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灌注诱导成骨微环境系统修复大段骨缺损
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诊治
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诊治研究要点1. 临界骨缺损是指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仅能再生10% 的骨缺损,一般为累及长骨直径的2-3 倍。
2. 下肢创伤患者应首先进展高级生命支持,早期生命复苏措施,评估能否进展保肢治疗。
3. 骨折初期治疗主要为彻底冲洗、清创、有效外固定或内固定。
4. 骨缺损小于4cm 可进展自体髂骨移植。
缺损在3-7cm 可实施短缩再延长手术。
缺损在2-10cm 可利用扩髓- 灌洗- 吸引技术进展自体骨移植或骨延长术。
缺损大于10cm 那么应进展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
5. 利用扩髓- 灌洗- 吸引技术可获得至少50cm³自体骨,且富含多种生长因子。
6. Masquelet 术式尽管需要进展二次手术,但可在局部应用抗生素,维持断端稳定,利用生物膜防止自体骨吸收。
7. 骨形态蛋白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其临床效果和平安性不亚于自体骨。
但目前仍把无血供自体骨仍是植骨的金标准。
前言高能量伤、感染、肿瘤切除、翻修手术及发育异常等均可导致骨缺损。
致伤因素对局部软组织和骨折愈合均造成不良影响。
骨折不愈合由多种影响因素导致,在长骨中的发生率为2.5%。
但对于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如未能进展恰当治疗几乎均不可防止的发生骨折不愈合。
基于多项动物实验研究,将临界骨缺损定义为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进展10% 再生的最小骨缺损,一般为累及长骨直径的2-3 倍。
治疗巨大骨缺损是临床难点。
过去采用截肢治疗随可缩短恢复时间,但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打击。
目前,治疗重点转为保肢治疗,治疗方式包括: 骨短缩、骨搬运、带或不带血运骨移植、骨替代材料。
本文综述治疗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多种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对于伴有骨缺损的下肢外伤患者应首先采取生命支持措施,之后再对伤肢能否保肢进展评估。
确定保肢后,对局部伤口进展彻底清创冲洗,并进展骨折固定。
清创后局部组织及骨缺损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治疗早期应请整形科医生会诊以确保局部足够软组织覆盖,否侧采取负压引流措施。
骨碎补活性成分促进骨缺损后骨重建的机制及其组织工程学应用
骨碎补活性成分促进骨缺损后骨重建的机制及其组织工程学应用Δ邓志军1*,杨文龙2,杨智军1,赵斌1,李典1,杨凤云2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南昌 330006)中图分类号 R965;R31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4)08-1023-06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8.22摘要骨缺损的治疗难度大、周期长,一直都是骨科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
骨碎补是我国中医骨伤科的常用药材,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骨细胞增殖、成血管-成骨耦联,抑制破骨细胞活力,从而促进骨缺损区的骨质矿化和修复重建。
骨碎补活性成分是骨再生治疗药物的良好替代品,将其负载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上,可极大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同时,缓释微球进一步解决了支架药物的突发性释放等问题,应用其所制备的含骨碎补活性成分的复合支架具有较好的成骨活性和骨诱导性,骨修复效果确切,可满足骨移植物的多样化性能要求,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骨碎补;活性成分;总黄酮;骨缺损;骨组织工程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Drynariae Rhizoma promoting bone defect repairDENG Zhijun1,YANG Wenlong2,YANG Zhijun1,ZHAO Bin1,LI Dian1,YANG Fengyun2(1. Graduate School,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4,China;2. Dept. of Orthopedic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ABSTRACT Bone defect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clinical challenge because of its great difficulty and long period of treatment. Drynariae Rhizoma is a commonly used medicine in osteology and trauma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mainly flavonoids) facilitate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steoclast proliferation,vascular-osteogenic coupling,and inhibit osteoclast activity to promote bone mineralization,and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of bone defect. As a good substitute for bone regeneration drugs,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Drynariae Rhizoma can be loaded on scaffold materials of tissue engineering,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he drug. Meanwhile,the sustained-release microspheres also sol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sudden drug release from the scaffolds,and the composite scaffolds with active ingredient of Drynariae Rhizoma prepared by them have good ossification activity and osteoinduction,with precise bone repair effects, which meet the divers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bone grafts and have a promis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Drynariae Rhizoma; active ingredient; total flavonoids; bone defect; bone tissue engineering随着交通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创伤显现出高能、多发、复杂的特点,尤其是高能量创伤导致的急性骨丢失、复杂骨折,使得骨缺损的发生率大幅度升高[1]。
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1 2 h D C h D C 作 为 种 子 细 胞 , 些 年 来 也 . A S s A S s 近
越 来越 成为人 们 关 注 的 焦点 , 最早 由 Z k等 在 其 u 脂肪 组 织的血 管基 质 片段 中分 离得 到 , 些 细胞 与 这 来 源 于骨髓 的 间充质 干 细 胞 具 有相 似 的形 态、 疫 免
定 的 微 血 管 复 合 皮 瓣 成 功 的 对 一 老 年 男性 患 者 因 巨
1 种 子细胞 的来源 与选择
种 子 细胞是 骨 组 织 工 程研 究 中 最基 本 的 环 节 ,
也 是 骨组 织工 程 学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之 一 , 种子 细胞
应 具 有 取 材 简便 、 瘤 变 、 殖 能 力 强 并 能 耐 受 机 体 无 增 免 疫 等 特 点 。 目前 在 组 织 工 程 领 域 应 用 较 多 的 主 要
解 放 军 医药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2 4卷 第 8期 Me P am J d& hr
!
. ! :! g . Q
: :
懑 撇
组 织 工 程 修 复 骨 缺 损 的研 究 进 展
陈建 常
[ 键 词 ] 组 织 工 程 ; 复 外科 手 术 ; 再 生 关 修 骨
表 型 以及 多 向 分 化 的 潜 能 , 于 自体 脂 肪 含 量 丰 富 , 由
组 织 缺 损 , 可 按 需 塑 形 达 到 理 想 形 态 , 实现 创 伤 并 为
修 复及 完美的 生物 学重 建提供 了理论 和方 法 。本 文
就 骨 组 织 工 程 中种 子 细 胞 、 物 支 架 和 细 胞 因 子 共 生
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 年第 39 卷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①刘潇 李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中图分类号 R39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3)11-2456-05[摘要] 骨缺损修复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难点问题,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引起局部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变化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地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成为制约生物材料发展的瓶颈,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因此,深入探索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十分必要。
本文就主要参与骨修复生物材料介导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缺损;生物材料;微环境;免疫应答Research progress in mechanism of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one defect repair biomaterials in osteoimmune microenvironmentLIU Xiao , LI 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 the Fourth Medical Center of th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thopedics Sports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 Beijing 100853, China[Abstract ]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remains a complicated clinical problem. Changes of immune response in local bonemicroenvironment following biomaterial implantation is key factor that determines success or not. However ,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immune regulation of biomaterials at present , failure to induc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hat is conducive to bone defect repair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terials and limiting their widespread use.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explore the changes of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iomaterials in bone micro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mmune cells and cytokines that are mainly involved in immune response mediated by bone repair biomaterial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Key words ] Bone defect ;Biomaterials ;Microenvironment ;Immune respone骨缺损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临床棘手难题,随着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材料植入成为骨缺损修复最具潜力的治疗手段[1]。
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创伤大、污染严重,骨髓炎、骨缺损发生率高!
2
3
发生原因
1 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 2 感染性骨髓炎清除死骨 3 外伤后骨不连反复手术切除硬化骨 4 先天性骨病 5 骨肿瘤大段病骨切除
4
5
大段骨缺损的界定——尚无明确界定,通常 将缺损长度超过长骨直径的1.5倍作为临界值 ,超过此范围即为大段骨缺损
40
THANK YOU!
感谢您的关注与指导
41
2
具有三维立体结构, 能提供种子细胞黏附 和增殖分化的空间
3
可塑性强,能够素形 成适应骨缺损区的大 小和形状,且具有一 定的机械强度
生物支架为骨缺损部分提供结构支撑,同时也是种子细胞移植 以及引导骨生长的载体
36
组织工程骨应用的支架材料主要有:
天然材料:珊瑚、藻酸盐,几丁质、 胶原、天然骨
人工材料:磷酸钙为主的生物陶瓷、 骨水泥和以硫酸钙为主的生物玻璃
——龚志鑫,张英泽,邵新中,等.应用带双皮岛的串式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 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1:25-28。
王新卫,李勇军,郭建刚等应用 显 微 外 科 技 术 吻 合 血 管 游 离 腓 骨 移 植 修 复 67 例 胫 骨 慢 性 骨 髓 炎 合 并 长 段 骨 缺 损,修复骨缺损长度8 ~22cm,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2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 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79%。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15
二、Masquelet膜诱导技术
1986年,由法国Masquelet医生首先 提出,利用诱导膜和自体骨移植相结合 的方法成功治愈长为25 cm的大段骨缺损
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 植入骨缺损区,诱导形成类似滑膜组织构 成的腔隙,二期取出骨水泥,用自体松质 骨移植填充缺损区
异种煅烧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特点、优势与问题
2592
LI F, WU C, SHI QH, CHENG YT, ZHOU Q, HUO H, QI YH, DONG Q, LIAO J. Repairing bone defects with heterogeneous calcined bone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20;24(16):2592-2598. DOI:10.3969/j.issn.2095-4344.2269
Repairing bone defects with heterogeneous calcined bone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Li Fang, Wu Chao, Shi Qianhui, Cheng Yuting, Zhou Qian, Huo Hua, Qi Yuhan, Dong Qiang, Liao Jian (School/Hospital of Stomatology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4, Guizhou Province, China)
0 引言 Introduction 因具有舒适美观、固位稳定、不伤邻牙、咀嚼功能恢
复好等优点,种植义齿目前已成为牙齿缺失的主要修复方 式之一。然而很多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缺牙区牙槽骨骨量 不足,放臵种植体时面临巨大挑战,限制了种植义齿的广 泛使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同期或分期进行骨增量手术。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骨增量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同种 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4种。自体骨常取自颌骨、髂嵴 与胫骨等部位,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及 多种生长因子,同时具备了理想的骨生长特征:骨生成、 骨引导和骨诱导[1-2],因此被认为是植骨材料中的“金标 准”[3-7]。然而,由于创伤过大、吸收过快等显著缺点限 制了自体骨的大量使用。同种异体骨来自处理捐赠的尸体 骨,它们不但消除了第二手术部位的创伤,而且来源丰富, 因此常被当作自体骨的替代材料而用于增加牙槽嵴高度 和位点保存等手术[8]。然而,由于它们存在着一定的疾病 传播风险和免疫排斥风险而令人担忧[9],而且在日本这种 来源的骨供应还受到宗教习俗的限制。合成骨主要包括磷 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和双相磷酸钙等[10], 它们来源广泛、没有疾病传播风险。然而由于它们在体内 的性能较差、修复大型骨缺损的能力有限、缺乏骨诱导能 力、工艺复杂和成本较高等缺点,同样限制了它们在临床 上的大量使用[11]。不过由于人口增加,全球动物骨骼废物 也普遍增加,通过不同温度处理异种煅烧骨获取羟基磷灰 石的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规避了以上材料的大部分缺 点,不但提供了对骨移植材料的巨大需求、解决了当前的 挑战性问题[12-13],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废物材料 的再用性价值。因此,文章就异种煅烧骨材料修复骨缺损 的相关研究展开论述。
CGF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_王熙
作者单位:014030包头,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口腔科中图分类号:R782.12文献标识码:A口腔种植技术在临床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现象成为口腔种植治疗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骨缺损后修复骨缺损区材料的选取曾有过大量的研究,大量修复材料被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均各有利弊。
近几年,随着血浆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 ,CGF )的出现,使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在种植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人工种植牙要求种植区有足够的骨量支撑种植体,才能使种植体和骨之间获得良好的结合及初期稳定性,临床中有60~80%的患者因为种植区骨量的不足导致手术受限或者手术效果不佳。
近二十年来随着对牙种植技术研究的深入,使得原本因骨量不足不能进行种植的患者也可以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并且可以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一、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方法1.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类型:种植体植入时,因周围骨量不足或骨组织缺损,即种植区骨的高度、宽度不足,直接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最终成功率。
临床一般分为3类:种植术前治疗局部牙槽骨缺损、种植术中种植体唇侧裂开性骨缺损、种植术中种植体根方穿孔性骨缺损[1,2]。
2.常用的骨缺损修复方法:①骨移植技术:将移植材料置于牙槽骨上方或之间;②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技术:利用膜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将骨缺损区与周围组织隔离,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及空间,使临近的骨端具有骨再生潜能的组织细胞进入该区域并相对不受干扰的形成新骨;③骨挤压术:用骨挤压器由细到粗锤击入种植窝至需要的深度,由于撑开挤压作用,使种植窝骨壁密度增加,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和愈合;④骨劈开术:使用劈开器械将牙槽嵴从中间劈开,形成颊舌向皮质骨板,将种植体植入劈开间隙内,而间隙可植入骨替代材料;⑤牵张成骨术:在截开的两骨段间,应用特制的牵引装置施加牵引力后,血管及骨形成细胞受张力的影响,骨的形成活性明显增强,生成与牵引力方向一致的新骨,以延长或增宽骨骼。
脊柱融合手术中的骨缺损修复技术
脊柱融合手术中的骨缺损修复技术脊柱融合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广泛用于治疗脊柱病变、肿瘤、创伤等疾病。
在脊柱融合手术中,通常需要加入人工假体和自体骨髓等物质,以促进椎体间的骨愈合。
但是,在部分病人中,因为先前的骨质疏松等疾病导致部分椎体缺陷过大,难以有效的完成手术。
因此,本文将从骨缺损修复技术这一细节层面,探讨在脊柱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一、骨缺损的概念和分类骨缺损是指在椎体的骨质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骨缺陷或骨组织失去性质的缺损状态。
常见的骨缺损疾病有骨折、骨瘤、骨质疏松、椎体骨坏死等。
根据骨缺损的分布部位,可分为椎体前缘缺损、中央缺损和后方缺损等几类。
二、骨缺损修复技术在脊柱融合手术中,如果病人的骨缺损面积较大,将难以使用传统的人工植骨方式进行修复。
定制化的骨缺损修复技术,成为此类患者的新选择。
1. CAD/CAM 太阳能数控切割技术CAD/CAM 太阳能数控切割技术,是近年来应用在脊柱外科领域的一种数字化技术。
其通过先对患者进行 CT 检查获取相应数据,再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与设计。
最后,运用自动化机器人完成精准的骨缺损修复。
2. 立体打印技术立体打印技术是一种三维快速成形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在脊柱骨缺损修复中,立体打印技术提供了高度人性化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它根据具体病人的 CT 数据,快速并精准地打印一个仿生骨质模型,并根据患者实际骨缺损形态设计出个性化的植入物。
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生成真实三维的模型以及类型自由的支架。
3. 结构填充物技术结构填充物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手术中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人工植骨材料、支架等填充骨缺损区,使其具有稳定的支撑能力。
其中,硅灰岩(Bioglass)和氧肽聚合物(PEEK)等材料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
三、骨缺损修复技术的应用评价以上三种骨缺损修复技术各有其特点,并且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立体打印技术和 CAD/CAM 太阳能数控切割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制造,确保手术效果的最佳化。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及环形外固定架修复骨髓炎后胫骨缺损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及环形外固定架修复骨髓炎后胫骨缺损祝勇刚;张大伟;赵广跃;漆伟;孙强;邹继伟;杨永利【摘要】BACKGROUND:Bone cement containing antibiotics for repair of bone defects can achieve sustained release of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ensitive drugs, which wil help kil bacteria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bone grafting bed and space to reduce massive bleeding due to removal of the granulation at bone defects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transplantation and Ilizarov external fixator on tibial bone defects after traumatic osteomyelitis. METHODS:A total of 31 patients with tibial bone defects after chronic osteomyelitis, including 19 males and 12 females, aged 17-40 years old. After positive debridement of necrotic tissues at bone stump, Ilizarov external fixator was used for fracture fixation, and autogenous iliac bon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cement containing antibiotics was performed to repair bone defects. Fracture healing time, knee and ankle scoring were fol owed up.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31 patients were fol owed up for 6 months to 3.5 years. Tibial fractures were healed without infection recurrence in al patients. The bony union time was 3-6 months, the fixation time was 3-6 months, and the li mb extended length was (7.50±1.01) cm. No adverse reactions related to bone cement and bone graft occurred. At 3 months after bone grafting, the scores on the knee and ankle joints were improvesignificantl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transplantation and Ilizarov external fixator for repair of post-osteomyelitis posterior tibial bone defects can control infection,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 and restore joint functions.%背景:含抗生素骨水泥修补骨缺损可在缺损处持续释放较高浓度的敏感药物,利于杀灭致病菌,为二期植骨提供必要的植骨床和植骨空间,减少二期植骨时清除骨缺损处肉芽而引起的大量出血。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骨诱导性的名词解释
骨诱导性的名词解释骨诱导性是指一种生物学现象,特指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外部因素刺激而促进的过程。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骨诱导性被广泛应用于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以及骨植入物的适应症等方面。
一、骨诱导性的原理骨诱导性是指通过合适的生物材料、生长因子或机械刺激等外部因素,促使内部骨组织的生长、分化和再生。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当骨折部位暴露于特定的生物材料或生长因子时,这些物质会刺激附近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并最终形成新的骨组织。
此外,机械刺激,例如外科手术中的固定和牵引,在骨缺损修复中也可以促进骨生长。
二、骨诱导性的临床应用1. 骨折愈合:骨诱导性材料在骨折愈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植入适当的生物材料,可以加速骨组织的再生,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例如,一些生物陶瓷材料能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促进成骨细胞附着和生长,从而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2. 骨缺损修复:骨缺损是指因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导致骨组织丧失的情况。
通过植入骨诱导性生物材料,可以填补和修复骨缺损区域,重建骨组织的完整性。
植入的生物材料可以提供支架和结构,引导细胞和血管生长,并最终促使新的骨组织形成。
3. 骨植入物适应症:骨诱导性生物材料还广泛应用于骨植入物的适应症,例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固定器械等。
这些植入物需要具备良好的骨诱导性,以确保植入后的骨生长和骨与材料的结合稳定。
通过定制适当的材料表面形态、生物活性涂层和控制释放的生长因子等手段,可以提高骨植入物的骨诱导性。
三、骨诱导性的前景与挑战骨诱导性作为一种重要的骨组织工程手段,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骨诱导性生物材料的选择和设计需要兼顾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其次,如何调控植入物与宿主骨之间的界面形态和相互作用,以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骨诱导性生物材料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
总结而言,骨诱导性是骨组织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
成骨细胞的细胞社会学特性
・组织工程・成骨细胞的细胞社会学特性余希杰1 杨志明1 马骏荣2 摘 要 成骨细胞与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有可能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一种新方法。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为成骨细胞功能活动提供最佳环境。
在总结了成骨细胞的细胞社会学特性之后,认为,理想的人工骨组成成份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及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成份,并含有最佳组合的生长因子缓释系统,植入体内能快速血管化,并形成大量骨组织修复缺损。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社会学 人工骨 细胞社会学是从系统论观点出发,研究细胞群体的社会行为,包括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 M)间的识别、通迅、相互作用及整体对部分的调控等内容。
在体内环境中,成骨细胞位于胞外基质中,与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有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节其成骨活动。
1 成骨细胞的细胞社会学特性1.1 成骨细胞与胞外基质的关系EC M以往被认为仅具有连接和支持细胞、组织的作用,因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组成EC M成份是极其复杂和多样的,不仅决定细胞的形态,而且还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调节细胞的功能活动。
成骨细胞的EC M包括无机和有机两部分,无机盐以结晶的羟基磷灰石[Ca10(PO4)(OH)2]形式存在,主要作用为增强骨组织的力学强度;有机成份以Ⅰ型胶原为主,还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 O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连蛋白(lamin)等无定形基质。
目前认为有机成份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N olan等[1]证实成骨细胞在脱钙骨基质上有很强的粘附和增殖能1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2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力。
骨移植、骨库与骨生物材料
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是破骨细胞的典型细胞化学特征,观察发现脱矿骨表面的大部分MNGC显示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表达,其形态又与破骨细胞极其相同。推测异位植骨表面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依赖于骨组织微环境中的辅助信号,这种信号在骨脱矿后充分表现出来。
这一述语。以上科学研究为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1820年Walther将开颅取下的骨片植回颅骨缺损处,开创了首例游离自体骨移植术。1880年Macewen将同种异体胫骨移植至4岁男孩感染性肱骨缺损处,最终获得满意疗效,这是医学史上的第一例同种异体骨移植。1907年Lexer首先施行了同种异体关节移植。至1925年Lexer共施行同种异体全膝关节移植23例,半膝关节移植11例,成功率达50%。本世纪初骨移植迅速地在临床推广,Bnamam、Tietze、Muller、Tomita、Lexer和Albee等先驱学者对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1915年Albee出版了关于骨移植的专著,到1923年Albee报道临床自体骨移植3000例,Lexer报道了自体骨移植1000例。至此骨移植术的临床价值得到肯定。
④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被吸引到骨表面,通过一定的刺激可分化形成具有破骨细胞组织化学和功能特点的破骨细胞;
⑤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啮齿动物腹膜渗出的巨噬细胞能引起无活性的异种骨或同种异体骨溶解吸收,这些细胞作为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转化为多核破骨细胞;
⑥破骨细胞是一种骨表面MNGC,其超微结构特点是具有皱褶缘、亮区、囊泡区和破骨细胞基本部四个部分,研究发现其它类型的MNGCs可在骨-细胞界面上分化形成具有破骨细胞形态特征的皱褶缘和亮区。皱褶缘是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场所,其具有分泌溶酶体酶和吸收被降解的骨基质成分的作用,皱褶缘的发达程度反映了破骨细胞的活跃程度。亮区的功能是使破骨细胞粘附在骨表面上;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标志物。这种跨系统分化特性 又称可塑性 (l t i )对 pa it , scy 于 B C的这种分化特性 , MS 目前有两种 解释l “ , L 一种解 l 释是成体干细胞 本身 就是亚 全 能或 多能 干细胞 , 有多 具 向分化潜能 , 又有维持细胞 处于不 分化状态 的基 因程序 ,
在发育过程 中被 自然 分 隔在不 同 的组 织 中 , 其所 在组织 的微环境 只适合 向该 组织 发 育分化 , 若被 置于新 的环 但
境, 它们便能分化为其他 系统 的细胞 ; 另一种解 释是任何 细胞 , 即使是完全分化成 熟 的体 细胞 , 都有基 因功能重新 编序(erga mig rporm n )恢复全能性 的可能 , 细胞重新 导致 分化 。 软骨细胞的来 源和扩增一直是 软骨缺损组织工程修 复面临的重要课 题 , 利用 B C 的分化 多潜能性 对于解 MS 决软骨组织工程种子 细胞 的难 题有重要 生理意 义。B M- S C的表 面标志具有非单 一性 , 分化 为成骨细 胞可 为骨修 复提供细胞来源 , 分化为破骨 支持细胞 , 在骨 转换 时对破
维普资讯
量至 垒查。 .
笙
— — l It r o , aur 5 20 。 o 2 , o1 第 7 期 n』O t p Jn a 2 , 06 V 1 7 N . h y .
・ 1 ・ 9 ・综述 ・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N t l等报道 , ut [ a 肥大软 骨细胞 可转分 化表 达成骨 细胞的
骨髓分造血和基质两 大系统 , 成骨 能力来源 于基 其 质系统 。B C的分 离培 养方 法大体 上分 两类 , 类是 MS 一 保留造血干细胞 的方 法 , 另一 类是 去除造 血干 细胞 的方 法_ ] 5 。国外有 较多实 验l 证 实造 血干 细胞 能分 泌生长 7 因子及促贴壁物质 , 促进 B C贴壁 和生长 , MS 因此 B C MS 体外培养操作技术简单方便 , 适宜 在体外大规模 扩增 。 不同物种的 B C体外培养 的形态 大致相 同, MS 主要 表现为梭形 , 少数为多角形 。Sri I研究发现骨髓 培养 ev e c ̄ 胡 中呈梭形的少量贴壁细胞 , 开始 以 2 个 细胞 的集落形 ~4
新技术汇报Masquelet技术
B
第二阶段:置入PMMA后6~8周,在不损伤诱导膜的前提下 ,取出PMMA,将足量的颗粒状自体松质骨填充骨缺损部位 ,再用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支架稳定固定患肢。
诱导膜在组织形态学上与滑膜组织相似,厚为0.5~2.0 mm,不具 有渗透性,可以防止周围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同时又避免了植入
病例
一期术后拍片
二期术中
二期术后第二天
感谢您的聆听!
Masquelet技术要点
第二阶段: a.纵向切开诱导膜,应用与骨膜下剥离相同的技术将其剥离; b.取出骨水泥后要打开髓腔以促进血液循环; c.骨移植材料: 1.自体松质骨是骨移植材料的“金标准”; 2.自体骨移植不能满足大节段骨缺损时,需要额外添加同种异体移植物或骨 替代物,但同种异体骨的含量不应超过1/3 ; 3.植骨应该松散地充填于骨缺损处,并超过两断端;植骨充填过紧会损伤血 管,影响血管长入,加速骨的坏死; 4.植骨后缝合诱导膜,创造一个密闭环境。
大段骨缺损修复:Masquelet技术
Masquelet技术优缺点
1986年,法国学者Masquelet等首次利用诱导膜和自体骨移植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治 愈长为25 cm的大段骨缺损。
1.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开 放性、感染性骨长段缺损 2.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优点
3.膜内成骨、骨折愈合快,愈 合率高 4.并发症较少
1.需多次手术 2.二期需植入自体骨、植骨量 大
缺点
3.发生骨不愈合需进一步手术 4.潜在感染可能
Masquelet技术:主要包括2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Masquelet技术应用的前提是骨缺损区有良好且完整的软组织覆盖。
A
第一阶段:需要对创面的骨和软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填充 于骨缺损区,连接两断端,必要时行肌皮瓣转移覆盖修 复缺损软组织,然后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固定方式 对骨折进行稳定的固定。 PMMA主要有2个作用:首先起到力学支撑的作用,防 止纤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后期植骨的生长提供良好 的生物微环境;其次,PMMA周围形成的诱导膜起到生物 保护作用,既可以促进植入骨的重建和再血管化,又避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在医学领域,骨缺损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可能由创伤、肿瘤切除、感染或先天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骨缺损不仅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残疾、疼痛、关节不稳定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骨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骨缺损的分类骨缺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缺损的大小可分为小缺损(< 2 cm)、中等缺损(2 5 cm)和大缺损(> 5 cm);根据缺损的部位可分为骨干缺损、干骺端缺损和关节面缺损;根据缺损的原因可分为创伤性骨缺损、病理性骨缺损和先天性骨缺损等。
不同类型的骨缺损需要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二、骨缺损的传统修复方法1、自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它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生物相容性。
常用的自体骨来源包括髂骨、腓骨和肋骨等。
自体骨移植的优点是骨愈合率高,缺点是供骨区可能会出现疼痛、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且骨量有限。
2、同种异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是指使用他人捐献的骨组织进行移植。
同种异体骨经过处理后可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但仍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且骨愈合速度较慢。
3、人工骨替代材料人工骨替代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生物玻璃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但缺乏骨诱导性,单独使用时骨愈合效果往往不理想,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
三、骨缺损的现代修复方法1、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骨是将种子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等)与支架材料(如胶原蛋白、聚乳酸等)结合,在体外构建出具有生物活性的骨组织,然后植入骨缺损部位。
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骨再生能力,但目前仍面临着细胞来源有限、支架材料性能有待提高等问题。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通过将具有成骨作用的基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等)导入骨缺损部位的细胞,促进骨再生。
Masquelet技术分析
Masquelet技术
Masquelet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可 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大量植骨导致供区损伤,住院时间 较长,需要二次手术,自体骨来源有限、松质骨皮质化时间较长等 。其并发症主要包括:应力性骨折、针道感染及局部热损伤、血肿 、神经血管损伤、骨延迟愈合、骨不连、轴线偏移、肢体不等长及 骨吸收等。
Masquelet技术
Masquelet技术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临床上对大段骨缺损的重建主要方法
--自体骨移植 当骨缺损≤5 cm时,通常用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治疗 --带血管骨移植 带血管骨移植除了需要专业的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外,还常常 发生受区应力性骨折和供区疼痛等并发症。 --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 治疗时间较长,针道感染、骨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且需要长期 放置外固定支架,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
第一阶段:需要对创面的骨和软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填充 于骨缺损区,连接两断端,必要时行肌皮瓣转移覆盖修 复缺损软组织,然后用外固定支架稳定固定患肢。置入 的PMMA主要有2个作用:首先起到力学支撑的作用,防 止纤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后期植骨的生长提供良好 的生物微环境;其次,PMMA周围形成的诱导膜起到生物 保护作用,既可以促进植入骨的重建和再血管化,又避 免了植入骨被吸收。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谢谢啦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Masquelet技术基础研究
诱导膜在组织形态学上与滑膜组织相似,厚为0.5~2.0 mm,其 内层由滑液样的上皮细胞构成,外层由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 胞及胶原构成,诱导膜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具有渗透性,可以 防止周围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同时又避免了植入骨的吸收,为骨 的重建提供了有利的成骨微环境。 动物实验:研究诱导膜的生物性能,发现其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 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及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且第4周时诱导膜分泌骨形态发生蛋 白-2的含量达到最高值。 诱导膜的成骨和成血管活性在第2~4周时达到峰值,随着时间的 推移,逐渐降低,推测PMMA置入后2~4周植骨可以更快、更 好地促进骨愈合。
BM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编码 BMP一2的基因片段转移至MSCs中,有可能为上述 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胡运生等1201采用腺病毒 表达载体Adeno—XTM将hBMP一2基因导入兔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BMP 一2的表达,然后通过M,rr法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 影响,并分别通过体外检测I型胶原合成与表达情 况、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结节Yon Kossa染色,观察 腺病毒介导hBMP一2基因转染兔BMSCs的成骨分 化能力。结果显示,hBMP一2基因转染MSCs后可获 得稳定表达,且基因表达产物能促进MSCs增殖,并
hematopoietic
Blood
patients【J】.Biol
389—398. 1l Arinzeh T
Transplant,2005,ll(5):
L。n吐er S J,Awhambault M P。et a1.AIlogeneic bone in
a
mesenchymal stem c婀lls regenerate nine segmental
代骨缺损已成为一种研究趋势,而利用MSCs来源
广泛、对机体损伤小、容易分化等优点将其作为骨组 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体外或者体内一定条件下使 其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用于骨缺损的治疗是又一个 新的研究方向。在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需
化和基质分泌,在体内外均可诱导MSCs向成骨细
胞转化118,191。但在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过程中如何 保证hBMP一2的持续释放及发挥其诱导成骨功能
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李建军等121评价携带骨形
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P一2)转 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其成骨分化的影 响,发现转染后细胞稳定表达BMP-2基因,核心结
Masquelet技术
Masquelet技术
一、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缺损 二、Masquelet技术治疗先天性假关节 三、Masquelet技术治疗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四、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 五、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及其他骨缺损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Masquelet技术经验
第一阶段:需要对创面的骨和软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填充 于骨缺损区,连接两断端,必要时行肌皮瓣转移覆盖修 复缺损软组织,然后用外固定支架稳定固定患肢。置入 的PMMA主要有2个作用:首先起到力学支撑的作用,防 止纤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后期植骨的生长提供良好 的生物微环境;其次,PMMA周围形成的诱导膜起到生物 保护作用,既可以促进植入骨的重建和再血管化,又避 免了植入骨被吸收。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Masquelet技术
Masquelet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可 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大量植骨导致供区损伤,住院时间 较长,需要二次手术,自体骨来源有限、松质骨皮质化时间较长等 。其并发症主要包括:应力性骨折、针道感染及局部热损伤、血肿 、神经血管损伤、骨延迟愈合、骨不连、轴线偏移、肢体不等长及 骨吸收等。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Masquelet技术要点
使用骨水泥时 --不能仅局限填充缺损,应将骨水泥超出骨折两端 --在骨水泥硬化时进行降温
--骨水泥填充物的周径应比骨骼周径略大,以软组织能包容为
准
--切开诱导膜,应用与骨膜下剥离相同的技术将其剥离 --去除覆盖在髓腔表面的诱导膜,开发髓腔以促进血液循环 --不要将植骨压得太紧 --植骨后缝合诱导膜,创造一个密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灌注诱导成骨微环境系统修复大段骨缺损戴江华罗军朱美兰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调控的体内灌注诱导成骨微环境系统(ROIMS),并对其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1.骨髓基质干细胞.珊瑚(BMSC-NC)复合物:参照文献[1],将BMSC制成含10×106个/IIll细胞的DMEM悬液滴入长25innl,外径12111111,内径2mm贯通的圆桶状NC,完全浸润成BMSC—NC复合物,5d后回植。
2.羊胫骨干骨缺损模型的建立:按本实验室方法¨],于胫骨外侧8孔重建钢板内固定,建立25ranl长的山羊左下肢胫骨中段大段骨与骨膜缺损模型。
3.单纯材料组(对照组)建立骨缺损模型,分别将NC直接嵌入8只山羊骨缺损处。
4.ROIMS系统的建立…(实验组):BNSC-NC复合物嵌入8只山羊骨缺损处,建立ROIMS系统:由体内和体外的泵联合组成,体内泵为皮下植入式给药装置(KL-lI型,陕西省科联新技术开发中心);体外泵为便携式微量注射泵(AJ5805型,上海安洁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体内泵由注射座和硅橡胶导管二部分组成,导管的末端有多个侧孔,插入复合物中央。
另一头为埋植在左侧臀部皮下的注射座,由于体外的微量泵的推注速度可以调控,注射针刺人注射座后即可持续微量稳定地输入含有rhBMP-2和rhbFGF(美国peprotech公司提供)双因子的DMEM培养液。
5.ROIMS系统灌注量与给药方式:总的灌注量=NC中完全浸润的液体量+管道系统中滞留的液体量=2.69ml,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赣教技字[2006167号)
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因此,每天每次5llll的DMEM灌注能使
复合物达到充分灌注的效果;DMEM中
含有现配的rhBMP-2(25彬L)和rhbF-
GF(2IXg/L)双因子,持续20h给完。
6.观察与检测内容:(1)体内外灌注
情况。
(2)影像学观察:分别于术后1d、
2周、8周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与NC吸
收情况。
并测定各时间点植入物x线
OD指数。
(3)组织学检查:两组动物均
取植入物组织脱钙后行石蜡切片、苏木
素-伊红(HE)染色,组织学形态观察。
7.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均数±标
准差(i±s)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
二、结果
1.一般情况:观察实验动物手术切
口周围组织均元红肿、渗出等表现。
2.体内外灌注情况:(1)体外灌注情
况:经体外灌注含或不含生长因子的
DMEM,能均匀渗透整个复合物支架,当
灌注量超过2.6ml整个支架被完全浸润,
逐渐溢出。
(2)体内灌注情况:体内每天
灌注5“液体后,未观察到复合物周围
因液体潴留而出现的肿胀、渗出等现象,
伤口愈合良好。
3.影像学观察:术后8周,x线观察
显示实验组8只羊复合物周围形成骨
痂,并与胫骨缺损部分融合;对照组所有
羊都观察到支架材料部分降解、吸收(图
4)。
术后2周、8周时,两组问植人物X
线吸光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尸<0.01)。
4.组织学检查:术后8周,实验组复
合物经HE染色均观察到大量骨组织形
成;对照组仅见纤维组织长入。
三、讨论
四肢长骨的大段骨缺损,不但需要
的植骨量大,还对术后的力学性能有很
高的要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
有效的构建方法是使组织在体内营养环
境及生物力学条件影响下形成幢】。
本研
・1527・
・简报-
究表明组织工程自体应力刺激骨(TEB)
在体内灌注营养环境下,取得良好效果。
其理论意义在于:(1)ROIMS系统在骨
缺损部位创建一个不需要血管化即能实
现的“三维动态成骨微环境”,将多种生
物信号、营养物携带到局部微环境,保障
大段TEB中心的早期营养,并通过复合
物周围组织吸收局部新陈代谢产生的废
物,维持局部为一个动态的诱导成骨微
环境。
突破了大块TEB植入体内后。
必
须依赖血供重建才能实现营养供给和代
谢微环境的常规思路;(2)ROIMS系统
通过可调控的灌注来实现生长因子持续
微量稳定的缓释效果,发挥多因子的协
同有序的高效诱导成骨作用,同时避免
单独应用需要较大剂量可能带来的副作
用;(3)ROIMS系统通过bFGF生长因子
的缓释作用诱导周围组织血管长入而实
现大段TEB的血管化,无须采用带血管
蒂的筋膜包裹、血管束植入等预血管化
措施。
使以往血管化和组织构建相互脱
节的“二站式”模式转变为两者同步进行
的“一站式”修复新模式,避免了各种预
血管化措施对预构区组织造成损伤,带
来各种并发症。
还能避免转瓣和吻合时
对人工骨新生血管带来损伤,影响组织
再生;(4)符合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
每
次进针给药前仅需简单的皮肤消毒,操
作方便,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无菌操作,且
利用自体应力刺激,保证了成骨的速度
和质量。
总之,ROIMS系统操作简单、安
全高效,具有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
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祝联,周广东,陈付国,等.骨髓基质干
细胞与珊瑚复合物体内凹植时问的研
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4,21:10.11.
[2]杨志明.我国组织工程实验研究的发展
方向.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8-9.
(收稿日期:2008-04-29)
万方数据。