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起源于湖南安江的高庙文化

合集下载

苗族课件(2023版ppt)

苗族课件(2023版ppt)

赶秋节:每年农历 5 八月十五举行,以 庆祝丰收为主要活 动
春节:每年农历正 6 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与汉族春节相似,
但更具民族特色
3
苗族的民间艺术
苗族的音乐与舞蹈
01
苗族音乐:以民歌为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02
苗族舞蹈:以苗族舞蹈为代表,动作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03
苗族乐器:以芦笙、牛角笛等民族乐器为主,音色独特,富有表现力
02
教育内容:包 括文化、艺术、 科技等多个领 域,注重综合 素质的培养
03
教育机构:设 有专门的教育 机构,如苗族 学校、苗族文 化中心等
04
教育成果:培 养了大量优秀 人才,为苗族 地区的发展做 出了贡献
6
苗族的社会与经济
苗族的社会结构
1
苗族社会结构以 家族为基础,家 族成员之间关系
密切
2
家族内部分工明 确,男性负责生 产,女性负责家
承和发扬苗族传统生态 文化,提高族人的环保 意识
03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绿
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 染
02 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利
用苗族地区的自然和人 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增加收入
04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
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 族人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促进可持续发展
谢谢
苗族的手工艺品
苗绣:苗族独特 的刺绣技艺,图 案丰富,色彩鲜 艳
01
04
竹编:苗族竹编 技艺精湛,造型 独特,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银饰:苗族银饰 制作技艺精湛, 造型独特,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03
蜡染:苗族传统 的蜡染技艺,图 案丰富,色彩鲜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嘿呀,苗族可真是个特别又有趣的民族呢,我来给你好好讲讲他们的资料和风俗。

苗族主要分布在咱们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地方呢。

他们就像一群有着独特魅力的星星,散落在这些地区,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先说说苗族的服饰吧,那可真是漂亮得不像话呀!苗族姑娘们的衣服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衣服上有好多漂亮的刺绣,那些刺绣的图案丰富极了,有花呀、鸟呀、蝴蝶呀,还有各种各样奇怪又好看的几何图案。

我有一次在一个民俗展览上看到了苗族的服饰,当时就被吸引住了。

那刺绣的针脚细密得很,感觉就像仙女用魔法把那些图案印在了衣服上一样。

而且呀,苗族服饰上还有很多银饰呢,什么银帽子、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走起来的时候,那些银饰就会叮当作响,就像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苗族的节日也特别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苗年啦。

苗年就像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一样,热闹非凡呢!到了苗年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节日盛装,聚在一起。

男人们会吹起芦笙,那芦笙的声音悠扬又动听,感觉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呢。

女人们则会跳起欢快的舞蹈,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就像一群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苗年的画面,有个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银饰,跟着大人一起跳舞,那笑容灿烂得就像太阳一样,真是太可爱了。

还有啊,苗族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呢。

他们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小楼阁一样。

房子一般分为两层,下面一层用来堆放杂物或者养牲畜,上面一层就是人住的地方啦。

这种建筑可实用了呢,而且看着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曾经在一个苗族村落旅游的时候,看到那些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周围是青山绿水,那画面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一样,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苗族的饮食也很有特色哦。

他们喜欢吃酸的东西,像酸汤鱼那可是苗族的名菜呢。

那酸汤的味道浓郁醇厚,鱼在里面煮得鲜嫩多汁,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呀。

我在一家苗族风味的餐馆里吃过一次酸汤鱼,那味道到现在都忘不了呢,酸酸辣辣的,感觉味蕾都在跳舞。

苗族历史与文化

苗族历史与文化

苗族历史与文化苗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苗族历史与文化丰富多彩,凝结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本文将从苗族的起源、传统习俗、艺术形式等方面来探讨苗族的历史与文化。

一、苗族的起源与发展苗族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和口头传统,苗族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巫蛊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擅长土耕,尤其擅长水稻的种植与农耕技术。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

苗族历史的发展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碰撞密不可分。

在南方的山区中,苗族与藏族、壮族、侗族等民族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联系,互相吸收、融合了一部分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二、苗族的传统习俗苗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苗族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芦笙节”是苗族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苗族人民会在节日中举行盛大的鼓舞、舞蹈表演等活动,以庆祝丰收并祈求好运。

在婚嫁方面,苗族还有独特的“吃擂”仪式,新娘会在婚礼前数天只能吃粥,以示纯洁。

而苗族婚礼上还会举行打花枪、跳花灯等传统活动,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苗族人民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尤其以女性的服饰和发饰最为引人注目。

女性每年在花甲之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接骨节”,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服饰和发饰艺术的机会,也是觅得美满姻缘的标志。

苗族女性的服饰多以手工刺绣和彩色缎带为主,颜色鲜艳、绣花精致,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三、苗族的艺术形式苗族艺术形式多样,多以歌舞、织布、造型艺术等为主要表达方式。

苗族的歌舞表演在世界各地都有一定的声誉,而苗族织锦更是享有盛誉。

苗锦是苗族人民采用特殊的织布技艺制作而成的,它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精湛的织造工艺而闻名于世。

苗锦的图案多为花草、鸟兽以及苗族传统神话故事等,寓意着美好的愿景和对美的追求。

苗族人民还以剪纸、木雕、竹编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介绍ppt课件

苗族介绍ppt课件

芦笙舞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舞 蹈,以芦笙为伴奏乐器,舞姿
优美、节奏明快。
铜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 一,以铜鼓为伴奏乐器,舞蹈
动作粗犷豪放。
板凳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 一,以板凳为道具,舞蹈动作 简单易学,富有生活气息。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庆典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很多,如苗年、龙舟节、吃新节 等。
龙舟节是苗族传统的水上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举行, 节日期间会举行龙舟比赛、歌舞表演等活动。
03 苗族的传统服饰与建筑
苗族的传统服饰
苗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斑斓、工 艺精湛著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苗族的传统服饰多采用手工刺绣 、
苗族的传统服饰不仅具有审美价 值,还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 和传统,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苗族的建筑风格
苗族介绍ppt课件
•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 • 苗族的语言与文字 • 苗族的传统服饰与建筑 • 苗族的音乐与舞蹈 • 苗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01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
苗族的历史起源
苗族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苗族祖先在古代中国南方地区创造了著名的苗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现代苗文经过不断的改进 和完善,已经成为苗族人 普遍使用的文字。
苗族的语言现状与保护
语言濒危
由于现代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苗族语言的传承面临挑战,许多
年轻人已不再使用苗语。
语言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语言,政府和 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 广苗语教育、开展语言培训等。
语言与文化传承
苗族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 苗族文化的载体。通过保护和传承 语言,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苗族 文化。

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

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

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欢迎进入凤凰银饰传习所官网了解更多的苗族银饰和凤凰古城旅游资讯,打造精美苗族手工艺银饰品,传承千年苗族银饰文化。

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将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自己的职责,从未停止对苗族传统文化、工艺的挖掘、保护和技术改造。

目前已挖掘、复原、整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有:溶化、锻造、浮雕、透雕、圆雕、冷拉丝、搓丝、多层掐花、编丝、吹焊、镶嵌等,并已用于产品制作。

苗族发祥于长江中下游,在古代曾称雄中原。

其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九黎蚩尤部落。

商周时期,苗族先民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居住荆州一带的“荆蛮”势大力强。

西周初年,荆蛮首领熊绎受封并立国为楚。

楚国西垂的荆楚,由于地处边远,武陵山脉等高山大川的阻隔,受中原文化影响渗透甚少,仍长期保持原有的习俗及心理。

这部分荆蛮的后裔,就是后来操苗语东部方言的湘西苗族。

秦昭王置黔中郡,统治当地苗族。

西汉初年,于黔中地置武陵郡,管辖今湘、鄂、川、黔四省毗邻区域,郡属苗族称“武陵蛮”。

以苗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夹溪散布,因此又称“五溪蛮”。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苗族受制于蜀。

唐宋两代在与内地毗邻的区域,设立经治制州,边远地区设置羁靡州,在与内地邻境的武陵地区,宋朝则设官屯兵,常派大员“经制蛮事”。

元朝创立行省,在少数民族地区又专设宣慰司作为流官行政机构,其下设各土司进行管理,这样就将湘西苗族纳为湖广行省管辖明清两代,湘西苗族长期生活在土司统治之下;清康雍年间,朝廷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湘西的土司制大都削除。

近代史上,湘西苗族人民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苗族地区社会经济乃至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探秘苗族文化,了解不一样的民俗风情

探秘苗族文化,了解不一样的民俗风情

探秘苗族文化,了解不一样的民俗风情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湘、黔、桂等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群体之一。

苗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独特的特点,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今天我们就来探秘一下苗族文化,感受不一样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据考证,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苗族已开始发展。

在古代,苗族有着自己的文字、宗教、文化、风俗等特有的文化体系。

苗语是苗族人的语言,只有苗族人才能说通这种语言。

在苗族文化的传承中,家风、部落文化和宗教信仰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使得苗族文化在民俗风情方面拥有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苗族人喜欢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女子的花鞋、长裙、长香山、壮族的冠衫、裙子和马镫鞋等。

入乡随俗,穿上苗族服装的游客还可以在自己相册中留下一张独特的照片。

苗族的信仰文化涵盖了宗教、迷信和民间传说等方面,在生活中十分普及。

苗族人崇尚神灵,他们相信神灵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和好发展,在生活中非常注重祭祀活动。

此外,苗族的传说比较多,这些传说古朴典雅,非常富有地方特色,其中不乏关于神话传说、爱情故事、神仙传说和渔童传说等,都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文化中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就是板凳舞,又称“鼓板舞”,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它主要是在节日、婚礼等适合舞蹈的场合表演。

板凳舞有着独特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形式,通常都是由2人以上,并排坐着跳跃而成,每位舞者身上都装饰着漂亮的苗族服饰,舞者的舞蹈动作非常协调,让人目不暇接,板凳舞的演出往往会吸引到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

另外,苗族的民俗包括了许多传统的节日,如龙舟节、盘石节、赛龙舟节等,这些节日的主体活动是庆祝、祈福,在节日期间,人们可以品尝到许多特色美食。

这些节日的举办除了给苗族及其世代的子孙带来快乐,还能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

苗族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藏中的一朵奇葩。

苗族文化概述

苗族文化概述

苗族文化概述苗族文化概述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着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苗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一、苗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苗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左右。

长期以来,苗族一直生活在以农业为主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现代。

苗族文化深受先民古人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其他各族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

苗族善于歌唱、舞蹈和手工艺制作,其中侗族竹编,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两大代表。

二、苗族的文化特点1.民间音乐和舞蹈苗族民间音乐和舞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

传统苗族舞蹈以祭祖、休闲娱乐、祈福为主题。

其中以“踩竹马”和“蒲葵花”舞蹈最为著名,这些舞蹈轻盈婉转、动感十足,在现代,依然吸引着广大观众的喜爱。

2.苗绣和苗银苗族的手工艺制作也是苗族文化的独特体现。

在苗族手工艺制作中,“苗绣”和“苗银”是其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苗绣是苗族妇女通过绣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苗银是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利用银器装饰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节俗和民俗苗族节俗和民俗也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丰富多彩和具有独特特色的民俗活动给苗族文化增添了不少色彩。

比如腊八节、苗年、跳堆节等,都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

同时,苗族人民还有许多重要的生命仪式,如出生仪式、成人仪式、婚礼仪式、葬礼仪式等,这些活动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人文关怀。

三、苗族文化的现状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苗族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一些苗族传统的文化元素面临失传和淡化的风险。

许多苗族人口外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对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不过,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苗族文化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苗族的来历与风俗习惯word版本 (4页)

2019年苗族的来历与风俗习惯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苗族的来历与风俗习惯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201X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起源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

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

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根据语言差异分为三大方言,分别为苗语东部方言(亦称湘西方言)、苗语中部方言(亦称黔东南方言)和苗语西部方言。

苗族的自称,在湘西地区的苗族称“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区称“卯”、猛”或“蒙”等。

“猛”或“蒙”,黔东南苗语意为“树心”,传说枫树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称,西部方言苗族自称为hmongb(蒙),有意为“人”等词义。

局部地区称为“嘎闹”,意为乌,或许是古代乌氏族图腾的遗迹。

历史上,曾按其服饰、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

1949年以后,统称为苗族。

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

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

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

有人则认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

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盘瓠蛮说、武陵蛮说等。

有人提出传说时代的蚩尤、唐虞夏时代的三苗、殷周时代的髳、春秋战国时代的荆蛮、秦汉时代的黔中蛮或武陵蛮,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是苗族先民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起源于湖南安江的高庙文化,苗族是伏羲女娲的直接后代(作者:复旦大学教授、分子人类学专家李辉)
2016年9月26日,2016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盛大举行。

在分论坛“山海情——千年苗族的海洋与山地文化”上,来自贵州、上海、山东、北京等地的跨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了苗族的起源与发展,苗族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关系,并提出共建连接海洋与山地的文化平台。

现特刊发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分子人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李辉的发言概要。

在论坛上,李辉教授发表了题为《苗族上古起源基因与文化综合解析》的演讲,他利用基因组分析与多学科交叉的现代人类学研究方法,分析了苗族的上古起源,得出了众多推断,其中包括:
1. 苗族起源于7800年前的高庙文化,是伏羲女娲的直接后代。

2. 苗族开创了中国的第一座城城头山古城
3. 北方是苗族的流,但不是源。

山东人是从湖南迁徙而来的。

基因研究的发现
研究人类的进化历史,必须是一种多学科的、多视角的互证结果。

从遗传学来研究人的生物性变化,从考古学找到人类分
布、迁徙的区域,从语言和文化、民族的传统去考察他们以往的历史和当下的生活。

要寻找两个人是否有生物上的联系,肯定要通过基因来判断。

根据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我们就可以研究父系遗传的代际关系,如果我们把人类基因的变化过程比喻成一棵树,那么这些研究就会使得每个人都会在这棵树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叶子。

随着时间的积累,基因的多样性就会增加,在标本采集中就会发现,多样性高的群体一定是更为古老的群体,而多样性低的群体则是新近形成的。

当我们去研究湖南人和山东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Y 染色体上湖南和山东都有高频的O3-F11,其中湖南人的多样性特别高,而山东人则特别低。

所以,这就印证了山东人是从湖南迁徙过去的。

迁徙走的人,能带走的Y染色体种类非常少,能迁徙的人毕竟是少数。

那么,各民族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一个民族集团实际上是一个语系。

一个语系的产生,必然会有使用它的人群,而这个人群必然会生活在某一个空间之中,这个空间就必然是考古的文化圈。

所以,语系、民族和文化圈三者必须要找到他们的相关性,要对应起来。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获得学界内一致认可的是五个发源地,从7800年的湖南安江高庙文化开始一层层地传承下来的。

如果要检测这些文明与当下的人们存在什么关系,可以从
这些遗址中的墓葬取出骸骨来进行验证。

非常有趣的是,大溪文化中的骸骨检测出来的基因最接近苗瑶的O3-F11和O3-M7类型。

所以苗族最有可能是起源于湖广地区,与现在的分布区并不遥远,其源头可能与湖广地区的大溪文化或者更早的高庙文化有关。

花纹间的秘密
而从苗族的服饰文化来看,因为其服饰有着其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其服饰上的最有代表性的凤鸟纹与八角星纹,有着苗瑶族群的独特造型风格。

7800年前,高庙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八角星纹和凤鸟纹。

而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是八角星纹最集中出现的第二个文化类型。

其实苗族的文化传播区域是很广的,最早在湖广一带,后来沿江而下到了皖北苏北,出现在了其他遗址中,甚至传到了辽河流域。

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元素,很多都是来自高庙文化。

大汶口因此可以说是高庙的后裔。

相似的八角星纹也强烈地暗示了苗族文化与海洋的联系。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北方是苗族的流,但却不是源。

苗族是伏羲女娲的直接后代
这点在基因上也可以看出来,染色体如果以民族划分的话,苗族中的染色体分布其实与太昊伏羲氏的分布是吻合的。


多人认为伏羲与甘肃有关,但其实从考古来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甘肃没有凤鸟,没有八卦,连太极图都没有。

所以,伏羲的发源地多半是在湖南。

从Y染色体谱系上追溯,中国最早的帝王出现于约6800年前,类型恰恰是苗族的O3-F11。

我们的传说中最早的帝王是伏羲,以风(凤)为姓。

而高庙文化中出现的中国第一城——城头山古城的始建年代就是约6800年。

因此,伏羲应该是苗族与汉族的共同祖先,当然这里的汉族主要是指分布在山东的汉族,是少昊之后。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苗族起源于7800年前的高庙文化,这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源头来梳理的。

苗族是伏羲、女娲的直系后裔。

李辉简介:
李辉,男,1978年出生,博士。1996-2000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遗传学系;2000-2005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为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生物学博士;2005-2009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09-2011为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晋升教授。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分子人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
张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贵州大学教授
附:李辉教授为论坛赋诗一首
【七律】青岛千年苗族文化论坛
云梦飘摇经夙夜江城已是尽荒烟曾书八卦开千古甫定三皇奠朔边莫乐干戈修玉帛再连齐楚结亲缘重观日影高低处人在青山碧水间 2016.9.26于青岛
鸣谢:(姓氏笔画)
苗族文化守望者:贾不了、龙德标、欧正进、石晓青、田隆斌、吴彬、吴迪、吴景飞、吴玉荣、吴云勇
苗族印象微信:mzyx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