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十二文本特征手法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文本表现手法的步骤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文本表现手法的步骤

主标题: 分析文本表现手法的步骤副标题: 正确的解题步骤, 准确的术语是答题制胜的法宝。

关键词:文本, 表现手法, 解题步骤难度:3重要程度: 4内容:规范答题一、分析表现手法题1.审题实用类文本考查表现手法, 一般放在实用类文本的独特手法上。

因此, 它在命题上有明确的指向。

审题要审准这种指向。

如题干明确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另外, 注意题干的提示或暗示角度。

如“文章引用了文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这是提示从“引用”手法作答;又如“文章列举了数字, 有什么作用”, 这是提示从“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作答。

2.答题(1)一般与具体结合。

这主要是针对文体基本特征的分析而言的。

不管是传记还是通讯, 它们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

当我们要分析的是传记时, 就应该抓住传记的特征来分析。

另外, 具体到某一实用类文本, 它自身会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文体的个性特征, 这个特征是“这一个”文本所具有的, 结合“具体”分析, 才是准确的。

(2)侧重一点突破。

这主要是针对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而言的。

表现手法是作者用来实现其写作意图, 表现其中心思想, 再现或表现生活的一切手段。

任何一个文本都难以单纯地依靠一种表现手法完成写作。

它有主要的表现手法, 也有次要的表现手法。

而对主要的表现手法, 我们抓住重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是能分析出来的。

这样, 我们分析的注意力就要集中, 笔墨也不能过于分散。

这种题目最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 如有其他主要的表现手法, 我们可以简略写出, 这样既可以保证答题的全面, 又可以使答案变得丰实。

(3)注意效果解读。

分析文体特征或表现手法, 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 还必须分析它们的“效果”。

分析“效果”:一是从作者的表达考虑, 看他这样做对他的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考虑, 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

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如传记的文学性特征与传记作者采用的传写方法是分不开的。

实用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实用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精要】2012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它包括“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和“探究(F)”三个层级,共有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巧点妙拨】综合近年的新课标语文试题,传记阅读考查的频率是%,访谈阅读考查的频率是10%,科普文章考查的频率是%,新闻考查的频率是%。

论述类文章考查的频率是10%。

可见,传记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

海南宁夏卷、连续三年考查传记,江苏卷连续两年考查传记,辽宁卷两年均考查传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009年之前,传记考查频率高达65%,2011年则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

从考查的文体来看,传记最多,其次是新闻访谈类,再次是科普文章。

报告类文章至今还未考过。

在传记文本的考查中,高频考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频考点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低频考点是鉴赏评价(D)中的欣赏作品的形象。

我们要把握传记的解题原则: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则:(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

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

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系,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地求解。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全国语文高考现代文之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总结

全国语文高考现代文之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总结

全国语文高考现代文之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总结1.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2.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3.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4.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考语文阅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2大考点

高考语文阅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2大考点

Page
2
目录
一 考点分解训练
目录
Page
3
1. 实用类文本都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 传记的文体特征体现为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传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物表现的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 2.在实际考查中,对传记中段落作用、细节描写、人物陪衬以及环境描写设题较多, 对于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也常有涉及。 3.考生复习时要善于借鉴小说和散文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抓住传记的主旨、构思以及语言 特征来解答问题。
目录
Page
10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 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 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 部大作, 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 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 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 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 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 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 于当时的政治中心, 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 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 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 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 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 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 是不是对于传记文 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专题二
传记阅读
第三节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2大考点 考点分解训练 突破聚焦提升 训练定时规范

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江苏高考语文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在选考内容中,与“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入题,按照《考试说明》的规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如何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笔者在高三教学实践中,依据学生的答题特点,高考命题的规律,总结出一些比较可行的答题技巧。

一、知人论世,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解读文本。

实用类文本一般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地联系。

深入解读文本,必然关系到社会历史的相关背景,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人物的生平事件,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去理解文本,是谓知人论世。

访谈类文本,访谈的人物大多是一段时期的公众人物,访谈的问题多数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新闻类文本,其独特的价值在受、听众和读者的关注与陌生(不了解、不知情)中生成。

新闻记者敏锐的职业眼光就表现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洞察和对百姓关注问题的熟知之中。

所以,二选一入卷,了解一定时期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解读新闻价值、预见新闻独特的社会影响的前提条件。

至于调查报告,无论是调查主题的选择、调查对象的确立,还是调查结论的推导,都与一定时期社会主流意识的倾向性相关,都与社会科学发展的热点领域相关。

人物传记虽然多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当然有一部分传记写当下公众人物),但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无不从当下的价值观念出发,有所选择,有所评判,从而阐释出历史人物的当下意义。

所以留心现实生活,把握当代社会,是解读实用类文本的一把钥匙,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社会,是现代高中生必备的应考素质。

二、了解文体特征,从结构要素方面把握文本基本内容。

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相比,有一种固定的格式和程式化的语言。

这种固定的格式和程式化的语言决定了实用类的文本特征和结构要素。

例如,解读新闻首先要从标题和导语入手,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这是对新闻的整体把握,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大多概述了主要事实。

深入解读新闻,要关注主体部分的主要事实。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生认真研读第一段文本,就会发现。 ⒊ 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 简要 分析。 【答案】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激励和帮助。 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谈。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解析】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人物谈话心理的探析能力,能力层级分别为C级。第一问区 域在第二段,没有现成的答案,考生可根据文字叙述的信息从中概括整合。
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 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 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 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
㈣ 对传记进行探究。
三、举例剖析(2008年广州一模)
舞者之歌
伊莎朵拉· 邓肯
小时候,我的母亲相当贫困,她无法为我们请仆人或家庭教师,这种情况便赋予我一种自然发 展的生命,使我能表露童稚之情且永保赤子之心。每次看见那些老是有保姆跟家庭教师随侍在侧, 一举一动都被保护、照顾的孩子们,就觉得他们十分可怜,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的确是肆无忌 惮、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激发了我的舞蹈创作灵感,即表现纯粹的、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由。 母亲出生于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原来是个虔敬的天主教徒。她离婚后,就抛弃了天主教信 仰,转为一个十足的无神论者。在我小时候,母亲就向我们揭发了圣诞老人的不存在。有次在学校 圣诞晚会上,老师边发蛋糕和糖果边说:“孩子们,你们看!圣诞老公公带什么东西给你们啊!”我 站起来很严肃地说: “我不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圣诞老公公!一切都是骗人的。”这下可把老师 给气坏了。她说: “只有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同学才有糖果!”我说: “那我情愿不要你的糖果!” 我真正的教育是从晚上开始,母亲会为我们弹奏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大音乐家的作品,或 大声为我们朗读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的诗篇。这些时光总让我们心驰神往。在一次校庆上,6岁 的我当众朗读了威廉· 莱托的《安东尼致克娄巴特拉》,满座皆惊。 我6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回家,发现我聚集了一大帮连走路都还不太稳的邻居小孩儿坐在地 板上,而我则站在房间前面教他们做出各种舞蹈的姿势。母亲觉得很奇怪,我告诉她这是我开设的 舞蹈学校。她十分高兴,并坐在钢琴前为我们的舞蹈伴奏。学校就这样办了下来且大受欢迎。后来 邻近的小女孩也进了我的学校,我10岁的时候,这些舞蹈课已经排得满满的。 我们教舞的名气越传越远。一位曾住在维也纳的女长辈要母亲带我去跟旧金山一位著名的老师 学芭蕾舞,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教学。他要我踮起脚尖站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 说:“因为这姿态很美。”我认为这种姿态不但丑而且违反自然,在上到第三堂课时我就走了,再 也没有回去。他称之为舞蹈的那种僵硬陈腐的体操徒然破坏了我的梦想。我所梦想的是一种与之有 天壤之别的舞蹈。我当时还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子,只是摸索着向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前进,直觉告 诉我,只要找到了那把钥匙,我就能登堂入室。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解题要点
4.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 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 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 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②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 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 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 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
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事情的发展,又离 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 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
解题要点
3.如何概括传记的中心意思 传记,可以记叙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
界,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你的 阅历,陶冶你的情操,提升你的识见。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 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 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 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 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 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 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 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 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 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 达。
性 读者的评价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1、定义: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2、文体特征:借助具体事例和典型细节来展示传主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风貌。

3、特点: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③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4、表现手法1°引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其它: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二)新闻通讯一、新闻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4、基本结构: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5、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1、概念: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①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②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③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④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4、消息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指传记、新闻、报告科普。

以下是整理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和技巧,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一、命题角度1.关键牲语句理解题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目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

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鉴赏形象类题目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5.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一、《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解题方法方法总结:(1)阅读题干,体会命题意图。

(2)根据意图,寻找文章的阅读区间。

(3)筛选信息,整合语言。

(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传记的定义传记是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2.文体特点(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3)选文的史实性和文学性3.阅读方法(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4.答题技巧(手法、技巧等可参考《散文阅读方法指导》)(1)把握传主形象①从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把握②从传主与时代、他人的关系把握(2)分析表现手法选材——详略得当人物描写方法、语言特色等可参考《散文阅读方法指导》(3)探究题答题思路:观点——引据——论证——小结(二)新闻类文本阅读1.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2.文体特点⑴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高考语文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含解析)

高考语文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含解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文体基本特征”主要是指某种文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传记、科普文章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

如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作为叙事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讲究尊重史实,也有文学特征,即强调艺术性。

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真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

自传,是传主记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章,多采用第一人称;他传,是别人为传主作传,多采用第三人称。

从表达方式看,有叙传和评传之分。

叙传重在“叙”,着重写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即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所作所为加以评述,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考试命题选用,考生对此应予以重视。

“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

如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双线并行,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从叙述方式看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烘托)、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拟人、反问等。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具体考查形式为主观题,命题设置的角度有:1.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2.分析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3.分析文章所用修辞手法,特别是对“引用”的作用的考查;4.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他传、评传等。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为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升温趋势,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考向一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小时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把精力转移到凭智力取胜的活动中去,这使我从小养成一种极强烈的争强好胜的性格。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Ⅱ讲义(含解析)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Ⅱ讲义(含解析)

适用类阅读整体要求阅读和评论中外适用类文本。

认识新闻、列传、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适用类文本,应着重真切性和适用性,正确解读文本,挑选整合信息,剖析思想内容、构成因素和语言特点,评论文本的社会功用,商讨文本反应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简释:圈定文本范围:①体裁——新闻、列传、报告、科普文章;②类型——中外适用类文本。

明确文本重点:着重真切性和适用性。

指出考察重点:①正确解读;②挑选整合;③剖析评论;④商讨。

分项考点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看法的含义简释:所谓“重要看法”,是指文中波及的各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及科学原理等。

所谓“含义”,一般指其内涵与外延。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简释:“重要句子”在适用文中常常指,在内容上关系到文章要旨或某部分主要意思的句子,在构造上有总领性、总结性或过渡性作用的句子。

2.剖析综合C(3)挑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简释:这个考点应包含三个重点词:标准、挑选、整合。

所谓“标准”,就是在“挑选”前需要理解的目的、要乞降方向。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所谓“挑选”,就是依据“标准”,经过鉴别,把有关信息提拿出来。

“挑选”说明文本中信息较杂,需要依据问题中心作出选择和鉴别。

所谓“整合”,就是依据标准,将文中有关的而又分别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整合”说明需要对于挑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归并或许删减、替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正确、精练。

(4)剖析语言特点,掌握文章构造,归纳中情意思简释:所谓“语言特点”,即文本表现出来的语言个性。

适用文文体不同,语言表达特点也就各不相同,如列传语言文学化,新闻语言客观而不乏生动,检查报告正确平实。

“掌握文章构造”主假如理清文章思路和写作次序,认识文章的基本构造特点;“归纳中心意思”则是在掌握文章构造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归纳出来。

“掌握文章构造”和“归纳中情意思”互为表里,常常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课件 新人教版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课件 新人教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Ø1.课前素养积累Ø2.考点阐释Ø 3.考点精讲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Ø4.规律方法Ø5.拓展提升Ø1.课前素养积累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Ø2.考点阐释1.实用类文本都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征体现为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传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物表现的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

2.在实际考查中,对传记中段落作用、细节描写、人物陪衬以及环境描写设题较多,对于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也常有涉及。

3.考生复习时要善于借鉴小说和散文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抓住传记的主旨、构思以及语言特征来解答问题。

Ø3.考点精讲考点一分析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从哪些方面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一、选材方面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二、组材方面1.从时序角度思考。

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变过程。

2.从详略方面思考。

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认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认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认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认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焦文林一、新闻什么是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

新闻标题的作用1、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2、揭示新闻内容3、评价新闻内容4、吸引读者阅读新闻标题的种类 1、多条新闻共有的题--大标题。

大标题有表述事实的大标题、提出观点的大标题和既表述事实、又表明观点的大标题。

2、单条新闻的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提要题和小标题5种。

主题--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说明最重要的事实或思想,字号最大。

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的辅助性标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

副题--于主题之后的辅助性标题,主要用事实对主题作补充和解释。

提要题--位于标题(含引题、主题、副题)之后、正文之前,用以提示稿件主要内容的题。

小标题--又名分题、插题,分嵌于新闻稿件之中,用以概括介绍稿件每一大部分的内容,具有分段或分类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结构 1、单一型结构:只有主标题,没有辅助标题。

单一型结构的标题多数是一行题,也可以是两行题、三行题。

2、复合型结构:除主题外,还有辅题,即引题、副题或两者都有。

复合型结构的标题都是多行题。

引题的作用:交待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长句短化 副题的作用:交待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题中的观点、解释主题的概括新闻标题的制作一、从新闻中选择进入标题的内容1、选择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观点2、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3、标题选择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新闻内容的本质一致三、确定标题的结构与表现手法1、根据报道内容和报道意图确定标题的长短和结构2、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标题生动3、运用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4、注意时态与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四、锤炼标题的文字1、压缩与概括标题中可有可无的内容2、删去标题中可有可无的词和字3、改变叙述方式使标题简洁4、适当用简称使标题简洁新闻的结构倒三角形结构,每段均可独立: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创专题板块综述20XX年课标考试大纲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点重点阐释:对本板块考点“探究”提出具体要求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

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

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

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考点十二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点透析“文本的基本特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科普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而“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等。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某种特色”就是不确定的特色,只要是属于文本的特色都可以,如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只要它有特色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判断的对象。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思考”与“判断”不是两分的,关键在“深度”这两个字上,所谓“深度”就是要深入的非一般性的分析,对某种特色要能在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能准确地看到它的不足的一面。

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最好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由。

技法例解1、分析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答题技法。

文体的基本特征比较容易判断,实用类文章主要包括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科普等。

这里重点谈谈对表现手法的分析。

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要侧重一点突破。

文本一般都是不单纯使用哪一种表现手法,因此要先判断哪一种是最主要的,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分析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1)表达者的角度,看这种表达能给表述带来怎样的方便;(2)阅读者的角度,看这种表达能给阅读者带去怎样的积极影响。

例如: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

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

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

访谈文本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问的技巧。

而读者在阅读时着重就是要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答题技法。

(1)选定目标。

即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考、判断的对象。

这个对象必须是该文本的特色之一,如:材料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谋篇布局、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

例如20XX年湖北卷传记《才子赵树理》细节描写和语言特色都很突出,命题者设置了两道主观题。

(2)确认特色。

结合文本对自己所选定的对象进行分析阐述,以确认其特色所在。

20XX 年辽宁卷传记《数学奇才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数学教学特点,是传主的特色所在,命题人设置了一道主观题(第3题)。

(3)深度思考。

文本的某种特色在与同类文本的比较中得出,指出这种特色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题型一:分析文体特征,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题型综述一般为主观题型。

不同的文本,在表现手法上也会存在差异。

例如传记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某一特长;新闻是及时报道事实的文体;科普文章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原理的说明性文章。

命题角度: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对某种特色作出思考,体会其作用,判断某种写法的原因或优缺点,等等。

答题思路:要扣住文体特征,联系写作要求,对该特色在文本中的作用或价值作出分析判断。

例题精讲(2011·山东卷)没有天堂赵鑫珊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

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

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

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含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

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

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

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

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

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

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

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

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

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

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

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

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

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

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题: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解析】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从不同角度挖掘和探究深层意蕴的能力。

介绍金星,显然是把金星作为反面教材,目的当然是支持自己的某种观点,即移民的不可能性,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

(2)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忽视文本特征,忽视答题角度。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所以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主要是因为它在答题的角度上给我们更多的思维空间。

同学们在答题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某一个角度,进而限制了思维。

本题之所以重点介绍金星,是因为作者要把金星作为“人类能居住”的批驳对象,从而引导人们保护地球,珍视地球。

答题时,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考生必须注意结合文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切入评价才行。

【对位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张艺谋:得失平常心《南方都市报》记者谢晓记者:《英雄》在国内取得这么大成功,这给你的奥斯卡之行带来了什么压力吗?张:没有,《英雄》在商业上是空前成功的,不仅在中国,韩国、泰国、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破纪录的数字,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卖钱,前不久有媒体说是因为在国内做了特别的炒作,那我想其它地方已经是有游戏规则的,所谓“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它们总不存在恶性炒作,所以我一直在想,可能我们需要总结一下怎么去吸引观众看电影。

至于奥斯卡,以前我也来过一次,它就是这一套,就像一个大聚会,美国人的电影游戏,大家盛装而来,我语言不通,就是来看热闹。

记者:您获奖无数,那在您看来奥斯卡奖的特殊意义在哪?张:中国老百姓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圈中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国人的奖,只是美国人的评判标准,与其它电影节不一样,它不代表最高水准,但中国人很特别,从媒体到老百姓始终有这情结,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大,而在所有奖项中,它在商业上影响力最大,这可能与美国国情、它在电影界老大的地位有关。

记者:您得奖或不得奖希望说一些什么?张:获不获奖都说得差不多,都是要感谢关注中国电影的人们。

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导演出现,但通过奥斯卡游戏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也是一件好事。

记者:您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获过奥斯卡提名,您怎么看奥斯卡奖的评选标准走势?张:很难评价它的走势,从历年来看它没特别的标准,大标准是美国标准,但这么多年《辛德勒名单》和《芝加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个共同点就是卖钱,好像美国评奖与影片的受欢迎程度与票房经常一致,很少看到爆一个大冷门,即从来未听说过或沉闷的电影获奖的,这可能代表美国投票心理,他们还是希望电影能带给他们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