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综合分析题答题思路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综合分析如何进行解答

随着2018国考日益临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复习得怎么样了?现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综合分析如何进行解答详情公布如下,这是图图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备考干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决胜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综合分析如何进行解答综合分析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能否根据所掌握的有关理论知识给予综合、归纳,并进行科学的评价。
,关于综合分析题的具体解题技巧,以下从审题、阅读材料和作答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说明。
一、审题的技巧(1)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这样做可以避免不需要的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2)寻找关键词: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努力回忆与此相关的理论,并注意筛选。
(3)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
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二、阅读材料的技巧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
一般的材料提供信息很多,有主有次,还有重复的,所以,考生在做这类试题、阅读材料时,边读边用铅笔将含义相同的归类,并用1、2、3、……标注,对重要的核心句或者关键词,在下面画线,以备答题时直接应用,避免大量的重复阅读,造成无谓的浪费。
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细节、事例或者数字),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三、作答的技巧(1)分析评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观点时,材料中提出的两种思路/观点/理念分别是A和B。
A的积极性表现在……/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足;B的积极性表现在……/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足。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2018年国考拉开帷幕,你已经准备好了么?为您整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希望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综合分析题是国考申论考察的重点,在近几年国考的申论试卷中,综合分析题占的比重比较大,之前很多年份都是一年考察两道贯彻执行题。
加在一起,分值堪比作文的分值,所以大家要认真对待。
从近年考察的综合分析的来看,国考考察的特点主要是以常规型综合分析和启示型综合分析这两大类。
常规型综合分析有解释分析、评论分析、比较分析等。
主要是考察对一句话、一个现象、一个观点的看法。
启示分析主要是谈“……的启示或借鉴”。
在这里,对国考近三年考过的常规型综合分析的作答思路,给大家进行一下梳理。
通常常规型综合分析的作答思路是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
提出观点是一句话,从整体上作答,注意此观点一定要来源于材料。
在提出观点部分的作答,常规型综合分析的具体题目稍有不同,如果是解释分析,要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是评论分析,要对社会上的一个现象进行评论,点名本质,提出观点。
如果是比较分析,要先把材料中所给的事例,简单概括一下,再进行比较。
接下来分析观点,就是深入解释你提出观点那句话,往往从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定要有针对性。
分析部分所占的比例要多一些,占到整个答题比重的2/3或3/4左右。
最后落实观点,要提出总体对策,对策笼统、泛泛而谈即可,不用超过答题比例的1/3。
以我们曾将2017年考过的真题为例,“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这句话内涵丰富。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它的作答思路,提出观点:以水喻道,水“柔”的特性能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
分析观点:一方面,水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向,通过“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客观现象,使人们能更直观地理解儒家的“弹性精神”,这种似水般的善于等待、忍耐、适应,至柔却无往不胜,能够免受危机影响、度过动乱;另一方面,水的“柔”性还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水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随物赋形的特点,跟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利他、顺应自然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不谋而合。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技巧:综合分析题审题及答题方法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技巧:综合分析题审题及答题方法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必考的科目之一, 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观性真题,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现在距离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时间还有几个月,相信有志于参加国考的考生已经着手复习。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半边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应该是考生备考阶段的重头戏,对申论进行全面的了解也就更显得重要。
接下来本文为各位考生详细讲解申论考什么,希望给各位考生的申论备考提供基本的方向。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申论中的综合分析题,一向被广大考生视为难度比较大的一类题型,尤其当出现分析对象较复杂、难以理解的情况时,很多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答案毫无信心,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该答什么。
综合分析的对象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现象等,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一下综合分析题型的答题技巧。
拿到题目后,首先考生需要把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审清楚,尤其是题干中的关键词汇。
例如“请你谈谈对‘秦火火的认罪不仅是对自我的救赎’这句话的理解”,看到这句话首先要找出关键词,帮助自己判断这句话的基本意思。
这里面关键词很明显是“认罪”“救赎”,但实际上“不仅”这个词也是其中的关键词。
有的考生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关键词一定会是有意义的名词,但是实际上,关联词、动词等都可以是关键词,这就需要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从具体的分析对象出发。
这道题目中“不仅”这个词表明这种认罪的行为,不单纯只是对秦火火自己是一种解脱,给他自己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其他方面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影响,也就是对其他方面的救赎,因此想要把这句话理解明白,就必须从材料中找到这救赎是什么。
如此我们就能够判断这道题最基本的作答方向,然后再去材料中寻找相关的要点,也就是认罪行为的积极影响所在。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题抢分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题抢分技巧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有效学习,相信大家应该对于申论都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提升,在做题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反映综合分析题目是一个难点,那么就如何作答综合分析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仔细审题,判断题型,确定作答思路解释型综合分析题,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个事物或现象进行解释说明。
我们可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汇来判断题型。
题干中出现了“谈谈对……的理解/认识/见解”,其中省略号指代的是某种人们熟知或者不为人知的现象、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人的观点。
判断清楚题型之后,就应该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答题的思路,即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即对该现象、事物或观点进行解释;为什么即对解释的对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现状、影响、原因,至于具体选择哪部分的内容,主要视材料而定;最后,落实观点,也就是提出对策。
例如:2015年国考中有一道解释型综合分析,该题为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这时我们就可以形成作答思路,先要解释这句话,接着分析为何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最后谈谈应该怎么办。
二、根据思路,回归材料,寻找作答要点根据得出的作答思路,从材料中寻找要点。
以2015年国考真题为例。
需要从材料中找到对这句话的解释,在材料中并未有直接的解释,但是前面两则材料全都在讲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让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了很多的变化。
可以想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新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变革。
分析时就可以把材料中的现状、影响进行罗列。
材料中,讲到新技术给人的生活、生产制度带来了变革,且新技术的发展有着加速度的特点。
材料的最后一段全部在讲应该如何应用技术,如何让中国技术走向创新。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怎么办。
三、按照逻辑,进行加工,最后规范书写材料中的要点选择出来之后,这些暂时还存在于材料中。
我们需要按照前面的作答思路,确定最后的行为逻辑。
因此,最后答案的呈现便是先对“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进行解释,接着分析现状、影响,最后可以写写应该如何使用技术。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技巧:题型逐个攻克之综合分析题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技巧:题型逐个攻克之综合分析题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
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
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
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透过分析推导出结论或作出评价,考生请记住,我们你只是材料的搬运工,而非生产者。
也就是说,综合分析题型也是要把握“材料为王”的原则,是一种高度概括的题型,只要掌握了综合分析的作答本质,就能把综合分析的题型作答好。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着重介绍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与方法:一、理论讲解解题思路:通过阅读材料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社会热点事件。
按照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我们可以需要先解释一下引号中的词\句的意思,然后分析事件的原因或者影响,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如果材料中没有措施,我们可以做总结性语句。
(一)是什么:全面解释含义包括:1.解释字面含义;2.解释引申含义。
(二)为什么:1.辩证,事物的两面性;2.多角度原因、影响、现状、背景纵向分析:(三)怎么办:提对策或做宏观结论。
二、习题演练材料是针对公务员辞职创业的热潮,作者观点认为这种热潮属于正常的职业流动现象,我们无需对其进行过分解读。
针对这道题我们进行解读:1.是什么:公务员辞职创业是正常的职业流动,无需过分解读。
2.原因:(1)个人价值追求(个人梦想);(2)创业创新热潮;(3)反腐持续高压(含金量);(4)各地的鼓励政策。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综合分析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综合分析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的考查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在多种综合分析当中更加偏向于解释型分析,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解释型的综合分析也是最难的,大多数考生拿到综合分析的题目之后往往无从下手,今天小编以综合分析为例,进行简单的解说。
【方法讲解】解释型综合分析命题呈现:解释/谈谈对A的理解/认识/本质分析对象:一句话、某词作答流程:a.提出观点:解释含义,点明本质b.论证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关键词(关系、背景、原因、影响)c.落实观点:得出结论、提出对策【真题示例】(一)作答要求: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
”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
不超过字数200字。
(二)题目解析:解释的关键句: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关键词:我们、她、中国制造、最好的(需要通过材料阅读找到这几个词语的指代的内在含义)通过材料可以寻找到:1、她——中国人;2、我们——外国人;3、中国制造——中国文化的载体;通过每一段材料的阅读可以得到相应的要点:P1、琼,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P2、城小,中国人比较突出P3、文化交流还包含了人的交流和感情交融P4、资源包(1、传统文化知识,2、人本身价值观)P5、问题:外国人对中公文化的了解片面P6、通过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P7、人是文化传播者,人可以本国文化(三)答案呈现:【参考答案】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每个人都是一国最生动的文化名片。
因为,文化交流使人的交流和感情的交融,一方面,中国人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化资源包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人可以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让他们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家庭观念。
这样可以让外国人全方位的了解中国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因此,中国政府应该提高中国国民素质,加强业界合作,多开展览,扩大传播渠道,增加沟通内容,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传播到每一国人的身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评价性综合分析题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评价性综合分析题第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评价性综合分析题2018年国考申论答题技巧:评价性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能力是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考查的重点,查考类型丰富。
综合分析能力对应的常见题型有:启示型、解释型、评论型、关系型等几种,其中又以“评论型”难度最大,在此结合一道真题进行详解。
【例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根据“给定材料2”,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第一步:仔细审题,形成思路。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此题要求考生“进行价值判断”,属于评论型综合分析。
这种题型与“理解型综合分析”的区别在于观点不明确,需要考生先进行价值判断,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出观点(是什么):对观点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2、论证观点(为什么):证明所做出的价值判断正确合理;3、落实观点(怎么办):简要阐述对策措施;这一思路包括了综合分析能力作答的三个阶段“总——分——总”,体现特征一:作答对象更多元。
第二步:阅读材料,把握要点。
此题的给定资料较多,我们逐一梳理。
第一段:介绍背景,引出话题,无要点,提出疑虑“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第二、三段:“从理论上说,这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
”说明理论上新技术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支持,理由一)第四段:马太效应指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说明现实中,新技术在突破社会结构屏障上依然存在障碍(反对,理由一)第五段至第八段: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新技术的屏障。
“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支持,理由二)“获得娱乐、消费甚至精神的寄托和心理抚慰。
”(支持,理由三)“不仅扩展了视野,转变了意识,而且有了表达的渠道”(支持,理由四)“即时调用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经验,他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指导:申论综合分析题急速提分攻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指导:申论综合分析题急速提分攻略“时间如此缺货,请不要肆意挥霍啦!”故当务之急考生们需要将这仅有的黄金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而对于申论来讲,综合分析题型是必考题型之一,出题频率高、难度大,攻克这个难点是提分攻略的核心任务。
下面为大家介绍冲刺期如何进行综合分析题的提分攻略。
(一)综合分析题型的总体特点能力要求:透过材料表面的含义,挖掘内在的本质含义;范围要求:一般涉及“给定资料”的各个方面;思维要求:逆向思维——人脑思维的正常顺序应是先有分析后有观点,但综合分析题目在申论考试中的作答是先提出观点而后逐步分析;(二)综合分析题型的总体答题技巧技巧一:审题是关键审题部分重点应用“关键词法”,即作答对象的关键词和题干问题的关键词。
对象的关键词决定你的核心作答内容,而题干问题的关键词决定你的观点表态,例如谈“理解”是谈“看法”是不一样的。
技巧二:材料是基础一般材料的会由5-10则组成,总体看起来是乱的,实则内在逻辑是比较清晰的,几乎都在围绕同一主题通过不同的材料类型阐述与主题相关的“现状、原因、影响、对策”等。
故考生在梳理材料时可以采取合并同类项、做标注等形式进行要点的分析和归纳。
(三)综合分析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1.解释型分析题:对词语、句子、明确的观点的理解、解释。
【示例】如何理解“给定资料2”中“动行的平等伦理权利”的主张存在着“伦理悖论”?作答思路:(1)解释作答对象的本质含义(2)围绕材料分析作答对象(原因、影响)(3)围绕材料形成结论(结论或对策)2.评论型分析题:对观点、事物的评价、分析。
【示例】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社会越发展、越富足,身体素质反而越差,中国已进入”未富先病”的境地”,你怎么看?作答思路:(1)概括评论对象+鲜明观点(支持、反对、片面)(2)围绕材料论证观点(原因、影响)(3)围绕材料形成结论(结论或对策)3.启示型分析题:通过分析他国、他地成功经验、失败经验,得到启示。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作答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作答技巧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技巧:一、认真审题,明确解题的核心对象。
首先,综合分析的要点依旧依据材料,答案客观来自于给定资料,这就要我们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核心要点并且用做好表述出来。
因此要准确把握住要点信息,然后回归到材料中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比如说请你谈谈对于“新技术是否能够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这一问题的看法,那么我们首先明确问题是新技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接下来回归去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找相关能或者不能,确定观点以及理由。
二、明确思路,理清作答具体框架。
对于综合分析题来讲,要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框架答题,也可以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但所有的要点要严格依据材料,寻找材料中的权威和客观表述,而且要注意论证,突出论证核心,有效重点论证,根据要求把握住重要信息,有理有据,论据充实的时候就要考虑用事实和案例,有逻辑性的时候就要考虑行文脉络。
三、规范呈现,体现关键要点词汇。
综合分析的作答大多需要考虑整体要点逻辑,有时用一个自然段呈现,具体要点也要注意体现条理。
但最为关键的在于踩准核心关键词,同时,做好关键词的语言组织,既要清晰,又要突出,在符合字数要求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分数,书写时注意工整。
以2017年副省第三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这句话内涵丰富。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5分)要求:(1) 准确、全面,逻辑清晰提出观点,简要解释核心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水之意体会儒之柔,其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华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喻道。
分析论证,深入阐释主要内容:儒,“柔”也,切中要义,具有弱德之美,多维度的彰显文化性格,具有等待之义,有极好的耐心、忍耐,并且有固有的柔顺性;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我们常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者,万物之本原;水是不定的,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综合分析题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解答公务员考试应该如何复习?有什么经验等问题。
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综合分析题详情公布如下,希望能对备战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综合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申论所有小题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也是考察考生逻辑分析能力的题型。
综合分析能力可以作为一道单独的小题进行考察,也可以在其他题型中去考察,比如贯彻执行和作文题都会考察综合分析的能力。
其在笔试中有所考察,在面试环节同样也有所体现,所以这一题型一定要掌握。
华图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详细讲解。
一、题型判断启示型综合分析通常是给我们其他国家、地区的优秀做法,让我们去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比如材料中告诉我们东京、韩国、新加坡等治理交通拥堵的做法很有效,让我们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该提醒考察频率较低,不如解释型综合分析,但是也要注意,一旦考察,不要按照常规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答,思路完全不同。
二、解题思路启示型综合分析和解释型、评价型综合分析不同,拥有独特的答题思路。
类似于提出对策题型,但是又有区别。
提出对策题型有种对策的来源是由经验推到对策,和启示型综合分析很像。
只不过启示型综合分析要结合我国国情才可以。
比如新加坡高薪养廉制度虽然对于腐败问题能有进行有效遏制,但是对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基本国情而言,是不适用的,所以这条不能成为启示,但是可以作为对策来提,这就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启示型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和归纳概括类似,都是总分结构。
总是指总扩句,可以采用虚写或实写的方法来写总扩句。
分是指分条罗列,需要将启示逐一写下了才可以。
如:国外治理交通拥堵方面的启示如下:将城市扩张方向沿着交通轨道拓展;控制小汽车的拥有门槛和出行成本;倡导绿色出行的生活理念等。
注意同一层面的对策要合并。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同主体法、同层面法、同领域法、同意义法等,将找到的启示按照这些类别进行加工即可。
建议书写的具体条目为4到6条,条数太多会丧失归纳概括能力,太少则会落点或者合并太狠,而常见的题目都是4到6条适当。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难题突破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难题突破为您整理了《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难题突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里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难题突破综合分析题型是申论题目客观题中较难的部分,考生理解和书写起来较难。
然而抛开命题人设置的材料迷雾,综合分析始终没有脱离材料,是深度的归纳概论。
下面对申论综合分析题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考生突破思维难题,找到答题自信。
一、了解评分标准,明确答题总方向综合分析有其特定的评分标准:一是要点齐全。
申论是踩点给分,综合分析题也不例外。
在作答过程中需要在材料中找出要点。
二是逻辑清晰。
在找到要点后,需要对要点进行加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答案。
三是观点明确。
首先必须有观点,即表达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其次观点最好放在答题的起始位置,最后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观点要有倾向,如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四是有理有据。
有了观点后,还需要谈为什么是这种观点,即需要论证此观点或解释为什么是解释的含义。
二、明确题型分类,心中游刃有余综合分析题主要有三类:解释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和启示型综合分析。
解释分析主要是对句子进行分析。
如“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
在分析句子时主要从分析句子字面意思或点明本质-深入阐述-延伸小结三方面来作答。
首先根据材料明确这句话的本质即中国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具体阐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最后作出结论。
评论型综合分析分析在综合分析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命题方式主要是谈对事物或观点的看法和评价。
如“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
”破解此类型综合分析的关键即它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提出自己观点,即到底新技术“能”或“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
接下来根据材料进行观点论证分析即寻找观点出处的原因或答题对象产生的影响。
2018国考申论点睛:把握综合分析 理清作答思路

2018国考申论点睛:把握综合分析理清作答思路各位备考的小伙伴们,是否觉得焦躁不安呢?申论作为国考的必考科目,是攻克国考难关的关键,考查题型一直较为稳定,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和申发论述题。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着重为各位考生分析普遍认为较难的综合分析题。
纵观10年至17年国考,综合分析仅在16年市地、14年副省和市地、12年市地4套试卷中未考查,不难看出,综合分析的考查频率较高,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而历年考查中解释型综合分析出现10词,频率最高,启示型综合分析出现6次,评论型综合分析出现4次,由此可知,在综合分析备考中此三种类型为重点复习对象。
再观察历年真题,17年副省要求谈对“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向,才能真切体味到‘儒’之‘柔’”的理解,要求准确、全面、逻辑清晰;17年市地则为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要求为准确、全面、有逻辑性。
通过对比我们能够得知:一、命题方式:题干往往直接给定分析对象,如17年副省和市地均为一句话,16年副省为一句话,15年副省为案例,15年市地为一个观点;二、作答要求:较为具体,为准确、全面、有逻辑性,强调了作答围绕材料与分析对象,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作答。
以2017年市地真题为例具体阐述作答思路:阐述“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一样”的含义。
第一步提出观点,即为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分析可知指纹为识别人的关键,为人的特色,题干中这句话的前半句也提到特色,所以解释为城市的水系就是城市的特色,强调了城市水系的重要性。
第二步:论证观点,即论证观点中的解释是对的,为什么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一样,可以以这句话的关键词城市水系或城市为突破口,证明透过城市水系可以识别不同的城市。
第三步:总结观点。
既然城市水系很重要,那么就要谈如何让城市水系发展的越来越好。
最后,明确了作答思路,当然也要了解综合分析的作答本质。
其实,综合分析的作答依然是回到给定资料中寻找与分析对象相关的要点,只不过我们需要将这些要点按照综合分析综合的思路连接起来,做到有逻辑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客观题的作答是我们拿分的关键,客观题中的综合分析题在客观题中出题概率非常之高,但也是众多考生最为头疼的题型。
该题型的出题频率无论在国考还是在联考中都占到一定的比重,其出现的形式往往灵活多样。
如解释、启示、评论、评价、比较等等题型都已经在国考或省考中出现。
在众多题型中,又以解释型综合分析和评论型综合分析尤为常见,下面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一同来了解一下综合分析的这两种重要题型。
一、综合分析总体思路(一)提出观点:无论何种的综合分析,其第一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两名自己的态度。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受众也就是阅卷人清楚明了的看到你对于你所答问题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方便阅卷的同时也可以使得整个答题更加清晰明了。
就好比与人对话讨论某一话题,往往是先告诉对方自己对于整个话题是怎么样的一种想法与观点,可以为之后的对话做好铺垫作用。
提出观点在某些时候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是什么”,即对话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话题要首先告诉对话的对象,其实与提出观点为一个意思。
(二)论证观点论证观点可以理解为解释自己刚刚提出的观点,再直白一点就是像你的对话对象解释一下对于沟通的话题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一种观点或者态度,说明自己的理由。
往往我们在这部分受到限制,大家都知道,申论是踩点得分,那就意味这我们要把所有的点都需要找到,可问题在于综合分析的论证观点部分的要点格外的散,需要整理,这就难住了一大批考生,这就需要各位考生能够准确的去分析材料的内容,去明确材料的每一句话表明什么意思。
一般在综合分析的论证部分我们往往说说现状、原因、影响等等,那就是告诉我们需要在论证的时候准确分析出那句话是现状,那句话是原因、影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概括出我们需要的要点内容。
如果用最为直白的话总结一下论证观点这个部分的话:概括材料中出现能够证明你观点的所有内容,要做到圈全面。
这部分我们也称之为“为什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申论必考题型作答技巧指点之综合分析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申论必考题型作答技巧指点之综合分析题大家都知道申论考试是比较重要且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科目,而这个难度系数除了作文就集中在了综合分析题目上,这种题型虽变化不大,但作答难度极大,让很多考生头疼,今天就来解析一下综合分析题型的作答技巧帮助考生们应对综合分析题。
一、综合分析题型分类常规综合分析考察类型分为“解释型”、“评论型”和“启示型”,要想做好综合分析题目需要首先分清考察的类型,以便于更准确作答。
作答对象是“词语”“一句话”的时候,例如:请谈谈对“困境中不绝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我们称之为“解释型综合分析”。
作答对象是“观点”“现象”“事物”的时候或者是题干明显需要我们表态的时候,例如:请谈谈对“青春雷锋电影票房遇冷”的看法。
我们一般称之为“评论型综合分析”。
作答对象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时,例如:谈谈法国保护本国文化的做法给我国带来哪些启示。
我们称之为“启示型综合分析”。
二、答题技巧所有综合分析题目中只有启示型综合分析是总分的答题思路,其余类型都是总分总的答题逻辑。
那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几种常考的答题思路与技巧。
解释型综合分析:总——解释句子含义或揭示句子本质;分——根据解释的含义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析原因,影响,现状等;总——做出结论或提出对策。
评论型综合分析:总——(解释评论对象),做出评价;分——对做出的评论加以论证,一般情况下可以论证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等;总——做出结论或提出对策。
启示型综合分析:总——概括性语句,类似于归纳概括题目的总括句,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根据不同题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成功的做法结合实际照抄,失败的做法转化成对策书写。
希望上述方法对大家理解和作答综合分析题目有一定帮助。
但是每道题目都有各自的特点,虽然和大家介绍了一些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和技巧,但是申论还是秉承着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在实际操作答题过程中还是要仔细审题,按照题目要求仔细作答。
2018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答题思路

2018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答题思路综合分析题是除作文题之外考生最头疼的题目之一,而偏偏综合分析题又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点考察题型,甚至会在一套试卷中出现两道综合分析题,那么为了为广大考生排忧解难,中公教育专家今天就来跟大家来分享一下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一、题型介绍就对于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型的分析来看,我们通过问法、答题思路的不同为综合分析简单进行了一下分类,而在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综合分析的类型有解释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和启示型综合分析这三类。
接下来我们一种一种来进行介绍。
(一)解释型综合分析解释型综合分析其实就是对于一句话或是词语的理解。
常见表现形式为谈谈对一句话的理解、解释、见解、含义。
对于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就是以下三个步骤:(1)提出观点:解释句意,点名本质含义。
在这里要根据题干的出处回到材料中去寻找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内容,有原文则用原文语句,没有原文那就结合材料来自己梳理总结,但是还是要原文优先,尽可能采用材料中的原词原句,因为这可能就是考官的采分点。
(2)论证观点:回到材料深入产开分析。
在这里主要是回到材料中去找出和我们要解释的话语相关的一些内容,原因、影响等等。
(3)落实观点:做出权威结论,结合实际适当提对策。
在对于句子分析之后,最终还是要去解决问题,那么在这里就是要宏观来书写对策,在书写时不用占用太多篇幅,宏观来说就可以,例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等。
(二)评论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一般是对于一个有争议或是社会现象来谈看法,常见表述为对于……谈看法、评论、评价、评析、反驳……观点等。
对于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是:(1)提出观点:指出评论对象,表达观点。
对于评论型与解释型综合分析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里,对于这种评论型综合分析,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表态过程,也就是要说明评论对象是积极、消极或是中性的,当然表述方式上可以为赞同反对、好或不好、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等不同的表述。
2018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型分析及做题方法

2018国考面试:综合分析现象类题型介绍及做题方法综合分析类题型在公考面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全国各类公考面试,无论国考、省考,还是选调生、招警、政法干警等其他类型公考面试,综合分析类题型都牢牢占据着“霸主”位置。
1.从出题概率上看几乎所有公考面试都会涉及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在一些地区,综合分析类题型在全部试题中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50%。
在内蒙古自治区公考面试中,综合分析类题型比重更是接近100%。
在2013 年5 月和6 月举行的河北省公务员面试中,每套试题包含的4 道题目全部为综合分析类题。
在2013 年6 月举行的山东省公务员面试中,每套试题所包含的3 道题目也全部为综合分析类题。
2.从分数权重上看在考官打分表的若干项测评要素中,“综合分析能力”所占权重稳居首位( 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屈居次席)。
由此可见,综合分析能力是考官非常关注的一项能力,也是评价考生优劣的重要依据。
3.从作答难度上看综合分析类题型涉及面广,对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系统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考生平时不关心时政热点,缺乏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那么这些缺点必然会在答综合分析题时暴露出来。
对于习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来说,综合分析类题目的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综合分析题是公考面试必考、分数权重最高、作答难度最大的题型之一。
综合分析类题型分类综合分析类题型有以下三种出题形式:1.现象类题型现象类题型是综合分析题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常要求考生就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事件或者有启示意义的问题发表看法,与时事热点联系较为紧密。
在综合分析类的三种出题形式中,现象类的出现概率最高。
2.观点类题型观点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就题干给出的某种观点或某些言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理由。
观点类题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情感倾向性,这也是它与社会现象类的本质差别。
近两年国考对观点类题型的考查较少,地方性的公考面试则各有偏好,出现频率差异很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变化及应对策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变化及应对策略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随着命题稳中难度有所提升的趋势,各大题型考查越来越灵活,而难度增加系数最高的当然是综合分析题,其中难度更高的当属解释型综合分析题。
今天,我们带大家走近综合分析题,看看它的变化和应对。
一、基本认知首先众所周知,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常考的题型,而且它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常见的三四种,包括解释型综合分析题、评价或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启示型综合分析题、比较型综合分析题等。
其次这几类型的综合分析题也各自有自己判断的方式和标准。
例如题干中出现“对……的认识、谈谈对……的理解”,则属于解释型综合分析题;题干中出现“谈谈对……的看法、见解、对某观点的判断或评价”,则属于评价或评论型综合分析题;题干中出现“谈谈XX地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有何启示”,则属于启示型综合分析题;题干中出现“请比较……和……,请分析……和……”,则属于比较型综合分析题。
最后就是要求当中也会有诸如“分析深刻、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等”。
二、深度认知每一类型综合分析题,都有其对应的答题方法和思路。
根据不同的作答对象主体,解释型综合分析题一般先需要理解并解释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的字面意思,进而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其中包含的角度有原因、影响等),最后是这句话或这个词带来的启示;评价或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则是先需要明确对作答对象的观点或看法(宏观层面),进而是在材料中搜集支撑你所给观点的理由,最后是总结回应你的观点或就问题整理对策;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则先是依据题干作答对象明确启示来源,然后结合本国或本省实际情况进行转述材料,最后通过总分结构加工书写答案即可;比较型综合分析题一般考得较少,思路为先针对所比较的作答对象进行高度宏观概括,再依次进行比较对象包含信息的展开罗列,最后得出比较的结论。
以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2016年国考副省题目,“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对于此题,先解释这句话,说的是技术层面(改教材、改上课)改的太快,灵魂(教育规律)难以跟上;接着再去分析为什么走太快、走太快的危害;最后再写灵魂怎么才能跟上,这道题目就很清晰了。
【5A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五大题型作答思路、作答范例汇总(纯干货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五大题型作答思路、作答范例汇总(纯干货版) 国考申论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资料,包括国考申论答题技巧、申论热点话题、精选申论范文、申论写作模板、申论高分经验等免费申论复习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广大参加国考考生整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五大题型作答思路、作答范例汇总(纯干货版)。
国考申论大纲中明确写道: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根据备考需求,可将申论试卷分为五大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作文。
有志于问鼎国考的考生,已经如火如荼的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了。
北京人事考试网网将国考申论五大题型作答思路、范例汇总,希望考生们在备考时灵活借鉴、运用。
一、归纳概括题作答思路归纳概括题目的作答思路秉持着“仔细审题”、“选择要点”、“要点加工”、“规范书写”的作答思路。
答案呈现时候体现为“总起句+核心词+信息要点”。
这类题型的评分标准为:“要点分—逻辑分—卷面分”。
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总分逻辑”,即“总括句+具体表现”。
中公教育·申论频道专家总结总括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材料中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直接拿来作为总括句;2.根据要点的内容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及“同词法”、“同义法”、“同范围法”、“主体合并法”等方式提炼一个总括句;3.根据作答对象和字数等要求,可以直接撰写一个虚写的总共括句,即铺垫即可。
二、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综合分析题型也是要把握“材料为王”的原则,是一种深度概括的题型。
1)核心要求:要点齐全:每个要点都要找到不能有遗漏。
条理清楚: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分析—综合的思路作答题目。
语言流畅:表达通顺没有语病。
2018国考申论备考技巧:综合分析题解析

2018国考申论备考技巧:综合分析题解析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频率较高,而且综合分析题一旦出现便是广大考生在小题部分丢分最多的一种题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命题趋势首先给各位介绍一下综合分析近几年来的命题趋势,在黑龙江省考当中,综合分析出题次数不多,但是一旦出现,所占分值并不低,综合分析题中出题频率最高的都是解释型的综合分析,其次是评论型的综合分析,考察频率最低的是启示型的综合分析。
在国考当中综合分析是近几年考试的重点题型,作答起来难度较大,字数要求较多,所占分值较多。
二、考查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申论的考试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考察难度也较高,要求广大考生在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的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难点在于与索要分析的内容所有相关的要点都要找到,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重在分析二字。
三、作答要求综合分析题要求广大考生观点要正确,综合分析题在出题时有一种提问的形式叫做:谈谈你的看法。
很多考生在作答此类问题时错误的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或者在表达观点时掺杂自己的主观臆断,均为不正确的观点,我们必须做到能够准确的提炼出材料的观点,切不可存在自己的主管想法。
另一个要求是分析深刻,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问题,要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同时还有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此处涉及到两种分析的方法:横向分析法,要求大家思考的广度;纵向分析法,要求大家的思考要有深度。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作答综合分析题的时候,不刻意强调分条叙述,但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去作答,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书写答案。
以上是对于归纳概括题型的初步介绍,希望对于广大考生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一次成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综合分析题答题思路
总体答题结构: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具体题型:
一、解释分析:谈谈你的理解/认识/本质/实质
(一)常见题型:解释某句话、解释某现象
(二)作答思路:
1、提出观点:阐述某句话含义、某现象本质;
2、论证观点:分析表现、原因、影响、现状等;
3、落实观点:做出总结或提出解决办法。
以2014年吉林省考甲级为例:“给定资料5”中提到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出观点:费孝通的这句话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有成分的认识。
论证观点:各美其美是指对本族文化的推崇与认同;美人之美是指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追捧;美美与共是指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天下大同是指多元文化的融合。
落实观点: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应有选择的继承和吸收,全面否定和细化都是不可取的。
二、评论分析:谈谈你的见解/看法/分析
(一)常见题型:评论某现象、评论某观点
(二)作答思路:
1、提出观点:阐述评论对象,亮明观点;
2、论证观点:阐述理由,分析原因、影响、合理性、作用等;
3、落实观点:提出正确观点或落实政策、解决问题的措施。
以2013年吉林省考甲级为例:给定资料6提到了“社会发展越富足,身体素质反而越差。
中国已经进入了‘未富先病’的境地。
”你怎么看?
提出观点:社会发展与身体素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中国进入未富先病的境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表现在青少年的身上。
论证观点:(原因)家长健身意识淡薄,过分溺爱;体育设施、器材不达标、体育教师
也严重不足;无硬性指标评价。
落实观点:全社会应一起行动,建立健全青少年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长效机制。
三、启示分析:谈谈你的启示/教训。
(一)常见题型:国内案例启示、国外案例启示
(二)作答思路:
1、提出观点:找出成功做法或失败做法
2、论证观点: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提炼做法的精华部分,即共同性、普遍性;(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有时可以合并为一步进行)
3、落实观点:将成功或失败做法转化成启示,即对策。
以2011年吉林省考乙级为例:给定资料2中百步亭社区专业协调员陈立昌的工作方法很有代表性,请谈谈这件事给你的启示。
提出观点:陈立昌作为社区协调员,成功调解了600余起纠纷,为社区的安定和家庭的幸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工作对其他的社区协调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落实观点:
第一,积极处理,对发生的时间进行分类处理。
第二,社区居民利益无小事。
第三,处理纠纷事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四,要懂法、守法,按照法律规定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