毫无目的。

只有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过渡: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化殿堂,感受文化力量。

情境导入:(1)总有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让你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2)总有一部电影、电视剧曾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高中政治教育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第一框题文化的继承性1.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臭味相投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第二框题文化在继承中发展4. 简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5.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双重影响(正促错阻)
文化的力量——作用的对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 就垮,没有民族的精神不打就垮。
杨叔子院士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 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2019·江苏卷)“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
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
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
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小林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 (政治现象) (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共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解开了人体感受外界的工作原理,这个核心物质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8)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自然现象) (9)小林参观燕都文化遗址
这些是文化吗?
深度理解文化的特点 (人化—实践、主动培养、与物质密切联系)
(1)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古就有 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4)文化与物质密切联系。(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第一框 体味文化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第一框 体味文化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提示:(1)它们属于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一种 社会现象。
(2)属于文化,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 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 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精神活动
产品
人类社会
物质活动 社会精神
社会实践 物质力量
物质载体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连一连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想一想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吗? 提示:不能。(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而“精神变物 质”不是无条件的。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的。
|易混易错| 1.纯自然现象有时也是文化现象。(×) 点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纯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 形成的。(×)
点拨: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 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 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3)文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能认为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 人成长都有促进作用。文化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 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 作用也不同。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2框 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2框 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1.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判一判](1)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 )提示:(1)×(2)√二、增强精神力量1.原因:优秀文化作品,具备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2.地位:优秀文化作品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作用: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想一想] 2018年11月22日上午,郑州市实验高中党委集中学习塞罕坝精神。

请说明塞罕坝精神对人们起着什么作用?提示:塞罕坝精神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原因: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

3.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1)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2)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的特点: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连一连]文化塑造人生[创设情景]“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在湖南岳阳楼景区前被反复吟诵。

根据景区规则,活动期间来岳阳楼的游客只要在10分钟内用普通话背出《岳阳楼记》,就可免费获得全价80元的景区门票。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湖南电视台《文爸爸化去反哪作儿》用爆于红,一第定二季的成经为济吸金和超政人。治2013年12月2
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资源招标会最终以3.2亿元问鼎国内卫 视季播节目的冠名费之最,仅仅加上三个特约伙伴就已吸金4.83亿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 ,飙升到每15秒36万。以每期节目22分钟广告,每15秒广告费36万计 算,一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就是3000多万。 《中国好声音》一旦达成彩铃下载目标,将催生3.2亿元的彩铃市场。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 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 同步的情况。
.经济是文文化化发有展其的自基础身,的“仓传廪承实而性知和礼相节,对衣的食而独知立荣辱性”,强调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 一定道理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 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 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 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 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
❖ 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 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 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基础
经济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反作用于
文化
【思考】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上去了对吗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
第3页共7页
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4页共7页
学与练 达目标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试题层级
知识点
认知层级
获取和 调动和 描述和 论证和
基综 应
政治 科学 法治 公 共
了理 解解
分 析
评 价
解读信 运用知 阐释事 探讨问



题 认同 精神
意识 参与
础 性
合 性
用 性
1
选 择
文化对人影响的


表现Biblioteka 2选 择文化对人影响的


特点

3

优秀文化塑造人 生


选 优秀文化塑造人
2.根据考点,带着问题,再读材料,画出关键词句,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调用与材料信息相匹配的知识点。 4.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1】按照梳理的思路选出选项。 【预设答案】D 【教师活动 2】完成解答后抽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 2】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思考,回答完后其它同学做补充。 【教师活动 3】出示正确答案,进行总结补充,规范专业术语。 【学生活动 3】根据老师出示的答案,进行修正。
反固学 纳综合
目标二:结合图片和材料,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第 2 课时 复习知识点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一)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 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 提高。 (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目标三:结合材料情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要做到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5、文化与经济、政治★(1)关系: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关系的特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表现在: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高一政治必修三全册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三全册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三全册知识点以下是高一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册的知识点:1. 文化的含义和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 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6.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7.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0.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1. 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2、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1-1 文化与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1-1 文化与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提示:汉字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根据农业生
产的工具、对象的特点创造了“牧羊”、“背”等文字;根据 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创造了“织布”等文字。人类社会的历史是
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创造和发展
了文化。
5.教材P7
提示:两个镜头分别折射出两个人不同的文化修养,旨在
告诉我们,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培养出来的。 6.教材P8 提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此,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无产阶级进行反对
[理解·应用] 1.全面把握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从本质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 上看 刻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直接 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崇高与庸俗、优秀与腐朽之分, 落后的、庸俗的和腐朽的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从性质 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祸害之深 上看 非一时可以清除;而崇高的、进步的、健康的文化可 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振奋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推动社会的进步
2.辨析: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
品,所以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本身并不是物质力量,但是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 化作为精神力量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在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
【典例2】 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为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对世界 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
是文化吗?
[教材探究解读] (教师用书独有)

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知识点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知识点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3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知识点第五课文化创新新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巨大作用]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为什么?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为什么?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模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2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2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导语: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可是,你是否认真思考过: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将会看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六、【课文导语】: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

然而“熟知并非真知〞。

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

究竟什么是“文化〞?只要在社会生活中细细体味,我们就能真切地感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

七、【新课教学】:第一框题体味文化一、【课程标准】: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新课教学】: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

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活动背景背景一: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背景二: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

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进人小康社会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进入旺盛期。

据有关部门估算,到xx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

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国外文化产品进人我国留下巨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

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5课)一、选择题(共50分)1、2010年5月17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成交活跃,总成交额达到1084.34亿,合同成交额达到348.72亿,文博会在推动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说明A. 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B.文化与经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2、()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理想、信念、价值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3.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国家开展此活动的依据是A.文化会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C.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4、2010年1月24日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大红包”在武夷山实景公演。

武夷山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及九曲溪水,大红袍茶树等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使人们对武夷山有了深刻印象,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这告诉我们A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健康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D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

5.“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

”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的。

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

回答6-7题。

6、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

这说明()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7、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A.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③8、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

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表明()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9.《明朝那些事儿》最初流传于网络,随着网络的传播,作者当年明月心灵历史的写作手法受到了人们的认可,该书出版后销售量突破百万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启示我们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很快被人们认可和接受C.文化产品具有极大的商业性D.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世博会共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国际参展方数量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纪录。

10.千姿百态的外国和国际组织馆,是上海世博园的亮丽风景,本次世博会展示了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了世界文明精华,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

上述材料说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统一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贸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⑤红色旅游⑥南极科考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的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

回答11-12题。

12、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体育理念。

这说明()①文化发展应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的诞生使全球华人倍感亲切,从它的主体形象和吉祥纹样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传统文化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延续和发展④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A.体现思想意识是永恒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相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5、朝鲜的歌剧《红楼梦》于2010年5月到7月在中国12个城市巡演,深受观众欢迎。

朝鲜歌剧《红楼梦》的中国巡演,不仅是在艺术文化上的交流,而且更加深了两国的友谊。

材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B.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D.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16、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17、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可变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4)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A、(1)(2)B、(2)(3)C、(1)(4)D、(1)(3)18、下列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吸收②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改造或剔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1)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3)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1)(2)(3)B、(2)(3)(4)C、(1)(2)(4)D、(1)(3)(4)20、右边漫画告诫我们必须()A.坚决抵制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B.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C.要倡导多元文化,尊重他国文化D.加强对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21、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8月13日至14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工作进行部署。

我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A.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B.把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C.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2.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

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乃至枯萎败亡。

材料说明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3、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说明的道理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24、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5、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思想首先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4分)27、辨析题: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是在文化建设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2分)28、材料一: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

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

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

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14分)材料一: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1998 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1999 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2000 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05 日本爱知县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2008 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与可持续发展2010 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5课)参考答案1-5:BCBBA 6-10:ABABA 11-15:CADCB 16-20:DDBAB 21-25:CDACA26、(1)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