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 统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共九篇】
![高中语文 统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共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d1929ba0d4a7303763ac5.png)
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说明:最新普高语文教材,部编版下册,共编排了十二篇古文,其中九篇需要背诵,背诵篇目编辑了理解性默写题目,后附有答案。
古文、古诗词目录: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庖丁解牛/《庄子》三、《烛之武退秦师》四、《鸿门宴》司马迁五、谏逐客书/李斯六、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七、*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八、阿房宫赋/杜牧九、*六国论/苏洵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理解性默写: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 ,_________,________?”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 , ,加之以师旅,____ 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__ __,___ ___,__ ___。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默写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0b4fc551810a6f52486c0.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归去来兮辞》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既自以心为形役”。
7.《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8.《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9.《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0.《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1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4.《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3c2f5f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a.png)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高考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集锦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集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77fd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0.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集锦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写自己爱惜美好时光,独自外出,有时亲历农事、躬耕陇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到“文”与“质”辩证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如果没有祖母,则“____”;祖母如果没有他在身边,则“____”7.《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两句,既凸显了再有谦虚谨慎、敦厚礼让的性格,更彰显了“礼乐”的重要性。
8.在《赤壁赋》中,苏子以“(,)”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即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9.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最佳句是“()”。
10.苏轼《赤壁赋》中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____,___”的须臾人生。
1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1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句子是“,”。
13.《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4.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
高二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二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c94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2.png)
高二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来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自然田园倍添诗情画意。
2、《归去来兮辞》中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富贵韭吾愿,帝乡不可期”
3、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
5、《陈情表》中描写自己孤苦无依的句子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6、《陈情表》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_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7、《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
8、《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
9、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1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7a114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2.png)
第八单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训练《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_____ ,_____ 。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_____ ,______ ”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 ,______ ”。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 ,____ _____。
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
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
1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
11.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
1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
1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
1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 。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09f29f12d2af90242e680.png)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归去来兮辞》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7.《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
8.《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9.《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0.《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
1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
1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1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 ”14.《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滕王阁序》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e40ff64524de518974b7d24.png)
1.《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5.《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2.《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3.《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4.《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6.《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7.《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8.《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9.《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0.《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1.《蜀道难》中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两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蜀道难》中表明蜀地自从建立国家来很久不与外界相往来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蜀道难》中写蜀地和秦地之间阻隔着太白山,只有鸟儿可以飞过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蜀道难》中化用“五丁开山”的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蜀道难》中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地之高的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蜀道难》中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蜀道难》中写出青泥岭盘旋曲折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蜀道难》中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fed0c2f60ddccda38a05b.png)
1《论语十二章》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
这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集中体现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的三句话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桃花源记》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3《爱莲说》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全文的纲领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版)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fa1e7ff121dd36a22d829a.png)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5篇)《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理解性默写练习题
![高中理解性默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b6e5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8.png)
高中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一、古诗文默写1. 请默写出《离骚》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
2. 请默写出《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3. 请默写出《滕王阁序》中描绘壮丽景象的句子。
4. 请默写出《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__ __ __ __”。
5. 请默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忠诚之心的句子。
二、现代文默写1. 请默写出鲁迅《呐喊》中《故乡》一文的开头部分。
2. 请默写出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下的荷花景象的句子。
3. 请默写出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的句子。
4. 请默写出冰心《繁星·春水》中关于母爱的描述。
5. 请默写出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描绘星空的句子。
三、文学常识填空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 __ __ __,书中主要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
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分别为唐僧、孙悟空、__ __ __ __和沙僧。
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 __ __ __、陈独秀、鲁迅等。
4.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__ __ __ __。
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指造纸术、印刷术、__ __ ____和火药。
四、名句默写1. 请默写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__ __ __ __”。
2. 请默写出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__ __ ____”。
3. 请默写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离离原上草,__ __ __ __”。
4. 请默写出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大江东去,__ __ ____”。
5. 请默写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__ __ __ __”。
五、诗歌鉴赏1. 请分析杜甫《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的意境。
2. 请简要阐述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的写景技巧。
【高考默写】《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文言文知识总结-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考默写】《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文言文知识总结-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52cd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7.png)
28.《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
“
,, , ,
”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29.《伶官传序》中,由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
,
,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
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10.《伶官传序》中,叙述“世人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的句子是: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11.《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是为说明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
,
”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
12.《伶官传序》中,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以及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3.《伶官传序》中可以视为格言警句的语句有:“
,
”和
(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25.《伶官传序》中,从“
2.被动句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状语后置 (1)请其矢,盛以锦囊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而告以成功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省略句 (1)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2)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3)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4)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5)(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3f3fde1eb90d6c85ec3ac65b.png)
13《小石潭记》
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水清)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鱼趣)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岸折)
描写作者坐小石潭上感受的句子:,。
文中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是:,,。
文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文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总写三峡春冬之景色的句子是:,。
渲染出三峡的秋景肃杀凄清的句是:,,,。
描写三峡夏水水势盛大特点的语句的是:,。
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
到三峡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
文中描写花草茂盛,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
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或: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语句)是:,
与"前人之述备矣"相照应的语句是:。
景物描写中最能体现"悲、喜"二字的语句分别是:,。
8《醉翁亭记》
文中明确交代醉翁亭位置及外形的句子:,,。
取号“醉翁“的表面原因:,。
取号“醉翁“的真正原因(言在此而意在彼):,。
诗人于淡淡的感叹声中传达出内心的丝丝忧愁和些许旷达的句子是:。
7《岳阳楼记》
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A、空间角度描写:,,,。
B、时间角度描写:,。
文中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文中分别写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的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的理解性默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fe93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c.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的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陈情表》中写XXX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时维乱离,事无常师。
”2.XXX用“今天之厄,今日之忧。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3.《陈情表》用“孤竹寄幽篁,XXX轻寒。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4.《陈情表》用“草树玩晚霞,霜风凌明月。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晚得儿子,缺少幸福。
5.《陈情表》用“乃独有此身,偏生此时,爰及岁稔之未半,而庙堂之臣,不惟无知,且无心。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6.《陈情表》中表现XXX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母别子兮孤难久,贵以贱而踰礼。
”7.《陈情表》用“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XXX为XXX。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8.《陈情表》中形象表现XXX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XXX,鼎之殚,民到于今受其殃。
”9.《陈情表》中XXX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XXX听,以XXX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XXX谏之路也。
”10.《陈情表》中作者用“臣密言之:前人之述备矣,而道义不明,所以进退疑虑,有责于时而无及于事者,皆由根本未治,而欲望先达,诚宜慎终追远,以昭效于前。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1.《陈情表》用“臣以为陛下未必知夫臣之所以进退之难也。
先帝左右之臣,所以成就大业,者,非常之人也,以时为变,量势而行,因权制变,而制权故耳。
”写出XXX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2.《陈情表》中XXX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3.《陈情表》中XXX用“今日欲死,尚有以报于陛下者,惟密之事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1ee6869dc5022abea00c6.png)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一单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6.《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7.《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高考必背文言文诗歌理解性背诵默写(高中部分14篇)
![高考必背文言文诗歌理解性背诵默写(高中部分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e78f243169a4517723a3cd.png)
高考必背文言文诗歌理解性背诵默写(高中部分14篇)邢台一中李爱芬宁晓伟(一) 《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敬佩。
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
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200题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2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54ae5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a.png)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200题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200题《陈情表》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5.《陈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6.《陈情表》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7.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8.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陈情表》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10.《陈情表》用两句话写出了他的孤独和精神慰藉的缺失:“孤苦伶仃,如影随形”。
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茕茕孑立,行影相吊。
1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2.《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无以至今日”;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无以终余年”。
14.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则刘病日笃”;如果抗旨不去,“则告诉不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5.《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2.《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3.《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4.《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6.《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7.《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8.《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9.《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0.《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1.《蜀道难》中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两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蜀道难》中表明蜀地自从建立国家来很久不与外界相往来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蜀道难》中写蜀地和秦地之间阻隔着太白山,只有鸟儿可以飞过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蜀道难》中化用“五丁开山”的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蜀道难》中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地之高的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蜀道难》中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蜀道难》中写出青泥岭盘旋曲折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蜀道难》中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9.《蜀道难》中用雌雄鸟相随在古木上鸣叫表明环境凄凉的两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10.《蜀道难》中用群峰距离天很近,古松只能倒挂在绝壁上的画面表明山峰之高的两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1.《蜀道难》中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2.《蜀道难》中写剑阁山势高峻巍峨,易守难攻的三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琵琶行》中通过枫叶荻花瑟瑟作响点名时间并渲染悲凉气氛的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琵琶行》中用江中月影烘托主客即将分别得悲伤的两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3.《琵琶行》中用主客听到琵琶声忘了出发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4.《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出自哪两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抱着面5.《琵琶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显露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6.《琵琶行》中用琵琶女随手拨弦的不同动作和名曲的流畅演奏表明技艺高超的两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7.《琵琶行》中用暴雨和人的窃窃私语比喻琵琶声变化的两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8.《琵琶行》中用珠玉落盘体现琵琶声清脆,表明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9.《琵琶行》中写琵琶声从婉转流利到滞涩不畅变化的两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10.《琵琶行》中写因内心包含愁怨,无声更胜有声的两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1.《琵琶行》中用银瓶破裂和铁甲骑兵急速冲出比喻琵琶声激越雄壮的两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2.《琵琶行》中用撕裂绢帛的声音说明琵琶演奏结束时的清脆的两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13.《琵琶行》中用客人的反映和悄寂无声的长江夜景描写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很小就学完琵琶并且位列最优秀的一队的两句: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2.《琵琶行》中从侧面描写琵琶女容貌美丽,技艺高超的两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3.《琵琶行》中写琵琶女一曲终了,无数豪门贵公子赠送红绡的场面的两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4.《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是用银钗打拍子敲碎,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表现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5.《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复一年的寻欢作乐,虚度美好时光的两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6.《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弟弟从军,阿姨入土,自己年老色衰(琵琶女教给商人的原因)的两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7.《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门前冷冷清清,年纪变大,嫁给商人的两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8.《琵琶行》中写商人重利,已出门做生意一个月未归,从而表现琵琶女孤独寂寞的两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9.《琵琶行》中通过江面空船、寒江和明月表现自己孤独寂寞的两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10.《琵琶行》写琵琶女夜梦往事不禁伤心流泪表现婚后生活孤独寂寞的两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1.《琵琶行》中表现作者和琵琶女同病相怜的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2.《琵琶行》中写作者被贬之地没有美妙音乐的两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13.《琵琶行》中写作者被贬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的两句: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14.《琵琶行》中表明作者在被贬之地只能独自饮酒度过美好时光的两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虞美人》中写昨夜小楼又刮来东风,可是在皓月当空的晚上不能承受故国之思的两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两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虞美人》中运用设问、比喻修辞手法说明自己愁绪之多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赤壁怀古》中通过写长江水滚滚东流比喻时间流逝带走无数杰出人物的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赤壁怀古》中写旧时营垒西边,人们都说是三国时赤壁旧址的三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6.《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之地石壁冲天,江水冲击岸边激起无数像雪一样的浪花的场景的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7.《赤壁怀古》写在如此美丽的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的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8.《赤壁怀古》中缅怀三国时期周瑜刚刚娶妻,姿容雄伟,英气勃发的姿态的三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9.《赤壁怀古》中写周瑜从容淡定、军事才能突出的三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0.《赤壁怀古》中写作者神游于古战场,应笑我多愁善感,白发早生的三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1.《赤壁怀古》中作者感慨人生如梦境一般,不如用一杯酒来祭奠江中明月的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2.《永遇乐》中写经历千年,江山依旧但英雄人物已经无处寻找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3.《永遇乐》通过当年演出歌舞的楼阁仍在,但英雄功业已被风雨打散的两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4.《永遇乐》描写刘裕(小名寄奴)生活环境普通的三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5.《永遇乐》中回忆刘裕当年带领军队气势如虎的三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6.《永遇乐》中写刘义隆本想北伐获取工业,但是只落得失败而归的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7.《永遇乐》中作者想到现实中四十三年前,金兵南侵到处有战火烽烟的三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8.《永遇乐》中借廉颇典故,表明自己报国之情不死的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氓》理解性默写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同六班4)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答案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8.总角之宴,言笑晏晏9.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