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
同翅目
同翅目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同翅目英文名称:Homoptera定义:口器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近革质,有翅或无翅,不完全变态。
所属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 ;昆虫分类与进化(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同翅目分类检索表有翅亚纲的1目。
刺吸式口器,两对翅,静止时多呈屋脊状置背上,前翅质地均一的一大类昆虫。
因本目昆虫前翅质地相同而得名。
世界已知有32800余种,中国已知1930余种。
目录[隐藏][编辑本段]同翅目概述传统的“同翅目”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而是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
目前,在国际昆虫学界,“同翅目”作为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已得到公认和普遍接受,并已不再作为昆虫纲的一个有效目被使用。
国际昆虫界将原同翅目的木虱、粉虱、蚧虫、蚜虫、蝉、沫蝉、叶蝉、角蝉及蜡蝉类昆虫与蝽类昆虫一起作为半翅目的成员对待。
[编辑本段]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的一目。
包括蝉、沫蝉、叶蝉、角蝉、蜡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和蚧壳虫,是昆虫纲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形态变化较大,口器刺吸式,前后翅膜质透明,形状、质地相同(与半翅目相对应),故称同翅目。
同翅目昆虫均以植物汁液为食,其中许多种类可以传播植物病毒病,是重要的农业害虫;有些种类可以分泌蜡、胶,或形成虫瘿,产生五倍子,是重要的工业资源昆虫。
蝉的鸣声悦耳动听,蜡蝉、角蝉的形态特异,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昆虫。
[编辑本段]识别要点体小到大型。
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
触角短,刚毛状、线状或念珠状。
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呈屋脊状放置,有些蚜虫和雌性蚧壳虫无翅,雄性蚧壳虫后翅退化呈平衡棍。
雌虫常有发达的产卵器。
[编辑本段]种类与分布世界已知450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同翅目Homoptera
3. 蜡蝉科Fulgoridae
• 中型至大型昆虫, 善
跳跃一般体色美丽如 蝶蛾。有些种类额延 长如象鼻, 还有的种 类可分泌绵状的白蜡。
• 触角短, 末端具1 刚
毛, 位于复眼的下方。
• 前后翅端区翅脉呈网
状, 多分叉和横脉。
4. 木虱科psylli dae
• 体细小, 能飞善跳。 • 触角10 节, 末端有2
齿。雄虫具发音器, 位 于腹部两侧。
• 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
危害果树和林木枝条, 若虫吸取根部汁液。
2. 叶蝉科 Cicadellidae
• 体小型至中型。 • 单眼多为2 个, 触角鞭节
分节甚多。
• 后足胫节下方有2 列短刺,
这一特征可以区别于近缘 科昆虫。
• 雌虫具齿状产卵管, 产卵
于植物组织内。
殖交替进行。有卵生, 也有卵胎生。
• 本目不少种类为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并能传播植物的很多病害,
如蚜虫、叶蝉、木虱等能传播病毒。亦有不少种类如蚜虫、介壳虫、 粉虱等, 分泌蜜露, 诱致煤污病
1. 蝉科Cicadidae
• 多为大型昆虫。 • 复眼发达, 单眼3 个。
触角短, 刚毛状。
• 前足腿节膨大, 下方有
条长短不一的刚毛, 单 眼3 个。
• 前翅常比后翅坚实, 前
翅无横脉, 基部有一条 基脉, 是由R 、M 、Cu 三脉合成的, 为本科的 显著特征之一。
• 成虫、若虫常分泌蜡质,
盖在身体上。
5. 粉虱科蜡粉。
• 触角7 节。 • 翅脉简单, 仅具1 或
• 为过渐变态, 真正的幼虫期一般仅2 龄, 接着是“前
蛹”、“蛹”, 继而羽化为成虫。
• 多数为害虫, 以危害木本植物为主, 许多种类是果树及
同翅目总论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2000年香港发行 的一套四枚昆虫 邮票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
→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二.主要识别特征
1.体小到大型。(3mm-200mm) 2.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 3.触角短,刚毛状(鬃状)、线状或念珠状。 4.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 5.一般有翅2对,前翅质地均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呈 屋脊状放置,有些蚜虫和雌性蚧壳虫无翅,雄性蚧壳虫只有1对 前翅,后翅退化成平衡棍。
由倍蚜类主要是角倍蚜在植物叶
子上所产生的虫瘿(五倍子)在金属
防腐蚀、化学分析以及印刷染料等方
面有广泛用途。
五倍子是医学上的使用极为广泛,
功效和作用丰富,如便血、盗汗、解
毒、润肺、口腔炎、治疗胃和十二指
肠溃疡、脚癣脚气、缓解血肿外伤作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用、止血、抗菌等。
五.分亚目简介
同翅目昆虫已知有45,000多种,我国已知3,000多种。一般分为 2个亚目,即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喙着生在头的后方,着生 点在前足基节之前)和胸喙亚目Sternorhyncha(喙着生在前足基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用于食品、糖果、糕点上挂膜,延长有效贮存期。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四.经济意义
白蜡虫雄虫分泌的白蜡可用 作军工机械的模型材料、纺织工 业的着光剂以及电子机械工业的 润滑剂等; 虫白蜡有生血、生肌、定痛、 敛疮的功能。临床还可用于心绞 痛、脉管炎、湿疹等。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四.经济意义
同翅目蚜虫科分科检索表
同翅目蚜虫科分科检索表摘要:一、前言二、同翅目蚜虫科概述1.科属分类2.生活习性3.形态特征三、分科检索表1.检索表使用方法2.常见蚜虫科分类四、结语正文:一、前言在我国昆虫分类学的研究中,同翅目蚜虫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识别和研究,本文将介绍一种同翅目蚜虫科分科检索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类昆虫的特征。
二、同翅目蚜虫科概述同翅目蚜虫科(Aphididae)是半翅目(Hemiptera)的一科,全球约有4000 种。
蚜虫生活在植物上,以植物汁液为食,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1.科属分类同翅目蚜虫科包括多个亚科和属,如:Aphidinae、Pterocommatinae、Greenideinae 等。
各亚科和属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和形态差异。
2.生活习性蚜虫生活在植物上,部分种类具有寄主专一性,也有许多广布的种类。
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繁殖力强,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3.形态特征蚜虫体型微小,通常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体色多样,有绿色、黄色、红色等。
体表有蜡质覆盖,可抵御干旱。
头部和胸部有刺状突起,称为“气门”。
腹端有肛管,用于排泄。
三、分科检索表为了方便识别同翅目蚜虫科昆虫,这里提供一种分科检索表。
1.检索表使用方法在鉴定同翅目蚜虫科昆虫时,可按照检索表的顺序,依次检查昆虫的形态特征,找到对应的亚科或属。
2.常见蚜虫科分类根据分科检索表,以下是同翅目蚜虫科的一些常见分类:- 绿蚜亚科(Aphidinae)- 棉蚜(Aphis gossypii)- 麦蚜(Aphis pomi)- 灰蚜亚科(Pterocommatinae)- 甘蔗蚜(Pterocomma 楠i)- 球蚜亚科(Greenideinae)- 菠菜蚜(Macrosiphonia apiifoliae)四、结语通过使用同翅目蚜虫科分科检索表,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鉴定这一类昆虫。
这对于农业生产、昆虫学研究以及生物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同翅目
无翅蚜:触角4-6节。
有翅蚜:前翅有4条斜脉。
叶瘿型
葡萄根瘤蚜
触角3节
根瘤型
球蚜总科Adelgoidea
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无翅蚜和若虫触角只有1个感觉圈 有翅蚜后翅无斜脉,翅平叠于背上。
瘿绵蚜科Pemphigidae
触角感觉孔呈条状环绕触角或呈片状。 腹管小,环状或缺。 无翅蚜:复眼有3个小眼面。
2004年
2021年下一次
5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随 处可见大批附在树叶或草地上的蝉及其 褪下的壳。这种被称作“17年蝉”的幼 虫在地下蛰伏17年后,目前正数以亿计 地从华盛顿和东部一些地区破土而出。 未来一个月内这些地区的居民将为高分 贝的蝉鸣所困扰。据美国农业部记录, 1893年美洲第一次出现这种蝉,之后同 一地区每隔17年就出现一次。
与人类的关系:
害
取食为害 产卵为害 传毒为害 噪音为害
分泌物为害: 影响呼吸与光合作用,引起污染。
医药资源: 黑蚱蝉、红娘子 —— 蝉科 清热、镇静、解毒等
利
五倍子 —— 五倍子蚜在叶片上做的虫瘿 治中耳炎、腹泻等。 白蜡 —— 蜡蚧科(雄虫分泌蜡) 治疗气管炎,丸药的外壳。
工业原料:
白蜡:蜡蚧科的白蜡 虫雄性分泌物。
同翅目 Homoptera
梁爱萍,2005,关于停止使用“同 翅目Homoptera”目名的建议,昆虫 知识,42(3):332-337 “同翅目Homoptera”是一个人为的 并系类群,这一点已得到国际昆虫 学界的广泛接受。在国际上“同翅 目Homoptera”已不再作为昆虫纲 的一个有效目名被使用。
雌
未受精
已受精
待产卵
雄
草履蚧 Drosicha corpulenta
同翅目各科介绍
角蝉
苹果红脊角蝉
7、木虱科 Psylloidea
触角9-10节,末端有两支刚毛;单眼3枚, 跗节2节;雌虫有3枚产卵瓣。成虫前R、M和Cu1 在基部愈合,近中部3分支,近端部6分支。 常见昆虫 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为害梨树)、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为害柑 桔和香料植物)。
同翅目分类系统及重要科的介绍
学 生:严 斌 指导教师:戴仁怀 教授 2013年11月19日
同翅目Homoptera
Homo-是指“同、均一”的意思, 而-ptera(翅)指的是前翅质地均 一。同翅目由此而来。其前翅从 基部到端部质地一样,代表昆虫 有蝉类、叶蝉、飞虱、蚜虫、白 背飞虱等;口器均为刺吸式,全 为植食性昆虫,很多还传播植物 的病毒病。因此同翅目在农业昆 虫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喙着生在前足基节之间
蜡蝉科(蜡蝉亚科、飞虱亚科) 蝉科 (蝉亚科) 沫蝉科(沫蝉亚科) 蝉亚目Cicadomorpha 叶蝉科(叶蝉亚科) 角蝉科 (角蝉亚科)
同 翅 目
木虱亚目Psyllomorpha
木虱科(木虱亚科)
球蚜科
蚜亚目Aphidomorpha
蚜科 蚜亚科
粉虱亚目Aleyrodomorpha
中国梨木虱
柑桔木虱
8、蚜科 Aphididae
触角6节,极少有5节或4节,感觉孔圆形,罕见椭 圆形;复眼多小眼面;前胸及腹部常有缘瘤;翅痣大, 中脉分叉1-2次,爪间毛毛状;尾片形状多样,但不呈瘤 状,尾板末端圆。如: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 麦二叉蚜 Schizaphis graminum
同翅目蚜虫科分科检索表
同翅目蚜虫科分科检索表引言同翅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包括了很多种类繁多的昆虫。
其中,蚜虫科是同翅目中的一个重要的科,也是农业害虫中的一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同翅目蚜虫科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蚜虫科的分类蚜虫科是同翅目中的一科,包括了很多种类的昆虫。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蚜虫科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亚科:亚科1:xxx•特征1•特征2•特征3亚科2:xxx•特征1•特征2•特征3亚科3:xxx•特征1•特征2•特征3蚜虫科的特征蚜虫科的昆虫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对它们进行辨识和分类。
以下是蚜虫科昆虫的主要特征:外形特征•身体细长,呈椭圆形•体色多样,常见的颜色有绿色、黄色、黑色等•体长一般在2-5毫米之间口器特征•口器为吸管状,用于吸食植物汁液•上下颚发达,用于刺入植物的组织繁殖特征•蚜虫科昆虫具有孤雌生殖的特点,即雌虫可以不经过交配而繁殖后代•雌虫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一般每次产卵数量较多蚜虫科的生活习性蚜虫科的昆虫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它们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来获取养分。
以下是蚜虫科昆虫的一些典型生活习性:寄主选择•蚜虫科昆虫对寄主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种类的蚜虫偏好吸食不同的植物•一些蚜虫种类对农作物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造成了农业上的严重危害群体生活•蚜虫科昆虫一般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在植物上•群体中的蚜虫通过释放信息素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配合传播病原体•一些蚜虫种类可以传播植物病毒等病原体,对农作物造成二次危害•蚜虫通过吸食感染病毒的植物汁液后,再吸食健康植物的汁液,将病毒传播给健康植物蚜虫科对农业的影响蚜虫科昆虫对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以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死亡。
以下是蚜虫科对农业的主要影响:吸食植物汁液•蚜虫科昆虫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受损,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大量的蚜虫吸食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变黄、萎蔫甚至死亡传播病原体•一些蚜虫种类可以传播各种植物病毒,导致植物感染病毒病•病毒病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果实畸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损失•蚜虫科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造成了农业上的巨大经济损失•农民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蚜虫的数量,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结论蚜虫科是同翅目中的一个重要科,其昆虫对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翅目分类PPT
蝉
蝉总科(蝉科)
亚
目
沫蝉总科(沫蝉科、尖胸沫蝉科)
叶蝉总科(叶蝉科)
角蝉总科(角蝉科、犁胸角蝉科)
Ⅰ.蜡蝉总科 Fulgoroidea
1、蜡蝉科 Fulgoridae
(1)识别特征:体中到大型;头大 多圆形,有的为具大型头突,直或弯 曲;胸部大,前胸背板横形,前缘极 度突出,达到或超过复眼后缘;中胸 盾片三角形,有中脊线及亚中脊线; 肩板大;前后翅发达,膜质,翅脉到 端部多分叉,并多横脉,呈网状;前 翅爪片明显,后翅臀区发达;后足胫 节多刺;腹部通常大而宽扁。同翅Βιβλιοθήκη 各亚目分科概况同翅目各亚目介绍
Ⅰ.蝉亚目(蜡蝉总科、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总 科、角蝉总科)
同
Ⅱ.木虱亚目(木虱总科)
翅
目
Ⅲ.蚜亚目(球蚜总科、蚜总科)
Ⅳ.粉虱亚目(粉虱总科)
Ⅴ.蚧亚目(旌蚧总科、粉蚧总科、 蚧总科、盾蚧 总科)
Ⅰ.蝉亚目 Cicadomorpha
(一)蝉亚目
蜡蝉总科(蜡蝉科、广翅腊蝉科、蛾蜡蝉科、 飞虱科、粒脉蜡蝉科、象蜡蝉科)
Ⅱ.蝉总科Cicadoidea
(2)生物学特性
渐变态,成虫生活于植物地上 部分,产卵于植物的嫩枝内;若虫 在地下生活,吸食植物根部汁液。 若虫老熟后钻出地面,爬上植物的 茎干或枝叶上进行羽化。
Ⅱ.蝉总科Cicadoidea
(2)经济价值
①危害多种果树枝条。 ②食用价值:蚱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一盘“油炸金蝉”的价 格都在四五十元以上(一只金蝉=六个鸡 蛋)。 ③药用功能:蝉蜕的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 白质,味甘、咸、寒,止渴生津、保肺益肾、 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
一般生活在植株上, 能飞善跳,多在叶部取 食,有的种类生活于地 面或植物根部,食性广; 为害葡萄、梨、樱桃等 果树,能传播病毒病 (小麦红矮病),造成 更严重的危害。
同翅目分类PPT
Ⅰ.蜡蝉总科 Fulgoroidea
(2)生物学特性
渐变态,卵产于寄主植物表面, 由保护性的分泌物包围;成、若虫 均生活在植物上,取食植物汁液。 飞翔力较弱,但善于跳跃。
Ⅰ.蜡蝉总科 Fulgoroidea
(3)经济价值
①常见种类如斑衣蜡蝉在为害椿树等经济作物,成、若虫体内含斑蝥素,可入药(外 用对皮肤有止痒、改善局部神经营养及刺激毛根,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②龙眼鸡为害龙眼、荔枝、乌桕等作物;
观赏价值: 由于形态奇特,是人们喜 闻乐见的昆虫。
鹿角蝉为害板栗
(二)木虱亚目
仅包括1总科:木虱总科(仅包括一科,木虱科)
Ⅵ.木虱总科 Psylloidea
7.木虱科 Psyllidae
(1)识别特征:
体小型,活泼能跳;触角10节,端部 有分叉;复眼发达,单眼3个;喙3节,自 前足基间生出;两性均有翅,前翅皮革质 或膜质,径脉R、中脉M和第一肘脉Cu在基 部愈合形成主干,在近中部分开成3支, 到近端部每支再分为2支,而后翅膜质, 翅脉简单;跗节2节,后足基节有疣状突 起,胫节端部有刺。
Ⅵ.木虱总科 Psylloidea
(2)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
两性卵生,卵产在组织外或组织中,卵呈长型,具卵柄。若虫5个领期,常分泌蜡质和大量蜜露,虫 体在其下,给喷药防治带来许多困难。若虫群居,有的形成虫瘿。
农林害虫: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是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有的还传播植物病毒病。 食用价值:虫口密度大时,其副产品可在叶和枝上形成一层膜,有时可像雨滴般自叶滴落,澳大利亚 原住民常收集此种蜜露为食。
的距,是本科最显著的鉴别特征。
Ⅰ.蜡蝉总科 Fulgoroidea
(2)生物学性
卵产在植物组织内,成行排列 呈香蕉型;若虫共分5龄,主要生 活在禾本科和莎科等植物上;食 性为单食性或寡食性;并以各种 虫态越冬;其次,有的种类有长 距离迁飞习性。
同翅目的特征
同翅目的特征
答案:
同翅目(现归为半翅目)昆虫的特征主要包括:
刺吸式口器:口器外形像喙,可用来刺破食物,吸食其中的汁液。
喙同头部之间有折环,不用时可以放在身体下方。
两对翅膀:前翅质地较一致,多为膜质或皮革质,静止时在体背呈屋脊状。
渐变态发育:多数为渐变态,若虫与成虫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
植食性:许多同翅目昆虫生活在植物体上,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农业害虫:有些同翅目昆虫在刺吸植物时会将病毒病传播,因此在害虫防治中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同翅目”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在国际上,“同翅目”已不再作为昆虫纲的一个有效目名被使用,而是归入半翅目。
题目:同翅目的特征是( )
A.前翅膜质或单质,刺吸式口器,完全变态。
B.前翅膜质,虹吸式口器,不完全变态。
C.前翅膜质,刺吸式口器,不完全变态。
D.前翅膜质,咀嚼式口器,完全变态
答案:C。
常见昆虫1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
螳螂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
螳螂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 身体—中型和大型 • 头部—头呈三角形,活动自如。复眼发达,
单眼三只。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发达。 • 胸部—前胸很长,如颈状。前翅革质,后翅
膜质。前足是捕捉足。 • 腹部—成虫腹部肥大 • 发育—不完全变态
三、同翅目
蝉(知了):蝉科昆虫 俗称“知了”,中至大 型,雄虫多有发音器官, 能发出悦耳的叫声,幼 虫生活在地下,刺吸植 物根内汁液。
昆虫纲动物分目举例
昆虫分目的依据
• 口器的类型 • 翅的有无及类型 • 触角的类型 • 足的类型 • 变态方式
昆虫纲的分目举例
• 昆虫纲动物有100万种,占动物总数80%。 非为三个亚纲共30个目。
• 介绍以下13个目的常见种类 • 蜉蝣目、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4.5
万)、半翅目(3.8万)、鳞翅目(16万)、 双翅目(12万)、膜翅目(10万)、鞘翅 目(35万)、蜻蜓目、蜚蠊目、蚤目、虱 目;其它昆虫18.7万。
雄性独居,好斗。“二尾子”是雄的,“三尾子”是雌的。
斗蟋蟀
蟋蟀类昆虫的听器位于身体的什么部位?
位于前足胫节基部的两侧,可感知同类发出的鸣叫声。
蟋蟀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蝗虫 的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
养蟋蟀(阅读)
• 捉蟋蟀:在地面的砖石下面 或者草丛的土中去寻找,最 好根据雄性蟋蟀发出的鸣声 来判断具体位置。用准备好 的罩子将其扣住,放置准备 好的装蟋蟀用的纸筒和罐内, 暂时保存。
蜉蝣的亚成虫
蜉蝣的成虫
蜉蝣在空中浮游
蜉蝣的亚成虫和幼虫, 幼虫杂食性,是鱼的 食料。
二、直翅目
• 小学生的问题: • 蟋蟀的“大牙”是什
么样的? • 蟋蟀如何发出叫声的? • 蟋蟀的“耳朵”在哪
昆虫识别与鉴定同翅目
已知近3000种,中国已知 近300种。
二、木虱次目 Psyllomorpha
小型;活泼能跳;触角10节;前翅皮革质或膜质,R脉、M 脉和Cu1脉基本愈合,形成主干,到近中部分成3支,到近端 每支再分成2支;后足基节有疣状突起,胫节端部有刺。
触角短,鬃状、线状或念珠状 前翅质地均一,膜质或革质 有些蚜虫和雌性介壳虫无翅
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生物学和生态学
大多数为渐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少数为过渐变态,如雄性介壳虫及粉虱有类似蛹的虫态。 多聚集生活。 繁殖方式多为两性卵生,有些为孤雌胎生或孤雌卵生。一些介 壳虫和多数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
蝉生活史4-17年。仅包括1科,已知约2000种。
6、蝉科 Cicadidae
成虫生活在树上,幼期生 活在土壤中;若虫的蜕称蝉 蜕,若虫背真菌寄生形成蝉 花,均可入药。
我国已知近200种,如蚱 蝉Cryptotympana atrata
Ⅲ、沫蝉总科 Cercopoidea
小到中型;前胸背板大,平或明显隆起,小盾片长于或 等于前胸背板;前翅常加厚呈皮革质;后足胫节有1-2侧 刺褐1-2横列端刺。
2、飞虱科 Delphacidae
体小型,2-9mm;多灰白或褐色;头小、短,触角锥形,少数第1、2 节长而扁平;前胸常呈衣领状;翅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有长翅型和短翅 型;后足胫节有2个大刺,端部有1个可活动的距。
已知约150属1500种,中国已知100多种,有许多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 如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若虫一般隐蔽在自身分泌的泡沫中,最后一次蜕皮后离 开泡沫。
同翅目
(6)产卵蝉、叶蝉、飞虱等有产卵器的昆虫,以产卵器切开植物枝条、叶片,产卵在植物组织内,可造成枝 条枯死。蚜虫、介壳虫等无产卵器,卵产于植物表面。
动物学史
同翅目动物(4张)传统的“同翅目”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而是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在国际昆虫学 界,“同翅目”作为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已得到公认和普遍接受,并已不再作为昆虫纲的一个有效目被使用。国 际昆虫界将原同翅目的木虱、粉虱、蚧虫、蚜虫、蝉、沫蝉、叶蝉、角蝉及蜡蝉类昆虫与蝽类昆虫一起作为半翅 目的成员对待。
小型多态昆虫,同种间有无翅和有翅型。触角3-6节,有原生和次生两种不同的感觉器。跗节2节,第1节很 短。腹部常有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如有翅,则前翅比后翅大,前翅有翅痣。
蚜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卵生或卵胎生。蚜虫刺吸植物汁液,引起植物发育不良,排泄蜜露, 引起霉菌滋生,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是最重要的农林害虫类群之一。倍蚜的虫瘿五倍子是重要的工业和药用原 料。世界已知4000多种,归为2总科13科。现介绍几个常见的科。
A、蚜科Aphididae
腹管明显,触角上的感觉器为圆形,很少有椭圆形。
B、绵蚜科Pemphigidae
腹管不明显或退化为盘状。触角上的感觉器为环状或断续的条状。五倍子蚜就属于本科,我国已知14种能形 成五倍子的倍蚜。
C、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无腹管。无翅蚜和幼蚜触角上只有一个感觉圈,有翅蚜触角3节,前翅两条Cu脉共柄,休息时翅平放于背上。 常见的有葡萄根瘤蚜等。
寒蝉 同翅目蝉科动物
寒蝉同翅目蝉科动物寒蝉,为半翅目(曾为同翅目)、蝉科动物,是蝉的一种,又称寒螀、寒蜩。
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有黄绿斑点、翅透明。
基本解释①天冷时叫声低微的蝉。
如寒蝉凄切、噤若寒蝉。
②蝉的一种,有黄绿斑点、翅透明。
雄蝉有发声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鸣叫。
寒蝉是一个很诗意的名词,是诗中的重要意象之一。
与蝉在诗中所代表高洁不同,寒蝉通常表达悲戚之情,用于离别的感伤。
引证解释1、蝉的一种。
又称寒螀、寒蜩。
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郑玄注:"寒蝉,寒蜩,谓蜺也。
" 孔颖达疏引郭璞云:"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 李善注:" 蔡邕《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每欲一述衷情卒卒未暇也辍直枢曹闲居无事甫得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飞退鹢,情比噪寒蝉。
"2、寒天的蝉。
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
《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李贤注:"谓寂默也。
《楚词》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蝉寂漠而无声。
'"宋一鸿《和萝庵钝公诗》:"有教既无类,敢噤寒蝉口。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
"3、古代妇女的面饰。
因状如蝉,故称。
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向妆台半贴寒蝉,挥玉管羞题冰蠒。
"4、河南南阳、驻马店部分地区又称为qiu lian(音:秋连、秋恋、秋怜),因其鸣叫声类似于此而得名。
同翅目总论
即在若虫与成虫间存在 一个不食不动的伪蛹阶 段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三.生物学和生态学
2. 蝉、叶蝉和飞虱等有发达 的产卵器,产卵于植物组织 内;
蚜虫、蚧壳虫、木虱和粉
虱等无发达产卵器,产卵于 植物表面。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八点广翅蜡蝉的产卵刻痕、卵
三.生物学和生态学
3.繁殖方式:多为两性卵生,但
有些则为孤雌胎生或孤雌卵生,
一些介壳虫经常进行孤雌生殖,
多数蚜虫进行周期性孤雌生殖,
即两性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
蜡蝉交尾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三.生物学和生态学
4.性二型现象明显,一般是 雌虫比雄虫个体大。 有的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 如蚧壳虫。 有的雄虫有发音器而雌虫 没有,如蝉。
雌成虫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三.生物学和生态学
5.多型现象:飞虱有长翅型和短
主要科:蝉科、叶蝉科、沫蝉科、
角蝉科、蜡蝉科、飞虱科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五.分亚目简介
胸喙亚目Sternorhyncha
特点为触角长,丝状;喙从前足基
节之间伸出;前胸背板小,跗节一两
节,经常不活泼,有些固定在寄主植
物上,如介壳虫等。
主要科:木虱科,蚜科,粉虱科,
蚧科。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五.分亚目简介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2000年香港发行 的一套四枚昆虫 邮票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
→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二.主要识别特征
1.体小到大型。(3mm-200mm) 2.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 3.触角短,刚毛状(鬃状)、线状或念珠状。 4.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 5.一般有翅2对,前翅质地均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呈 屋脊状放置,有些蚜虫和雌性蚧壳虫无翅,雄性蚧壳虫只有1对 前翅,后翅退化成平衡棍。
第十章 同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山楂树受害状
在剪锯口聚集状
(2)根部表现
主要危害浅土中或裸露的根,诱发根瘤。 可造成树体发育不良,延迟结果,缩短树龄,
受害严重的树体遭遇严寒和干旱易死亡。
对根部危害所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在地上部分危
害造成的影响。
根部危害状
根 部 危 害 状
2
二、地理分布 苹果绵蚜原产北美洲东部,现在几乎遍布美 洲、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适合栽培苹 果栽培的国家。
1. 寄主植物 可为害苹果、洋梨、山楂、花红、大山 桉、山荆子等,以苹果为主。
Mointain Ash
2. 危害状
(1)地上部分表现
成若蚜群集在果树枝干的剪锯口、
伤口、腋芽、短果枝叶簇基部等 处,被害部位形成肿瘤,肿瘤破 裂后易诱发苹果腐烂病和苹果透 翅蛾的危害。
果柄、梗洼和萼洼处受害后,果
柄变黑褐色,果实发育受阻并易 脱落。
为改良品种,从美国引入葡萄品种,同时将其传入。 1863年被发现时已经失控。之后的25年间毁灭了法国 近1/3的葡萄园,面积超过100万公顷。
传入沙俄后,曾经被迫毁弃350万公顷葡萄园,直接
防治费用超过四百万金卢布。
(2)传入中国的历史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成立“张裕葡萄酿酒公
司”,随美国苗木传入。1896年在公司自建园发现,
葡萄根瘤蚜无翅成蚜: a.根瘤型 b.叶瘿型
二、地理分布与传播历史 1.地理分布
葡萄根瘤蚜原产北美洲。目前在美洲、欧洲、非洲和
大洋洲均有分布。
亚洲:
中国、以色列、日本、约旦、朝鲜、韩国、
黎巴嫩和叙利亚。
中国:山东、辽宁和台湾。
2.传播历史
(1)传入欧洲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同翅目
2. 生物学特性 2.5 共栖现象
有的蚂蚁还在晚秋或冬季,把同翅目昆虫或其卵搬到 蚁巢里过冬,到了春季,再把它们搬回到寄主植物的嫩 枝叶上。
同 翅 目 昆 虫 与 蚂 蚁 的 共 栖 现 象
第四节 同翅目
3. 经济意义 同翅目昆虫都是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刺破植物组织, 吸食汁液,使受害部位营养不良、褪色、变黄、器官萎蔫 或卷缩畸形,甚至引起整株植物枯萎或死亡。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12 粉蚧科 重要种类: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 ( Lobdell )是我 国从美国引进湿地松种子时带入,于1990年首次在广东台山 红岭湿地松种子园中发现,现在广东为害非常严重,为害面 积在15万公顷以上。
粉蚧的天敌
第四节 同翅目
黑 尾 叶 蝉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Ⅰ头喙亚目 —— 叶蝉科昆虫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Ⅰ头喙亚目 4.6 沫蝉科Cercopidae 俗称吹泡虫。英文名 称:froghoppers。小至 中型。单眼2个;后足胫 节有1~2个侧刺,末端 有1~2圈端刺。因若虫 常埋藏于泡沫中而得名。 泡沫是由若虫腹部第7~ 8腹节表皮腺分泌的黏液 从肛门排出时混合空气 而形成。
Ⅰ头喙亚目 触角短 小 、刚毛状 , 喙自头 部后下方伸出 。 翅脉 发达,前翅至少有4条 纵脉从翅基部伸出 。 足跗节3节。雌虫产卵 器发达。
单眼 胸足 触角
头 喙 亚 目 的 头 部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Ⅰ头喙亚目 4.1 蜡蝉科Fulgoridae 又称樗鸡科。英文名称:lantern flies。中型至大型, 是同翅目昆虫中体色最艳丽的类群。有些种类的额与颊 间有隆堤。单眼2个,前翅爪片明显,后翅臀区有网状脉。 如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
此目包括蝉、虱、介壳虫等,整体上该目昆
虫体上有分泌物,尤其蜡质分泌物。刺吸式 口器,传播病毒病,身体由小型到大型,体 表因有蜡质分泌物,色泽各异。
1. 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型。口器刺吸式,喙出自头部下后方,通常3节。 单眼2~3个。前翅质地均匀,膜翅或覆翅;常有腊腺。
第四节 同翅目
1. 形态特征
美 丽 的 蜡 蝉 科 昆 虫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Ⅰ头喙亚目
4.2 蛾蜡蝉科Flatidae 英文俗称:flatid planthoppers。中至大型,体形似蛾。 头比前胸窄,单眼2个。前翅前缘区多横脉,臀区脉纹上有 颗粒;后翅宽大,横脉少,翅脉不呈网状。如为害橘柑等 果树的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柑橘木虱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9 蚜科Aphididae 英文名称:aphids。触角6节,少数4~5节,最后2节上 有圆形感觉孔,末节分为基部和鞭部。前翅具斜脉,中脉 分2~3支。腹部第5节背侧面有1对腹管,末节形成尾片。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9 蚜科 蚜虫种类居多,分布甚广,为害普遍而严重。营同寄主 或异寄主生活。大多生活在植物的芽或花序上,故名蚜虫。 重要种类如桃蚜 Myzus persicae 分布于全世界132个国家, 寄主多达50科400余种,能传播115种植物病毒病。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Ⅰ头喙亚目 4.4 蝉科Cicadidae 俗称知了。英文名称:cicadas。中至大型。单眼3个,前 足似开掘足。膜翅,围脉发达。雌虫和雄虫第1腹节腹面分 别有发达的听器和发音器。 成虫生活于植物的地上部分,产 卵于嫩枝内。若虫地下生活,吸食 植物根部汁液。若虫老熟后钻出地 面,爬到茎干或枝叶上羽化,脱下 的皮叫“蝉蜕”或“枯蝉”。若虫 被真菌寄生后形成“蝉花”。蝉蜕 和 蝉 花 均 可 入 药 。 如 蚱 蝉 Cryptotympana atrata。
蚜虫的为害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9 蚜科
—— 蚜虫的天敌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绵蚜科
触角5节,感觉孔条形。 苹果绵蚜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个别年份在山 东局部地区(烟台等地)发生危害严重。日光蜂是 其重要天敌。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瘤蚜科Leabharlann 蚜虫的群集为害及其与蚂蚁的关系
第四节 同翅目
2. 生物学特性 2.3 生活史 渐变态,但雄蚧和粉虱为 过渐变态。蝉、叶蝉和飞虱 等有发达的产卵器,产卵于 植物组织内;蚜虫、介壳虫、 木虱和粉虱等无产卵器,产 卵于植物表面。粉虱和介壳 虫的第1龄若虫胸足发达,行 动活泼,通过爬行扩散和寻 找寄主,叫爬虫。找到适宜 寄主后,爬虫脱皮,失去足 和触角,进入第2龄,开始营 固定生活。
第四节 同翅目(Homoptera)
传统的“同翅目”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
群,而是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目前,在国 际昆虫学界,“同翅目”作为一个人为的并 系类群已得到公认和普遍接受,并已不再作 为昆虫纲的一个有效目被使用。国际昆虫界 将原同翅目的木虱、粉虱、蚧虫、蚜虫、蝉、 沫蝉、叶蝉、角蝉及蜡蝉类昆虫与蝽类昆虫 一起作为半翅目的成员对待。
飞虱的多型现象
第四节 同翅目
2. 生物学特性 2.5 共栖现象 同翅目昆虫吸食的液体食物 中,水和糖份多而蛋白质少, 消化道形成特殊构造——滤室, 使过多的水和糖份能直接进入 后肠而排出体外。其液体排泄 物中含有大量糖份——蜜露, 为蚂蚁所喜食。所以蚂蚁常常 追随其后,舐食蜜露,并保护 其不受天敌侵害。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10 粉虱科
粉虱的天敌
烟粉虱的为害
伪蛹(示皿状孔)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11 绵蚧科(Margarodidae) 英文名称:giant coccids。雌虫无翅,体肥大,分节 明显,体背白色卵囊,触角11节,营固定生活。雄虫触角 10节,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腹末有1对突起,自由生活。
介壳虫和蚜虫的为害
第四节 同翅目
3. 经济意义 除直接为害外,还传播植物病毒病,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比 直接为害大得多。据统计,约有75%的植物病毒病可通过同 翅目昆虫传播。已知至少有275种蚜虫可传带植物病毒,占 传播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第1位。次外,蜜露还可引发霉菌 滋生,影响光合作用,也造成间接为害。
绵蚧科昆虫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Ⅱ胸喙亚目 4.12 粉蚧科(Pseudococcidae) 英文名称:mealybugs。雌虫无翅,卵圆形,分节明显, 被粉状或绵状蜡质分泌物,触角5~9节,胸足发达,腹末 有臀瓣及臀瓣刺毛,肛门周围有骨化的肛环和肛环刺毛, 自由生活。雄虫常有翅,腹末有1对白色长蜡丝。
沫蝉和介壳虫
第四节 同翅目
1. 形态特征
1.2 腹部 腹部9~11节,但雌蚧腹部各节常有不同程度的愈合,如 盾蚧科腹部第4~8节或5~8节高度硬化愈合成臀板。除介壳 虫和蚜虫外,雌虫一般具发达的产卵器。无尾须。 多数种类在 腹部常具发达 的蜡腺,可分 泌虫蜡。 一些 种类的腹部还 有发音器 、听 器、腹管和皿 状孔等结构。
1.1 头部 后口式。下唇特化成喙,一般3节,少数4节、1节、2节 或缺。喙从头的下后方或前足基节间伸出。触角刚毛状或 丝状。有翅种类单眼2~3个;无翅者常无单眼。
蝉的背面观和头部侧面观
第四节 同翅目
1. 形态特征
1.2 胸部
有翅2对或无翅。有 翅者前翅为膜翅或覆翅, 后翅膜翅,静止时常在 体背上呈屋脊状放置。 蚧的前翅为膜翅,后翅 为棒翅。无翅种类和雌 蚧的胸部一般愈合,分 节不明显。胸足一般发 达,但雌蚧因固定生活, 胸足退化。跗节多2~3 节,少数1节或缺。
蚜 虫 的 传 毒 机 制
第四节 同翅目
3. 经济意义 有些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资源昆虫。如紫胶虫雌虫分泌 紫胶;白蜡虫雄性分泌虫白蜡;胭脂虫的虫体可以提取胭 脂;五倍子蚜寄生于漆树属植物叶子形成的虫瘿称为五倍 子,是名贵的中药材。 次外,蝉类能鸣叫;角蝉类的前胸背板奇形怪状;不少 种类的体色非常艳丽,都是重要的观赏昆虫。
第四节 同翅目
2. 生物学特性 2.4 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
雌雄二型在一些种类中很 明显,如蚧类的雄虫有翅、 雌虫无翅,蝉的雄虫有发音 器、雌虫没有。 有些种类有多型现象,且 多见于雌性。如飞虱有长翅 型和短翅型;蚜虫至少有有 翅孤雌型和无翅孤雌型,一 般常见的蚜型有干母、有翅 孤雌蚜、无翅孤雌蚜、有性 雌蚜和雄性蚜。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Ⅰ头喙亚目 4.7 角蝉科Membracidae 英文名称:treehoppers。小至中型。单眼2个;前胸背 板特别发达,常向前、向后、向上或向两侧延伸成角状突, 形状怪异奇特,故名角蝉。一些种类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主要生活于灌木或乔木上,有群聚性。
角 蝉 科 的 代 表
可 供 观 赏 的 蜡 蝉
第四节 同翅目
4.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主要包括蝉、叶蝉、蜡蝉、角蝉、飞虱、木虱、粉虱、蚜 虫和介壳虫等。多数学者主张把同翅目分为头喙亚目 (Auchenorrhyncha)和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 两个亚目。全世界已知49500余种,我国已知3000多种。
蝉 及 发 音 器
第四节 同翅目
2. 生物学特性 2.1 栖境 典型的陆栖种类,一般生活于植物的茎干、枝条和叶片 上,但蝉的若虫和一些蚜虫等取食和为害植物的根部。
同翅目昆虫的栖境
第四节 同翅目
2. 生物学特性 2.2 食性和活动习性 全部为植食性,但有些叶蝉和飞虱在黄昏或灯光下偶 有吸血现象。多为多食性,少数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多 数种类有群聚性,有较强的趋光性。一些种类如稻褐飞 虱、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等有长距离迁飞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