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

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意识”和“应用已学知识建模的思维能力”,找出“建模的一般方式”以及提高“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成为数学建模教学的关键。

所以让学生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通过观察、收集、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转化、构建、解答等一系列认识活动,来完成建模过程,符合小学生认知和思维特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广泛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精神。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一.准备阶段(2013.06--09)1、查阅资料,申请课题立项;2、制定开题报告,撰写课题研究总体方案;3、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二.实践阶段(2013.10--2014.01)1、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相关的理论和资料,并向优秀教师借鉴经验,来进行全面的理论学习;2、外出观摩优秀课例,学习专业理论,并交流课题活动,吸取先进的实践经验,拓宽研究思路;3、通过测试,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对符号,数形结合教学的兴趣等,从而探究教学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4、不断进行课堂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再实践,形成可行并有效的建模教学的一般方式;5、收集案例,进行及时的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并撰写论文,邀请专家指导,撰写课题报告。

三.巩固阶段(2014.02--2014.05)1、根据前期实践研究,完善课堂实践,继续开展课堂实践并整理资料;2、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并不断请教和学习,将研究成果及时上传并巩固;3、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地数学建模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小学阶段是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其数学建模教育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以后更好地进行数学建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精神,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体验和理解。

目前,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此次研究意义在于探究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实践,总结有效的教学课例,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将以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课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两种方式,探究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实践,总结出具体的教学课例,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课例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3.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总结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经典课例。

4. 对所选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

本研究的目标是:1. 了解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课例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3. 掌握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经典课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

4. 输出一批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历程、教学理论、课例实践及评价方法。

2. 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多所小学,协调学校和教师协同合作,参与与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实践的观察研究和交流。

3. 经验法:总结教师和学生在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总结,归纳有效的课例示范。

四、预期成果1. 一篇以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2. 一份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例的设计和实践教材。

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

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

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第1篇: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我们学校处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学生的家长大多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非常多。

父母为了工作,没时间监督和管理孩子;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缺乏自觉性;如此的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后。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作为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

只有提高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根本满足不了未来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而培养课前自学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前,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课的课前自学,还没有体会到课前自学的真正意义,根本没有有安排学生去自学的概念。

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课前自学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自学也不晚。

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大家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良好的课前自学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为此,我确定了以“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课前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实验课题。

二、理论依据1、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数学。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学数学模型思想建⽴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项号2013XKT-xxsx603课题名称:⼩学数学模型思想建⽴的案例研究负责⼈吴娟所在单位陕西师范⼤学⼤兴新区⼩学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数学教育改⾰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使⽤现代技术推动数学教育改⾰。

⼤学⽣的数学建模科技活动在全世界造成了巨⼤的影响,对数学教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

把数学建模活动的重⼼从⼤学⽣向中学⽣甚⾄向⼩学转移,是近年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种趋势。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应该让中⼩学⽣对数学的作⽤全⾯了解,让更多学⽣了解和运⽤数学的思想和⽅法解决实际问题, “还数学的本来⾯貌”,使“数学能成为⼈们取胜的法宝”。

⼩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

从学⽣已有的⽣活经验出发,让学⽣亲⾝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解释与运⽤的过程,进⽽使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学数学教材中,模型⽆处不在。

⼩学⽣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

在⼩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渗透模型化思想,帮助⼩学⽣建⽴并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把握数学的本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营造有利于学⽣数学思考的氛围,激发学⽣数学思考的兴趣,能⽤数学⽅法和策略从多⾓度思考问题。

⽽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式、基本⽅法,如建⽴模型、符号化、转化思想等等;让学⽣“⾯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度运⽤所学的知识和⽅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学⽣应⽤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 1.在“问题解决”中强化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2.在“问题解决”中掌握数学思考⽅法的研究; 3.在“问题解决”中注重数学思考过程的研究; 4.学会应⽤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的研究。

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辛集小学洪刚《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到了数学模型的概念,同时秦教授也在研讨交流中指出:“数学建模的历程:寻找信息、剔除无用信息、保留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进行目标指向、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猜想与方法、并进行无数次调整,进行定型。

”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质就是数学建模的能力。

目前,数学建模活动在大中学中早已蓬勃地开展,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由此,我认为应该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建模的活动。

一、关键词解释1、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出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它或者能解释特定现象的显示状态,或者能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或者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有效决策或控制。

2、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解释验证的过程。

三、开展数学建模的理论依据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有一定的条件支持,而促使我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题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

数学建模素养的开题报告

数学建模素养的开题报告

数学建模素养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掌握数学建模技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和方法,通过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1.分析数学建模素养的内涵和特点;2.探索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和方法;3.提出可行的数学建模素养评价体系;4.实施教学实验,验证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5.总结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经验,为今后的数学建模教育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学建模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分析;2.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3.数学建模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4.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和方法的实施和效果评估;5.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经验总结和教育改革建议。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获取学生和教师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知和需求;3.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探索不同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和方法的实施效果,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4.参观访问:参观国内外优秀的数学建模教育机构和实践基地,借鉴其经验和做法;5.归纳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炼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经验,并提出教育改革建议。

四、研究计划4.1 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进度进行:阶段计划内容计划时间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一个月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两周第三阶段教学实验和数据收集两个月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和总结经验两周第五阶段撰写论文和形成成果一个月第六阶段完成开题报告和准备答辩材料两周4.2 资源安排本研究计划需要的资源包括:1.图书馆和文献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源;2.实验室设备和教育科研经费的支持;3.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配合和帮助。

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
缺乏数学建模的专业知识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数学建模培训,对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不足。
难以将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
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数学建模有效地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对数学建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可能认为数学建模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复杂,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在培养学生数学 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途径
1 2 3
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 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开展数学建模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兴 趣小组、数学建模挑战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 炼数学建模能力。
强化数学建模思维训练
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不足
01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
等,但一些学生在这方面掌握不够扎实,难以进行复杂的数学建模。
02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些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数学知识和方法,而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
于实际问题中,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数学建模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深入学习数 学建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
开展数学建模实践培训
组织教师进行数学建模实践活动,如模拟数学建模竞赛、案例研究 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数学建模研究
支持教师开展数学建模相关的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数 学建模素养。
02
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概念和作用
数学建模的定义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超出提示要求、段落格式、空行等。

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方法,它旨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工程技术到金融管理,都可以看到数学建模的身影。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却相对较少。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计算技巧的训练,但往往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数学建模思想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能够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数学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1.2 研究意义数目统计、格式要求等。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过程,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建模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查找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建模思想还可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和计算技能的传授,缺乏实际应用和跨学科的内容。

而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具实践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一、研究背景一)概念界定1.数学模型是指将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抽象出来,用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例如,学生研究的概念、算法、关系、定律、公理等数学知识就是数学模型。

2.小学数学建模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研究中,从数学的视角,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而求解、验证与应用,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发展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学数学建模就是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强化。

二)背景及意义1.从数学自身发展看数学建模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

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同样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

因此,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

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

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

正如新课标中描述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可以说数学即模型,有数学应用的地方就有数学建模。

2.从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看数学建模数学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推动数学教育改革。

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科技活动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数学教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把数学建模活动的重心从大学生向中学生、甚至向小学生转移,是近年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应该让中、小学生对数学和数学的作用有全面的了解,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能力成为人们取胜的法宝。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结果与讨论
结果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建模思想,有助 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 用能力。
通过研究教材中的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来源。
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结果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讨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应用案例;
研究任务: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原则和策略; 总结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经验和启示。
02
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概述
数学建模的定义与特点
数学建模的定义
数学建模是指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 、推导、计算和解释,从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实施
实施步骤
01
按照“案例导入、问题分析、建立模型、求解应用、评价总结
”五个步骤进行实施。
教师角色
0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

合作学习,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参与
0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数据分析
收集学生的成绩、参与度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教 学效果。
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建模思想方法的认 识和应用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问题反思
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 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04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方法

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

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

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数学建模课题开题报告1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方向有极其中要的作用。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概括、和应用是顺理成章的。

而化归思想又是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也是必须要受到重视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到处蕴涵着化归思想,教师要很好地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转化因素,让学生体验运用化归思想能够使问题简单化。

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使学生初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为以后的学生的中学数学打下基础。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及难点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要了解什么是化归思想?及化归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方法?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及问题来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作为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体现在整个数学的教学及学习中,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化归思想方法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

但是如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正确的化归思想方法则就是一个难点问题。

3.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化归思想是要结合具体的数学问来反应出来的,所以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在广泛的搜集图书馆,电子书刊,教育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有关本课题的前沿信息与资料,向指导老师请求指导,向有关部门联系,向中学一线的老师咨询以及结合教育实习经验,并进行理论的学习,及时总结研究经验与思路,向指导老师报告,反复的进行修改,论证。

4.论文提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及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数学化,因为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

所以在现代进行的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思想的教育是急迫的,更是必须的。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而化归思想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而我的论文会绕着下面的几点来展开对化归思想的探究:(1)先介绍化归思想的概念,并进一步的讨论其实质及转化过程。

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报告(3篇)

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数学建模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数学建模教学逐渐成为各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某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为例,对数学建模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内容(1)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数学建模的概念、数学建模的方法、数学建模的步骤等;(2)数学建模的常用工具:MATLAB、Mathematica、Excel等;(3)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求解;(4)团队协作与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论文撰写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应用;(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工具。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实践平台: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重点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步骤和常用工具。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应用。

2. 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布置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模和求解。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

3. 论文撰写在论文撰写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建模过程,撰写论文。

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论文撰写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开题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求解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具有勇于挑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精神。

3.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进行科学系统性地组织。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本质和作用。

2. 建模方法与步骤:学习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问题的分析、假设的建立、模型的构建、求解和验证。

- 教材章节:第二章《数学建模的方法与步骤》3. 线性规划模型:学习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求解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建模和求解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线性规划模型》4. 数据分析与统计模型: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为建立统计模型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四章《数据分析与统计模型》5. 微分方程模型:学习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掌握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建模方法。

关于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作者:李红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20期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

广义的说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公式、数学方程,以及由之构成的算法系统,都可以成为数学模型(徐利治)。

客观地讲,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

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一、把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如何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

例如,在教学“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学生能很快说出答案:5-2=3(只)。

如果就到这里,那就属于“就事论事”的简单教学,学生学习减法就是会做减法题而己。

反之,我们可以继续追加问题,让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圆片代表小鸟,将这一过程摆一摆?”然后结合例题和圆片说明:五只小鸟飞走了2只,剩3只;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还剩3个,都可以用同一个算是5-2=3来表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这个教学中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的是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且这种训练并不是简单,生硬的进行,而是和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贴切——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于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最后通过思维发散和联想加以扩展和推广,赋予“5-2=3”更多的“模型”意义。

学生学习“减法”,重在理解减法是怎么回事,对减法的结构“()-()=()”有生动的认识。

二、建立正确的表象,建构数学模型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教授曾生动的解释:“数学抽象”是说数学从哪儿来?讲入口问题,“数学推理”是说数学自身的发展,“数学建模”是强调数学最后怎么办,讲出口问题。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实践应用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模型解决 实际问题,增强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数学模型的 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加 深对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理解和
掌握。
多元评价,激励发展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 精神、探究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
实际问题
是指与实际生活、生产相关的各种问题。在数学建模中,实际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和情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
是指能够打破常规、寻求新思路和新方 法的思维方式。在数学建模中,创新思 维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新的数学模型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
VS
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促进学科融合: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开展跨学科的建模活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挑战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 优化配置,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 教育和建模机会。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培 训和素养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建模 思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是指能够从具体问题中提取本质属性,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在数学建模中,抽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将实际问 题进行抽象处理,找出数学模型的一般规律。
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
是指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工具。在数学建模中,数学 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 实践与探索》

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获奖科研报告

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获奖科研报告

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获奖科研报告摘要:小学数学建模是近几年教育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全国各地有许多学校都在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活动。

在我国,数学教学建模及教学研究在大学中开设得较多,但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如果将建模思想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有什么效果呢?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渗透策略从本质上讲,数学建模突出表现了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它完整地体现了数学的产生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个建模过程,让学生再次看到“微型的科研”。

一、建模的主要定位1.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展开数学建模能够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帮助学生运用现实生活经验,将教材当中的问题与社会热点、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将教材中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生活当中的思考。

以此为支撑物开展教学,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抓住问题突破口,在探索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激活学生脑海中具备的隐含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相结合,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2.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小学数学建模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首先,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符合学生的认知状况,在问题选择上注意选题是否在学生可理解的范围之内,这决定建模的意义;然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建模中都有所收获;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逐步推进,注意把握建模当中有关学生认知起点、感情起点等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基于儿童的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不断接受建模思想。

在学生不断接受新知的过程当中,培养自身问题意识、溯源意识。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其中有“平均数的认识”这一内容。

这种抽象的知识可以放在问题情境当中思考。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当小学生走进小学校园,并未深刻认知小学数学知识,甚至不知道在未来的六年内都需要学习哪些数学内容。

教师若想高效激活小学生兴趣,烘托课堂氛围,则应尝试着帮助学生建立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

本文围绕数学建模,分析这一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渗透,希望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改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建模;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方法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通常会结合不同教学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率。

数学建模思想,实则就是立足数学角度,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实际问题。

充分应用数学建模思想,更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观念与空间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有机结合数学问题及实际生活,形成优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强化数学教学操作,培育数学建模兴趣因小学生年纪偏小,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通常以感性思维为主。

立足小学生生理特点,小学生抽象思维并不成熟,难以充分理解数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就显得极其关键了。

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令学生对数学课程充满浓厚兴趣,才能全面释放学生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数学建模思想发挥着重要价值,可以调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令小学生数学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

比如,教师便可以联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建模兴趣。

在五一放假期间,数学教师和朋友一起游玩“黄山”,和其密友相约两人共同去游玩。

朋友和数学教师间具有遥远的距离,大致有五百四十千米。

如果两辆车同时从不同的城市相对开出,数学教师每小时行驶三十千米,数学教师朋友的行驶速度为数学教师的两倍,大家是否能帮助数学教师联系具体情况计算一下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汇合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设想教师和朋友在X小时后能遇到,列出算式“30X+2×30X等于540”,得出结果X为6,最终把6融入到方程两边,即可以发现方程左边与方程右边相等,所以X为正解,契合题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中心小学陈叶波一、研究背景(一)概念界定1.数学模型:是指把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抽象出来,用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如学生学习的概念、算法、关系、定律、公理等数学知识就是数学模型。

2.小学数学建模:主要是指小学数学学习中,从数学的视角,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而求解、验证与应用,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发展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学数学建模就是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强化。

(二)背景及意义1.从数学自身发展看数学建模“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

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同样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从此意义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

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

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

正如新课标中描述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可以说数学即模型,有数学应用的地方就有数学建模。

2.从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看数学建模数学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推动数学教育改革。

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科技活动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数学教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把数学建模活动的重心从大学生向中学生、甚至向小学生转移,是近年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应该让中、小学生对数学和数学的作用作全面了解,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数学的本来面貌”,使“数学能力成为人们取胜的法宝” (姜伯驹)。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建模活动已扩展到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建模已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

如新课标中的大量描述“……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学生学习概念、算法、关系、定律、公理等数学知识就是数学模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正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甚至是加以运用的过程,并获得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方法和思想。

3.从学生学习和发展角度看数学建模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更要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

而数学建模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形式。

学生亲自经历模型建立的“再创造”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清晰表象,符合小学生的直观思维特征;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正如刘应明院士所说的“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几个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那么,数学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以及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显著上升。

而且这样做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等等,也都是十分有益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确立“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试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1.大学里有专门的数学建模课程,成果也比较多,可以说不胜枚举。

但主要是研究数学应用方面。

浙江师范大学还专门成立了数学建模研究会,开辟数学建模的官方网站。

里面有国内外有关数学建模研究的最新资料与信息。

2.从大学到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现在正在引发着数学教学的改革,以数学建模为基础的数学实验课程正在全国兴起,在国际范围内要求学生对数学建模理解与应用逐渐得到了提升,现在在中学里有关数学建模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

3.在小学里,研究小学数学建模往往从认识和理论的角度论述,如杭州市教研室平国强老师的《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和方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副主任的《小学数学教学建模》都着重从建模的理论和数学方法上来表述,理论上与我们一线教师相距甚远,方法上与数学的方法比较雷同,同时还缺少实际教学案例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指导。

我认为,小学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加关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寻找结论——应用与推广”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大力挖掘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形成比较有效的小学数学建模方法和策略理论。

三、研究内容1.研究数学模型建立的方法与途径。

数学建模是一个总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模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

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在探索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共性的同时,试图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中找到建模能力培养的步骤、层次和要求等,给教师提供一个相对可参考的版本。

2.研究学生是怎样学习建模的。

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研究怎样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模型。

3.探索数学建模教学中情境设置、素材选择的策略。

试图使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四、预期目标(一)育人目标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观念。

遇到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特别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以及推广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建模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教学内容,加强数学教育的实践性。

这无疑能克服传统教学中内容的枯燥、方法的呆板,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巨大作用。

(二)科研目标1.探索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2.设计比较典型的数学建模课堂教学案例。

3.汇编典型的数学模型。

五、研究对象我校四(4)班、五(1)班、六(3)班全体学生。

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小学数学建模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认真学习,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分析法:对我校及周边友好学校尽可能多地开展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常课堂的学习活动方式和特点,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数学建模在学生方法上的体现,形成研究点——如何体现建模教学。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实施方案,观察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建模运用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研究方案,让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建模中共同学习和成长。

这也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适合教师和学生口味的数学建模教学序列活动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的建模中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评价。

七、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9—2010.10)进一步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形成一个数学模型和建立的认识体系,从而确定研究主题。

因为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在小学里是一个比较时新且比较难落实的课题,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指导实际研究。

第二阶段:尝试阶段(2010.11—2011.2)1.前期的理论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在实际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2.着手完成汇编一些常见的典型的数学模型的例子,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小学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

3.着手设计和收集一些比较典型的建模(课堂教学和学习),试图从中得出一些数学建模的规律和问题。

第三阶段:试行阶段(2011.3—2011.8)对尝试阶段形成的初步结论进行实践、应用,并根据应用结果,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阶段:修正阶段(2011.9—2011.12)总结各种意见,进一步补充和修正,争取专家的指导,并着手写研究报告。

第五阶段:形成成果阶段(2012.1—2012.2)研究报告的最后定稿;装订典型数学模型教学案例;装订典型数学模型的例子。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10年,担任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也经历过不同的教材(浙教版、新课程人教版)的教学,一直以来比较认真地学习数学教学理论,06年荣获慈溪市数学优质课一等奖,07年荣获慈溪市小学数学“教坛新秀”荣誉称号,并被破格评为慈溪市第五届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之后参加省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十几篇论文、案例在省、市级获奖及CN刊物发表,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获2010年宁波市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执笔的课题《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获2010年宁波市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自认为具有一定的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本人还有比较优秀的老师可作为专业、理论指导,如我的三个师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慈溪市数学教研员金雷杰老师、慈溪市名师罗忠强老师,能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上给予指导;两位导师——宁波市教科所所长沈海驯、李丽博士能从理论的角度给予帮助指导。

3.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对数学建模的学习和研究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也收集了不少关于建模的资料,并撰写过论文《在继承中发展——“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例谈》,获2007年宁波市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三等奖,并发表在《教学月刊》(2007.10上)上;撰写的《渗透数学思想促进思维发展》获2010年慈溪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宁波市三等奖;撰写的《建模教学:从“事理”到“数理”》发表在2010年第5期《辅导员》杂志上。

4.学校将尽力保证研究工作的资金。

对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召开各种研讨会等,学校将按实际需要投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运行。

九、成果形式1.课题研究报告。

2.典型的数学模型教学课例。

3.反映课题研究的论文、案例。

十、下阶段研究计划时间具体实施内容1.与慈溪市教研室取得联系,争取四月份搞一个市级活动。

2.汇编一些常见的典型的数学模型的例子,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小2011.1学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

撰写1-2篇有关数学建模的论文或案例。

2011.21.设计一节典型的数学建模的课例,并进行磨课。

2011.32.准备活动发言稿。

1.邀请金雷杰老师来校听试教课。

2011.42.开展市级活动。

2011.5 活动总结,并撰写中期论证报告。

2011.6 做好中期论证的迎检工作。

总结各种意见,进一步补充和修正研究方案。

2011.71.了解外界对于数学建模的研究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