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小说创作特色
解读《围城》
解读《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独特的幽默和讽刺手法,描绘了一群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围城》进行解读。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围城》讲述了方鸿渐、田小娥、苏文纨、唐晓芙等人的爱情纠葛。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画卷。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婚姻观念的扭曲、人际关系的复杂、知识分子的迷茫等。
同时,这些故事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其次,从艺术风格来看,《围城》具有鲜明的讽刺特色。
作者运用夸张、荒诞、反讽等手法,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例如,方鸿渐的形象就是作者对知识分子的一种讽刺。
方鸿渐虽然有知识、有才华,但他却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围城”里的人物。
这种讽刺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再者,从主题思想来看,《围城》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各种人物的命运波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并非在于追求名利、地位和权力,而是在于保持真实的自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这种主题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人来说仍具有很大的启示。
最后,从文化背景来看,《围城》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精华。
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以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元素使得《围城》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了一部值得传颂的文学佳作。
总之,《围城》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的小说。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讽刺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阅读《围城》,不仅能够欣赏到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
《围城》赏析
《围城》赏析《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作者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
创作《围城》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完成了长篇小说《围城》。
钱钟书这部唯一的长篇小说自四十年代末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好评,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深深长叹,为它久久思索。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
钱钟书的深入透彻的见解,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足以让读者品评再三。
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九三七年夏天旅欧回国,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
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
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
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拼;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
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
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结构上,《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部分,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
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
苏文纨的倾心相与和方鸿渐的另有所欢,使他们演出了不少半真半假、女真男假的滑稽戏。
文学的力量《围城》的文学价值
文学的力量《围城》的文学价值《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凭借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围绕《围城》揭示其文学力量和文学价值。
一、高超的文学表达《围城》以其精湛的文字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作者出色的文学表达能力。
小说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述了城市人的琐碎生活,用生动的形象和夸张的对话描绘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作者善于运用幽默讽刺和夸张手法,使整个故事生动活泼、富于戏剧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享受到文字的美感,又能深入思考人性的问题。
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围城》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婚姻和事业的抉择中犹豫不决,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又感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束缚。
通过方鸿渐这个形象的塑造,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形象。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描绘使得读者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围城》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对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小说中不仅有城市人的庸俗和虚荣,也有他们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反映了人性在城市这个特定环境下的种种矛盾和挣扎。
同时,小说还通过方鸿渐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反思了传统观念、家族和社会对个体的束缚。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剖析,作者呈现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社会图景,引发读者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四、文学与人生的共鸣《围城》以其深思熟虑的情节和精巧的人物形象,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小说中所展现出的人物命运的曲折和复杂性,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人生的沉思和对人性的洞察,《围城》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启发。
总结起来,《围城》以其高超的文学表达,深刻的人性剖析,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与读者的心灵共鸣,展现了文学的力量和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关于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探析
关于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探析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围城》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析,探讨其独特之处以及对作品整体效果的贡献。
一、对白的艺术《围城》中的对白极具韵味,充满幽默和讽刺,使作品更富生动性。
例如,书中角色的对话常常夹带讽刺,以幽默手法展现人物个性和情感交流。
钱钟书通过精准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印象。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在《围城》中巧妙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常常出现在小说中。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并引发读者深思。
三、双关语的巧妙运用《围城》中一些句子和词语具有多层含义,通过双关语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深度。
例如,小说开头的“我看透了,我不说”,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人们对于围城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双关语的运用增添了作品的思考性和哲学性。
四、情感描写的细腻与真实《围城》中的情感描写极为细腻,能够深入人心。
作者对于爱情、友情、家庭等多种情感的描写,能够准确捕捉到人物内心的起伏与纷争,使得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经历产生共鸣。
五、寓言与寓意的结合《围城》用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寓言故事,讲真实社会中的故事。
小说中的“围城”不仅仅指代城市和家庭,也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沟通的困难。
小说的寓意通过寓言的手法巧妙地展现出来,引人深思。
六、情节设置的独特性《围城》的情节设置别具一格,扣人心弦。
作者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将读者带入到人物内心的世界,引发出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作者还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和对人物内心的挣扎展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矛盾,使读者深入思考。
总之,《围城》以其卓越的语言艺术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话的艺术、修辞手法的运用、双关语的巧妙应用等等,钱钟书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通过细腻描写情感、寓言与寓意结合、独特的情节设置等手法,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作品世界。
钱钟书围城用典特色分析
《围城》运典隶事之繁博,在中国现代小说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运典隶事属“类比推理”,即所谓“古事比”。
文学之“隶事运典”,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或“明理征义”(为了同样的目的),或“断章取义”(为了不同的目的)。
两类用典,或“明”或“暗”,或简或繁。
还有超乎这两类的“化典造境”,这是《围城》的重头戏。
先来看《围城》运典隶事的第一大类,即明理征义的推类譬(不改变原典本义)。
如下例:“俾斯麦曾说过,法国公使的特点,就是一句外国话不会讲;这几位警察并不懂德文,居然传情达意,引得犹太女人格格地笑,比他们的外交官强多了。
”本例用典是“推理之譬”,一种不“直说破”的比照或类比暗含了尖刻的讽刺和幽默。
“不懂外语的外交官干得了什么?相反,像不懂外语的警察处理只须眉目手势传情的私通,倒也自在从容。
”下一例同样具有反推的幽默和机趣:“做诗的人似乎不宜肥头胖耳,诗怕不会好。
忽然记起唐朝有名的寒瘦诗人贾岛也是圆脸肥短身材,曹元朗未可貌相。
”又如:西洋人赶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葫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要赶,不知不觉又走了一站。
到时候它是否能吃得上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方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本例是典型的类比推理,原典在这决不可少,在类比推理中又包含比喻,作者用赶驴人、驴子、和胡萝卜的相互关系比喻“上司驾驭下属”,写尽了赶驴人和上司的奸诈以及驴子和下属的愚笨,并由此推及现实世界“一切机关”“全用这种技巧”表达了作者尖锐的眼光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再顺势点到校长高松年不续聘方鸿渐却续聘其未婚妻孙柔嘉的“技巧”,又将高松年老奸巨滑的政客手腕揭露无遗,短短一百多字,有形象,有动作,又有意蕴,充分表现了钱钟书先生对生活、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和捕捉意象、创造意象的杰出艺术才能。
窜改原典本义而自出心裁,就是《围城》运典隶事的第二大类:“断章取义”的“推理之譬”。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文化艺术 |物的形象,外貌立体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字语言的生动形象的特征。
在描写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比喻这个修辞的应用也能够将人物的心理刻画得更加形象自然,帮助读者更好的感受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使用比喻的修辞描写其他事物,也能够将事物具象化,形象化,让读者对钱先生笔下的事物有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知。
虽然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性语言,但是其比喻修辞的应用并不落于俗套。
2.2 富有时代和地域色彩的词汇《围城》这一长篇小说中,还使用了大量富有地域色彩以及时代色彩的词语和句式,这种语言风格的使用也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
《围城》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例如在描写方鸿渐时,作者写到,“鸿渐脸又泛红,笑成骨朵了嘴,心里怨道别装假。
”这一句中作者使用的“骨朵”则是江苏无锡地区的吴方言,意思是指生气或者用于表达强词夺理,同样的例子,这篇小说中还有“抬杠”“哑子”“道地”等非常多的吴方言的作用。
《围城》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将江苏无锡地区的吴方言准确无误地应用到小说和人物描写中,这也与钱钟书本身生于江苏无锡,对于吴方言本身非常熟悉,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方言词汇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展示江苏无锡地区的地域色彩,通过方言词汇的使用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江苏无锡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物特点,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推进都具有铺垫作用。
《围城》的语言运用除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的使用以外,还应用了很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欧化句式。
欧化句式主要是指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文人墨客通过学习并了解西方的语言结构和知识,将这些语言特点与我国的文学创作语言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中文语法和语言习惯,这种受到西方语言文化冲击的句式就成为欧化句式。
《围城》这篇小说中很多语言都运用到了欧化句式,例如,“斜川一拉手后,正眼不瞧她,因为他承受老派名士对女人的态度。
”如果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来说,这句话中的状语部分应该放在句子的前面,然而由于受到西方语言和规则的影响,这句话出现了从属部分后置的现象,这就是《围城》中典型的欧化句式的应用。
以《围城》为例探讨钱钟书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以《围城》为例探讨钱钟书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胡均法(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00)《围城》这部小说,无疑是钱钟书先生最具特色的书之一。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一大特点就是讽刺性充沛,在这部小说中,这种兴致依然昂扬。
讽刺,就是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本来面貌揭露出来,鼓励人们在其中看到一些丑恶的特点。
在钱钟书的文学作品中,讽刺艺术无处不在,他对讽刺艺术的贡献不仅仅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对国外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有影响。
钱钟书先生的讽刺性,无论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天文地理还是历史政治,都体现着这样鲜明的艺术特色。
1《围城》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与讽刺1.1比喻与讽刺在《围城》这部小说中,比喻的修辞可谓是琳琅满目,无论是明喻还是隐喻,就连小说的名字,都有比拟的味道,可以说,钱钟书在《围城》这部小说中,将比喻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通过比喻,他可以让创作对象更加形象和具体,这也是小说创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小说中,钱钟书对形容陆子潇的鼻子是: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已,两旁横溢。
这样的比喻不是简单地将其比作某个物件,而是利用一种动态的表现手法,将陆子潇的鼻子形容得天马行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钱钟书先生过人的想象力。
这在文学中,无疑彰显了一种创造性。
在小说中,钱钟书先生表达了那些一心想出国的人们的浓烈的鄙视,他将出国这件事看作小孩长水痘,而那些对出国这件事盲目地热衷的人们,就是没长麻子的想长麻子的一种心情,不知道好坏,没有出过国就想出国的骄傲自大的心情。
这不仅仅是对一种现实生活的比喻,更是一种掩藏不住的嘲笑与讽刺。
在这个小说中,苏小姐和方鸿渐的关系十分要好,然而方鸿渐却觉得两个人的关系不能更近了,彼此像不能相交的平行线一样,虽然不会变得更远,但也不会走的更近。
在这部小说中,一切情和景都可以被比喻所收纳、所描绘。
这就鲜明地为我们展示了讽刺文学的精妙所在,为读者制造一种滑稽的氛围。
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围城》是一部以“尖刻”闻名的讽刺小说,它的讽刺有其独到之处。
既不像鲁迅那样辛辣幽默,也不像老舍那样深切温婉,也有别于沙汀的沉郁浑厚,张天翼的冷峭尖刻。
钱钟书出身于江南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又受到现代教育,有着丰富的学历,并长期从事高级研究生活。
他创作《围城》的时候,已经在生活上有了长期的积累与准备。
他是一位造诣高深的学问家,对教育界、知识界的情形又十分熟悉,因而他对自己所表现的这一人生领域,有着透彻的观察和认识,并将自己观察和认识的结果,锤炼成为格言警句式的词语,使之在作品中焕发光彩。
《围城》中这种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如下: 精雕的细节自然流露出讽刺意味《围城》通过书中人物可笑嘴脸的惟妙惟肖的勾画,形象地暴露人物卑下的灵魂,使作品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
书中描写方鸿渐留洋归来大出洋相的一段,就很有讽刺意味。
方鸿渐留学西欧,花钱买得一张假博士文凭“衣锦还乡”,他应邀回母校作报告,说什么“古代诗人向酒里找灵感,近代欧美诗人都从鸦片里得灵感”。
还说什么“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疾,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
方博士的一番宏论,使一个不学无术、满口荒唐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感到滑稽可笑。
作家就是这样通过方鸿渐荒唐可笑的宏论,尖刻而犀利地讽刺了所谓的“西洋文明”,即资产阶级宣扬的“文明”无非是些鸦片、梅毒之类罢了。
钱钟书还善于抓住具讽刺意味的细节描写。
如写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先聘方鸿渐当教授,后又食言,但不肯承担责任,撒谎说他先已给方鸿渐写信讲明白了这件事情。
高松年出尔反尔,以政治手腕耍弄教授,大胆撒谎,并配之以“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向对方,倒反使方鸿渐惶遽起来,反而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食言者变成了办事认真、只讲真才实学,善于体恤人的正人君子;而作为受害者的方鸿渐却羞愧异常,除了睁大眼晴之外,别无他话可讲,而当面撒谎者却气壮如牛。
对于双方的这一心理过程,作者用了如下一些直观性极强的描写来加以揭示:作者特别写了从高松年那“心灵的窗户”里直射出来的老辣的目光,“一般人撒谎,嘴跟眼晴不能合作,嘴尽管雄赳赳地胡说,眼晴懦怯不敢平视对方”。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暴露了人性的丑陋和善变,表达了
对人们盲目追求现实利益而忽略内心真正需求的深切关注。
《围城》通过对人性的讽刺,揭示了人们的丑陋和善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他们在面临生活困境时展现了各自的丑陋和善变。
方鸿渐的妻子杨露蝉为了追求物质利益,不顾道义和婚姻忠诚,与一个有钱人私奔。
而方鸿渐的情人梅冰也是一个善变的人物,她
一直对方鸿渐保持着矜持和拒绝,直到方鸿渐离婚后才回心转意。
这些人物的丑陋和善变
讽刺了人性的多变和贪婪,让人们反思自己在现实利益面前的行为。
《围城》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达了对人们盲目追求现实利益而忽略内心真正需
求的关注。
小说中,许多人物都追求着物质和虚荣,他们视金钱和地位为人生的唯一追求。
他们却因此失去了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
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以及方鸿渐对物
质追求的认识和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们内心真正需求的呼唤。
小说的结尾,方鸿渐看到了城墙之外的美好,代表了他的觉醒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说《围城》的讽刺特色
说《围城》的讽刺特色《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从它的艺术价值看,是中国现代文学少数可以传世的佳作。
它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其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强烈的讽刺性,他崭新的创造在于通篇作品中没有用说教来揭露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活用讽刺来展示各个侧面的丑恶。
一、讽刺手法在《围城》中灵活多样《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讽刺、智慧的火花,《围城》中活用讽刺恰到好处,可谓新奇巧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术。
一是善于运用文言文语句进行讽刺。
钱钟书先生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围城》中,钱钟书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如下描述:“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娶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
”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过这一句话,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
还有点金银行周经理的这样一段话:“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
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遮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
”这段话整段都是文言文,作者就利用文言文的作用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讽刺周经理的虚伪、虚荣、市侩的嘴脸。
二是借用英文进行讽刺。
一般来说,行文中,现代汉语能表达清楚的,就不需再借用外来词语了,胡乱地使用会有反效果。
然而,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运用了英文,却是达到了讽刺人物的效果。
如: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所说的一段话“Hello! Doctor方,好久不见!”“Sure!have a look see!”“Sure!值不少钱呢,Pleny of dough。
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
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per。
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
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那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
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结构与艺术特色
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结构与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提要:《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
我认为它是一部有着多重意蕴的小说。
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犀利生动的笔触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群进行刻意描绘,表现了他们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展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的文人的宿命感,预见了以家庭为本位、以传统文化和迷信为一体的旧的中国社会崩解的必然趋势。
全书语言风格独特,讽刺与幽默的独具匠心的应用,使读者观之不禁捧腹大笑,人物和对话生动、心理描写细腻、人情世态观察的深刻,写得饱满而妥当,令人耳目一新。
零星片段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说的气氛却是悲凉而愤郁的。
当然,作者在写作时是以一种超越的态度和幽雅的情趣,以幽默的方式、诙谐的情绪来接受中国社会崩解的这种必然趋势。
在滑稽中,目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僵硬对立被消解了,体现出智者的悲悯和感伤,透露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惊奇。
关键词:钱钟书其人、主题、批评、艺术特色一、从作者的生平入手知人论世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角度,研究《围城》当然的先读钱钟书,对钱钟书历来褒贬不一,如蒋宴说:“他的小说过度流露出文人气,看不到知识分子的文化承担;他的诗则有南宋江湖派的浮滑,出手太容易。
”另一方面,胡适、张中府、冯友兰、金岳霖、朱光潜等人对钱钟书有过高度评价。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身于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记忆力过人,观察敏锐,熟读经书子集,在年轻时期,他便成为一名出色的旧体诗诗人。
1929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考取英赓款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的副博士学位,然后与其妻杨绛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
直奔昆明西南联大,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28岁),沦陷在上海。
4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44—46年《围城》完成。
79年《管锥编》出版发行。
总体而言,钱钟书是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即精于学术,又精于创作,即擅长旧体诗又能撰写白话小说,即深知中国传统文字、文学与文化又熟悉西方文字、文学与文化的少数人之一。
真实与虚构的交织《围城》的叙事技巧
真实与虚构的交织《围城》的叙事技巧《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现代小说。
它以独特的叙事技巧,将真实与虚构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独到观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围城》中的叙事技巧,并探讨其对整个故事的贡献。
首先,通过独特的双重叙述方式,钱钟书在《围城》中展现了真实与虚构的交织。
小说的主要故事直接由第三人称叙述,讲述了方鸿渐与苏小姐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
然而在此基础上,钱钟书巧妙地插入了纪君祥的叙述,通过他的回忆和解析,为故事增添了一层更加深入的思考。
这种双重叙述的方式,使读者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整个故事,感受到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微妙边界。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也展现了真实与虚构的交织。
在《围城》中,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而生动的性格特点,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然而,这些人物并非完全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揣摩所创造出来的。
比如,方鸿渐的优柔寡断、苏小姐的倔强和郁闷、翠翠的顾盼羞涩,这些性格塑造都使得人物栩栩如生,从而更好地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另外,小说中的对话也是展现真实与虚构交织的重要手段。
作者通过精确细腻的对话技巧,将角色之间的交互展现得鲜活有趣。
对话中的每一个词句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隐含和表达,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这种对话手法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参与感,使得整个叙事显得更加真实而有趣。
此外,《围城》中的插叙和倒叙也是叙事技巧的一种展示。
通过对时间和事件的重新安排,作者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大量的回忆和思考,使得故事更加丰满而有层次。
通过插叙,读者可以对人物的过去有更全面的了解,而通过倒叙,则更能突出故事的悬疑和扣人心弦的情节。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元,使读者更加投入和思考。
综上所述,钱钟书在《围城》中运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巧妙地将真实与虚构进行交织。
通过双重叙述方式、人物描写、对话手法、插叙和倒叙等手法的运用,他创造了一个既真实又虚构的故事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钱钟书对中国讽刺幽默文学的贡献
钱钟书对中国讽刺幽默文学的贡献钱钟书的小说充满讽刺幽默,溢满全文,体现出钱先生对世事的透彻认识。
钱钟书的讽刺幽默中充满戏剧感,是小说创作的典范,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而且还是一种精神,一种风范,一种超凡的胸怀,一种披荆斩棘的力量。
标签:钱钟书;讽刺幽默文学;贡献一、钱钟书对中国讽刺艺术的贡献讽刺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其中又以讽刺小说为主。
钱钟书的讽刺小说是中国讽刺文学的高峰。
中国的讽刺小说多带有道德批判性质,作家以严肃的态度对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但却缺少了审美价值。
从吴敬梓到鲁迅,讽刺文学多进行政治和道德批判,而缺乏对人性的洞见;注重写实,戏谑较少,很难走向世界。
而钱钟书所关注的是人和人类的精神世界,他用豁然的态度,针对荒唐的现象进行讽刺,不仅有幽默的机智,也有讽刺的锋刃,走出了一条新的讽刺之路,是中国现代讽刺文学成熟的标志。
钱钟书的讽刺笔法多样,讽刺对象也十分广泛,包括人事、人性、社会、政治等。
钱钟书的小说智慧卓越,思想深刻,文笔犀利,对人生的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讽刺、嘲弄,在钱钟书的小说中不管是谁只要装腔作势都难以逃脱他的讽刺。
例如《猫》对新闻界、教育界和科学界等所谓的“精英”进行讽刺和批判。
钱钟书的讽刺不仅范围广,而且力度也很深,例如在《灵感》中对无才“作家”使用了夸张和荒诞的手法进行嘲弄,“深深地像法国俗语所谓肛开臀裂地弯腰鞠躬”,讽刺语言刻薄。
另外,钱钟书的讽刺还很奇,例如,在《围城》中将苏小姐比喻成“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雅俗共赏;对高校长这样的描述:“精明得真是睡觉还睁着眼睛,戴着眼睛,做梦都不含糊”,真是新奇、活灵活现。
中国讽刺文学严肃、浓重,缺少玩笑的态度。
而钱钟书的讽刺俏皮、犀利,无与伦比,他的讽刺发人深省,让读者能够思考,以语言讽刺见长。
钱钟书用从容的语言技巧,先丑化讽刺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否定。
例如,在《围城》中“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子的地方,笑多。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以妙语连珠、精妙绝伦的笔触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以犀利的讽刺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谬与愚昧。
在小说中,钱钟书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夸张的对比,将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暴露在阳光下,以达到讽刺的目的。
《围城》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对封建社会的嘲笑和批判上。
小说中的崔家和卓家是两个典型的封建家庭,他们追求名利、势力和权力,将婚姻视为一种交易工具,漠视人性和感情的本质。
崔嵬为了娶漂亮的李夫人,不惜迎娶孤儿胡姐,将其当作家仆使唤,可见封建家庭的虚伪和冷酷。
钱钟书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荒谬,以嘲笑和批判人们追求虚荣与名利的愚昧行为。
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挣扎,讽刺了人们对婚姻的不切实际和荒谬的追求。
主人公方鸿渐因为害怕婚姻的束缚,一再推迟婚期,并逃避与任何女性建立深入的关系。
他对婚姻的畏惧以及对自己感情的纠结,揭示了封建社会婚姻观念的狭隘和压抑。
小说中还有许多荒谬的婚姻场景,如李夫人与卓文君,崔鸣泉与顾尔谦等人,他们的婚姻都是基于地位和金钱的交换,缺乏真情实感。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婚姻的荒谬之处,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婚姻观念的脱离人性和真情的可笑。
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对话和行为的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人们的小团体意识和自私自利的行为。
小说中的职员俱乐部以及京都俱乐部都是限制人们自由和思想的组织,它们通过排斥和歧视,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小说描述了京都俱乐部成员对于外人、异己的嘲笑和排斥,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偏见和歧视。
作者通过详细描写这些小团体的行为,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群体意识和偏见,暗示了人们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围城》以细腻的语言和犀利的笔触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荒诞和愚昧,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虚伪。
这种讽刺艺术不仅让读者发笑,更使人们深思社会存在的问题。
而这也是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表达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思考,并为现代社会提出一种理性和解放的价值观。
(完整版)钱钟书作品的类型及风格
钱钟书作品的类型及风格钱钟书的文学创作既有现实主义风格,又有现代主义品格,钱钟书的风格分为两种,在小说上表现为幽默精辟,犀利隽永;在散文及学术文章上表现为文化底蕴深厚,旁征博引极为丰富。
钱钟书是现代文坛上独一无二的讽刺为基调的小说家,深刻揭示社会,人类阴暗面的小说家。
他那枝魔杖般的笔,犀利,机智、俏皮,将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鞭挞得无所遁形。
钱钟书作为一个对西方文学传统和现代思潮,有深层把握的现代作家他对中国小说的评论很值得我们注意.他说"中国讽刺作家只俳徊在表层,从未深入探察人性的根本颓败.......正如中国戏剧家缺乏"悲剧的正义"的意识,中国讽刺作家也缺乏火一般地将所触及的污秽事物净化的狂暴的愤恨.1945年正是钱钟书小说创作的高峰期.他对中国小说作出这样锐利的批判,鲜明地透露出他自己的创作心理意向:摒弃那种温和的取笑,代之以对人性弱点和人性困境的探察,对文化人格作出极其深刻的心理审视和道德批判.这等雄心我们可在他的小说散文中得到印证.很少有别的中国现代作家能象钱钟书那样对自己所属的知识阶层作出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其程度之激烈,的确做到如他自己所说的"火一般地将所触及的污秽事物净化的狂暴的愤恨",在他最亲密的交友圈子里都引起不满。
钱钟书是非常富有个性的作家,其文学风格与现代文学主流作家存在巨大的差异。
凭借着纯粹的个人化的人生体验和文学理念进行创作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讽刺性文学风格。
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相比,钱钟书与中国文学传统有更深的亲缘,然而,他的作品又有更强烈的现代色彩.原因在于他完成了从以社会伦理为本体的传统忧患意识到以人类学哲学为本体的现代忧患意识的心理转型。
钱钟书喜以智者的眼光去洞察人类的种种劣根性,善用象征等现代主义文学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常用精辟字句带出尖刻文意,寓意深刻,文笔简洁且一针见血,这种特殊的写作风格在他的著作《人兽鬼》及《围城》尤为明显。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和人性弱点。
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为单位,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在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经历,展现了一幅充满讽刺的社会画卷。
小说的结构模式非常独特,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蕴。
《围城》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整体结构、章节结构和情节结构。
整体结构上,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作为总体的时间框架,形成了小说的整体结构模式。
这种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但能够展现出主人公方鸿渐一系列的经历和转变。
通过这种设定,小说营造出一种紧凑、连贯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紧跟故事发展,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和困境。
章节结构上,小说分为共十二章,每章的题目精心设计,反映了章节内容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天过敏症》揭示了方鸿渐对自己婚姻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第四天豆腐西施》则暗示了方鸿渐在工作与社交中的尴尬处境。
每章之间通过紧密的联系和对比,展现了方鸿渐三天的酸甜苦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情节结构上,小说通过方鸿渐和他周围人物的互动展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主线情节是方鸿渐与他的妻子杨霜的婚姻状况,从相识相爱到婚姻破裂的过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困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小说还涉及到政治、社会和家庭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如方鸿渐在国立大学和社会上的奋斗,杨霜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等等。
这些情节通过巧妙的安排和对比,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整体而言,小说的结构模式有着优雅而巧妙的设计,既紧凑又连贯。
通过周末三天的时间框架,十二个章节的划分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钱钟书成功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
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隐喻意象,使得作品深入人心,并引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读者在欣赏小说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美的审美体验,又能思考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含义。
《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无疑是精妙的,令人钦佩的。
试论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讽刺艺术
引言:《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讽刺艺术特征。
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围城》时,不仅需要了解到小说本身的艺术之美,还需要感受小说中各类讽刺艺术。
本文主要从形象、心理和语言等三个方面对《围城》讽刺艺术进行了分析。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和文学研究家,其创作的长篇小说《围城》乃具有独特风格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1]。
我们在阅读《围城》时,应当充分把握调侃语调下讽刺态度,探索出钱钟书创作《围城》时的讽刺艺术。
一、《围城》形象讽刺《围城》描写了战乱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内心情感,主要是以方鸿渐为中心,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困境和文明危机[2]。
钱钟书表明他创作《围城》是想要体现出中国某类人群作为人类的特征,体现出该类人群的畸形性格和丑恶灵魂。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买办张吉民喜爱说英文的行为看出当时社会崇拜西洋文化的现象,反映出钱钟书对盲目崇洋媚外人群的讽刺。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崇洋媚外、留学深造的风气比比皆是,钱钟书在小说中借方鸿渐的言语对该种现象进行了讽刺描写,如“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公民一样,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疹子,非出不可”,充分体现出当时知识分子崇洋媚外、沽名钓誉的现象。
小说中正直的方鸿渐也在当时的环境压力下被迫购买外国大学假文凭,展现了钱钟书对崇洋媚外知识分子的嘲笑。
我们通关全书可以发现,里面大多数人物都具有崇洋媚外的行为,但内心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二、《围城》心理讽刺钱钟书善于探索人物的心理,侧面体现出人物恶劣的灵魂,如小说《围城》中女博士苏文纨追求方鸿渐没有成功,随后嫁给了诗人曹元朗,另外还有一个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
曹元朗曾经表示希望苏文纨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但苏文纨却反感曹元朗的表达,如文中“苏小姐当然以为看重自己的人,哪能轻易赏识旁的女人,她不嫁赵辛楣,可是她潜意识里,也许要赵辛楣从此不娶,耐心等曹元朗死了候补”,短短几句话,钱钟书充分描写了清高的苏文纨内心却是既自私又无情。
小说评析范本
小说评析范本《围城》是台湾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小说,其中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对国民性的精准描绘,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虚妄、封闭与开放、传统与现代等矛盾并存的多重面貌。
首先,小说通过以林世荣为中心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虚伪。
比如,主人公林世荣希望成为一个有魄力、有个性的人,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得缺乏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了他自己所讨厌的那种人。
而他的爱人苏小姐则在情感上表现得犹豫不决、背叛无道,对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持有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这些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善恶、软弱和自我欺骗。
其次,小说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刻画,勾勒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面貌。
比如,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不论是西方派还是国粹派,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自我封闭和对外界的抵触。
他们执着于传统文化,并对现代西方文化持有排斥和敌视的态度,结果陷入了精神围城。
另外,小说中的商人群体则展现了他们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以及对道德底线的忽视和践踏。
这些都反映出了一个分裂、封闭、虚伪和权谋交织的时代特征。
最后,小说通过反讽和幽默,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悲喜交织的色彩。
比如,小说中的一些桥段和台词以及作者的叙述方式,常常呈现出一种让人捧腹大笑的效果。
而这些幽默的元素正是作者用来对封闭的社会和人性的无奈进行嘲讽和调侃的手法。
这种反讽和幽默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同时,这种幽默和反讽也为小说增添了一定的轻松和活泼的气氛,使读者在畅快阅读的同时思考人性和社会现象。
总之,《围城》以其精准的描绘和深刻的剖析,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和多元,以及人性的丑陋和虚伪。
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塑造和对现实社会的描绘,读者可以在笑声中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社会和时代的多重矛盾。
同时,小说中的反讽和幽默也为整个故事增加了一定的活力和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书的小说创作特色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特色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钱钟书的小说创作特色。
一、深入细致的人物描写
钱钟书的小说以其深入细致的人物描写而著称。
他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描绘,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形象。
例如,在《围城》中,他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在传统道德和现实压力之间挣扎的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钱钟书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方鸿渐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二、独特的叙事方式
钱钟书的小说叙事方式独特而富有张力。
他常常采用多重叙述视角和时间交错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加丰富有趣。
在《围城》中,他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交替进行,通过不同角度的描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和闪回的手法,使得故事的时间线更加错综复杂,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钱钟书的小说作品往往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揭示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例如,在《围城》中,他通过对方鸿渐的成长经历和婚姻观念的探讨,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歧视。
他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和思考的描写,让读者对社会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四、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
钱钟书的小说语言幽默风趣,给人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他善于运用夸张、讽刺和幽默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围城》中,他通过对方鸿
渐和白衣女子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不同理解和期望,令人忍俊不禁。
他的语言表达不仅使读者笑中带泪,更能让人对生活中的琐事和矛盾有所启发。
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钱钟书的小说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他熟悉中国古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对古诗词和典故的引用,使得故事更具文化底蕴。
同时,他也敢于挑战传统的文学观念,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法,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
综上所述,钱钟书的小说作品以其深入细致的人物描写、独特的叙事方式、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而著称。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钱钟书的小说创作特色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独特的风采,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